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气功作业及考试题 谈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你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气功的理解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气功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0e6428bd4d8d15abe234eea.png)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气功的理解发表者:黄继勇(访问人次:648)最近好多朋友问我,中国的气功到底是不是真的,是不是骗人的。
中国的气功只能用博大精深来形容,练气功就是练意志,意志不坚,只能半途而废。
我只跟朋友谈了一点静功。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基础是物质,意识不是唯心的,意识可以反作用于物质,这是气功的理论基础。
我们许多脏器都是自主运动的,不用我们的意识支配,如胃肠道的蠕动。
如果意识过于集中在其它方面,这种自主运动就不占主导。
比如,我们精神紧张了就会得溃疡病,生气了就吃不下饭。
我们经常会在忙碌的时候忘记去小便,等到空暇时才觉憋得慌。
再比如,盲人的耳朵特别灵,因为他注意力都集中到耳朵。
这就是注意力的作用。
静功,往往让大家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就是让大家注意力集中。
这个注意力是意识,意识是物质的,通俗一点讲,意识也可以收集起来,加工成药片。
我也是急性子,坐不牢,所以练静功往往不能坚持,如果你也是如此,倒不如干脆在需要气功时睡一觉,多少也能收效。
不过,我还是经常用气功给自己稍稍调节一下,比如治治打嗝。
我忙起来吃饭就特快,经常会噎着,开始打嗝,轻时慢慢少喝点水,就好了。
有时水喝了,感觉食物也下去了,可就是老打嗝,这时我用到的也许就是气功了,我会静静的闭上眼睛,把所有的意识都集中于我的胃肠道,然后你就能更清楚感觉到胃给你的信号。
什么也不想,胃肠道就少了许多信号的干扰,专心自己的自主运动,打嗝慢慢就好了。
如果你再想给胃一个有益的信号,如想他在向下推动食糜等,也许效果会更好。
因为这样治打嗝只需几分钟,所以我还是能坚持的,而且也蛮喜欢这种方法。
顺便插几句打嗝的治法,普通打嗝,可以深吸一口气憋住,然都点按内关、脾俞、胃俞、足三里。
用气功给别人治病,也是通过意识的作用,施功者要设法引导受功者的意识。
类似催眠。
中医的气,是物质的,不是唯心的,是唯物的,是科学的。
君子不器,善假于物也。
我们要学习的是驾驭气的方法。
气功中医实践课心得体会
![气功中医实践课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6a47e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2.png)
在我国,气功与中医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亚健康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人们的身心健康,我国政府大力推广气功与中医养生。
我有幸参加了气功中医实践课,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气功与中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气功与中医的基本概念1. 气功:气功是我国传统的养生方法,通过调身、调息、调心等方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气功的修炼过程主要包括功法、功理和功德三个方面。
2. 中医: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理论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治疗疾病。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
二、气功中医实践课的学习体会1. 气功功法的学习在气功中医实践课中,我们学习了多种气功功法,如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气功功法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1)八段锦:八段锦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气功功法,包括八个动作,每个动作都对应人体某个部位。
通过练习八段锦,我感觉到身体各部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睡眠质量得到了提高,精神状态也更加饱满。
(2)五禽戏:五禽戏是一种模仿五种动物动作的气功功法,分别对应虎、鹿、熊、猿、鹤。
通过练习五禽戏,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呼吸,增强肺功能,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气功功法,强调“以柔克刚”、“后发制人”。
通过练习太极拳,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培养耐心,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2. 中医理论的学习在气功中医实践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
通过学习,我对中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阴阳五行: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阴阳两种对立的元素组成,五行(金、木、水、火、土)则代表了事物的属性。
通过学习阴阳五行,我明白了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养生保健。
题目:气功习题集及答案
![题目:气功习题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5497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f5.png)
题目:气功习题集及答案气功题集及答案
题一:
1. 描述什么是气功?
答案:气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健身和修炼身心的练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运动来调和身体的内外平衡。
2. 气功的起源是什么?
答案:气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它源于古人对自然界能量流动规律的观察和理解。
3. 气功与瑜伽有什么区别?
答案:气功更加注重调节和发挥体内的能量,而瑜伽则更注重肢体的伸展与柔韧度。
题二:
1. 气功练的好处有哪些?
答案:气功练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
2. 描述一种常见的气功练方法。
答案:一种常见的气功练方法是“八段锦”,它包括八个动作,如拔劲、摇头摆尾和抱虚式等。
3. 气功练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在进行气功练之前,应先热身并准备好合适的场地和服装,练期间要保持放松和均匀的呼吸。
题三:
1. 描述气功练的典型流程。
答案:气功练的典型流程包括热身、正式练和放松。
热身包括活动关节和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正式练则根据具体的气功方法进行;放松则是在练结束后进行一些放松的动作和呼吸调整。
2. 气功练是否适合所有人?
