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https://img.taocdn.com/s3/m/1d87a663336c1eb91b375d10.png)
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黄山市某地因菊花经济效益高,农民开垦坡地种菊花,因而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植被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严重,这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B、不同区域之间相互制约C、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D、一个区域的变化影响到另一个区域2、若此种活动不加以限制,任由其发展则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地区( )A、蒸发量增加B、降水量增多C、地表径流变化增大D、地下径流增多下图是“我国产业转移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外产业向我国的转移,最初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B、海外产业首先向我国沿海经济区转移C、目前,制造业开始向长三角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地区转移D、目前,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至中西部地区4、有关我国产业转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 )A、使沿海地区工业产值呈下降趋势B、促进长三角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C、三次产业转移均促进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D、可能导致迁出地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5-6题。
5、阶段Ⅰ,该地地广人稀,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①稠密的水系②黏重的土壤③低湿的土地④干燥的气候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 )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且向东延伸C、传统工业部门增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延伸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且向西延伸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图,读下图回答7-8题。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234dcc4028915f804dc22d.png)
淄博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摸底诊断(文综地理)第I卷(必做)1、第一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趣:(共有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随着第十六颗北斗导舰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执道,北斗卫星网络服务范围已覆盖亚太,成为与美国的GPS并列的卫星导航系统。
读第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
完成1一2题.1、第十六颗北斗导肮卫星的发射时间是北京时间A、4月30日9时50分B、9月19日3时10分C、10月25日23时33分D、6月27日18时14分2、此时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在变大B、淄博的昼长正在变短C、地球公转速度正在变慢D、新的一天的范围大于旧的一天的范围图2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软。
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 - 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
读图,完成3-4题。
3.森林最观出现在A、甲B、乙C、丙D、丁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适合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量冰川表面的气温与同海拔自由大气相比,始终处于稳定的低温状态,左图是我国某山地冰川分布剖面图,右图是某日观侧站A处上空温度垂立分布的日变化图(单位℃)。
若仅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完成5一6题。
5、上图中①地实侧的最大风频为A、西风B、东风C、西南风D、东北风6、一天中①地风力最弱的是A、3时一5时B、7时一9时C、11时一13时D、15时一17时下图为某大陆沿1400经线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7-8题。
7、②地所在气候区年降水量小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C、受沿岸寒流影响D、地处干早的沙漠地区8、①地降水主要集中在A、3-5月B、6-8月C、9-11月D、12-2月下图中n和n+4为两个不同纬度,读图完成,9一10题。
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学分认定考试答案(地理)
![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学分认定考试答案(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101e7d075f0e7cd18425361a.png)
2013级学分认定考试参考答案(地理)第一卷:1—10 CCADC CCABD 11—20 DBABC CACAD21—30 BBDCC BCBBC 31—34 DCAC第1题,根据题干和图中的信息可知,日凌现象出现时,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
第2题,日凌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太阳强大的电磁辐射会对卫星信号造成强烈的干扰,中午前后太阳辐射最强,因此最有可能出现干扰电视节目现象。
第3、4题,一年中只有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两日日期为2月21日和10月2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方位在东南,神庙隧道口朝向为东南.第5题,由图中经度分布特点可判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图示中心极点为南极点,故甲、丁两地相比,甲地位置偏东,且甲地更靠近南极点,故甲地位于丁地东南方向。
第6题,乙、丁位于同一纬线上,通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即向图中右上方向凸,因此,从乙地飞往丁地的最近航线方向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第7题,据图分析,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CE地方时为0时或12时,因CE是日期分界线,故CE地方时为0时,那么另一条日期分界线CD为180°经线。
因AB为昏线,可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C为北极点,则北京时间为6月22日5时,故C项正确。
第8题,据上题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日日出东北方向;四川的白昼开始变短;越往南,昼越短,日出越晚;此时南极地区为极夜,不适于科学考察。
第9题,读图例可知,山峰的海拔为900-1000米,桥梁A的海拔为300-400米,所以两者的相对高度为500-700米。
故选B。
