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
共57分)1鼠兔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在青海三江源地区有广泛分布。
在鼠兔最为猖獗的时期,鼠害面积占三江源生态保护区的17%。
从2005年开始,该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人鼠战”,虽然消灭了很多鼠兔,但由此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一生物链的断裂。
而今,我们对鼠兔不再“赶尽杀绝” ,而是有了科学的控制,以保证三江源地区生物链的完整性。
这表明(B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③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④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①是错误的,④适合题意;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②适合题意;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是正确利用和创造规律的基本前提,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B。
考点: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强热带风暴级)来袭,中央气象台9月20日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息。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2. 人们能够根据台风预警信息,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这说明人能够(B)A. 征服自然,支配自然B. 认识和利用规律C.自由选择事物间的联系D.改变规律的客观性试题分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这要求我们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但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认识和利用规律。
人们能够根据台风预警信息,将台风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就是利用规律的表现,B适合题意;A、C、D都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3. 气象台报道台风“凤凰”将在温州登陆,最终却在宁波象山登陆。
学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后的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意识。
( )2.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3.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 )4.“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 )5.意识因其反映的直观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 )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启示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 )7.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 )8.个人未必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
( )9.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 )10.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和超越自身。
( )11.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 )1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往往包含谬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磁场、紫外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①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③同为世界的本原④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4.2016年11月16日1时29分在北京门头沟区发生2.6级地震。
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震动”是常态体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单元测试题8.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B.人的灵明决定天地万物C.存在就是被感知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哲学都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可以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起着决定作用D.任何哲学都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1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B.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C.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12.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实践的观点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阶级性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不可知论与可知论的关系问题③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问题④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7.甲说:“我在故我思。
”乙则说:“我思故我在。
”从甲乙的观点可以看出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②甲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乙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③甲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乙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④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8.“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这句话表明( )①哲学不具有时代性②哲学都是自己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③任何哲学都是精神上的精华④哲学是一定社会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8.下面关于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思维运动的主体是精神C.动中有静,静中有动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29.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40分。
)1、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下列不能说明....这一论述的选项是( ) A、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2、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能够自动调节,导弹能够自动命中目标,宇宙飞船能够自动导航。
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
上述观点 (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3、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如果上帝的观念是鸟类创造的,那么上帝一定是长着羽毛的动物;假如牛能画画,那么它画出来的上帝一定是一头牛。
”这段话生动地说明 ( )A、上帝是根本不存在的,关于上帝的观念不过是人脑自生的B、物质决定意识,有什么样的上帝,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上帝观念C、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4、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
”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 )①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②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③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④可以在人间找到它的原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
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
5、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
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6.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或者“洪水无情”,或者“细水润田”。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回答1—2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物质B、意识C、客观事物D、客观存在2、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可见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回答3—5题:3、《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4、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离开运动谈物质属于A、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辩证法观点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静即含动,动即含静。
”回答5—7题:5、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
