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2讲
物流学概论参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123c7f90f76c660371a2d.png)
3、包括:(1)为弥补生产领域加工不足的深加工;(2)为满足需求多样化进行的服务性加工;(3)为保护产品所进行的加工;(4)为提高物流效率,方便物流的加工;(5)为促进销售的流通加工;(6)为提高加工效率的流通加工;(7)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的流通加工;(8)衔接不同运输方式,使物流合理化的流通加工;(9)以提高经济效益、追求企业利润为目的的流通加工;(10)生产-流通一体化的流通加工形式。
3、库存控制系统的制约条件包括:(1)需求的不确定性;(2)订货周期;(3)运输;(4)资金制约;(5)管理水平的制约;(6)价格和成本的制约等。
第三章习题答案
1、包装是在物流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采用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将物品包封并予以适当的装璜和标志的工作总称。简言之,包装是包装物及包装操作的总称。包装有三大特性:保护性、单位集中性和便利性。具有四大功能: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和方便消费。
2、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照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分为商业包装、运输包装;按包装的适用的广泛性分为专用包装、通用包装;按包装容器分类,按包装容器的抗变形能力分为硬包装和软包装两类,按包装容器形状分为包装袋、包装箱、包装盒、包装瓶、包装罐等,按包装容器结构形式分固定式包装和拆卸折叠式包装两类,按包装容器使用次数分为一次性包装和多次周转包装两类;按包装技术分类,按包装层次及防护要求分为个装、内装、外装三类,按包装的保护技术分为防潮包装、防绣包装、防虫蚀包装、防腐包装、防震包装、危险品包装等。
2、新经济对物流的影响表现在:
上大现代物流管理作业参考题
![上大现代物流管理作业参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98d29ab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9.png)
第1讲在线作业单选题1、第一讲本课程讲师沙骏曾前往以下哪国求学?A、英国B、法国C、荷兰D、比利时多选题4、第一讲本课程的学习方法包括以下哪几项?A、视频课B、课后习题C、教辅资料D、微博判断题6、第一讲本课程讲师沙骏曾经前往法国求学。
对错7、第一讲本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为课堂讲授。
对错第2讲在线作业单选题1、第二讲军事后勤学诞生于以下哪个年代?A、20世纪30~4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判断题7、第二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我国的国际物流行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错第3讲在线作业单选题1、第三讲以下哪一个是美国供应链管理职业协会的缩写?A、CIPSB、ILTC、ELAD、CSCMPA、CIPSB、ILTC、ELAD、CSCMP多选题6、第三讲以下哪些是与集装箱相关的ISO标准?A、ISO 830B、ISO 668C、ISO 9002D、ISO 1161判断题8、第三讲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是美国供应链管理职业协会的前身。
对错第4讲在线作业单选题1、第四讲“一带一路”战略中一带的欧亚铁路网线规划总里程将达到______公里?A、13000B、27000C、45000D、81000C、习近平D、李克强多选题6、第四讲“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指的是?A、丝绸之路经济带B、西伯利亚大陆桥C、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D、北美大陆桥判断题8、第四讲“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21世纪最重要国家战略之一。
对错第5讲在线作业单选题1、第五讲上海港地处以下哪个经济区域?A、珠三角地区B、环渤海湾地区C、京津唐地区D、长三角地区多选题6、第五讲以下哪些港区属于上海?A、罗泾码头B、张华浜码头C、金塘港D、外高桥港判断题8、第五讲截止至2014年底,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货运吞吐总量国际排名第二。
对错第6讲现代物流产业的构成与效用单选题1、生产仓储用装卸叉车的企业属于现代物流产业构成的哪个类别?A、物流基础业B、物流装备制造业C、物流系统业D、第三方物流业A、仓库B、超市C、集装箱堆场D、运输多选题6、现代物流产业的效用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空间效用B、时间效用C、品种效用D、风险效用判断题8、海运中船舶泊靠的码头属于现代物流产业物流装备制造业的板块。
物流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13章)
![物流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13章)](https://img.taocdn.com/s3/m/83ef45e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a.png)
物流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1-13章)第1章物流经济学概论⼀、名词解释物流: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经济学: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是以物流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它是主要研究物流活动中如何遵循经济规律,依据经济⽬标⽽对物流⾏为进⾏优化的第三利润泉:第三利润源泉是⽇本早稻⽥⼤学教授西泽修在1970年提出的。
在⽣产⼒相对落后、社会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历史阶段,由于市场商品匮乏,制造企业⽆论⽣产多少产品都能销售出去。
于是就⼤⼒进⾏设备更新改造、扩⼤⽣产能⼒、增加产品数量、降低⽣产成本,以此来创造企业剩余价值,即第⼀利润。
当产品充斥市场,转为供⼤于求,销售产⽣困难时,也就是第⼀利润达到⼀定极限,很难持续发展时,便采取扩⼤销售的办法寻求新的利润源泉,这就是第⼆利润。
当销售达到了⼀定极限时,同时发现物流不仅可以帮助扩⼤销售,⽽且也是⼀个很好的新利润增长源泉。
于是,出现了西泽修教授的"第三利润源泉"说。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在降低成本、提⾼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
⼆、单选题1.D2.A3.C4.D5.A三、多选题1. ABCD2.ABC3.ABC4.ABC5.ABC四、判断题1.错。
物流经济学是物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科,其本质是经济学。
2.对3.对4.对五、简答题1.研究物流经济学意义有哪些?答:.有助于提⾼物流企业管理者以“理”来“管”的⽔平;有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更加合理、协调的发展;为物流企业管理者提供了经营决策的有效⽅法。
2.物流的经济价值体现在哪些⽅⾯?答:主要包括.物流的市场价值、物流劳动所创造的产品是以“物流服务”的形式存在的、物流服务的使⽤价值表现为“服务物流”、物流服务的价值表现是为客户创造价值。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c207e941ea76e58fa04ee.png)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物流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实物配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3. 流通:指的是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包括商品买卖行为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商品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的总体。