第10题,根据图中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势高低可知,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地势是由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向东北倾斜;B地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C地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因乙村三面环山,且降水多,多暴雨,所以受到泥石流的影响。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鲁教版剖析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鲁教版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bf14322af90242a895e5d4.png)
淄博六中12级第一学期模块考试高二第二学段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区域是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有差异,人类活动也有差异。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层次性B、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C、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D、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2.根据我国松嫩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下列答案符合下图所示的是a.热量资源不足 b.有台风的影响 c.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d.地势平坦 e.土壤肥沃A、①- a ②- b ③- c ④-d ⑤-eB、①- b ②- c ③- d ④- e ⑤- aC、①- a ②- c ③- e ④-d ⑤-bD、①- a ②- d ③- c ④- b ⑤- e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3—5题。
3.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4.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劳动力价格较低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①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对外联系不便④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55f696dd3383c4bb4cd275.png)
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A.①——东北信风B.②——盛行西风C.③——西南季风D.④——极地东风2、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D.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3、若图中弧线EOF为晨昏线,则此时()A.EO为昏线B.FO为晨线C.北京昼短夜长D.伦敦日影朝正北下图是我国西南部分地区锋面位置示意图,所示天气系统冬季较长时间控制该地区,锋面云层向东可延伸到贵阳上空。
读图,回答4~5题。
4、此时,昆明()A.降水量较大B.气压较贵阳高C.以晴天为主D.气温日较差小5、与云南省相比,贵州省()A.冬季低温危害较大B.全年太阳辐射充足C.洪涝灾害多在冬季D.生物种类更加丰富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6~7题。
6、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7、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生产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该生产模式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B.夏季农业区向牧区提供牧草C.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9、随着该模式的推广①农牧业实现了良性发展②草原载畜量有极大提高③城市会有大量人口迁入④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⑤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⑥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④⑤⑥下表是2010年某四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资料,根据材料回答10~11题。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1f98e2102de2bd9605883c.png)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说明: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非选择题部分请写在答题纸上。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1.我国的地势可大致分为三级阶梯,图中序号①~⑦代表的山脉中位于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上的是:A.①昆仑山—⑤祁连山—⑥横断山脉B.①小兴安岭—②贺兰山—⑤祁连山C.③阴山—②太行山—⑦巫山—④雪峰山D.①大兴安岭—②太行山—⑦巫山—④雪峰山2.李华在考试前梳理了一下中国主要地形区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源丰富,植被茂密——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EB.地面崎岖,地表缺水——F、气候湿润,天府之国——CC.三面环山,林海雪原——A、沙漠广布,油气丰富——GD.气候干旱、光照充足——D、地面平坦,一望无际——H服务外包属于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
读“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3~4题。
3.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大量廉价劳动力B.教育水平较高C.便利的交通D.工业基础雄厚4.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A.便利的交通B.IT产业迅猛发展C.自然资源丰富D.消费市场广大5.该区域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①保障城镇用水②开发水能资源③蓄水灌溉农田④发展水产养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①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②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③修建防渗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④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7.若该地区急剧扩大种植业的规模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长远来看经济收益增长明显B. 有利于缩小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C.生态环境可能遭到破坏D.生物多样性不会有太大变化8.从兰州到河口段,黄河年径流总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大B.该河段地势低,支流汇入多C.流经重要农业区,农业用水量大D.土质疏松,河水容易下渗9.关于黄河含沙量的变化和原因不正确的是A.黄河上游含沙量变化小:降水较少,地形平坦,流水侵蚀弱B.兰州附近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沙漠面积小C.过河口后含沙量明显增加:水土流失严重D.过孟津后含沙量逐渐减小:流速减慢,泥沙沉积10.关于黄河治沙措施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上游修水库 B.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C.小流域综合治理 D.下游挖入海新河读下图,完成11题。
