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

合集下载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

05
操作后需要对穴位进行消毒, 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
适应症与禁忌症
01
02
03
适应症
慢性疼痛、肌肉萎缩、神 经麻痹、风湿痹痛、妇科 病症等。
禁忌症
急性炎症、高热、大出血、 传染性疾病等。
注意
火针操作需要专业医师进 行,非专业人员请不要自 行操作。
谢谢观看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皮肤针适用于头痛、失眠、眼疲劳、颈椎病、肩周炎、腰痛等病症,也可用于 调节免疫功能和美容养颜。
禁忌症
皮肤针一般无绝对禁忌症,但对于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皮 肤破损或炎症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03
皮内针
定义
皮内针是一种针灸治疗方法,通过将 针刺入皮肤表层的特定穴位,以达到 调节气血、平衡阴阳、治疗疾病的目 的。
适应症
皮内针主要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如头痛、偏头痛、肩周炎、颈 椎病等。
禁忌症
对于一些急性感染、炎症、皮肤破损、过敏等情况,不宜使用皮内针治疗。此外 ,孕妇和年老体弱者应慎用皮内针。
04
火针
定义
火针是一种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使用特制的针具,通过加 热后刺入人体特定穴位或部位,以调和气血、温通经络、祛 风散寒等作用。
火针具有温热刺激和机械刺激双重作用,能够激发人体阳气 、促进气血流通,对于一些慢性疼痛、肌肉萎缩、神经麻痹 等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的火针和穴位,对 穴位进行消毒。
将火针在酒精灯上加热至针 尖发红。
02
01
迅速将针刺入穴位,并迅速
拔出。
03
可以根据需要留针一段时间 或进行温针治疗。
04
皮内针与体针不同,它不刺入肌肉层 ,仅在皮肤表层进行针刺,因此对人 体的刺激较小,安全性较高。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

中医医疗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一、中医针刺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1、适用于毫针技术、耳针技术、三棱针技术、芒针技术、皮内针技术、火针技术、皮肤针技术、更针技术浮针技术等。

2、针刺类相关技术针具是进入皮下无菌组织,属于侵入性操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3、一次性针具应使用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产品,必须一人一用一废弃。

使用前应检查针具的包装,确保完整无破损,有效限期内使用。

包装不应过早打开以防污染,无菌针具包装打开超过4小时不应继续使用。

4、可重复使用的针具,遵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要求, 严格一人一用一灭菌,并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遵照“清洗一修针一整理一灭菌一无菌保存”程序处理。

5、针刺操作前应先遵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再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为不同患者操作时应洗手或手消毒。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有感染性的物质时,应戴手套;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6、针刺部位皮肤消毒选用复合碘,以针刺部位为中心,以涂擦为主, 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消毒棉棒应一穴一换,不得使用同一根棉棒擦拭两个以上部位。

7、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治疗后,嘱患者24小时内局部皮肤避免沾水。

8、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具按照损伤性废物处置。

二、中医灸类技术和推拿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1、灸类技术包括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及推拿类技术等。

2、医务人员操作时应穿工作服、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操作前后做好手卫生。

3、因施灸不慎灼伤皮肤,局部出现小水泡,可嘱患者衣着宽松避免摩擦,防止破损,任其吸收,一般2〜5天即可愈合。

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毫针刺破水泡,放出水液,再适当外涂烫伤油或覆盖无菌纱布等,保持疮面清洁。

4、推拿使用的治疗巾应一人一用一更换,头面部、下肢及足部应区分使用。

5、施灸物品燃烧易产生烟雾,应注意选取排风条件好的区域或安装排烟系统。

三、中医敷熨熏浴类技术相关性感染预防与控制1、适用于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热敷技术、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泡洗技术及中药淋洗技术等。

