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教育观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素质教育观教育观旳关键是教育旳目旳。
素质教育观是为了提高人旳全面素质旳教育观,将教育活动旳目旳指向人旳全面素质旳发展,即先天旳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与教育影响下旳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旳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主线宗旨。
(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旳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旳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旳(友好旳)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是党旳教育方针旳关键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旳建设者与接班人。
)4.素质教育是增进学生个体发展旳教育。
(美国加德纳旳多元智能理论)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旳教育。
素质教育是连贯旳、全方位旳、全过程旳教育活动,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旳规定,是终身旳,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实行素质教育,必须把四育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旳各个环节中。
1999年《有关深化教育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决定》标志着素质教育观已经形成了系统旳思想。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旳教育方针,实行素质教育,标志着素质教育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成为国家意志。
1.增进学生身体旳发育2.增进学生心理旳成熟3.造就平等旳公民(受教育机会公平、全面提高国民素质)4.培养个体旳生存能力和终身学习旳基本素质5.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旳习惯、爱好和能力6.培养学生旳法律意识7.培养学生旳科学精神与能力1.面向全体学生2.增进学生旳全面发展3.增进学生旳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旳培养4.增进学生活泼、生动、积极旳发展(启发式教学)5.着眼于学生旳终身可持续发展1.深化教育改革,为实行素质教育发明条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旳基础是“两基”(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条件是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大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是关键)基本保证是建设高质量旳教师队伍前提条件是教师旳教育观念重要措施是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旳实践活动2.优化构造,建设高质量旳教师队伍(1)更新教师旳教育观念(2)提高教师旳师德素养(3)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提高教师待遇,优化学校管理3.将教育目旳贯彻到教学旳每一种环节4.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5.调动学生旳积极性和积极性6.加强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旳新局面,靠法治、制度保障,切实加大教育投入等1.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旳区别2.价值取向旳区别(培养符合社会需要旳人才&考试成功)3.教育方针旳区别第二节学生观——“以人为本”学生观是确立素质教育观旳理论根据。
综合素质第一章: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第一节教育观一、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在指导思想中有这样的表述:“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纲要》把国家教育的战略主题确定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1.坚持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综合素质—必背三观+答题模板
三观(教育观、学生观/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素质教育观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为适龄儿童提供平等教育,为提高全民族素质打下基础)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提出教育要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个性指兴趣特长,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不能否定他们的天赋,不能“一刀切”)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答题模板答:教师的行为是合理/错误的,践行/违背了我国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不只是注重一个人或者一部分人而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教育;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这一要求。
(2)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应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引导和教育/不能否定学生的天赋,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材料中,XX老师......符合/违背了这一要求。
综上所述,XX老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引以为戒,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
※学生观/儿童观1.儿童是发展的人(1)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2)儿童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3)儿童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教育启示:相信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多鼓励2.儿童是独立的人(1)儿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2)儿童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3)儿童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教育启示: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扬长避短3.儿童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1)儿童是学习的主体(2)儿童有自己的想法→教育启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引导➽答题模板答:该教师的行为是正确的/错误的,遵从了/违背了“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三观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育观(又叫: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是面向全体的教育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1.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2.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3.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学生观“以人为本”的内涵1.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以上几点根据材料挑选合适的写)(2)学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能,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1)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尊重个性的全面发展世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2)学生具有个性与差异的特点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和责权教师观新课改后的改变1.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理论精讲第一节教育观
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 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单选材料分析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单选材料分析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更重过程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第一节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单选+材料分析)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单选)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即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素质等。
素质教育不仅适用于基础教育,而且适用于高等教育,还适用于社会教育和终身教育。
【2019下中学】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德育B. 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C. 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D. 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平均发展一、素质教育的内涵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单选+材料分析)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要热爱所有的学生,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不是真正的爱学生。
【2019上中学】小明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老师提问问题,小明把手高高地举了起来,让他回答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讥笑,老师知道原因后给予鼓励。
老师的做法( )。
A. 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B. 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C. 不正确,损伤了其他同学的主动性D. 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一、素质教育的内涵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单选+材料分析)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融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是基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认识和教育实践的需要,对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做出的理论规定。
