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

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课《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考纲要求及分析】(一)考纲要求1.现代生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ⅱ)(二)考纲分析本单元内容和其他章节的联系非常的密切。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各地高考,在该单元的内容上下了一定的功夫。

一轮复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生物的变异,应该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入手,也可和基因工程结合在一起考虑。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3)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例如感冒病毒疫苗的使用。

(4)dna分子杂交在亲缘关系的鉴定方面。

【考点提要】(一)考点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1.两种进化理论的比较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二)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应用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目的要求】(一)知识方面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2.探讨进化论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三)能力方面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2.运用进化论解释一些生物现象【考点突破】考点:基因库的概念、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思考: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联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内容及应用):学生回答: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条件是群体足够大,随机交配(进行有性生殖)并能产生后代,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二倍体生物核基因遗传。

pa——显性基因频率 qa——隐性基因频率pa+qa=1→(pa+qa)2=1→p2a+2paqa+qa2=1pa2——aa基因型频率2pa×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pa=aa基因型频率(p2a)+■×aa基因型频率(2paqa)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2paqa)教师考点延伸: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

一轮复习-生物的进化

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重要的作用。一种抗生 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菌效果就会下降,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 药性。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 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抗生素 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 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抗生素以 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抗药性强的 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以后, 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
生物的进化
[考 纲 解 读]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1)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及应用 (2)简述种群、种群基因库、物种、生殖隔离及地理隔离的概念 (3)简述生物进化的实质 (4)掌握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5)简述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1) 简述共同进化的概念 (2)明确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关系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现代遗传学)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变异统称为突变。 (2) 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 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1)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现代遗传学)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 变异统称为突变。
共同进化
(1)概念:
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 和发展。P124
共同进化
(2)原因: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 响。
共同进化类型
生物与 生物之间
生物与无机 环境之间
相互关系

必修2第7章复习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必修2第7章复习课件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 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频率=
某基因的数目
× 100%
该基因的等位基因的总数
= 纯合子概率+1/2杂合子概率
假设的某种群满足以下五个条件: ①昆虫种群非常大 ②所有雌雄个体间都能自由交配并能产生后代, ③没有迁入与迁出,
④自然选择对A、a控制的翅色这一相对性状没作用(也 就是说AA、Aa、aa三种基因型昆虫的生存能力完全相同) ⑤也没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等
事实3:资源是 有限的
推论2: 具有有 利变异 的个体 生物不 断进化 出新类 型。
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意义: 能够科学的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 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被恩格斯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局限性: ①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 学的解释。 ②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③强调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 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 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 后代。
遗传平衡状态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如果符合遗传平衡,子代的 基因型计算如下:
其中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 则p+q=1,(p+q)2=p2+2pq+q2=1 并得出p2代表AA的频率, q2代表aa的频率,2pq代 表杂合子Aa的频率。
在自然界,由于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 择等因素,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总是 在不断变化的。因此,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 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1、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 部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

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课标要求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2.概述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考点一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组成(1)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3.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适应的概念①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②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的特性①普遍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②相对性:适应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言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4.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进化学说①主要观点: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评价: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醒 变异在前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在后且是定向的。

环境只起选择作用。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②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归纳总结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分析(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的承载能力,繁殖能力表现为“过度”(2)生存斗争⎩⎪⎨⎪⎧起因:过度繁殖与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方式⎩⎪⎨⎪⎧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果:优胜劣汰(3)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有利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4)适者生存⎩⎪⎨⎪⎧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留或淘汰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得以保留2.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项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区别进化原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变异方向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器官的使用情况决定变异的方向变异是生物本来就有的,是不定向的适应性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有些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有些变异不适应环境,不适者被淘汰进化方向由生物自身决定由自然选择决定联系都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1.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吗?提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绿色通道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7-1、2

绿色通道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二7-1、2

必修二第7章第1、2节1.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决定了进化的方向。

进化的结果是使种群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

进化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

答案:B2.(2009年上海生物)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 A.具有新的生理功能B.出现新的形态结构C.出现地理隔离D.形成生殖隔离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出现生殖隔离,即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答案:D3.据研究,现代的长颈鹿是由古代的一种颈和前肢较短的古鹿进化来的,对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解释正确的是() A.由于食物的缺乏,导致古鹿发生变异的结果B.长颈鹿的长颈和长的前肢是由于长期伸长和使用的结果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的结果D.变异、选择、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情况。

