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胡乾斌课后习题_第五章_自测题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解答(第五章)————————————————————————————————作者:————————————————————————————————日期:习题及参考答案5.1 一个点电荷 Q 与无穷大导体平面相距为d ,如果把它移动到无穷远处,需要作多少功?解:用镜像法计算。
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的影响用镜像电荷来代替,镜像电荷的大小为-Q ,位于和原电荷对称的位置。
当电荷Q 离导体板的距离为x 时,电荷Q 受到的静电力为2)2(042x Q F επ-=静电力为引力,要将其移动到无穷远处,必须加一个和静电力相反的外力2)2(042x Q f επ=在移动过程中,外力f 所作的功为d Q d dx dx Q dx f 016220162επεπ=⎰∞⎰∞= 当用外力将电荷Q 移动到无穷远处时,同时也要将镜像电荷移动到无穷远处,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外力作的总功为dq8/2επ。
也可以用静电能计算。
在移动以前,系统的静电能等于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d Q d Q Q d Q Q q q W 082)2(04)(21)2(042122211121επεπεπϕϕ-=-+-=+=移动点电荷Q 到无穷远处以后,系统的静电能为零。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外力作功等于系统静电能的增量,即外力作功为dq8/2επ。
5.2 一个点电荷放在直角导体内部(如图5-1),求出所有镜像电荷的位置和大小。
解:需要加三个镜像电荷代替 导体面上的感应电荷。
在(-a ,d )处,镜像电荷为-q ,在(错误!链接无效。
)处, 镜像电荷为q ,在(a ,-d )处,镜像电荷为-q 。
图5-1 5.3 证明:一个点电荷q 和一个带有电 荷Q 、半径为R 的导体球之间的作用力为]2)22(2[04R D DRq D D qR Q q F --+=επ其中D 是q 到球心的距离(D >R )。
证明:使用镜像法分析。
【新教材】第五章测评Word版含解析
第五章测评(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每个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机器人装有作为眼睛的“传感器〞,犹如大脑的“控制器〞,以及可以行走的“执行器〞,在它碰到障碍物前会自动避让并及时转弯。
以下有关该机器人“眼睛〞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该机器人的“眼睛〞利用了力传感器B.该机器人的“眼睛〞利用了光传感器C.该机器人的“眼睛〞利用了温度传感器D.该机器人的“眼睛〞利用了声音传感器,说明该机器人“眼睛〞利用了光传感器,应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2.如下图,电容式触摸屏的构造主要是在玻璃屏幕上镀一层透明的薄膜导体层,再在导体层外加上一块保护玻璃,电容式触摸屏在触摸屏四边均镀上狭长的电极,在导体层内形成一个低电压交流电场。
在触摸屏幕时,由于人体是导体,手指与内部导体层间会形成一个特殊电容(耦合电容),四边电极发出的电流会流向触点,而电流强弱与手指到电极的距离成正比,位于触摸屏后的控制器便会计算电流的比例及强弱,准确算出触摸点的位置。
由以上信息可知()A.电容式触摸屏的内部有两个电容器的电极板B.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大C.当用手触摸屏幕时,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电容越小D.如果用戴了绝缘手套的手触摸屏幕,照样能引起触摸屏动作,把导体层当作另一个极板,应选项A错误;手指与屏的接触面积越大,即电容器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越大,故电容越大,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如果戴了绝缘手套或手持不导电的物体触摸时没有反响,这是因为手不能形成另一个电极,不能构成电容器,不能引起导体层电场的变化,选项D错误。
3.传感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种类多种多样,其性能也各不相同。
空调机在室内温度到达设定的温度后,会自动停止工作,空调机内实现这一功能的传感器是()A.力传感器B.光传感器C.温度传感器D.声传感器4.某仪器内部电路如下图,其中M是一个质量较大的金属块,左右两端分别与金属丝制作的弹簧相连,并套在光滑水平细杆上,a、b、c三块金属片间隙很小(b固定在金属块上),当金属块处于平衡状态时。
大学物理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课后习题答案5.1 解:以振动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正向,放手时开始计时。
