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5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件新人教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95df23a76e58fafab003af.png)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我为家乡做贡献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 题都是学习中的关键,若能抓住老师提出的问题深入思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⑥ 利用笔记抓住老师的思路。记笔记不仅有利于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抓住老师的思路。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7
谢谢欣赏!
2019/5/25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28
你想怎样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呢?
共
表
同
达
讨
谢
论
意
三、可敬的家乡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 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吗?你 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小结
这些可爱可敬的家乡 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 献着自己的力量,为 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 一份力,他们的事迹 值得我们学习。
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调查吧! 说说可敬的家乡人是谁,上榜理 由是什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 的。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247d43b14e852459fb5788.png)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周虹一、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3课。
本课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交流与细节中怀着积极学习家乡人身上宝贵的品格,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本单元前2课从家乡的环境、物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到家乡自然环境对自己的滋养。
本课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人文环境培育着人的品行。
从物与人两个综合的维度上认识家乡才是立体的、完整的。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家乡这一概念已经有所了解,有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每次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家乡人受到赞美或者赢得胜利时,心里都会很高兴,而且从学生自身也希望家乡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名人。
但学生对身边默默付出的家乡人关注的比较少,在课上需要老师加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2.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3.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4.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感激与热爱之情;5.学会与他们友好交往。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五、教学难点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
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可敬的家乡人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从观察家人开始,不断扩大视野,引出课题,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一天天在长大,你的家人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吧,快一起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分享。
师:全家人每个都在关心你、爱护你,为你的成长而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许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身边熟悉的人吧。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赛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赛课获奖教案_0](https://img.taocdn.com/s3/m/0bbda4f90029bd64783e2ccf.png)
谢谢你,熟悉的陌生人——《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设计理念】从小培养孩子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美德都是小学道德与法制课程一直在呼吁的。
对于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美德也同样如此,需要从小开始培养,使热爱家乡成为孩子自身的一种情感体现。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则会大大增强这种个人归属感,归属感对一个人形成稳定的性格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培养孩子热爱家乡,也是在培养孩子一颗感恩的心,具有感恩情怀的人长大后会回报家乡的养育之恩,对于家乡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这种统一的情感体验会促使人们更加团结,更加和谐,以至于社会更加安定。
本课将围绕爱家乡为主题,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人,体会家乡人互相帮助和彼此牵挂的情感,并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
【教学目标】1.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体会家乡人相互关心、帮助和彼此牵挂的感情。
2.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并理解、认同、尊重。
3.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体会家乡人相互关心、帮助和彼此牵挂的感情。
2.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并理解、认同、尊重。
【教学难点】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2.学生准备:课本【教学过程】一、方言导课,感受乡情师:同学们,你们好,我姓周,你们可以叫我周老师,第一次见面咱们得好好打个招呼,来!这位同学,你好,请问你是哪里人啊?出生在哪里啊?(南昌)师:哦,我出生在丰城,我是丰城人。