答案:气功练的强度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和能力进行调整,但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如严重心脏病患者或者孕妇,应咨询医生的建议后再进行练。
3. 请描述一个你喜欢的气功练方法,并解释为什么喜欢。
答案:我的一个喜欢的气功练方法是太极拳,因为它动作柔和流畅,可以帮助我平衡身心,同时也是一种美妙的艺术表现形式。
以上是气功习题集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用生命感悟真正的国粹气功
![用生命感悟真正的国粹气功](https://img.taocdn.com/s3/m/63d5281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a3.png)
用生命感悟真正的国粹气功用生命感悟正念气功的真伪。
为什么全世界包括中国都提倡非药物疗法及自我锻炼?不是某些科学包括某些医学有时无能,而是人类自己退变得无能了。
只知借助外力,连原本作为动物时的自救自愈本能都几乎完全丧失了。
如果某人突然奇迹般地自愈,反而变成了咄咄怪事,几乎没人会信。
一、我在2015年4月上旬失眠一周时仍能练气功自救,却被严重误诊的事件经过那次,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我左脑剧痛,日夜严重失眠长达约一周的时间,自然就有些神志恍惚,也看似言行异常。
(央视网等多家媒体,在2022年8月初,均报道了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在私企连续加班了四五天后就不幸去世的轰动事件。
我就不禁想到,她如果也学会用气功自救该多好。
当然,每个人不眠的极限值是不同的。
)但在当时,连我自己都没料到的是,我在刚被误送到某精神卫生中心时,未等医生诊断,还以为要候诊,就迫不及待地,立即第一次放下一切杂念。
大概也是太累了,也就无精力再想其他了,就第一次特别地专心致志,便在极度虚弱下,第一次把气功练得特别好,就第一次自然地有了自我排毒、排异的强烈反应。
所以,我当时虽感觉头晕,被他人看似糊涂,却能习惯性地及时地恢复练气功,就迅速地自救成功,缓解了头痛症,便终于缓过神来了。
再意外地,也是很自然地第一次进入了自学打坐后的无我状态(感觉不到躯体及意识了)。
约一周后,甲骨文又自动地跑到我的脑子里来提示继续“蔬食疗法”,我就恢复得更好了。
病房医生也说我左脑有阴影,但原因要到外面再查,我便在4月下旬自行离院。
所以,绝不是那些不懂气功及其反应的西医老太专家所诊断的所谓的“躁狂型精神分裂症”。
也因为我第一次在严重失眠后的极度虚弱时,自然地进入了深气功态,就感觉特别舒服,便连续地练了两天两夜,没有停下气功,就没有开口解释,便产生了更大的误会。
那个本市临时聘用的外地老太专家,在短短的约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内,她就立即作出了极其错误的诊断。
估计也是严重违背西式精神病诊断学的宗旨的。
气功与中医的关系
![气功与中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75b1394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7.png)
气功与中医的关系人体生命科学就是研究人体生命与动整体规律的科学,在我国目前把气功、中医、特异功能都视为这一课题的范畴。
中医与气功都以中国古代文化的性命之学为依据,中医从人体生理病理表象入手,揭示神气形较为浅显的一般规律,以此为疗疾、诊断疾病和保健的指导,而气功则重于神气形三者内在联系进而据此建立一整套方法,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激发强化人的潜能,增强人用精神驭驾形体的能力。
I、整体生命观是两者的共同理论基础。
整体生命观包括:1、天体自然是一整估;2、人身是一整体(形神整体,形气以五脏经络为中心的整体);3、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实物、能量、信息的交换);局部中反映整体。
II、气化论是两者的理论精髓“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精化为气。
”(《内经》)III、气功实践是中医理论的源原IV、气功是中医临床的基础和精华一、气功是中医临床的基础中医的一般理论中都不能离开气的作用,对此又不能进行望文生义的解释,只有通过练气功才能真正体会它的裨,而气的作用又体现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
(一)生理方面:△身体中化气与气化贯彻在整个生命过程中,这一点在上个问题中已有叙述,但要声明的是,气是脏腑经络活动的根本,是抵御外邪的屏障。
“所谓生气之源者,……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要,呼吸之门……一名守之神。
”《难经》:“吸气心肺,呼气肝肾。
”△气还决定着人体的生长、盛衰,气足则发育旺盛,生命力强,否则身体虚弱乃至死亡。
《灵枢》云:“人生十赠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旺盛,故好趋;三十岁血气盛满,故好步;五十岁肝气始衰,月经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善忧愁;七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言善误;九十岁肾气衰,四肢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二)病理方面:中医认为疾病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气血乖乱。
《灵枢》云:“百病之始生,必起居于风寒暑湿燥火,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气合而有形,得脏而处名。
浅述医学气功的医学性和文化性
![浅述医学气功的医学性和文化性](https://img.taocdn.com/s3/m/66c53d3ea32d7375a41780e8.png)
浅述医学气功的医学性和文化性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特性。
而气功的医学性和文化性是气功的发展动力,因此我有必要对气功这两大特性展开研讨。
气功的医学性主要表现在养生健身和治疗这两个方面,同时也包含了其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随着物质生活的越来越好,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追求身体的健康,那怎样才能保持身体的持续的健康呢?是生病去看医生然后吃药把病治好吗?显然不是,厉害医生都相信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在为发病之前把病扼杀在摇篮中,一般人都知道运动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恰好气功正是优秀的体育运动之一。
那么我们来浅谈它的养身健身方面的特性。
在养身健身方面发挥作用的是健身气功,而近几年来气功的养身健身作用越来越的广泛的认可,尤其是在预防治疗治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其中“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等健身功法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它们在治疗健身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五禽戏巧妙地把动物的肢体运动与人体的呼吸吐纳予以有机结合,使道家的“熊经鸟伸”之术(《庄子》)发展为一套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保健养生功法。
作为我国最早的具有完整功法的仿生医疗健身体操,五禽戏对后世的导引、八段锦,乃至气功、武术有一定影响,不仅得以流传和发展,而且成为历代宫廷重视的体育运动之一。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
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
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
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气功培训感悟心得体会(3篇)
![气功培训感悟心得体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0d3ef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7.png)
第1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气功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早已深入人心。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气功的练习者越来越多。
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气功培训,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气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气功的起源与发展气功,又称内功、太极拳等,起源于我国古代的道家、儒家和佛家文化。
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调息、调身、调心等方法,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气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功流派。
二、气功的养生保健作用1. 调节呼吸,改善肺功能气功练习过程中,要求呼吸深长、缓慢、均匀,有助于提高肺活量,改善肺功能。
同时,深呼吸还能增加肺泡的通气量,提高氧气在体内的利用率。
2. 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力气功练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消除体内瘀血,提高免疫力。
对于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气功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3. 调节心理,缓解压力气功练习强调“静心”,有助于缓解生活中的压力,使人心情舒畅。
