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人物形象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与心理描写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心理描写。
通过对人物的形象刻画和心理描写,诗人展现了古代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认识。
本文将从历史中选取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剖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描写,探讨其意蕴和美学价值。
一、岳阳楼记唐代文人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以岳阳楼为背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思考。
诗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具有鲜明的特色。
譬如:“江陵城下又渔舟,又闻子规啼岸危楼。
多少楼台烟雨中,犹忆江南烟雨中。
”这段描写通过“闻子规啼岸危楼”的形象,将岳阳楼独特的环境气氛展现出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情感冲击。
同时,达到了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效果。
二、滕王阁序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以滕王阁为背景,描写了滕王的豪情壮志和人生境遇。
在描绘人物形象时,诗人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以凸显滕王的激情和内心矛盾。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段描述呈现出滕王怀才不遇、志向难伸的内心痛苦,通过景物的映衬,使人们对滕王复杂的情感有了深入的理解。
三、静夜思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以写景和描写自身心理为主线,通过简洁而鲜明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安静夜晚里的人物形象和心理状况。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床前明月光”这个景物描写,诗人瞬间勾勒出一个人静夜思乡的心理状态。
这种直接而贴切的描写方式,丝毫没有多余的修饰,却能让人产生强烈的感受,对人物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四、乌衣巷宋代诗人白居易的《乌衣巷》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真实而细腻的刻画,表现了人生百态和沧桑世事。
诗中描绘的人物形象具有浓重的现实主义色彩,例如:“白发谁家翁,读书种藜藿。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段描述通过白发的翁丈和读书种藜藿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个普通老人的形象,同时还融入了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以表现人物内心的寂寞和对知音的渴望。
古诗词鉴赏(一)人物形象
❖2.本曲语言质朴自然,通俗流畅, 生活气息浓厚,用词精练妥帖。 “俏冤家”“想念他”“瘦岩岩” 等语通俗自然,口语化。 “偏”“羞”等字精炼传神,很好 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和情感。
问: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 如何刻画的?
❖ 刻画了一个形单影只、陷入对亡妻无限 哀思的词人的形象。既有直接描写,也 有景物描写的烘托渲染,先以“西风” 中独自悲伤奠定一种伤感的基调,继而 以萧瑟的“黄叶”紧闭的“疏窗”和即 将坠落的“残阳”与之相呼应,渲染了 怀念之苦。
考点集训
❖关汉卿《大德歌 夏》
分,1条2分。)
❖ 8、第二联将视觉与听觉结合(1分),生 动地描写了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竹 轩环境的清幽和诗人生活的闲适;(1分) “梢影细从茶碗入”准确地描绘了茶具 间光影的变化;(1分)(如果这一联答成了衬托 或动静结合并加以分析,只能得1分)“叶声轻逐篆 烟来”运用比拟(拟人)手法,(1分)形 象地写出叶声与烟缕升起相伴的动态美。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参考答案】(步骤1)陆鸿渐是一 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 逸士形象。(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 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 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 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和追求。
(2)心忧天下、忧ຫໍສະໝຸດ 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胸怀宽广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舍身保国)、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我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和人物形象
我国古典诗词常见意象和人物形象(一)常见意象1、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
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
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2、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3、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4、蝉以蝉品行高洁。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
5、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6、南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边之所。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7、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
8、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
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
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以“青青河边草”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睛翠接荒城。
”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9、芭蕉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
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诗人们以娴熟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感,其中的人物形象更是唱响了历史的长卷。
无论是古代文人雅士还是现代诗人,他们以诗词为媒介,刻画出了一个个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第一个人物形象,让我们想到的便是李白。
他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画意境独特,充满了奔放的想象力。
在李白的诗中,我们能感受到他豪情万丈的个性。
浩渺长江东逝水,就如同李白一般,是一个不可复制的独特存在。
