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获得性肺炎

合集下载

医内获得性肺炎的名词解释

医内获得性肺炎的名词解释

医内获得性肺炎的名词解释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名词解释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简称HAP)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医学问题。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指的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与医疗活动或医疗环境相关的肺部感染。

在现代医院中,各种严重疾病或手术所带来的身体创口,长期卧床、抵抗力下降、机械通气等情况,使得患者易于感染各种病原体。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多由细菌引起,包括最常见的耐药菌和多重耐药菌。

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例如铜绿假单胞菌等)和革兰阳性球菌(例如葡萄球菌等)是导致HAP的两大主要病原体。

在医院环境中,多跟医疗设备、人员和患者接触的区域是最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

例如,呼吸机、导尿管、中心静脉插管和胃管等插管操作,容易引入外界病原菌,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此外,医院内的气流、尘埃和人员流动也会促使病原菌在空气中传播,加重肺部感染的病情。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生存,患者不仅需要延长住院时间,还需要承受长期的抗生素治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

特别是对于免疫力较差或患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其感染后死亡率更高。

而且,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对医疗机构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成本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

预防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是医疗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手卫生、正确使用和管理呼吸机和其他医疗器械、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控制和消除医院内的感染源。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首要措施。

医务人员在进行任何医疗操作前,应该彻底洗净双手或使用酒精搓手液,以避免将细菌带入患者体内。

此外,患者和家属也应该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避免带来外部的病原菌。

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和管理也是防控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方面。

医务人员应该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正确使用和清洁呼吸机、导管和其他插管装置。

确保这些器械的清洁和无菌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风险。

医院获得性肺炎IDSA指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IDSA指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IDSA指南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简称HAP)是指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肺炎,包括院内感染和治疗相关性肺炎。

HAP发生率高、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度大,给患者及医疗系统带来了重大负担。

为了规范HAP的诊治与预防,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于2016年发布了《医院获得性肺炎和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诊治指南》(下称HAP指南),本文就HAP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HAP的诊断标准和分类HAP指南将HAP的诊断标准和分类进行了明确。

HAP的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肺炎症状和呼吸系统体征、影像学肺部改变和确诊微生物学证据。

HAP按照病原菌是否有多重耐药(MDR)分为普通HAP和MDR-HAP两种类型。

普通HAP指患者的病原体未明确或对常规药物敏感的肺炎,MDR-HAP指感染MDR菌株引起的肺炎。

HAP的治疗原则HAP指南提出了HAP的治疗原则,包括:1.早期抗菌药物治疗:对于已确诊或高度怀疑HAP的患者,应立即开始抗菌药物治疗,以缩短病程和减少死亡率。

2.个体化抗菌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和药物耐药情况个体化选用抗菌药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于MDR-HAP患者,应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机制的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耐药性。

4.抗菌药物疗程:治疗时间应至少7天,具体时间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病原菌类型等因素综合决定。

HAP的防控策略HAP指南提出了HAP的防控策略,包括:1.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医务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手卫生、呼吸道卫生和物品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防控工作,以防止HAP在医院内传播。

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药物耐药情况和临床实际情况等因素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防止不必要的药物应用和耐药性的产生。

3.加强医院环境管理:医院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洗、消毒和更换有关设备和物品,并建立和完善医院感染监测体系,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