那么,我们用自己的家乡话聊聊天好吗?南昌人问,你中午吃了什么会怎么说?谁来说说?哦,是这样的啊!我们丰城人会这样说——师:和南昌话一样吗?是的,不一样。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abe319ffab069dc51220130.png)
。她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她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一:家乡人 暖我心
我最熟悉的身边人
是
,有一
次,
。他
让我感到 。
活动二: 家乡人 谢谢您
活动二:家乡人 谢谢您
活动二:家乡人 谢谢您
活动三: 家乡人 可真棒
模范 代表
古今 名人
校园 榜样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可敬的家乡人:
邓艾民
上榜理由: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活动步骤: 1、个人填写点赞卡; 2、小组内依次交流; 3、推荐到全班交流。
活动三:家乡人 可真棒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https://img.taocdn.com/s3/m/cd96c83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a.png)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起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
《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七条明确指出:“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人的认同感,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家乡人的了解及对他们劳动的认同;二是对家乡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的认同。
学情分析“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的和有距离的。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家乡人,明白他们的可亲。
2.借助视频和情境,感恩家乡人的付出。
3.依托体验、活动,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感谢。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情境、体验感受。
使用教材的构想通过教材图片的呈现与小主持人的话,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况,知道各种工作的辛苦与贡献,为家乡人感到自豪,并与家乡人建立积极的共存观。
教学流程一、观看家乡美景,引入家乡人话题1、同学们,现在老师要播放一段视频,请你们仔细观察,用心发现视频中所展现的是哪里的美景。
2、播放家乡视频泰山挑山工视频环卫工3、交流:这是哪儿的美景?对,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家乡-泰山风景名胜区,请同学们想一想,是谁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生活环境,是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如此美丽呢?像这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家乡人(板贴:家乡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齐读课题)二、走进身边的家乡人,感受他们的服务(一)走进校园l走近保安1.大家看,这位生活在你们身边的家乡人,你们认识吗?(保安)你们有没有用你们的小眼睛仔细的观察过,保安叔叔每天都在为我们做些什么?他的工作仅仅是这些吗?今天很荣幸,老师把我们的保安叔叔请到了咱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一天是怎么工作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13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13](https://img.taocdn.com/s3/m/f10ed6c30975f46527d3e1ce.png)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旨在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周围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乡人,从而协助学生建立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很少会主动观察生活在周围的身边人,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本课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的人开始说起,逐渐扩大到生活各行各业的人,从而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7条明确指出:“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
了解家乡人的生活和工作情况,知道各种工作的辛苦与奉献,为家乡人感到自豪,并与家乡人建立积极的共存观。
基于此,本课以“了解身边人”;“走进身边人”;“点赞身边人”;“感恩身边人”为四个模块。
通过课前调查,引导学生了解生活在身边的熟悉的身边人带给我们什么样温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寻找生活中“看不见的身边人”;通过辨析导行,引导学生树立对各行各业服务人员应心怀尊重与感恩之心,从而达成本课的德育目标。
【教学目标】1.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了解身边人的生活。
2.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3. 培养理解、尊重身边人和热爱身边人的情感。
【重点】从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了解身边人的生活。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身边人和热爱身边人的情感。
【课前准备】PPT,课前调查单,保密袋。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揭示课题师: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父母给我们的关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但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很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吧。
(出示情境:学校周边早餐铺店员、文具店营业员、商场服务员、司机、工人......)师:你都看到了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6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6](https://img.taocdn.com/s3/m/41d0007551e79b8969022697.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村夫》第一课时课题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知识与水平目标】认识家村夫,认识身旁的人。