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C4.在一个种群中,开始的基因频率为:A基因频率为50%,a基因频率为50%。

三种基因型的比例分别为:AA 25%,Aa 50%,aa 25%。

但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明显低于另两种基因型的个体。

那么经过了若干代的自然选择后,你认为下列变化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基本不发生太大的变化B.从上述结果可以得出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可遗传的变异决定的C.基因型aa在逐渐下降的同时,Aa也在下降D.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低,A基因的频率越来越高解析:在生存斗争中,由于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低于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被淘汰,则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A 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生存下来,因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比例逐渐增加。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的进化

2022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的进化

第22讲 生物的进化[目标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考点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内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2)意义: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2 P 111图7—3,请完成下列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模型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 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教材中的隐性知识 源于必修2 P 116~117“探究·讨论” ①树干变黑是否会影响桦尺蠖浅色个体的出生率?为什么?提示 树干变黑会影响桦尺蠖种群中浅色个体的出生率,这是因为许多浅色个体可能在没有交配、产卵前就已被天敌捕食。

②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为什么? 提示 表现型。

比如,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蠖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隔离⎩⎪⎨⎪⎧――→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②物种形成⎩⎪⎨⎪⎧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形成标志:出现生殖隔离(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①共同进化a .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 .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二 7-2 - 《基因频率的计算》

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二 7-2 - 《基因频率的计算》

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理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内涵;2.能说出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和条件;3.会运用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相互计算。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内涵;2.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和条件;3.运用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相互计算。

难点2.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内涵;2.遗传平衡定律的内容和条件;3.运用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进行相互计算。

【方法引导】仔细观察书本的“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材料,积极思考、交流,在讨论、探究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锻炼能力。

【基础知识】1、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数的比率。

2、基因型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种基因型占全部数的比率。

3、由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计算公式:【思考6】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4和0.1,该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为 ,a基因的频率为。

4、由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遗传平衡定律:(有限定条件)A、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非常大、不发生、不发生、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

B、内容:。

【综合提升】1、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4和0.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a基因的频率为。

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0.4和0.1,进行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上述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而是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和;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 的基因型频率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2 7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跟踪训练1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 观点的是( )
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 生物的新类型 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 境
解析:此题考查对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自然选择学 说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为中心的生物进化学说。该 学说正确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该学说认为遗传和变异 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 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 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故 A、B、C三项符合达尔文学说的基本观点,而D项是拉马 克进化学说的观点。
考点1
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ຫໍສະໝຸດ 理论知识必备 1.自然选择学说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巧记生物进化 种群单位因频变,突变重组原材料, 变异无向自选定,物种形成必隔离。
疑难突破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及相关计算 1.比较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基因频率 公 式 某基因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 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 ×100% 基因型频率 某基因型频率=该基因型的个 体数/总个体数×100% 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 一定改变
(2)已知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设某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p,a的基因频率为q,则 AA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Aa的基因型 频率为2pq。 注:上述计算方法只适用于理想条件下。
误区剖析 1.“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 变”和“染色体变异”。 2.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 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不抗药的个 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 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人教版试题试卷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综合提升ppt

人教版试题试卷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单元综合提升ppt

①没有阐明遗传变异 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 的作用机理 不 ②着重研究生物个体 同 进化 点 ③认为物种形成是微 然选择对遗传变 异的作用机理 ②强调群体进化,认 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 基本单位 ③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必要条件
共 ①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 适应性
界限,形成生殖隔离,标志着新的物种形成,
• 【训练2】 下列各项中,分别属于不同物
种的是( • ) B.东北虎和
A.山羊和绵羊
华南虎
• C.黑人和白人 和非糯性玉米 D.糯性玉米

解析:山羊和绵羊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 【训练3】(2008·高考江苏)某植物种群中, 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 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 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 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解析:由题意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 40%,a的基因频率为:60%,随机交配产生 的后代中AA个体的百分比:40%×40%= 16%,aa:60%×60%=36%,Aa:48%,A 的基因频率为16%+48%/2=40%;自交产生 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16%+48%×1/4= 28%,aa:36%+48%×1/4=48%,Aa: 1/2×48%=24%,A基因频率为28%+ 1/2×24%=40%,所以C正确。 •答案:C
• 2.图解 • (1)自然选择学说图解:
•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图解:
•(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 论的核心与基础,而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与完 善。 •(2)遗传和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原料),生存斗 争是进化的动力(外因),自然选择决定了进化 的方向。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检测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检测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复习检测一、选择题1.关于自然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朝着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D.自然选择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2.(2013·合肥质检)1980年在安徽宣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扬子鳄自然保护区,并于当年人工繁育出第一批幼鳄,成为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成功的先例。

