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论文

合集下载

中央银行学论文

中央银行学论文

结构。

1:中国国际储备及其作用2:中国的国际储备现状及其影响3: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4:中国应该如何面对以及中国现在已经做出的努力一.中国国际储备由自有储备和借入储备两部分组成,其中自有储备包括黄金、外汇等。

自有储备占中国国际储备总体的大部分,所以我们主要对自有储备进行分析。

另一方面来说,我国的国际储备包括以下四个组成部分: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

其中外汇储备占整个国际储备的90%以上,而黄金储备多年来一直没有太大变化。

二.外汇储备,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

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是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黄金、国外有价证券等。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目前已逾2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增长既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必然结果,又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但同时,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着风险,过度的外汇储备会给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文章阐述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快速增长的原因,分析了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一、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外汇储备是一国(或地区)货币当局持有的可以随时使用的可兑换货币资产,是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时期,近十年以来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

回首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和发展历程,1996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此后四年,储备增加速度比较平稳。

2000 以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 年末达到8188.72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中央银行学课程论文)

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我国央行票据冲销操作的有效性分析摘要:近年来,在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推动下,我国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外汇占款大幅增加,央行面临的冲销压力越来越大,由此发行的央行票据规模也持续扩大。

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央行票据的发行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资产组合模型探究我国冲销操作的基本机制,并对我国冲销操作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对基础货币和外汇占款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的协整关系,即二者在长期不存在被动增长的关系;其后,本文又进一步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外汇占款增长是基础货币增长的Grange原因。

因此,本文认为我国中央银行进行的冲销操作是无效的,央行票据不宜作为长期的冲销工具,应在对央行票据进行创新改革的同时,继续完善国债市场和外汇体制改革,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冲销工具以减少央行票据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央行票据;冲销操作;外汇占款;有效性一、引言在固定汇率制度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中央银行在维持既定的汇率目标的同时,为了保持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包括控制再贷款规模、调整准备金率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等等,来冲销由国际收支差额带来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外汇占款增加会使国内货币供应量被动增长,中央银行通过冲销操作可以抵销这些增加的货币量。

总的来说,冲销操作的目的就是保持国内货币供给量稳定、坚持货币政策的目标,并保证其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性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双顺差,这使得国际上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大,大量国际投机资本进入中国。

央行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频繁入市干预,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2006年6月,我国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而至2011年3月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汇占款的迅速增加,基础货币的大量投放对国内货币供应产生了巨大的压力。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学年论文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学院:商学院专业:金融系班级:09级1班学生姓名:完成时间:二О一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

货币政策对一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均衡、利率和汇率的合理水平、资本流动及经济发展与稳定具有支配性的作用。

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主要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无论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都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

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

一般性政策工具作为中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及其现实效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研究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这“三大法宝”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传导机制,现实效应abstractWith moder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the impor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is growing by. Monetary policy on a the currency of the country of t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interest rate and exchange rate of a reasonable level,capital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has the dominant role. The central bank as a monetary policymakers,mainly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to adjust interest rates and the whole economy affect investment and,whether the deflating monetary policy or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is through the use of monetary policy tool to realize. Monetary policy tools have general policy tools,selective policy tools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policy tools three categories. General policy tools as the central bank's main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cluding legal deposit reserve discount policy, the policy,and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commonly known as the “three magic weapons”.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ne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ts practical effect,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central bank is how to use this “three magic weapons”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impact the entire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Keywords:monetary policy,“three magic weapons”,conduction mechanism,the reality effect目录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以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主,以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为辅。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第一篇: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央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的分析:独立性比较弱,也有呈现出独立性不断增强的趋势。

本文主要从政府与央行的关系角度来探究独立性问题,同时也会兼顾央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政府的部门的关系的分析,从这几个方面综合分析中国人民银行的地位及独立性问题。

我将从(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2)中央银行的隶属关系;(3)中央银行负责人的产生程序、任期长短与权力大小;(4)中央银行与财政部门的资金关系;(5)中央银行的最高决策机关的组成,这几个方面去探究中国人民银行与政府的关系。

(1)法律赋予中央银行的职责及履行职责时的主动性。

中国人民银行(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简称央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成部门。

在国务院领导下,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重要事项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由此看出,法律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在重要事项决策方面对政府的独立性比较弱,需要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营,目标独立性不强,法律独立性也不强;但是,法律也对独立性给予了一定范围的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就其他有关货币政策事项作出决定后,即予执行,并报国务院备案;中国人民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依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地方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分支机构,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的派出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对分支机构实施统一领导和管理。

以央行文化建设推进和谐基层央行构建思考论文

以央行文化建设推进和谐基层央行构建思考论文

以央行文化建设推进和谐基层央行构建的思考摘要:如何通过文化的力量把基层央行的服务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成为中央银行履行职责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文化建设央行途径央行文化建设与构建和谐央行是当前人民银行系统的热点话题,也是摆在各级人民银行面前的一项全新的工作。

新形势下,作为国家的中央银行,人民银行承担着在全社会推进先进的金融文化,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包括诚信精神在内的基本价值观的任务。