同时,气功的调息、调身、调心等方法,有助于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 改善睡眠,增强体力气功练习可以使人身心放松,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长期坚持练习,可以使人精力充沛,体力增强。
三、气功培训感悟1. 气功的实践性气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艺,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动手实践。
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气功的精髓。
2. 气功的循序渐进气功练习需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初学者应从简单的动作开始,逐步提高难度。
在培训过程中,教练员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训练计划,使我受益匪浅。
3. 气功的修身养性气功不仅是一种健身方法,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
在练习气功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调整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种精神层面的提升,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感恩生活中的点滴。
气功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
![气功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4b0bf1cff00bed5b9f31d74.png)
气功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气功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孕育、成长、发展、衍化,从古代的简单文字记载到现代不断涌现的煌煌巨著,丰富了气功这种文化形态的构建,展现了气功的本体特征和运动规律,并与其他的文化形态,如哲学、文学、美学等进行着不断的交流与渗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审美观念,心态模式,价值取向,人生观和宇宙观,在气功文化形态中都有集中的反映。
在古代,气功流派众,各派对气功的称谓也不尽相同,道家称之为“吐纳”、“内丹”,佛家称之为“静坐”、“止观”,儒家称之为“养气”、“修身”,医家称之为“导引”、“按跷”……总之,不论是吐纳导引,还是静坐养气,都没有超出气功的范围。
种通过身心调炼,达到养生目的的气功术,在中国文化的长河里绵延了数千年,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气功养生术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因此,中国古代气功不仅是一种养生之道,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先哲认为,一切都必须以修身养性为基础,以安身立命为本根。
而古代气功正是这样一门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功夫与学问,所以,我们必须从文化学的角度来审视它。
中国传统思想认为,气化流行,生生不息,天人之间,一气贯之。
物之成毁,人之生死,都是气化聚散而致。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一种以气为中介,融宇宙论和养生论于一体的生死气化的哲学思想便在先秦道家学派中产生了。
在以“天人合一”为哲学基本观念的古代中国,习惯于浑然一体的整体思维,中国文化的整体思维方式,在艺术表现中最典型的是整体艺术观,健身气功的发展、衍化,便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尤其表现为整体意境和对比统一。
气功的动作练习,不仅着眼于一招一势的技术和功力,同时也着眼于整套动作的劲力、协调、精神、节奏、内容、风格、结构、布局所表现出来的功力和技巧。
气功的演练,从精神、节奏、风格中表现为一种整体的意境,气韵生动、气质贯一,贯穿着平和恬淡的气概。
气功作业1
![气功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7eb0f0ed6294dd88d0d26b6c.png)
试述中医思维方式及气功锻炼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30分)。
气功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强身健体祛百病,修身养性发挥着积极作用,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
气功是人体在安静的拽台下,通过跳身、调息、调心的方法,开发人体生命潜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中医的思维方式有如下:阴阳五行学说:它是古人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的辩证法思想。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相互发展变化着的。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物质,而这五者之间,又是不断相互滋生、相互克制地运动变化着的。
阴阳的最初含义很朴素,指日光的向背,向日的一方为阳,背阳的一方为阴。
后来引申到说明气候的寒热,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
阴阳学说的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依存,阴阳消长,阴阳转化。
在传统保健体育中,处处能体现出阴阳学说的思想。
例如,动作技术要做到上领下沉,前推后撑,运动特点为动静结合,练养结合,内外合一,动作左右对称,周而复始,一气呵成。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
五行学说一方面认为世界万物是有这五种基本物质组成,这是对于世界的本原认识的多元论,另一方面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变化之中维护者协调和平衡的。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为: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五行相生相克。
根据五行学说可以有以下应用: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土性受纳承载,脾有运化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脾为土。
还可以说明五脏之间的关系,可以按五脏与季节相配的五行关系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
也可以运用五行归类法则来选择适宜的功法和练功时间。
脏腑和经络学说:按照脏腑的生理特点,脏腑可以分为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三大类。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共同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分别是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共同生理特点是藏存精气,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什么
![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af3cb5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5.png)
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什么中医气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千丝万缕,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智慧结晶。
中医气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在那个时候,人们在与自然的斗争中,逐渐认识到通过调整呼吸、活动身体和调节心态,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这种朴素的实践经验,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传承,逐渐形成了中医气功的雏形。
而这一过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息息相关。
“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来生活和调养身心。
中医气功中的许多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等,都强调模仿自然界中的动物和事物的形态与动作,以达到与自然相融合、汲取自然能量的目的。
例如,五禽戏中的虎戏,通过模仿虎的威猛姿态和动作,来锻炼人体的筋骨和气血;八段锦中的“两手托天理三焦”一式,则是通过伸展身体,调和三焦之气,顺应天地之间的气机运行规律。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模仿,体现了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紧密结合。
中医气功还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医气功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的平衡和协调是事物发展和稳定的基础。
在中医气功中,阴阳的平衡也被视为身体健康和练功效果的关键。
例如,在气功修炼中,强调动静结合、刚柔相济,就是为了达到阴阳的平衡。
