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纪律规定
学校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劳动纪律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校正常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包括教职工、学生及各类临时工作人员。
三、劳动纪律要求1. 教职工劳动纪律要求:(1)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
(2)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擅自离岗。
(3)爱护公共财产,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
(4)保持工作场所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5)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
2. 学生劳动纪律要求:(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认真参加课堂教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爱护公共财产,保持教室、宿舍整洁。
(4)遵守校规校纪,服从学校管理。
(5)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活动,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四、监督检查1. 学校设立劳动纪律检查小组,负责对全校师生员工的劳动纪律进行监督检查。
2. 劳动纪律检查小组定期对劳动纪律进行检查,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行记录、通报和处理。
3. 教职工和学生应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对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进行举报。
五、处罚措施1. 对违反劳动纪律的教职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职、辞退等处分。
2. 对违反劳动纪律的学生,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
3. 对违反劳动纪律的临时工作人员,根据情节轻重,解除合同或予以辞退。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劳动纪律检查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七、劳动纪律教育与培训1. 学校定期开展劳动纪律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劳动纪律意识。
2. 学校对新入职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劳动纪律培训,使其了解和掌握劳动纪律要求。
3. 学校定期组织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劳动技能。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将进一步加强劳动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高校教师劳动纪律要求

高校教师劳动纪律要求
1.遵守工作时间和考勤制度,准时上下班,不早退、不迟到、不请假。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不擅自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教学进度。
3.积极参加教学、科研、业务等各项活动,不擅自缺席或代替参加。
4.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试卷,标准评分,不作弊、不泄题、不私自修改成绩。
5.保守教育机密,不泄露学生隐私和考试内容,不接受贿赂或利益礼品。
6. 文明用语,主动与同事、学生交流沟通,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7. 身体力行维护教学秩序,维护教育正常秩序,不采取违规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
8. 注意安全卫生,维护课堂环境整洁、有序,不从事危害学生人身安全的活动。
学校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学校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学校教职工的劳动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教育质量,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校所有教职工。
第三条学校教职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遵守教育职业道德和师德规范,遵守劳动纪律。
第四条学校将建立健全劳动纪律监察机制,对违反劳动纪律的教职工进行惩处,并及时公示。
第五条学校将不定期对教职工的劳动行为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六条学校将加强对新教职工的培训,使其熟悉并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工时第七条教职工每周工作40小时,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
第八条教职工应按时就岗,并按规定时间上下班,不得擅自外出。
第九条对于超时工作,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或调休。
第十条在放假期间,教职工应按照学校安排进行备课和教学准备工作。
第十一条学校将定期对教职工的工时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对超时工作的教职工进行督促和纠正。
第三章工作内容第十二条教职工应按照学校的工作安排,完成教学任务和其他工作。
第十三条教职工应按照学校要求备课并制定详细教案,保证教学质量。
第十四条教职工应按时完成学校布置的学生评价及其他问卷调查等工作。
第十五条教职工应加强与同事的合作,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第十六条教职工应对校内外师生进行文明礼貌待人接物,不得恶意中伤、诽谤或损害他人的名誉。
第十七条教职工应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得利用工作时间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私自上网、玩手机等。
第四章工作纪律第十八条教职工在上课、开会和社交场合应按照礼仪规范行为,不得迟到、早退和擅自离开。
第十九条教职工应按照学校的考勤制度认真打卡,请假时应提前请示并获得批准。
第二十条教职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报告,并配合上级的工作安排。
第二十一条教职工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接受贿赂、礼品和请客等。
第二十二条教职工应维护学校的形象,在工作场合保持整洁、庄重的仪容仪表。
第二十三条学校对于违反工作纪律的教职工将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甚至解聘。
学校劳动课规章制度