刺灸法各论第四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

刺灸法各论第四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

操作方法
❖ (一)准备
选穴:与毫针同,但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 消毒:皮肤应严格消毒,碘酒消毒,酒精脱碘
第三十三页,共38页。
❖ (二)烧针与针刺
➢ 烧针:关键步骤。先烧针身,火烧针尖。三种:白亮、 通红、微红。针刺较深,需白亮;针刺较浅,通红;针 刺表浅,微红即可。
➢ 针刺:左手持火源,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垂 直点刺,速进速退,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减少疼痛并 防止出血。
取穴及操作: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胰胆、三焦、神门, 每次3-4穴,图钉型;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麦 粒型。
❖ 痛经
取穴及操作:耳穴内生殖器、内分泌肾,图钉型;中极、 地机(麦粒型)、次髎(图钉型)
❖ 单纯性肥胖
➢ 取穴及操作:丰隆、阴陵泉(麦粒型)、公孙(图钉 型);耳穴胃、口、内分泌(图钉型)
赤肿痛等。
Ø慢性:皮肤病、扭挫伤、疳积、小儿营养过剩、
头痛、指趾麻木等。
第十一页,共38页。
临床举隅
❖ 偏头痛
➢ 主穴:太阳 ➢ 加减:前额痛加攒竹或印堂;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侧
头痛加耳尖或率谷;巅顶痛加百会。 ➢ 操作:点刺双太阳,2-5ml每穴;印堂攒竹8-10滴;
委中刺络5-10ml;耳尖率谷百会8-10滴。必要时刺络 后加罐。
❖ 毒蛇咬伤
➢ 主穴:伤口及其周围 ➢ 操作:尽快散刺法,闪罐法拔出毒液和血液
第十四页,共38页。
❖ 中暑
主穴:曲泽、委中、太阳 操作:曲泽、委中采用深刺血络法10ml每穴,可加罐
泻热;太阳点刺。
❖ 痤疮
➢ 主穴:阿是穴:在颈、胸上部督脉旁开0.5-3寸的区间, 寻找阳性反应点。
➢ 操作:挑刺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挑尽为止, 且每穴挤出血2-5ml。每次2-3穴。

特种针具刺法-刺法灸法学

特种针具刺法-刺法灸法学

第五章特种针具刺法在针刺方法中,除毫针刺法外,在临床上常用的还有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与是针等特种针具的刺法。

这些刺法因采用的针具不同,刺法各异,主治有别,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本章学习应以掌握这些针具的操作为主,熟悉其适应范围、注意事项,了解这些针具的发展与演变。

第一节三棱针法三棱针法也称刺络泻血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其中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刺络法或刺血法,又称放血疗法。

此法来源于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

古人对刺络泻血法非常重视。

如《灵枢•九针论》谈到九针中的锋针主要用于“泻热出血”。

《素问•血气形志》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

”《灵枢•九针十二原》提出了“宛陈则除之”的治疗原则。

《灵枢•官针》中有“络刺”“赞刺”“豹文刺”等法,虽针具、方法不尽相同,但都属于刺络泻血法的范畴。

《灵枢•血络论》进一步阐明了刺络泻血疗法的应用范畴,如血脉“盛坚横以赤”“小者如针”“大者如筋”等,并指出,有明显瘀血现象的才能“泻之万全”,可见古人对刺络泻血疗法有丰富的经验。

一、针具三棱针一般用不锈钢制成,分为大、中、小3种型号,大号规格2.6mmx65mm,中号规格2mmX65mm,小号规格1.6mmx65mm,针柄较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形,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

二、操作方法(一)操作前准备针具使用前应行高压消毒,或放入75%乙醇内浸泡30分钟。

施针前对局部皮肤用2%碘酊进行消毒,再用75%酒精棉脱碘。

(二)持针姿势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示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侧面,露出针尖2~3mm。

(三)操作方法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刺络法、散刺法、挑治法4种。

1.点刺法点刺法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指、示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点刺部位。

