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罕见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
血友病治疗中国指南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于体内凝血因子不足或缺乏,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常常出现自发性出血,关节、肌肉、内脏等部位反复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血友病的治疗以替代治疗为主,主要是补充缺乏的凝血因子。
近年来,随着血友病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血友病治疗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规范血友病的治疗,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制定了《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17年版)》。
该指南详细阐述了血友病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治疗方法等。
其中,替代治疗是血友病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输注凝血因子、抗纤溶药物等。
同时,该指南还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包括疼痛管理、关节保护、心理支持等。
在输注凝血因子方面,该指南推荐使用基因重组凝血因子或血源性凝血因子。
其中,基因重组凝血因子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成为血友病治疗的首选。
同时,该指南还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凝血因子水平,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除了替代治疗外,该指南还强调了预防治疗的重要性。
预防治疗可以减少关节、肌肉等部位的出血,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儿童患者,该指南建议在出生后尽早进行预防治疗。
总之,《血友病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17年版)》为我国血友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依据。
通过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血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加强公众对血友病的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遗传病的发生,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血友病:诊断与治疗的专家共识血友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患者体内凝血因子不足或功能障碍,导致关节、肌肉、黏膜等部位自发性出血。
本文将介绍血友病诊断和治疗的专家共识,希望为患者提供更多帮助。
血友病诊断的专家共识1、诊断标准血友病诊断需满足以下条件:1、患者存在家族史,有遗传倾向;2、患者关节、肌肉、黏膜等部位反复出血;3、凝血筛查试验异常,凝血因子活性下降。
血管性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进展
论著A r t i cl e s血管性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冈子的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进展边红放(综述)华川(审校)【摘要】血管性血友病(vW D)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 F)的缺乏或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所致。
随着对vW F结构与功能的了解及基因的定位,克隆,基因缺陷的检出,人们已对该病的发生、诊断,治疗都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本文就vW D和vW F的研究及临床诊治的进展做一综述.[关键词】血管性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实验诊断【A bst rac t】T he yo n W i l l ebr a n d di se asc(vW V)i S a co l s nl of l her e di t a ry he m or r hagi c di s e a sc,w hi ch i S c aus ed by de f i ei el l cy or di sf unc t i on of yo n W i l t ebr al l d f a ct or(vW F)i n t he pl as m a.N ow a days,w i t h t he und e r s t a n di ng011 s t r uct ur e s ad f u l l ct i on of vW F,t h e deve I o pm ent of ge ne a S Si gn m e n t and c l one,a n d t he det e c t i on of ge ll e def ect,m edi ca l w o r ker S ha ve gra dua l l Y knew m o r e a bout t he pa t hogene s i S.di a gno s i S a nd t he r a peut i cs of vW D….H er e w e r evi ew t he c u r r e n t kn ow l e d ge of vW D a nd vW F.a s w el l as t he C l-ni c al t r e at m c n t of t he di s eas e.【K ey W et幽】yon w n l ebr and di s eas e(v W D);Y O U W i l l ebr a nd f act or(vW F);1aborat or y di agno s i SvW D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过对vW D的病理机制的研究,已明确该病是由于血浆中一种多聚糖蛋白,县PvW F缺陷所致,这种缺陷是由于基因突变所导致.z-。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摘要】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病因复杂且尚未完全了解。