学校劳动课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建设和谐校园,提高校园环境的整体美观程度,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生劳动课是学生在校园内进行的一种劳动教育活动,包括清洁卫生、绿化校园、维护设施等内容。
第三条学生劳动课是学校课程之一,学生参与学生劳动课是义务,不得擅自请假。
第四条学生劳动课的内容应当与学生所学专业或课程相关,并在校园内完成。
第五条学生劳动课应当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指导老师应当做好指导和监督工作。
第六条学生在学生劳动课中应当服从指导老师的管理和指导,完成任务。
第七条学校将每学期学生劳动课情况纳入学生成绩考核范围。
第八条学校设立学生劳动课管理委员会,负责学生劳动课的具体管理工作,并定期审核学生劳动课情况。
第九条学校应当配备必要的劳动工具和设备,保障学生的安全。
第十条学生在学生劳动课中应当注意劳动安全,禁止擅自拆除设备,乱扔垃圾等行为。
第十一条学生在学生劳动课中发现安全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给指导老师或管理委员会。
第十二条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给予奖励,对于违反规定的学生,学校将给予批评教育,甚至记过处分。
第十三条学校将学生劳动课情况上报给教育主管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
第十四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修改,必须经过学校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
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第二章学生劳动课实施细则第一条学生劳动课的实施时间为每周至少1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
第二条学生劳动课的具体内容由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确定,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或课程相关。
第三条学生劳动课的任务分工应当合理,任课教师应当在前期做好任务的详细安排和指导。
第四条学生在学生劳动课中应当尊重他人,保持团队合作精神,维护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第五条学生在学生劳动课中应当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穿着整洁,服从指导老师的管理和指导。
第六条学生在学生劳动课中应当主动学习劳动技能,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规定

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制定本劳动教育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高校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等。
第三条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应当遵循“自愿参与、有偿劳动、合理安排、守法经营、保障权益、动态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高校学生应当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主动参与劳动教育活动,自觉遵守劳动教育规则,培养勤俭节约、劳动创造的良好品质。
第五条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应当由学校依法设立的相关部门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
第二章劳动教育的形式第六条高校学生劳动教育应当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包括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形式。
第七条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和专业特点,合理安排和组织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
对于专业要求有生产实习的学生,学校应当积极配合实习单位做好实习计划和安排。
第八条学校应当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组织,并记录在档案中。
第九条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于需要接触危险物品或者进行高空作业等劳动教育活动的学生,学校要保证活动的安全性。
第三章劳动教育的管理第十条学校在制定劳动教育计划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愿望,合理安排劳动教育活动的时间和方式。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管理制度,组织专门的教师队伍负责劳动教育工作,并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活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的积极性。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推动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学生劳动教育档案,记录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时间,供学生毕业时参考。
第四章劳动教育的激励机制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劳动教育的奖励制度,对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劳动教育活动。
学校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2篇)

学校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制度一、上班时间内应全身心投入所从事的工作,坚决反对消极怠工。
上班时间内严禁在校内、校外参与打牌、搓麻将等影响教师形象和教学工作的活动。
否则,发现一次扣惩人民币____元,扣减师德考核分____分,情节特别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年度师德考核为____分。
二、因事因病不能上班者必须请假,事假____天以内由校长审批,____天以上____天以内学校集体研究决定;病假需有县级以上医院住院证明或病休证明,连续请病假____天以上由学校集体研究并报上级审批。
凡请假者必须书面填写请假申请表,待批准后才能离开学校,否则视为旷工。
三、坚持小病不下岗、有病应及时就医,重病住院治疗的原则。
不允许小病大养、无病呻吟的现象发生。
两天及以上的病假须出具县级医院的病情证明及医药处方和发票。
四、上班时间原则上不准事假,确有特殊情况需请假者,事假每天扣奖励性绩效工资____元,病假每天扣____元(住院期间不考核)。
五、严格作息时间。
上课教师在上课铃声结束时必须站在讲台上,迟到____分钟以上视为旷课____节。
上课中途不得会客、不得接打手机、不得离开教室,否则视为旷课____节。
旷课每节扣人民币____元,并扣减“教学六认真”考核分____分。
上班期间旷工每天扣惩人民币____元,迟到每次扣惩人民币____元。
(____分钟以内视为迟到,____分钟以上视为旷课,一直未到视为旷工。
)凡有旷课、旷工现象者当月师德、教学过程考核均作降一个等级处理,一学年旷工____天以上者,年度考核只能定为“基本合格”。
六、学校各种集体活动和应参加的会议,均应按时参加,不得迟到缺席和早退。
活动、会议、集体教研的劳动纪律按上课劳动纪律执行。
七、严格执行课程表。
教师未经教导处同意而私自调课者,调课双方各惩人民币____元,如调课未落实,出现无人上课者,调课双方各计旷课____节,并惩人民币____元。
八、教职工出勤情况由专人考核,及时公示。
学校劳动纪律奖罚制度