第七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鍉针、火针、芒针

第七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鍉针、火针、芒针

第一节三棱针法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放血法:放出适量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刺络或刺血法三棱针有:点刺法、散刺法、挑刺法三棱针刺法的理论指导:宁失其穴,勿失其络一、针具三棱针全长6.5cm,针柄呈圆柱体,针身呈三棱果椎体,三棱为韧,针尖锋利。

使用之前应在细磨石上磨至锐利,称为“开口”使用前应采用高温消毒,或将针具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二、操作方法(一)持针姿势(二)操作方法1.点刺法此法使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1)点刺穴位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2)点刺血络:有浅刺、深刺浅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浅表静脉出血的方法深刺,又称泻血法:即点刺随病显现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

2.散刺法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可连续点刺10~20针以上3.挑刺法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三、临床应用(一)适应范围本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湿热证所致,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二)处方示例1.偏头痛选穴太阳穴2.腰肌劳损选取委中3.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穴局部阿是穴4.咽喉肿痛选穴双侧少商5.目赤肿痛选穴太阳、耳尖6.中暑选穴曲泽、太阳、委中7.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8.座疮选穴阿是穴点刺穴位及浅刺血络、散刺法可每日或隔日1次;挑刺、深刺血络法宜5~7日1次(三)注意事项1.对于放血量较大者,术前做好解释工作2.由于床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血后可立即加用拔罐7.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8.大病体弱、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9.重度下肢静脉曲张处禁用本法第二节皮肤针法皮肤针法,又称毛刺、扬刺、半刺:使用皮肤针叩刺皮肤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第八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提针、火.

第八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提针、火.
• 三棱针用不 锈钢制成,全 长6.5cm,针 柄呈圆柱体, 针身呈三棱锥 体,三棱为刃, 针尖锋利,常 用规格有大号 和小号两种
• 二、操作方法
• (一)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 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 针体三棱针的侧面,露出针尖 2~3mm。
• (二)操作方法 •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
络。 •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
以中营为度。 • 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
用拔罐。 • 7、点刺、散刺法可1次/日或隔日,挑刺、泻血法宜1
次/5~7日。 • 8、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
棉球按压局部止血。 • 9、大病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
• 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 针身,后烧针尖。
• 2、针刺
• 可用左手拿点燃的乙醇灯,右手持针, 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 直点刺,快进速退,用无菌棉球按压针 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
• (三)针刺的深度 • 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
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
• 三、临床应用 • (一)适应范围 • (二)临床应用
• (三)注意事项
• 1、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
• 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
• 3、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
• 4、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 洗浴;局部发痒,不宜搔抓,以防感染。
• 5、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 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
• 可用作火针刺法的针具多选用 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 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
• 二、操作方法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

(完整版)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
7。经穴光疗技术
8.揉抓排乳技术
9。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技术
10脐疗技术
11.药线(捻)引流技术
12.烙法技术
13.啄法技术
14.割治技术
备注:共10类,共96种技术。
制表人:医务科
制表时间:2018—08-12
2.脏腑推拿技术
3.关节运动推拿技术
4.关节调整推拿技术
5.经穴推拿技术
6。导引技术
7.小儿推拿技术
8.器物辅助推拿技术
9。耳技术目录
1。穴位敷贴技术
2.中药熨敷技术
3。冷敷技术
4.湿敷技术
5。熏蒸技术
6.泡洗技术
7.淋洗技术
8.中药灌洗肠技术

骨伤类疗法技术目录
1。理筋技术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诊疗技术项目目录
序号
技术

针刺疗法技术目录
1。毫针技术
2.头针技术
3.耳针技术
4.腹针技术
5眼针技术
6.手针技术
7。腕踝针技术
8。三棱针技术
9。皮内针技术
10。火针技术
11.皮肤针(梅花针)
12.芒针技术
13.鍉针技术
14。穴位注射疗法
15.埋线疗法
16。平衡针技术
17。醒脑开窍技术
2。复位技术
3.正骨技术
4.夹板固定技术
5。石膏固定技术
6。支架固定技术
7.牵引技术
8.练功康复技术