五行学说则将世界万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并认为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气功中的脏腑经络学说,就是在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通过气功修炼,可以调节脏腑之间的五行关系,促进气血流通,达到强身健体、治疗疾病的目的。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气功的发展。
儒家注重个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认为通过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可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安宁。
医学气功作业及考试题 谈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你的认识
![医学气功作业及考试题 谈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你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2ff26ce89eb172ded63b7da.png)
谈谈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你的认识一、传统文化是气功的动力源泉1气功内容丰富、锻炼全面,动作简单易学,动静结合,身心兼修,而且机动性强,不受时间和场地局限。
其运动量适中,因此适合在老、中、青等各类人群中开展,是缓解身心疲劳、预防慢性病的有效的锻炼方法之一,是以健康养生为目标的保健身心的传统体育运动之一。
气功萌芽要追溯到殷商时期,传说殷时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得益于“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
”(《中国人名大辞典》•彭祖)又有一位容成公“自称黄帝之师,见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精气者,发白复黑,齿坠更生。
”(《云笈七签》)说明殷时已有气功导引养生法的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相继出现,形成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
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开始积极探索生命的生长壮老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卫生保健方法,导引、食气(服气)、吐纳、行气之术逐渐为人们所采用,为气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道家与气功: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除了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外,也为探索气功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它把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守一法”也出自该书,故《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很有影响。
所谓“守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庄子•刻意》中的“吹口句(xu音虚)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则说明了习练气功的目的只是为了健康长寿而已。
2.儒家与气功:孔子提倡修身(健身),以“守中”类功法传世。
所谓“守中”,即在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或脏腑,或自然景物之内,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处天和之中。
孟子提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练气功要重视道德修养的修身方法,这与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观念:“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康的人才算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浅谈气功与养生作业
![浅谈气功与养生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d41db21c6bd97f192279e919.png)
浅谈气功与养生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技术姓名:孟西红学号:10070141023浅谈气功与养生气功就是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使机体的组织、器官在功能上更佳有序化与协同化的生理变化过程。
气功与中医、武术一起,被认为是重要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人的喜爱。
一、气功的分类气功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健身术。
基本分两大类,一类以静为主,静立、静坐或静卧,使精神集中,并且用特殊的方式进行呼吸,促进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
另一类以动为主,一般用柔和的运动操、按摩等方法,坚持经常锻炼以增强体质。
若以姿势为标准则分为坐功、卧功、站功、走功。
二、气功的特点1、经络、穴位、气血学说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
2、中国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3、中国气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医家的影响。
4,中国气功功法丰富多彩。
5、中国气功具有预防和治疗相统一的特点。
6、中国气功能够调整人内在的生理与心理功能。
7、中国气功对人体身心具有整体性和双向性的调节特点。
8、心理因素是气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气功的要领1、松静自然松与静是在练功过程中始终都要贯彻的原则,也是练功入门的基础。
所谓松,是指形与神、身与心的放松。
在练功的姿势上要做到两眉舒展、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松腰松胯等,都是为了使全身肌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而设的。
在姿势放松的同时,还要求精神意念的放松,即在练功中要解除一切思想紧张状态,消除顾虑,使自己有意识地处于一种非常轻松舒适的状态。
另外,在练功中,还要做到呼吸的放松。
呼吸要达到深、长、细、匀,气沉丹田。
所谓静,是指在练功过程中,保持情绪的安宁。
静不是绝对的,是相对动而说的。
松与静两者又是互相促进的,放松可以帮助入静,入静又可进一步促进放松。
故松与静是不可分割的。
所谓“自然”是指练功的姿势、意念和呼吸等各方面,要顺乎自然而不能勉强硬练,过度追求。
气功试卷及答案五年级【含答案】
![气功试卷及答案五年级【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2b42ad3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6.png)
气功试卷及答案五年级【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气功中的“气”主要指的是:A. 空气B. 人体内的能量C. 情绪D. 呼吸2. 下列哪种气功功法着重于身体的柔韧性?A. 硬气功B. 软气功C. 太极气功D. 长生气功3. 气功练习中,正确的呼吸方法是:A. 胸式呼吸B. 腹式呼吸C. 口鼻并用呼吸D. 快速呼吸4. 练习气功时,以下哪个动作是错误的?A. 身体放松B. 呼吸均匀C. 动作迅速D. 心神集中5. 气功能够帮助改善:A. 心理状态B. 身体素质C. 认知能力D. 所有以上选项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气功是一种纯粹的心理疗法。
(错)2. 练习气功需要每天固定的时间。
(对)3. 气功只适合老年人练习。
(错)4. 练习气功时,可以边听音乐边练习。
(错)5. 气功的目的是追求身体的极限。
(错)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气功是中国传统武术的一部分,它强调____和____的和谐统一。
2. 练习气功可以增强____,提高____。
3. 气功练习中的“气沉丹田”指的是将气息集中在____的位置。
4. 练习气功时,正确的姿势应该是____、____、____。
5. 气功的三大要素包括____、____和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气功的基本原理。
2. 解释“气沉丹田”的含义。
3. 描述气功练习的正确呼吸方法。
4. 列举三种常见的气功功法。
5. 解释气功与冥想的区别。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适合初学者的气功练习计划。
2. 解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气功原则。
3. 描述如何通过气功改善睡眠质量。
4. 分析气功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5. 讨论气功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气功练习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益处。
2. 探讨气功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描述如何正确执行一个基本的气功动作。
健身气功理论考试考试试题
![健身气功理论考试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17334e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4.png)
健身气功理论考试考试试题健身气功理论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1. 什么是气功?
