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总结及同步试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总结及同步试题

第一章时、分、秒知识总结本章主要知识点及学习目标1、计量时间长短的单位有:时分秒。

2、计量较长的时间用时作单位,计量较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3、能为不同的事物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

4、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时=60分 1分=60秒;5、时间相关计算○1会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2会将时间换算成统一单位后比较时间大小;○3会计算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之间经历了多长时间;○4会计算做某件事用了多长时间;○5会计算从一个时间点经过一段时间后(或一段时间之前)是什么时间。

6、会使用各种钟表读出时间。

○1时针是又短又粗的针,秒针是又细又长的针。

○2一个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个大格之间有5个小格。

时针走1大格表示经过了1个小时,分针走1小格表示经过了1分钟,分针走一圈表示经过了60分钟,也就是1个小时,秒针走一小格表示经过了一秒,秒针走一圈表示经过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3读钟表时要先看时针,时针超过几就读几点,再看分针,一个大格是5分钟,一个小格是1分钟,看看分针总共走过几大格几小格,就知道是几点几分了。

○4读电子表时从左边读起,最左边是几时,中间是几分,最后边是几秒。

7、知道时间后能在钟面上画出相应的时针分针。

8、时间的写法。

7:30 10:45 12:55’30 6:45’45《时、分、秒》同步试题一、填空。

1.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王刚50米赛跑用了9(),一节课40()。

2.4时= ( ) 分 3分=()秒 240秒= ()分3.4.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5.二、选择题。

1.妈妈一天工作8()。

1. 小时2. 分3. 秒2.一次深呼吸要4()。

1. 小时2. 分3. 秒3.小明刷牙大约要用3()。

1. 小时2. 分3. 秒4.150分=()时()分,应选择()。

1. 1时50分2. 2时30分3.3时5.400分()4时,括号里应填()。

1. >2. <3. =三、解答题。

1.小莉走路上学,7:15从家出发,7:50到学校,她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2.一列火车本应11:15到达,现在要晚点20分钟。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预习复习

第1单元时、分、秒一、秒的认识1.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3根指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走得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3.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秒针走一圈的时间是60秒,也就是1分钟,这时分针正好走 1小格。

二、时间单位的换算1. 1时=60分 1分=60秒2. 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三、时间的简单计算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借助钟面数格子。

2.解决时间问题的一般思路和公式: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经过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1.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两位数加整十数,再用求出的和加剩下的一位数;也可以把两个加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整十数和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和一位数相加,再把两个和相加。

2. 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减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也可以先减一位数,再减整十数。

不退位减法,可以把被减数和减数都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再把两次求得的结果相加。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

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

2. 如果不看数字最后面的0,那么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其实就是要计算前面两位数的加、减法,可以直接口算,写结果时再写上数字末尾的0。

三、估算1.估算时,先将三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计算。

采取的策略不同(把数估大或估小),估算的结果也不同。

2.解决与估算有关的问题时,要根据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第3单元测量一、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作单位。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最长
最细的是(秒针),最短最粗的是(时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小格,钟面上共有(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走1大格是(5)秒钟,走半圈是(30)
秒,走1圈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 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半圈是(30)分,走1圈是(60)分;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半圈是(6)时,走1圈是(12)时。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
(1)小时,所以1时=60分。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
(1)分钟,所以1分=60秒。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
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格子数×5
(2)用算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
结束时间-经过时间=开始时间
10、“分、分钟”“时、小时”的区别:
分、时表示某一时刻如3:45→3时45分
分钟、小时表示某一段时间如下课10分钟,一场电影2小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知识点归纳一、认识时分秒1.时:小时是时间的基本单位,用"h"表示,每小时有60分钟。

2.分:分钟是时间的单位,用"min"或"'"表示,每分钟有60秒。

3.秒:秒是时间的最小单位,用"s"表示。

二、读写时分秒1.时:小时的读法类似于整数,如"5时"表示5小时。

2.分:分钟的读法可以使用“分”或“'”,如"30分"或"30'"表示30分钟。

3.秒:秒的读法使用“秒”或“s”,如"10秒"或"10s"表示10秒。

三、转换关系1.1小时=60分钟-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1×60分钟=60分钟。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60=60分钟。

2.1分钟=60秒-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分钟=1×60秒=60秒。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分钟÷60=60秒。

3.1小时=60×60秒-可以通过乘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1×60×60秒=3600秒。