肛肠类技术分类
1.枯痔技术
2.痔结扎技术
3.挂线技术
4。中药托管技术
5。注射固脱技术

其他类技术目录
1.砭针治疗技术
2.蜂针治疗技术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

25
叩刺部位


(2)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 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 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上常于 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处进 行叩刺。 (3)局部叩刺 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 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顽癣等, 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26
刺激强度
35
作用原理

通过烧红针具之灼热作用,以温经散寒、 通络活血、祛腐生新。临床主要用于风寒 湿痹症、痈疽、瘰疬 。亦可用于顽固性 面瘫的治疗。
36
一 针具




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 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作。 单头火针、三头火针。 1.细火针:针身直径为0.5mm。 2.中火针:针身直径为0.75mm。 3.粗火针:针身直径为1.2mm。 4.三头火针:三枚粗针集束而成。
34
第四节 火针法
概念:是将特制针具(或毫针 1 寸者)在
酒精灯上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并快 速将针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古称“焠刺”。《灵枢·官针篇》说: “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明· 吴昆 解释说:“焠刺者,用火先赤其针而后刺, 此治寒痹之在骨也。” 张仲景《伤寒论》论述了火针的适应症 (寒证)和不宜火针治疗的病证(三阳病证)。
40
操作方法

左手拿点燃的酒精灯,靠近施术部位,右 手持火针或用止血镊子固定一寸毫针,烧 针后,迅速垂起刺入腧穴并迅速拔出,出 针后不要揉搓针孔,以免出血。
41
针刺的深度
《针灸大成 火针》:“切忌太深,恐 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 耳” 四肢2~5分;胸背1~2分;面部肌肉 丰厚处可刺2~3分(限于用毫火针)。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

--中医针灸10-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

(2)叩刺
皮肤常规消毒后,
针尖对准叩刺部位,运 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 刺在皮肤上,并立刻弹 起。如此反复叩击。叩 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 直,弹刺要准确,强度 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 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剌 激强度。
正确的皮肤针叩刺方法示意图
错误的皮肤针叩刺操作
三、注意事项
1.术前检查针具,对于针尖有钩曲、不齐、 缺损,针柄松动的针具,须及时修理或 更换。
(一)操作方法 (填空或选择)
点剌法 散刺法 刺络法 挑刺法
持针姿势
一般以右手持 针,用拇、食 两指捏住针柄 中段,中指指 腹紧靠针体的 侧面,露出针 尖2~3mm。
Hale Waihona Puke 1. 点刺法(peck needling)
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 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
(1)弱刺激
(轻刺激)
(2)强刺激
(重刺激)
用力小,局部皮肤略见潮红, 病人无疼痛感觉。适用于头面 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 虚证、久病者。
用力较大,局部皮肤可见隐 隐出血,病人有明显疼痛感 觉。适用于压痛点、背部、 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 病属实证、新病者。
(3)中刺激
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局部 皮肤潮红,但无出血,病人 稍觉痛。适用于一般部位, 以及一般患者。
2.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必须消毒。叩刺后 皮肤如有出血,须用消毒干棉球擦试干 净,保持清洁,以防感染。
3.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避免斜刺或 钩挑。
4.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瘢痕等,不宜 使用本法。
(2) 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 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 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各种 特定穴、华位夹脊穴、阿是穴等。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ppt参考文件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ppt参考文件
27
临床运用
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 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 经萎缩、急性扁桃腺炎、感冒、咳嗽、 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 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28
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 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 者疼痛。
勿刺伤深部动脉。 4.气血两亏的虚证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
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1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
“半刺”等刺法的发展。
针具图1 皮 肤 针 ( 七 星 针 )
15
图2
针具图2
针具图2
16
针具图3
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短针)、
罗汉针(18支短针)
3
三棱针图
图 三棱针
4
(1) 刺络法
刺病所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 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
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拇 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瘀 曲的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针刺深度以针尖 “中营”为度,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橡皮管, 待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并以75% 乙醇棉球清理创口周围的血液。 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十甚至上百 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
5
2 点刺法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
使血液积 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 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 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 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 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 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中医医疗技术一览表