”这告诉我们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6、“刻舟求剑”这一成语的哲学寓意是①物质是运动的②世界是物质的③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④不能只承认物质而否认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古希腊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这一观点A、夸大了物质运动B、否认了相对静止C、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它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与答案1.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指()A.具体的物质形态B.无法被人感知的客观存在C.人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D.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客观实在2.近年来,由于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的许多宇宙间的物质新形态,比如像暗物质,暗能量,黑洞等等,在地球上有的已经有局部的发现,有的并没有普遍的存在。
这些发现表明()A.现象世界并没有统一的本质 B.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人们认识水平的进步C.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不断得到自然科学的证明D.那些未经证实的新发现往往成为科学进步的干扰因素3.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这提醒我们A.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B.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D.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4.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
之所以强调要尊重劳动,从唯物论角度看,是因为A.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B.生产力发展是客观的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这说明()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据此回答7—8题。
6.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后,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7.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检测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2×30=60)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所有有形的物体C.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和本质特征D.高山、河流等自然事物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这是因为( )①地理环境是客观的②人口因素是客观的③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完全自发的④生产方式是客观的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C.自然物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D.物质就是指树、风等自然物4.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 )A.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总和 B.意识以外的所有变化C.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D.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5.正确表述运动、静止、条件之间关系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即特殊的运动状态B.对某一事物来说,运动并不一定是无条件的C.对某一事物来说,静止并不一定是有条件的D.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事物都处于运动状态6.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我国唐代著名僧人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
《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7.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A.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 B.日出东方C.新陈代谢 D.万有引力8.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流行用语不断丰富。
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B、物质不能离开意识而单独存在C、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9.哈佛商学院的教授曾经将一张图片分给两组学生(图片中的女性既似少妇又像老妇)。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出题人:王爱利审核人:高二政治组时间:2014年4月21日一、单项选择题(60分)1、“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蕴涵的哲理是 ( )A.规律是客观,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C.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 D.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下列诗句中,与“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包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 A.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沉盘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句表明( )A.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B.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C.任何事物都只是相对静止的 D.静止的事物是不可能存在的4、在农业文明时期,人们毁林开荒,造成了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的生态灾难。
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们不择手段对大自然过度索取,造成了大气污染、温室效应、物种减少等生态灾难,威胁到整个人类的生存。
这启示我们( )A.人们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们要积极地改造客观世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C.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D.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5.“一箭多星”是未来火箭发展的趋势。
一枚火箭能够搭乘多位“乘客”,并能按照乘客要求准时把“乘客”送到指定“目的地”。
这说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制约客观规律 B.创造性思维决定事物的发展C.人类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D.人们能够创造和改造自然规律6、2010年10月1日晚, “嫦娥二号”发射成功。
“嫦娥二号”在飞行过程中能够拍下一些地球的照片,拍一些月球的照片,使我们网友看到在卫星飞行过程当中看月、看地球是什么样子。
材料体现了( )A.意识只能用文字来记录 B.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主要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D.人类思维转化成了物质财富7、秦始皇在面对大臣的时候,提到了长城,提到了阿房宫,还提到了骊山陵墓,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A.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 B.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C.它是以看得见的物质具体形态反映出来的D.它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2.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
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
”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
”对甲、乙两位同学的说法,在你看来评价正确的应是()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了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D.两者都是正确的,前者是就物质的概念而讲的,后者是就具体物质而言的3. 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这说明()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永恒运动,没有静止的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4. 下列对静止的看法正确的是()A.静止是绝对的不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B.静止不是绝对的不动,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无条件的、相对的运动D.静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指永恒不动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人能制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东西。
这一情况说明()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的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6.下列现象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A.①②⑨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
级《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2016级《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选择题30题,主观题3题。
用时90分钟)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据此回答1~2题。
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B.肯定了世界的物质性C.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D.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2.“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3.人类能通过观察、了解、掌握天气变化的规律来影响天气,趋利避害。