他倡导的“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态度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世。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形象是白居易。
作为唐代骈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白居易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人文关怀而广受赞誉。
他以诗书琴棋老,将自己的人生态度溶入文学创作之中。
白居易的诗作描绘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热爱和关注。
还有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形象是苏轼。
苏轼是宋代才子佳人的代表,其诗文之多样性令人叹为观止。
他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情感为主线,构建起一个个独特的形象。
苏轼的“苏堤春晓”,以素雅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颂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他的人物形象不仅有杨柳依依的江南女子,也有潇洒自由的游子,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无疑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历史和文化。
诗词表达的不仅是诗人内心的世界,更是他们对社会风貌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诗人们的笔触,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忧或喜,或悲或乐,让我们深入感受到了人生百态的真实。
这些人物形象在诗词中永垂不朽,成为了一种文化的符号。
通过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一个时代的风骨和文化特色。
古代文人雅士们用诗词展现了他们对时代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怀。
他们力图通过文学艺术表达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精神风貌。
而现代诗人们则将人物形象作为他们思考人类尊严和社会问题的窗口,借助于诗词的语言让我们重新审视当下社会的种种问题。
从古至今,诗词中的人物形象都是我们研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素材。
人物形象古诗词
人物形象古诗词
古诗词就像一个装满各种奇妙人物的大宝藏,每一首诗里都能挖出独特的人物形象呢。
先来说说李白笔下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己。
从这两句诗里,一个自信满满、豪放不羁,觉得自己有着非凡才华,不屑于平凡庸碌生活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啦。
李白这家伙,那是相当的傲娇又潇洒,他觉得自己就不是那种只能在草丛里混日子的小人物,而是要干一番大事业,这种自信简直要冲破纸张。
再看看杜甫写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中的自己。
这里的杜甫啊,可怜巴巴的。
一群小屁孩都能欺负他,他年纪大了没力气,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们拿走他的茅草,又气又无奈。
这时候的杜甫就是一个穷困潦倒、年老体弱,还饱受生活磨难的形象。
他满心的愁苦,连小孩子都不把他放在眼里,真是让人忍不住同情。
还有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中的自己。
辛弃疾这大英雄啊,喝醉了还不忘把剑拿出来看看,在梦里都想着回到军营,听着号角声冲锋陷阵呢。
这就塑造了一个壮志未酬、心系沙场,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将领形象。
他的那种渴望战斗、渴望收复失地的情怀,全在这几个字里体现出来了。
再看李清照“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自己。
李清照在思念丈夫的时候,人都变得像那秋风中的黄花一样消瘦。
这里就刻画出了一个多愁善感、思念亲人,被孤独和相思折磨得憔悴不堪的女子形象。
她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黄花之中,让读者一下子就能感受到她深深的思念和哀怨。
古诗词里的人物形象就像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不管是诗人自己还是他们笔下的其他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让我们透过千年的时光,还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呢。
诗歌人物形象
兰州一中模拟) (2010兰州一中模拟) 兰州一中模拟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条娟娟净, 红蕖冉冉香。 风含翠条娟娟净,雨浥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入手,对“狂夫”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狂夫”这一形象进行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优美景致的描写,表现了“狂 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 夫”贫贱不能移的精神;后半部分则借对“狂夫” 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潦倒生计的描述,凸显出“狂夫”的狂傲之气。。 赏心悦目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 狂夫” 赏心悦目之景与可悲可叹之事,将“狂夫”这一形 象刻画得立体鲜活起来。 象刻画得立体鲜活起来。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梦游天姥 吟留别》 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 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 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 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 称的写法。 称的写法。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 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 诗中的“ 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 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 有时又是同一的, 这两种形象有时又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 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形象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江 中的渔翁, 雪》中的渔翁,其实就是柳宗元在政治革新失败后不 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屈而又孤独的精神面貌的反映。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性格特点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性格特点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性和深刻的表达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社会角色和性格特点。
通过对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社会角色和性格特点的生动展示。
第一,文人雅士的风流潇洒。
在古代诗词中,文人雅士的形象常常以其才情出众、风度翩翩的特点而闻名。
例如,李白的诗作中,他常以自己豪放不羁的性格展示出文人雅士的风流潇洒。