中医医疗技术一览表
敷熨熏浴类技术
穴位敷贴技术、中药热熨敷技术、中药冷敷技术、中药湿敷技术、中药熏蒸技术、中药泡洗技术、中药淋洗技术
骨伤类技术
理筋技术、脱位整复技术、骨折整复技术、夹板固定技术、石膏固定技术、骨外固定支架技术、牵引技术、练功康复技术
肛肠类技术
挂线技术、枯痔技术、痔结扎技术、中药灌肠技术、注射固脱技术
其他类技术
中医医疗技术一览表
技术类别
技术名称
针刺类技术
毫针技术、头针技术、耳针技术、腹针技术、眼针技术、手针技术、腕踝针技术、三棱针技术、皮内针技术、火针技术、皮肤针(梅花针)技术、芒针技术、鍉针技术、穴位注射技术、埋线技术、平衡针技术、醒脑开窍技术、靳三针技术、浮针技术、贺氏三通技术、电针技术、针刺麻醉技术、鼻针技术、口唇针技术、子午流注技术、灵龟八法技术、飞腾八法技术
砭石治疗技术、蜂针治疗技术、中药点蚀技术、经穴电疗技术、经穴超声治疗技术、经穴磁疗技术、经穴光疗技术、揉抓排乳技术、火针洞式引流技术、脐疗技术、药线(捻)引流技术、啄法技术
灸类技术
麦粒灸技术、隔物灸技术、悬灸技术、三伏天灸技术、天灸技术、温针灸技术、热敏灸技术、雷火灸技术
刮痧类技术
刮痧技术、撮痧技术、放痧技术
拔罐类技术
拔罐(留罐、闪罐、走罐)技术、药罐技术、针罐技术、刺络拔罐技术、刮痧拔罐技术、关节运动推拿技术、关节调整推拿技术、经穴推拿技术、导引技术、小儿推拿技术、器物辅助推拿技术、耳鼻喉擒拿技术、膏摩技术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37张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37张

一 针具
• 外形似小锤 • 针柄有软柄和硬柄 • 头部附有莲蓬状针盘 • 针盘上嵌着不锈钢短针 • 分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
(7支短针)、罗汉针(18支短 针)
• 二、操作方法
• (一)持针姿势
• 软柄皮肤针:针柄末端置于 掌心,拇指居上,食指在下, 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
二、操作方法
• (二)烧针与针刺
• 1、烧针(关键步骤)
• 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针身,后烧针 尖。针刺较深,要烧至白亮;针刺较浅,烧至通红;针 刺表浅,烧至微红。
• 2、针刺
• 左手拿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 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速退。
(三)针刺的深度
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 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一般而言,四肢、腰背部腧 穴针刺稍深,可刺2-5分,胸背部针刺宜浅,可刺1-2分。
三棱针、
济 南