扬子鳄由80年代初的几百条增加到一万多条,该保护区扬子鳄数量上升一定会导致( )A.种群基因库增大B.基因突变频率提高C.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D.基因产生定向突变3.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55%和32.5% B.55%和42.5%C.45%和42.5% D.45%和32.5%4.有一个随机交配的种群,在没有迁移等条件下,该种群两年内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如下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这两年中,下列与这对基因有关的推断正确的是( )A.B.该种群没有表现出生物的进化C.该种群的生活环境有较大的变化D.该种群将较容易发生基因突变5.(2013届马鞍山模拟)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6.德国科学家利用高度纯合的植物界中基因组最少的拟南芥为研究材料对基因变异的速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致使生物进化的基因变异速率比科学家此前认为的速率快得多。

对此科研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快速的变异速率可使一些植物迅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通过基因变异提供的C.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的基因变异速率或许同样适用于人类的脱氧核糖核酸D.快速发生基因变异是一些植物仅在几代后便能抵御特定除草剂的原因之一7.(2013年银川模拟)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D.某种抗生素长期使用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8.(2013·烟台调研)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75,b =0.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基因频率B=0.25,b=0.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 ) A.不断增加B.不断降低C.先增加后降低D.基本不变9.(2013·银川二模)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隔离产生后,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因此生物的进化也是定向的D.某种抗生素长期使用药效下降,这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了对药物有效成分的抗药性变异10.(2013·温州模拟)玉米的含油量随选择世代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ppt

人教版教学课件201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ppt

•解析:本题考查对生物进化原因的正确理解。
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环境的确起着重要的 选择作用。但拉马克学说过分强调了环境的
作用。盲螈失明是黑暗不用眼睛所致,食蚁
兽长舌是因捕食需要反复使用的结果,春小 麦冬种变成冬小麦是因低温所致,这些结论
的得出是遵循了这样的推理:环境改变→生
• 1.变异与环境: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已经 产生,环境只起选择作用,并不影响变异 的方向。通过环境选择将生物个体产生的 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
•解析:根据题意,在100个个体中,AA占 24个,Aa占72个,aa占4个,即在200个基 因中,A基因有:2×24+72=120个;a基 因有:2×4+72=80个;因此A基因频率 为: = •60%;a基因频率为: =40%。 •答案:D
• 【例1】 (2010·杭州月考)根据达尔文自然 选择学说(图解如下),下述对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的补充、完善等内容中不正确的是 ( )
• (3)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的关系
内 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 3.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 标 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新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基 变化后生物与 生殖隔离,质 因频率改变, 原生物关系 变 量变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 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 离才形成新物种; ②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 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
• ②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示:
• 2.(2010·青岛模拟)根据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 是( )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
定向变化,导致生

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 3.下列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 是( )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 B.微弱的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得到 积累和加强 •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D.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解析:“微弱的有利变异通过逐代遗传 得到积累和加强”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 理论的内容。 • 答案:B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2014年高考一轮复习必修2 7.1-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1.内容
生存斗争
2.意义:科学地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的 生物进化的原因 多样 性和 __________ 适应 __________ 性,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生物 界。
对 遗传与变异的本质 3.局限 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未做出科学解释 ,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三、高考真题
(2013江苏卷,12)下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 的DNA 相似度)。DNA 碱基进化速率按1% / 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 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 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 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 D. 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答案】C 【解析】四个物种起源相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 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A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向不同方 向发展是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黑猩猩和人类的DNA相差(100-99.01)=0.99%, 碱基进化速率按1% / 百万年计算,人类与黑猩猩的DNA 差异经历了约99 万年的累积, C正确;大猩猩和人类相差1.1%,大猩猩和非洲猴相差1.24%,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 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D错误。
4.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选择 的 作 用 下 , 种 群 的 __________ 基因频率 会 发 生 在 __________ 定向 改变,导致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 朝着一定的方向 __________ 不断进化。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条件 交配 (1) 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 __________ 并且产生 可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代的一群生物。 (2)隔离 ①概念: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 自由交流 的现象。 __________ ②类型 相互交配 的, a.生殖隔离: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__________ 或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__________的现象。 b.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 _____________而分成不 基因交流 的现象。 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__________