设t 时刻砝码位置坐标为x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220)(dtx d mx x k mg =+-其中0x 为砝码处于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所以有 0kx mg = 解出0x 代入上式,有:022=+x mk dtxd 其中 mk =ω可见砝码的运动为简谐振动简谐振动的角频率和频率分别为: s r a d x g mk /9.90===ω Hz 58.12==πων振动微分方程的解为)c o s (ϕω+=t A x由起始条件 t =0 时,,1.00m x x -=-= 0=v得: A =0.1m ,πϕ=振动方程为:)9.9cos(1.0π+=t x5.2 证明:取手撤去后系统静止时m 的位置为平衡位置,令此点为坐标原点,此时弹簧伸长为x ,则有: 0sinkx mg =θ (1)当物体沿斜面向下位移为x 时,则有: ma T mg =-1sin θ (2) βJ R T R T =-21 (3) )(02x x k T += (4)R a β= (5) 将(2)与(4)代入(3),并利用(5),可得: k x R R kx mgR a RJ mg --=+0sin )(θ利用(1)式可得 x RJ mR kR dtx d a +-==22所以物体作简谐振动因为 R J mR kR +=ω 所以振动周期为 ωπ2=T5.3 解: 因为 mk ππων212==所以 :1221m m =νν22121)(m m νν==2 Kg5.4 解:(1) 由振动方程)420cos(01.0ππ+=t x 可知:振幅A =0.01m ;圆频率 πω20=; 周期 s T 1.02==ωπ频率Hz 10=ν ;初相40πϕ=(2)把t =2s 分别代入可得:2005.0)420cos(01.0|2=+==ππt x t m2314.0)420sin(2.0|2-=+-===πππt dt dx v t m/s)420sin(4|22πππ+===t dtdv a t5.5 解: T =2s ,ππω==T2设振动方程为:)cos(10ϕπ+=t x则速度为:)s i n (10ϕππ+-=t v加速度为: )c o s (102ϕππ+-=t a根据t =0 时,x =5cm ,v < 0 的条件,得振动的初相为 3πϕ=,故振动方程为:)3cos(10ππ+=t x设在 1t 时刻振子位于cm x 6-=处,并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有:53)3'c o s (-=+ππt 54)3's i n (=+ππt故有 s cm t v /1.25)3'sin(10-=+-=πππ22/2.59)3'cos(10s cm t a =+-=πππ设弹簧振子回到平衡位置的时刻为2t ,则有πππ2332=+t ,从上述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需时间为: st t 8.0/)]3)53(arccos()323[(12=----=-ππππ5.6。
最新胡寿松版完整答案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2-1 设质量-弹簧-摩擦系统如图2-1所示,途中f 为黏性摩擦系数,k 为弹簧系数,系统的输入量为力()p t ,系统的输出量为质量m 的位移()x t 。
试列出系统的输入输出微分方程。
解:显然,系统的摩擦力为dtt dx f)(,弹簧力为)(t kx ,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有 22)()()()(dtt x d m t kx dt t dx f t p =-- 移项整理,得系统的微分方程为)()()()(22t p t kx dtt dx f dt t x d m =++2-2 试列写图2-2所示机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解: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不计重力时,得2112211112[()()]d y dyk y t y t M k y f F dt dt-+=-+整理得2111121222()()()d y dyM f k k y t F k y t dt dt+-+=-2-3 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
图2-1 习题2-1 质量-弹簧-摩擦系统示意图图2-2 习题2-2 机械系统示意图(1))sin 1(3)(t t f -= (2)at te t f =)( (3))43cos()(π-=t t f解:(1)[()][3(1sin )]L f t L t =-2223([1][sin ])113()13(1)(1)L L t s s s s s s =-=-+-+=+ (2)at te t f =)(21[]L t s=21[()][]()at L f t L te s a ==- (3)()cos(3))cos(3)]42f t t t t π=-=+[()])cos(3)]2L f t t t =+222[sin(3)][cos(3)])23)299329L t L t s s s s s =+=++++=+2-4 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反变换 (1))5)(2(1)(++-=s s s s F(2))3(6)(2+-=s s s s F(3))1(152)(22++-=s s s s s F解:(1)112()(2)(5)25s F s s s s s --==+++++1112[()][]25L F s L s s ---=+++ 112512[]2[]252ttL L s s e e ----=-+++=-+ (2)226211()(3)3s F s s s s s s --==++++ 112211[()][]3L F s L s s s ---=+++ 111231112[][][]321t L L L s s s t e ----=+-+=+- (3)22225115()(1)1s s s F s s s s s -+-==+++ 11215[()][]1s L F s L s s ---=++11215[][]11cos 5sin s L L s s t t ---=++=+-2-5 试分别列写图2-3中各无源网络的微分方程(设电容C 上的电压为)(t u c ,电容1C 上的电压为)(1t u c ,以此类推)。
第5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解 (1) H ( z ) H ( s ) s 2 1 z 1
T 1 z 1
1 z 1 1 1 2 z 1 z 2 1 z 1 1 z 1 2 1 z 1 7 1 8 z 1 5 z 2 ( ) 5 7 7 1 z 1 1 z 1