基层人民银行作为整个人民银行体系的重要环节,其工作面对基层,直接接触金融机构、社会有关方面和广大人民群众,其工作的质量,作用的发挥,履职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央银行的形象。

因此,如何通过文化的力量把基层央行的服务精神、管理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员工的精神动力和自觉行动成为中央银行履行职责的现实需要。

1 央行文化建设的精神内涵央行文化是在企业文化、金融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人民银行自身职能、工作任务、工作目标等实际提炼的,为员工普遍接受、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

它应当是在借鉴、吸收优秀企业文化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原理上,与人民银行的实际相结合,最终形成具有人民银行特点的央行文化。

新时期的央行文化建设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要思想和用先进、科学、积极、健康的金融文化理念凝聚和激励员工,使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加以发挥,从而产生归属感、使命感、凝聚力和向心力。

2 央行文化是推进和谐央行构建的精神支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巩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撑”。

同样,加强央行文化建设是推进和谐央行构建的精神支撑,是构建和谐央行的根基和底蕴。

构建和谐央行是目标和方向,加强央行文化建设是载体和抓手,两者是有机统一体,央行价值观的更新、行为规范的转变和精神风貌的提升是两者的共同取向。

人民银行历经五十多年的沧桑巨变,逐步积累和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行业文化,取得了一定成果。

中央银行学论文

中央银行学论文

央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关系的探究(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1班李金云20103069221)摘要:在金融理论界,学者们已普遍认为: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

在实践中,所有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国家的法律框架都明确规定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是稳定物价或币值,并赋予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以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从而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稳定的金融环境。

关键词:央行独立性;通货膨胀;负相关;通货膨胀目标制;一、央行独立性和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演进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是金融理论界自上世纪30年代历来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一般来说,人们认为中央银行独立性较高国家的通胀水平,要比中央银行直接受政府控制的国家低一些。

其理论依据为:政府更重视失业率、产出和财政收入等政策目标;而中央银行更加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

因此,保持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可以有效防止政府财政赤字货币化,维持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关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是否存在上述相关关系,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检验。

最早对中央银行独立性进行系统研究的是阿莱西纳,他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及其通货膨胀率进行了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通货膨胀率与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呈反向关系,即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强,通货膨胀率越低;独立性越弱,通货膨胀率越高。

这是因为: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越独立于政府,它就越可能致力于价格稳定。

反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它就越可能为政府财政赤字融通资金,就越可能为取得低失业甚至仅仅是暂时的低失业而接受通货膨胀。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系的Parkin和Bade(1987)对于12个国家在1973年—1986年期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形成了表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对照。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央银行受到政府基本操纵国家的平均通货膨胀率是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独立性国家的几乎3.3倍,总体情况是:随着通货膨胀率的增高,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程度就越弱。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摘要:货币政策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银行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宏观调控部门,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我此次论文的目的是阐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具体作用。

论文的第一部分,我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进行了概述,具体涉及到货币政策的含义,内容及特点,在明确对象的概念及特点的情况下我才能更好的引申出货币政策的作用及价值。

第二部分我详细介绍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产生的作用,具体分为了6个作用,其中还涉及到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既定的目标,通过对目标的分析,我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作用有了更详尽的理解。

关键字: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概述(一)含义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也就是金融政策。

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信用量或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1.狭义的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2.广义的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二)内容1.货币政策作用过程来看:包括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有效性等内容。

2.货币政策作用范围来看:a)信贷政策:对信用行为进行管理而采取的方针和措施:调节社会信用总量和结构。

b)利率政策:对市场利率的一般水平进行调节,是间接调控信用规模的手段。

c)外汇政策:中央银行控制和调节汇率实施外汇管制。

控制国际资本流动和平衡国际收支的方针和措施。

(三)特征1.货币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政策。

2.货币政策是一种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政策。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简单比较(学术论文)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简单比较(学术论文)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简单比较(学术论文)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简单比较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作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两大重要部分还是很值得我们做些研究的。

二者之间既有相似也有不同。

首先,从组织结构上看,两者都属二元的中央银行体制。

欧洲央行作为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的总行,相当于美联储的联邦储备委员会,欧洲央行的执行董事会类似于美国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而欧元区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则相当于美国的12家联邦储备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简称欧洲央行,是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约》的规定于1998年7月1日正式成立的,是为了适应欧元发行流通而设立的金融机构,同时也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产物。

其职责和结构以德国联邦银行为模式,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

欧洲中央银行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央银行。

独立性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接受欧盟领导机构的指令,不受各国政府的监督。

它是唯一有资格允许在欧盟内部发行欧元的机构,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动后,11个欧元国政府将失去制定货币政策的权力,而必须实行欧洲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

整个欧洲中央银行体系也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其体现在机构、人员、职能和资金预算四个方面:1(机构独立性:欧洲中央银行和成员国中央银行的机构独立性的核心在于它和它的决策机构不接受第三者的指示。