高中生物必修2第7单元复习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中生物必修2第7单元复习课件: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归纳提升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
比较项目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进化学说
变异
变异是不定向的,本 来就有,环境和生物 的意愿都不能决定生 物变异的方向
变异是定向的,环境 和动物的意愿可决定 变异的方向


适应 环境
有利变异→适者生存 不利变异→不适者被 淘汰
环境和动物的意愿决 定的变异都适应环境
(3)杀虫剂的使用对甲虫起了________作用,这种作用是 ________的,结果导致甲虫抗药性的产生。 (4)根据以上分析,使用杀虫剂治虫有其缺点,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导图:
图示解读: ①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例如,每条雌性鲫鱼一年 所产的卵中,大约有3 000个可以孵化。 ②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动力 生存斗争包括三个方面: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 斗争和种间斗争(竞争)。而种内斗争对某个个体是不利的, 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 ③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在生殖发育产生的后代中,具有各种各样的差异,即变 异具有不定向性,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思维激活3]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不是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的全盘否定?
提示 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达尔文的自 然选择学说,仍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1)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 性,均以可遗传变异作为进化材料并由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 化方向。 (2)不同点 ①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 的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克服了这一缺点。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而现代生物进 化理论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轮复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
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 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结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利用达尔文的 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 • 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 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 • 未使用抗生素时,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 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 • 在使用抗生素以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死亡, 抗药性强的个体就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 • 一段时间以后,抗生素的效果就会下降。
自然选择对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第1年
第2 年 11.5 %
第3年
13.1% 26% 60.9%
第4年
14.7% 29.2% 56.1%
„„
SS 基因 型频 Ss 率 ss 基因 频率
10% 20% 70%
22.9 % 65.6 % 23%
77%
S
s
20%
80%
26.1%
73.9%
29.3%
70.7%
例:不同“人种”
世界各 地的人虽然 各有不同, 但他们之间 可以彼此通 婚,并且产 生可育的后 代。因此, 全世界的人 在生物学上 属于同一个 物种——人 类。
例:马与驴的生殖隔离