诸如《赠卫八处士》中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以及《将进酒》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等,这些作品不仅描绘了文人雅士自信乐观、豪情万丈的形象,也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第二,宫廷女子的婉约柔美。
宫廷女子作为古代社会中地位显赫的一群人,她们的形象常以婉约柔美的特点被刻画。
比如,在唐代的《白头吟》中,卢照邻通过宫廷女子的形象来表达对于年迈的宠姬的眷恋之情,“白发几人伤,青春安得长”。
这样的描写显示了宫廷女子通常以其风华绝代、婉约柔美的外表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以及对她们流转时光的感慨和怀念。
第三,乡村农民的朴实真诚。
在古代诗词中,乡村农民的形象常以其勤劳朴实和真诚坚韧的品质被呈现。
在《咏柳》一诗中,作者刘禹锡表达了对乡村农民的赞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一描写既表现了乡村农民的朴实形象,也显示了他们的辛勤劳作和对春天的喜悦之情。
第四,武士将领的英勇果敢。
在古代诗词中,武士将领的形象常以其英勇果敢的特质而被塑造。
例如,在《出塞》一诗中,王昌龄以武士将领的视角描述了战场上的景象:“铁衣远戍边,单于犹未还。
大漠砺戈风沙暗,沙场秋点战血寒。
”这一描写既展示了武士将领们勇猛无畏的性格特点,也表达了他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忠诚。
总的来说,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展示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和性格特点。
文人雅士以其风流潇洒;宫廷女子以其婉约柔美;乡村农民以其朴实真诚;武士将领以其英勇果敢的形象,为我们呈现了古代社会中的多样性格和角色。
描写人物形象的诗词
以下是一些描写人物形象的诗词:
1.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
延年歌》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
月下逢。
——《清平调·其一》
3.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
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洛神赋》
4.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孔
雀东南飞》
5.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香。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
——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6.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7.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野有蔓草》
8.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
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9.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
10.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
兮,美目盼兮。
——《硕人》。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人性特征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如何展示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人性特征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描绘各色人物形象,诗人们将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不同人性特征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对一时的描述,更是对当时社会风貌和人性特质的精彩呈现。
本文将通过对古诗词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其在不同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所彰显的人性特征。
一、贤臣志士的儒雅风骨在古代封建社会中,贤臣志士是一类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
他们通常以儒雅风骨为特征,以忠诚、正直、才学等品质示人。
例如,唐代文学家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描绘了杜审言,他是一位忠诚于皇室,博学多才的官员,体现了传统士人的品质和聪明才智。
这样的人物形象向世人传递了儒家思想中的高尚情操和为国家社稷负责的精神。
二、风流才子的浪漫情怀宋词中塑造的风流才子形象则体现了社会背景下的美好生活和文人的浪漫情怀。
这些人物通常具有聪慧的才情、艺术修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苏轼在他的《水调歌头》中描写了一个多情的才子,展示了他优雅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
这种人物形象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在宋代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中对内心精神追求的注重。
三、王者贵族的统治与权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君主和贵族阶层的形象往往表现出他们的统治与权威。
他们通常具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和出众的领导才华,以展示他们对政治权力的掌控和社会地位的确立。
例如,南朝梁代文学家陆机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描写了一位贵族君王的画像,不仅形容了他英武的形象,还表达了对国家荣耀的追求。
这类人物形象展示了封建社会中贵族统治阶层对国家的掌控力和权威的塑造。
总结通过对古诗词中不同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其在不同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所展示的人性特征。
贤臣志士塑造了儒家思想的高尚情操和为国家社稷负责的精神;风流才子则展现了文人的浪漫情怀和独立追求;王者贵族则表现出他们对权力和统治的追求。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不仅体现了诗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观察和思考,也给后世传递了各种不同的人性特征。
古诗常见的人物形象
古诗常见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李白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杜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隐者形象:陶渊明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苏轼5.矢志报国,愤世嫉俗:屈原、陆游6.保卫边塞,热爱和平:王昌龄7.别离之情,思念故乡: 张若虚8.爱恨情长:秦观古诗常见的物体形象:1.送别:柳:惜别,故乡,愁绪长亭:惜别,离愁别绪酒:排忧解愁,祝福2.思乡:月:团圆,分离,离愁别绪,传情鸿雁:思乡,思家,羁旅伤感代指书信捣衣:游子思乡3.爱情类:红豆:相思,莲子:情深似海4.战争:楼兰,玉门关,柳营,羌笛,长城,投笔从戎,请缨5.其他,浮云,梅子,骏马,丁香,杨花,乌鸦6.五柳:隐者,五柳先生陶渊明7.东离:隐居8.渔樵:归隐二.表达技巧1.表达手法:比兴,赋(工笔细描),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借古讽今,解雇抒怀),意象,言理,2.