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教案
第六课《我能照顾妈妈了》教案
![第六课《我能照顾妈妈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4b11384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5e.png)
还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方面,我觉得今天的实验操作环节较为成功,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简单家务劳动技能。但在分组讨论时,部分小组的讨论氛围不够热烈,可能是因为我对他们的引导不够。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及时给予他们引导和启发。
首先,关于家庭责任感的培养,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还是显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家庭中较少参与家务,导致实践能力较弱。针对这一点,我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引导学生参与家庭生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在感恩情怀的培养方面,学生们对于母亲的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表达感恩之情时,有些学生显得不够自然。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平时较少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感恩相关的作业,如制作感恩卡片、给妈妈写一封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表达感恩。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家庭责任。家庭责任是指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它是维护家庭和谐、促进家庭成员相互关爱的重要因素。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生活中照顾妈妈,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家庭责任感和简单家务劳动技能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照顾妈妈”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f292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0d.png)
在本次《四季童趣》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四季变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通过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学生对季节特点的理解:在讲授四季特点时,我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每个季节的独特魅力。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还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体验,进一步加深对季节特点的理解。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春季:学习《春天的故事》,了解春天的特点,如万物复苏、花开满园等,通过欣赏描绘春天美景的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2.夏季:学习《夏天的雨》,让学生了解夏天的气候变化,感受雨中游戏的乐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培养学生写作技巧。
2.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重点讲解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引导学生将其运用到写作中。从学生的写作练习来看,他们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提供一些例句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修辞手法。
3.实践活动的组织:本次教学中的实践活动,如分组讨论、绘画活动等,学生们参与度较高,课堂氛围活跃。但在活动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过于关注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践活动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举例:《春天的故事》中“百花齐放”、“万物复苏”等词语,通过实际观察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春天的特点。
(2)修辞手法的运用:学生要学会在写作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举例:《夏天的雨》中“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洒落下来”,通过分析这个句子,让学生了解比喻的运用,并在写作中尝试使用。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我爱爸爸妈妈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我爱爸爸妈妈](https://img.taocdn.com/s3/m/ac3b82a9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1.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我爱爸爸妈妈【心理健康教案】我爱爸爸妈妈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
父母是孩子心灵的港湾,他们的爱是孩子成长的动力。
为了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正确理解和感恩之情,本次心理健康教案的主题为《我爱爸爸妈妈》。
本节课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爱与感恩情感,提升他们对父母的认同感和价值观。
一、课堂导入(10分钟)1. 以亲子关系图为题材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2. 给学生出示一些关于父母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阅读并谈谈自己对这些警句的理解。
二、学习活动(30分钟)1. 观看一段温馨的家庭视频。
视频中展示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和爱的表达,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分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制作一张“我爱爸爸妈妈”的海报,表达内心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海报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
3. 学生展示海报并进行班级评选,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
三、知识拓展(20分钟)1. 辨析不同表达形式下“我爱你”的情感差异。
通过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发现不同表达方式所传递的情感差异。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对爸爸妈妈的爱的表达,可以包括行为、言语、礼物等方面。
四、情感体验(30分钟)1. 请学生以“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谢之情。
鼓励学生用心去写,字数不限。
2. 学生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读出信,或者给父母亲自送上。
3.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写的信,引导其他同学提出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