4. 商流:是指商品通过交换而实现价值形态的变换和所有权转移的经济运动过程,它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一种运动形式,反映了商品价值运动的本质要求。
5. 时间效用:“物品”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段的时间差,由于改变时间差而创造的价值。
6. 空间效用:“物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段的空间差,它们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场所差别而创造的效用二、单选题1. A.商业流2. C. 生产过程3. B. 空间位移4. D. 集成商5. D. 管道运输6. B. 销售物流7. C. 供应物流8. A.经济活动9. C. 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10. D. 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三、多选题1. A.管理派 B. 工程派 C. 军事派 D. 企业派2. A.商业流 C. 实物流3. A.运输 B. 储存 C. 流通加工 D. 信息处理4. A.商流、物流 C.信息流、资金流5. A.国内物流 B. 国际物流 D. 地区物流6. B. 装卸搬运、包装 D. 运输、储存 E. 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四、判断题1.(正确)2.(错误)。
物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转移,而商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3.(错误)。
现代流通领域已包含有四大支柱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4.(错误)。
一项增值性物流服务一旦成为物流产业普遍实施的、标准性的服务时,它就失去了增值性服务的功用,而成为了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
《物流学概论》习题与答案目录
![《物流学概论》习题与答案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7425d3a52b160b4e777fcf66.png)
《物流学概论》习题与答案目录《物流学概论》习题与答案目录习题一物流基础知识1习题二现代物流管理4习题三运输管理10习题四仓储管理18习题五配送27习题六物流信息系统34习题七物流技术及其装备39习题八国际物流43习题九现代物流业与第三方物流49习题十供应链与物流管理55习题十一绿色物流58习题一物流基础知识(一)判断题(正确的用A表示,错误的用B表示)1.流通就是物流。
(B)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们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B)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B)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维和时间维方面的距离,创造了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
()5.物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而商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位置转移。
(B)6.流通活动中资金流是在所有权更迭的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可以认为从属于商流。
(A)7.根据物流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企业物流可划分为: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废弃物流四部分。
()8.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商品的交易过程和物流过程不可分离,两者活动完全一致。
(B)9.在物流系统中,“物”不改变本身的形状、尺寸和性质,只有时间或空间位置状态的变化。
()10.物流科学是管理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11.流通包含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中资金流从属于商流,信息流从属于物流。
()12.系统性是物流科学的最基本特性()13.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单选题1.商流与物流的关系()。
A.相互独立,毫无关系B.关系密切,相辅相成C.物流是商流的先导D.商物不分离2.资金流可以认为从属于()。
A.商流B.物流C.信息流D.流通辅助性活动3.对象物所有权转移的活动称为()。
A.商流B.物流C.信息流D.流通辅助性活动4.生产系统的两个支柱是()。
物流概论课后习题答案.doc
![物流概论课后习题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60c89d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1.png)
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说明物流的概念及特征。
在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1 )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的特征:1.物流系统化2.物流总成本最小化3.物流信息化4.物流手段现代化5.物流服务社会化6.物流管理专门化7.物流电子化8.物流快速反应化9.物流网络化10.物流柔性化2.简要介绍物流的七大功能。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有效地组合、联结在一起,便成了物流的总功能,便能合理、有效地实现物流系统的总目的。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一般认为有运输、储存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如果从物流活动的实际工作环节来考查,物流由上述七项具体工作构成。
3.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有哪些?1.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联结社会生产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不断进行,以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前提条件。
3.物流是保证商流顺畅进行,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物质基础。
4.物流技术的发展是决定商品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5.物流的改进是提高微观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案例分析:略技能训练:略第二章思考题:1.说明运输的概念及功能运输是指用专用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功能:产品转移和短时储存2.什么是运输合理化?运输合理化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运输合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按照货物流通规律,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货物的运输与配送,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主要形式:分区产销平衡合理运输、直达运输、“四就”直拨运输、合装整车运输、提高技术装载量。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2讲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2讲](https://img.taocdn.com/s3/m/26754bc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1.png)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2讲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2讲⼀、名词解释1包装包装(GB):所谓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定技术⽅法⽽采⽤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的⽽在采⽤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定技术⽅法等的操作活动。
