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合集下载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相对密度是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比值,也称为比重。

相对密度测量实验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特性,进而推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本文将介绍相对密度测量实验的原理、步骤和实验器材,并探讨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实验原理:相对密度的测量是基于物质的密度特性。

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符号ρ表示。

相对密度则是物质相对于水的密度比值,即相对密度=物质密度/水密度。

由于水的密度在常温下为1克/立方厘米,因此相对密度也可以表示为物质的密度与水密度的比值。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实验所需的器材包括实验台、砝码、弹簧测力计、容量瓶、水槽等。

2. 测量物质的质量:首先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质的质量,记录下质量数值。

3. 测量物质的体积:将容量瓶装满水,记录下水的初始体积。

然后将物质放入容量瓶中,再次记录水的体积。

两次体积的差值即为物质的体积。

4. 计算相对密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质的密度,并与水的密度进行比较,得出物质的相对密度。

实验器材:1. 实验台:用于支撑实验器材和进行实验操作。

2. 砝码: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

3. 弹簧测力计: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4. 容量瓶:用于测量物质的体积。

5. 水槽:用于装水和进行测量。

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法:1. 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称量误差、读数误差等,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是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2. 实验装置漏水:容量瓶存在漏水情况会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

解决方法是检查容量瓶是否有破损,确保密封性良好。

3. 实验环境影响:实验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解决方法是在稳定的实验环境条件下进行实验。

通过相对密度测量实验,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特性,进而推断物质的成分和性质。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准确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避免实验误差的影响。

同时,及时发现并解决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快速准确地测定气体相对密度的方法

快速准确地测定气体相对密度的方法

快速准确地测定气体相对密度的方法有很多,这里给出几种常用的方法:
1.重量法:测定一定量的气体,然后用天平测定气体的重量。

根据
气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气体的相对密度。

2.比容法:将一定量的气体装入比容器中,然后测量比容器容积的
变化。

根据比容定律,可以计算出气体的相对密度。

3.密度计法:使用密度计测量气体的密度。

密度计通常是一种电子
仪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气体的密度。

4.净化称重法:将一定量的气体经过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后,用
天平测量气体的重量。

根据气体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可以计算出气体的相对密度。

上述方法均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气体相对密度,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保证测量环境的稳定性,以及测量过程中的温度、压强等因素。

相对密度的测定

相对密度的测定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量样品中氢原子核的密度,从而 计算出样品的相对密度。
输入 标题
步骤
将样品放入核磁共振波谱仪中,通过测量样品中氢原 子核的共振频率和幅度,结合已知的水分子中氢原子 核的密度,计算出样品的相对密度。
原理
计算公式
适用于测量液体的相对密度,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 度,但设备成本较高。
应用范围
相对密度(ρ) = (样品在空气 中的重量 - 样品在水中所受的 浮力) / (容器的体积 × 水的密 度)
适用于测量固体和液体的相对 密度,操作简便,但精度较低 。
气相色谱法
原理
步骤
计算公式
应用范围
利用不同物质在谱柱上的 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使不 同物质在色谱柱上分离,通 过检测器检测各组分的浓度 ,从而计算出样品的相对密
原理
比重瓶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液体在空气中的重量和在水中的 重量来计算相对密度的方法。比重瓶是一个精确的测量工 具,其内部容积是恒定的。
计算公式
相对密度(ρ) = W1 / W2
步骤
将液体样品倒入比重瓶中,称量其在空气中的重量(W1), 然后将比重瓶放入已知密度的水中,再次称量其在水中的重 量(W2)。
应用范围
适用于测量液体的相对密度,精度高,但操作较为繁琐。
浮力法
原理
步骤
计算公式
应用范围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 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其排开的 液体的重量。通过测量物体在 液体中的浮力和液体的密度, 可以计算出物体的相对密度。
将待测样品放入一个已知密度 的容器中,然后将容器放入已 知密度的水中,通过测量样品 在水中所受的浮力,结合容器 和水的密度,计算出样品的相 对密度。
03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1 简述1.1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得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得密度与参考物质(水)得密度之比、通常用d表示,除另有规定外,均指20℃时得此值,即d,。

1。

2 组成一定得药品具有一定得相对密度,当其组分或纯度变更,相对密度亦随之改变;因此,测定相对密度,可以鉴别或检查药品得纯杂程度。

1、3相对密度测定法有二种,即比重瓶法与韦氏比重秤法。

一般用比重瓶法,采用此法时得环境(指比重瓶与天平得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

测定易挥发液体得相对密度时,宜采用韦氏比重秤法、2仪器与用具2.1比重瓶常用规格有容量为5、10、25或50m1得比重瓶或附温度计得比重瓶(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01附图)。