五、课堂总结(10分钟)1.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进行简单总结,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中获得的新收获和有待提升的地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爱爸爸妈妈,并提醒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感悟运用到实际中。
六、作业布置请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题为《我爱爸爸妈妈》的心得体会,字数不少于300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在温馨与感恩中进一步加深对父母的理解和珍惜。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626e82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e.png)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四季活动与季节特点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四季的特点和变化。四季是自然界的一种循环变化,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气候、景色和活动。了解四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自然,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描述的四季活动。这个案例展示了孩子们在不同季节中的游戏和乐趣,以及这些活动如何反映出季节的特点。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六课《四季童趣》教案,本课内容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课文学习:《四季童趣》课文阅读与理解,通过描绘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孩子们的不同游戏和乐趣,让学生感受四季的变化和童年生活的美好。
2.生字词:学习本课生字词,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书写和意义。
2.教学难点
-语法结构的掌握:课文中存在一些较为复杂的句子结构,如定语从句、主谓一致等,学生需要理解并学会运用。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作者意图,进行推理判断,体会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变化。
-写作实践: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表达,创作关于四季的短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举例解释: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季节词汇的运用和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例如通过比较春天和夏天的活动来加深对季节特点的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国学第九册第六课《相反相成》第二课时优秀教案
![国学第九册第六课《相反相成》第二课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5b37c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4.png)
第6课:课题相反相成第二课时
一、教材内容:
第6课中汉字家族,日积月累局部
二、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汉字“目〞的字形演变,以及偏旁“目〞的应用。
2.学生举例汉字中带“目〞的字,并说说其意思。
3.了解《道旁苦李》原来的故事以及其中的寓意。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了解汉字“目〞的字形演变。
教学难点: 了解偏旁“目〞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生齐读古文《相反相成》。
2.生尝试齐背古文。
〔二〕学习“汉字家族〞
1.师板书“目〞。
2.师述汉字“目〞的结构,及各局部的含义。
“目〞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只横着的眼睛,小篆字形将眼睛竖了起来。
它本来的意思就是眼睛。
3.大屏幕演示“目〞从甲骨文到隶书的演变,并让生用纸笔尝试写画古文字。
4.举出偏旁“目〞的常用汉字。
如“相、省、眨、盯、看、眯、盹〞。
5.学生举例其他“目〞的字,并说说其意思。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道旁苦李》,了解大概的故事。
2.师简要介绍故事的大意。
3.了解“道旁苦李〞的寓意。
4.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的经历。
高三上册语文第六课《逍遥游》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六课《逍遥游》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af7ae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6.png)
【导语】“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得的样⼦,“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由⾃在地活动。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三上册语⽂第六课《逍遥游》课⽂原⽂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不知其⼏千⾥也。
化⽽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千⾥也,怒⽽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鹏之徙于南冥也,⽔击三千⾥,抟扶摇⽽上者九万⾥,去以六⽉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所⾄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之积也不厚,则其负⼤⾈也⽆⼒。
覆杯⽔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置杯焉则胶,⽔浅⽽⾈⼤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
故九万⾥,则风斯在下矣,⾯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莫之夭阏者,⽽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我决起⽽飞,抢榆枋⽽⽌,时则不⾄,⽽控于地⽽已矣,奚以之九万⾥⽽南为?”适莽苍者,三餐⽽反,腹犹果然;适百⾥者宿舂粮,适千⾥者,三⽉聚粮。
之⼆⾍⼜何知? ⼩知不及⼤知,⼩年不及⼤年。
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
上占有⼤椿者,以⼋千岁为春,⼋千岁为秋。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匹之。
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数千⾥,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
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上者九万⾥,绝云⽓,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彼且奚适也?我腾跃⽽上,不过数仞⽽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也。
⾯彼且奚适也?’”此⼩⼤之辩也。
故夫知效⼀官,⾏⽐⼀乡,德合⼀君⽽征⼀国者,其⾃视也,亦若此矣。
⽽宋荣⼦犹然笑之。
且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之⽽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d4d67b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ad.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篇一: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做的一次讲演。