这说明 ( )A.人类可以改变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C.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D.台风的形成是有规律的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所有有形的物体C.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性D.万事万物的共同属性5.有人认为,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
上述观点( )①否认了人类社会的客观性②是神创论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表现③夸大了意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④肯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依赖于人的意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6.2011年10月,第十届艺术节标志《祥和》亮相,取“详和如意、和谐安康”之意,通过对泰山自然风貌的解读,对山东古文明、儒家文化精髓的全面阐析,融合山东宽厚质朴民风,详瑞和谐的社会风尚提炼创作而成。
这一标志的出现说明()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臆造的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艺术创作的源泉是艺术家的创意D.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规律的制约7.2011年7月26日,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东太平洋试验海区成功突破5000米海底深度,达5056.8米,这将有力推动我国深海探矿,海洋打捞事业的发展。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二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1.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
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
物联网概念的出现说明 A.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意识的形式与内容都是客观的 C.思维是对存在的反映 D.意识活动是人脑的机能2.2004年至2009年中央根据我国农村发展实际,连续出台6个“三农”一号文件,主题如下:时间主题 2004年促进农民增收 2005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07年发展现代农业 2008年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上述中央“一号文件”主题的确定,体现的辩证唯物论观点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 C.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各有其不同的特点 D.任何社会意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3.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魔术师刘谦再次登台,其表演再一次受到观众热捧。
魔术表演以一种奇妙的艺术构思造成种种奇幻莫测的表演形象。
关于魔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魔术表演是对规律的利用和改造 B.魔术表演的神奇来自对客观物质条件的利用 C.魔术制造的奇幻形象是不存在的 D.魔术表演者的创造性思维是奇幻形象的来源 4.中国古代著名的诗词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把人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进而如痴如醉。
这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 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B.意识会把人引入迷途 C.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应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5.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画家,他画里的题词,具有很强哲学韵味。
他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决定的 C.艺术创作完全是一个主观虚构过程 D.艺术创作有其特有的规律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指出:“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选择题)复习练习
C.意识依赖于物质
D.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
31、一些地方出现过“狼孩”、“熊孩” 、“豹孩”,他们虽为人所生,但由于他 们的生活环境长期与人类社会活动脱离, 所以他们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一事实说 明( ) A、人脑不一定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
B、有了人脑一定会有意识
C、脱离社会实践,人脑不会有意识功能 D、意识是大脑的产物
①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否认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意识是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0、著名的科学家巴甫洛夫说:“无论鸟 翼是多么完美,但如果不凭籍空气,它永 远不会飞翔高空。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你们如果不凭籍事实,就永远不会飞起 来。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 A.科学家需要空气才能工作 B.没有空气鸟儿不能飞翔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
36.高中的学习生活是很紧张的。有的同 学常常通过心理暗示来调节自己的状态。 譬如,当自己心情烦躁、学习状态不佳时, 暗示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以愉快的心情投 入学习,也许真的有一定效果。这启示我 们 A.细节决定成败,习惯改变人生 B.应当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C.意识决定物质 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
39 2 4 7
4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 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 的哲理是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 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 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 基本的观点 A、 ① ② B、 ② ③
C、 ① ③
D、 ① ③ ④
41、“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 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 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 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
2020年《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训练题(有解析)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训练题2020.11一、单选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1.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该诗蕴含的哲理是()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②自然界的事物按自身固有的规律发展③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客观物质性④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英国物理学家、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以“黑洞理论”闻名,提出两大突出理论留下三大主要贡献,他为人类理解宇宙做出了革命性贡献。
霍金的贡献说明()①世界是客观的,其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够反映存在③合理预测要敢于突破原有理论的适用条件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说明()①物质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②物质是指除了人脑以外的客观存在③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④物质以具体物质形态作为存在的部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2019年10月23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顺利自主唤醒,进入第十一月昼工作期,继续开展包括月表形貌、物质组成和浅表层结构探测等科学探测任务,进一步揭开月球背面的奥秘。
这佐证了()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③观测设备是揭开月球奥秘的基础④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上述材料表明()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②人们可以随意创造细胞生长的规律,使之造福人类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④尊重客观规律是保证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视和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6.北京时间2019年2月5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Nature Astronomy)在线发布我国天文学家邓李才研究员带领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银河系恒星盘的翘曲结构。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生活与哲山东曹县第三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是毛泽东A .信念、意志、激情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B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C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答案] D2.“物权法的立法过程很长,开过几百次研讨会,经A .有量变就有发展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大脑中的反映C .一个正确的认识总要经过多次错误的过程D.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答案]D3.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4.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谐文化的支撑。