械通气和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是HAP
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类型。
3
一、定义
卫生保健相关肺炎(HCAP)是指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出现的 社区获得性肺炎,即感染发生前90天内曾入住急性病医院2 天以上、住于疗养院或一些长期护理机构,或感染发生前30 天内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或化疗或伤口护理、在医院或血 透诊所照料患者的工作人员。
4
HAP -- 概况
常见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第一位 罹患率及病死率最高40%to80% 住院死亡患者中约15%直接与医院获得性肺
炎有关
5
HAP 病人死亡危险性
与下列因素有关 ——————————————————————— 需氧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尤其是绿脓杆菌感染 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 年迈 不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休克 恶性肿瘤 双侧肺部浸润性阴影 大量抗生素的应用 长期住院 接受机械通气治疗
20
3. 重度HAP:ICU易发生,特别是气管插管病人。 (1)无危险因素 • 重度 HAP 如发生于早期且无危险因素时, 为核心致病菌感染。见于急诊手术、急性 严重疾病(心肌梗死、胸血管意外)。 • 核心致病菌是流感杆菌和甲氧西林敏感的 金葡菌 (MSSA) 。随着时间推移, EGNB 感染上升。 • 入院 ≥5天的重度 HAP,病原体:为核心致 病菌 + 高度耐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 绿脓 杆菌和不动杆菌,及 MRSA。
金黄色葡萄球菌(昏迷、胸外 伤、糖尿病、肾功能衰竭)
+/- 万古霉素 (直至MRSA被排 除)
红霉素 +/ 利福平(确诊时应用 军团病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 加利福平) 绿脓杆菌(长期住 ICU ,大量 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肺 实质疾病)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住院或就医期间感染的肺炎,通常是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医疗机构内最常见的感染类型之一,它不仅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还给医疗机构的质量和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

一、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原因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抵抗力下降:住院患者通常因疾病或手术等原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容易受到感染。

2. 医疗设施:医院内存在大量病原菌的滋生环境,如空气污染、水源受污染等情况,容易导致细菌传播。

3. 医疗操作: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如果手卫生不合规范,容易带入病原体;或者在使用呼吸器、气管插管等操作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4. 长期卧床:长时间卧床使患者活动范围受限,呼吸道分泌物无法排出,易堆积细菌。

5. 抗生素滥用:在医院中,抗生素的滥用现象普遍存在,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产生,还容易引发其他感染。

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肺炎的症状类似,包括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热等。

但由于患者本身的健康状况较差,且获得性肺炎往往由耐药菌引起,因此患者往往病情较为严重,治疗难度较大。

三、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措施为了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1. 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与技能,正确使用洗手液和消毒剂。

2. 加强医疗设施和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定期检查和维护空调、通风系统等设施。

3.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减少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交叉感染风险。

4. 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流程,避免滥用抗生素。

5. 加强患者的康复护理,通过早期活动、呼吸道护理等手段,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感染风险。

四、医院获得性肺炎管理的挑战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管理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管理挑战:1. 监测和报告: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院获得性肺炎监测与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上报感染病例。

医院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医院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医院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性肺炎,也被称为医院获得性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是指在医院或其他卫生保健设置中感染的肺部疾病。

它是一种与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不同的肺部感染。

性肺炎通常发生在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患者中,例如住院患者、接受透析、接受抗癌治疗或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的患者等。

由于这些患者本身已经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或免疫系统的受损,因此更容易感染肺部病原体。

性肺炎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

常见的细菌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病毒感染常见的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被称为“社区感染的MRSA”是一种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性肺炎。

而真菌感染通常由酵母菌或霉菌引起。

性肺炎的检查诊断主要依靠X射线、痰液培养以及其他血液和痰液检查。

非性肺炎的症状不一定明显,如咳嗽、咳痰、胸痛等常见的肺部感染症状,而有些患者可能出现低烧、呼吸困难等较轻的症状,因此需要结合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性肺炎的首要措施是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来治疗感染。

然而,由于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多样性和耐药性问题,该疾病的治疗相对复杂。

需要根据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来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也应该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支持治疗。

此外,预防性肺炎的关键措施包括医疗保健机构内的良好卫生控制,例如合适的手卫生、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定期消毒设备等,以减少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

患者和家属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在与医疗机构接触时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佩戴口罩等。

总之,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在医疗保健机构中发生的肺部感染疾病,常常发生在需要长期医疗护理的患者中。