虽然时间已经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有教育意义。
(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
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预习与交流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2、重点词语、句子解释。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总,提出问题)②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三个问题:一是有业的必要性;二是为什么要敬业;三是为什么要乐业。
③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递进关系,层层推进。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8)分析问题:论述“有业”的必要性和“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问题: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二)深层探究: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秋天的雨》教案三篇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秋天的雨》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42612c0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16.png)
【导语】《秋天的⾬》是⼀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名为写秋⾬,实际在写秋天。
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字。
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
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了解作者从哪⼏⽅⾯写到秋天的⾬,背诵课⽂第⼆⾃然段。
3.喜欢秋天,能⽤⾃⼰喜欢的⽅式来表现对秋⾬的喜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
使学⽣通过课⽂⽣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的语⾔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通过语⾔⽂字感受课⽂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课时 【课时⽬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字。
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
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第⼆⾃然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欣赏秋⾊,激趣导学。
1.教师引述:这⼉有⼏幅画⾯,想让同学们欣赏⼀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好吗? 2.(课件出⽰2)在舒缓的⾳乐声中,教师⼀⼀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或展⽰课件。
3.引导交流,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1)请发挥⼀下你们的想象⼒,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带到我们的眼前? (2)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温柔的⾬把秋天带给了我们。
(板书课题,学⽣齐读课题。
)在他的眼⾥,那细细的⾬犹如⼀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读通课⽂,认识字词 1.提出⾃学要求:(课件出⽰3) (1)框出⽣字,在⽣字框中给⽣字注⾳。
(2)标出段号,读通句⼦。
把理解的或不理解的字词、句⼦标上记号,以备讨论交流。
第六课 爱自己不需要理由(教案)小学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第六课 爱自己不需要理由(教案)小学心理健康五年级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818e0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9c.png)
拍”,但这并不应该成为她被否定或排斥的理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和包容他人的不同。
笑笑的细心和善良正是她独一无二的特质,也是她最宝贵的财富。
师:笑笑是一个极其宝贵和值得尊重的人,细心、精益求精就是笑笑最大的特点,她坚持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重。
我们每个人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爱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努力,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
三、成长树
(一)特点找找找
人们总是从你表现出来的特点来评价你,但你就是你,你是独一无二的,试着用你的特点将下图填满。
师:每个人都是宇宙间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轨迹、思想、情感和经历。
这种独特性不仅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也赋予了我们每个人无可替代的价值。
因此,爱自己是基于对自己独特性的认识和珍视,是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接纳。
(二)宣言讲讲讲
师:每个人都很独特,爱自己不需要理由。
了解自己,你会发现自己有更多特点。
请写下爱自己的宣言,。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六课 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f8e10031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a.png)
第六课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国家(教案)-【中职专用】高中思想政治同步精品课堂《职业道德与法律》(高教版·第五版)教学目标:1. 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探究法治的内涵和精神;3.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4.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守护法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具体阐述法治精神的内涵;3. 法治国家特征和优势。
教学难点:1.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2. 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积极守护法律的意识。
教学方法:1. 阅读课本;2. 听课和讲解;3. 互动讨论;4. 情境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问候学生,询问他们对法律和法治国家的认识;2. 引导学生阅读本课的教材内容,在了解法律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法律?二、学习(30分钟)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的学习;2. 探究法治的内涵和精神;3. 分析法治国家的特征和优势,向学生讲解一些例子,并引导学生发表看法。
三、讨论(20分钟)1. 队伍对立的情境练习:一组学生假扮违法者,另一组学生扮演警察,进行一种角色扮演。
这个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分别讨论什么是违法,什么是遵纪守法,为什么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2. 学生分组,讨论在他们八位中选举一位班委会成员,应该遵循什么准则。