本文通过对病因的探讨,揭示了一些可能的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分析表明,该病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及感染易感性增加。
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提供了更准确、便捷的诊断手段,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
治疗方案的探索包括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预后观察结果显示,合理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结当前研究进展,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提高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关键词】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研究进展、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后观察、总结、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
近年来,关于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依据。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病因探讨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科学家们通过对患者家系和遗传资料的分析,发现了一些可能与该病相关的遗传变异,这为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提供了线索。
在临床表现分析方面,研究人员持续观察并总结了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血液学指标、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等方面的表现,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诊断这一疾病。
诊断方法研究是为了提高早期诊断率和准确性。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实验室检测方法、临床评估标准等手段,不断完善诊断工具,以便更早地发现和治疗患者。
治疗方案探索是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干细胞移植等多种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预后观察是为了评估不同治疗方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研究进展为我们更深入了解这一疾病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浅谈蒙医对获得性血管壁异常引起的出血性疾病的认识与辨证施治
21 年 6 01 月第 6 期
中 国民族 医药杂 志
各种原 因反复发作 , 并有约 5 的患者 死于 肾功能衰竭 、 % 中
枢神经系统并 发症 等 , 重威 胁人们 的健康 。其 中单 纯性 严 紫癜 、 机械 性紫癜 、 营养பைடு நூலகம் 紫癜 、 染性紫癜均 比过 敏性紫 感
癜症 状较轻 , 治愈率更高。
浊化作胃“ 依乐及乐格其巴达根” 其精华随胃肠之精华以 ,
根据蒙医理论我们认为 因获得 性血 管壁结构异常引起 的出血性疾病 应该归属 于血症 范畴 , 在蒙 医相关 的经典 著 作 中的” 宝如病 ” 巴木病 ” 节 中有所 相似 疾病 症状 的 及” 章 记载 , 但是不能够覆 盖现代医学所讲 的该病 的全部症状 , 所 以我们认 为该 病 应是 属于 蒙 医血症 的“ 口扩 张” 脉 引起 的 疾病。故 属于蒙医血症论范畴 。 根据蒙医学 的传统理论认 为人 之所 以患病是 因为人体
血管 壁异常引起的 出血性疾病包括非过敏性血 管性 紫癜和 过 敏性紫癜。非过敏性血 管性紫 癜包括各 种单 纯性 紫癜 、 机械 性紫癜 、 营养性 紫癜 、 感染性紫癜 。在我们 日常 临床工
现代医学认为过敏 性紫癜 为免 疫介导 的血管炎 。 在治 疗过敏性紫癜时一般 以抗感染 , 消除过 敏源 , 对症治疗等为 原则 . 常用苯海拉 明 ,0 1 %葡萄糖酸钙 , 盐酸西替利嗪 , 肾上 腺皮质激素 , 免疫 抑制 剂等 。治疗 效果 并不 十分理 想。常
用的糖皮质激素虽然可 以减轻 急性 期皮肤 , 道 出血及 水 肠 肿, 缓解疼痛及关 节痛。但是一般不能够 消除皮疹 、 也不能 减轻肾脏损害的程度不能缩短病程 及减少复发 。而且副作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课件
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出血性脑血管疾 病。
03
治疗与康复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 治疗手段之一,主要用于缓解症状、 控制病情进展和预防复发。
药物治疗需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复 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以获 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抗 凝药、降血压药、降血脂药等,需根 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较高 ,是导致人类死亡和残疾的重要
原因之一。
年龄与性别
中老年人群是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 高发人群,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颅内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等是导致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的主要原因。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检查,确诊需要脑 实质或脑室内出血证据。
鉴别诊断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进行鉴别,如 脑梗塞、脑炎等。
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影像学检查
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脑实质或脑室内出血,以及了解出血部位、出血量 及周围水肿情况。
发病机制
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变薄和脆弱,容易破裂出血;颅内动脉瘤和 脑血管畸形则由于血管结构异常,在血压波动或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肢体 瘫痪、失语等。
体征