学校劳动纪律奖罚制度学校劳动纪律奖罚制度应遵循公平、透明和激励的原则,以下是该制度的主要内容:1. 目的与适用范围- 目的:提高学生劳动纪律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学校教育环境的和谐发展。
-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在校学生。
2. 奖励机制- 劳动模范:对于在劳动教育中表现突出,积极参与劳动活动的学生,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荣誉证书。
- 劳动积极分子:对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适当的物质奖励。
- 劳动创新奖:鼓励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提出创新意见或改进措施,对被采纳的创新意见给予奖励。
3. 惩罚机制- 警告:对于违反劳动纪律但情节较轻的学生,给予口头警告,并记录在案。
- 严重警告:对于多次违反劳动纪律或情节较重的学生,给予书面严重警告,并通知家长。
- 记过:对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影响恶劣的学生,给予记过处分,并可能影响其评优评奖资格。
- 留校察看:对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且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予留校察看处分,期间需进行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
4. 考核标准- 劳动态度:是否积极参与劳动,态度是否认真。
- 劳动技能:是否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能否完成分配的劳动任务。
- 劳动成果:劳动成果的质量,是否有创新和改进。
5. 申诉与复议- 学生对奖罚决定有异议时,可向学校劳动纪律委员会提出申诉。
- 劳动纪律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诉后一周内进行复议,并给出处理意见。
6. 监督与执行- 学校设立劳动纪律监督小组,负责监督奖罚制度的执行情况。
- 定期对奖罚制度执行情况进行评估,确保制度的公正性和有效性。
7. 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劳动纪律委员会负责解释。
- 本制度如有变更,将及时通知全体学生。
通过以上奖罚制度,学校可以有效地激励学生遵守劳动纪律,积极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同时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惩戒,以维护学校的良好教育秩序。
学校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

学校教职工劳动纪律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教职工的劳动纪律管理,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体教职工,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后勤人员等。
第三条教职工应当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当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提前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离岗。
第四条教职工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不得擅自离岗、旷工或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如有需要离开工作岗位,应当提前向主管领导请假,并确保工作交接顺利。
第五条教职工应当尊重学生、家长和同事,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得有侮辱、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等行为。
一经发现,将按照学校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六条教职工应当保守学校机密,不得泄露学生个人信息、学校内部文件等保密信息。
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条教职工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应当按照学校规定的程序提前申请,经批准后方可缺席。
第八条教职工应当爱护学校财产,合理使用教育教学资源,不得浪费或者滥用。
如有损坏学校财产的情况,应当按照学校相关规定承担相应责任。
第九条教职工应当树立良好的形象,言行举止得体,不得有违法乱纪、贪污腐败等行为。
一经发现,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第十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教职工的劳动纪律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对违反劳动纪律的教职工进行相应的处理。
处理方式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解聘等。
第十一条本办法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劳动纪律管理办法5篇[修改版]
![劳动纪律管理办法5篇[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9059eeff00bed5b8f31d3a.png)
第一篇:劳动纪律管理办法劳动纪律管理办法(修订执行稿)修订执行稿为了加强劳动纪律管理,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特作如下规定:1、上午7:50 前到岗,11:00 离岗(最后一节没课的教师),下午据学校作息时间具体而定,一般在预备铃响前完成签到。
早晚自习和星期天补课提前10 分钟到岗。
周六、周日各处室、油印室、打印室保证有人值班。
2、教师到校后,必须在课前完成签到,然后到指定地点办公,教师的活动时间与学生同步。
3、教师在规定工作时间内,不得串办公室闲谈;不得睡觉或打瞌睡;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打扑克、下象棋、玩游戏等娱乐活动;不得在办公室内搞体育活动,如踢毽子、玩乒乓球等;不得从事其他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如洗衣服、洗头等)。
4、上课提前一分钟到教室门口候教。
上课期间不准接打手机,不上厕所,不得随便出入教室。
工作时间内不准回家、回宿舍,未经学校允许上课不得坐讲。
5、教师不说有辱学生人格的话,不做有辱学生人格的事,不体罚学生与变相体罚学生。
上课时学生如有睡觉的、做其他与听课无关事情的,应及时制止。
6、学生放假日,班主任待学生全部离校后方可离校;学生返校日,班子成员和班主任需提前半个小时到岗。
7、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学校规定的工作和任务,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
8、学习、事、病假一律自行调课,并与替课教师到教导处备案,以备检查。
调课不成功,私自调课出现空堂,按旷工或空堂处理。
9、教师必须服从处室负责人工作安排和管理,按学校要求完成布置的工作任务。
正常工作坐班时间,教师不得带孩子到办公楼、教学楼。
10、教学楼内不得吸烟。
11、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给学校工作造成被动或严重损失的,随时纳入教师流动机制。
12、纯属个人行为,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按国家有关条文处理。
武邑镇第二中学2010 年9 月第二篇:劳动纪律管理办法劳动纪律管理办法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及工作任务。
学校劳动教育校内规章制度