山东省淄博六中高三地理上学期二诊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六中高三地理上学期二诊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b8814558f5f61fb73666d1.png)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二诊试卷(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题型注释)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50米),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C.西南流向东北 D.东南流向西北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250米 B.200米 C.150米 D.100米【答案】1.D2.B【解析】试题分析:1.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读图,结合指向标可以判断,流向是东南流向西北,D 对。
2.结合前面分析,可知东南高,西北低。
图中等高距是50米,所以a是300米,b是450米。
根据等高线递变的规律,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可以判断X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Y的海拔在450-500米之间。
XY的相对高度是150-250米之间,B对。
考点:等高线图,相对高度计算,河流流向判断。
(周练变式题)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150S纬线与弧BAC 垂直相交于A点,回答下列问题。
3.对该图判断正确的是()A.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90°W,15°N)B.B地出现极昼现象C.C地经度为90°WD.此时,D地昼长夜短4.此时,全球日期较新的一天约占全球面积的()A. 二分之一B. 三分之一C. 三分之二D. 四分之一【答案】3.D4.D【解析】试题分析:3.读图,当北京时间2时,正午12点的经线是90°W,图中A点太阳高度是90°,且15°S经过A点,所以直射纬线是15°S,A错。
太阳直射在在南半球,B点距A点90°,且在北面,应是北纬75°,出现极夜现象,B错。
A是15°S,可以判断出C与A不在同一经线上,是相对的两条经线,90°E,C错。
D与A同位于南纬15°纬线上,是夏半年,昼长夜短,D对。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af76effab069dc502201d3.png)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解析图1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读图回答1-2题。
1.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1中地的区时为A.7时B.19时C.9时D.21时2.如果图中虚线L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A.8时B.22时C.18时D.20时1.C【解析】当新的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180度经线(东12区)是18点,①地位于东三区,比东12区晚9小时所以选C2.B【解析】根据洋流的流向,说明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图中虚线L为昏线,因此东经60度经线(东4区)是18点,北京时间(东8区)为22点。
城市化过程可以分为景观城市化(即人们所观察到的城市景观,如道路、建筑物、绿地等) 与人文城市化(即人的变化,如人口素质提高、生活方式改变等)。
下图所示为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
读图完成3~4题。
3.该市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4.下列有关乙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景观发育程度较高,城市规划合理B.今后需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进行合理规划,加强人文城市化的建设D.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倡导生活方式的转变3.A【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不论是人文城市化还是景观城市化甲区的指数都是做高的,而且人文与景观相辅相成。
4.B【解析】目前乙区域人文城市化城市化指数较高,但景观城市化指数较低,也就是题干中显示的道路、建筑物、绿地等与城市发展不适应。
图3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
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5-6题。
5.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A.甲、乙;① B.乙、甲;②C.甲、乙;② D.乙、甲;①6.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A.③④ B.④⑤C.⑤⑥ D.③⑥5.C【解析】根据等高线图,M→N经过的高度大于在N处附近大于180米,再根据等高线的弯曲,能够自流的是②处6.D【解析】玻璃温室大棚建在地形平坦的地方③处;污水处理厂建在河流流过居民区的下游⑥处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立交桥下、低洼地区往往积水成灾,出现交通中断,甚至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现象,影响城市正常运转。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鲁教版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学分认定)考试试题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60d9a56137ee06eff918d7.png)
2014.01说明:本试卷为发展卷,采用长卷出题、自主选择、分层计分的方式,试卷满分150分,考生至少选做120分的基础题目,多选不限。
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 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读“我国部分区域地形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能源短缺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位置过渡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量带方面,由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B.干湿地区方面,由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C.地形方面,由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D.农业方面,由种植业向河谷农业过渡3.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其形成原因是 ( )A.地表长期风化的结果B.流水的冲积作用造成的C.风力沉积的结果D.冰川侵蚀作用造成的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区域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4题。
4.下列土地整治方式中合理的是 ( ) ①甲处平整土地,大力发展种植业②乙处对岸修建护坡堤,防止岸坡侵蚀③丙处修建梯田,增加耕地面积 ④丁处修建修建水坝,拦泥蓄水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读右图,完成5-6题。