这里的“支撑”作用从哲学唯物论上A.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B.认识对实践的促进作用C.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答案] D5..上题材料从认识论上看,“支撑”作用体现的哲理A.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促进作用C.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答案] B2007年2月6日,温家宝总理邀请12位基层代表来到下题:6.(2007高考全国卷31).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是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地位已经变化B.民生问题作为次要矛盾制约着主要矛盾的解决C.解决民生问题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具体体现D.民生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答案] C7.2007年年初,台湾省南部海域地震造成海底光缆大案,使用机器人潜入海底排除故障,通讯得以恢复正①机器人能延伸人的某些肢体功能②机器人是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④机器人可在某些功能上超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06年7月15日,我国海洋发展史上规模最大,调我国这次海洋调查的最终目的是()A.认识和掌握海洋的本质和规律B.收集大量C.更好地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D.充分发挥8.[答案]C9.通过卫星资料和实地考察,我国科学家发现青藏高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9.[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哲学与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1.右图漫画中公鸡的观点与下列选项中哪种说法的哲学思想一致()A.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B.谋事在人、成事在天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不变、道亦不变2.世界万物形态各异,它们所具有的共同特性是()A.看得见、摸得着B.客观实在性C.可知性D.多样性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根本属性是()A.客观实在 B.发展 C.运动 D.规律4.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言佳句,如“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而动物只能在月光下从事它们的本能活动。
这说明()A.人的意识是从动物的心理发展而来的B.意识活动是人类特有的,它和动物的心理有本质区别C.人能反映事物,而动物则不能D.一切物质都具有反应特性5.30年改革开放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对政府的政务由“不知”到“求知”,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①物质决定意识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④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6.民谚“南人不梦驼,北人不梦象”说明了()A.意识决定存在的变化 B.意识反作用于存在C.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存在决定意识7.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唯物主义都认为(C)A.物质可归结为某种具体事物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C.先有物质后有意识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8.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
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而法制不生期间,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
”自居易的这—认识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想问题办事情要:A.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发挥意识对事物的促进作用 D.从主观出发9.古希腊哲学家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
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D)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10. 某地几年前耗资上百万元修建的喷灌工程由于脱离当地实际,几乎成了摆设,当地群众称之为“废品工程”。
生活与哲学测试题2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2.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一()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应该这样认识一()①它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它是根源于现阶段的客观事物③它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④它属于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形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就其根源讲,意识是.()A人脑的机能,来源于人脑B.物质的反映,来源于物质C自然界的产物,来源于自然界D.社会的产物,来源于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据此回答5八-7题。
5.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以后,已经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
这一事实蕴涵的哲理是()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C.物质的运动具有绝对性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6.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不断发展,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这说明()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 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存在的C.静止是永恒的、无条件的D.事物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有存在着相对静止7.上述事实说明()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C.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D.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
据此回答题。
8.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B.不切实际的幻想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9.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嘲笑“杞人”是“天上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相应题号后的括号中填“T”,错误的填“F”)1.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意识。
( )2.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
()3.人脑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 )4.“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
( )5.意识因其反映的直观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 )6.“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启示我们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 )7.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不存在。
( )8.个人未必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对具体事物的认识。
( )9.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是谬误的东西,在另外的条件下和范围内则可以转化成真理。
( )10.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发展中不断推翻和超越自身。
( )11.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 )1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往往包含谬误。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3.姿态万千的山川湖海,看不见却又真实存在的磁场、紫外线,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些事物的共性有①具有客观实在性②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③同为世界的本原④不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4.2016年11月16日1时29分在北京门头沟区发生2.6级地震。
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震动”是常态体现了()。
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②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③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④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5.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下列选项中与诗中观点一致的是()。
A.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B.方生方死,方死方生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16.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②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说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考古证实,古楼兰人神秘消失与大量砍伐树木密切相关,等到楼兰人认识到破坏森林造成严重的恶果,再实施“严禁砍伐活树,否则罚马一匹”时,“楼兰已毁,无力回天”了。