它突出了综合素质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本文将围绕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进行论述,并探讨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一、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的内涵与目标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将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这里的综合素质包括智育、体育、美育、劳育和品德教育等多个维度,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在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教育的内容呈现多样化。
学生不仅要学习传统的学科知识,还需要锻炼身体、培养审美素养、掌握劳动技能和塑造良好品德。
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强调个性化发展和能力培养。
评价方面,注重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不仅仅看学科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表现。
二、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对学生发展的影响1. 促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再将学生仅仅定义为学习机器。
学生在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有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身的多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2. 培养创新能力: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过去,教育往往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灌输,而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下,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具备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能力。
4. 增强自信心与抗挫能力: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对自己有更多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能更好地面对挫折和困难。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育理念。
它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能力。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第一章教育观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教育观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重要环节,教育观是教育工作者指导自己教育行为和教育目标的理论体系。
对于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的第一章节中的教育观考点,我们将从多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教育的定义与特征教育是一种系统性、有目的的社会实践,通过对人进行有计划、有意识的影响和引导,以达到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目标。
教育的特征包括主体性、社会性、系统性、历史性和终身性等。
二、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经验、文化传统、社会环境等。
不同的教育观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比如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观、以知识传授为重的教育观以及注重能力培养的教育观等。
三、主要教育观及其内涵1. 人本教育观人本教育观将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强调个体的自由、平等和尊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人文素养和自主发展能力。
2. 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主张发展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养。
3. 知识中心教育观知识中心教育观认为知识是教育的核心,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追求博学多才的教育目标。
4. 能力培养教育观能力培养教育观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沟通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5. 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将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发展放在教育的核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四、教育观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教育观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不同的教育观将会影响教育者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育者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育观,并灵活运用于教育实践中。
五、培养合格教师的必要条件要培养出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教育爱好和教育热情,具备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综合素质考点:教育观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
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
正面表现:无偏见;关注所有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反面表现:分重点班非重点班;优生与差生;只关注某个学生或某些学生(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正面表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均衡配置反面表现:唯分数论;唯成绩论;主科与副科(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
正面表现:发现、发展学生特长;因材施教反面表现:忽视差异性,扼杀独特性(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正面表现:鼓励创新,带学生去实践;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反面表现:灌输式教学,扼杀学生想象力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一、新课改的教学观【口诀:学习过人】(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一言堂”转为“多言堂”。
正面表现:学生参与教学,学生主体,自主、合作和探究反面表现:传统教学,满堂灌(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正面表现:注重学习方法传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反面表现:只注重知识本身(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经历学习过程。
正面表现:重视学习过程、教师主动为学生创设学习过程反面表现:只要求掌握知识,不注重学习过程、重成绩(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以人为本正面表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格培养反面表现:只关注学生成绩,忽视情感培养考题再现1.某初中二年级班主任王老师,同时任教本班英语学科,为了提升班级平均英语成绩,总是借着“辅导学生”的幌子,任意占用音体美等学科的时间,王老师的做法( )。
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梳理
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1、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核心是“教育为了什么”,即教育目的。
①以提高国民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②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观的内涵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教育的核心)⑤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外延: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终身的教育活动3、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①国家政策保障②推进新课程改革③学校管理、课外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重要途径)4、新课改带来的教学转变①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④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①发挥教师的作用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③积极开展实践活动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①全面素质与片面素质的区别(德育为先,五育并举)②价值取向的区别(培养符合社会进步所需要的人才)①对素质教育的误解②沉重的课业负担第二节学生观1、“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①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②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③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可能④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①坚持以人为本,必须面向全体学生②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③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4、“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①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②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③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2)学生是发展的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①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②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5、中学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身心发展、主体性发展和具体教育内容发展三个方面。
综合素质中学必背考点