测定使用得比重瓶必须洁净、干燥。

2.2韦氏比重秤由玻璃锤、横梁、支柱、砝码与玻璃筒等五部分构成(见《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01附图)。

根据玻璃锤体积大小,分为20℃时相对密度为1与4℃时相对密度为1得韦氏比重秤。

2。

3 恒温水浴。

3试药与试液水应为新沸过得冷却纯化水。

4 操作方法4、1 比重瓶法4.1。

1比重瓶重量得称定将比重瓶洗净并干燥,称定其重量,准确至毫克mg数。

4。

1.2供试品重量得测定取上述已称定重量得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得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得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得温度)得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得上升,过多得液体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此现象意味着温度已平衡),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擦干瓶壁外得水,迅速称定重量准确至毫克(mg)数。

减去比重瓶得重量,即得供试品重量。

4.1。

3水重量得测定按上述求得供试品重量后,将比重瓶中得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得冷水,再照供试品重量得测定法测定同一温度时水得重量。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相对密度测定呀,这可有点像探索物质世界的小秘密呢。

要是想测定液体的相对密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用比重瓶法。

先把比重瓶洗得干干净净的,要是上面沾着脏东西,那测定出来的结果肯定是乱七八糟的呀。

然后称出比重瓶的重量,这个重量可得称准了,就像称金子一样谨慎。

接着把要测定的液体装进比重瓶,装到刻度线那儿,可别多了也别少了,不然像在做一个歪歪扭扭的蛋糕似的。

再称一次比重瓶和液体的总重量。

然后把液体倒掉,把比重瓶烘干或者擦干,再装上蒸馏水到刻度线,再称一次重量。

最后根据公式算出相对密度。

公式嘛,就是液体重量除以同体积蒸馏水重量,这公式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相对密度的大门。

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好多事呢。

比重瓶一定要干燥,要是有水渍在里面,就像在干净的画布上乱涂乱画一样,结果肯定不准。

还有称重量的时候,天平要调平,要是天平歪着,那得出的结果能靠谱吗?不可能的呀。

从安全性来说,比重瓶法挺安全的。

没有什么危险的化学试剂或者高压高温的情况,就像在平地上走路一样安稳。

稳定性也不错,只要操作正确,每次测定出来的结果偏差不会太大,就像一个老实巴交的人不会突然变卦。

那这个相对密度测定有啥应用场景呢?在化学工业里,要调配溶液的时候,知道各种成分的相对密度可太重要了。

就像厨师做菜要知道各种调料的用量一样。

在石油工业中,测定石油产品的相对密度,能知道石油的质量好坏呢。

优势就是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特别复杂的仪器设备,这不是很棒吗?有个小化工厂,他们要生产一种新的化学试剂。

在调配过程中,需要测定其中一种原料的相对密度。

他们就用比重瓶法。

刚开始的时候,员工操作不熟练,结果忽高忽低的,可把他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后来经过仔细练习,测定结果很准确。

生产出来的化学试剂质量也特别好,这就像打了一场胜仗一样高兴。

相对密度测定是很实用的方法,大家在合适的时候可以大胆去用。

简述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原理

简述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原理

简述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原理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原理是通过比较待测液体与参照物(通常是水)的密度来确定。

相对密度也被称为比重,是物体的密度与其中一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液体食品相对密度的测定可以通过几种方法来实现,以下是其中两种常见的方法:1.比重瓶法比重瓶法是一种最常用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它使用了一个被称为比重瓶的器皿,比重瓶有一个紧密封闭的塞子,上面有一个细长的颈管。

首先,称重并记录比重瓶,然后将它清洗净,并完全干燥。

接下来,使用已知密度的液体(通常是水)将比重瓶装满,称重并记录质量。

将这部分液体倒掉,然后用待测液体装满比重瓶,也要称重并记录质量。

最后,打开比重瓶上的塞子,将液体流出,使得液面与颈管平齐。

然后,使用纯酒精或丁醇清洗颈管,并将其擦干。

最后,重新插入塞子并再次称重并记录质量。

通过比较上述质量的变化,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相对密度。

2.浊度法浊度法是一种依赖于光传播的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不能通过比重瓶法进行测量的液体,例如浓稠液体。