例:狮虎兽
地理隔离
• 分布在不同自然区域的种群,由于
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 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发生基因 交流。
2.内在联系
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 剧了生存斗争。 ②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通过遗 传在后代中得到积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 新类型,这是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形成的原因。 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基础)。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 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④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注意: 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轮复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3)自然选择的动力:生存斗争。
①类型: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生物与无机环 境之间的斗争。
②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 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
③原因: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资源。
(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5)两个方向——变异不定向, 自然选择定向。(如
3.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相关计算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PA=(2n1+n2)/2N=(n1/N+1/2×n2/N)=PAA+1/2PAa; Pa=(2n3+n2)/2N=(n3/N+1/2×n2/N)=Paa+1/2PAa。
根据上述规律可以归纳为:
②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 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c 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 铃薯)、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蓝—萝卜)、多倍体育种(如 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
③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关键一点] 新物种形成不一定经过地理隔离,但不管 哪种方式都需要达到生殖隔离才能完成新物种的形成。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比较
(2)生物进化 ①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
②.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
内容
物种形成
生物进化
标志
生殖隔离出现
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生物与 新物种形成,生殖隔 生物进化,基因频率
原生物关系 离,质变
改变,量变
Hale Waihona Puke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
二者联系 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②进化不一定产
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在进化
①A 基因的频率=Aa等A基位因基的因总的数总数=2n21+N n2; ②a 基因的频率=Aa等a基位因基的因总的数总数=2n23+N n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馈练习
(09上海卷34)(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形成新种的基本过程,X、Y、Z表 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 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种群 基本单位 _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 基因库 蜴的________。
考点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例题5. 下列有关物种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物种的形成过程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增加过程 B. 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C. 一个区域的物种数量增加将会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 的恢复力稳定性增强 D. 二倍体植物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二者之间 不存在生殖隔离
〖变式训练3〗 某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Aa的 个体占72%,aa的个体占4%。这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在某一环境中 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 下列能正确表示A和a基因频率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D )
考点4、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例题4、下列各项说明中,都与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 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①通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⑤突变和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 ⑦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A、③⑤⑥⑦ P126考点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生物进 化理论的发展: B、①③⑤⑦ C、①③④⑤⑥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D、③⑤⑦ 3.隔离是物种的形成的标志; 4.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渐变式和骤变式; 5.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哈代—温伯格定律(理想状态): 设A=p,a=q,则A+a=p+q=1,AA+Aa+aa=p2频率为A=0.9,a=0.1, 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 、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由0.9降为0.7,选择 后第二代基因型中AA、Aa、aa的频率分别是 、 、 ;此时生物进化了吗? 哈代—温伯格定律也叫做遗传平衡定律,其主要内容 哈代—温伯格定律的使用范围: 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各等位基因频率和等位基因型 1.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中,如果个体间是自由交配的且没有明显 频率在遗传中是稳定不变的,即保持着基因平衡。
考点2: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P128“ 方法· 技巧一 ”) 〖例题2〗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 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8%,基因型为Aa的个体 占78%,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基因A和a的频率分 别是( ) ②A%=纯合子频率+杂合子/2 A.18%、82% B.36%、64% ①A% = A的基因数/全部等位基因数 C.57%、43% D.92%、8% 〖变式训练1〗某小学的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 :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 率为( D ) A.13.2% B.5% C.14% D.9.3%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 产生生物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 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A、黄色⊕ 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
4: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 表现型的频率是0.19,则杂合子Aa的频率是( ) A、0.1 B 0.6 C 0.9 D 0.18 5: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 ,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 11人。那么这个群体中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为多大? A.6% B.8% C.12% D.3% 7: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 强、杀虫效果下降的原因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的自然选择,往往可以近似地看做符合遗传平衡. 2.一些不符合遗传平衡的种群,在经过一代的自由交配后即可达 到遗传平衡,此时也可以用其来求后代的基因型频率.
考点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及自然选 择与生物进化、物种形成的关系 〖例题3〗假设一对等位基因Aa的频率为A=0.9,a=0.1, 那么AA、A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0.81 0. 18 、 、 0.01 ;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A的频率由0.9降为0.7,选择 后第二代基因型中AA、Aa、aa的频率分别是 0.49 0.42 、 、 0.09 ;此时生物进化了吗? 进化了 有新物种形成了吗?
1.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自然选择学说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3.解释长颈鹿脖子如此长的原因。 〖特别提示〗选择生物的是该生物的生存环境。 生物的变异在前,自然选择在后。 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例题〗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
必修二: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体验高考: 1.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 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 是( )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2.《物种起源》出版已有150年,但依然深深影响着现 代科学研究,达尔文(双选) ( ) A.提出了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观点 B. 提出了用进废退的理论 C. 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D. 认识到变异广泛存在并能遗传给后代
的是( ) A.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 都变得很长; B.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产生了定向的白 色变异; 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他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D.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归纳与整理 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P125考点1、2)
过度繁殖(选择的外因)、 注:变异是不定向的, 生存斗争(选择的动力)、 且变异在先,自然选择在后。 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 《风向标》P125【突破题1、2】 适者生存 (选择的结果)。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物种、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2.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突变 4.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哪些?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5.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生殖隔离 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物种:在遗传学和进化论中,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 配并且产生可育的一群生物. 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 基因数的比率。
反馈练习
(09上海卷34)(10分)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 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 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生存斗争 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 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 能是 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 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 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基因频率 4)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 _________多样性。 基因(或遗传)
归纳总结
种群
进化单位 核心理论
自然选择学说
全部基因
基因库
内外影响
生 物 进 化
生殖隔离
物种的形成
基因频率 进化实质 改变
进化的 共同 结果 进化
生物多样性
• 作业:
《风向标》和《习题集》相关习题 。
反馈训练
3、(双选题)下列实例中属于生殖隔离的是 A.玉米的花粉落在大豆柱头上不能萌发 B.东北虎和华南虎由于地理原因不能交配 C.马和驴杂交所生的骡高度不育 D.黄种人与白种人的后代是混血儿
共同进化:是指生物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 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 基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归纳与整理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5.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 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其中,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以及隔离是物种形成的 三个基本环节。
必修二: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考纲要求: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Ⅱ (Ⅱ: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景 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考点掌握: 1.进化中种群、物种、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隔离 等有关概念的辨析 2.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及自然选择与生物 进化、物种形成的关系 4.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 5.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