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及解析---

合集下载

3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018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含解析

34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018年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含解析

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热点题型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例1、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答案】C【提分秘籍】①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②能量散失的途径是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③流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④上述过程中,能量流动不能(填“能”或“不能”)逆转,原因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顺序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一定的;能量流动不能(填“能”或“不能")循环,原因是最终散失的热能不能再被利用。

【举一反三】5.(2017年江苏卷,26)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迁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

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_______________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_____。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雄蛙通过叫声这种_______________信息求偶;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_______________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

水草腐烂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_______________。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_______________。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含解析)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含解析)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含解析)【高频考点解读】1.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热点题型】题型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例1、某生态系统中有a 、b 、c 、d 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 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 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甲表示b 的同化能量,乙表示b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 .大肠杆菌可以参与丁过程C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 /2值D .图中d 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 生物【提分秘籍】1.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 (1)能量来源⎩⎪⎨⎪⎧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消费者的能量来自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2)能量去向: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 2.动物的同化量不等于摄入量 (1)概念差异①同化量:指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

②摄入量:指消费者摄入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

(2)二者关系:真正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应该是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该营养级生物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没有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应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方法规律】公式1: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例如蜣螂利用大象的粪便获得能量,就不能说蜣螂获得了大象的能量。

公式2: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举一反三】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银川模拟)地球上的三个碳库为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①②③表示CO2经甲、乙、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C.④过程表示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2.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A.45 kgB.22.5 kgC.90 kgD.20 kg3.(2013·新余模拟)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B、D之间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C.C为食物链中的第三营养级D.A、B、C、D之间为捕食关系4.如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丁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D.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

减少温室气体(如CO2)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再一次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

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中CO2含量C.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7.(2013·南昌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知识点总结和练习(含解析)

人教高中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知识点总结和练习(含解析)

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2、能量流动的分析(1)个体层次:能量输入→个体→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种群层次:能量输入→种群→能量储存→能量散失3、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的源头:太阳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输入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渠道:沿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

(1)第一营养级(生产者)中能量的去路:①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②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③随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④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2)第二营养级(第三第四营养级类同)中能量的去路:注意:(见右图)★以一个营养级为研究单位并非一个个体★同化量:某一个营养级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的全部化学能量★粪便量属于未被同化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死亡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下一营养级的摄入量4、不定时不定量分析能量流动过程:(上图)①方向:单向流动②箭头由粗变细: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逐级递减③矩形面积变小:营养级越高,储存在该营养级生物体内的能量越少5、定时定量分析能量流动过程:(下图)①定时定量分析时有未利用的能量,指既未被呼吸作用消耗,也没有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不可逆转也不可循环流动(2)逐级递减:在输入到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到下一营养级注:★下限10%效率的意义是:维持下一个营养级的存在上限20%效率的意义是:维持本营养级的存在摄入量粪便量同化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人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可以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详解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详解

高考生物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详解在高考生物中,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是一个重要且常考的知识点。

理解这两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于我们深入认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咱们来聊聊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的源头是太阳,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被固定在有机物中。

这就像是生态系统的“启动资金”,为整个系统的运转提供了最初的能量。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一营养级,它们所固定的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依次传递给消费者。

在这个传递过程中,能量并不是百分百传递的,而是存在着递减的规律。

一般来说,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 10% 20%。

这意味着上一营养级的生物所拥有的能量,只有 10% 20%能够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在能量传递的过程中,有很多能量被消耗掉了。

比如说,生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消耗一部分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无法被再利用。

了解能量流动的特点对于我们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

因为能量流动的递减规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一般不会太长,通常不超过5 个营养级。

不然的话,到了后面的营养级,能量就少得可怜,难以维持生物的生存了。

再来说说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物质,包括碳、氮、磷、水等。

以碳循环为例,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合成有机物。

然后,这些有机物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物群落中传递。

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重新回到大气中。

此外,动植物的遗体和排出物被分解者分解,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氮循环也很重要。

氮气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但大多数生物不能直接利用氮气。

一些固氮微生物可以将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被植物吸收利用。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苏教版八年级下)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苏教版八年级下)