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等自 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以及偏瘫、偏 身感觉障碍、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 缺损表现。
血液系统疾病的现代分类
获 得性 克隆性 疾病 ,发 病机 理是 血液相 关 细胞增殖 周
期异常,出现克 隆性 增生 ,引发一系列 临床 表现。阵发性 睡 眠性血 红蛋白尿 的发病机 理是造血干细胞水平基因突变,以 疾病 实体 问的界限清晰,诊断 的可重复性好。尤 其对于新进 D5D9 】 系肿瘤 。髓 入血液专业 的医生 ,能够让他们更快的、更 清晰准确地掌握 C 5C 5 低表 达为特征 的克 隆性血细胞增 殖 口
血 表现 。临床 上 常见 的类 型 是温 抗体 型 AI HA,红 细胞 表 不 良、代 谢 障碍 、需要增 加、利用 障碍 。临床 主要表现包括
伤( 比如淋 巴组 织 感染 ) 失去 免 疫识 别 功 能 ,导 致 自身 腹 泻、便秘 ; 而 肢体麻木 、共 济失调、等 神经症状 和易怒、抑 郁 、失 眠、妄想等精神症状 。对 6 】 门诊患者投诉 的原因分析与对 策 f . J 黑龙江 医 】
药科学 ,2 0 ,3 () 6 5 . 0 9 23: — 6 5
[ 张育, 莘, 2 ] 杨 花蕾, . 等 患者满意度调查 在提升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 . J 】
护理管理 杂志 ,2 0 ,64:2 2 ,3 0 6 () — 3 0 2
照克 隆细胞的成熟 程度,可划分为 MP D、MD / D、MD 、 SMP S
A L M 。通常说 的慢性粒 细胞 白 病、真性红细胞增多 症、原 血
发. 陛骨髓纤 维化、原 发性血小板增多 症被归纳于 MP ( D 骨髓
类。血液系统的遗传性疾病包括遗传 性球 形细胞增多症、遗 传性 G P 6D缺乏症、海洋性 贫血、血友病 等。获得性 克隆性
疾病包括夜 间阵发性 血红蛋 白尿、髓 系肿瘤、淋巴瘤。获得 性免疫性疾病包括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血液系统临床 综合 征包括 D C I 、易栓症、缺 铁性 贫血、巨幼细 胞性贫血、维生
人卫版第9版《内科学》精品课件—出血性疾病概述
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四)诊断步骤 ① 确定是否属出血性疾病范畴; ② 大致区分是血管、血小板异常,抑或为凝血障碍或其他疾病; ③ 判断是数量异常或质量缺陷; ④ 通过病史、家系调查及某些特殊检查,初步确定为先天性、遗传性或获得性; ⑤ 如为先天或遗传性疾病,应进行基因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检测,以确定其病因的准确性质
纤溶系统
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u-PA)
纤溶酶原激活剂 抑制物(PAI-1)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 不溶性
纤维蛋白(原) 降解产物
可溶性
三、出血性疾病分类
按病因及发病机制,将出血性疾病分为以下类型 (一)血管壁异常 (二)血小板异常 (三)凝血异常 (四)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 (五)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
三、出血性疾病分类
(二)血小板异常 2. 血小板质量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颗粒性疾病; (2)获得性:可由抗血小板药物、感染、尿毒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引起,以获得性的多见。
三、出血性疾病分类
(三)凝血异常 1. 先天性或遗传性 (1)血友病A、B及遗传性FⅪ缺乏症; (2)遗传性凝血酶原、 FⅤ、Ⅶ、FⅩ缺乏症,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及减少症,遗传性FⅩⅢ 缺乏及减少症。 2. 获得性 ① 肝病性凝血障碍; ② 维生素K缺乏症; ③ 尿毒症性凝血障碍等。
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一)病史 1.出血特点 以皮肤及粘膜的瘀点、瘀斑为主,多提示血小板性或血管性出血,如瘀斑隆起,多提示为血管 性如以深部组织(肌肉关节腔)出血为主,则提示凝血因子-抗凝系统缺乏。
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图示 皮肤、粘膜出血
四、出血性疾病的诊断
(一)病史 2.出血诱因 药物——血小板减少多见; 手术、外伤——出血程度与损伤程度不符;多见于凝血障碍或严重血小板减少;延迟出血常
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医学研究一直是人类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疗条件的不断进步,医学研究也呈现出不断更新和转变的趋势。
如今,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
这两个领域所关注的问题不同,但它们之间的结合却能够推动医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基础医学研究基础医学研究是医学研究的基础环节,它主要研究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基本规律,为临床医学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基础医学研究包括生理学、生化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等学科,它们通过实验室进行研究,发现了很多重要的人体生理和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依据。
以生物医学科研为例,位于美国的哈佛大学教授George M. Church曾表示,基础医学研究是医学研究的核心。
只有了解人体生物系统的基本规律,才能更好地控制和修复人体这套系统,在疾病防治和治疗方面取得更好的效果。
同时,基础医学研究在疫苗、抗生素、药物等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正是由于基础医学研究的突破,才有了许多重大的药物创新,如完全人源抗体、免疫调节剂、抗肿瘤药物等。
这些药物已经在临床上发挥出了很好的效果,使顽疾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和治疗。
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是基础医学研究的应用环节,它主要研究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临床医学包括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罕见或需要复杂手术的病例的处理。