学校劳动教育校内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一、为了加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门的要求,制定本劳动教育校内规章制度。
二、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全体学生和教职工,在校园内进行各类劳动教育活动时必须严格遵守。
第二章劳动教育管理三、学校设立劳动教育管理委员会,由学校领导、教职工和学生代表组成,负责制定、调整和监督学校的劳动教育计划、项目和实施方案。
四、学校设立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劳动技能和教育能力,并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
五、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兴趣爱好设置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项目,包括家政、园艺、手工、农业等多种形式。
六、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学校的劳动教育活动,不得擅自缺席或早退,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三章学生劳动教育七、学校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
八、学生必须按时参加劳动教育课程,不能迟到早退,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并完成实践操作任务。
九、学校鼓励学生广泛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校园劳动等各种形式的劳动。
十、学生可以自愿参加劳动竞赛和劳动技能考核,学校将给予奖励和表彰。
第四章教职工劳动教育十一、教职工必须具备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教育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劳动教育指导和辅导。
十二、学校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和校园劳动等各种形式的劳动。
十三、学校每年组织一次教职工劳动技能培训,教职工必须参加并通过考核,否则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五章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十四、学校设置劳动教育安全监督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劳动教育活动的安全状况,并及时报告和处理安全事故。
十五、学校建立完善的劳动教育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和教职工的劳动行为,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十六、学校定期进行劳动教育安全演练,提高学生和教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章违纪处罚十七、对违反本规章制度的学生和教职工,学校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批评教育、警告处分、记过处分、留校察看、停课直至开除等。
学校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0篇)

学校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0篇)学校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篇11、劳动是教育大纲规定的,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参加学校的劳动,完成老师交给的劳动任务是每个学生的'职责和义务。
每个学生必须明确劳动的意义,加强对劳动课程必要性的认识。
2、学生参加劳动完成劳动任务时,必须严格按照教师的要求和学校的规章进行,不用湿布揩电器和电源插座,不得用身体任何部位接触电源,及可能带电的电器,不得爬到窗外擦玻璃,不得爬到栏杆、窗台上搞卫生,不得站在课桌上搞卫生,确有特殊需要,要征得老师同意,同时要在有切实安全的防护措施下才可进行,要小心从事。
3、在劳动过程中,需要劳动工具的,则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工具的可靠性,并按规定,安全使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工具不得挪作它用。
4、在自己完成劳动任务时,不得影响它人的卫生与休息等,不得对他人造成损害。
5、在劳动过程中,出现不清楚的问题,必须及时询问有关教师。
6、对劳动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学生要及时向教师说明,对已出现的安全问题,学生要及时向教师报告。
7、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能完成的劳动任务,学生有权向教师说明。
教师在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后,酌情减少其劳动量或减免其任务。
学校劳动安全管理制度篇21、在学校参加必要的劳动任务是每个学生的职责和义务,每个学生必须明确劳动的意义,加强对参加学校劳动课程的认识。
2、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完成学校分配的劳动任务时,必须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安全培训,告知学生注意事项不要用是湿布擦拭电器和电源插座,不得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电源,不得爬到窗外擦玻璃,不得爬到栏杆、窗台上搞卫生,不得站在课桌上搞卫生,确有特殊需要,要征求老师意见,由老师视情况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安排专人监护或由老师亲自监护方能进行。
3、在劳动过程中,需要用工具的。
必须先学会工作的使用方法,明确操作要领,并且认真检查工具的可靠性。
4、劳动过程中在注意自身的安全,也要注意身边人的安全,避免劳动过程中给别人带来伤害。
学校劳动实践课纪律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劳动实践课的纪律管理,确保劳动实践课的顺利进行,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技能,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开设劳动实践课的教师和学生。
三、纪律要求1. 学生纪律(1)上课前10分钟,学生应准时到达教室,并做好上课准备。
(2)上课期间,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随意离开座位,不得做与劳动实践无关的事情。
(3)学生应服从教师的安排,积极参与劳动实践,不得擅自离开劳动现场。
(4)劳动过程中,学生应爱护劳动工具和场地,不得损坏公共设施。
(5)劳动结束后,学生应将劳动工具归位,保持场地整洁。
2. 教师纪律(1)教师应按时到岗,提前备课,确保教学内容充实、生动。
(2)上课期间,教师应保持课堂秩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安全,及时纠正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
(4)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教师应认真记录学生的劳动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表现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
四、考核与奖惩1. 考核(1)学生劳动实践课的考核分为平时表现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2)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劳动态度、劳动技能等方面。
(3)期末考核以实际操作为主,考察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程度。
2. 奖惩(1)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2)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警告或记过等处分。
(3)对严重影响课堂秩序、损害公共设施的行为,将依法严肃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3. 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本制度进行修订。
学校劳动惩戒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规范学生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在校学生。
三、劳动惩戒的原则1. 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 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3. 结合实际、区别对待的原则;4.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
四、劳动惩戒的种类1. 口头警告;2. 书面警告;3. 扣除班费;4. 课后劳动;5. 休学或退学。
五、劳动惩戒的实施程序1. 调查核实:学校或班主任发现学生有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应进行调查核实,收集相关证据。
2. 纪律处分:根据学生违反劳动纪律的严重程度,参照本制度规定的惩戒种类,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3. 公示:对给予纪律处分的决定,应在班级内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
4. 申诉:学生对纪律处分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诉。
六、劳动惩戒的解除1. 对于被给予口头警告或书面警告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表现良好,经班主任和学校批准,可以解除纪律处分。
2. 对于被给予扣除班费或课后劳动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劳动任务,经班主任和学校批准,可以解除纪律处分。
3. 对于被给予休学或退学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改正错误,经班主任和学校批准,可以恢复学籍。
七、附则1. 本制度由学校制定,经学校领导班子讨论通过后实施。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 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学校另行规定。
4. 本制度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学校劳动惩戒制度范本