该方法使用了一个浊度计,将其中一个样品的浊度与标准样品的浊度进行比较以得出相对密度。

首先,使用标准样品校准浊度计。

然后,将待测液体与标准样品加入两个独立的容器中,确保两个样品均匀混合。

接下来,将浊度计的光电管放置在两个容器中,并分别记录浊度计的读数。

通过比较两个样品的读数,可以计算出待测液体的相对密度。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待测液体的相对密度计算公式都需要使用干净、准确的质量和容积测量数据。

此外,测定液体应与标准样品具有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对于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测定,还需要注意食品中的固体颗粒或气泡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在测量之前应尽可能去除这些因素。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

4.结果计算
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供试品重量 水重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2 m1 m3 m1
相对密度测定法
比重瓶法的注意事项
➢比重瓶必须洁净、干燥 ➢避免气泡 ➢拿瓶位置,比重瓶的颈部 ➢室温
相对密度测定法
二、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二)韦氏比重秤法
比重瓶的构造
1.支架 2.调节器 3.指针 4.横梁 5.刀口 6.游码 7.小 钩 8.细白金丝 9.玻璃锤 10.玻璃圆筒 11.调节螺丝
即在相同条件下,物质比纯化水重的倍数,通常
用dtt 来表示。《中国药典》2015年版除另有规定外,
均指t=20℃时的比值。
相对密度测定法
二、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仪器不同
比重瓶法(供试品用量少较常用) 韦氏比重秤法(适用于易挥发液体)
纯度变更,相对密度亦随同改变,可以区别或检查 药品的纯杂程度。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
三、相对密度在药物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纯度变更,相对密度亦随同改变,可以区别或检查 药品的纯杂程度。
)(供试品重:解析供试)(
相对密度测定法
g g
实例解析
实例:布洛芬滴剂的相对密度测定 方法:按比重瓶法测定,本品的相对密度应为1.090-1.270 实测数据:测定温度为20,比重瓶重21.597g,(比重瓶+供试品) 重32.009g,(比重瓶+水)重30.885g。 判断是否合格?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对密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掌握比重瓶法测相对密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熟悉相对密度测定法在药物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相对密度试验方法(一)概述土的密实程度通常指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的含量。

土颗粒含量多,土就密实;土颗粒含量少,土就疏松。

但对于无粘性土来说这种表示密实度的方法有明显缺点,主要是这种表示方法没有考虑到粒径级配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

例如取两种不同级配的砂土进行分析,假定第一种砂是理想的均匀圆球,不均匀系数C U=1.0。

若这种砂处于最密实的排列,理论上可以算出这时的孔隙比e=0.35。

如果砂的比重G S=2.65,则最密实时的干密度рd=1.96g/cm3。

第二种砂是同样的理想圆球,但其级配中除大的圆球外,还有小的圆球可以充填孔隙,即不均匀系数Cu>1.0,显然这种砂最密时的孔隙比e<0.35。

这就是说,如果两种砂都具有同样的孔隙比e=0.35,但对于第一种砂已处于最密实状态,而对第二种砂则不是最密实状态。

工程上为了更好地表明粗粒土所处的密实状态,采用将现场土的孔隙比与该种土所能达到最密实时的孔隙比e min和最松时的孔隙比e max相对比的办法来表示现场土孔隙比为e时的密实度。

这种度量密实度的指标称为相对密度Dr公路路基填方工程用击实试验结果控制施工质量,对粘性上来说是很好的,但对于粗粒土,因其理论和实践上不适用于一般粘性土所表示的击实关系曲线,所以用压实度指标控制粗粒土路基的压实质量不尽合理,建议用Dr。

作为压实质量控制指标。

(二)仪器设备(1)量筒:容积为500cm3及100cm3两种,后者内径应大于6cm.(2)长颈漏斗:颈管内径约1.2cm,颈口磨平。

(3)锥形塞:直径约1.5cm的圆锥体镶于铁杆上。

(4)砂面拂平器。

(5)电动最小孔隙比仪,如无此种仪器,可有下列(6)-(8)的设备。

(6)金属容器,有以下两种:①容积250cm3,内径5cm,高度12.7cm。

②容积1000c m3,内径10cm,高度12.7cm。

(7)振动仪。

(8)击锤:锤重1.25kg高度:150mm,锤座直径50mm。

相对密度公式

相对密度公式

相对密度公式
相对密度公式是ρ相对=m物质/m水。

气体的相对密度等于两气体密度之比,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

而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故气体的相对密度又等于摩尔质量之比,即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相对密度比重瓶测定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测试样品;
(2)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钟,使瓶内被测物的温度达到20℃;
(3)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4)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干,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
(5)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并装满新煮沸过的冷水。