皮肤针法、
中 医 医
皮内针法、
院 针 灸
火针、




第一节 三棱针法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 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 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灵枢·官针》称“络刺”、“赞刺”、“豹纹刺”
【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 锋针发展而来。锋针,在古 代主要是用于泻血排脓以治 疗难治性病症的工具。
• 一、针具
• 三棱针用不锈钢 制成,全长6cm,针柄 呈圆柱体,针身呈三 棱锥体,三棱为刃, 针尖锋利,常用规格 有大号和小号两种
• 二、操作方法 • (一)持针姿势 •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提针、火针、芒针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提针、火针、芒针
c.中刺: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 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间 隔3—5日。
第二节 皮肤针法
重刺 方法 用力大、皮肤潮红并出血 疼痛较难忍受
运用 年轻体壮 实证 肌肉丰厚 中刺
方法 用力介于轻重间、皮肤潮红 疼痛可以忍受
运用 除头面部的其它部
第二节 皮肤针法
三、适应范围
1、痛证:头痛、腰痛、肋间神经痛、痛经等。 2、神经性皮炎、斑秃、顽癣、皮肤麻木等。 3、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不寐。 4、慢性肠胃病、便秘等。 5、近视、视神经萎缩等。
第二节 皮肤针法
四、本卷须知
〔1〕注意检查针具,当发现针尖有钩毛或 缺损、针锋参差不齐者,须及时修理。
皮内针法
第四节 錫针法
一、定义
• 以提针按压经脉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 法。为古代九针之一,临床用于按压经 脉、穴位,不刺入皮肤。
第四节 錫针法
二、针具
长3.5寸,针身呈圆柱体,针头圆钝光滑呈 半球体,针头直径以2~3cm为宜。
以磁性材料支撑着称磁提针。
第四节 錫针法
• 三、操作方法 • 〔一〕弱刺激 • 用力小、时间短、局部有酸胀感、按压
工作,消除恐惧心理。 2.针刺须缓慢,切忌快速提插,以 免伤及血
管、神经或内脏等。 3.由于芒针针身长,刺入深,进针 后嘱患者
不可移动体位,以免滞针、弯针
用物准备: 治疗盘 消毒三棱针 弯盘 必要时备止血带 体位准备: 平安可变动舒适体位 部位准备: 手指或足趾末端、四缝等
棉签 碘伏
第一节 三棱针
六、本卷须知 *解释(小儿有家长陪同) *体位舒适、平安、固定 *注意无菌 *手法轻、稳、准、快 *完毕后适当包扎

特色专科及服务内容针灸科

特色专科及服务内容针灸科

特色专科及服务内容:
针灸科:
毫针、三棱针、皮内针、皮肤针,头针、耳针、腕踝针,电针;艾炷灸、艾条灸(悬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拔罐(留罐、走罐、闪罐、刺络拔罐、留针拔罐、药罐)、穴位敷贴、埋线、推拿技术,刮痧、中药熏蒸、外敷、离子导入等技术的规范化操作。

推拿科:
皮部经筋推拿、脏腑推拿、关节运动推拿、关节调整推拿、经穴推拿、导引、小儿推拿、器械辅助推拿、膏摩技术;毫针、刮痧、拔罐、穴位敷贴、中药热熨敷、中药冷敷、中药湿热敷等技术的规范化操作。

神经根型颈椎病(项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急性腰扭伤、颈部肌肉扭伤(落枕病)、骶髂关节综合征(胯骨错缝)、胸椎后关节紊乱(胸椎错缝)、脊柱侧弯的规范化诊疗;肩关节周围炎(肩凝证)、腰椎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痹病)的规范化诊疗;脑梗死、脑出血(中风病)恢复期的规范化诊疗;泄泻、积滞、厌食、发热、便秘、遗尿、肌性斜颈等儿科病的规范化诊疗;慢性疲劳综合征、高血压(眩晕)、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绝经前后诸证)的规范化诊疗。

专家信息:
内科专家:李清华(心脑血管疾病等);
外科专家:刘连宝(普外科常见疾病等)
骨伤科专家:吴润福(常见骨折性疾病及疼痛性骨病等)
专家坐诊时间:周一至周六全天坐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持针姿势 • (二)操作方法
三棱针图
• 图 三棱针
(1) 刺络法
• 刺病所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 • 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
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拇 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瘀 曲的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针刺深度以针尖 “中营”为度,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橡皮管,待 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并以75%乙 醇棉球清理创口周围的血液。 • 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十甚至上百 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
挑刺法图
•图
挑 刺 法
4 散刺法
• 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 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 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局部消毒后,根据病 变部位的大小,可连 续垂直点刺10~20针 以上,由病变外缘环 行向中心点刺,促使 瘀热、水肿、脓液得 以排除。
三 临床应用
• (一)适应范围 • 1.作用:活血消肿、开窍泄热、通经活络