-也可以通过除法关系进行转换,如:1小时÷(60×60)=3600秒。

四、时分秒的加减运算1.时分秒的加法运算:-对应位置上的数相加,若秒数超过60,则进位到分钟;若分钟数超过60,则进位到小时。

2.时分秒的减法运算:-对应位置上的数相减,若秒数小于0,则借位从分钟中减去;若分钟数小于0,则借位从小时中减去。

五、实际问题的应用1.计算时间间隔:-可以根据已知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计算两者之间的时间差。

-需要注意进位和借位的情况,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2.日常生活中的时间问题:-根据给定的条件,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例如:某人早上7点出发,需要走30分钟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到达的具体时间是多少?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时分秒的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第一单元时分秒知识点

第一单元:时分秒
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的最慢的是时针,时针最短最粗,秒针最长最细。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

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3.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钟,走一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一大格是5秒钟,走一小格是1秒钟;
4.当时针走一大格时,分针正好走1圈,是60小格,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5.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走一大格是5秒;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走一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小格是5分钟,走一大格是1小时也就是60分钟。

6.计算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
7.计算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8.生活中常考的时间单位填空;(1)小学生每天最好保证有9小时的睡眠。

(2)小亮吃早点用了15分钟,他跑100米用了15秒;(3)一眨眼的时间是1秒;(4)上一节课用了40分钟;(5)小红抄一篇100字作文,大约用了5分钟;(6)电视剧中间插播了120秒的广告;(6)书店一天的营业时间是9小时;(7)乐乐每天阅读课外书用40分钟;(7)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7)人做一次深呼吸需要4秒(8)
小丽做作业一年了30分钟(9)小明系红领巾大约用了18秒(10)跳绳15下用了10秒(11)唱一遍国歌大约需要50秒;(12)小明从家走到学校要15分钟;。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4、秒表:一般在体育运动中用来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5、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6、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 1分=60秒半时=30分 30分=半时7、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第三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

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

2、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5、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7、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8、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9、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1千米(公里)=1000米10、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完整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单元:时分秒假设法:假设法就能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作出某种假设,然后根据假设结合其他条件进行推算,在适当调整,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的一种方法。

分析法:分析法是由问题出发向已知条件靠拢,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问题并逐个解决,最终使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的思维策略。

综合法:是一种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出要解决的问题正向思维方法。

结合所求的问题,先选择两个已知条件,并通过这两个已知条件解出一个问题,然后将这个解出的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已知条件,与其他已知条件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直到解出题目中所要求的未知数。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三单元:测量第五单元:倍的认识比较法:比较法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将不同的已知条件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别,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消元法:消元法就是指消去或去掉某一个未知数的方法。

当数学问题中未知数多的时候,就要用消元法进行解答。

首先必须设法消去一个或几个未知数,然后逐步求出被消去的未知数。

等值变化法:等值变化法是小学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增加,另一个加数就要减少同一个数,它们的和才能保持不变;而在减法中,被减数和减数要同时增加或减少同一个数,差才能保持不变。

拆数凑整法:拆数凑整法是指在计算加减法时,根据数的特点,灵活地把算式中的数拆分,重新组合,分别凑成整十数、整百数和整千数进行计算。

图示法:图示法是一种具体化的思维策略。

图示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画出实物图、示意图、线条图、线段图等直观图形来表示图意,以帮助加工信息,正确地审题、分析和检验,从而使数学问题得以顺利地解决的一种方法。

归纳法:归纳法是通过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归纳法可以先举例子,再归纳结论;也可以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子加以说明。

推理法:推理法就是在猜测、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学霸笔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学霸笔记)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 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   时 分 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60秒=1分半时=30分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时-分-秒--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概括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 (12)个数字, (12)个大格, (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 1 大格是 (1)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 (5)分钟,走 1 小格是 ( 1)分钟;秒针走 1 大格是 (5)秒钟,走 1 小格是 (1)秒钟。

4、时针走 1 大格,分针正好走 (1)圈,分针走 1 圈是 (60)分,也就是 (1)小时。

时针走 1 圈,分针要走 (12)圈。

5、分针走 1 小格,秒针正好走 (1)圈,秒针走 1 圈是 (60)秒,也就是 (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 小时 )。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分钟 )。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 秒钟 )。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 时=60 分 1 分=60 秒60 分=1 时60 秒=1 分半时 =30 分30 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 世纪 =100 年, 1 年=12 个月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记忆:10 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尾端无论有一个0 或几个 0,这个 0 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 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若是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边一位,若是是0-4 则用四舍法,若是是5-9 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 1分=60秒 60分=1时 60秒=1分半时=30分 30分=半时9、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世纪=100年,1年=12个月⋯⋯)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认识整千数 (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2、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5、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重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时分秒重点归纳如下: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
半时=30分 60分=1时
60秒=1分30分=半时
1。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 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8、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二)1、最大的几位数和最小的几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大的二位数是99,最小的二位数是1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四位数小1。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①一个数的末尾不管有一个0或几个0,这个0都不读。