对于这样的患者,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进行合理的治疗。

医院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医院获得性肺炎PPT课件

5
HAP的流行病学
❖ 病死率:美国HAP 18.8%, HCAP 19.8%,VAP 29.3%,为院 内感染的首要死因(2006ATS年会),HAP全因死亡率达30% 70% 国内:24.1%(51篇4468例)
❖ 不仅增加患者的身心痛苦,也造成社会巨大的经济负担;美 国每例HAP住院延长79天,多花费4万美元;每年为此花费 1220亿美元;上海延长31天,每例多花费万余元
❖合格标本
应是从下呼吸道咳出的痰,内含颊部鳞状上皮细 胞少,而白细胞较多
❖不合格标本
指唾液或唾液严重污染 的痰标本,含鳞状上皮 细胞多,而白细胞少
气管吸出物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诊断和更改治疗方案应参考气管分泌物培养出的病原菌
气管吸出 物
(106/ml)
纤支镜
引导保护性 毛刷
(103/ml)
远端气道
34
抗菌药应给予足够剂量
第2组经验治疗的成人IV用药剂量※
★头孢吡肟 ★头孢他定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米卡星 ★左氧氟沙星 ★万古霉素 ★利耐唑胺
痰细菌学检查
❖采集:抗菌药治疗前,漱口、深咳、留脓痰 , 3% 高渗盐水雾吸导痰。
❖送检:尽量在 0.5h 内送检,最长不得>2h ❖ 接种:镜检筛选合格标本:
鳞状上皮 <10/低倍, 多核WBC >25/低倍,或二者 比例 <1: 2.5 琼脂平板和巧克力平板,4区划线法接种半定量 培养
12
细胞学筛选标本
3
医疗护理相关性肺炎(HCAP)
★ 感染前90天内曾住院,住院时间≥2天 ★ 住在老年护理院或康复机构中 ★ 感染前30天内接受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化疗或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名词解释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名词解释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名词解释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在住院期间,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肺炎。

这种类型的肺炎通常在患者入院后48小时内发生,或在48小时后的住院期间发生。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常常与长期住院、免疫功能下降和医院内的细菌污染相关。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非常常见的医院感染之一,对患者的安全和康复造成了重大威胁。

这种感染往往由多种致病菌引起,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医院获得性肺炎通常发生在长期卧床、使用呼吸机或插管、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身上。

这些因素会破坏呼吸道的自动清洁机制,使得细菌易于进入肺部并导致感染。

此外,住院期间接受其他医疗操作,如手术、各类检查或器械检查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症状与其他类型的肺炎类似,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胸痛等症状。

严重的病例可能出现咳嗽带血痰、意识状态改变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当患者出现这些症状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痰液分析、血液检查和胸部X 射线来做出诊断。

为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医疗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

首先,医院会强调手卫生和医疗环境的清洁消毒,以减少细菌在医院内的传播。

其次,严格控制和管理抗生素的使用,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发展。

此外,提高医务人员的意识和知识,加强对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消毒和使用操作的规范也是预防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关键。

对于患者个体而言,主动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也是很重要的。

如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遵循咳嗽礼仪,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和医院内的细菌污染源,同时遵医嘱用药,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当然,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工作需要细致入微,医疗机构和个体都需要共同努力。

此外,医生和护士需要提高对患者的监测和观察,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潜在的感染风险。

对于高风险群体,如老年人、免疫系统较弱的患者和接受大型手术的患者,则需要更加关注和重视预防工作。

总之,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肺部感染,对患者安全和康复造成了严重威胁。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若干问题

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若干问题

► 口咽部定植细菌的吸入与气管插管球囊上方积聚细 菌的吸入是细菌进入下呼吸道的主要途径。胃肠道 和鼻窦作为口咽及气管定植菌储藏库仍有争议。
► 吸入被污染的气溶胶与直接接种并不是HAP感染的 主要途径。血源性感染播散和胃肠道细菌移位在 HAP发病中罕见。
五、H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 气管插管与机械通气可以增加HAP的发病率6~21 倍,如有可能应尽量避免使用。研究表明,尽量减 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减少镇静剂的使用、加快脱机 能减少HAP的发生。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和经口的 胃管可减少鼻窦炎的发生,进而可能减少HAP。
► 保持气管插管气囊压力在 20cmH2O (1cmH2O=0.098kPa)以上、对声门下方分泌物持 续吸引、降低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限制镇静剂 和麻醉剂的使用)也可降低VAP的发生。
► 呼吸机管路内也有细菌定植,要警惕呼吸机管路内 的冷凝水反流,但是频繁的更换管路并不能减少 VAP的发生。
► 平卧位引起误吸的可能性大,半卧位(45°)可减 少误吸,进而减少HAP的发生。
► 与接受经验性抗生素治疗相比,接受侵入性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 PSB、BAL)者住院14d病死率下 降(16% vs 25%,P=0.02),同时28d内不使用抗 生素的天数延长[( 11±9 ) vs ( 7±7) d,P<0.001]。
► 胃肠外营养可增加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增加 费用,还可使小肠纤毛丧失、肠道内细菌移位,因 此很多专家推荐对于危重患者,使用肠内营养越早 越好。
► 但肠内营养却是HAP的危险因素,早期肠内营养 (插管后1d)比晚期(插管后5d)肠内营养发生 VAP的危险高。
► 荟萃分析发现,与胃内肠营养相比,幽门后肠营养 可减少ICU相关HAP的发生。