2. 气功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什么?
3. 请简要介绍一下气功的分类和流派。
4. 气功与其他健身方式的区别是什么?
5. 气功练习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第二部分:气功功法
1. 请简要介绍一下太极拳。
2. 什么是八段锦?它的练习方法和效果是什么?
3. 请简要介绍一下易筋经。
4. 什么是五禽戏?它的练习方法和益处是什么?
5. 请简要介绍一下六字诀。
6. 什么是小周天?它的练习方法和作用是什么?
第三部分:气功养生
1. 气功对身体健康的益处是什么?
2. 气功如何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
3. 气功如何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
4. 气功练习对心理健康有何影响?
5. 气功如何帮助提高专注力和内心平静?
第四部分:气功修炼与精神修养
1. 气功如何帮助提高人的意志力和毅力?
2. 气功修炼如何与冥想相结合?
3. 气功如何帮助提高人的自律和自律能力?
4. 气功修炼对人的情绪管理有何帮助?
5. 气功如何培养人的耐心和宽容心?
结语:
气功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健身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通过对气功的
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获得身心健康的益处,提高自身的意志力和耐力,培养
内心的平静与宽容。
希望通过这次考试,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气功的理论和
实践,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气功的知识和技巧,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祝大家考试顺利!。
谈谈对中医气功的认识
![谈谈对中医气功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a49c827627284b73f24250c4.png)
对中医气功的认识中医,即中国传统医学,承载着中国古代人们同疾病斗争的经验,在古代哲学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起源早,对中国人民影响极深,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而气功,也是历史悠久,据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记载:在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期,中国中原地区曾洪水泛滥成灾。
《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淤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之”。
即用有“宣导”作用的“舞”来治疗“筋骨瑟缩不达”之疾。
《内经中也有说明》中央者,地平以湿,地所有生万物也众,民杂食而不劳,其病多萎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
气功在民间流传的状态下,形成了医家,儒家,道家,佛家,武家等众多流派。
道家气功讲求性命双修,佛家讲求明心见性,武家注重强化肌肉,发劲等积极应用,医家气功则强调保健延年。
《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医家气功,就咱们说的中医气功,尽管也有数千年历史了,但由于其目的在于养生保健,所以对医疗有所忽略,未能建立起独特的气功医疗理论体系,所以在历史上却未能形成一门独立的学问。
只是寄居于中医医疗体系内。
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气功医疗着眼于人体的机能,认为只要气血流通,并保持畅通,就不会生病,医疗疾病完全从人体的内在功能入手,强调发挥人的正气作用,所谓”正气内存,邪不相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像中医那样注重诊断,辩证,施以针灸药石。
所以中医气功是一种自我疗法。
这里说的气,大多是指元气,《元气论》中说,”若论元气流行,无处不到,若一身内外,疾病之处,以意存金木水火土,相克相生,以意注之,无不立愈。
又有妙诀,虽云呵呬呼吹嘘唏一六之气,不及冷暖二气以愈百病。
夫节气从容,稍久含气,候暖而咽之,谓之暖气,可愈虚冷。
若才节气,气满便咽之,谓之冷气,可愈虚热。
临时皆以意度而行之。
”又说:“又或有病,但以呵,呵十至三十,知其应验,酒毒、食毒俱从呵气并出。
气功学的平时作业和感想
![气功学的平时作业和感想](https://img.taocdn.com/s3/m/0b7845d116fc700aba68fc13.png)
考试题:结合实际,论述气功具有医学性和文化性结合的特征。
气功,在晋代以前的典籍中,道家称之为“导引”、“吐纳”、“炼丹”,儒家称之为“修身”、“正心”,佛家称之为“参禅”、“止观”,医家称之为“导引”、“摄生”。
在历代医籍中,以“导引”为名者较普遍,而“气功”之称则是在近现代才广为应用。
气功学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气功的内涵也相当丰富,不可否认,气功具有医学性和文化性高度结合的特征。
经过对医学气功学的学习和了解,我先谈谈我对气功学的文化性特征的一点认识。
气功学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是一门颇具中华民族特色的科学。
祖国传统气功内涵丰富决定了其特点的多样性,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身心并练,以练气和炼神为主。
而气功的流派不同,其特点也不同,如医家气功主要以“防病治病,保健养生”为目的;儒家气功以“修身养性”为特点;道家气功以“身心兼修、清静无为”为特点;武术气功以强生健体,提高竞技能力为特点。
因为流派各异,所以修炼者要结合自身体质特点和兴趣爱好去选择,只要下苦功夫必定能有所收获。
尽管各流派有所差异,但是在文化性的角度上看,气功都有其一些共同的特点。
第一,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
人和自然界有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机体时刻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自身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很大关系,气功修炼强调人要适应社会自然环境。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良好环境和条件来配合练习气功。
而时空环境的恶劣性影响,如恶劣的气候,不良的卫生环境,不良的氛围等,这些都应该是练气功要避免的。
气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和睦相处,因而体现了气功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特点。
第二,气功锻炼是以练气和炼神为主的完美结合。
气功通过调节心神气息来调节人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功能。
调气则是练气,气息舒畅,心神俱佳,精神饱满。
而气功以调神为最高境界,非常注重对心神的调养,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心理学思想。
因此,修炼气功,不仅对人体生理功能俱有调节,改善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性格、智力、素质等也有调节和提高作用。
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什么