学校劳动惩戒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劳动惩戒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道德品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劳动惩戒工作应遵循教育性、公正性、合法性、及时性、针对性的原则,坚持以教育为主,惩戒为辅,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
第三条学校劳动惩戒的对象为全体学生。
第四条学校劳动惩戒工作由学校组织实施,各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劳动惩戒工作。
二、劳动惩戒的方式第五条劳动惩戒方式包括:(一)口头警告;(二)书面警告;(三)严重警告;(四)记过;(五)留校察看;(六)开除学籍。
第六条劳动惩戒的实施程序:(一)学生出现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教师应及时进行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二)对需要给予惩戒的学生,教师应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据;(三)学校对学生进行调查核实后,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劳动惩戒;(四)对学生进行劳动惩戒时,应通知学生家长,并说明理由;(五)学生对劳动惩戒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三、劳动惩戒的执行第七条学生应自觉接受劳动惩戒,对不自觉接受劳动惩戒的,学校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直至强制执行。
第八条学生受到劳动惩戒的,应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相应的劳动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第九条学生受到劳动惩戒的,学校应定期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估,对表现良好的,可以减轻或者撤销劳动惩戒。
四、劳动惩戒的监督第十条学校应设立劳动惩戒监督机构,对劳动惩戒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一条学生、家长、教师对学校劳动惩戒工作有异议的,可以向学校劳动惩戒监督机构或者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
五、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三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所有。
《学校工作纪律及考勤管理办法》