2024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解读

2024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解读

2024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解读2024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是指由国际医学会议联合会(ICM)和美国胸科学会(ATS)发布的一份指南,旨在针对医院内获得的肺炎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该指南将医院获得性肺炎定义为患者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且患者在入院时未患此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因医院环境或医疗操作等原因导致的肺炎。

这类肺炎通常由多种细菌引起,因此指南中强调了对于不同患者群体的针对性治疗。

指南首先强调了对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性。

对于急性肺炎的早期识别应该包括对患者症状的了解以及相关的医学检查,如X-ray扫描,血液培养和痰涂片检查等。

早期诊断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还可以指导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

指南中还提供了针对不同患者群体的治疗建议。

对于在社区中治疗的一般患者,指南建议使用通常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如青霉素类或阿奇霉素。

对于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疾病的情况,指南建议根据病原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并使用广谱抗生素。

此外,对于危重患者或已经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患者,指南还提供了特殊的治疗建议,包括对于耐药菌株的治疗。

对于已经确诊患有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患者,指南还提供了一些建议来监测和评估治疗的效果。

这些建议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痰液和血液培养的进行。

此外,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如发热,呼吸困难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指南中还详细介绍了可能的并发症和感染预防的建议。

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来说,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措施是最基本的感染预防措施。

此外,指南还建议在必要时对患者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如流感。

总之,2024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南为医生提供了针对医院内获得的肺炎的明确诊断和治疗的建议,并提供了对患者进行监测和评估的方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临床实践也应考虑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资源等因素,综合判断和灵活调整治疗方案。

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

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诊疗指南【概述】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la,HAP)亦称医院内肺炎( nosocomical pneumonia,N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而于人院48小时后在医院(包括老年护理院或康复院)内发生的肺炎,包括医院内获得感染而于出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切开)同时接受机械通气24小时后或停用机械通气和拔除人工气道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是NP -种常见而严重的类型。

【临床表现】1.急性起病,发热、咳嗽、脓痰常见,但不少患者可被基础疾病掩盖,或因免疫功能差、机体反应削弱致使起病隐匿,可仅表现为精神委靡或呼吸频率增加,在机械通气患者可表现为需要加大吸氧浓度或出现气道阻力上升。

重症NP 患者可并发急性肺损伤和ARDS、左心衰竭、肺栓塞等。

2.查体可有肺湿性哕音甚至实变体征,视病变范围和类型而定。

胸部X线可呈现新的或进展性肺泡浸润甚至实变,范围大小不等,严重者可出现组织坏死和多个小脓腔形成。

部分患者X线检查可呈阴性。

【诊断要点】X线显示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合并以下之一者:①发热>38°C,②近期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痰,伴或不伴胸痛;③肺部实变体征和或湿哕音;④WBC>10×l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在排除其他基础疾病如肺不张、心力衰竭和肺水肿、药物性肺损伤、肺栓塞和ARDS后可做出临床诊断。

出现以下任何一项者,应认为是重症NP:①需入住ICU;②呼吸衰竭需机械通气或Fi()2>35%才能维持Sa02 >90%;③X线示病变迅速进展,累及多肺叶或空洞形成;④严重脓毒症伴低血压和(或)器官功能障碍的证据(休克: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60mmHg,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4小时;肾功能损害:尿量<20ml/h除外其他原因),急性肾衰竭需要透析。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什么是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是指在入住医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部感染。