修辞手法1)比喻(明喻,暗喻,借喻)2)比拟(拟人,拟物)3)借代(部分代替整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本身)4)夸大,缩小5)对偶6)排比7)设问8)反问9)反复10)双关11)互文12)叠词13)用典3.表达方式1.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暗示抒情,托物言志)3.正面渲染和侧面烘托4.衬托(正衬和反衬)5.虚实结合6.动静结合7.正面与侧面结合8.三面结合9.细节描写10.白描,工笔细描4.结构技巧1.开宗明义2.开头悬念3.伏笔和照应4.对比5.结尾表志6.欲扬先抑7.以小见大8.重章叠句三.古诗词常见情感1.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2.反映离乱3.同情人民的疾苦4.担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5.穷兵黩du武2.建功报国1.立业2.保家卫国3.山河沦丧4.壮志难酬5.抒发理想3.思想怀人1.羁旅愁死2.思乡年幼3.边关思乡4.闺妇思绪4.长亭送别1.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2.和情深意切的勉励5.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和田园的悠闲2.惜盛今衰3.借古讽今4.青春流逝的伤感5.仕途失意6.告慰平生四.观点态度1.同情2.褒扬3.贬斥4.厌恶5.冷漠五.语言风格平淡自然,委婉含蓄,简洁洗练,华丽工整,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放,沉郁顿挫,悲壮慷慨,乐观旷达常见答题策略:1.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意境?2.作者是如何描写景物的?3.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有何作用?一.1.描绘图景画面2.氛围特点3.思想感情二.1.写景的顺序:高低、远近、内外、整体局部、俯视和仰望、远眺和近睹2.描写景色的角度:声形色兼具使得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和谐感,体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3.写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1.渲染气氛、烘托心情2.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和环境3.衬托任务的气节和品质、性格4.奠定感情基调5.为下文做铺垫6.借景抒情、以景衬情。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的人物形象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哲学、文学等诸多领域相互渗透。
在众多的古诗词作品中,人物形象是其中一大特色,他们或英俊潇洒,或温婉可人,或刚强正直,或阴险狡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人物形象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密不可分,让读者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也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一、李白——飞天之士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中常常描写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彰显出浪漫主义的情感和豪放不羁的个性。
李白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诗中所描绘的自己,他是一位不羁的、狂野的、飞天的诗人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如,《将进酒》这首诗,诗中描述了李白喝酒的场景,他的形象就类似于飞天之士,“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种自由、奔放、不受拘束的状态,是李白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
二、杜甫——大气磅礴杜甫是唐代另一位著名诗人,素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多切实反映社会的丑陋和人民的苦难,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倾向。
杜甫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他的豁达、大气、慷慨、爱民的性格上。
比如,《登高》这首诗,整篇诗中有一种崇高的情怀,表现出杜甫的博大胸怀和高尚人格,“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特别是这首诗的题目“登高”,意味着杜甫要超越人生的局限,登高望远,探求人生的真谛,这种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也会激励读者。
这些都显示了他的人物性格在诗中的表现。
三、苏轼——情感细腻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被誉为“东坡先生”。
他的诗文以文辞华丽、情感细腻、擅长用典为主要特点。
苏轼的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诗中他对人性和人生的深刻思考上。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常见古诗中的人物形象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胸怀宽广的形象。
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舍身保国)、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
• (4)宫女: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
生活和精神状态。突出宫人之 “怨”。
• • • • 如朱庆馀的《宫词》: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诗含蓄地描绘了宫女生活的痛苦。 百花盛开的季节,宫廷的院门却紧紧地关闭, 两个宫女百无聊赖地并立在华美的长廓之下。 她们彼此含情正要说宫廷的情事,却看见前 面站着那只学舌的鹦鹉,吓得不敢作声了。
一、 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
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 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 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 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 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 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 雄将领的形象。
• (7)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 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 归的。 • 如卢纶的《塞下曲(其三)》: •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 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 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 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 (8)悲士: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
无门的感慨。
• • • • • • 如柳宗元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这首诗写了自己因为谪居僻远之地,孤 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的凄清寂寞之情。
古诗中人物形象
古诗中人物形象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