《学校工作纪律及考勤管理办法》《学校工作纪律及考勤管理办法》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办法:一、工作纪律:1、遵纪守法、遵守上级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2、按时到岗,认真履行岗位职责;3、创建“人要精神,物要整洁”的工作学习环境,保持办公室、办公桌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4、对本人使用的计算机及时进行日常保养、维护和清洁、定期和不定期的查毒、杀毒;5、工作日午间不饮酒,工作时间不串岗聊天,不在电脑和手机上看电视剧、玩游戏、炒股、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页;未经允许不随意翻阅他人工作资料和查阅、删改他人电脑或磁盘中的信息;工作时间会客不能影响正常工作;6、工作时间不干私活,例如:织毛活、绣十字绣、洗车、洗头等;7、用过的物品及时放回原处。
自己的私人物品要放在自己的柜子里,不在校园内、走廊、窗台等处挂放或晾晒自己的衣物、鞋袜等私人物品;8、不在校内吸烟、大声喧哗、随地吐痰、跨越绿篱、乱泼污水等;9、“独处守心,群处守口”,不在工作场所及公共场合发布不当言论。
在办公室内谈话和接听电话时,请保持音量适度,以免影响他人;10、离开会议室和报告厅等公共场所时,请自觉将桌椅摆放整齐,地面打扫干净,保持卫生整洁;11、中午就餐,住校班班主任、门卫及无课的和谐值班领导和老师可提前10分钟到餐厅打饭,其他同志放学铃响后打饭就餐;12、中午和谐值班及周六、周日、节假日值班的老师(包括夜班)要按时到岗交接班,在传达室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出现问题及时告知带班领导,做好值班记录;13、晚辅导的教师第四节铃声落之前进班辅导,负责管理好学生的就餐及晚辅导期间的学习、纪律、安全等;14、自觉维护教师的形象和学校荣誉,不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平台媒体上转发虚假信息和发表有损教育形象、教师形象、学校形象的影响团结的言论和媒体信息;二、考勤纪律1、早辅导老师每天7:40前签到并进班辅导,其他老师8:00前签到。
学生劳动教育规章规章制度

学生劳动教育规章规章制度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一、引言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学生劳动教育,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目的和原则1. 目的: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2. 原则:公平公正、安全可靠、有组织有纪律、综合实践。
三、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1. 劳动时间:学生每周参与劳动教育的时间不得超过规定的工时,具体安排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2. 劳动项目:学生劳动教育包括农田劳动、校园环境整治、社区服务等项目,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项目。
3. 劳动技能培养: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年级和专业特点,组织开展相应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学生劳动教育的组织和管理1. 组织机构:学校设立学生劳动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学生劳动教育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管理责任:学校领导对学生劳动教育负总责,各级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
3. 任务分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劳动教育任务分配给各个班级或学生组织,确保任务的完成质量和效果。
五、学生劳动教育的考核和奖惩1. 考核方式: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成果和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2. 奖励措施:学校将根据学生的劳动表现,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表彰、奖金等。
3. 处罚措施:对于不按规定参加劳动教育或违反规章制度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扣分、警告等。
六、学生劳动教育的保障措施1. 安全保障:学校将确保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安全,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培训。
2. 健康保障:学校将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确保他们能够适应劳动教育的需要。
3. 权益保障:学校将保障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权益,防止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侵权行为。
七、学生劳动教育的监督和评估1. 监督机制:学校将建立学生劳动教育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工作的监督和检查。
学生劳动教育规章规章制度

学生劳动教育规章规章制度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引言概述:学生劳动教育是指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规范学生劳动教育,许多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
一、劳动时间安排1.1 学校制定劳动时间表,明确学生劳动的具体时间段。
1.2 劳动时间与学习时间合理安排,避免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
1.3 学生劳动时间与休息时间的合理搭配,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二、劳动内容规定2.1 学校明确学生参与的劳动项目,如校园环境整治、图书馆管理等。
2.2 劳动内容要与学生的年龄、身体素质相适应,避免过于繁重的劳动任务。
2.3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多种劳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多样化劳动技能。
三、劳动安全保障3.1 学校制定劳动安全规定,明确学生劳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3.2 学校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器材,确保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3.3 学校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劳动安全问题。
四、劳动评价与奖励4.1 学校建立劳动评价制度,对学生的劳动表现进行评价和记录。
4.2 学校设立劳动奖励机制,对劳动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4.3 学校通过劳动评价和奖励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和责任感。
结论: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安排劳动时间、规范劳动内容、保障劳动安全以及评价和奖励学生的劳动表现,学校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劳动教育环境。
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汇编

高校劳动教育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高校学生的劳动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高校学生在校和校外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管理。
第三条高校要坚持“德育为先、劳动为主、纪律为重”,把劳动教育纳入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把学生的劳动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第四条高校要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管理机构,明确劳动教育领导小组、劳动教育办公室或劳动教育委员会,明确劳动教育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第五条高校要制定相关的劳动教育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对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管理进行规范。
第六条高校要积极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习、成长。
第七条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培训。
第八条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劳动教育档案和学生劳动教育报名系统,全面记录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的情况。
第九条学生参与劳动教育活动要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进行管理,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二章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第十条高校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第十一条高校要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保障劳动教育课程的质量。
第十二条高校要规范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十三条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第十四条高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评估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第三章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和管理第十五条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六条高校要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合理安排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十七条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评价体系,对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价。
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