2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或机械装⼊运输设备或卸下。
3搬运在同⼀场所内,对物品进⾏以⽔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4运输⽤设备和⼯具,将物品从⼀地点向另⼀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卸下、分散等⼀系列操作。
5运输合理化物品从⽣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过程中,从全局利益出发,⼒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省、运输费⽤低、中间转运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质量⾼,并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运输⼯具的作⽤和运输能⼒,是运输活动所要实现的⽬标。
6储存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7保管对物品进⾏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管理控制的活动。
8储存合理化储存合理化是⽤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合理储存的实质就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也是⼀个投⼊产出的关系问题。
9流通加⼯物品在从⽣产地到使⽤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10流通加⼯的合理化流通加⼯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有存在的价值,⽽且做到综合考虑加⼯与配送、合理运输、合理商流等的有机结合。
11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伪知识、资料、图像、数据、⽂件的总称。
⼆、简答题1.包装可起到什么作⽤?1)保护商品。
这是包装的⾸要功能,是确定包装⽅式和包装形态时必须抓住的主要⽭盾。
2)单元化。
包装有将商品以某种单位集中的功能,这就叫单元化。
3)便利性。
商品的包装还有⽅便流通及⽅便消费的作⽤。
4)促销性。
与商流有关的包装功能是促进销售。
2.装卸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性的活动。
《现代物流基础》第二章参考答案
![《现代物流基础》第二章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252d79f01dc281e43af020.png)
第2章2.1节开篇案例:科技,能源交通等2.2节开篇案例:全选想一想:全选基础知识回顾1.物流的时间效用是由物流中的仓储活动来实现的,物流的空间效用是由物流中的运输活动来实现的,物流的形质效用是由物流中的流通加工活动来实现的。
值、企业经济价值以及顾客经济价值等。
高级职业经理人。
4.物流职位主要分布在企业物流岗位和物流企业岗位。
本章练习:一、选择题1、储存改变商品的(B)A、空间价值B、时间价值C、区位价值D、价格梯度2、生产季节性商品企业采用在淡季生产储备商品以调节旺季市场大量需求的方法,这样储备克服了(B)A、市场间隔B、时间间隔C、空间间隔D、产品间隔3、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设立基地,在世界销售是物流(B)的一个表现A、时间效用B、空间效用C、世界性D、垄断性4、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C)A、物流对国民经济增长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B、物流能够满足消费者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C、物流不能实现企业竞争战略D、物流能带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我们国家一些学者认为,特定条件下,物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2、“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存有有一段空间差,因为改变“物”的不同场所存有的位置,创造的效用,称做“时间价值”。
(×)3、“同物异地不同价”是运输场所效用的一个表现。
(√)4、创造消费者价值和满意是物流消费者经济价值的核心所在。
(√)五、思考题了解关于亚马逊物流服务的介绍,相对于传统物流业,思考现代物流的功能和作用有了哪些扩展。
提示:虽然现代物流系统越来越复杂,但是一些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还是固定的;一般来说现代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物流配送等。
现代物流信息流动更精准和透明,消费者能够即时查看货物流动进程;货物流动速度更快,运输效率更高。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9c207e941ea76e58fa04ee.png)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物流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实物配送: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与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点流动过程中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3. 流通:指的是商品流通,即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包括商品买卖行为以及相互联系、相互交错的各个商品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循环的总体。
4. 商流:是指商品通过交换而实现价值形态的变换和所有权转移的经济运动过程,它是商品流通过程的一种运动形式,反映了商品价值运动的本质要求。
5. 时间效用:“物品”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段的时间差,由于改变时间差而创造的价值。
6. 空间效用:“物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存在有一段的空间差,它们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场所差别而创造的效用二、单选题1. A.商业流2. C. 生产过程3. B. 空间位移4. D. 集成商5. D. 管道运输6. B. 销售物流7. C. 供应物流8. A.经济活动9. C. 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10. D. 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三、多选题1. A.管理派 B. 工程派 C. 军事派 D. 企业派2. A.商业流 C. 实物流3. A.运输 B. 储存 C. 流通加工 D. 信息处理4. A.商流、物流 C.信息流、资金流5. A.国内物流 B. 国际物流 D. 地区物流6. B. 装卸搬运、包装 D. 运输、储存 E. 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四、判断题1.(正确)2.(错误)。
物流主要进行运输和储存,实现物资实体空间和时间转移,而商流过程主要进行商品交换,实现物资所有权的转移。
3.(错误)。
现代流通领域已包含有四大支柱流: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4.(错误)。