HAP 是严重的疾病,是造成医院感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该病最初被发现是在二战时期,随着医院内治疗技术和设施的不断发展,从而使HAP病人人数增加。

HAP通常发生于有呼吸机这种呼吸支持设备的重症病房,或者术后监护病房、内科病房、肿瘤科病房等长期住院的病人中。

HAP的病因
HAP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最常见的细菌有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

其他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等也可能引起HAP。

HAP病原体的来源包括病人自身的呼吸道、医院环境、医护人员手中的病菌等多个途径。

病人自身的免疫力、年龄、是否接受呼吸机和其他疾病等因素也会影响HAP的发生率。

HAP的症状
HAP的症状包括:
•咳嗽
•发热
•胸痛
•疲倦
•呼吸急促
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住院后一段时间出现,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糖尿病或肺部疾病等可能会加剧症状。

HAP的治疗和预防
HAP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支持疗法。

由于抗生素的选择和使用时机通常取决于病原体类型和病人体质等因素,因此应该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来确定药物和使用方式。

预防HAP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增强病人的免疫力
•确保病人充分营养
•保持手卫生
•确认设备的有效清洁和消毒
•减少使用抗生素
医院获得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医院感染,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预防和治疗HAP需要细心照料和合理的药物使用。

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发现和防范HAP的发生,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及医院获得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 (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 医院内肺炎 (nosocomical pneumonia, NP)
1、大叶性肺炎 2、小叶性(支气管)肺炎 3、间质性肺炎
(三)解剖学分类
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 1.神志模糊 2.呼吸频率≥30次/分 3.PaO2<8kPa或PaO2/FiO2≦40kPa(300mmHg),需行机械通气治疗;
肺炎(pneumonia):是指肺实质的炎症。 美国 560万/年,110万人需要住院治疗,死亡率12%; 我国 每年约有250万例肺炎,死亡12.5万人,为第五位死因
一、概述
(一)病因分类 1.细菌性肺炎:最多见,占肺炎的80% (1)需氧革兰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需氧革兰阴性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 (3)厌氧杆菌:棒状杆菌、梭形杆菌
Ⅰ组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Ⅱ组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Ⅲ组 需要住院患者 Ⅳ组 需入住ICU重症患者 A 无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危险因素 B 有铜绿假单孢菌感染危险因素
(五)我国对CAP诊断的分层
(六)CAP治疗
早期、适当、足够抗生素的重要性
早期应用抗生素对预后的影响
+20
体温<35°C or >40°C
+15
脉搏>125/分
+10
实验室和放射学检查
动脉血pH <7.35
+30
血尿素氮>30 mg/dl
+20
血钠<130 mEq/L
+20
血糖>250 mg/dl
+10
血球压积 <30%

VAE(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控制制度

VAE(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控制制度

VAE(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防备掌控制度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获得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以下简称VAE)的防备与掌控工作,保护患者免受VAE的威逼,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的全部科室和工作人员,包含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

定义1.VAE:医院获得性肺炎,指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发生的肺炎。

2.机械通气:指通过呼吸机等设备对患者进行辅佑襄助呼吸。

防备掌控措施1. 机械通气操作规范1.医疗人员应遵从机械通气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确保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安全性。

2.在机械通气开始前,医疗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手卫生,佩戴手术手套和口罩,并依照消毒规范进行设备消毒。

3.定期检查机械通气设备的清洁和维护情况,确保设备运行良好、无漏气现象。

2. 患者管理和护理1.医疗人员应定期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部听诊和察看,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2.提倡患者尽早转入普通病房,避开过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减少VAE的发生风险。

3.严格掌控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机管路使用,避开频繁更换和移动,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4.保持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口腔和牙齿,避开并发口腔感染。

3. 环境卫生管理1.医院应定期对机械通气患者房间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2.对机械通气患者房间内的空气进行质量监测,及时排出空气污染源。

3.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确保正确处理机械通气相关的废物,避开交叉感染的传播。

管理责任和监督1. 质量管理部门1.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订立和修订VAE的防备掌控制度,并进行培训和宣传。

2.监督各科室和工作人员的制度执行情况,定期汇总和分析VAE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改善和防备。

2. 科室负责人1.科室负责人应搭配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在本科室内落实VAE的防备掌控制度。