![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c3c373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cd.png)
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是什么中医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蕴含着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内涵。
它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理论基础上,还渗透在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养生理念以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
从理论基础来看,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认为世界万物皆由阴阳两种基本力量相互作用而产生,并且可以按照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特性进行分类和归纳。
在中医气功中,阴阳的平衡与协调被视为人体健康的关键。
通过气功的修炼,调整体内的阴阳气血,使之达到和谐的状态,从而预防和治疗疾病。
例如,气功中的呼吸调节,吸气为阳,呼气为阴,通过有规律的呼吸练习,实现阴阳的平衡。
五行学说则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气功修炼中注重对五脏之气的调养,以达到整体的健康。
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对中医气功的影响深远。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中医气功的修炼方法也遵循着这一原则,不强求、不刻意,让身心在自然的状态中得到调养和修复。
道家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与气功中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通过修炼可以与天地自然相通的理念相契合。
同时,道家的“致虚极,守静笃”的修炼境界,也为气功修炼者提供了心灵追求的方向。
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在中医气功中也有所体现。
气功的修炼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身心健康,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通过修炼气功,培养人的自律、专注和耐心,进而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修身的过程,有助于实现家庭的和睦、社会的和谐。
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在气功修炼中表现为适度、平衡,不过度追求,保持身心的稳定。
中医气功与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理念一脉相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重视养生,认为养生是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气功作为一种养生方法,强调“不治已病治未病”,通过调整身心状态,提高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气功与中国文化.
![气功与中国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1dd78f311eb91a37f1115cf6.png)
〝 〞8
華陀>編創 華陀五禽戲
• 飲食養生:配合節令、體質進行「食養」。 • 運動養生:古稱「導引術」,以意念導氣,鍛煉身體。 • 生活養生:起居有序之道。 • 智慧養生:待人處世的學問。 • 藥物養生:以藥物補助,強壯身體。 • 房中術: 養精之道。 • 按摩術: 疏通經絡之道。
氣功與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專題研習 任劍虹(29)
何謂氣功
• 氣-最基本的是元氣..有助人體生長,新陳代謝 功-通過鍛煉而得到的功夫
• 氣功>>一種呼吸方法
•
-運用宇宙間陰陽之氣
•
-加上身體的內氣運行
•
-配合肢體的肢體的運作
• 練氣及練意念的一種功夫
氣功不是神功
• 不是靈丹妙藥
• 但練氣功亦會有生病的時候
9
氣功的三大元素
• 三大元素—’’調身”,“調息”和“調心”, 缺一不可
• 調身>>身體放鬆而得到休息而恢復體力 • 調息>>調整呼與吸之間的連貫與配合 • 調心>>對人的精神的一種調整,是指思維意識以
及一切生命活動的總的體現
氣功與中國文化
• 中國是發源地 • 四千幾年歷史 • 中國文化醫學寶貴遺產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 • 歷代留學及佛、道、儒等家的文獻記載大量氣功的資料 • 氣功有醫、儒、佛、道及武術各家
• 氣功是中國寶貴文化遺產和醫學遺產的一部分
太極氣功十八式名稱
起勢調息
1
馬步雲手
1
0
2 開闊胸懷
1
撈海觀天
1
3 揮舞彩虹1ຫໍສະໝຸດ 推波助浪24 輪臂分雲
中医气功学大题重点20116
![中医气功学大题重点20116](https://img.taocdn.com/s3/m/c381990a551810a6f4248675.png)
(根据上课笔记整理,仅供参考)一、简答6'x3 = 18‘1 •试述气功的定义与内涵答: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融为一体的心身锻炼技能。
其内涵包括:第一,是表述气功锻炼的操作内容,即调身、调息、调心,通常简称为〃三调〃。
第二,是表述三调的操作目的,也就是三调操作应达到的状态,即融为一体,通常简称为“三调合一〃。
第三,是表述气功锻炼在现代学科分类中的位置,即心身锻炼,既是心理的也是生理的。
第四,是表述气功学科的知识类别,即属于技能性知识。
2•气功中所讲的经络与一般医书所述者不完全一致。
请说明两者的不同之处。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的不同:(1)月俞穴范围大小不一。
气功中所讲的月俞穴范围较大,是一个面的概念,而医家特别是针灸中讲的月俞• • • •穴范围较小,仅为一个点的概念。
(2)任督脉的经气运行方向不同。
医书谓,任督冲一源三歧,起于胞中,沿不同路线上行,经气流向一致, 都是由下而上。
而气功家认为,任督脉虽起源相同,但经气运行方向相反,督脉之气自下而・.•.上,功能“进阳火〃;任脉之气,由上而下,功能"退阴符〃。
如此循行,使气机升降有序,阴阳协调平衡。
(3)任督脉连结的方式不同。
医书认为两者由分支相连,而气功中则靠鹊桥相连。
(4)练功过程中所体验到的经络路线也与医书所述不完全符合。
3 •试描述三圆式站桩的要点答:(1)两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足尖微向内扣,呈内八字形,五趾轻轻抓地。
(2)双膝微屈,膝盖不超出足尖。
(3)腰部伸展,臀部似坐高凳。
(4)上身正直,含胸拔背,两臂坏抱呈半圆形,如抱一圆气球,松肩、坠肘、虚腋。
(5)两手与身体的距离不超过一尺,两手指相对,相距约八、九寸,五指分开,微曲,相邻手指间约一扁指距离。
(6)头部正直,双目轻合。
舌不必顶上腭,自然安放。
下颌微收。
(7)自身摆好后要求全身放松,达到足圆、臂圆、手圆的〃三圆式〃境界。
4 •练习气功的一般要领是什么?答:练功要领主要有三项:(1)松静自然,准确灵活松,即指形与神、身与心的放松;静,是指在练功过程中保持心境的安宁。
气功知识问答
![气功知识问答](https://img.taocdn.com/s3/m/88e3f75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40.png)
气功知识问答气功:气功是一种内炼(或者说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医、武(术)家对气功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手段是调身、调息以及炼气。