D.人类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固定。太阳 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将能量固定在生态系统中,然后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 的。在稻田中,为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人们总是让能量尽
可能多地流向稻子。
3.在生态系统中,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的过程是( A.吸收作用 B.光合作用
答案:(1)A(或B)→鼠→蛇
(2)能量 物质 (3)有机物 太阳能
(4)非生物环境
A.生产者体内
C.肉食动物体内
B.草食动物体内
D.分解者体内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来源。太阳 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将能量固定在生态系统中,然后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依次流动
的。
2.在一片稻田中,人们总是让能量流向( A.稻子 B.所有植物
)
C.所有生物
(3)如果大量捕杀青蛙,该生态系统中会明显增多的生物是
___________,明显减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食物链与生物体数量、能量的关系。能量 在沿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传递过程中逐级递减,愈向食物链
的后端,生物体的数量愈少,储存的能量也愈少。由图可知,
C数量最多,应为水稻,A、B分别是青蛙和昆虫。 答案:(1)青蛙 (2)C A和B C(或水稻) 昆虫 水稻
环和能量流动的理解。由材料可以写出5条食物链,5条食物
链相互联系,形成食物网,其中指向狐的食物链是植物→鼠 →狐。
答案:(1)
(2)5条。 (3)植物→鼠→狐。
1.(精选精练·聊城学业考)如图表示东昌湖内某些生物间的
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你认为该食物

(完整版)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及解析---

(完整版)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及解析---

5.2-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及解析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 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理解 输入⎩⎪⎨⎪⎧ 源头: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 传递⎩⎪⎨⎪⎧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散失⎩⎪⎨⎪⎧ 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过程:自身呼吸作用(2)过程图解2.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 观察下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补充说明:1、对生产者(一般为绿色植物)来说同化量是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光能,即总初级生产量(GP)。

2、对于消费者(一般为动物)来说,同化量表示消化道吸收的能量(吃进的食物不一定都能吸收)。

3、对分解者(一般为腐生生物)来说是指细胞外的吸收能量。

而对于化能自养生物,同化量是固定的能量,而与太阳能无关。

(2)概括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2. 写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3. 能量传递的相关“最值”计算(1)如食物链A→B→C→D①已知D 营养级的能量为M ,则至少需要A 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 营养级的能量=M÷(10%)3;②已知A 营养级的能量为N, 则D 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初二生物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1.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A.能量输入B.能量输出C.能量流动D.能量交换【答案】C【解析】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开始于太阳辐射能的固定(输入),结束于生物体的完全分解,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光能沿着食物链的单向传递叫做能量流动。

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

能量流动过程:太阳光能→绿色植物→植食动物→肉是动物→分解者(结束)。

故选:C2.羊吃草,狼狗吃羊羔。

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狗体内的能量最终来自A.狼狗B.羊羔C.牧草D.阳光【答案】C【解析】狼吃羊,狼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羊的体内的有机物;羊吃草,羊体内的有机物来源于草的体内的有机物;草体内的有机物是草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

因此狼体内有机物最终来源于草。

故选:C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而动物则能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释放能量,这一过程中,动物在自然界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A.消耗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B.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为生产者提供了能量D.为人类提供蛋白质类食物【答案】B【解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

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

综上所述,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体现了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故选:B4.一般地说,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递增,生物个体的数量将依次A.递增B.不变C.递减D.稍增加【答案】C【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吃与被吃形成了食物关系,这种不同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5.2、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5.2、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a.自身呼吸消耗 ①定量不定时 b.流入下一营养级 能量的最终去路 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②定量定时: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 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a.自身呼吸消耗; b.流入下一营养级; 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 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即“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 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戊:________
2.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3.据图补充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 (1)通过自身________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2)被________同化。 (3)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________分解。 (4)未被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________之间________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意义 (1)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________ ,使能量得到 ______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的部分。
解析: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种群数量一 般处于 K 值;b 摄入量为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 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 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 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分解者,d 表示分解者,丁 过程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大肠杆菌可参与此过 程;d 的能量可来自于 b 的粪便,而此部分属于上一营养级 a 的能量。
误区剖析 动物的同化量不等于摄入量 (1)概念差异 ①同化量:指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 ②摄入量:指消费者摄入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
(2)二者关系:真正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应该是该 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该营养级生物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没 有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应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高中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试题必修3