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治疗。
临床医学的研究方法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系统检查、影像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分析等。
它们在发现和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的结合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并不是孤立的两个领域,它们之间关系密切,相辅相成。
在当今的医学研究中,二者之间的互动已经不可或缺。
一方面,基础医学研究为临床医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在催生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药物的同时,基础医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人类对身体疾病和生理机能的认识。
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研究
获得性血友病A的临床研究获得性血友病 A 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本文将对获得性血友病A 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策略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认识和参考。
一、获得性血友病 A 的概述获得性血友病 A 是指由于非遗传性因素导致机体产生针对凝血因子Ⅷ(FⅧ)的自身抗体,从而引起 FⅧ活性降低或缺失,导致出血倾向增加的一种疾病。
与先天性血友病 A 不同,获得性血友病 A 通常发生在成年人群中,且无家族遗传史。
二、临床特点1、出血表现获得性血友病 A 的出血症状多样,常见的包括皮肤瘀斑、黏膜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疱)、关节腔出血、肌肉血肿等。
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出血程度和频率通常与 FⅧ自身抗体的滴度和活性相关。
2、原发病表现多数获得性血友病 A 患者存在潜在的基础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肿瘤(淋巴瘤、实体瘤等)、妊娠、感染(如肺炎、肝炎等)以及某些药物的使用等。
这些原发病的症状可能在出血症状之前出现,也可能同时存在。
三、诊断方法1、实验室检查(1)凝血功能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是获得性血友病A 的常见表现,但APTT 延长程度与出血症状不一定成正比。
FⅧ活性降低,而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通常正常。
(2)FⅧ自身抗体检测:常用的方法包括Bethesda 法、ELISA 法等,用于检测和定量 FⅧ自身抗体的滴度。
(3)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自身抗体谱、肿瘤标志物等,有助于寻找潜在的病因。
2、临床表现和病史详细询问患者的出血症状、既往病史、用药史、家族史等,对于诊断获得性血友病 A 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于无血友病家族史的成年患者,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应警惕获得性血友病 A 的可能。
四、治疗策略1、止血治疗(1)旁路途径止血药物:如重组凝血因子Ⅶa(rFⅦa)和活化凝血酶原复合物(aPCC),可绕过 FⅧ发挥止血作用,是获得性血友病 A出血的一线治疗药物。
XIII因子缺陷综述
凝血XIII因子综述摘要:遗传性凝血XIII因子缺陷是一种罕见的出血性疾病,可以出现在新生儿脐带出血、延迟性软组织挫伤、粘膜出血和威胁生命的颅内出血,还会引起创口不易愈合和习惯性流产。
凝血XIII因子通过催化纤维蛋白在血小板表面和基质蛋白上形成交联纤维蛋白,稳固血栓的形成,因此在止血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凝血XIII因子缺陷的分子基础表现出高度异质性的特征,这种异质性导致了该疾病不同的临床表现。
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有超过60种的凝血XIII因子基因突变被确认。
此外,单一核苷酸多态性,有些会影响凝血XIII因子的活性,加剧了异质性,使得病人出现不同严重程度的临床表现。
尽管病人有终生的出血风险,但只要进行恰当的预防性治疗(目前可用的治疗有冷凝蛋白质和FXIII因子浓缩制剂),病人的预后是非常好的。
关键词:出血异常、血液凝固、凝血XIII因子,凝血XIII因子缺陷、纤维蛋白稳定因子、谷氨酸转移酶原。
简介:在深入研究这个凝血因子的临床和生化特征之前,在早期的文献中,凝血XIII因子根据其最初文献[1,2]发现的功能被命名为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SF)。
然而目前我们发现,凝血XIII因子不仅能对纤维蛋白产生交联作用,也能对血小板、血管基质、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上的蛋白质产生交联作用。
凝血XIII因子在血小板和血管床中,在止血、血栓形成和伤口愈合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本文只要关注凝血XIII因子与血浆中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很明显是细胞内的,尤其是血小板盒血管床内的凝血XIII因子在止血中的作用同样重要。
在血浆中循环的凝血XIII因子是一种转谷氨酰胺酶原,由两个活性亚单元A(FXIIIA2)和两个非活性亚单元B(FXIIIB2)非共价结合组成的四聚体复合物。
血浆中的亚单元B首先被发现,既有游离的亚单元B,也有以四聚体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然而在细胞内的FXIII以亚单元A的同型二聚体(FXIIIA2)形式存在。
出血性疾病相关知识ppt课件
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共同攻克出血性疾病的难题,为
全球患者带来福音。
THANKS
感谢观看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由于 血液中缺乏某些凝血因子而导致凝血障 碍。根据缺乏凝血因子的种类不同,血 友病分为血友病A和血友病B两种类型。
血友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关节、肌肉、内 脏和脑出血等。其中,关节出血是最常 见的症状,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和活
动受限。
