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_17 家书里的山河岁月
(机构适用)现代文阅读主题:家国情怀(上) 练习(3)(带答案-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3)主题:家国情怀(上)第一部分:主题阐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
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祖国的土地人民……书本第二单元选择的都是与家国情怀有关的文章和诗篇,本份练习也以“家国情怀”为主题,帮助各位使用者巩固提升。
第二部分:手法点津——以小见大“家国情怀”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许多作品都会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巧妙地表现家国情怀的相关情感。
以小见大: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
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
第三部分:精讲精练(一)枣核萧乾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寄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她带几颗生枣核。
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
一下车,她已经在站上等了。
掐指一算,分手快有半个世纪了,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她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
我问起枣核的用途,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
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
过了几个山坳,她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
”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
学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
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
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她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她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她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
2018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19
现代文阅读1【2018 东城二模】(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
(9分)山里有座榨油坊周华诚○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
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
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
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
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
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
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
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
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
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
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
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4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5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
「精品」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6记叙性文体阅读含解析
专题16 记叙性文体阅读一、【2017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一棵小白杨朱金平①“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②一路听着这首耳熟能详的军旅歌曲,我们的越野吉普车向着西北边陲的小白杨哨所奔去。
那个在歌声中被传唱了多年的北疆哨所,最标准的名称是:塔斯提边防连。
③远远望去,矗立在一座山岗上的小白杨哨所,在逶迤高耸的雪山映衬下显得那么不起眼。
④身着迷彩服的哨所四班长王克怀,见面就给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⑤十八岁那年,新兵训练刚结束,他就和十八位新战友乘坐一辆卡车,唱着那首脍炙人口的《小白杨》,向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驶去。
哨所矗立在一座陡峭的山顶上,四周的积雪还没有融化,卡车喘着气怎么也上不去。
大家下车使劲去推,车子还是爬不动,无奈中他们又返回了营部。
三天后,他们再次出发,谁知融化的冰雪在山下通往哨所的小路上划出一道七八米宽的口子,冰块和着泥水汹涌奔流,载着他们的卡车又打道回府了。
一周之后,他们才终于越过一路坎坷,登上了哨所。
此时,连队在冬天里已被冻裂的水管还没来得及维修,他们上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十里外的河里挑水回来用。
洗脸、洗衣服,都是冰凉的雪水,小伙子们的手很快就被冻肿了。
大雪封山,连队官兵吃不上新鲜蔬菜。
面对这样艰苦的环境,王克怀起初一颗火热的心似乎被冰水浇凉了。
⑥连队组织新兵来到那棵小白杨下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要求大家向哨所的前辈学习,以苦为荣、乐守边疆。
王克怀看到那棵名闻天下、参天而立的小白杨,浑身上下又充满了力量。
⑦打枪,是每个军人的基本功。
但边防连主要的职责是站岗、巡逻、执勤,对打枪的要求并没有步兵连那么高。
可王克怀不这么想:既然来当兵,就要当一个精武的兵。
2014年5月,边防团组织各连进行步枪射击考核,王克怀与战友一起进行一百米射击考核。
随着一阵枪响,报靶员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举靶高喊:“王克怀,五十环!”小白杨哨所自1962年组建以来,在正式考核时还没有人打出过五十环。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在“诗和远方”中涵养文脉陈凌①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在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霸屏朋友圈。
“有多久时间,没有提起笔来好好写一封信了?”节目甚至不断激发起观众提笔写信的冲动。
②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
这段时间,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捕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自来水”。
