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
摘要:众所周知,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学生乐学、乐思的情境,把学生
引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中,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思考与质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
究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问题情境可以是文字内容、图片资料、录音录像、电脑课件,也可以是演示实验、实践活动等。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什么样的
情境,既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求,也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接受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把若干新知识渗透到奇妙有趣的
情节、场景或故事之中,以情境中的问题解决为需要,激发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自信,认识“做中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将知识
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整合创新的规则、技巧。同时促使学生
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达到在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
教学方式。
阅读课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课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教师“启”而学生“发”,语文课堂教
学应大胆改革,应把教学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大胆发挥,大胆
想像,大胆畅所欲言。笔者认为,如果语文教学仅仅像以往常教师的一根粉笔、
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课本情境,笔者认为这对现
代学生来说是很难实现的。所以,课堂教学情境的目的主动权在于学生,因此应
把主要角色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施展,才能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否则,任你嘴皮磨破,想把所有的知识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学生是无动于衷的,
这样会收益甚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
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下面谈,笔者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点
滴体会。
一、创设极富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对已有经验的挖掘和利用
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情厚意的,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
的文字下蕴涵的深情。有时,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
一种大语文观念,跳出课堂,语文要与生活相联系。从课内到课外,然后又从课
外再回到课内,这时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比如,在《背影》这
篇课文中,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对母亲较有感情,却对父亲颇多怨言。应该
说难以理解渴望课文里的父亲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先让学生
自由诉说自己对于父亲的不满看法,然后和学生讲述了自己父亲的一个疼爱自己
的小故事,在教师眼中,自己的父亲是一个伟大的父亲。这样,通过教师的这个
故事,学生很快明白,尽力挖掘父亲对待自己的闪光点,终于明白父亲对待自己
的爱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来。教师顺水推舟,抓住机会引导学生,学
生终于纷纷起来述说自己的父亲,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刻理解和领会。所以,做文同做人,有时,要明白课文,同时也要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从而激
发了学生的情感,跳出课文内容的同时也是在解决课文内容。从而为学生创设生
活情境和情感情境,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兴趣,形成动机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问题情境教学是能够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营造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激励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问题情境
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意识
和创新能力。
比如在《永久的悔》这篇课文中,笔者设计了回忆旧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
还记得朱自清的《背影》吗?(学生齐答:记得)是啊,那个肥胖的、年老的、蹒
跚的背影已经刻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同时,它还让我们懂得了父爱无言的表达
方式。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回忆母亲的好文章。有人说“好文章要有好的读者”我
相信五班同学一定会成为最好的读者,对不对?(学生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地齐答:对)。那么,这篇好文章是什么呢?它就是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永久的悔》”。
笔者以朱自清的《背影》回忆旧情境,把学生带入了对父爱的品味之中,情
感的海洋也随之泛起了涟漪。随后,以“‘好文章要有好的读者’我相信五班同学一
定会成为最好的读者”这样一个新颖的导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它符合学生追求新奇事物、相互竞争状态的心理实际,面对好文章,想成为“最好的读者”这
一目标,使得全体学生跃跃欲试。正是由于我创设了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才
迅速地在学生心中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促进其积极、主
动地进行学习。
三、创设表演情境,有助于挖掘潜力、培养能力
有时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
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
篇课文过程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老大臣观察的
动作,笔者在教学课文过程中请两位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到讲台现场
给全班同学表演,从而调节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进入情境的角色中。再如,在
教学魏学伊的《核舟记》这篇课文过程中,课文多涉及空间位置,所以在教学过
程中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把课文分成两个表演场景,一个是苏、黄、佛印神态。
一个是两个舟子的神态。分成小组进行表演,学生认真研究课文,相互讨论,课
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在笑声和表演声中学习课文,从错误的表演中认识自己理
解上的偏差。最终得出了正确的表演位置。通过这样的表演教学,不但活跃了课
堂气氛,而且让学生把课本里的文字变成可见的情境表演,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
容的理解,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和表达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爱心融入文本,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点燃学生进取的激情,唤醒学生的生活真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才会使学生
主动参与、主动投入、乐于探究,并获得主动发展。
(作者单位:山西省霍州市第三中学 0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