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民营企业内部控制

摘要:据统计,民营企业为中国就业市场提供了近70%的岗位,约50%的财政收入,已成为我国经济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但小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三年,大中型民营企业寿命仅为七年,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不高,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若不从企业管理、法制建设、内部控制等方面进行解决,必将影响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根据coso五要素分析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提出改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失效对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解决就业及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小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三年,大中型民营企业寿命仅为七年,许多民营企业经历了一段短暂辉煌的发展之后,又壮烈的倒下。凡是破产倒闭的民营企业,归其原因,绝不是外来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而是企业内部的原因,倒闭的民营企业都是垮在自己的手中,如:巨人、南德等,大多数都与企业内部控制缺失或失效,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直接相关。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要素及重要意义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

coso委员会将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障的过程。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特

点,我们可以将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定义为:以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

管理规范。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根据coso委员会的规定,企业内部控制具体包括:

1.控制环境:指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

2.风险评估:指对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经营等各种风险的评估、识别、应对的一系列措施。

3.控制活动:指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执行的全过程。

4.信息和沟通:指企业整个控制活动中信息的向下传达,向上反馈的信息双向沟通。

5.监督:指对控制活动执行情况的监督反馈。

(三)内部控制对民营企业的重要意义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内部控制在控制和防范企业的各种风险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现状

(一)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薄弱

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治理职能和管理职能,以及治理层和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及其重要程度的态度、认识和措施。控制环境设定了内部控制的基调,内部控制环境薄弱将致内部控制缺失或失效。我

国民营企业有约有940万家,但只有约2万家的股份制企业,能够成功上市成为公众企业的民营企业总共不足千家,所以我国民营企业的特点是股权相对集中,企业资源也较为有限,处在企业金字塔的最底层,业绩波动也较大,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大多数企业的所有者也是企业的经营者,两权分离程度较低。部分民营企业不但无视企业内部控制,还缺乏一个企业应有的社会道德观、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甚至无视法律;比如制药售药的企业出现“毒胶囊”事件、奶行业的“三鹿奶粉事件”、所谓的“行业潜规则”等等,为了利益很多企业失去了应有的基本的社会道德观、责任感和正义感,不但凌驾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上,漠视法律的存在,最终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甚至面临灭顶之灾。

(二)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风险可以说无处不在,企业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将导致企业在遭遇重大风险时出现危机。在民营企业中,由于企业规模大小及所涉行业不同,对于风险管理的方式也不同,但大多数企业对长期的、重大的风险管理能力较弱。几乎很少有企业设置风险管理部门或岗位,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企业承受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如系统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法规风险、环境风险、信用风险等。如果企业在计划投资时未进行深入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资源等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企业将面临的各种风险,而是根据投资者个人判断、直觉就果断做出投资决策没有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措施的准备,盲目投资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

的巨大损失。

(三)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企业内部控制活动执行不力,致使企业内部控制形同虚设。企业控制活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二是各种控制活动的执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强调不相容职务分离,为的是更好保护企业财产不受侵害。内部控制的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是指一项业务如果由一人来完成有可能造成舞弊等行为出现时就应当进行分离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有75%左右选择部分执行内部控制,仅有不到10%的企业选择了全面内部控制,还有15%左右的企业基本或根本没有内部控制。在民营企业里,大多数企业里或多或少会有家族成员,同时民营企业考虑成本效益,有的将关键的活动安排家族成员或认为信得过的人员进行控制,应相互牵制的岗位也未进行分离,不是以制度进行控制,而是用人来控制,在民营企业里更多是人管人,制度的执行也是因人而异。由此可见民营企业中大多数存在控制活动的执行情况处于一种非理性、非常态、无序控制的状况中,致使内部控制形同虚设。(四)企业内部信息和沟通不畅

在民营企业中,信息传递的上传下达存在不及时或不完整的现象甚至可能渠道不通,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渠道为口头传达,占总量的60%以上,而口头传递信息没有记录,容易造成信息的误传,也不利于后续的监督。由于我国民营企业股权相对集中,而且对外部融资较少,除企业必须对工商、税务部门或部分

银行满足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外,对外信息披露相对较少。民营企业基于利润最大化,获取竞争优势,可能没有全部遵守法律法规进行规范经营,比如:劳动法律法规,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环境相关法律法律,行业规定等,为了在市场中获取最大利润及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企业也不愿报露相关信息,甚至某些企业真实信息只有所有者最清楚。另外,企业由于人员素质等因素,部分信息质量也不高。比如小的民营企业的财务信息可能不真实、不完整、不及时,对决策的有用性很有限。

(五)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缺失

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缺失,可能使企业失去最后防范风险的机会。内部控制的监督可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但由于企业管理人员或家族成员凌驾于内部控制制度之上,企业员工也不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风险控制的最后一道屏障也失去了。而对于外部监督,在我国除对上市公司外,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等要求民营企业披露内部控制有效性。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监督几乎没有聘请外部审计师进行审计。

三、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对策

(一)改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

改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样才能摆脱内部控制人控现象。主要应从管理层改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真正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管理层应先从自身做起,真正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本身的重大意义主动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