目的是强身健体、防病治病。
气功是中华传统养生方法的精华之一。
健身气功:健身气功是气功的一个分枝,它是一种内炼(或者说是自我身心锻炼)的技能。
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医、武(术)家对健身气功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手段是调身、调息、调心以及炼气。
较之气功其它分枝,运动量较大。
其作用的侧重点在于强身健体。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之一。
医疗气功:气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渐总结而成的一种自我身心锻炼方法。
在古代有“导引”、“按跷”等称呼。
医疗气功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气功主要通过身、心、息共调,精、气、神同练,从而达到精充、气足、神全,起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疗效。
练功基本方法:调心、调息、调身(合称三调)是学练气功的基本方法。
调身就是自觉的调整身体姿势或进行一定的动作,也称练行;调息是指自觉地意守呼吸或控制呼吸,以达到和气养身的目的;调心是指自觉地心理活动,通过意守达到入静养神的目的。
练功的基本要求:松静自然、动静结合、练养相兼、意气相依、准确灵活、循序渐进。
医疗气功的功效:通过医疗气功的锻炼,对各种慢性病、老年病和某些疑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例如: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胃肠炎、溃疡病、便秘、肩周炎、颈腰椎病、中风后遗症、慢性肾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前列腺肥大、性功能减退、更年期综合症、神经衰弱、青少年近视、青光眼、肿瘤等疾病。
哪些人不适宜学练气功?有精神分裂症、癔病等精神性疾病患者,以及深昏迷、大出血、心脑肾衰竭等危重病人不宜气功锻炼,佩心脏起搏器者也不宜练功。
另外,初学者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以免出现偏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气功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及你的认识一、传统文化是气功的动力源泉1气功内容丰富、锻炼全面,动作简单易学,动静结合,身心兼修,而且机动性强,不受时间和场地局限。
其运动量适中,因此适合在老、中、青等各类人群中开展,是缓解身心疲劳、预防慢性病的有效的锻炼方法之一,是以健康养生为目标的保健身心的传统体育运动之一。
气功萌芽要追溯到殷商时期,传说殷时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得益于“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
”(《中国人名大辞典》•彭祖)又有一位容成公“自称黄帝之师,见周穆王,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谷神不死,守生养精气者,发白复黑,齿坠更生。
”(《云笈七签》)说明殷时已有气功导引养生法的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时期,道家、儒家、仙家、兵家、法家、杂家、阴阳家相继出现,形成了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时代。
随着人们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逐步加深,开始积极探索生命的生长壮老规律以及与之相应的卫生保健方法,导引、食气(服气)、吐纳、行气之术逐渐为人们所采用,为气功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道家与气功: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道德经》除了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外,也为探索气功学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它把气功养生的三大要素——调心、调息、调身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守一法”也出自该书,故《道德经》对后世气功的发展很有影响。
所谓“守一”,即指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的一个点,或一件自然景物,或一件其他事物,也可以说是在众多的意念中,选择其中一项,并对此一项意念活动保持较长时间的稳定。
《庄子•刻意》中的“吹口句(xu音虚)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则说明了习练气功的目的只是为了健康长寿而已。
2.儒家与气功:孔子提倡修身(健身),以“守中”类功法传世。
所谓“守中”,即在练功时,意念集中于身体或脏腑,或自然景物之内,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上不下,恰处天和之中。
孟子提倡“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强调练气功要重视道德修养的修身方法,这与当今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新观念:“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康的人才算健康的理念”不谋而合。
此外,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专以养生为务的“神仙家”,其中的突出代表有被后世广为传扬的王乔与赤松子,他们对气功的影响也很大,致使不少功法都冠以二者的名字。
2气功属中华传统养生体育项目,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一直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它的构成、内容以及练习方法,都体现着中国古典的哲学理念、中医思想、经络学说、道德伦理等丰富的传统文化,可谓底蕴深厚。
气功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在中华历史上绵延千年,在当今世界众多的体育项目中,它是一种富有哲理,保健养生目的明确,锻炼与医道结合的运动。
气功的发展过程和文化形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中国古典哲学是气功的思想渊源。
我国传统哲学的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道”与“气”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并以“气”的聚散来解释生命的形成,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视“气”为人体的本根。
认为生命的盛衰,都是气的作用结果,人体气的运行好坏决定着生命状态的盛衰。
因此,“气”被视为气功养生延年的理论基点。
4.天人和一的观点。
“天人和一”,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
气功是人体运动,要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练功实践中要心静体松,顺其自然,动静结合,遵循自然规律。
气功注重按四季和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而进行调整,以此达到练功最佳效果,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5.“知行合一”是气功的认识基础,是气功不断升华的动力。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如果“不知”而“行”,是没有动力的。