学习【过程与方法目标】经过采集信息,提高与人交往的水平。
目标【感情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理解和认识中,激发学生对家村夫的感谢之情。
要点认识各行各业家村夫难点对家村夫的感谢教课过程教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诗歌《回乡偶书》问:从这首诗歌中,你感觉到了什么?浓浓的乡情把家村夫牢牢地连在了一同。
讲解新课生活在我身旁的人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旁好多人常常带分享自己和身给我们浅笑和暖和。
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边人的故事【我和剪发员的故事】小时候,惧怕剪发,每次剪发店的王阿姨都会耐心哄我,给我讲故事,吃糖果,我慢慢地就喜爱上剪发了听闻王阿姨患病了,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我和邮递员的故事】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可是他内心想着家人,常常寄东西回来。
我最盼看见到张大伯,他老是给我捎来爸爸的包裹【我和同乡们的故事】年级设计企图经过对这首诗歌的思虑,感觉乡情和同乡。
让故事带给大家暖和村民们很勤奋,家家户户住了好多的农作物。
农忙的时候,多亏同乡们来帮忙说一说你和家村夫的暖人故事吧。
【事例剖析: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孩子】庄仕华,小时候家境贫困,依赖家村夫救援,是一个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的贫苦孩子。
在大家的关爱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长为一名共和国的将军。
此刻他倾慕为家村夫服务,为中国服务。
是你从他的事迹中学到了什么?你长大后会如何回报家乡?这些理解的人里,你最熟习的身旁人。
生活在他们身旁,你感觉。
除了那些我们理解的或许见过面的人,生活中还有些我们没见过面的人,有哪些呢?停电了,好黑啊,该找谁来修呢?——电工一大早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送牛奶的人该起得多早啊!——送奶工快递员:此刻的网络生活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世界的物件。
在我们享受便利的背后是大量的快递员辛苦的工作。
双十一双十二来的时候,大家疯狂购物,在这后边就是快递员没日没夜地把快递赶快送到我们身旁。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地方15.可亲可敬家乡人》教学设计6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地方15.可亲可敬家乡人》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542ed392caaedd3382c4d39c.png)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第十五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元学科道德与法治【知与水平目】了解家人,了解身的人。
学【程与方法目】通收集信息,提升与人交往的水平。
目【情感度价目】在理解和了解中,激学生家人的感谢之情。
重点了解各行各家人点家人的感谢教学程教学教活学生活入新播放歌?回偶?:从首歌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的情把家人地在了一起。
授新生活在我身的人你注意到了?生活中,身很多人常常分享自己和身我微笑和温暖。
分享一下你之的故事吧!人的故事【我和理的故事】小候,害怕理,每次理店的王阿姨都会耐心哄我,我故事,吃糖果,我慢慢地就喜上理了⋯⋯听王阿姨生病了,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我和的故事】爸爸常年在外打工,不他心里想着家人,常寄西回来。
我最盼望到大伯,他是我捎来爸爸的包裹⋯⋯【我和的故事】年意通首歌的思考,感受情和。
故事大家温暖村民很勤,家家住了很多的作物。
忙的候,多来帮助⋯⋯一你和家人的暖人故事吧。
【案例分析:吃百家穿百家衣的孩子】庄仕,小候家境,依靠家人救,是一个吃百家、穿百家衣的苦孩子。
在大家的关下,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一名共和国的将。
在他心家人服,中国服。
是你从他的事迹中学到了什么?你大后会怎回家?些理解的人里,你最熟悉的身人。
生活在他身,你得。
除了那些我理解的或者面的人,生活中有些我没面的人,有哪些呢?停了,好黑啊,找来修呢?——工一大早就能喝到新的牛奶,送牛奶的人起得多早啊!——送奶工快:在的网生活我足不出就能享用世界的物品。
在我享用便利的背后是大量的快辛苦的工作。
双十一双十二来的候,大家狂物,在后面就是快没日没夜地把快尽快送到我身。
【例子分析】有一天,明明起得很早去帮早点,他看小区的保阿姨在打地面。
于是,他礼貌地跟阿姨声早上好。
你遇到哪些人哪些事?你会怎和他相?我写条放在奶箱里,候送奶的叔叔阿姨⋯⋯;有一次我看⋯⋯;爸爸告我⋯:看来同学都有很多想,不管你看不看得,他一直就在我的身,起早黑,兢兢,我的美好生活添加瓦。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_7
![人教2011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_7](https://img.taocdn.com/s3/m/0e33fc3658fafab069dc0280.png)
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贡献的精神,提升热爱家乡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通过对家乡的名人和为家乡建设默默奉献的人们的了解,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奋发图强的精神,为家乡做贡献。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家乡优秀人物的了解,学生提升分析、判断水平,收集、处理信息资料的水平以及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产生责任感。
【难点】感知湖南家乡精神。
三、教学方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多媒体播放歌曲——《父老乡亲》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中埋着乡音一声声喊我乳名/一声声喊我乳名/多少亲昵/多少疼爱/多少开心/啊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啊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有着很多亲人,他们和我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却往往比亲人还要亲,他们是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家乡人?1.教师提问:什么是家乡人?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有很多家乡人,例如理头发的王阿姨、送包裹的张大伯、农忙时候的乡亲。
2.请同学们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过渡语:我们已经知道了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家乡人。