综合素质中学必背考点1. 教育观这可是超级重要的呀!比如说,你看那些优秀的老师,不就是秉持着正确的教育观,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宝贝来培养嘛!他们会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盯着成绩看。
就像园丁精心呵护每一朵小花,让它们绽放出最美的色彩。
正确的教育观难道不应该刻在我们心里吗?2. 学生观也是必不可少的哟!想想看,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就像夜空中闪耀的星星,各有各的光芒。
你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他们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挥他们的潜能。
这不就跟挖掘宝藏一样令人兴奋吗?学生观真的太关键啦!3. 教师观也别忽视哦!一个好的老师要像灯塔一样,为学生指引方向。
比如那些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们博学多才、和蔼可亲,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这就好比朋友之间的相处,真诚又温暖。
难道你不想成为这样的老师吗?4. 教学观可是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呀!不能只是死板地传授知识,而要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就像一场精彩的冒险。
比如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难懂的概念,多有意思呀!这样的教学观才会让学生爱上学习呀,不是吗?5. 德育观也很重要呢!培养学生的品德就像培育树苗的根基,根基稳了,才能茁壮成长。
通过一些小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如同春雨滋润大地。
没有良好的德育观怎么行呢?6. 班级管理观也不能小瞧哇!一个有序的班级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老师要协调好各种关系,让学生们团结友爱。
这就好像指挥一场精彩的音乐会,每个音符都要恰到好处。
班级管理观是不是很神奇呢?7. 教师职业素养更是必须具备的啦!专业知识要过硬,就像战士的武器一样精良;还要有高尚的师德,像阳光一样温暖学生。
这就如同拥有了一双翅膀,可以带着学生飞向更高的天空。
教师的职业素养绝对不容忽视哇!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综合素质中学必背考点真的都超级重要呀,我们一定要好好掌握呀!。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1教育观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1.1:教育观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
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
综合素质知识点
综合素质知识点综合素质考试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教育观高频考点提要1.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2.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高频考点速记一、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一)教育观教育观是人们对教育所持有的看法。
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对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教育要素及其属性和相互关系的认识,还有人们对教育与其他事物相互关系的看法,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对教育的作用、功能、目的等各方面的看法。
(二)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入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
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整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公民索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
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外延素质教育是连贯的、全方位的、全过程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三)素质教育观的产生与发展1.素质教育观的产生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概念。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正“应试教育”现象: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等。
教师资格(统考)-中学综合素质 考点归纳1-第一章 教育观(一)
第一章教育观(一)第一章职业理念5分钟考情速报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9下-真题单选】王老师在教学中总是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音乐课上,王老师鼓励同学们给经典音乐重新填词,评选“最美歌词”和“最具创意奖”,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兴趣大增,下列选项中是孔子所说,且与王老师做法相符的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B.“学而不已,阖棺乃止”C.“古人于为学,终生与之俱”D.“朝闻道,夕死可矣”网校答案:B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9下-真题单选】下列关于素质教育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素质教育更要重视德育B.素质教育主要适用于基础教育C.素质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D.素质教育不要求学生平均发展网校答案:B5分钟考情速报【例2018上真题】30.有一天,我请学生读课文,只有四名学生举手,我说:“杨萌你读。
”她大大方方读起来,等她坐下,我说:“还有谁愿意读?”一个举手的都没有了,是什么原因呢?课后,我就这一问题与学生聊起来。
一位学生说:“老师,您每堂课总是先提问杨萌,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没有她答得好,就不想回答了。
”我恍然大悟,是啊,让杨萌先回答已经成了习惯。
她的语文功底好,回答问题准确严密,简洁利落。
下午,我组织了一次“为老师出主意”的班会。
大家畅所欲言,我详细记录大家的想法。
收获了好多方法,我还请大家通过打电话、发信息、发邮件等形式继续提建议。
以后的课堂互动中,我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有的学生说话不流畅,我会引导他组织语言;有的学生不站起来回答,我就让他坐着说;有的学生内向、声音小,我就到他身边听清楚后复述给大家······后来我又尝试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共同探索出了“辩论教学”“说书教学”“戏剧教学”等以前没有尝试过的形式。
慢慢地,我的课堂再也不是一潭死水了。
问题:结合材料,从学生观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
网校答案:材料中“我”的行为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促进了班级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教育观是每位中学教师应该具备和坚守的一种思想理念,它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教育观,以便帮助广大中学教师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教育观览。
一、人本教育观人本教育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
在这种教育观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还要关注他们的品德、智慧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幸福,才能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二、发展教育观发展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创造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发展潜能,实现个人价值。
三、能力教育观能力教育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教育。
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和创新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中健康、积极地发展。
四、服务教育观服务教育观强调教师要以服务为宗旨,关心学生的成长和社会需求。
教师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五、民主教育观民主教育观强调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的教育环境。
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价值观。
教师还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与学生共同参与教育决策和管理。
通过民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民主素质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总结: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知识点——教育观,对于每一位中学教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需要明确自己的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只有在正确的教育观指导下,教师才能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做出积极贡献。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第一章职业理念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观1、定义: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
2、内涵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我国把教育、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全面发展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3、外延素质教育不是对特定阶段、特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要求。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面向全体学生。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思考,鼓励学生存疑、求疑,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加大教育改革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条件。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1.更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师教育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2.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知识点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综合素质是重要的科目之一。
它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对于考生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的主要知识点。