每个小组向全班宣读其选择的典型代表。
四、总结(5分钟)1. 总结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成为合法的公民。
五、作业(5分钟)1. 请将你在本节课中理解到的法律和法治国家的相关知识进行笔记和总结;2. 列举三个生活中遵守法律的例子。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首先向学生讲解了法律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法治精神的内涵和优势;2.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参与,了解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同时引发了他们思考衡量班委成员的标准;3. 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内容,并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遵守法律,成为合法的公民。
《第六课 卷纸画——金鱼》参考教案
![《第六课 卷纸画——金鱼》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37b4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4.png)
第6课卷纸画——金鱼【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用纸条制作金鱼。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卷纸条的技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纸卷金鱼画、制作卷纸金鱼画的各种材料。
学生准备:制作卷纸金鱼画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制作过卷纸画吗?今天就让我们制作一幅卷纸画怎么样?师:(板书)《卷纸画--金鱼》。
二、跟我一起来观察师:出示一幅卷纸金鱼画,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哪种纸卷能够表达出金鱼不同部位的特征?生: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总结的很到位,说明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三、学习卷纸卷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不同纸卷的表达效果。
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学习制作卷纸画的一项重要技术,卷纸技术。
师:带领学生学习卷纸技术。
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进行学习。
四、制作金鱼卷纸画的主要步骤师:示范金鱼卷纸画的制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制作金鱼卷纸画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生: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总结的很到位,(板书)制作金鱼卷纸画的主要步骤有:(1)卷不同的纸卷;(2)按图样制作金鱼。
五、实践、展示师:请同学按照刚才的步骤,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卷纸画的制作,然后上台展示。
生:积极以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卷纸画的制作,并上台展示。
师:带领台下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问号伴随学习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问号伴随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07cb89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3.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问号伴随学习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六课:问号伴随学习引言: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他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困惑和疑问。
这些疑问和困惑往往是他们平时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也可能是与学校和家庭生活相关的事情。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并探索,我们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世界,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和习惯,鼓励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问题,并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提问。
3.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解决困惑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了解问题的意义: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的作用,让他们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如扩大知识面、激发思考、促进交流等。
2. 学习提问的技巧:向学生介绍不同类型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探究性问题等),并针对每种类型进行示范和解释。
3.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锻炼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4. 解决学习困惑的方法:引导学生讨论遇到学习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如寻求帮助、查阅资料、借助工具等。
5. 案例分享和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和互助。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与学生分享一则有趣的故事/视频,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好奇心。
2. 学习提问的技巧:通过示范和解释,向学生介绍开放性问题、封闭性问题、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理解每种问题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互动环节:分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给定的主题提出各类问题,并进行分类和归纳。
4. 探究性问题训练:给学生一个探究性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
5. 解决学习困惑的方法: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6. 小组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回到小组,共同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探究更多问题的解决方法。
7. 总结与反思: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鼓励他们思考并记录下自己今后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式。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75fef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ce.png)
历史第6课初中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
(2)掌握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
(2)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的过程。