这告诉我们( )①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客观规律②人不能创造和消灭规律,但可以创造条件,改造规律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都是客观的,不可以改变④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规律办事A.②③B.①②C.①④D.②④18.荀子日:“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这启示人们( )A.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B.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利用规律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D.主观能动性是利用规律的前提19.视错觉就是当人观察物体时,基于经验主义或不当的参照形成的错误的判断和感知。
有时候眼见的东西并不一定为实,也许你看见的东西并不一定存在,而是你的大脑认为它存在。
这表明()①错觉的客观存在表明了错觉具有物质性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有时并不是对象的反映③意识依赖于物质,错觉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0.思维着的精神之所以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因为它可以( )①树立目标,制定计划②预测未来,推溯过去③透过现象,发现本质④改造世界,实现目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1.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人能把普通人不可能做到的事变成可能。
从哲学角度看,这说明了()①人可以摆脱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②人可以通过创造条件来实现目标③意识能够反映本质和规律再概括出现象④在意识指导下通过实践激发人的生理潜能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22.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
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23.画的“写意”,能将万千山水收于尺幅,正是中国画的奇妙之处。
国画创作的这种特点表明()。
①画家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②画家的意识直接改造了物质世界③意识的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④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③24.心理学家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许多小鱼放在同一个大水箱里,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最初,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进攻,但每次都碰壁了。
多次进攻无果后,它放弃了努力。
后来心理学家取走玻璃挡板,小鱼在鳄鱼身边游来游去,但鳄鱼始终无动于衷,最后饿死了。
“鳄鱼试验”进一步佐证了()。
①动物心理没有能动性,不能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②动物心理没有适应性,不能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化③动物心理没有创造性,不能通过行动改变环境以满足生存的需要④动物心理没有主观性,不能创造现实世界所没有的幻想的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八十年了,但重温这诗句仍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弘扬长征精神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体现了意识活动①具有自觉选择性②可以调节控制人体生理活动③具有主动创造性④能够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研究表明,生物体中的每一个细胞都像一个工厂,会生产和输出许多物质,这些物质被包裹在囊泡内运输到细胞周围和细胞外。
细胞内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发现,特别适用于解释一些疾病发生的原理,并研发药物以用于治疗。
这说明()。
A.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B.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C.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D.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7.中山大学医学院颜光美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从中国海南岛分离得到的天然病毒M1病毒,能选择性地感染并杀伤包括肝癌、结直肠癌、膀胱癌、黑色素瘤在内的多种体外培养的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无毒副作用。
该项研究表明()A.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B.物质与意识相互依存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D.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28.浙江省将继续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聚焦群众关心的创业就业、生态环境、民生服务、安全稳定等热点问题,让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帮助,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浙江人。
这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有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③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的统一,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29.观察漫画《爱斯基摩人教非洲人如何生活》.这幅漫画启示我们( )A.增强意识活动目的性,主动创造B.办事情不能违背规律,量力而行C.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0.经10余年技术攻关,吉林大学科研团队攻克了高海拔和严寒地区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国内外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合物冷钻热采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这体现了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实践具有能动性③真理具有客观物质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31.有人说,社会进步是由懒人推进的。
懒的爬楼,于是他们发明了电梯;懒的走路,于是他们制造出汽车、火车和飞机。
这里蕴含的哲理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D.实践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工具32.在发现土壤呈现流变状态还是固体状态取决于土壤颗粒之间是否存在ODI约束之后,中国科学家利用某种植物纤维合剂给沙子引入ODI约束,在沙漠进行“沙子土壤化”试验。
5年后,所试验的4000亩沙漠变成了良田。
这样做是因为()。
A.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B.人们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认识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科学实验是认识的唯一来源33.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这说明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③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4.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在生活中有了更多的获得感,这说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③正确认识来自于人们的主观感受④实践决定认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35.研究人员发现,学新歌、学乐器有助于扩展记忆,开发右脑;经常运用心算来处理和记忆数字有助于开发左脑。
人体左右器官是有区别的,掌握并有效利用“左右法则”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这体现了( )A.人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的B.实践可以把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C.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是科学研究的价值所在D.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获得认识并发现真理36.时间是个常量,每年365天,谁都不会少。
对勤奋者来说,时间却是个变量,在有限的时间单位内实现更多愿望。
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但时间是个例外③时间对勤奋者更眷顾,它是变量而非常量④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地利用时间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7.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点,转基因之争更是重中之重。
无论是反转基因还是挺转基因,都有各自的理由,对此也一直没有清晰的定论。
这说明( )①对复杂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永无定论的过程②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都是真理③对真理的认识往往是一个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过程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8.人的意识产生一直是个谜.现在,科学家通过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模型等技术对大脑某一部分出现的故障,比如抑郁、精神分裂症等进行研究,发现了其对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但要真正了解意识的产生机制可能还需要很长时间。
这表明( )①真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②真理在认识发展中不断突破历史条件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认识对象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实践中生成的,具有典型的内生性特质和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逻辑及其本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