(6)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测试样品的相对密度=供测试样品重量/水重量
1。

相对密度法

相对密度法

相对密度法相对密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密度。

相对密度是指物体的密度与某一标准物质的密度之比。

本文将介绍相对密度法的原理、实验步骤以及其应用。

一、相对密度法的原理相对密度法基于物体的浮力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除液体的重量。

浮力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而体积与物体的密度成反比。

因此,通过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可以间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一种密度已知的液体作为标准物质,如水。

将容器放在水平的平台上,并确保容器内的液体充满。

2. 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准确测量待测物体的质量,记作m1。

3. 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体积:用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体积,记作V1。

4. 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将物体完全浸入液体中,用适当的方法测量物体在液体中的体积,记作V2。

5. 计算物体的相对密度:根据相对密度的定义,计算物体的相对密度ρ。

公式为ρ = (m1/m2) * (V2/V1),其中m2为液体的质量。

相对密度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化学、材料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案例:1. 材料鉴定:通过测量物体的相对密度,可以确定材料的成分和性质,从而进行材料的鉴定和分类。

2. 密度测量:相对密度法可以用于测量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密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3. 浮力计算:相对密度法可以用于计算浮力,从而研究物体在不同介质中的浮沉情况,对船舶设计、建筑工程等有重要意义。

4. 确定材料纯度:相对密度法可以用于确定材料的纯度,通过与标准物质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判断材料中的杂质含量。

总结:相对密度法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物体的密度。

通过浮力原理,可以间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相对密度法广泛应用于材料鉴定、密度测量、浮力计算和材料纯度确定等领域。

通过相对密度法,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物体的性质和特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验提供基础数据。

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的测定方法一般有重力比重瓶法、抽气式比重计法和漂浮法。

(1)重力比重瓶法:将试样溶解在水中,并适当加热至恒定温度,用精密重力比重瓶,将溶液和水同时放入重力比重瓶中,悬浮在某一特定高度处,读取比重瓶上刻度,记下其体积比,即为溶液的相对密度。

(2)抽气式比重计法:该方法是将试样溶解在水中,并适当加热至恒定温度,将溶液和水分别装入抽气式比重计的两个容器内,使溶液的容器的高度能跟水的容器的高度保持一致,然后抽气,使液体的体积减少,最后读取比重计上的刻度,记下其体积比,即为溶液的相对密度。

(3)漂浮法:该方法是将试样溶解在水中,并适当加热至恒定温度,将溶液和水分别装入不同大小的容器内,使溶液的容器能漂浮在水的容器上方,然后读取容器上的刻度,记下其体积比,即为溶液的相对密度。

0601相对密度测定法

0601相对密度测定法

0601 相对密度测定法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数,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也可采用振荡型密度计法测定。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图1、图2略。

1.比重瓶法略2.韦氏比重秤法略3. 振荡型密度计法振荡型密度计主要由U型振荡管(一般为玻璃材质,用于放置样品)、电磁激发系统(使振荡管产生振荡)、频率计数器(用于测定振荡周期)和控温系统组成。

通过测定U型振荡管中液体样品的振荡周期(或频率)可以测得样品的密度。

振荡频率(T)与密度(ρ)、测量管常数(c)、振荡管的质量(M)和体积(V)之间存在下述关系:T2=M+ρ×Vc×4π2如果将c / (4π2 ×V)定义为常数A,M/V定义为常数B,则上述公式可简化如下:ρ =A×T2−B常数A和B可以通过往振荡管中加入两种已知密度的物质进行测定,常用的物质为新沸放冷的水和空气。

分别往样品管中加入干燥空气和新沸放冷的水,记录测得的空气的振动周期T a和水的振动周期T w,由下式计算出空气的密度值d a:d a=0.001293×273.15t×p101.3式中d a为测试温度下的空气密度,g/mL;t为测试温度,K;p为大气压,kPa。

从附表中查出测得温度下水的密度值d w,照下述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常数A和常数B:A=T w2−T a2 d w−d aB=T a2−(A×d a)式中T w为试样管内为水时观测的振荡周期,s;T a为试样管内为空气时观测的振荡周期,s;d w为测试温度下水的密度,g/mL;d a为测试温度下空气的密度,g/mL。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