• 图2
练针法
练 针 法
• 图1
2 叩刺法图1
皮 肤 针 叩 刺
叩刺法图2
• 图2
皮肤针叩刺
叩刺法图3
• 图3 皮肤针叩刺
叩刺部位
• (1)循经叩刺 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 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 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 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 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 部位,因其分布着各经的原穴、络穴、郄 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 点刺法
• 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
使血液积 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 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 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 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 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 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
四 注意事项
• 1.埋针宜选用较易固定和不妨碍肢体运动 的穴位。 埋针后,若患者感觉局部刺痛, 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 • 2.适应症:实证、热证、瘀血、实热、疼
痛等病症。目前常用于昏厥、高热、中暑、 中风闭证、急性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 癣、疔疮初起、扭挫伤、疳积、痔疾、久 痹等。采用三棱针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 有时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
(三)注意事项
• 1.对于放血量较大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
• 2.注意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 3.操作手法要轻、浅、快,出血不宜过多,
叩刺部位
• (2)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 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 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上常于 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处进 行叩刺。
• (3)局部叩刺 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 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顽癣等, 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刺激强度
• 轻刺激 用较轻腕力进行叩刺,以局部皮肤略有 潮红,病人无疼痛感为度。适用于老弱妇儿、虚 证患者和头面、五官及肌肉浅薄处。
2 点刺法
• (1)点刺穴位 • 本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耳部腧穴。
如十二井、十宣、印堂、耳尖、四缝等穴。
点刺穴位图
•图
点刺血络图
•图
(点 深刺 刺血 )络
3 挑刺法
• 用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 病的方法。
• 局部消毒后,左手捏起术部皮肤,右手持 针先横刺入皮肤,挑破皮肤0.2~0.3cm; 再将针尖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 织,并可挤出一定量血液或少量液体,然 后用消毒敷料或创可贴固定。
• 中等刺激 介于轻重刺激之间,局部皮肤潮红, 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适用于一般疾病和多 数患者,除头面等肌肉浅薄处外,大部分部位都 可用此法。
• 重刺激 用较重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见隐 隐出血,患者有疼痛感觉。适用于体强、实证患 者和肩、背、腰、骶部等肌肉丰厚处。
临床运用
• 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 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 经萎缩、急性扁桃腺炎、感冒、咳嗽、 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 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勿刺伤深部动脉。 • 4.气血两亏的虚证及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
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第二节 皮肤针法
• 皮肤针法是古代“毛刺”、“扬刺”、“半刺”等 刺法的发展。
• 针具图1 )皮 肤 针 ( 七 星 针
针具图2
• 图2
针具图2
针具图3
• 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七支针 皮肤针 皮内针 火针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
第一节 三棱针法
• 一 针具 •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
放出适量血液,或少量液体,或挑断皮 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 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发展而 来。《灵枢.九针十二原》“锋针者,刃 三隅以发痼疾”。
二 操作方法
• 图3
皮肤针(七星针

二 操作方法
• (一)持针姿势 • 如右图
硬柄针持针法
软柄针持针法
操作方法
• 1. 持针式 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 • 2.叩刺法 将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
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 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反复进行。
叩刺方法
• 1 练针法
• 图1
疼痛和出血。
第三节 皮内针法
• 一 针具 • (一)图钉型
皮 内 针
(二)麦粒型
•图
皮 内 针
二 操作方法
• (一)图钉型皮内针法 • (二)麦粒型皮内针法
图钉型操作
三 临床运用
• (一)适应范围 本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
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高血压病、 偏头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面肌痉 挛、支气管哮喘、胃脘痛、胆绞痛、关节 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痛经、小儿 遗尿等病症。此外,还常用于戒毒、减肥 等。
注意事项
•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 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 者疼痛。
• 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 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
• 4.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 5.滚刺筒不宜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