一项增值性物流服务一旦成为物流产业普遍实施的、标准性的服务时,它就失去了增值性服务的功用,而成为了基本的物流服务功能。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后答案第二章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后答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b797412aad51f01dc381f1e0.png)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课后答案第二章1( 什么是物流系统,它与物流有何区别,答:物流系统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料、包装设施、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相关人员以及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系统:指在供应链管理活动中的各种物流功能,随着采购、生产、销售活动而发生,并使物的流通效率提高的系统。
这种系统大致由作业系统和信息系统组成。
简单的说,物流是实体流动的整个过程的综合表现,物流系统则是实体在流动过程中的一整套有记录的流程。
2( 物流系统由哪些要素构成,其特征有哪些,答:(1)人是物流的主要因素,是物流系统的主体。
(2)财是物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资金要素(3)物是物流系统中的基础要素(4)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的决策要素(5)组织与管理是物流系统的支持要素物流系统即具有一般系统所共有的特征,即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同时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性。
还有“目的指向性、时空序列性、开放动态性、人-机复合性、大跨度性、可分离性、复杂性、多目标函数性”3( 物流系统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怎样进行物流系统分析,答:主要目的在于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方案的信息和资料。
它把任何研究对象均视为系统,以系统的整体最优化为工作目标,并力求建立数量化的目标函数。
物流系统分析过程:(1) 界定系统问题的范围(2) 确定系统目标和标准(3) 收集资料,提出可行方案(4) 建立分析模型(5) 系统优化及方案选择(6) 系统综合评价4( 物流系统建模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物流系统建模,答:物流系统模型更深刻、更普遍地反映所研究物流系统主题的特征。
在物流系统工程中,能对所研究的系统进行抽象模型化,反映了人们对物流系统认识的飞跃。
《物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物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e4f28bb68a98271fefa70.png)
《物流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求,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国际物流: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
物流结点:是物流网络中物流线路的连接点或端点。
订货周期:又称订货提前期。
从客户的角度讲,是指从准备订货到货物收到的间隔时间。
供应链(supply chain):是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或: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链、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包装标准:是对包装标志,包装所用的材料规格,质量,包装的技术要求,包装件的试验方法等的技术规定。
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以下要求:主要为特定的客户服务;配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小;多品种,小批量;以配送为主,仓储为辅。
ABC分类管理方法:就是将库存物资按重要程度分为特别重要的库存(A类)、一般重要的库存(B类)和不重要的库存(C类)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和控制。
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生产物流: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在企业内部的实体流动称为生产物流。
生产物流和生产流程同步,是从原材料购进开始直到产成品发送为止的全过程的物流活动。
包装标准化:是对产品包装的类型、规格、产量、使用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的结构造型、印刷标志及产品的盛放、衬垫、封装方式,名词术语,检验要求等加以统一规定,并贯彻实施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措施。
配送: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86c886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c.png)
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物流学习题参考答案物流作为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物流的学习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物流学习题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物流的概念和实践。
1. 什么是物流?物流是指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通过合理的组织、计划、控制和实施,使物资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的过程。
它涉及到货物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环节,目的是实现物资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合理配置。
2. 物流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物流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通过优化物流流程和资源配置,可以减少运输时间、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等,从而实现企业的竞争优势。
3. 什么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物流系统中,通过协调和管理各个环节的活动,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它涉及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之间的协作和合作,目的是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
4. 什么是物流网络设计?物流网络设计是指在物流系统中,通过对供应链网络进行分析和规划,确定最佳的物流网络结构和布局。
它涉及到仓库位置、运输路线、配送中心等方面的决策,目的是实现物流系统的高效运作和成本最小化。
5. 什么是运输管理?运输管理是指对物流运输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涉及到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路线的规划、运输合同的管理等方面,目的是提高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
6. 什么是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对物流仓储活动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
它涉及到仓库的布局、货物的存储和管理、仓库设备的维护等方面,目的是提高仓储效率和减少库存成本。