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
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锻炼学生劳动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学生在劳动教育中能够有效地参与和学习,一些学校和机构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学校安排:学校制定每周一定的劳动教育课时,安排学生参与校内劳动。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能力等因素,合理安排学生的劳动内容和时间。
2. 劳动岗位:学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合理分配劳动岗位。
劳动岗位可以包括校园清洁、图书馆管理、校园绿化、食堂务工等各种不同的工作。
3. 岗位责任:学生在参与劳动时,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要求,保持劳动岗位的整洁、安全和卫生。
4. 劳动时间:学校明确劳动时间,要求学生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
5. 劳动报酬:学校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激励学生参与劳动。
劳动报酬可以是实物或者是一定的积分,用于奖励学生或者兑换一定的奖品。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学生劳动教育规章制度,不同学校和机构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规章制度的约束和引导,可以确保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实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劳动纪律检查的通知
为进一步加强校风、教风建设,做好期末工作,学院劳动纪律检查工作组将严格按照《教职工手册》相关规定,于近期开展劳动纪律检查工作。
一、劳动纪律工作组成员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重点检查内容
(一)劳动纪律
1.工作时间内,严禁私自离岗或接待亲友,学院检查在岗情况,除经学院准假的教职工外,30分钟以上(2小时内)不能到岗的,要写出情况说明,并由主管领导签字确认,2小时以上不能到岗的,按旷工处理。
2.教职工不得在非指定吸烟区吸烟。
工作时间不得聚众吸烟、聊天,严禁在办公室嗑瓜子、吃零食等,不得带醉上班。
3.上班时间不得因私事使用学院电话,不得在电话上长时间聊天。
4.学院午餐时间为中午11:30—13:00,其他工作时间(含早8:10分打卡之后,晚4:15分打卡之前)不得外出用
餐,不得在食堂、办公室用餐,否则按照迟到或早退处理。
5.工作时间严禁与工作无关的上网聊天、玩游戏、炒股、网购、开网店、看电影、看视频、打扑克、饮酒、做兼职、球类运动等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违反一次,作出书面检查,并予以书面警告处分,扣罚当日工资的50%;违反两次的,由主管领导与其谈话,全院通报批评,扣罚当日全部工资,期末考核为基本胜任;违反三次以上的,期末考核为不胜任,予以开除处理。
6.各部门负责安全责任区(教室)的划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办法》,对于安全管理不当的,如下班不关闭电源、门窗、让学生私自配备教室或办公室钥匙等,经学院劳动纪律检查工作组查实,按照安全责任事故处理,3次以上取消个人期末评优资格,造成严重后果的,经学院确认,予以相应的处罚。
7.值班教师违反《教职工值班管理制度》的,按照相应办法予以处理,在岗但未履行值班职责的,一经查实,扣罚当日工资的20%。
8.保持仪表整洁、得体,衣衫不整者不得进入学院。
9.严禁教职工以任何借口向学生及家长收受、索要或变相索要礼品、礼金、支付凭证或有价证券等;严禁教师参加学生及家长的宴请,不参与学生及家长邀请的娱乐、休闲等活动;严禁教师让学生及家长报销或支付应由教师本人及家
庭成员承担的任何费用。
凡违反上述规定的教职工,一经查实,在当年评优、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实行师德问题一票否决制,学期考核为不胜任,并给予警告或记过处分。
对于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开除处分。
(二)对浪费行为的检查
10.全体教职工都应牢固树立成本控制和杜绝铺张浪费的观念,想方设法减少损耗,降低成本,节省各种费用(如:水、电、原材料、纸张等);对于下班不关闭电源、电器设备、开窗使用空调、私接电源使用电器等浪费现象,学院将给予相关使用人及责任人劳动纪律处分,并依据情节处以50—200元标准罚款,情节严重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法律责任。
11.教职工食堂就餐,禁止外带,禁止浪费,禁止未经学院批准私带外人在教师食堂就餐。
违者予以通报批评,发现一次罚款10元,三次以上取消当事人一周用餐资格。
2015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