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传统的文化形式,何以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即便历经岁月冲刷,却依旧能散发光泽、触动人心?③见字如面,睹物相思。
有人说,感情波动不分孰优孰劣,再笨拙的一支笔,即使写出内心万一,也足够令人感动。
确实,人的情感都是相通的,最能打动人的无疑是那份最纯粹的情感。
就拿写信来说,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承载,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诚。
而字迹又往往能印刻下书写人的性情,古人甚至有“尺牍书疏,千里面目”的说法,见信如晤,读信之人见字便能捕捉对方写信时的表情。
字如其人,不加掩饰地将自己完整地展现在对方面前,正是这种纯粹和真诚,更令人神往。
我们会被画家黄永玉给曹禺写的信所感动,恐怕就是“心在树上,你摘就是”的直白。
而歌手蔡琴写下的“杨德昌,你怎么可以就这样走了呢”,让人直叹“看哭了”,也正在于其真挚的感情。
④如果说,信件是人们内心的琴弦,那么,声音就是撩动琴弦的拨片。
正如《朗读者》的主持人董卿所言,“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
当普通夫妇对念起朱生豪的情诗,“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爱”,我们很难说不感动于斯;当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说到动情处,感慨“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于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我们心中也很难不起敬意。
《家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家书①十九岁入伍,父亲便阔别故土,倥偬天涯,多地辗转,却不改征程恋恋。
一家人也跟着他,忽而南至深圳,忽而北迁京城,不断大腾挪。
每次搬家,都要苦着母亲对家进行取舍。
只有一样东西是例外。
那是父亲保存的一麻袋家书,无论走到哪里,父亲都带着它。
它给父亲的慰藉与日俱增。
②父亲的数百封家书,安静地,温暖地,躺在家中某一个角落。
它们褶皱,斑驳,浸渍,娓娓诉说血肉深情与家族基因密码。
这些文物般的家书,皆为父亲与祖父母三方通信。
③祖父是村里文化人,写得一手好字,好到县里让他去写身份证﹣﹣中国第一代身份证是手写的。
当然,祖父还给村里人写春联,写婚联,这在深藏于丘陵之中的那个村庄里是了不得的。
当父亲打起背包去军营时,祖父特地买了十本信纸,在站台上塞进父亲的挎包。
自此,多少年军旅岁月,祖父母从未去部队探望过他们的儿子,家庭经济基础决定了两代人之间的交往与交流方式。
写信成为祖父母那一段人生旅途的重大寄托。
④父亲每一个星期给家里写一封信,这个频率一直保持到手机出现。
十本信纸,写尽父亲青少年时代的悲欢。
如今,父亲的人生开始踏入念旧怀旧的里程,他是那么喜欢读那些略显稚嫩的文字,翻来覆去,不厌其烦。
而且似乎他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我交流,或勾起新的曾经以为忘记或放下的往事与我分享。
我曾经把父亲的信文提升到这样的高度:它蕴含着“从哪里来,到了哪里,要往哪里去”这样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思考与实践,也写尽这一代共和国军人的艰辛奋斗与光荣梦想。
父亲听着,微笑着,不说话。
很显然,父亲十分赞同和享受这个“高度”。
⑤祖父母用的“信纸”,是如此特别﹣﹣这信纸,有糊窗户的纸,有包装纸,有作业纸,还有包食品用的黄草纸……他们被祖父母写上文字,寄给他们长年漂泊在外的儿子后,享受着传家宝式的珍藏。
手捻这些恍若隔世的信纸,读着祖父的文字,不禁使我正襟危坐。
也许是,祖父的字,横折竖钩,点提撇捺,一丝不苟。
也许是,信中有太多的教和训的词调,虽然时隔二十多年,但透过纸背,至今能嗅觉到严厉的语气,眼前会浮现戴着高度近视镜的祖父训话的样子,言笑不苟,不容置疑。
2020-2021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
2020-2021高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和答案详细解析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2019•天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艾平萨丽娃姐姐的春天在呼伦贝尔大草原。
冰雪将茫茫草原覆盖,仿佛一片亿万年的大水晶,解析了太阳的光谱,遍地熠熠生辉。
这就是草原的春天,明亮,寒冷,空旷,漫长。
呼伦贝尔草原不知“清明时节雨纷纷”、“烟花三月下扬州”为何物,沉寂始于十月、十一月,延至次年的五月,直到了六月才肯葳蕤。
呼伦贝尔在北纬53度到北纬47度之间,几近冻土带,一年只有不足一百天的无霜期,春、夏、秋三个季节便挤在这一百天里奔跑,每一种植物都是百米冲刺的运动员,奔跑着发芽,奔跑着开花,奔跑着打籽,奔跑着完成生命基因的使命。
你若细看草原上的那些芍药、萱草、百合、野玫瑰,就会发现它们都比内地的同类开得弱小、开得简单;那些毛发一样附在原野上的草类,更是生得低矮硕壮,因为它们没有时间拔高,必须快快成熟。
乍暖还寒,草色遥看近却无,呼伦贝尔的春天在残雪中闪出,莞尔一笑,转瞬即逝。
一夜南风,醒来时百草猛然长高了半尺,草原焕然碧透千里,如深深的海洋,波动在阳光下,泛起绸缎般的华丽。
花朵们忙了一夜,终于捯饬一新,佩戴着天上的彩霞和地上的雨露,跟着绿浪摇曳曼舞。
游人醉入花丛,欢喜得忘乎所以,浪漫地比照远方的场景,直把这草原夏日叫做草原的春天。
他们不曾体验,因此不懂,草原的春天是一场望眼欲穿的期盼,而最终让你看到的却永远是结尾的那一瞬。
萨丽娃姐姐和大地一起记忆着春天。
草原的春天是妇女们含辛茹苦的季节。
萨丽娃看见老祖母蹒跚在纷扬的春雪中,靴子艰难地从冰泥里拔出来,又踩下去,湿漉漉的蒙古袍大襟冻成硬邦邦的冰片,在冷风中咔咔作响;她看见太阳的手指伸过来,轻轻地梳拢老祖母的银发,落在那只暗红的珊瑚耳环上,老祖母汗水淋漓的脸颊,布满了岁月的光芒。
小羊羔总是走在大野芳菲之前,一个接一个降生在冰碴密布的草地上,然后它们站起来,像洁白的云朵一样缭绕着老祖母“咩……咩……”嚷着饥饿。
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一)-2022-2023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特训卷(一)-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2春•海口期末)课内阅读。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①A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qiáng qiāng)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
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B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zhūn zūn)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②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不回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阅读链接: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时,毛主席抱病到机场迎接。
据中央机关工作的老同志回忆,当毛主席看到岸英的那一刻,毛主席的心情和身体一下子好了许多。
(1)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2)读语段,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
①读画线句子A,这是对毛主席的和描写,表现了他的心情。
②阅读第2自然段和阅读链接,文中“踌躇”的意思是,在文中具体指的是,最后毛主席做出的选择是,由此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一个的人。
(3)标点符号也能表达人物的内心,选文第②自然段中的两个“?”表达了毛主席之情。
(4)我们还可以通过朗读,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读画线句子时,我们应该(选择:A.沉痛B.悲情)的语气。