7. 什么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物流活动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系统。
它涉及到物流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目的是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8. 什么是反向物流?反向物流是指将产品从消费者端回收到生产端的过程。
物流学 习题答案 作者 王刚 梁军 章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物流学 习题答案 作者 王刚 梁军 章后习题参考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5b4eaec02020740bf1e9b81.png)
章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二、(1)物流(2)物流系统1 .( 1)A(2)A(3)D(切B(5)c2 .( 1)ABCD(2)KLE(3)ABCEE(%ABCD(5)ABCD3 .( 1)X(2)X(3)V(切X(5)V四、解析:(1)流体:电暖器;(刀载体:卡车运输;卡车一部;额定载重量20t;(3)流向:顺德-北京;(切流量:500台;每台0. 25kg共计40 m, 12 5t;(5)流程:2400灿(®流速:三天到达;平均时速33呦(7)流效:安全;准时;满意;按合同结算运费;第二章二、(1)商物分离(2) “效益背反”三、1.( 1) C ( 2) A ( 3) D2.( 1) V (2) X ( 3) V四、解析:海尔物流模式的成功,为本土企业的物流服务提供了一种模板。
本土制造企业的自营物流比例较高的特点,可以利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将自有物流部门公司)逐步社会化、市场化。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需要结合企业和行业的特点,切不可“拿来主义”。
第三章二、(1)运输(2)集装箱三、1. (1) D(2)A(3) A(切c(5) D2 ( 1) AB(2)BC(3) ABCK(令ABCLE(5) ATE3. ( 1) V(2)X(3) V(切x(5) V四、解析:(1)企业参与运输决策对于物流成本的控制、运输效率的高低都有重要的影响,有效的运输决策往往能提高企业效益,也能在最短时间完成客户需要的服务。
(2) 一个企业物流系统运输决策往往通过运输网络设计,运输方式选择、装卸及配送水平高低等方面来实现。
第四章二、(1)经济订货批量(刀定量订货法(3)定期订货法三、1. (1) D(2) B(3) B(4)A(5) B2. ( 1) ABCD(2) CDE(3) ABCD()ABC(5) ABCffi3. ( 1) V(2) X(3) V(如V(5) V四、解析:当所有物品在一个仓库时,*20元,0^000单位,实12元,皿5%其经济订货批量(B3Q 为:B3>( 2DQ4H 咗=[(2* 20* 3000) /( 12* 0. 25)]必=200 (单位)平均库存=20咗 =100 (单位)订货频率=300尊00 = 15 (次)库存成本=12* 100* 25%H20* 15=300+300600 (元)第五章二、(1)配送(2)配送管理(3)物流共同化三、1. (1) D(2)C(3)D(切C(5) A2. ( 1) ABC(2)ABCDE(3)ABCD(切ABCIX(5)ABCLE3. ( 1) V(2)V(3)X(切X(5)V四、解析:通过富士通集团的内部网,这套配送跟踪信息系统的跟踪范围包括整个物流的全过程。
物流学概论第二单元课后思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第二单元课后思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81cf38fab069dc512201b4.png)
物流学概论第二单元课后思考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1.物流学: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的科学。
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这三个支点,支撑起物流学科体系。
2.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是对物流的计划–实施–评价,并反复进行。
3.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
4.物流专门性评价: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这便是物流评价。
按照对物流评价的范围不同,物流评价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专门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
5.物流综合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在某一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全面衡量物流管理水平的综合性评价。
6.物流纵向评价: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物流项目经理在一定的时间,成本,数量和质量约束下,各个部门负责对物流项目的支持。
7.物流横向评价:执行某一相同物流业务的部门之间的各种物流结果的对比。
它通常能表示出某物流部门在社会上所处的水平高低。
8.物流管理行政机构:指那些负责制定物流管理的制度和办法,管理和编制物流并组织实施的组织9,物流管理业务机构:指那些负责执行物流计划,具体进行各项物流活动的组织,如运输管理组织、仓储管理组织等。
10,物流工程: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客户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1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Logistic system)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
物流工程课后答案.
![物流工程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7007058fafab069dc0262.png)
《物流工程》第2版部分习题参考答案伊俊敏**********************第3章3. a.120台; b.当产量在小于120台时,A地优于B地;当产量大于120台时,B地优于A地。
4. 运量相同时,重心实际上是取几何平均,即x=(3+8+4+4+6)/5=5, y=(7+2+6+1+4)/5=4。
故中心仓库位置应选(5,4)。
5. x=(10×26+4×9+4×25+2×30+8×40)/(26+9+25+30+40)=5.97, y=(5×26+1×9+7×25+6×30+7×40)/(26+9+25+30+40)=5.95. 即坐标点(5.97, 5.95)6. 先对车床进行排列,对现有设施的x坐标进行排序,顺序为1,2,相应的权值顺序为2,3,权值和为5,如下表所示,i=2时,权值部分和大于权值总和的1/2,因此x1*=a2=10。
同理,y1*=b2=8。
将车床作为已知,同理算出:x2*=a2=10。
同理,y2*=b2=8表3a-17. x=(1×900+2×300+3×700+4×600+5×800)/(900+300+700+600+800)=3.03, y=(2×900+4×300+1×700+2×600+3×800)/(900+300+700+600+800)=2.21. 即坐标点(3.03, 2.21)8. a)当产量大于400艘艇时,A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不大于33艘艇时,B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在[34,400]之间时,C方案总成本最低。
b)实施B方案总成本最低。
c)略。
d) 加上附加条件后:当产量大于268艘艇时,A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不大于63艘艇时,B方案总成本最低;当产量在[64,268]之间时,C方案总成本最低。
物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7ee43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ef.png)