高中生物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试题必修3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 )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内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A、B、D仅仅是能量流动的一个方面。

答案:C2.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能开始的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答案:A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当狼捕食兔子并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B.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狼不可能获得兔子的全部能量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解析:兔子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此时狼位于第三营养级,即狼捕食兔子,使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

答案:A4.如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①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进行的B.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时逐级递减C.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D.图中①代表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图中①代表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答案:B5.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狸体内解析:每一个营养级中所同化的能量为本营养级的总能量,而兔子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子同化的能量。

答案:B6.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构成塔基的是( )A.初级消费者B.生产者C.次级消费者D.分解者解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从中获得物质和能量,可见能量的流动首先从生产者开始。

3.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T.liubin

3.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T.liubin

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3.(2011年北京东城一模)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 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C
A.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 摄入量
【典例训练3】2012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主要凸显绿色经济,
如今低碳生活、绿色经济已成为人类共同的目标。如图是碳循 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CO2含量 C.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 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A.C=0.15B C.C=0.15(A+B+D+E)
B.C=0.15D D.B=A+D+E
【解析】据图可知,某一营养级能量的去向是 ①呼吸消耗,维持自身生命活动;②部分能量传 递到下一营养级;③部分被分解者分解释放;④ 未被利用的一部分,由于去路有多条,故传递到 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占该营养级总能量的 10%~20%,因题中能量传递效率为15%,则图中 C=0.15B。
3.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项目 形式 特点 范围 能量流动 以有机物为载体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物质循环(以碳循环为例) 主要是无机物 全球性、循环性 生物圈(全球性)
联系
①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②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③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及解析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 能量流动的过程(1)概念理解 输入⎩⎪⎨⎪⎧ 源头:太阳能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传递⎩⎪⎨⎪⎧ 途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 散失⎩⎪⎨⎪⎧ 形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过程:自身呼吸作用(2)过程图解2.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 观察下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流动过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1)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补充说明:1、对生产者(一般为绿色植物)来说同化量是指在光合作用中所固定的光能,即总初级生产量(GP)。

2、对于消费者(一般为动物)来说,同化量表示消化道吸收的能量(吃进的食物不一定都能吸收)。

3、对分解者(一般为腐生生物)来说是指细胞外的吸收能量。

而对于化能自养生物,同化量是固定的能量,而与太阳能无关。

(2)概括能量流动的特点 ①单向流动:能量只能沿着食物链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②逐级递减: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

2. 写出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

3. 能量传递的相关“最值”计算(1)如食物链A→B→C→D①已知D 营养级的能量为M ,则至少需要A 营养级的能量=M÷(20%)3,最多需要A 营养级的能量=M÷(10%)3;②已知A 营养级的能量为N, 则D 营养级获得的最多能量=N×(20%)3,最少能量=N×(10%)3。

(2)在某食物网中,确定生物量变化的“最多”或“最少”时,应遵循以下原则:易错警示 有关能量流动的2个提示(1)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若以“营养级”为单位,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

②能量利用率:通常考虑的是流入人体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流入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2)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按一定比例获取能量,则按照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算后再合并。

总结: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起点:从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开始2、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3、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4、能量的变化:太阳光能—生产者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能(最终以热能散失到大气中)5、在食物链中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6、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细胞呼吸(包括各个营养级生物本身的呼吸及分解者的呼吸)7、当生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输入的能量等于或大于输出(形式为热能)的能量8、对光合生物:同化量(生产者同化的量就等于它固定的能量)是某一营养级从外环境中得到的全部化学能。

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去向:①表现为这一营养级的呼吸消耗量、②该营养级流向下个营养级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③该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④该营养级的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量。

9、摄入的能量:等于同化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10、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各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只是一少部分,只有同化的能量的百分之10-20),还包括自身的呼吸消耗、流向分解者的、未利用的。

1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分析通常以营养级为前提12、为什么只有百分之10-20的同化能量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为什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13、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只有它可能倒置)、生物量金字塔之间的区别?14、生产者能量被最大的消耗时,应选食物链最长的、选取最小传递效率为百分之10、最高营养级获得最少的能量生产者能量被最小的消耗时,应选食物链最短的,选取最大传递效率为百分之20、最高营养级获得最多的能量。