那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还有哪些理解?1.播放湖南宣传片(美景:岳麓山、橘子洲头、岳麓书院、天心阁;小吃:油豆腐、臭豆腐、豆皮、火宫殿;名人:毛泽东、贺龙、朱镕基) 引导学生感受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2.在我们湖南最出名的家乡人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视频介绍这位伟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2](https://img.taocdn.com/s3/m/9b45ff570722192e4536f6c6.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三课的内容。
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家乡的山水风景、家乡的物产和人们的生活,旨在促动学生对家乡生活的悦纳和责任。
本单元共有四个课题,分别是《我爱家乡山河水》、《家乡物产养育我》、《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乡新变化》。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是第三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教材表现的内容有:学生与家乡人之间的生活交往,了解不同行业家乡人工作的途径。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与工作情况,知道各种工作的辛苦与贡献,为家乡人感到自豪,建立与家乡人之间积极的共存观。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家乡人的概念理解是抽象的、有距离的。
通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他们已经了解到了自己家乡山水的美好,理解了当地的物产,已经形成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初步观点,但对自己与共同生活的身边人的概念还不太熟悉,针对这个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如收集资料、讨论活动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家乡人的工作与自己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教学目标:1、通过感受与身边熟悉的家乡人的生活,激发学生们对家乡人的钦佩、感激和喜爱之情。
2、了解身边人的工作情况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协助和影响,感受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
3、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感受与身边熟悉的家乡人的生活,激发学生们对家乡人的钦佩、感激和喜爱之情。
2、了解身边人的工作情况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协助和影响,感受我们的生活和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
难点:3、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交流等方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教学过程:1、师:今天,同学们跟老师将要一起踏上一段旅程,在这次旅行中,我们会看到各种美丽的风景,也会看到很多好吃的食物,大家准备好了吗?2、家乡风景站和家乡物产站师:第一站是家乡风景站,我们来看一看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美丽的风景吧!(课件出示图片沈阳故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棋盘山)师:这个站我们来到了家乡物产站,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物产呢?(课件出示图片)3、大家想一想这些景观和物产是凭空出现的吗?那是由谁创造出来的呢?生:人。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人教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人教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6cf107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6.png)
使人民生活水平普遍得 拍摄记录家乡人工作的精彩瞬间
方国瑜,纳西族,丽江古城五一街人,教授,当代著名社会科学家、教育家,是云南了不起的民族史学大师,在丽江建有方国瑜小学
。
到了提高,为丽江的旅 宣我科最, 盼纳望西见族到,张民大族伯音,乐他学总家给,我潜捎心来发爸掘爸和的研包究裹纳西古乐,取得世人认知的同时,宣科爷爷也获得了世界的名声,是登上牛津大学讲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
我们的家乡人
我喜欢王阿姨给我理发。 听说她生病了, 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
我最盼望见到张大伯,他总给我捎来爸爸的包裹
农忙的时候,多亏乡亲们来帮忙……
走进生活
你最熟悉的家乡人是
谁呢?
他们为我们做了些 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天刚蒙蒙亮,小朋友们还在睡梦中......
“生三活朵在”是我纳们西身族边最的大人的就保是护我神们,的在家远乡古人时代常年保护着纳西人的安全,深受纳西人的信奉,每年的农历二月八就是为了纪念“三朵”而设
立你的最“熟三悉朵的节家”。乡人是谁呢?
云南省省长,丽江市古 把和垃志圾 强扔,进纳垃西圾族桶,,曾也任是云感南谢省!省长,丽江市古城区束河镇荣华村人。
把给垃交圾 警扔叔进叔垃写圾一桶封,信也、是画感一谢幅!画是感谢;
城区束河镇荣华村人。 和 把志垃强圾, 扔纳 进西 垃族 圾, 桶曾 ,任 也云是南 感省 谢省 !长,丽江市古城区束河镇荣华村人。
拍和摄志记 强录,家纳乡西人族工,作曾的任精云彩南瞬省间省长,丽江市古城区束河镇荣华村人。
他探索发展云南特色经 给在炎热夏天工作的清洁工送上一杯凉茶,是感谢;
给“三在朵炎”是热纳夏西天族工最作大的的清保洁护工神送,上在一远杯古凉时茶代,常是年感保谢护;着纳西人的安全,深受纳西人的信奉,每年的农历二月八就是为了纪念“三朵”而设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4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4](https://img.taocdn.com/s3/m/ca91e900102de2bd97058894.png)
可亲可爱的家村夫(第一课时)一、教课目的感情与态度:愿意认可一般劳动者工作的意义,感觉他们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感谢他们为自己供给的生活服务。
行为与习惯:尊敬身旁的一般劳动者,珍爱他们的劳动成就。
知识与技术:认识身旁的一般劳动者,知道他们不一样的工作内容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过议论、体验、辨析等方法,初步领会一般劳动者工作的勤劳,了解检查可敬家村夫的方法有察看、采访、查阅资料等。
二、教课要点与难点教课要点:认识身旁的一般劳动者,知道他们不一样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初步领会一般劳动者工作的勤劳。
教课难点:愿意认可一般劳动者工作的意义,感谢他们为自己供给的生活服务。
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课过程(含活动作业单)(一)课前收集与身旁家村夫之间的暖和故事,达成课前学习单。
我最熟习的身旁人是___________。
生活在他身旁,我感觉___________,由于。
(二)课中活动一:仔细留神,发现身旁的一般劳动者1.讲话引入,揭露课题1)明确评论要求。
2)讲话引入:是谁让我们的家乡这样引人喜爱?3)指名沟通,揭露课题,齐读。