相对密度测定法相对密度系指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比重瓶法1(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2)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

(3)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4)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干,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5)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

(6)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水重量比重瓶法2(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2),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10~20分钟.(2)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使过多的液体从塞孔溢出,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照上述(1)法,自“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起测定,即得。

韦氏比重秤法(1)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3),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

(2)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

(3)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

(4)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

比重计发1.将供试品注入清洁、干燥的量筒内,不得有汽包,将量筒置于20度的恒温水浴中,待温度恒定后,将清洁、干燥的比重计缓缓地放入供试品中。

相对密度试验方法(孔隙比)

相对密度试验方法(孔隙比)

相对密度试验方法仪器设备(1)量筒:容积为500cm3及100cm3两种,后者内径应大子6cm.(2)长颈漏斗:颈管内径约1.2cm,颈口磨平。

(3)锥形塞:直径约1.5cm的圆锥体镶于铁杆上。

(4)砂面拂平器。

(5)电动最小孔隙比仪,如元此种仪器,可有下列(6)-(8)的设备。

(6)金属容器,有以下两种:①容积250cm3,内径5cm,高度12.7cm。

②容积1000cm3,内径10cm,高度12.7cm。

(7)振动仪。

(8)击锤:锤重1.25kg高度:150mm,锤座直径50mm。

(三)试验步骤1.最大孔隙比的测定(1)取代表性试样约1.5kg,充分风干(或烘于),用手搓揉或用圆木棉在橡皮板上碾散,并拌和均匀。

(2)将锥形塞杆自漏斗下口穿人,并向上提起,使锥体堵住漏斗管口:一并放人体积1000cm3量筒中,使其下端与量筒底相接。

(3)称取试样700g,准确至1g,均匀倒人漏斗中,将漏斗与塞杆同时提高,移动塞杆使锥体略离开管口,管口应经常保持高出砂面约1-2cm,使试样缓缓且均匀分布地落人量筒中。

(4)试样全部落人量筒后取出漏斗与锥形塞,用砂面拂平器将砂面拂平,勿使量筒振动,然后测读砂样体积,估读至5cm3。

(5)以手掌或橡皮塞堵住量筒口,将量筒倒转,缓慢地转动量筒内的试样,并回到原来位置,如此重复几次,记下体积的最大值,估读至5cm3。

(6)取上述两种方法测得较大体积值,计算最大孔隙比。

2.最小孔隙比的测定(1)取代表性试样约4kg,按最大孔隙比测定的步骤处理。

(2)分三次倒入容器振击,先取上述试样600-800(其数量应使振击后的体积略大于容器容积的1/3)倒人1000cm3容器内,用振动仪以各(150-200)次/min的速度敲打容器两侧,并在同一时间内,用击锤于试样表面锤击30-60)次/min,直至砂样体积不变为止(一般约5-10min时)。

敲打时要用足够的力量使试样处于振动状态。

振击时,粗砂可用较少击数,细砂应用较多击数。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1、仪器:比重瓶、韦氏比重秤。

2、定义:相对密度系指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通常常用d tt 表示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用d2020表示。

3、原理: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区别或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4、仪器与用具:4.1比重瓶:常用规格有容量为5、10、25或50ml的比重瓶和附温度计的比重瓶,测定使用的比重瓶必须洁净、干燥。

4.2韦氏比重秤:分为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

4.3恒温水浴。

5、试药和试液水:应为新鲜煮沸后放冷的纯化水。

6、操作规程6.1比重瓶法:测定不易挥发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法。

6.1.1比重瓶重量的称定:将比重瓶洗净并干燥,称定其重量,准确至mg数。

6.1.2供试品重量的测定:取上述已称定重量的比重瓶,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该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此现象意味着温度已平衡),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擦干瓶壁外的水,迅速称定重量准确至mg数。

减去比重瓶的重量,即得供试品重量。

6.1.3水重量的测定:按上述求得供试品重量后,将比重瓶中的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供试品重量的测定法测定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

6.1.4采用带温度计的比重瓶时,应在装满供试品(温度低于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药品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待液体不再由侧管溢出,立即盖上罩。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1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1

相对密度测定法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果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兽药的相对密度,可用于检查兽药的纯杂程度。

液体兽药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用比重瓶测定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因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1) 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1a ),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图1 比重瓶 图 2b a供试品的相对密度=供试品重量水重量(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图1b),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体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自“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秤法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2),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食品物理特性测定—食品相对密度测定(理化检验技术)