根据欧盟条约第107条和欧洲中央银行章程第7条,无论是欧洲中央银行,还是成员国中央银行,还是两者的决策机构,它们在实施欧盟条约所赋予它们的权力、任务和义务的时候不得接受共同体、成员国国政府和其他部门的指示。

2(人事独立性:欧洲货币局在其过去几份有关趋同情况进展报告里是这样细化对人事独立性的要求的:首任欧洲中央银行行长任期为8年。

一个成员国中央银行行长的任期至少达5年之久。

即使无时限的任命也被看作是允许的。

此外,还必须确保只有当行长不再满足履行其职务的条件或者犯下一个严重的失误时,才能免除其职务。

央行对目前经济调控政策选择论文

央行对目前经济调控政策选择论文

央行对目前经济调控政策的选择摘要:2010年第四季度至今,中国人民银行频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政策进行宏观经济调控。

本文从货币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原因出发,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对比了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工具。

关键词: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利率2011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认真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交替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宏观审慎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货币信贷总量调控,维持经济平稳发展。

一、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变动的政策调整及其经济背景中央银行主要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工具进行货币政策的调整,2011年初至今,已经历经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二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出台这些政策的原因、背景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货币总量快速扩张,流动性充裕。

2010年末,广义货币(m2)余额7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9.7%,我国货币总量快速扩张态势明显,急需央行出台稳健的货币政策改善流动性充裕的现状。

(二)信贷规模增长迅猛,通货膨胀压力较大。

2010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同比增长4.6%,央行通过相应的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发出明确的紧缩信号,防止银行信贷增长过快或失衡和通货膨胀。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带来潜在风险。

2010年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1415亿元,几乎每月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加,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地方融资平台等问题也随之浮现,特别是固定资产中房地产的投资增速不容小视。

二、从内部因素角度比较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一)传导机制央行所调整的是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机制是:中央银行调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方面会增加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从而降低了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定存款准备金上调会使货币乘数减小,从而降低商业银行信用扩张的倍数。

试论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试论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的 工 具 , 而 影 响 了货 币 发 行 ; 是 计 划 执 行 过 程 中 , 经 济 主 从 二 各
体 又 以 完 成 国 家 计 划 为 由挤 银 行 ,最后 迫使 中 国人 民银 行 增 加
货 币 发 行
以 时 日 我 国 中央 银 行 的 独立 性 定 会 逐 步 增 强 。
在 货 币政 策 决 策 过 程 中 更具 科 学 性 、 主性 和 有 效性 。中 国人 民 民
银 行 的独 立性 现在 看 尚待 加 强 , 可 喜 的 是, 论 是 政 府, 是 中 但 无 还
央 银 行 本 身 都 在 努 力地 采 取 措 施 , 断 地 增 强 其 独 立 性 , 要 假 不 只
三 、 高 中国 人 民 银行 地 位 、 强 中 国人 民银行 相 对 独 立 性 提 增
责, 独立 地完 成 中 央银 行 的任 务 。它 主要 包 括 : 立 地 制 定 与 执 独
行 货 币 政 策 ; 立 地 发 行 货 币 ; 立 地 管 理 金 融 市 场 、 控 宏 观 独 独 调 经济 。 加 强 中央 银 行 的 相 对 独 立 性 ,既 是 避 免 政 治 性 经 济 波 动 产 生 的可 能 , 是 避 免 财 政赤 字 货 币 化 的 需要 。中央 银 行 既是 社 会 也 利 益 的 代 表 者 和 捍 卫 者 , 金 融 监 督 与 管 理 的制 定 者 , 是 因此 搞好 央 行 的 相对 独 立 性 至 关 重 要 。
由于 其 它 计 划 的 弹 性 较 小 ,而 货 币 发 行 和 信 贷两 个 计 划 的 弹性 较大 , 因此 就 出现 了两 个 问题 : 是 信 贷 收 支 成 为 弥补 计 划 缺 口 一
形 势 , 紧抓 住 市 场 化 、 际化 、 制 化 和 透 明 化 几 条改 革 主线 , 紧 国 法 加 快 相 对 独 立 地 制 定 和 实施 货 币政 策 的步 伐 ,使 中 国人 民 银 行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摘要:中央银行作为一国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作为整个金融运行的中心和国家最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之一,其制定的政策以及银行自身的体制都对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所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一直是各国金融理论的热点之一。

而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在人事任命、政策决策、财务预算管理等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是有所加强的,这样更好的发挥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及分析中央银行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极为突出,它不但是全社会货币、信用的调节者,也已成为经济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保证着。

中央银行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影响着一个国家整体宏观经济的运行,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但是为了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发挥得更加完美,其独立性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独立性的强弱会影响中央银行发挥其职能作用。