2.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民族危机的严重?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4. 课堂讲解: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情况,进行课堂讲解,重点讲解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并撰写一篇关于戊戌变法的短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公车上书的背景、时间、代表人物、内容及其影响,掌握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过程。
在课堂讲解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分析戊戌变法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更加活跃。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会学习也会玩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会学习也会玩](https://img.taocdn.com/s3/m/fec219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1a.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会学习也会玩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会学习也会玩为了帮助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娱乐习惯,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六课旨在教导学生如何在学习和娱乐之间找到平衡。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和玩耍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时间管理能力,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一、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学习不仅仅是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因此,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更是为了自己的全面发展。
1. 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和教授有趣的知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此外,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们参与有趣的课外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实地考察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 设定学习目标:学生应该学会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有动力和方向感。
学习目标可以是短期的或长期的,但都应该具有挑战性和可衡量性。
3. 学会时间管理:学生需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
教师和父母可以向学生提供时间管理的建议,如制定作息表、合理分配时间、为学习设置目标时间等。
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娱乐的重要性娱乐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如此。
通过娱乐活动,他们可以放松心情、发展兴趣爱好、培养社交能力,从而提高心理健康。
1. 发展兴趣爱好: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是绘画、音乐、运动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放松他们的身心,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探索自然:父母和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户外活动,如郊游、露营和观察动植物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和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3. 培养社交能力:娱乐活动也是学生培养社交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参加团体游戏、参与集体活动,学生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培养合作和沟通能力。
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
![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设计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12ce53b90d6c85ec3ac663.png)
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设计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第六课做情绪的主人一、本课的地位和现实意义。
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
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且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重要性。
(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知识目标:(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和生活的影响和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3)、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4)、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三、课标要求:(一)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二)2、3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三)1、2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四、教学内容: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情绪万花筒情绪与生活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排解不良情绪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五、教学时间:两框,三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名称:自画像(题目为“我最高兴、最生气、最害怕和最伤心的各是什么?并画出当时的面部表情”)步骤:1、同桌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并作记录。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美好的夜闪烁的小星星教案及教学反思人音版
![一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美好的夜闪烁的小星星教案及教学反思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fbc01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70.png)
《第六课美好的夜(闪烁的小星星)》一、教学目标:1.能够和大家一起整齐的、自然的、轻快的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多种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尝试变化节奏、速度等创作并演唱歌曲《闪烁的小星》表达出多种情绪。
二、教学重点: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三、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表达不同的情绪。