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
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
《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将:请。
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
高堂:高大的厅堂。
青丝:黑发。
意为在高堂上的明镜中看到了自己的白发而悲伤。
得意:适意高兴的时候。
会须:正应当。
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馔玉:形容食物如玉一样精美。
陈王:指陈思王曹植。
平乐:观名。
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
恣:纵情任意。
谑:戏。
径须:干脆,只管。
《将进酒》沿用乐府古体,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上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诗由黄河起兴,感情发展也像黄河之水那样奔腾激荡。
通篇都讲饮酒,字面上诗人是在宣扬纵酒行乐,而且诗中用欣赏肯定的态度,用豪迈的气势来写饮酒,把它写得很壮美,反映了诗人当时找不到对抗黑暗势力的有效武器。
酒是他个人反抗的兴奋剂,有了酒,像是有了千军万马的力量,但酒也是他的精神麻醉剂,使他在沉湎中不能做正面的反抗。
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怀才不遇的感叹,又抱着乐观、通达的态度,也流露了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篇1古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以下几类:一、怀才不遇、豪放洒脱的形象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抒发了怀才不遇、孤独无依的旷世情怀。
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二、忧国忧民、青衫泪湿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白居易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这一“泣”字与“湿”字大大拓宽了诗的意境。
三、归隐田园、钟情山水的形象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写的就是悠然自在的隐居生活,说明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见了,乐而忘返。
四、爱民惜才的形象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己亥杂诗》),其对人才的渴求,毫无遮拦地表现在字里行间。
五、儿女情长的形象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抒写了暮春时节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表达的是对忠贞不渝的爱情的歌颂。
六、奋发进取的形象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充分表达了年轻时杜甫奋发向上、积极乐观的旷达胸怀。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1、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2、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诗句通过“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而通过“蓑笠翁”“独钓江雪”勾画人物,突出了一位具有坚忍不拔、卓然独立、清高孤傲的品格的人物形象。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长干曲》崔颢)这首诗刻画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刻画了一个热情大方、聪明伶俐、略显唐突与羞涩的少女形象。
以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描写男女青年初次见面时的情景来刻画人物。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李清照)这首词用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活泼,感情丰富却带有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闯进来的翩翩少年这一动作,把一个少女惊诧、惶恐、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
鉴赏指导1答案构成(1)什么形象;(2)形象的基本特征;(3)形象的意义。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
(什么形象)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形象的特征)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寄寓的情感)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⑴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1、是一个清高孤傲的形象。
(什么形象)2、诗句通过“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知识导向: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就是要把握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即分析诗歌人物形象“怎么塑造的”“人物形象的特征”“人物形象与诗歌主题的关系(或形象的意义与内涵)”的问题。
如: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答案:作者登上幽州台,视眼所及是悠悠天地,气象宏大,恢弘壮观,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一位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自我形象。
诗词中形象分类诗词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物(后两种合称景物)。
人物又分作品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和作者本身抒情主人公形象。
但在诗歌中,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
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如:李清照的《醉花阴》《声声慢》苏轼的《定风波》杜甫的《登高》这些都是抒情主人公(诗人)的形象北朝民歌《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刘兰芝这些都是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也可以诗歌题材上看:叙事诗或有叙事成分的诗多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如必修二《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如必修二《涉江采芙蓉》中采莲的女子形象。
抒情诗大多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如必修二《短歌行》中曹操的自我形象,就是一个渴望招揽天下贤才的明君形象;必修三《登高》中,作者塑造的一个登高远眺,满是愁情、饱受艰难的悲苦人物;选修《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游无极的作者自我形象。