因此,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讨论,发现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含义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所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利、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国家行政当局)的关系上,所以中央银行独立性的问题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问题,经过学术界多年的争论和研究,目前对中央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已逐步达成了共识,即: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二)独立性双层含义的分析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由于中央银行在金融体系和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的地位,承担着特殊的职责,要真正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必须是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首先,中央银行的业务活动必须符合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和自身业务的特点,从这一点来看,中央银行只有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才可以更好的实行其业务活动;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和实行货币政策,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虽然中央银行需要按照政府的确定的目标和意图行事,但是由于其作用的对象是货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调控的手段是经济手段,具有较强的技术性,而政府人员并是不很了解,所以应该给予中央银行一定的独立性;再者,中央银行与政府两者所处的地位、行为目的、利益需求及制约因素都有所不同,如果中央银行完全按照政府的指示行事而缺少独立性,那么就有可能导致不良的情况出现,如:用货币发行弥补财政赤字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稳定性从而导致金融运行的波动。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标题: 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摘要:本论文旨在研究银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的发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少国家都在考虑推出CBDC作为一种替代现金的数字货币形式。

因此,本论文将探讨CBDC的潜在影响以及它对现有金融稳定的挑战和机遇。

1. 研究问题及背景:1.1 研究问题:银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是否会对金融稳定产生影响?1.2 背景:随着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兴支付方式逐渐流行,并引发了对CBDC的讨论。

CBDC的发行可能对金融稳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评估。

2. 研究方案方法:2.1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来综合评估CBDC的潜在影响。

定量分析将包括对历史数据的回顾性分析,以及对银行数字货币实施的模型建立和模拟。

定性分析将涉及对现有文献和相关的研究,以及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2.2 数据收集:对于定量研究,将收集历史金融数据、CBDC实施相关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

对于定性研究,将深入研究现有文献和相关,并进行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收集观点和看法。

3.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将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定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评估CBDC的效果。

对于定性数据,将采用内容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将以表格、图表和描述进行呈现。

4. 结论与讨论:综合分析定量和定性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和讨论CBDC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将评估CBDC的潜在优势和挑战,讨论CBDC对金融稳定的贡献以及可能引发的风险和困难。

论文还将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以及CBDC实施可能面临的建议。

5. 创新性:本研究具有创新性,因为它结合了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CBDC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估。

通过收集多样化的数据来源,并运用相关分析工具,研究将提供有关CBDC对金融稳定的深入了解和见解。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问题探析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问题探析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问题探析作者学院商学院专业金融学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诚信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创作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二○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摘要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的经济的飞速增长,各种跨国违法组织和洗钱集团也逐渐渗入中国市场,同时伴随着物品走私、毒品、贿赂贪污等犯罪行为的不断发生,不是合法的转移资金各种活动开始涌现,我国的洗钱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明显。

这种现象不但破坏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损害到我国金融机构的声誉,同时极大地影响到中国经济秩序的平稳运行。

而我国因为没有反洗钱提前防范意识没有布置相关监控措施,导致不能及早发现这些犯罪矛头而丢失相应的线索,从而影响了追查、打击洗钱犯罪及其上面犯罪和追回这些犯罪分子非法转移的资金。

本文首先进行了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机理分析;接着介绍了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现状并进行了问题分析;阐述了国外中央银行反洗钱的经验借鉴;最后对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对策和思路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反洗钱;国外经验借鉴;对策思路ABSTRACTOver the years,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our country's economy, all kinds of illegal organizations and transnational money laundering group is gradually entering into the Chinese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accompanied by items smuggling, drugs of corruption, bribery and other crimes, not a legal transfer funds activities have begun to emerge, money laundering problem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China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This phenomenon not only damage the security of our financial system will damage the reput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 at the same time greatly affect China's economic order running smoothly.And our countr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money laundering prevention and monitoring measures, lead to can't help identify the crime against lost corresponding clues, which affect the study, to crack down on the crime of money laundering crime and its upstream crime and recovered.This article first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central bank's anti-money laundering;The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central bank anti-money laundering and problem analysis;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perience of foreign central Banks anti-money laundering;Finally, China's central bank money laundering countermeasures and idea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Keywords: The central bank money laundering ; Foreign experience; Countermeasures目录诚信声明 (I)摘要 (II)ABSTRACT (III)第一章绪论 (1)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1 选题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2.1 国外研究动态 (2)1.2.2 国内研究动态 (2)1.2.3 文献评价 (4)1.3 可能的创新点 (4)第二章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机理分析 (5)2.1 洗钱与反洗钱的释义 (5)2.1.1 洗钱释义 (5)2.1.2 反洗钱释义 (5)2.2 洗钱的主要方式 (5)2.3 洗钱的危害 (6)2.4 反洗钱的必要性 (6)第三章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现状与问题分析 (8)3.1 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现状 (8)3.2 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出现的问题分析 (8)第四章国外中央银行反洗钱经验借鉴 (10)4.1 国外中央银行反洗钱法律体系架构 (10)4.2 国外中央银行反洗钱体系的组织框架及其运行机制 (10)4.3 国外中央银行反洗钱体系的成效 (10)4.4 国外中央银行反洗钱体系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11)第五章加强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对策思路 (12)5.1 加强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意识 (12)5.2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监管制度 (12)5.3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反洗钱的法律法规 (12)5.4 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 (13)结论 (14)参考文献 (15)致谢 (15)第一章绪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 选题背景所谓洗钱,其实就是将违法所得的收入通过某些见不得人的手段使其表面合理化,这种行为对于各国经济的安全稳定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中央银行会计风险防范论文