(1)写出 H (e j ) 的表达式; (2)若用冲激响应不变法,确定模拟滤波器的边界频率,写出 H a ( j ) 的表达式,并画出图形; (3)若用双线性变换法,确定模拟滤波器的边界频率,写出 H a ( j ) 的表达式,并画出图形。
H (e j )
4 2
4
2
4
2
题 5-12 图 解 (1)数字滤波器的幅度相应为
;判断滤波器的选频特性(高通、低通、带通或带阻) ;
解 系统极点为 z极 0.5 ,位于单位圆内,所以有 H (e )
0, ,
滤波器为高通。
1 1 0.5e j H (e j ) 0.67
j
0.5 , H (e j ) 1/ 1.25 0.89
C
xa (t )
R
ya (t )
题 5-16 图
解 H a ( )
R 1 R jC
jRC j 1 jRC j 1 RC
因为 0, H a (0) 0; , H a () 1 ;所以此滤波器为高通滤波器。 模拟系统的系统函数为 H a ( s )
2 1 e
(1 j 2 )T
(2) H ( s )
H ( z)
z
1
3 1 e
(1 j 2 )T
(完整版)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习题5-1下面的程序运行后,(AL)=_______,CF=_______。
MOV CL, 8MOV AL, 0NOT ALROL AL, CLCMP AL, 0FFHJZ NEXTMOV AL, 0NEXT:……答:(AL)=0FFH, CF=05-2 在下面的程序段中,“DEC CX”指令执行了_______次。
MOV CX, 6JCXZ NEXTL1: DEC CXJNZ L1NEXT:……(A) 0(B) 5(C) 6(D) 7答:C5-3 设有单字节有符号数X,Y与Z,如果X+Y>200,则求X-Z,否则求X+Z,运算结果存储在SUM字单元中。
DATA SEGMENTX DB 120Y DB 100Z DB 20SUM DB 0DATA ENDSSTACK1 SEGMENT STACKDB 20H(?)STACK1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 DS:DATA, SS:STACK1BEGIN: MOV AX, DATAMOV DS, AXXOR AH, AHMOV AL, XXOR BH, BHMOV BL, YADD AX, BX//注意这里用的是16位的寄存器,想想原因?CMP AX, 200MOV AL, XJG SUB0;判断ADD AL, ZJMP END0SUB0:SUB AL, ZEND0:XOR AH,AHMOV SUM, AXMOV AH,4CHINT 21HCODE ENDSEND BEGIN5-4 下面的程序段执行后,BUF1的前5个字节单元内容分别是多少?DATA SEGMENTDA1DW123H, 456H, 0AB00HDA2DB12H, 34H, 56H, 0ABHDB$-DA2BUF1DB10H D UP(1,2,3)BUF2DB10H, 20H, 30HDATA ENDS……MOV SI, OFFSET DA1MOV DI, OFFSET BUF1MOV CX, 5LOP: MOV AL, [SI]MOV[DI], ALINC SIINC DILOOP LOP……答:5-5 阅读下列程序,回答下列问题:(1) 该程序完成什么功能?(2) 程序中的“INC SI”可否用指令“ADD SI, 1”代替,为什么?(3) 程序中的指令LEA SI, DATA1可用指令________代替。
初中物理同步练习题九年级上册-第五章自我综合评价 ( 第五章 )
自我综合评价(第五章)[ 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一个导体接在某电路中,设该导体的电阻不随温度变化。
当把它两端的电压增加到原来的2倍时,该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将( ) A.电阻不变,电流增加到原来的2倍B.都保持不变C.电阻不变,电流减小到原来的一半D.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2.如图5-Z-1甲所示是电阻甲和乙的I-U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Z-1A.电阻乙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甲两端电压为2 V时,R甲=0.4 ΩC.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 A时,电路总电阻是15 ΩD.如图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 V时,电路总电流为0.4 A3.如图5-Z-2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与电压表示数变化的情况分别是( )图5-Z-2A.变小,变大 B.变小,不变C.不变,不变 D.变小,变小4.如图5-Z-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
闭合开关S后,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两电表的示数突然都变为零,则该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能是( )图5-Z-3A.电阻R断路 B.电阻R短路C.灯L断路 D.灯L短路5.如图5-Z-4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 A;开关S断开后,电流表的示数改变了0.5 A,则R1与R2的阻值之比2为( )图5-Z-4A.13∶5 B.3∶5 C.5∶3 D.5∶136.如图5-Z-5所示,MN间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 Ω。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处于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5 A;当滑片P处于ab的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0.4 A,则MN间的电压是( )图5-Z-5A.6 V B.5 V C.4 V D.3 V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7.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 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当它两端电压为0 V时,则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五章习题答案(大题)