物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物流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物流学概论各章节复习思考题整理: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一、判断题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5.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6.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1.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 B )A.英国B.美国C.日本D.欧洲2.英语中现代物流概念是指( C )A.Physical DistributionB.PDC.LogisticsD.Integrated Supply Chain三、多项选择题物流的功能包括( ABCDE )A.仓储功能B.运输功能C.包装功能D.装卸搬运功能E.流通加工功能四、简答题1.简述物流的功能物流的功能一般包括:仓储功能、运输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等内容。
2.简述物流管理的内涵和发展阶段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运输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即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在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物流管理就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后勤管理阶段:最初起源于军事战时物资的供应管理,在此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此时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业务部门,只是被当做制造活动的一部分,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没有职业物流人员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物流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项目1-8全
![物流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项目1-8全](https://img.taocdn.com/s3/m/5cb0c4d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9a.png)
项目一参考答案任务一一、填空题1. 降低物资采购成本产品销售成本2. 采购联合会3. “第三产业化”4. 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物品条码技术的应用5. 机电一体化6. 《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二、判断题1.√2.×3.√4.√5.√三、选择题1.B2.D3.A4.A5.C四、名词解释1.这里所说的物流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主要指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制造商以及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实现计算机网络化。
二是指组织的网络化,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组织的网络化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
2. 物流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的应用等。
物流的信息化可实现信息共享,使信息的传递更加方便、快捷、准确,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
五、简答题1.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1)系统化。
(2)信息化。
(3)网络化。
(4)自动化。
(5)智能化。
(6)柔性化。
(7)标准化。
(8)社会化。
(9)绿色化。
2.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1)电子物流不断扩大。
(2)物流企业向集约化与协同化发展。
(3)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
(4)物流信息化快速发展。
(5)绿色物流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6)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
(7)物联网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六、应用题略任务二一、填空题1.经济2.储存流通加工信息处理3. 物流4.物理性时间效用场所效用5.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二、判断题1.√ 2.× 3.× 4.√ 5.√三、选择题1. C2. A3.A4.ABC四、名词解释1. 物流就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 物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改变这一场所的差别创造的价值叫做“空间效用”。
五、简答题1. 答:物流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是因为它在物资流转、运动过程中创造了多种效用。
上交大《现代物流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上交大《现代物流学》教学资料包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78c1e71e81c758f5f71f670c.png)
第二章物流系统分析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思考题1.什么是系统?系统有哪些典型特征?系统是同类或相关事物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的整体,相对于环境而言,系统具有一定目的和一定功能,并相对独立。
系统的特征:(1)系统的集合性(2)系统的相关性(3)系统的目的性和可控制性(4)系统的层次性(5)系统的环境适应性。
具备上述五个特点的系统是合理的、完整的、科学的系统。
2.什么是物流系统?为什么物流具有系统性?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流动的物品、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以及相关的物流环节等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1)物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而不是单一的运输或单一的保管作业。
只有物流七大环节整体合理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才能真正节约费用、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提高服务水平。
(2)物流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时还相互矛盾。
如果只重视一个侧面,忽略另一侧面,就会产生不协调。
比如不包装,或简化包装,就要增加装卸、搬运和保管费用,降低运输效率;如想减少库存,则要增加配送次数,加大运输成本等。
(3)物流管理和物流技术本身也要求统一性和整体性。
比如托盘的标准和规格,与包装尺寸、卡车车厢宽度、集装箱宽度等都有一致性要求,关系到装卸、运输效率。
(4)物流外围条件的系统要求。
比如,要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加强为用户服务,但服务是什么标准,成本是否合算,还要根据企业销售、企业经营和企业市场战略的需要而定。
也就是说,物流系统与商流系统乃至企业经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众多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相关,在追求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同时,还应该与相关的外部条件协调一致。