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中央银行会计风险防范论文

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的中央银行会计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7-000-02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环境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对于银行的会计风险防范工作需要日益深化、完善。

本文针对于在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的中央银行会计工作的现状与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央行存在的相关会计风险进行探索,力求让规范、系统化的指导方式来指引与降低会计的风险率。

通过不断的分析在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央行存在的会计风险,适时的提出防范风险的建议,以此来不断的丰富、完善、改进其央行支付清算体系管理的相关会计风险性问题。

关键词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中央银行会计风险防范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在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的会计运行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弊端。

这就使得央行对于相关的会计核算、风险防范等越来越重视。

那么就会对每一个能够影响其整体支付清算的会计风险进行严格的审核,控制风险的出险率,把握住支付清算的风险防范关口,避免一切的影响因素。

通过逐步的提升银行自身内部的控制制度、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更好的建立一个完善的无会计风险的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

并且,通过逐步完善我国央行的固有职能,进一步的扩展央行的会计风险防范效能。

一、支付清算系统环境下的央行会计工作现状1.对于总行与分行间的的责任制度的建立中央银行的总行,主要是负责银行系统的会计管理工作,在规定与完善相应的会计制度及各项业务往来、核算时具有监督、说明、检查等具体工作内容。

通过制定相应的基本会计法律、法规,让我国的央行能够在实行其责任与建立相应制度时,更能够有效、高效的参考具体实施细则而建立负责制度。

分行,一定要结合自身所在区域的特点,按部就班的、结合实际情况的实施总行下达的相应责任制度。

2.中心支行成为一级会计核算的主体对于央行来说,中心支行是具备积极的贯彻、落实总行下达的各项会计制度规定与任务。

作为核心银行,中心支行必须具有会计支付清算的主体性能,让负责制度能够贯彻、落实。

内部审计对中央银行风险管理监督 评价 论文

内部审计对中央银行风险管理监督 评价 论文

内部审计对中央银行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1-047-01一、中央银行风险管理中央银行风险管理是对影响央行实现管理目标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进行识别与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将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过程。

风险管理旨在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包括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等环节,其目标在于控制和减少损失,提高有关单位或个人的经济利益或社会效果。

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使内部风险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当前,中央银行及其分支机构都以内控制度建设活动为中心工作,按照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操作流程重新制订各部门内控制度,其宗旨是以制度建设为核心从根本上构筑防范风险的屏障。

二、内部审计在中央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一)对系统性、全局性风险预警作用风险在中央银行内部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综合性,即一个部门造成的风险或疏于风险管理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担,而是传递到其他部门,影响具有关联性。

因此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控制需要从整个系统综合考虑,而各业务部门受专业的局限较难做到,而内部审计部门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从客观角度对风险进行识别,及时预警管理部门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二)对风险控制指导作用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处于行长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长期风险策略和决策的协调人。

通过参与工作计划编制与实施过程的监督,可以调控、指导风险管理策略,是否能够根据监管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是否能够依法、合规操作。

指导全行风险管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科学管理,多层次、多视角地做好风险预测分析,达到对内部风险检查、监督、评价、预警等一体化管理的目标(三)对风险控制的评价作用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主要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与相关管理层讨论部门的目标、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层采取降低风险和加强控制的活动,并评价其有效性。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