习题一、填空题1、 正弦波振荡器一般是由 基本放大电路 、 反馈网络 和 选频网络 所组成,但为了保证振荡器幅值稳定且波形较好,常常还需要 稳幅 环节。
2、正弦波振荡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相位平衡条件是 2A F n ϕϕπ+=;幅度平1=。
3、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的相位平衡条件是 2A F n ϕϕπ+=;幅度平衡条件是1AF >。
4、产生低频正弦波一般选用 RC 振荡器;产生高频正弦波一般选用 振荡器;产生频率稳定性很高的正弦波可选用 LC 振荡器。
二、选择题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输出信号最初是由 B 中而来的。
(A 、基本放大电路 B 、干扰或噪声信号 C 、选频网络2、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由 C 而定。
(A 、基本放大电路 B 、反馈网络 C 、选频网络3、 RC 正弦振荡电路中,设理想运放,f R 和1R 阻值适当,100R k =Ω,0.01C uF=则其振荡频率约 为(B )。
A.15.9HzB.159HzC.999HzD.99.9Hz三、分析与计算题1、正弦波振荡器由哪几部分组成?它与放大器相比有何本质区别?答:正弦波振荡器一般由基本放大器电路、反馈网络、选频网络所组成。
多了选频网络,采用的是正反馈网络,可以产生所需要频率的正弦波振荡器。
2、振荡器的起振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在有了初始信号以后才能起振?如何获得初始信号?答:振荡器的起振条件1AF >。
有了初始信号,才有输出信号,通过正反馈网络产生自激正荡。
初时信号不是外加的激励信号,而是电路中自带的干扰和噪声信号。
3、用相位平衡条件判断如图7.1所示电路是否能产生正弦波振荡,并说明理由。
题图7.1解:(a)能产生正弦波振荡,电感式LC 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b) 能产生正弦波振荡,电容式LC 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4、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如图7.2所示。
已知电路总电感L=10mH ,C=0 .01(1)在图中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上标明同名端,使反馈信号的相移满足电路振荡的相位条件。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物理选修三第五章《原子核》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30927]下列核反应中,属于原子核的衰变的是( )A .427301213150He Al P n +→+B .32411120H H He n +→+ C .235190136192038540U n Sr Xe +10n ++→D .238234492902U Th He →+2.(0分)[ID :130915]14C 发生放射性衰变变为14N ,半衰期约为5700年。
已知植物存活期间,其体内14C 与12C 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 的比例持续减少。
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 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5700年 B .12C 、13C 、14C 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14C 衰变为14N 的过程中放出α射线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 的衰变3.(0分)[ID :130908]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 的碘131,经过24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 .二分之一B .四分之一C .八分之一D .十六分之一4.(0分)[ID :13087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出电子的荷质比D .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5.(0分)[ID :130858]关于近代物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轻核聚变反应方程234112H H He X +→+中,X 表示电子B .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分别用红光和紫光照射金属钾表面均有光电子逸出,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D .基态的一个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n = 3激发态后,可能发射2种频率的光子 6.