2.负责对本科室医疗人员进行培训和引导,确保机械通气操作规范和患者管理措施的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内获得性肺炎
一、HAP涵盖范围扩大和界定更明确
HAP指无气管插管患者在入住医院病房≥48 h后发生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指气管插管48~72 h后发生的肺炎。

某些HAP病情加重而需要插管者处理与VAP相似。

健康护理相关肺炎(HCAP)的致病菌与HAP相似,其处理与HAP相似。

HCAP包括下列肺炎病人:①最近90天在急性护理医院住过2~3天者;②居住在护理之家或长期护理机构者;③在医院或门诊部接受透析治疗者。

二、HAP、HCAP和VAP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
1. 先前90天内接受过抗菌药物;
2. 住院≥5天;
3. 在社区或医院病房中存在高频率耐药菌;
4. 存在HCAP的危险因素:最近90天内住院≥2次;居住在护理之家或扩大护理机构;家庭静脉治疗(包括抗菌素药物);30天内慢性透析治疗;家庭伤口护理;家庭成员携带多重耐药病原体;
5. 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或治疗。

三:病原菌及相关治疗;
无多重耐药已知危险因素的、早发的、任何严重程度的HAP、VAP的最初经验性治疗
这些病人的可能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敏感的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和沙质粘雷杆菌)。

推荐使用下列药物治疗:头孢曲松;或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环丙沙星;或氨苄青霉素/舒巴坦;或厄他培南。

晚发的、有多重耐药危险因素的所有重症肺炎的经验性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产ESBL肺炎克雷伯杆菌和不动杆菌所致重症肺炎,采用抗铜绿假单胞菌头孢菌素(CEF、CTD)或抗铜绿假单胞菌碳青霉烯类或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P/T) 抗铜绿假单胞菌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或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MRSA所致重症肺炎采用利奈唑烷或万古霉素;军团菌所致重症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或氟喹诺酮类。

四有关初始治疗、优化治疗和多重耐药病原菌的抗生素应用要点与建议
1. 特殊抗生素选择应根据当地微生物学资料、费用、有效性和处方限制等因素考虑(Ⅱ)。

2. HCAP治疗应考虑耐药病原菌可能性,而不必考虑住院发生肺炎的时间(Ⅱ)。

3. 不恰当治疗(病原菌对所用药物不敏感)是增加病死率和延长住院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造成耐药的最常见相关因素(Ⅱ)。

4. 对于最近接受过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应选择不同类的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

5. 初始经验性治疗不能延误。

参考指南选择治疗可以使抗生素治疗更恰当,但应结合本地情况(Ⅱ)。

6. 经验性治疗需要使用合理剂量,以保证最大疗效(Ⅰ)。

应该静脉给药,疗效良好和胃肠功能可耐受者可改为口服治疗(Ⅱ)。

7. 可能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应采用联合治疗(Ⅱ)。

8. 只要证实病原体不是铜绿假单胞菌,而且具有良好治疗反应,则恰当的初始经验性治疗应努力将疗程从传统的14~21天缩短至7天。

9.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推荐联合用药,因为单药治疗易发生耐药。

虽然联合用药不一定能防止耐药,但可以避免治疗不当和无效(Ⅱ)。

10. 对不动杆菌最具抗菌活性的是碳青霉烯类、舒巴坦、粘菌素和多粘菌素。

没有资料证实联合治疗能改善结果(Ⅱ)。

11. 如果分离到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则应避免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最有效的药物是碳青霉烯类(Ⅱ)。

12. 对于多重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特别是全身用药无效者,应考虑采用吸入氨基糖苷类或多粘菌素作为辅助治疗。

13. 根据两篇随机对照研究,利奈唑胺是除万古霉素外治疗MRSA-VAP的一种新选择(Ⅱ)。

对于肾功能不全或正在接受其他肾毒性药物者,可以优先选择利奈唑胺,但需要更多的研究(Ⅲ)。

14. 抗生素限制政策可以减少特殊耐药菌的流行。

抗生素处方的多样化(heterogeneity)包括循环用药可以减少整体耐药率。

但是远期效果尚不清楚(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