练功过程也是一样,要用身心去觉悟、体会,达到领悟与把握。
6.“动静结合”的方法论构成了气功习练的基本原则。
其意思是说,生命有其运动规律。
久静要动,久动要静。
身体健康状态与生命的盛衰在其变化之中。
7.气功与传统中医关系密切。
气功与传统中医学同属人体文化的性质范畴,并在同一文化范畴内互相渗透与融合,又共同丰富、升华与发展。
传统中医学是在唯物主义元气论的哲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根本特点是它的整体综合观和辨证施治观,提出了天三宝“日、月、星”,人三宝“精、气、神”的观点。
认为“三宝”构成了一个完整体,“三宝”相互依存,也是一体的。
气功理论来源于祖国中医思想。
内养性情,外练筋骨,通经活络,内外兼修是中医学说的__养生思想和延寿之道。
8.气功受传统文化影响,注重人的精神世界修养。
中国传统道德伦理学说的主流是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儒家道德伦理学说,在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它肯定和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具有向上、向善的良知、仁心,可以创造出更高的文化,只有人才能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责任。
因此,人生活在天地之中要有责任感,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要知道人活着的意义,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重视人的道德生命,是将人分为有形和无形两部分:有形即物质载体,是说人是自然生命,有生有死,就像其他生物一样。
无形即是人的精神世界,即道德生命,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需要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勇于奉献。
儒家文化主张以精神生命来控制情欲生命,不断实践伦理道德。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指出了人的理想和所追求的目标,强调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升华人的精神境界。
二、在保持平和心态下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持之以恒锻炼气功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是应该得到尊重的。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创造的旧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等。
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美好明天的基础。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一个没有传统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凝聚力的。
尊重传统文化就是教师、学生带着一种敬佩的心去学习和提高传统文化水平,古为今用,去伪存真,吸取营养。
通过传统文化的修心、养心,稳定心态,让躁动的轻浮的心态归零,让心态平和下来。
平和的心态才是做好事情的基础。
2气功是我国古代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期与大自然和疾病、衰老作斗争,逐步形成、总结、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自我修身养性的一种练习方法。
气功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主动地、内向性地运用意识进行自我心自调节练习的技能。
对人体精气神进行全面练习调节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其中最重要的是“调心”,即:清心、悦心、宽心、善心、专心。
清心是练功者心境恬静,没有挂虑;悦心是愉快的心情做练功的基础;宽心是心胸豁达,能容能消,能解除心中的愁闷;善心是爱的更高层次;专心是集中注意力(气功的注意力,有其特点:不丢不纵,松静自然)。
这样,不走形式地使之引导精神进入状态。
“状态”概括讲,一是外在的形体,二是内在的精神世界。
外在的身,体正身圆,动作圆活,势必周身经络畅通;内在的精神充实,心态稳定,呼吸自然,心理的良性效应势必产生生理的良性反应。
久而久之,持之以恒,“状态”意想即来,练功既简单又便捷。
简单是快乐的,快乐是简单的。
这种状态下,精神充实,生活快乐,工作顺心,人人和睦,益寿延年.三在我认识中传统文化与气功就存在的关系1我认为继承传统文化,应该探求其本质,将其本质与社会实践结合,努力创造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新生命,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过分流于形式,必将淡化传统文化的良好作用,这与我们提倡尊重传统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回归传统,以理性认识为依托的气功,对医治人类所表现出的在物质世界中自我的迷失,对人类追求的迷惘与缺乏自信,对只顾追求功利而忘掉自身责任等等人类精神上的疾患,无疑是一副良方,对人类具有崇高而积极的意义。
在现代化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已经积淀在我中华民族的心中,如果否定了传统文化,那么我们就会丢掉我们民族文化的优势。
也就是说气功作为我们理应传承的一种养生保健方法,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最适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改进气功。
然后让其发扬光大,让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得到传承,也只有认识到以上这些,才能更好地发挥气功修身修心的锻炼效果。
2相传四千多年前的唐尧时代,就已应用气功导引治疗湿痹房诸疾。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个民族中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
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
它负载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一个民族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聚拢着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凝聚力。
即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创造的旧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礼仪制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文物典籍等等。
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继往开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美好明天的基础。
由此可见,气功与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着渊源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