15、桑基鱼塘(桑基鱼塘基本上构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包括了。

既可以用生态学的系统学来解释。

)模式所遵循的原理是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16、生态农业的优点: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再生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使整个生态村的各业生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17、生态农业的最大优点是能量的多级化利用18、桑基鱼塘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体系,它具备的特点是绿色、环保、污染小、低消耗、资源利用率高、多层次多功能。

19、生态农业系统的主要功能:1、是能量流动,2、是物质循环,3、是信息传递(4、是价值转化)20、生态农业中起主导地位的是:农作物21、生态农业中的沼气池中接种的菌种:甲烷菌、接种后应密封隔绝空气,因甲烷菌为厌氧型生物,有氧存在对其有危害。

22、设计生态农业时应遵守的生态学原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23、建设生态农业,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是:1、实现对量(物质)多级利用2、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物种的危害3、减轻污染,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稳定性。

24、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除了取决于本生态系统的自动节能力以外,还主要取决于人工控制(农民的生产活动)25、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多。

26、为什么动物性食品的成本高?因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所以动物性食品的成本高。

27.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外系统的能量补充28、岩石圈中的碳以无机盐(碳酸盐)形式贮存,所以不直接参与碳循环;29、水圈中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HCO3-。

;30、大气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

31、碳循环为带有全球性性质的循环。

例1、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简析:W1、D1(只是上一个营养级的一少部分能量)代表下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如是生产者,代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A1、A2代表自身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1、B2代表未被利用的能量;C1、C2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1、D2流向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下一个营养所同化的能量;)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不断地循环的过程(物质循环中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会消失,有别于能量流动)。

(2)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3)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二者同时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4)意义: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组成成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碳循环(1)无机环境中存在形式(也是无机环境中的起点):CO2和碳酸盐。

(2)生物群落中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主要)-(人体内的碳来自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3)循环过程:碳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是通过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则是通过呼吸作用(碳循环也需要水的参与)和微生物分解实现的。

(4)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5)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缺少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不能正常进行的.(6)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并不是只通过生产者进入生态系统的,还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7)大力植树造林,会对温室效应起到缓解作用,彻底解决温室效应还应从控制源头做起-温室气体的排放.(8)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转变成地下的石油和煤,这部分”C”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支到地面燃烧,仍可产生二氧化碳返回碳循环.(9)碳出生物群落的途径(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1.动植物的呼吸作用2.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化石燃料的燃烧(10)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11)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的有机物(12)人类活动对碳循环干扰最大的是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13)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二者本质的区别: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最终在环境中以热能的形式消失。

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往复,不会消失。

(14)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物质流动的主要渠道是(15)农田是人工生态系统,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为目的,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人类,满足人类的需要为目的,农田中往往不足以使农作物高产,加上农产品的源于系统的输出,其中氮元素等并不能都归还土壤,所以要施加氮肥等,这与物质循环不矛盾。

(16)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无机环境的总和,通过循环构成了一个物质自给自足的系统(这个系统仅指生物圈,其它的系统需要不断补充物质和能量才能维持平衡,不能自给自足。

)。

(17)判断不同土壤中的分解者能力的强弱标准:给提高相同的环境条件,再提供相同的有机物,经过相同的时间后,检测土每块土壤中有机物的剩余量,用提供量减去剩余有机物的量的值,看哪个值最小,哪块土壤中的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就越强,反之。

1.观察下面碳循环过程图,回答相关问题(1)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3)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①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产生CO2。

②植被破坏,降低了对大气中CO2的调节能力。

(4)概括物质循环的特点①全球性: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

②往复循环,重复利用:物质可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反复利用。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之间的关系易错警示(1)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所以不能说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碳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是碳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2)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模型法判断碳循环中的各种成分(1)首先找出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双向箭头的,一个为生产者,一个是大气中的CO2库。

其他各个成分都有箭头指向大气中的CO2库。

(2)然后观察剩余的几个成分,其中其他生物部分的箭头都指向的是分解者,剩余的成分为消费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