3.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哪些?1.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物流系统一般是由财、物、任务目标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2.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指的是物流系统所具有的基本能力;3.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1)物流设施(2)物流装备(3)物流工具(4)信息技术及网络;4.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1)体制、制度(2)法律、规章(3)行政、命令(4)标准化系统。
物流学概论 第二单元课后思考答案
![物流学概论 第二单元课后思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02f59065ce0508763213a7.png)
1.物流学:物流学是研究物质资料(广义的物资)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流转规律,寻求获得最大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的科学。
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这三个支点,支撑起物流学科体系。
2.物流管理:物流管理是指“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物流管理是对物流的计划–实施–评价,并反复进行。
3.物流管理组织:是指从事物流管理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及范围划分的组织形式。
4.物流专门性评价: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物流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计划的物流目标进行比较、分析,这便是物流评价。
按照对物流评价的范围不同,物流评价可分为专门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
专门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活动作出的分析。
5.物流综合性评价:是对物流活动在某一物流管理部门或机构全面衡量物流管理水平的综合性评价。
6.物流纵向评价:在矩阵式组织结构下,物流项目经理在一定的时间,成本,数量和质量约束下,各个部门负责对物流项目的支持。
7.物流横向评价:执行某一相同物流业务的部门之间的各种物流结果的对比。
它通常能表示出某物流部门在社会上所处的水平高低。
8.物流管理行政机构:指那些负责制定物流管理的制度和办法,管理和编制物流并组织实施的组织9,物流管理业务机构:指那些负责执行物流计划,具体进行各项物流活动的组织,如运输管理组织、仓储管理组织等。
10,物流工程:指在物流管理中,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把物流、信息流融为一体,看作一个系统,把生产流通和消费全过程看作一个整体,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控制,选择最优方案,以低的物流费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客户服务,达到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和企业经济效益目标的综合性组织管理活动过程。
1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Logistic system)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
物流系统的"输入"即指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包装、销售、物流信息处理等物流环节所需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要素,由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2讲一、名词解释1包装包装(GB):所谓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按照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在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
2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
3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以水平移动为主的物流作业。
4运输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
5运输合理化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运输过程中,从全局利益出发,力求运输距离短、运输能力省、运输费用低、中间转运少、到达速度快、运输质量高,并充分有效地发挥各种运输工具的作用和运输能力,是运输活动所要实现的目标。
6储存保护、管理、储藏物品。
7保管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
8储存合理化储存合理化是用最经济的办法实现储存的功能。
合理储存的实质就是,在保证储存功能实现前提下的尽量少的投入,也是一个投入产出的关系问题。
9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组装、价格贴附、标签贴附、商品检验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10流通加工的合理化流通加工合理化的含义是实现流通加工的最优配置,不仅做到避免各种不合理,使流通加工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做到综合考虑加工与配送、合理运输、合理商流等的有机结合。
11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伪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二、简答题1.包装可起到什么作用?1)保护商品。
这是包装的首要功能,是确定包装方式和包装形态时必须抓住的主要矛盾。
2)单元化。
包装有将商品以某种单位集中的功能,这就叫单元化。
3)便利性。
商品的包装还有方便流通及方便消费的作用。
4)促销性。
与商流有关的包装功能是促进销售。
2.装卸搬运的特点:1)装卸搬运是附属性、伴生性的活动。
2)装卸搬运是支持、保障性活动。
3)装卸搬运是衔接性的活动。
4)装卸搬运是增加物流成本的活动。
3运输的地位如何?1)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2)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3)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
4)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
4运输方式主要有几种?1)铁路运输:指使用铁路列车运送货物。
2)水路运输:指使用船舶在内河或海洋运送货物。
3)公路运输:指使用机动车辆在公路上运送货物。
4)航空运输:指使用飞机等航空器运送货物.5)管道运输:指使用管道运送气体、液体和粉状固体货物。
5运输手段选择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在选择运输手段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五个方面:1)要考虑运输物品的种类;2)要考虑运输量3)要考虑运输距离4)要考虑运输时间5)要考虑运输费用6影响运输合理化的因素有哪些?1)运输距离2)运输环节3)运输工具4)运输时间5)运输费用7哪些是不合理的运输形式?1.空驶2.对流运输3.迂回运输4.重复运输5.运力选择不当6.托运方式选择不当7.超限运输8不合理储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1)储存时间过长。
2)储存数量过大。
3)储存数量过低。
4)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
5)储备结构失衡。