一、教育观教育观是教师对教育本质、目的、功能、价值等基本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一)素质教育的内涵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这意味着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是要提升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机会,不歧视任何一个学生,不论其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性别等差异。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让学生在自身优势领域得到充分发展。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新课改下的教学观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学生观(一)“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要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等规律,遵循规律进行教育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综合素质考点归纳:教育观第一节教育观(一)素质教育概述1.素质教育的内涵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同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2.素质教育的特点(1)全体性素质教育是面向每一个受教育者、以每一个受教育者为对象的教育,它面向每一个学生,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素质教育既不是精英教育.也不是精品教育,它是大众化的教育。
它要面向每一位适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学校及教师关心每一位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不能因种族、家庭、经济、智力及教育者主观好恶等因素的影响,将一部分学生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坚持素质教育的“全体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保证使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接受教育是每一个儿童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中小学教育应为提高全体人民的基本素质服务,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民主建设。
第三,为贯彻社会主义“机会均等”原则,为每个人的继续发展提供最公平的前提条件。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基础性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打基础的教育。
正因为素质是反映人的身心发展水平最基本的特征和品质,并制约着人的意识、态度和行为,所以素质培养必须从最基本的基础方面做起。
应当指出,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从本质的方面去影响人、培养人,注重引起人的深层变化、基本特征和品质的形成,而不是追求那些表面的、形式的变化。
例如,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道德认识,而要引导学生完成从知、情、意到信、行的转化,并将其逐渐固定下来,形成品质,成为学生个人的信念和个性特征。
素质教育特别注重的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般能力的掌握与培养,为受教育者素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坚持素质教育的“基础性”的主要意义在于:第一,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
第二,人类蕴含着极大的发展自由度,这就是人的可塑性。
自由度越高,可塑性越强;反之亦然。
第三,从教育控制论的意义上讲,教育是一种人为的、优化的控制过程,以便受教育者能按照预定目标持续发展。
(3)发展性素质教育是发展性教育,它不仅注重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重视受教育者现在的一般发展对于未来的发展价值和迁移价值,而且重视直接培养受教育者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受教育者学会学习,培养受教育者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从本质上说,“发展性”符合“变化导向教育观”的趋势,即把适应变化、学会变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从接受教学(教师奉送答案)向“问题解决”(教师引发思考)转变。
教师从鼓励者、促进者、沟通者、帮助者和咨询者等角色中发挥作用。
(4)全面性所谓“全面性”,是指素质教育既要实现功能性的目标,又要体现形成性的要求,通过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学生个体的最优发展。
因为,素质教育应该是完善意义上的教育,它是指向全面基本素质的教育。
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具体规定性。
第一,针对一个个体来说,它是“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的统一;第二,针对班级、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群体而言,它是“共同发展”和“差别发展”的协调。
全面发展既要讲共同性,又要讲个别性,它决不排斥有重点地发展个人的特殊方面,允许在一个群体中各个体之间有差别地得到发展。
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最优发展”。
(5)未来性所谓“未来性”是指素质教育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
一般来说,教育具有较强的惰性和保守性,它总是在努力使年轻一代学会老一代的思维、生活和工作方式,因而人们在批评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局限性或弊端的时候,往往批评它是根据“昨天”的需要而设计的。
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1)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指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水平的教育制度,它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是教育T-作所存弊端的集中表现。
它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
其教育模式与考试方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其评价学生的方式太过单一,限制了很大一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2)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①从指导思想上看:应试教育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它唯分是举,限制了不擅长考试但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发展,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它为广大学子继续深造提供了广泛平台。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是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面向全体,是莺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更多请关注: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形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多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的“主科”,轻视所谓的“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把它们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为了应付中高考,作业较繁重,较多采用“题海战术”和机械记忆,而忽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个性的工作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
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从以上几方面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
“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广大中小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必须加快落实素质教育的步伐,促进广大学生乃至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1.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1)着眼于民族素质的提高这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一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其发展的潜力及其所能达到的高度。
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各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其综合素养和生存技能,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只有整个民族的综合素养提高了,才能实现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富强。
(2)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只有通过素质教育把学生教育好,让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后续力量,从而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3)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学校必须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把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标,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需要以及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学生只有德才兼备,综合发展,才能适应这种多元化的需求。
(4)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缺乏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创新教育对我国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
素质教育必须把创新教育和基础知识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5)着重于在教师引导下,实现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素质教育不但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学科专业知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实现人人都能尽其才。
黑龙江公务员考试微信二维码,一扫知天下以下链接按住CTRL+点击链接即可进入论坛互动专区:/forum-heilongjiang-1.html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黑龙江公务员信息人人公共主页:公考资料信息专区:黑龙江公考专区:国家公务员公考专区:国家公务员网校:事业单位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