血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补充凝血因子、 抗纤溶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同时,患者 应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注意定期进行
临床研究
开展各种临床试验,验证新型止血 药物和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流行病学研究
调查出血性疾病的发病率、分布和 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 依据。
研究方向
新型止血药物的研发
针对不同出血性疾病,研发更高效、安全的 止血药物。
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等细胞技术修复受损的止血功能, 为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疾病。
避免损伤
尽量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损伤 ,如避免过度运动、减少碰撞 等。
控制血压和血糖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出血性疾病的高 危因素,保持血压和血糖在正常范 围内有助于预防出血性疾病。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增加出血性 疾病的风险,戒烟限酒有利于
预防出血性疾病。
家庭护理
观察病情
保持安静
出血性疾病相关知识ppt 课件
• 出血性疾病概述 • 常见出血性疾病 • 出血性疾病的治疗 • 预防与护理 • 出血性疾病的科研进展
01
出血性疾病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出血性疾病是指由于止血机制异 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 血不止的一类疾病。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4)抗凝治疗有效
▲ 实验室检查符合下列条件
1 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实验异常 1)PLT<100×109/L(白血病、肝病<50×109/L)或进行 性↓或下列2项以上PLT活化分子标志物血浆水平↑①β– TG ②PF4 ③TXB2 ④GMP-140
2)Fib < 1.5 g/L或进行性↓(肿瘤<1.8;肝病<1.0或 >4.0) 3)3P+/FDP>20mg/L(肝病>60)/D-二聚体↑>正常4倍 4)PT↑/↓>3S(肝病>5S);APTT↑/↓>10S 5)AT-III活性<60%或蛋白C活性↓(不适用于肝病) 6)血浆纤溶酶原抗原(PLg:Ag<200mg/L) 7)因子VIII:C<50%(肝病必备) 8)FT-1>80ng/L/凝血酶调节蛋白(TM)>正常2倍
91
40
67 68
70
87 80 51
SC
80
23
73
DIC常规实验诊断项目的评价(引自Mujun Yu,et al)
项目 PT+PTT+TT PT+PTT+Fib PT+PTT+FDP FDP+D-D n 43 7 1 7 1 3 9 敏感性 8 3 2 2 9 1 9 1 特异性 1 1 10 0 71 94 诊断效率 5 1 6 5 8 6 9 5
Pre-DIC(DIC前状态)
存在DIC的诱发因素和凝血-纤溶异常,但尚未出现典型 的DIC症状或未达到DIC的确诊标准的亚临床状态,其凝 血因子的消耗仍可由肝脏合成补充,(又称代偿期DIC)
▲ ▲
病理特点血液呈高凝状态,但凝血因子及PLT并不降低
出血性疾病
1.抗凝血酶(AT) AT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抗凝物质,约占血浆生理性抗凝活性的75%。AT生成于肝及血管内皮细胞,主要功能是灭活FXa及凝血酶,对其他丝氨酸蛋白酶如FⅨa、Ⅺa、FⅫa等亦有一定灭活作用,其抗凝活性与肝素密切相关。
2.蛋白C系统 蛋白C系统PC、PS、TM等组成。PC、PS为维生素K依赖性因子,在肝内合成。TM则主要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是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凝血酶与TM以1:1形成复合物,裂解PC,形成活化的PC(APC),APC以PS为辅助因子,通过灭活FV及FⅧ而发挥抗凝作用。
(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数量、形态,平均体积,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PF3有效性测定,网织血小板、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选择素)、直接血小板抗原(GP II b/Ⅲa和I b/Ⅸ)单克隆抗体固相(MAIPA)检测及血栓烷B2测定等。
(3)凝血异常:
1及活性。
主要为获得性疾病:①肝素使用过量;②香豆素类药物过量及敌鼠钠中毒;③免疫相关性抗凝物增多;④蛇咬伤、水蛭咬伤;⑤溶栓药物过量。
(五)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
1.先天性或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vWD)。
2.获得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出血性疾病诊断】
(一)病史
1.出血特征 包括出血发生的年龄、部位、持续时间、出血量、有否出生时脐带出血及迟发性出血、有否同一部位反复出血等。一般认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紫癜等多为血管、血小板异常所致,而深部血肿、关节出血等则提示可能与凝血障碍等有关。
2.获得性 ①感染:如败血症;②过敏:如过敏性紫癜;③化学物质及药物:如药物性紫癜;④营养不良:如维生素C及PP缺乏症;⑤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糖尿病、Cushing病;⑥其他:如结缔组织病、动脉硬化、机械性紫癜、体位性紫癜等。
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出血性疾病
2016年北京协和医学院306西医综合考研出血性疾病西医考研内科学之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不同部位的出血。
对于出血性疾病进行初步评估时,详细询问患者的出血病史,家族史、症状并仔细检查患者的出血体征等对于患者的诊断非常在采集病史是应注意患者的性别、出血时年龄、出血频度、药物、手术、外伤史、无家族史等。
临床表现常因发病机制的不同而异。
1.皮肤黏膜下出血各种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血管及血小板疾病,最常见、最易发现的症状和体征是皮肤、黏膜下出血。
其表现因出血程度、范围及出血部位不同而呈现下列类型。
(1)出血点指皮肤上直径2mm以内的出血,多如针头大小,通常不高出皮面,按压不退色。
早期呈暗红色,1~2周内完全吸收。
出血点可散在分布全身各部位,以四肢较多见,躯干下部较常见。
(2)紫癜为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不高出皮面,压制不退色,其性质、特点、部位及临床意义与出血点相同。