四、教学准备:大小星星数个、多媒体、电子琴、小军鼓、天空的布景等。
五、教学过程:【情境导入】(一)音乐游戏--体验音的强弱1.听琴声模仿各种小动物进教室,师用“强、弱、快、慢”四种变化来演奏。
2.游戏“吹泡泡”,说说听鼓声游戏“吹泡泡”应怎么玩?师击鼓并对学生及时鼓励。
(学生围成圆圈听鼓声,强时圆圈变大,弱时圆圈变小,最强时破裂,并用不同的动作造型。
)(二)创编节奏--探索感知音的强弱1.出示一颗大星星、一颗小星星,请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大小星星。
(动作或声音)2.出示一条2/4拍的星星图示。
你能在看到大星星的时候用强的声音表示,小星星用弱的声音表示吗?(让学生找规律,鼓励各种不同的形式)(三)、创设情景--体验音乐形象1. 师:这两颗星星给小朋友们带来两首曲子,一首是大星星唱的,一首是小星星唱的,(播放乐曲《龙咚锵》《摇篮曲》)。
听到强烈的、热闹的音乐时站起来拍手;听到弱的、安静的音乐时坐着用动作表现。
2. 你们觉得这两首曲子一样吗?那你们说哪一首曲子是大星星唱的?哪首是小星星唱的?3. 小朋友们表现这么好,老师把美丽的夜空带到我们的教室里。
(放《闪烁的小星》音乐,背景谱)4.请小朋友们把老师奖给你的小星星贴到背景布上。
5.星星从这么远的地方过来,看小朋友们上课,那你们怎么向他们问好呢?(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与星星问好)。
【寓教于乐】1.初听歌曲。
(完整的)师:小星星啊越聚越多,满天都是小星星,他们一闪一闪亮晶晶的,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千万小眼睛。
你听他们还在唱歌呢!请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边听边拍手(学生看图谱,初听歌曲)。
初中第6课历史教案
![初中第6课历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6f868a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1.png)
初中第6课历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初中历史第6课的内容并掌握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讲解初中历史第6课的内容,传授相关知识。
2. 难点:让学生理解和吸收历史知识,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 课本:初中历史教材第6课内容。
2. 教具:教学投影仪、幻灯片。
3. 学具:学生笔记本电脑、纸笔。
四、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讲述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话题。
2. 讲解:老师用教学投影仪展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逐步讲解相关知识点,并鼓励学生积
极参与讨论。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或讨论互相学习,巩固课堂内容并相互交流。
4. 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和题目。
2. 总结课堂内容,做好笔记。
3. 阅读与本节课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展知识面。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初中历史第6课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习效果比较
明显。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还需要
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分析,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长江第六课讲解教案
![长江第六课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942263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5.png)
长江第六课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系等基本情况,明白长江在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系等基本情况;长江在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 教学难点,学生对长江的综合认识和理解,以及长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长江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习新知识(25分钟)。
(1)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面积。
教师通过地图和图片向学生展示长江的地理位置和流域面积,让学生了解长江的流域范围和地理位置。
(2)长江的水系。
教师介绍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流经的省市,让学生对长江的水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长江的重要作用。
教师向学生介绍长江在中国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长江对中国的重要性。
3. 深化理解(2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长江的重要作用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4.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长江在中国的重要地位,提醒学生要珍爱长江,保护环境。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地图、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了长江的地理位置、流域面积、水系等基本情况,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激发了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对长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认识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P54教学目标能够听懂并能提出建议与表达兴趣。
教学重点Shall we go to ______? Yes,I,m interested in _______ .教学难点Safari park、shall we、be interested in、be afraid of教学准备图片、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个性修改预习提示:用英语表达我害怕……一、Warm up1、打招呼 . Good morning, everyone .2、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有关身高的表达以及比较身高。
A:How tall are you ?B:I’m _______ tall . I’m taller than _____ .二、Listen and speak .1、看P5页的图并说一说图中的人物是谁?再让学生猜想一下故事内容。
2、先让学生听一遍54-55页的录音内容,了解本单元的故事内容。
3、重点讲解第五十四页的知识内容。
(1)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听录音。
①图1中大家在哪?②乔乔对丛林生活感兴趣吗?③图2中珍妮为什么你们害怕?④图3中吉姆对肖肖说什么?(2)听完录音后,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
(3)new words :①shall:shall的主语通常是we和I,表示用婉转的语言提出建议。
可以放在句首,和可以放在句尾。
②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在黑板上写单词及短语:book、jungle life、music学生之间自由交流,找出与之间喜好相同的朋友、注意be动词的变化。
③be afraid of:害怕,后接名词,表示害怕某事物,也可以接动词ing形式,表示害怕做某事。
4、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读。
(以全班,小组,个人形式)5、表演对话。