出示书上的三幅图,沟通是谁带给我们浅笑和暖和?过渡:在你们的身旁,必定也有这样的人,他从前辅助过你,或许让你感觉到暖和,让我们来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小故事吧!4.指名沟通课前学习单。
我最熟习的身旁人是________。
生活在他身旁,我感觉_______,由于。
5.师小结:其实,只需我们多多留神,就会发现许好多多发生在我们身旁的暖和故事,碰到许好多多勤奋可爱的劳动者。
活动二:聚眼察看,点赞幕后的勤劳奋动者1.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的劳动者,固然我们不常会面,甚至素来没有见过,可是他们也在为我们静静地付出。
2.听录音,回答下列问题。
情境1:停电了,好黑啊!妈妈说不用担忧,一会儿就能修睦了,果真没过多久就来电了。
是谁修睦的呢?情境2:一大早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真是一种享受!这是谁送来的呢?情境3:广阔的马路干洁净净,路旁的花草也分外精神!是谁每天打理的呢?3.观看环卫工的视频,沟通感觉。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10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_10](https://img.taocdn.com/s3/m/6b610f480722192e4536f6e3.png)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水平】
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向他们学习。
【过程与方法】
在理解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家乡优秀人物做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懂得人人都要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理解家乡的名人,知道他们的贡献。
了解在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的贡献,知道他们同样是为家乡做出贡献的。
【难点】
收集、整理名人和普通劳动者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做贡献的情感。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出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让学生对家乡有个初步的印象。
2.表现一些家乡的图片,那么所有的这个切是谁创造的呢?(家乡人)
环节二:讲授新课
1.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1)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例如经常帮我剪头发的王阿姨、经常送快递的张大伯、农忙时,前来帮忙的乡亲们等。
将你们最熟悉的人写下来,然后交流体会。
(2)默默奉献的家乡人
师出示一些同学们熟悉的职业,(如环卫工人、快递员、消防员等)虽然我们从未谋面,但是他们却在默默地为我们做着贡献。
2.可敬的家乡人
教师分享收集的几个有代表性的名人资料,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的这些家乡人,并为家乡人点赞。
环节三:我为家乡做贡献
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板书设计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我为家乡做贡献。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质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优质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634c6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d9.png)
1.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总结归纳本课知识点 2.个人反思本课收获。 3.完成课后练习。
延迟符
作业布置
1. 自己回顾本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点 2. 学生自主完全课时自主练习。 3. 课堂作业:课后第一、二练习题
感谢聆听 敬请指正
再见
祝小朋友们 学习进步
你想怎样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呢?
共表同达讨谢论
意
三、可敬的家乡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 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吗?你 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小结
这些可爱可敬的家乡 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 献着自己的力量,为 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 一份力,他们的事迹 值得我们学习。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我们生活的地方 第15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你感受到什么?
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 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二、生活在我身 边的人
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 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你 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思
共
考
享
刚才我们所说这些 人都是我们身边熟 悉的人,但是还有 一些人素未谋面, 可是却在为 我们做 着贡献。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地方15.可亲可敬家乡人》13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地方15.可亲可敬家乡人》13](https://img.taocdn.com/s3/m/e05d26935acfa1c7ab00cc05.png)
《生活在我身旁的人》教课方案【教材剖析】《生活在我身旁的人》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课《可亲可敬的家村夫》第一课时内容。
本课旨在指引学生留神生活在四周的人,认识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感觉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村夫,进而辅助学生成立与家村夫共存的生态关系。
【学情剖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以前的学习和生活,已经具备必定的生活经验,可是极少会主动察看生活在四周的身旁人,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不见经传的人们之间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
因此,本课从学生最熟习的身旁的人开始提及,渐渐扩大到生活各行各业的人,进而让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7条明确指出:“尊敬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珍爱他们的劳动成就。
”。
认识家村夫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知道各样工作的辛苦与奉献,为家村夫感觉骄傲,并与家村夫成立踊跃的共存观。