(一)人物形象的分类: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中作者的洒脱与淡然;也有苏轼《定风波》中“何妨吟啸且徐行”“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洒脱、豁达。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也有杜牧《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爱国情怀,也有张养浩《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忧国忧民情怀。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厌恶官场,喜爱田园生活的隐者形象;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水风光的喜爱的隐逸情怀;诗歌也在诗情画意当中寄托着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如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
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如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作者给我们塑造了一位渴望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但又不被赏识的悲士形象。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首诗写了自己寻访诸葛武侯祠,借诸葛亮形象来表现自己忧国忧民,怀才不遇的悲苦之情。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愤懑情感,形象鲜明。
如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作者至死都惦记国家民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虽经坎坷挫折,但仍心系国家,但又报国无门的愤懑感慨。
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渴望为国效力,建功立业;再如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雄将领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如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如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
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9、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缝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
在古代重阳佳节这天总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欢度节日。
但诗人旅居在外,孤身独处,思念亲人之情不能自已,写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名作。
再如元朝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整首曲描绘了一幅游子思归图,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10、主要是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突出宫人之“怨”。
如王昌龄的《长信秋词五首(其一)》“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用以景托情的手法,描绘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形象。
再如朱庆馀《宫词》“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是一首写宫中情事的诗歌,它含蓄地描绘了宫女生活的痛苦。
百花盛开的季节,宫廷的院门却紧紧地关闭,两个宫女百无聊赖地并立在华美的长廓之下。
她们彼此含情正要说宫廷的情事,却看见前面站着那只学舌的鹦鹉,吓得不敢作声了。
11、思妇: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这类诗歌中思妇思念的对象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如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属于第一种情况,全诗描写了主人公从“不知愁”到“悔”的心理变化过程。
前两句描写主人公的“不知愁”,而第三句转折,由“忽见陌头杨柳色”,使少妇想起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伤感场景,引出“悔教夫婿觅封侯”。
“忽”最准确鲜明地描写了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
再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诗属第二种情况,全诗上片写景起兴,铺垫烘托思妇眷念远方心上人的深情12、征人:这类形象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写得慷慨激昂,也有写的怨恨不平,反战思归的。
如卢纶《塞下曲(其三)》“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本诗描写了威武的将军传达新命令时的誓师场面,千营军士的一同回应,正表现出威武的军容,严明的军纪及大家必胜的信心,读起来不免被这种雄壮的气势所征服。
高考动向分析:1、从体裁来看,诗、词、曲都有涉及。
2.从内容上看,这些诗词曲的体裁涉及到田园、山水、用咏怀、送别、羁旅行役、边塞、风物和咏史等3.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上起《诗经》,下至清代以至近代,都有选用。
4.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为主,兼有选择题(有时是双选,有时是单选)。
5.在考点中,评价性题目较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6.试题指向明确,便于考生思考和答题,语言鉴赏一般具体到某字,,表达技巧的鉴赏也比较具体,如“景与情”的关系,的关系,哪种修辞手法,哪种表现手法等。
请看下面的几首诗,说说分别塑造了什么形象于易水送人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答案:人物形象: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忠义之士荆轲的形象。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答案:抒情主人公形象:胸怀大志却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自己的形象。
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答案:生性高洁、啜饮清露、居高自声远的蝉的形象。
解题思路:方法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在文学生涯创作中,诗人的人生经历有了一定的积淀后,作品创作也会趋于稳定和成熟。
因此,在诗歌鉴赏中,结合作者生活背景,进行知人论世,是一种有效的鉴赏诗歌的方法。
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如果我们对杜甫其人有一定的了解,能把握杜甫诗歌本身沉郁顿挫的风格,再加上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就不难分析这首诗了)这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应该是一个漂泊异乡、年老多病、壮志难酬孤独者。
方法二: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如: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中有一处心里描写“莫听”、有一处动作描写“徐行”,从这两处描写中可以分析出主人公随遇而安、淡然、超脱的人物形象。
方法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几句是典型环境描写、同时也交代了离别的时间、时节,为后文塑造一个饱含深情、承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物形象做了铺垫。
答题步骤:步骤一:明确诗中的形象是什么(一个判断句以标明观点)——用几个形容词或动宾短语加一个表明身份的名词概括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