三、课堂检测:1、“我害怕老虎”用英语怎么表达?2、“我可以借你的照相机吗?”用英语怎么说?四、作业:1、书写新单词。
2、朗读对话。
3、画出下课时新单词。
五、板书设计 6 At the safari park (1)Shall we go to ________ ?Yes , I’m interested in _______.教学反思:主备课教师:孙秀芝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P55教学目标能够听懂并能表达劝告。
教学重点I can’t find my brother . We’ve got to call the police .教学难点Missing 、have got to 、ask教学准备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预习提示:出去遇到困难了应该怎么办呢?一、Warm up1、师生互相问候。
2、Review:请学生两人一组说说自己感兴趣的事。
二、Listen and Speak .1、让学生讲一讲预习情况,用简单的语言来讲讲故事内容。
2、重点讲解第五十五页的课文内容。
(1)在听录音之前,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听录音。
①图5中大家为什么那么担忧呢? ②图7吉姆提出了什么建议?③图8大家打算找谁帮忙?(2)听完磁带,小组讨论问题。
(3)词汇教学:①missing-look for-find,这三个词正好能描述一个过程。
Missing东西丢了,look for寻找的过程,find找的结果,让学生练一练。
②have got to / ask for help : 准备几个情景,如:车坏路上了,父母正在找走失的孩子,男孩的自行车丢了。
My children are missing .We’ve got to call the police .Let’s askhim for help .③policewoman和everywherePolice + woman = policewoman every + where = everywhere(4)再次播放第五十五页的录音内容,让学生进行跟读训练。
①鼓励学生大声跟读。
(以全班,小组,个人形式)②表演对话。
三、课堂检测。
1、Qiaoqiao is ________ .( miss ) Let’s look for ____ everywhere.(he)2、Let’s ask ______ ( she )for help .四、Homework .1、书写新单词。
2、读一读第六十六页的句子。
五、板书设计: 6 At the safari park (2)Qiaoqiao is missing.Let’s look for him everywhere.We’ve got to call the police.教学反思:主备课教师:孙秀芝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三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P56教学目标能够熟练运用提出建议与表达兴趣。
教学重点Shall we go to ______? Yes,I,m interested in _______ .教学难点Jungle life、concert、history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卡片。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预习提示:熟练地说出自己感兴趣的事。
一、Warm up1、师生互相问候。
2、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句型。
A :Shall we go to ________ ?B :Yes , I’m interested in _______.二、Talk together .1、重点学习第56页的主要表达和扩展。
2、让学生看a,b,c,d四幅图,列出本课时出现的场所名词和相关活动的名词,让学生连线。
Safari park historyBook fair booksMuseum musicConcert jungle life3、播放第五十六页的录音内容。
(1)播放录音请学生跟读。
(2)再次播放录音,学生跟磁带朗读。
(3)两人一组,同桌之间练习对话。
三、课堂检测。
( Safari park、book fair、museum、concert、books、history、music、jungle life )A :Shall we go to ________ ?B :Yes , I’m interested in _______.四、Homework1、书写重点单词。
2、阅读四段对话。
3、看图预习五十七页,画出新单词。
板书设计: 6 At the safari park (3)Shall we go to ________ ?Yes , I’m interested in _______.教学反思:主备课教师:孙秀芝课型新授课课时第四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P57教学目标ambulance You’ve got to call _______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can 、 can’t。
教学难点We’ve / You’ve got to call ______ .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卡片。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预习提示:怎样劝告别人做什么事。
一、Warm up1、师生互相问候。
2、复习上节课的重点句型。
小组表演对话。
二、Talk together .1、让学生看第五十七页上方边框里的句型,导入本页的学习重点是练习怎样劝告别人。
2、看图a ,b ,c讲解重点词汇和短语。
(1)把书上的三段话打乱顺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连线,连完后让学生读一读看看是否合理。
I can’t get out of here . We’ve got to call the police.I can’t move . We’ve got to call the 119.I can’t find my brother . We’ve got to call an ambulance.3、先让学生听一遍录音内容,再跟读。
4、小组练习巩固本课时关于想要做的事和形容词+enough的表达。
三,课堂检测: 用should shouldn’t 填空1、I ______ get out of here . We’ve got to call _______ .2、Let’s ______ for help .四、Homework.1、书写三段对话并翻译。
2、预习P58-63的练习。
板书设计: 6 At the safari park (4)I can’t 动词原形 .We’ve got to call ________ .教学反思:主备课教师:孙秀芝课型听力课课时第五课时授课时间教学内容P58-63教学目标通过动手,动脑,使学生掌握有兴趣的事物。
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和表达劝告。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和表达建议和兴趣。
教学准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预习提示:能按角色把大课文表演出来。
一、Warm up1、师生互相问候。
2、复习前几课时学习的内容(学生读对话)。
二、展开。
Check upA : Listen and draw a line .Answer : 1 b 2 a 3 cB : Listen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Answer : 2 3 1C :Listen and choose the correct answer .Answer : 1 b 2 c 3 bD : Read and choose Ture or False .Answer : 1 T 2 T 3 FE :Read and number the sentences in order .Answer : 3 2 1 4F :Make a sentences and read it .1 I’m interested in jungle life .2 Le’s meet here in tenminutes.3 We’ve got to call the police .Sounds and letters1、字母组合ow发音,教师带领学生发音,并且读一读下面的单词。
2、字母组合ed发音,教师带领学生发音,并且读一读下面的单词。
Read and ThinkAnswer : 1、jungle life 2、a 3、QiaoqiaoWork togetherA:Work in pairs .“Find,write,and say”先请学生自己找出两边相对应的句子,学生写完后教师在黑板写,互相对照。
B:Work in groups.“Spin a Paper clip”课前先让学生制作转盘,四人一组进行对话。
三、Homework :1、书写本单元的单词。
2、阅读本单元的课文。
教学反思:主备课教师:孙秀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