9流通加工的作用是什么?1)为了提高物流速度和物品的利用率,在物品进人流通领域后,按各户的要求进行的加工活动,即在物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动的过程中2)为了促进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实现物流的高效率所采取的加工。
10不合理流通加工形式主要有哪些?1)流通加工地点设置的不合理。
2)流通加工方式选择不当。
3)流通加工作用不大,形成多余环节。
4)流通加工成本过高,效益不好。
11物流信息的作用。
物流活动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一般是随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物流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信息流,与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是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所不可缺少的。
12物流信息的特征:与其他信息相比,物流信息的特征主要表现:1)信息量大。
2)更新快。
3)来源多样化。
三、问答题1.如何理解包装合理化?可从包装的重要性方面进行认识:包装是物流的起点,包装合理化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对象,也是物流合理化的基础。
主要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
1)包装尺寸标准化2)包装作业机械化3)包装成本低廉化4)单位包装大型化和集装化5)包装材料的资源节省化2.包装的合理化原则要掌握哪些原则?1)第一因素是考虑装卸,第二因素是考虑保管,第三因素是考虑运输。
2)合理选用包装材料与技术。
包装材料与技术涉及包装成本与包装效果,这就是一个二律背反的问题。
3)方便包装物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再循环,在这方面,有许多有效的管理措施:①通用包装,②周转包装,③梯级利用,④再生利用等。
3.网络时代包装管理有什么新的发展趋势?由于电子商务的兴起和发展,使人们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搜寻到有关商品的全部信息,这些信息远胜于传统包装利用商业包装的促销作用。
因此,可以预见,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包装促销的功能会逐渐弱化,促销型包装的领域会大幅度地狭窄化。
4.可从哪些方面考虑装卸搬运合理化?1)降低装卸搬运作业次数2)移动距离(时间)最小化3)提高装卸搬运的活性4)装卸搬运机械化5)充分利用重力和消除重力影响,进行少消耗的装卸6)系统化5运输管理应掌握哪些原则?1)及时——按照产、供、销的实际需要,及时把货物送达到指定的地点,尽量缩短物品在途时间。
2)准确——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防止各种差错的发生,准确无误地将物品送达到收货人手中。
3)经济——通过合理的运输手段和运输线路以及配货方案,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4)安全——在货物运输前做好运输包装工作,保证在货物运输过程中不发生霉烂、碰撞、挤压、残损以及丢失现象。
对于危险品要防止燃烧、爆炸。
6.运输合理化的有效措施应从哪几方面入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考虑: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3)尽量发展直达运输4)配载运输5)发展特殊运输技术和运输工具6)通过流通加工,使运输合理化7.储存和运输的关系如何?储存和运输是物流的两个主要功能要素:运输是以改变“物”的空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储存是以改变“物”的时间状态为目的的活动以克服产需之间的时间差异来获得更好的效用。
储存使物品安全放置一段时间,从而实现了物品在“供应链”中上下环节的衔接,并调节上下环节流量的差异,从而保持了正常的生产与流通,使社会再生产不断发展。
8储存在物流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1)储存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2)储存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3)储存可以创造“时间效用”。
4)储存是“第三个利润源”的重要源泉之一。
8什么是储存的逆作用?在物流系统中,储存是一种必要的活动。
但由其特点决定,也经常存在冲减物流系统效益,恶化物流系统运行的趋势。
主要因为储存的代价太高。
1) 固定费用支出。
2) 机会损失。
3) 陈旧损坏与跌价损失。
4) 保险费支出。
5) 进货、验收、保管、发货、搬运等可变工作费。
9如何实施储存管理合理化?1)将静态储存变为动态储存。
2)实施重点管理。
3)采用有效的“先进先出”方式。
4)提高储存密度,提高仓容利用率。
5)采用有效的储存定位系统。
6)采用有效的监测清点方式。
7)采用现代储存保养技术。
10流通加工可体现哪些方面效果?1)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2)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
3)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
4)充分发挥各种输送手段的最高效率。
5)改变功能,提高收益。
11 流通加工合理化主要考虑哪些方面的结合?1)加工和配送结合。
2)加工和配套结合。
3)加工和合理运输结合。
4)加工和合理商流相结合。
5)加工和节约相结合。
12物流信息有哪些一般和特殊的性质?一般性质:1)真实性。
2)滞后性。
3)不完全性。
特殊性质:1)广泛性。
2)复杂性。
3)联系性。
13物流信息与物流决策之间表现为怎样的关系?1)物流信息为物流决策提供依据。
2)正确的决策关键在于正确的判断。
3)决策的执行结果是对信息和决策方法的检验。
四、论述题1.试述包装在物流中的地位。
1)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包装处于生产过程的末尾和物流过程的开头,既是生产的终点,又是物流的始点。
2)作为生产的终点,产品生产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包装。
因此,包装对生产而言,标志着生产的完成,从这个意义上讲,包装必须根据产品性质、形状和生产工艺来进行,必须满足生产的要求。
3)作为物流的始点,包装完成之后,包装了的产品便具有了物流的条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包装便可发挥对产品保护的作用和进行物流的作用。
4)实现销售。
从这个意义来讲,包装对物流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2.试讨论装卸搬运在物流中的地位。
1)在物流过程中,装卸活动是不断出现和反复进行的,它出现的频率高于其他各项物流活动。
2)每次装卸活动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往往成为决定物流速度的关键。
3)装卸活动所消耗的人力也很多,所以装卸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
4)我国目前铁路运输的始发和到达的装卸作业费大致占运费的20%左右,船运的装卸费占运费的40%左右。
5)装卸搬运在物流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3.试述流通加工的作用。
流通加工的主要作用在于优化物流系统,其表现在三个方面:1)通过流通加工,使物流系统服务功能大大增强。
从工业化时代进入新经济时代,一个重要标志是出现“服务社会”,增强服务功能是所有社会经济系统必须要做的事情。
2)使物流系统成为“利润中心”。
通过流通加工,提高了物流对象的附加价值,这就使物流系统可能成为新的“利润中心”。
‘3)使物流系统成本降低。
通过流通加工,可以使物流过程减少损失、加快速度、降低操作的成本,因而可能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
4.试比较的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区别。
可从五个方面的区别进行比较:1)物流信息在发挥物流系统整体效用上的功能,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整体的中枢神经。
(2)物流信息是物流系统变革的决定性因素。
2)物流信息在物流活动中的四个层次上起着强大的支持作用:(1)支持交易系统。
(2)支持管理控制。
(3)支持决策分析。
(4)支持战略计划制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