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认识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地位的现状 在现行法律框架内的我国央行的特点是:既有独立的一 面,同时又缺乏充分的独立性,属于“相对独立”。 (一)独立性的表现 我国央行在法律和组织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随着改 革开放的推进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独立性在不断加强。1983 年 国务院授予了央行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利和相对独立性。 1995 年在法律上确立了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明确规定了 央行独立于财政和地方政府,并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直接认 购和包销政府债券和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1998 年国务院对央行实行管理体制改革,撤销省级分行,改按 经济区设置九大分行,以上措施从法律及组织上逐步加强了我 国央行的独立性。2003 年 4 月,十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成 立银监会的决议。银监会的职责是分担了原来由央行承担的金 融监管的职责,使央行不需再分心考虑银行的安全及自身监管 的责任,可以专门履行货币政策职能,并根据整个宏观经济的 需要来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决定利率和货币供应量,因此央 行的独立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二)独立性不足的表现和加强我国央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由于各种历史、现实的原因及条件的限制,我国央行的独 立性仍然没有达到独立行使货币职能所需的水平,央行在政府 面前的独立性仍旧较小。从其性质上看,我国的中央银行— — — 中国人民银行首先是国家行政机关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进行 金融行政管理和调控国民经济的工具;其次它又是一个特殊的 金融机构,统领全国金融业并履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职能。 从与政府的关系上看,它既不像美国、德国的中央银行完全独 立于政府,也不像法国,韩国等完全受政府领导。其总行在国务 院的统一领导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发挥职能,这种状况决定 了中国人民银行拥有“独立而又不独立”的法律地位,从而导致 了我国的中央银行在职能、组织、人事、经济等方面欠缺独立性。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独立性不足。央行的法律地位低,在组织上隶属于国 务院,仅“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相对独立”。所以在很多时期,央行 仍需服从国务院的指导,不能完全随经济形势而履行其应有的 职能。 2.人事独立性不足。政府部门、金融机关在央行政策机构的 人事渗透过多,使其产生行政的依赖性和缺少广泛的代表性。 人事的渗透问题导致了中央银行在许多方面的决定带有了强烈 的主观色彩。 3.职能独立性不足。货币政策的决策权集中于国务院,央行 缺乏应有的决策自主权,所以只有执行权。这些原因产生了央 行维护币值稳定和政府的刺激有效需求而导致的通货膨胀之 间的问题。 4.经济独立性不足。人行法规定央行的财务和资金是独立 分开的,不对财政,政府部门进行融资,不受地方政府的干预,但 却没有具体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不可能切断央行与政府 部门的资金关系,所以其独立性经常受到来自财政、地方政府甚 至商业银行的干涉和影响,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央行的独立性。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探讨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探讨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探讨摘要:独立性问题是一国中央银行性质中的重要部分,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探讨,我国的中央银行在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队其独立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忽视过,随着央行和经济形势不断的发展,我们也要调整策略,我国的独立性较弱,但在不断的增强,我们应客观全面的对独立性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字:独立决策权、目标多重性、政府部门、《人行法》、货币政策。

正文:我国的中央银行叫做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建立,并在当日统一发行了第一套人民币,1949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迁至北京。

从中央银行的职责与权力出发,中央银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时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

这一关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相对性是相对的。

按照通常意义上的标准衡量,中国人民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弱的中央银行,但其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先从行政地位上看,中国人民银行从国务院直属机构到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作为国家调控宏观经济部门之一,其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再从实际运作看,中国人民银行虽在国务院领导下履行其职责,但其在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提出的方案一般都能得到国务院的顺利批准,并在执行中还能得到国务院有力支持特别是在中央银行的具体运作上,国务院越来越注重其自主操作。

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实际上的独立性呈不断增强的趋势。

中国人民银行具有自己的独立性中国人民银行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且其独立性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强的,在1983年国务院就授予了央行履行其职责所必须的权利和相对独立性。

中央银行的撤省级分行,改按经济区设立分行,也加强了我国央行的独立性。

1995年通过《人行法》确立了央行的地位、权限和职责,并明确规定央行独立于财政,独立于地方政府,并且不允许对财政透支,不允许直接认购和包销政府债券,不允许向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提供贷款。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浅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赵红(13级会计4班)摘要: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为各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一直是众多金融学家和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话题。

这篇小论文将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独立性的不同模式极其利弊,历史上的实例等几个发面来看这个问题。

关键词:中央银行独立性政府一什么是中央银行,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赋予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对金融机构乃至金融业进行监督管理的特殊的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不同与一般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它主要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

中央银行虽是一个政府机构,但因其特殊性,它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指的是中央银行与政府行政当局的独立关系,即中央银行是否能够自主地履行法律赋予它的职责而不受政府行政当局的干预。

主要表现在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

二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具体表现1权力方面中央银行本身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

一般来说,对于独立性较大的中央银行理事会,政府不另派政府代表参加,如英国、美国、德国和瑞典等,在这里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代理人,直接对国会负责。

而对于独立性不大的中央银行理事会,如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政府会派代表参加。

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多半是听命于财政部的。

2 政策方面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制定政策的方面。

只有在美国、德国,中央银行有权单独制定货币政策,在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只是处于政策参谋咨询地位,帮助政府制定货币政策,提供情报与建议,参与讨论并予以贯彻执行。

在政府与中央银行意见不一致时,政府对中央银行有权干预。

不过各国中央银行也力求与政府(特别是财政部)保持密切合作,因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可分割的。

过分的强调独立性,容易与政府关系不协调。

3 目标方面即中央银行自主选择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能力。

我国中央银行文化建设模式论文

我国中央银行文化建设模式论文

我国中央银行文化建设模式探析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8-000-01摘要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普遍认同和共享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

我国中央银行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中央银行文化及文化模式,很难发挥出文化应有的感染、教育、导向和激励作用。

本论文在经过长期思考和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国内研究与国际比较相结合等方法,对创建我国中央银行文化模式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中央银行文化建设模式一、文化的功能文化对个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就个体而言,文化具有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群体而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就整个社会而言,文化具有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

二、我国中央银行文化建设的现状(一)思想不到位,缺乏动力。

在中央银行文化建设过程中,一些领导和干部职工没有真正理解行业文化的内涵和作用,片面地把中央银行文化理解为只是搞文艺、体育活动、“职工之家”建设等等。

这反映出对中央银行文化认识的偏差,直接导致文化建设的无目的性,中央银行文化与其他行业文化一样应该体现中央银行的基本信念、价值观、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这种背离文化建设目的的文化建设必然是短命的。