(0分)[ID :130857]一个静止的原子核a bX 经α衰变放出一个α粒子并生成一个新核,α粒子的动能为E 0.设衰变时产生的能量全部变成α粒子和新核的动能,则在此衰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 )A .02E cB .()024E a c -C .()024a E c - D .()024aE a c -7.(0分)[ID :130855]放射性元素A 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 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 ,则元素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 的位置向前移动了 A .1位B .2位C .3位D .4位8.(0分)[ID :130854]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A .14140671C N e -→+B .2351139951920533902U n I Y n +→++C .23411120H +H He+n →D .427301213150He +Al P+n →9.(0分)[ID :130950]研究表明,中子(10n )发生β衰变后转化成质子和电子,同时放出质量可视为零的反中微子e ν。
高中物理 第五章单元测试一
积盾市安家阳光实验学校第五章 交变电流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每题4分,共20分)1、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当线圈通过中性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中的感电动势最大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于零,线圈中的感电动势最大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线圈中的感电动势于零D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于零,线圈中的感电动势于零2、交流发电机工作时的电动势的变化规律为sin m e E t ω=,如果转子的转速n 提高1倍,其它条件不变,则电动势的变化规律将变化为( )A 、sin 2m e E t ω=B 、2sin 2m e E t ω=C 、2sin 4m e E t ω=D 、2sin m eE t ω= 3、通有电流i=I m sin ωt (A )的长直导线OO ′与断开的圆形线圈在同一平面内(如图所示),为使A 端电势高于B 端的电势且U AB 减小,交变电流必须处于每个周期的 ( ) 期A、第一个14周期B 、第二个14周C 、第三个14周期 D 、第四个14周期4.一个电阻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为P ,当接到电压U=10sinωt(V)的交流电源上,它的发热功率是 P C.P D.2P5.把电热器接到110V 的直流电源上,每秒产生的热量为Q ,现把它接到交流电源E ,每秒产生的热量为2Q ,则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是A.1102vB.2202VC.220VD.110V二、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每题5分,共20分) 6.如图所示,一个理想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匝数比为10:1,把初级线圈接入U=2202sin100πtV 的交流电源,那么 A.用交流电压表测量次级输出电压为2202V B.次级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C.次级接入R=22Ω的电阻,则初级线圈的电流为1AD.次级接入,R=22Ω的负载,则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22W 7.由交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e=102sin4πt(V),可知A.此交流电的频率是4π(Hz)B.此交流电的周期是0.5sC.当t=0.5s 时,此交流电动势有最大值[来D.当t=0时,产生此交流电的线圈平面与中性面重合8、关于交变电流与直流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电流大小做周期性变化,则一是交变电流 B 、直流电的大小可以变化,但方向一不变 C 、交变电流一是按正弦或余弦规律变化的D 、交变电流的最大特征就是电流的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9.A 一只低压教学电源输出的交变电压瞬时值U=102sin314t(V),关于该电源的规格和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只电源可以使"10V2W"的灯泡正常发光B.这只电源的交变电压的周期是314sC.这只电源在t=0.01s 时电压达到最大值D.“10V2μF”电容器不能接在这只电源上三、填空题(本题共7个空,每空4分,共28分)10、 一个电热器接到55V 的直流电源上所产生的热功率刚好是接到某交流电源上产生的热功率的1/16,那么,这个交流电源的路端电压是________V ;先后两次通过电热器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五章1.doc