5.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 )A .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 .由于水井附近过度开垦使干旱地区植被退化C .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 .水井周围地区过度放牧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6.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A .沙尘暴频度减少B .土壤紧实度升高C .土壤盐碱度降低D .生物生产能力提高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7~8题。
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风化作用B .风蚀作用C .流水沉积作用D .流水侵蚀作用丁 丙甲 乙 Ⅱ ⅢⅠⅣ 断层 河流冲积物 沉积岩 岩浆岩 图例图例 沙地 草地 甲 井沙地 草地 井 乙 井 沙地草地 水井8.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 D.全面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读右图回答9~10题9.早期,该区得以发展,其优越的区位条件有()①丰富的铁矿②充沛的水源③便捷的水陆交通④环境优美⑤丰富的煤炭A.①②③⑤ B.②③⑤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10.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地区的部分钢铁工业日益转移到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 )A.荷兰铁矿丰富 B.荷兰劳动力成本低C.荷兰市场广阔 D.就近获得海运而来的原料读我国北方某省原煤生产图,回答11~12题。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三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期中)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三地理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期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51f809b964bcf84b9d57bd0.png)
淄博六中13级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学科)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某地质勘探小组沿着自西向东方向,在水平距离各相差500米的A、B、C三处对我国某地某沉积岩层进行探测,数据如下表。
当地表层为潮湿、黏稠的红土土壤,其下为沉积岩层,沉积岩埋藏深度是指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
据此回答1-2题。
1.据材料及表格数据推测该区域最可能属()A.向斜谷B.背斜谷C.向斜山D.断层谷2.该区域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A.棉花B.苹果C.水稻D.茶叶读“安第斯山脉某段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山地的地理纬度最可能是A.6°N B.6°S C.30°N D.30°S4.该段山脉东坡雪线比西坡低,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东坡( )A.光照弱 B.降水多 C.气温低 D.气压低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聚集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
读图回答5-6题。
地点 A B C海拔(m)400 250 460某沉积岩埋藏深度(m)412 73 42130° 30° 北回归线 红开罗 海 地 中 海尼 罗 河 埃 及 首都河流 运河 洲界 国界未定国界5.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A.行政区B.商务区C.住宅区D.工业区 6.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A.丘陵地区B.平原地区C.山地地区D.沟谷地区埃及沙漠广布,人口、城市主要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首都开罗人口约1800万,是埃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期中)考试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4e538fdd88d0d233d46ac5.png)
2014级学分认定考试地理学科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读图,完成1~2题。
1.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A.甲B.乙C.丙D.乙和丙2.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D.乙处比例尺最小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3~5题。
3.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先向南,再向西南 B.先向北,再向东北C.向南 D.向北4.肯定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地点是( )A.④ B.③ C.② D.①5.②和③之间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699米 B.599米 C.499米 D.399米很多户外探险爱好者连基本的地图判读都不懂就进山,是户外探险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右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读图回答6~7题。
6.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S点在T点西南方向B.在P点可以看到T点C.T处是集水线D.在S处探险需注意洪水7.正确表示经过PQ的地形剖面图和经过S点的等高线图的是下图表示“27°N某地坡向(坡度为10°)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的影响”,纵坐标表示该地坡面与地平面获得太阳辐射量的比值(仅考虑地球运动和地形因素)完成8~9题。
8.该地坡向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9.若坡度从10°增大到15°,则a点的数值将()A.增大 B.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嫦娥三号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成功。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
![山东省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e9cd63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0.png)
2013级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须知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一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完毕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一小题1.5分,共51分〕读“某某农业总产值和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统计图〞,完成1-2题。
1、1979-1993年,某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进城务工,土地不断遭到弃耕B.工业污染加剧,大批耕地遭受污染C.城市化速度快,建设用地侵占耕地D.考虑环境保护,实施生态退耕政策2、1979-2003年,某某农业总产值与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趋势相反的主要原因有A.农业科技进步使农作物单产提高B.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投入劳动力C.市场需求变化引导农业结构调整D.化肥农药的施用提高了作物产气象学上,假设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一年中的第一次〔北半球〕均≥lOoC,如此以第一天作为春季的开始日。