(3)淤斑为直径5mm以上的皮下片状出血,分布部位与出血点、紫癜相同。
单发及多发小片状淤斑,一般提示为血管或血小板疾病;大片淤斑常见于严重血小板减少或功能缺陷及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4)血疱口腔黏膜血疱常为重症血小板减少的表现。
(5)鼻出血血小板疾病、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常见。
但高温、气候干燥情况下,正常人也可出现鼻出血。
如只有一侧鼻腔出血,局部血管因素要比凝血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
(6)牙龈出血是血小板疾病和血管性疾病的常见症状。
2.深部组织出血深部组织出血常见于较深皮下、肌肉、关节腔及浆膜腔等部位。
(1)血肿较深部皮下、肌肉及其他软组织出血。
血肿较大时可引起胀痛,压迫邻近组织器官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等。
轻度外伤或自发血肿常见于凝血机制障碍,如血友病等。
(2)关节出血常见于负重关节如膝、踝、肘、腕及髋关节等。
早期可见关节肿胀、疼痛,关节穿刺可抽出不易凝固的陈旧性血液。
反复关节出血可导致关节永久性畸形及严重功能障碍。
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差异与临床意义
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差异与临床意义脑出血是指由于脑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血液进入脑组织,引起脑功能障碍或破坏的疾病。
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病理特征为出血性卒中。
近年来,研究发现,脑出血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ocalcitonin,PCT)水平与脑出血的型别、病情等相关性非常明显,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PCT是一种由 C 降钙素基因产生的前体蛋白质物质,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炎症反应和感染性疾病检测的重要生化指标。
PCT在感染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变化特征,但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非感染性炎性疾病的诊断中,血清中PCT水平值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对头颅CT检查,脑出血患者分为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脑动脉瘤破裂性脑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和其他原因导致的非创伤性脑出血(non-trau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NTICH)三种类型。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不同类型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变化不同,且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非创伤性脑出血和脑动脉瘤破裂性脑出血患者的水平。
HICH 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升高是因为高血压病本身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从而导致组织坏死和出血。
此外,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脑出血病情较为严重,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过程中血液活性与凝血变化的可能增加会进一步诱导炎症反应,导致血清PCT水平上升。
与高血压性脑出血不同的是,脑动脉瘤破裂性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的变化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
脑动脉瘤破裂性脑出血患者血清PCT水平越高,患者病情也通常越严重。
原因可能是脑动脉瘤破裂性脑出血的发生与脑血管狭窄、血管壁薄弱、颅内高压等因素有关。
解读罕见病监管药物审批与市场准入
解读罕见病监管药物审批与市场准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罕见病的治疗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由于罕见病的特殊性,药物的研发和市场准入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保障罕见病患者的权益,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监管政策和审批程序。
本文将对罕见病监管药物审批与市场准入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了解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上市情况。
一、罕见病的定义与特点罕见病,又称为孤儿病,是指患病人数较少、发病率低的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罕见病是指每个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患病人数不超过5万人的疾病。
罕见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病率低:罕见病的发病率通常较低,患者数量有限。
2. 多样性:罕见病种类繁多,涉及多个领域,如遗传病、免疫病、代谢病等。
3. 临床表现复杂:罕见病的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复杂,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
4. 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由于罕见病的研究和治疗相对较少,目前仍有很多罕见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罕见病药物的研发与审批由于罕见病的特殊性,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审批过程相对复杂。
一般来说,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和审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研发阶段:罕见病药物的研发通常需要进行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