食品物理特性测定—食品相对密度测定(理化检验技术)

(三)测定方法
比重计法 2.方法说明
(1)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待测样液温度应为20℃。在测定密度的同时应测量试液 的温度,且在实验过程中应保持温度恒定。若不是20℃,可查表校正相对密度的读数。
(2)测定时应将量筒置于水平桌面上,密度计不得接触量筒的器壁和底部,待测液 中不得有气泡。
(3)读数时应以密度计与液体形成的弯月面的下缘最低点为准。若颜色较深,不易 看清弯月面下缘,则以弯月面两侧最高点为准。
(三)测定方法 1.密度瓶法 (2)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洗净、干燥密度瓶的质量。先装满纯水,密塞, 密度瓶
浸入20℃的恒温水浴中,放置0.5小时,用滤纸条擦干瓶外壁,加盖后称重, 得空瓶与纯水的质量;然后将水全部倾出,装满样液后,密塞,按上法操作,称 取空瓶和样液的质量,计算 (1)水和样液应完全装满密度瓶不得留有气泡,多余液体可从瓶塞顶部小孔 溢出,用滤纸吸去。 (2)在达到恒温后取拿密度瓶时,不得用手接触密度瓶的球部,以免受热使 液体流出,最好用工具夹取。 (3)水浴中的水必须清洁无油污,避免污染密度瓶外壁。 (4)天平室温度不得高于20℃,否则瓶中的液体会膨胀溢出。
(一)概述 相对密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纯水的质量之比,以d表示。
通常应在d的右下角标明水的温度,右上角标明待测物的温度。
表示某液体在20℃时对4℃水的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物质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 我国规定液态食品密度测定时的标准温度为20℃,所以食品理化检验中相对密度 通常是指20℃时,某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20℃纯水质量的比值,以d表示。
(三)测定方法
比重计法
1.原理 比重计利用了阿基米德原理,将待测液体倒入一个较高的容器,再将比重计 放入液体中。比重计下沉到一定高度后呈漂浮状态。此时液面的位置在玻璃 管上所对应的刻度就是该液体的密度。测得试样和水的密度的比值即为相对 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对密度测定方法
相对密度系指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某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

除另有规定外.温度为20℃。

纯物质的相对密度在特定的条件下为不变的常数。

但如物质的纯度不够,则其相对密度的测定值会随着纯度的变化而改变。

因此,测定药品的相对密度,可用以检查药品的纯杂程度。

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图1)测定;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可用韦氏比重秤(图2)。

用比重瓶测定时的环境(指比重瓶和天平的放置环境)温度应略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

1.比重瓶法
(1)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a ),装满供试品(温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装上温度计(瓶中应无气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使内容物的温度达到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用滤纸除去溢出侧管的液体,立即盖上罩。

然后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精密称定,减去比重瓶的重量,求得供试品的重量后,将供试品倾去,洗净比重瓶,装满新沸过的冷水,再照上法测得同一温度时水的重量,按下式计算,即得。

水重量供试品重量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2)取洁净、干燥并精密称定重量的比重瓶(如图1b ),装满供试品(湿度应低于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后,插入中心有毛细孔的瓶塞,用滤纸将从塞孔溢出的液体擦干,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恒温水浴中,放置若干分钟,随着供试液温度的上升,过多的液休将不断从塞孔溢出,随时用滤纸将瓶塞顶端擦干,待液体不再由塞孔溢出,迅即将比重瓶自水浴中取出,照上述(1)法,白“再用滤纸将比重瓶的外面擦净”起,依法测定,即得。

2.韦氏比重瓶法
取20℃时相对密度为1的韦氏比重秤(图2),用新沸过的冷水将所附玻璃圆筒装至八分满,置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的水浴中,搅动玻璃圆筒内的水,调节温度至20℃(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温度),将悬于秤端的玻璃锤浸入圆筒内的水中,秤臂右端悬挂游码于1.0000处,调节秤臂左端平衡用的螺旋使平衡,然后将玻璃圆筒内的水倾去,拭干,装入供试液至相同的高度,并用同法调节温度后,再把拭干的玻璃锤浸入供试液中,调节秤臂上游码的数量与位置使平衡,读取数值,即得供试品的相对密度。

如该比重秤系在4℃时相对密度为1,则用水校准时游码应悬挂于0.9982处,并应将在20℃测得的供试品相对密度除以0.9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