读“我国30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①地与②地人春时间分别可能是A.①为5月15日,②为2月20日B.①为3月18日,②为2月25日C.①为3月18日,②为3月20日D.①为2月20日,②为5月15日4、造成③、④两地人春时间差异的原因是A.③地太阳高度较大,获得太阳辐射多B.③地大陆性较强,春季气温上升较快C.④地受海洋调节作用强,春季来得早D.④地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春季来得晚2014年12月22日,沟通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尼加拉瓜运河正式开工建设,预计运河建成后,可通行40万吨的大型船舶,远超现有的巴拿马运河。
读“远东一北美洲西部和东部航线图〞,完成5-6题。
5、图示远东一北美洲西部航线选择的主要原因是A.天气条件较好B.顺风顺水航行C.开发沿线岛屿D.航行距离较短6、尼加拉瓜运河的开通将有利于中国进口①美国的粮食②中东的石油③巴西的铁矿石④委内瑞拉的石油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如下图示意二分二至日和全年昆明市(25。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3384bd20242a8956bece444.png)
淄博六中2014级高二第一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学科)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荔枝原产我国亚热带地区,喜高温多湿,冬季不耐低温霜冻。
图2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
读图回答1~2题。
1.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划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B.土壤C.市场D.水源2.Ⅰ区发展荔枝生产的不利条件是A.光照弱B.降水少C.多大风D.低温冻害3.导致北京与其它四省(市)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职能 B.交通运输条件C.劳动力素质D.矿产资条件4.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钢铁和石油工业为主.其主导因素是A.水陆交通便利B.矿产资丰富C.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D.技术力量雄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理环境差异较大,人类活动也不同。
读图回答5~6题。
5.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 B.土壤 C.水源 D.经济发展水平6.有关河流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河流①水能非常丰富,其谷地是该区域主要的农业区B.河流②水量丰富,流量平稳,因此航运价值较大C.两条河都是外流河,沿岸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区,工业发达D.降水是两条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流域内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甲、乙、丙是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中的省级行政区,图中分别反映了这三个省区的产业结构和三大产业就业人员比例。
读图回答7-8题。
7.有关甲乙丙三个省级行政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东、中、西部经济地带B.甲、乙、丙分别位于我国的西、中、东部经济地带C.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甲D.三个省级行政区中,经济最发达的是乙8.乙省区所在经济地带的特点是A.我国粮棉的重要产区 B.能源和矿产资源匮乏C.我国的海洋水产区都分布在这个地带 D.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读我国某温带地区不同系统人口、耕地、草场资源统计图,回答9~11题9.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农牧结合区>草甸草原区>荒漠草原区B.该地不可能出现水土流失C.荒漠草原区人口总数少,对环境破坏小,环境质量好D.草甸草原区植被覆盖率高,不会出现扬沙、沙尘天气10.有关该地自然环境的推测不可信的是A.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B.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C.河流众多,含沙量小D.该地区自然环境地域分异的基础是水分条件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是A.利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优势,发展马铃薯等无公害蔬菜种植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油料作物产量C.以市场为导向,依托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D.适度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地理)
![淄博六中2014-2015学年学分认定考试试题(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8138ff16eff9aef8941e061a.png)
2013级高二下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消息称:从2013年2月25日至3月17日期间,我国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同步卫星(位于赤道上空,绕地球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将进入日凌期,在此期间受影响的波段对应的电视台节目会突然出现图像不清晰和短暂雪花现象。
读图完成1—2题。
1.日凌现象出现时,通讯卫星与其它天体的位置关系是:( )A.通讯卫星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B.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月球之间C.通讯卫星位于地球与太阳之间D.通讯卫星与地球、月球、太阳共线2.地面接收站受日凌干扰使对应波段电视节目图像不清的时间出现在一天中的( )A.日出前后B.日落前后C.中午前后D.午夜前后古代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姆西斯二世崇拜太阳神,于公元前1257年建造阿布辛拜尔神庙。
神庙有一条61米长的隧道,隧道尽头矗立着法老的塑像,一年中有两次——法老生日(2月21日)和法老登基日的清晨,阳光才能穿过隧道,照到隧道尽头法老的塑像上。
读图回答3—4题。
3.神庙隧道口朝向为(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4.法老登基的日期可能为( )A.4月21日B.6月22日C.8月23日D.10月21日读“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
读图完成第5~6题。
5.甲地位于丁地的( )A.西北方向B.西南方向C.东南方向D.东北方向6.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B.向正东方向C.先向西南,后向西北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下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圈表示极圈。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https://img.taocdn.com/s3/m/6713430ced630b1c58eeb51f.png)