②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的两个0,都只读一个0。

3、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位数多的数大。

②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先比较这两个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多品小学教育张老师分享)。

4、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记忆: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最大的三位数是位9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重难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时分秒》重难点一、时针、分针、秒针1.钟面上有 3 根针,它们是时钍、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1大格包含5小格)。

3.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 1 大格是 5 分钟,走1 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 大格是 5 秒钟,走 1 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 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时针走 1 圈(12小时),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

秒针走 1 圈是 60 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 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整时有:3时整、9时整。

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平角的整时有:6 时整。

二、时分秒的换算,比较和计算1.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小时=30分一刻钟=15分2.比较时间大小,先化成同个单位再比较。

3.计算公式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开始时间=结束时刻一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要重点理解:提前、延迟、晚点提前:在原来的时间上做减法延迟、晚点:在原来的时间上做加法4.计算方法加法:时加时,分加分,超过60分,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时减时,分减分,分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1当60;5.同一距离,时间越长,跑得越慢同一距离,时间越短,跑得越快6.计算格式要求要写成时分格式比如7时50分-30分=7时20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必背公式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必背公式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概念、必背公式汇总第一单元时、分、秒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

时间单位: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结束时刻-时间=开始时刻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 )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 )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

时针走一圈是(12时),走两圈是(24时),正好是(一日)。

3、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

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小时)。

4、秒针走1小格是(1秒),秒针走1大格是(5秒)。

秒针走一圈是(60秒),也是(1分钟)。

第二、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笔算多位数减法法则: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减起;3、哪一位上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一,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加法的验算方法:加数+加数=和(1)和-加数=另一个加数(2)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减法的验算方法:被减数-减数=差(1)差+减数=被减数(2)被减数-差=减数0加任何数都等于任何数。

第三单元测量(一)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 1米=-1000毫米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量物体的长度有时也用“分米”作单位。

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一拃(zha)长大约是1分米,一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一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正好是1千米。

(二)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上册1~9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时分秒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半时=30分一刻=15分3时=(180 )分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

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时针最短,秒针最长。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6、公式。

(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1时=60分;1分=60秒;60分=1时;7、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8、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竖式计算运算步骤:①列竖式时相同数位一定要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②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想前一位进1,(不要漏了加进位1);③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上10再减;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2、加法公式:加数+加数=和加法的验算: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加数=和-另一个加数3、减法公式:被减数-减数=差减法的验算: ①被减数=差+减数②减数=被减数-差4、减法的验算方法: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②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加法的验算方法: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②用和减一个加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5、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6、题目出现“约、大约、大概”的词要记得用估算,把数进行估一估,估出数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

(关于“大约)应用题:问题中出现“大约”、“约”、“估一估”、“估算”、“估计一下”,条件中无论有没有大约都是求近似数,用估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知识点整理

时、分、秒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学习时、分、秒相关知识,我们要细心观察钟表,结合生活来学习会更容易。

二、知识要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 12 )个数字,( 12 )个大格,( 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 1 )个大格,也就是( 5 )个小格。

3、时针走1大格是( 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 5 )分钟,走1小格是( 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 5 )秒钟,走1小格是( 1 )秒钟。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1 )圈,分针走1圈是( 60 )分,也就是( 1 )小时。

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 12 )圈。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 1 )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 1 )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 5秒钟)。

7、公式。

1时= 60分 1分= 60秒半时= 30 分
60分=1时 60秒=1分 30 分=半时
一、长度单位:(从小到大)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二、重量单位:(从小到大)
克千克吨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分秒》知识点
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
走得最快的是(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

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3、秒针走1小格是(1)秒钟,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圈是(60)
秒;
分针走1小格是( 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圈是(60)分;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走1圈是(12)时。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
(1)小时。

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

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
个数是(5分钟)。

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7、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正好成直角的时间有:(3点整)、(9点整)。

9、简单经过时间计算:
(1)可以用钟面的数格计数法,
(2)用算式: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10、“分、分钟”“时、小时”的区别:
分、时表示某一时刻如3:45→3时45分
分钟、小时表示某一段时间如下课10分钟,一场电影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