A. 0.8kgB. 2kgC. 0.32kgD ・ 2.8kgA.采用热值高的燃料B.降低热机功率C.保证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D.以上措施都可以 7、冰和水的比热之比是1: 2,质量之比是2: 1,在各自状态不变的情况下,放出的热量之比是3: 2,则冰和水降低的温度Z 比是(C ) A. 1: 2 B. 1: 3 C.3: 2 D. 3: 48、如图7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血巾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 ) A.分了间存在引力 B.分了间存在斥力C. 分子间有间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下面的乞种现象屮,可以说明9、下列事例屮,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BA.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B.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第五章综合测试(B )一、选择题(毎小题3分,共60分)1、如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屮,能够说明分了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 )A B C D2、 把一铁块放在炉上加热一段时间后,下列物理量屮不变的是(B )A. 铁块的体积B.铁块的比热容C.铁块的内能D.铁块的密度3、 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
区别优劣煤质最科学的办法是检测下列哪个物理量(C )A. 比热容B.密度C.热值D.温度4、 下列事例屮,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 水壶屮的水沸腾后,壶盖被水蒸气顶起B. 两手相互磨擦,手心变热C. 用气筒给自行车打气时,气筒会发热D. 流星与空气磨擦生热、发光5、一台效率为40%的柴汕机,当输出3.44X 107J 有用功时,消耗的柴汕质量是多少?(柴油的热值是4.3x10^/畑)6、为了提高热机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是(C )I 夂I7C.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D.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10、・沿海地区同沙漠地区相比,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B A.水的密度比沙石的密度小 B.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的比热容C.水的热量大于沙石的热量D.水的传热木领比沙石的传热木领差11、2009年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采川液态氢做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C )A较大的比热容B较低的沸点C较大的热值D较高的凝固点12、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Z—是热机效率B在四冲稈内燃机屮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D在压缩冲程屮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13、根据分了运动论,下血哪句话是错误的(C )A.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B.温度越高,气体、液体、固体扩散越快C.温度越高,物体的动能越大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多14、下列过程,通过热传递增加物体内能的是(D )A.火车经过后,铁轨的温度升高B.压缩筒内空气,使乙醯达到着火点C.流星在空气屮高速下落,发出光和热D.铁片在室外被太阳晒热15、有关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用热值大的燃料,就能提高热机效率B.多燃烧一些热值大的燃料,就能提高热机效率C.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D.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是热机效率等于或大于116、质量均为1kg的铝块、铅块、水银和水(C水〉(2铝>(2水银〉C铅),将铝块和水银的温度从10°(3加热到20€,铅块和水的温度从40°(3加热到50°C,则吸热最多的是(C )A.铝B.铅 C.水D.水银17、很多机器在工作时,往往用水来冷却,用水冷却的故主要原因是(A )A.水的比热容大B.水放出的热量多C.水的温度低D.水容易取得,不需要花钱买18、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来完成的是(D )A.只有吸气和压缩两个冲稈B.只有压缩和排气两个冲稈C.只有排气和吸气两个冲程D.有吸气、压缩和排气三个冲程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只要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就一定会升高B.只要物体的温度升高,物体就一定吸热C・只要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20、根据表屮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Z—是水银的比热容小B.北方楼房屮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區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C的水比0°C的冰效果好二、填空题21、_________ 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 _________ 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它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_______ 地做________ 的运动。