(二)领导不到位,缺乏号召力。

当前,人民银行文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决策者还没有明确提出做为中央银行员工所应有的价值观标准,表现在制度文化的建设上明显滞后,业务方面内控制度不够严密科学,人事薪酬方面的制度僵化呆板,特别是人事薪酬制度还带有明显的论资排辈的烙印。

职务晋升有年限限制,工资分配工龄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岗位差别、贡献度本应成为决定因素的因素,却成为忽略因素。

这些文化建设的关键性问题的解决只有依靠决策者的强力推动。

(三)工作不到位,缺乏影响力。

表现在:1.中央银行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明确;2.中央银行文化建设的目标不明确;3.内容上的简单化;4.文化建设的措施不得力。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论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论文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论文分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政策效果【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这就从立法上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其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通货膨胀;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的最终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等内容。

中央银行通过对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再到最终目标的跟踪,可以及时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其货币政策效果。

抑制通货膨胀、避免通货紧缩、保持价格稳定和币值稳定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特别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社会分配不公、借贷风险增加、相对价格体系遭到破坏,价格信号作为市场机制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遭到破坏、经济秩序混乱,还导致货币的严重贬值,可能导致其货币体系的彻底崩溃。

面对此种困境,央行该如何应对呢?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呢?一、流动性过剩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因。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通中货币供应量远远大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实际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引起物价水平发生变动的根本原因。

现阶段物价水平的快速上升是由于流动性过多造成的。

二、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

由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印钞策略营造了全球宽松的货币环境,通过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发达国家实际利率降低,利差优势国际游资涌入我国,增加通胀压力。

三、自然灾害发生导致食品价格过快上涨。

2021年中国农产品总体歉收,造成物价上涨较快。

地震、干旱导致食品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进而引起通货膨胀。

四、成本推动。

劳动力成本增加。

春节后,各地均出现“劳工荒”现象。

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增加商品成本,从而引起物价上涨。

土地和房价价格的上涨也使成本增加,另外自然灾害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农产品供不应求,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带动了通货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金融双语专业(本科)期末结课论文关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思考作者:**学校:内蒙古农业大学年级:11级学号:*********指导老师:句芳关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思考马敏2014年4月摘要:本文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定义入手,对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性质,及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促进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健康化发展及监管问题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资产负债既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的物质基础,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宏观金融调控的实施效果。

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各国中央银行纷纷推出量化宽松政策,在干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其资产负债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引起广泛关注。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央行履职活动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在各种金融资产中的配置的综合反映,是中央银行承担的各项职能的结果。

随着中央银行在经济金融运行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其资产负债表状况正逐步成为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和形成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

从资产负债表的一般定义可以得出: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

它表明中央银行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它是一张揭示中央银行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同样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

一、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现状(一)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不明确,难以发挥效用。

我国中央银行通过主动资产、负债业务实施货币政策,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中央银行的外汇和黄金储备,发行货币,经理国库,实施公开市场操作,开展再贷款、再贴现等业务分散在多个部门,每种业务都将形成一项资产或负债,并最终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具体情况见表1。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形成涉及到多个部门,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并不明确。

在开展某项业务时,更多的是关注某项业务本身,缺乏与其他业务进行有效整合,合并考虑其对央行资产负债表总体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表1 资产负债业务形成情况表(二)资产负债表管理主要为被动反映,部分功能缺失。

资产负债表是央行业务的集中体现,资产。

负债表管理应当发挥反映、监督(计划、协调、控制)和提供决策信息的作用。

当前,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主要表现为被动反映,一项业务的发生通过会计核算系统,最终反映到资产负债表中,路径表现为从业务到资产负债表。

而反向路径即从资产负债表到业务,却是不畅通的,也就是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尤其是通过资产负债表管理对业务的执行过程、执行效果进行监督,为当前和未来的业务决策提供相关信息参考的功能缺失。

(三)资产负债业务不断扩张,为资产负债表管理带来挑战。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既是货币政策操作的结果,也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坚实基础。

鉴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同时因为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我国央行自本世纪初以来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其保值增值成了一大难题。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央行既要经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又要面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因此,一方面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国内需求,另一方面对冲跨境资本流动以避免汇率大幅波动,加快了资产负债规模扩张和结构失衡。

截至2012年末,我国央行资产规模达29.4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外汇占款占比80.37%。

在这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的自主调节能力降低,如何确保资产规模处于合理区间,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将资产负债的财务风险敞口处于可控范围之内,成为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问题,为资产负债表管理带来挑战。

(四)资产负债信息化水平低,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存在困难。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业务信息的来源较多,资产负债表的生成涉及多个系统,并需手工维护完成。

目前,我国央行资产负债业务信息来源于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系统(ABS)、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ACS)、国库会计数据集中系统(TCBS)等多个系统以及手工编制的信息。

多个系统与手工编制并存的方式导致资产负债表信息生成的效率低下,且不便于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另外,受业务系统设置的限制,部分资产负债业务信息传递不完整,无法生成深度资产负债管理信息。