由于罕见病的患者数量有限,招募患者参与临床试验是一个较大的难题。
此外,罕见病药物的研发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2. 申请阶段:在研发完成后,药企需要向相关监管机构提交药物上市申请。
申请材料通常包括药物的研发数据、临床试验结果、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信息。
监管机构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审批阶段:监管机构会根据申请材料的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批准药物上市。
审批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长短取决于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药物的特殊性。
三、罕见病药物市场准入的挑战罕见病药物的市场准入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数量有限:由于罕见病的患者数量有限,药企在市场准入前需要评估市场潜力和药物的商业可行性。
罕见病病例的疾病防治经验与启示
罕见病病例的疾病防治经验与启示罕见病是指发病率低于每10万人口中不超过6人的疾病,由于其发病率低、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等特点,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负担。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罕见病的关注度提高,越来越多的罕见病病例得到了有效的防治。
本文将从疾病防治经验和启示两个方面,探讨罕见病病例的防治措施。
一、疾病防治经验1.加强疾病监测和筛查。
罕见病的发病率低,很多患者在初期症状出现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因此,加强对罕见病的监测和筛查工作非常重要。
通过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罕见病病例,可以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2.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和专业的医疗团队,但由于医疗资源的分散和不足,导致很多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建立罕见病的专科医疗机构和专家团队,可以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
罕见病的患者和家庭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需要得到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
因此,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提供全方位的医疗服务,可以提高罕见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二、疾病防治启示1.加强对罕见病的宣传和教育。
罕见病的认知度和关注度相对较低,很多人对罕见病的了解和认识不足,导致对罕见病的防治工作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加强对罕见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罕见病的认知和关注度,可以促进罕见病的防治工作。
2.加强对罕见病的科研和创新。
罕见病的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需要加强对罕见病的科研和创新,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通过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探索罕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以为罕见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罕见病的发病率低、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手段有限,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借鉴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提高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类罕见出血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一、20例伴有血液学异常的植物固醇血症研究植物固醇血症(Phytosterolemia)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脂质代谢疾病。
患者最明显特征是血浆中谷固醇、菜固醇和豆固醇等植物固醇明显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黄色瘤、早发性冠心病、关节炎、肝损害及血液学异常。
而巨大血小板病(giant platelet disorders,GP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表现为血小板体积增大,数目减少或正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尤其是基因测序技术的普及,发现一类以巨大血小板为特征的疾病是植物固醇血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本研究通过对20例来自13个不同家系表现为巨大血小板、红细胞异常及脾肿大切除的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该类患者血浆中植物固醇含量明显升高、ABCG5或ABCG8基因存在纯合或双重杂合突变,最终确诊为植物固醇血症。
对这种伴有典型血液学改变的植物固醇血症患者进行临床特征研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诊断和治疗该类疾病。
目的:对20例伴有血液学异常的植物固醇血症家系进行表型诊断及基因分析并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收集患者病史并常规体检进行外周血分析、血脂分析,红细胞渗透脆性实验,光学显微镜观察红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IX和IIb/IIIa;比浊法分析血小板聚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血清中豆固醇、二氢胆固醇和谷固醇含量;PCR扩增结合测序分析先证者和家系成员ABCG5和ABCG8基因外显子和侧翼序列突变情况,并通过SNP数据库排除多态性。