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民安了国才能安,国安了领导人的心才能安”中国古代先哲第一次将人民的地位提到高于君主的程度的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子2.“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同属于“他们”的是()A.“治之经,礼与刑” B.“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C.“唯同乎天合者为然”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3.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
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D.旨在倡导君权神授,加强君主权威4.绘画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历史的信息。
右图是唐代马球图壁画(局部)。
作为历史材料,它()A.说明了马球在唐代民间的普及B.反映了马球起源于唐代的中国C.证明了唐代竞技体育运动发达D.增加了我们对马球运动的了解5.下列三幅图片出自我国古代同一部著作。
读图,指出该书最有可能是( )A.《齐民要术》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天工开物》6.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上述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https://img.taocdn.com/s3/m/157b25df910ef12d2bf9e71e.png)
2013级高二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试题(生物)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0个小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提出了遗传因子的说法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演绎的内容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2.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能自由组合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3.现有一批高茎AA与Aa的豌豆种子,两者数量之比是1∶3。
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表现型高茎∶矮茎的比例为A.6∶1 B.13∶3 C.7∶1 D.3∶14.某种昆虫长翅(A)对残翅(a)、直翅(B)对弯翅(b)、有刺刚毛(D)对无刺刚毛(d)显性,控制这三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基因型有4种B.控制长翅和残翅、直翅和弯翅的基因遗传时遵循分离定律C.该个体与另一个体测交,后代基因型比例为1∶1∶1∶1D.该个体与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交配,后代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5. 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诊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诊断文综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339159cc1755270622082d.png)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第二次摸底诊断
文综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50米),回答1~2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西南流向东北D.东南流向西北1.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上方向的判定,考查学生利用图示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有河流经过的地形为谷地,即可以判断等高线凸出方向为
凸向高处。
水往低处流,再结合地图上的方向,可以判断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如下图所示。
所以答案选D。
2.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50米B.200米 C.150米D.100米
2.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分布规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等高距为50米,结合上题可以判断a海拔为300米,b海拔为450米。
根据等值线递变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即:如果两条等高线之间有),可以判断X海拔范围为250-300m,Y海拔范围为450-500m,所以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在150-250m之间,所以答案选B。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4-2015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c454cc192e45361166f5d7.png)
13级高二第一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时应题目的答案标兮涂黑.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五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可能使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第I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共有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A.温度和压强B.反应物的浓度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D.催化剂的加入【答案】C【解析】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其余选项都是外界条件,选C。
2、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是()【答案】D【解析】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较大小时,可以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得的数值进行比较,先将各物质的反应速率转换成相同的单位,v(B)=0.01×60 mol·L-1·min-1=0.6 mol·L-1·min-1。
所以用A、B、C、D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15mol·L-1·min-1、0.2 mol·L-1·min-1、0.2 mol·L-1·min-1、0.225 mol·L-1·min-1,所以D项正确,选D.3、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答案】C【解析】A.棕红色NO2 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平衡2NO2 N2O4 ;加压条件减小,混合气体颜色变深,但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平衡有关,不选;B.工业制SO3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不选;C.对H2(g)+I2(g)2HI(g)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气体颜色变深是因为体积减小,I2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选;D. 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是次氯酸分解导致氯气溶于水的可逆反应正向进行,不选;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