鉴于此,本课以“认识身旁人”;“走进身旁人”;“点赞身旁人”;“感恩身旁人”为四个模块。
经过课前检查,指引学生认识生活在身旁的熟习的身旁人带给我们什么样暖和;经过小组合作研究,找寻生活中“看不见的身旁人”;经过辨析导行,指引学生建立对各行各业服务人员应心胸尊敬与感恩之心,进而完成本课的德育目标。
【教课目的】从生活在身旁的人开始,认识身旁人的生活。
认识为家乡服务的不一样行业人的工作,进而产生理解、尊敬、认可。
培育理解、尊敬身旁人和热爱身旁人的感情。
【要点】从生活在身旁的人开始,认识身旁人的生活。
【难点】培育理解、尊敬身旁人和热爱身旁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PPT,课前检查单,保密袋。
【教课过程】一、出示图片揭露课题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父亲母亲给我们的关爱。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只有父亲母亲带给我们的爱,还有好多身旁的人带给我们浅笑和暖和,让我们一同来找寻一下吧。
(出示情境:学校周边早饭铺店员、文具店营业员、商场服务员、司机、工人...... )师:你都看到了谁?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来认识生活在我身旁的人。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3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3](https://img.taocdn.com/s3/m/652b2536a58da0116c1749f5.png)
《14.可亲可敬的家村夫》【教材剖析】《可亲可敬的家村夫》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本单元前两课从家乡的环境、物产两个方面辅助学生理解认识了自己的家乡,感觉到家乡自然环境对自己的滋润;本课在此基础上,重视指引学问到家乡的人文环境培养着家村夫的品德。
因此,从物与人这两个综合的维度上形成对家乡家立体的、完好的理解。
家村夫是学生在家乡这个生活圈中共同的集体,本课中对家村夫的认可是辅助学生建立对家乡的认可感和归属感的重要内容之一。
认识家村夫的生活与工作状况,知道各样工作的辛苦与贡献,为家村夫感到骄傲,并与家村夫成立踊跃的共存观。
让学生在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家村夫的工作与自己生活密不行分的联系,辅助学生成立对家村夫的认可。
此中对家村夫的认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家村夫的认识及对他们劳动的认可;二是对家村夫身上所拥有的优异质量的认可。
【学情剖析】本课的教课对象是二年级的小学生,经过本单元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到自己生活地方的美好,以及当地丰富的物产,初步形成“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看法,但对自己与身旁人共同生活,相偎相依关系的理解还不充足。
二年级学生对自已所属集体的认可尚处于感知与体察阶段,需要经过教课活动的存心识指引,促进他们主动感知、体察,在人品上对家村夫表示尊敬,在心理上对家村夫表示认可,由此建立对家乡的认可感与归属感。
【教课目的】说出家村夫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学会与家村夫友善交往。
感觉家村夫的可亲可敬,加强者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尊敬,加深对家乡的热爱。
【教课重难点】要点:对家村夫产生理解、尊敬和认可。
难点:用行动表达对家村夫的感恩与尊敬。
【教课准备】教师:多媒体教课课件、卡通地图、卡通人物贴等【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师生沟通:谁能给老师讲讲,今日清晨从出门到此刻你都见到了哪些人?(引出生活在我身旁的人)师:每日的生活中我们都能碰到好多人,这些人,跟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他们就是我们的家村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了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2)提升搜集信息的水平。
2.情感与态度
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明白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值得敬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2.难点
培养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评比表。
学生准备:走访不同阶层的家乡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
2.讨论:你感受到什么?
3.学生回答: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二)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1.师: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你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2.生思考,分成小组共同分享。
3.师:刚才我们所说这些人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但是还有一些人素未谋面,不过却在为我们做着贡献。
(课件出示:停电了,电工排查后为我们送上电;我们订奶后在家门口就能够喝到新鲜的牛奶;送外卖的叔叔不顾严寒酷暑为我们送来外卖……)
4.师:你想怎样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呢?
5.大家共同讨论,找到很好的方法向这些陌生人表达自己的感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知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都在互相温暖着对方,都在为他人默默付出,从而懂得感恩。
】
(三)可敬的家乡人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吗?你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2.课件出示家乡名人及其事迹。
3.学生观看家乡名人事迹。
4.小结:这些可爱可敬的家乡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5.师: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调查吧!说说可敬的家乡人是谁,上榜理由是什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的。
6.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知道为家乡做贡献的重要性,并通过寻找这些名人来深入地了解家乡人。
】
(四)我为家乡做贡献
1.课件出示课本第61页上方两幅图片。
2.师:我们如何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家乡做贡献?
3.学生互评、自评,找到为家乡出一份力的方法。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可爱的家乡人都在为自己的家乡出力,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为各个时期可敬的家乡人点赞,并且立志以后长大也要为家乡建设增砖添瓦。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我为家乡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