结果:20例植物固醇患者中女性占60%(12例),男性占40%(8例),患者
确诊的中位年龄47岁(最小23岁,最大67岁)。
85%的患者以血小板减少就诊,所有患者均有脾肿大切除史,切脾的平均年龄在26.72岁。
90%的患者就诊时眼睑出现黄褐瘤,45%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患者曾出现严重黄疸,25%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20%的患者伴有关节炎。
而血涂片分析发现所有患者血小板体积偏大,数目正常或减少,红细胞形态异常,尤以口形红细胞增多。
外周血溶血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红细胞脆性增加,开始溶血氯化钠浓度平均为0.572%(正常0.44-0.48%)患者血浆谷固醇平均值455.54±227.00 mg/L,豆固醇298.50±122.67 mg/L,分别高于正常人15倍及30倍。
测序分析共发现了14种基因突变,其中2/3位于ABCG5基因上,1/3位于ABCG8基因上,而p.(R446Ter)突变有重现性,分别见于2、4和12三个不同的家系中。
结论:1.对伴有巨大血小板、红细胞形态异常合并渗透脆性增加及脾肿大的患者要出现要考虑植物固醇血症诊断。
2.植物固醇血症发病率实际上不是很低,而伴有巨大血小板、溶血性贫血及脾肿大的患者是植物固醇血症的特殊亚型。
二、1例NBEAL2基因突变导致的灰色血小板综合症家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灰色血小板综合征(Gray platelet syndrome,GPS)是由于血小板及巨核细胞内α颗粒及其内容物缺乏而导致血小板功能不全的临床综合症,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度的出血、脾大及由于网硬蛋白的沉积而出现的进展性骨髓纤维化。
血涂片检查Wright染色发现血小板呈灰蓝色而命名。
GPS是一类复杂的疾病,由多种原因引起,遗传形状也不尽相同。
其中NBEAL2基因突变是引起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灰色血小板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但尚有部分患者未能明确病因。
本研究通过对1例表现为灰色血小板的家系进行研究,以明确诊断并分析临床特征。
目的:总结1例灰色血小板综合征家系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方法:通过对1例灰色血小板综合征的家系进行临床分析,血细胞计数仪计数外周血细胞,血涂片瑞士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应用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及释放功能、流式细胞仪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含量经凝血酶刺激后膜表面P选择素表达、电镜分析患者血小板的超微结构。
全外显子测序及PCR扩增NBEAL2基因全外显子并测序检测基因突变。
结果:先证者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月经量多及多次黄体破裂等严重出血,外周血小板计数减少;光镜可见先证者血小板偏大,直径3-5um,血小板呈均
匀灰蓝色,内部无明显颗粒;透射电镜可见血小板缺乏α-颗粒;患者ADP、胶原、U46619与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降低,而胶原及U46619诱导的血小板释放实验正常。
患者P选择素表达在血小板静息状态及活化状态与正常人血小板无明显差别。
先证者NBEAL2基因存在32号外显子g.C27713A纯合突变,导致蛋白p.E1726提前终止,其父母(III-6及III-7)为该突变的杂合子。
家系中p.E1726ter突变的携带者无明显出血,血小板数量及功能正常,血涂片可见血小板大小不一,大血小板多见。
此外,通过对文献报道的19个家系27例患者总结,发现表现为终止突变或移码突变的患者出血都较重,与该例患者存在p.E1726ter突变表现一致。
结论:1该例灰色血小板综合征家系呈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NBEAL2
(g.NG<sub>0</sub>31914.1)g.27713C>A.纯合突变导致p.Glu1726*提前终止。
2 NBEAL2基因(g.NG<sub>0</sub>31914.1)g.27713C>A突变携带者血小板生成受到轻度影响。
三、2例α1抗胰蛋白酶Pittsburg突变研究正常凝血过程受到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精细调节而保持动态平衡。
系统中多数酶原都属丝氨酸蛋白酶,血液中同时存在相应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s),后者为一类结构上同源的超家族,其活性中心能结合并灭活相应的丝氨酸蛋白酶。
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与α1-抗胰蛋白酶(α
1-antitrypsin,α1AT或A1AT)同属于serpins蛋白家族,具有相似的结构,但作用底物及功能不同。
AT的主要作用是灭活凝血酶,α1-抗胰蛋白酶是主要功能是对抗由多形核
白细胞吞噬作用时释放的溶酶体蛋白水解酶,当α1-AT活性中心358位上的甲硫氨酸(Met)被精氨酸(Arg)所取代后与AT活性中心相同,α1-AT原本的抗蛋白酶活性丧失,而表现为强烈的抗凝血酶活性,结果使患者表现为出血倾向,此称为α1-抗胰蛋白酶Pittsburg突变(A1AT Pittsburg突变)。
目的:分析2例α1抗胰蛋白酶Pittsburg突变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并复习文献。
方法:采用凝固法或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凝血时间及凝血因子活性;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血清蛋白;PCR扩增目的DNA 片段并测序检测突变。
结果:先证者多次术后出血及黄体破裂,女儿未成年尚无出血表现。
两例患者的APTT、TT均明显延长,与正常人血浆混和1:1不能纠正;凝血因子Ⅸ、Ⅹ、Ⅺ、Ⅻ活性明显降低;蛋白C/蛋白S活性水平均为0%;对终浓度为1 u/m l凝血酶的血小板聚集降低,但升至4 u/m l时PAgT恢复至48%;血清α1球蛋白电泳条带异常;DNA测序结果显示两例患者的α1基因均存在T10038G突变,导致
358位Met突变为Arg。
结论:1.α1抗胰蛋白酶Pittsburg突变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凝血异常,且出血表现有较大的差异,黄体破裂出血可能是女性患者的一个明显特征。
2.α1抗胰蛋白酶Pittsburg突变患者典型的血清电泳表现为血清白蛋白后有拖尾条带,α1条带较弱且模糊分散,扫描峰图可见α1峰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