二、资产业务分析(一)“外汇”大幅增长2009年末,人民银行的资产规模为22.75万亿元,比2001年的4.25万亿元增加18.50万亿元,增长4倍有余。

外汇资产持续较快增长是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主因,至2009年末,外汇资产从2001年的1.88万亿元增至17.52万亿元。

外汇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也从44.2%提升到76.8%。

外汇储备的大量增长,使外汇占款快速提升,形成外汇资产占比一枝独秀的局面,迫使人民银行被动地大量投放货币,同时为了调控流动性,还不得不通过大量发行央行票据来冲销。

(二)“对金融机构债权”所占比重呈下行走势2001年这一比例为33.2%,2009年降低到8.2%。

占比大幅下降,绝对量变化不大,这反映了通过再贷款等机制来调控商业银行等存贷款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力度,在货币政策关注中的地位已大不如前。

(三)“对政府债权”比重增加“对政府债权”主要反映的是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债数额。

从2001年至2009年,该项目增长了1.29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则基本未变,反映了公开市场业务规模明显扩大。

三、负债业务分析(一) “储备货币”快速增长从2001年到2009年,人民银行总负债(包括所有者权益)从4.25万亿元增加到了22.75万亿元。

“储备货币”项目从3.99万亿元增加到14.40万亿元,增长2.6l倍;其中的“货币发行”项目从1.69万亿元增长到4.16万亿元,增长1.46倍,增速明显低于“储备货币”。

这说明,近10年来,人民银行主要不是通过“货币发行”来调整债务性资金和贯彻货币政策意图,而是通过“储备货币”的其余部分一“金融机构存款”从金融运行中获得资金,它的增减意味着货币政策的紧松。

(二) “债券发行”和“政府存款”呈快速增长趋势“发行债券”从2001年的零增长到2009年4.2l万亿元,“政府存款”从2001年0.29万亿元增长到2009年2.12万亿元,它们的增长率都远远超过了“货币发行”和“金融机构存款”的增长率。

因此,一方面成为人民银行负债资金的重要来源,从而成为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基础:另一方面,降低了“储备货币”在总负债中的比重。

市场机制在债券发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再加上中央银行难以掌控政府存款的数额,所以,这些资金在负债中的比重上升,意味着人民银行对负债的掌控能力有所弱化。

(三) “其他负债”比重上升显著“其他负债”从2001年的对中央银行总负债的减项(即负数)转为2009年在总负债中占比达到8.22%,说明在金融机构存款和发行债券之外,人民银行对其他负债的资金来源依赖程度提高了,它将影响货币政策的选择。

四、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机制建设相关建议(一)明确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整合资产负债业务信息。

我国中央银行业务种类多、数量大且较为分散。

从开展一项业务到形成一项资产或负债,再到反映至资产负债表是一条较长的链条,涉及到多个部门。

为了充分发挥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效用,应明确资产负债表管理的主体。

这一主体可以是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也可以是形成资产、负债业务的多个主体的联合体。

管理主体的确立有助于有效整合资产负债业务信息,深度挖掘资产负债数据信息。

开展每项业务可以依据整合的资产负债业务信息,考虑其对央行整体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影响,以及其对资产负债表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二)加强主动沟通与协调,充分发挥资产负债表管理效用。

资产负债表管理以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和协调统一为原则,前瞻性地选择货币政策,对央行整体资产负债组合进行计划、协调、控制。

因此,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一定是一个主动的,需要多部门协调的过程。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应在做好资产负债信息反映的基础上,逐步发挥资产负债表管理的计划、协调和控制,以及提供业务决策信息的功能。

资产负债表管理对资产负债组合进行全面协调,贯穿于央行货币政策实施的全过程。

在计划阶段,应从资产负债表整体审视货币政策业务的开展;在实施阶段,应协调该项业务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对计划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与协调,确保业务顺利开展;在完成阶段,应深入分析业务开展对央行整体资产负债表的影响结果,并为未来业务的开展提供信息参考。

(三)优化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增加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弹性。

我国央行的总资产于2011年末达到28万亿元人民币(折合约4.5万亿美元),超过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央行。

从结构来看,外汇资产占绝对比重。

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规模扩张和结构失衡源于外汇资产大幅增长,是一种被动行为。

为有效对冲巨额外汇资产,需不断增加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和频率,降低了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弹性。

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央行应合理配置外汇资产,控制资产负债规模,创新和丰富货币政策工具,加快资产负债结构调整,提升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动性和操作空间,增加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弹性。

参考文献[1]中国人民银行2001-2009年年度报告[2]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课题组.货币政策对央行资产负债表影响的宏观研究[M].海南金融,2009;10[3]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研究。

金融会计,2014年第2期[4]王国刚.基于资产负债表的央行调控能力分析,金融评论2010,2(1)[5]徐洪才.高度关注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失衡问题,中国金融·2010 年第 6 期[6]万剑韬.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建议,财政金融,201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