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笔记(第6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维达《政治经济学》(第3版)第六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复习笔记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人类社会崭新的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消灭了剥削的根源,并且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崭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代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高度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选择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旧中国无法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当时的国际国内条件下,中国无法选择资本主义道路。这是因为:

①中国不具备选择资本主义道路的国际条件。帝国主义为了维护在华的政治控制和既得利益,不允许中国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

②中国不具备发展资本主义的群众基础。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统治和压迫,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创伤,选择这种受帝国主义控制的资本主义道路,不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③近代中国没有能够领导人民群众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社会力量。中国的大资产阶级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不可能建立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制度。

(2)中国革命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选择了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并指出中国革命的过程必须分两步走:

①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在我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就进入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即革命的转变时期。无产阶级在过渡时期的基本任务,就是把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农业、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制度的基本途径是:

(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当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后,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没收了官僚资本所控制的企业,并为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从而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实现对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和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2)和平赎买民族资本,壮大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我国对民族资本的赎买,采取了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实现的。

(3)改造个体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把广泛存在于农业和手工业中的个体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引导个体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标志着过渡时期的结束,基本上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二、社会主义的本质

1.什么是社会主义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科学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科学概括,既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和实现目标。

2.社会主义与解放、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是解放生产力,只有解放生产力,才能发展生产力。

(1)解放生产力的含义

①通过社会革命,摧毁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使生产力获得解放。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②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的僵化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2)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起社会主义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制度。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提高和改善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在高度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经济上保证国家的独立自主。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阶段,“三个有利于”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3.社会主义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

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剥削的彻底消灭和两极分化的根本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剥削制度产生的深刻经济根源。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途径。

4.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1)共同富裕目标及实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其结果必然是劳动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所在。在我国现阶段,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提倡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

(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①明确贫困、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②要根据社会主义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和借鉴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社会主义公有制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居主体或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

(1)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

公有制是指社会群体(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有制。

(2)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的原因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全体劳动者在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上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在生产资料面前都是平等的主人。

②公有制决定了劳动者之间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生活中形成一种互助互利的新型合作关系。

③公有制决定了社会生产的目的和生产成果分配的性质,社会产品归劳动人民共同占有,个人消费品要按照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劳动者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4)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成分

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国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同高度社会化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