高中物理第五章原子核测评含解析选择性第三册
第五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2020山东潍坊三模)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的是()A。
α粒子散射实验B。
天然放射现象C.电子的发现D。
玻尔的原子模型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天然放射现象在原子核内部发生,说明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故B正确;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具有复杂结构,故C错误;玻尔的原子模型中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概念,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故D错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2238U衰变为91234Pa要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B。
β射线与γ射线一样都是电磁波,但β射线的穿透本领远比γ射线弱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有关D。
天然放射性现象使人类首次认识到原子核可分238U衰变为91234Pa要经过1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A错92误;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B错误;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C错误;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可分,D正确.3.如图所示,x为未知放射源,它向右方放出射线,p为一张厚度为0。
5 mm左右的薄铝箔,铝箔右侧是一真空区域,内有较强磁场,q为荧光屏,h是观察装置。
实验时,若将磁场撤去,每分钟观察到荧光屏上的亮点数基本没有变化,再将铝箔移开,则每分钟观察到荧光屏上的亮点数明显增加,则可知放射源x 可能为()A。
α射线和β射线的混合放射源B.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C.β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D.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每分钟观察到荧光屏上的亮点数基本没有变化,说明磁场对穿过p的射线粒子没有影响,可知射到屏上的是不带电的γ射线;再将厚0.5mm左右的薄铝箔移开,则每分钟观察到荧光屏上的亮点数明显增加,说明除接收到γ射线外,又收到了原来被薄铝箔p挡住的射线,而厚度为0。
5mm左右的铝箔能挡住的只有α射线,所以此放射源应是α射线和γ射线的混合放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自测题
5.1 填空题
1. RAM 6264芯片的地址线为A12~A0,其存储容量为 8kb 。
2. 可用紫外线擦除后改写的存储器EPROM经擦除后,各单元的内容应为 FFH 。
3. 为实现内外程序存储器的衔接,应使用 PSEN 信号进行控制。
4. MCS-51可提供 ROM 和 RAM两种存储器、最大存储空间可达 64KB 的两个并行
存储器扩展系统。
5. 在存储器编址技术中,不需要额外增加电路,但却能造成存储映像区重叠的编址方法
是线选法,能有效利用存储空间、适用于大容量存储器扩展的编址方法是地址译码法。
6. 64KB的SRAM存储器芯片需要16 根地址线和 18 根数据线。
5.2 选择题 (在各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 MCS-51单片机在对程序存储器进行读控制时,有效信号是( B )。
A. /RD
B. /PSEN
C. /WR
D. /RD 和/PSEN
2. 在MCS-51中,为实现P0口线的数据和低位地址复用,应使用( A )。
A. 地址锁存器
B. 地址寄存器
C. 地址缓冲器
D. 地址译码器
3. MCS-51单片机在对数据存储器进行写控制时,有效信号是( D )。
A. /PSEN
B. /EA
C. ALE
D. /WR
4. 用Intel 2114(1K×4位)扩展成8KB的存储器系统,所需2114的片数和片选信号
数为( D )。
A. 16、16
B. 8、8
C. 8、16
D. 16、8
5. 在使用译码法同时扩展多片数据存储器芯片时,不能在各存储芯片间并行连接的
信号是( B )。
A. 读写信号(/RD 和/WR )
B. 地址译码输出信号
C. 数据信号
D. 高位地址信号
5.3 问答题
1. 已知8031最小系统采用的一片2716程序存储器芯片(2KB),其片选信号/CE 端与P
2.6
相连,试问占用了多少组重叠的地址范围?写出最小的一组和最大的一组地址。
2. 图T5.1是2片2764、1片6264与8031、74373的接线图,采用线选法将A15、A14、A13分别与2764、6264的/CE 连接,试写出2764、6264各芯片的地址范围。
图T5.1
3. 图T5.2是8031与3片2764、2片6264的接线图,采用地址全译码法将2764、6264的/CE 与74138的输出端连接,试正确连线及确定存储器芯片的地址范围。
图T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