2.(2022春•晋安区期末)阅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强国有我材料一:ㅤㅤ2013年6月20日上午10时,浩瀚太空中,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距离地面约300公里的“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进行了一次太空授课,这使她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00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回家龙应台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摆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①。
红磡(kàn)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我们准备搭九广铁路北上。
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
②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③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
我们要去搭火车。
”④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我不认得这里,”她说,“我要回家。
”⑤我在一旁小声提醒哥哥:“快走,火车要开了,而且还要过海关。
”⑥弟弟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
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
”⑦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
”她开步走了。
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
⑧陪她在乡下②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窸窸窣窣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手,不会跌倒的。
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
”她真的把脚跨大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窸窸窣窣低头走起碎步来。
⑨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
”⑩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乍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
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
”⑪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
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
⑫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
北京市各区201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20190808419
现代文阅读1【2018 东城二模】(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
(9分)山里有座榨油坊周华诚○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
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
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
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
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
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
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
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
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
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
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
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4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5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
2021年北京丰台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21年北京丰台初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丰台区2021年初三统一练习(二)语文试卷2021.06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试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中考临近,学生会自主设计了一个主题为“漫道雄关险,逐梦壮志酬”的虚拟游学活动,激励同学们满怀自信迎接挑战。
请你参与活动准备,按照要求完成1~4题。
1.下面是第一环节“古道雄关壮情怀”的解说词,请阅读后完成(1)~(2)题。
(共4分)“关”本是象形字,象门里有门闩形。
《说文解字》中说:“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后由此引申为重要地段或者边境上的出入口。
因其常建有关门、筑有关城,故形成关口、隘门。
冷峻、庄严、威武的关隘,遍布于神州大地。
.关隘多建于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的关津要道,①这些地方或多深沟峡谷,或扼咽喉之地,地势雄奇,利于攻守。
几乎每一个关隘都发生过敌我的对峙,几乎每一块砖石.都记录下血与火的壮烈,②雄关险隘是冷兵器时代的杰作,如同一只只铁的臂膀挽起绵延的山峰,构成庞大的防御体系,③叙说着石斧铜戟、铁马金戈的赫赫战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关隘已经消失或变得残破不堪。
极负盛名的雄关,如玉门关、阳关,也仅剩下几段城墙和烽燧散落在风卷流沙之中,令人不禁怀想往xī()。
但历史远去而浩气长存,④雄关永远以其守土有责、无所畏惧的英姿,屹立在华夏儿女的心中。
(1)文段中加点词的读音和括号内应填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关隘(ài).B.关隘(yì).C.关隘(ài).D.关隘(yì).对峙(shì).对峙(zhì).对峙(zhì).对峙(shì).往(夕)往(夕)往(昔)往(昔)(2)对文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①句中的“扼咽喉之地”的“扼”是“把守、控制”的意思,“咽喉”指战略上非常重要的地方。
2019版语文全国版精选提分专练:第二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文体二 含答案
文体二写人叙事散文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胭脂河边的追忆缪远熙夕阳西下,早春的大山,浑然一派苍青。
暮霭四起,山根陷入墨色,山沉默,我们这些路人也沉默.车在胭脂河畔的山道上溯行,车窗外,冒芽的树干枝杈一一闪过.胭脂河发源于五台山,流入河北平原,易名潴龙河入白洋淀。
当年,晋察冀抗日斗争的领导中心,就在胭脂河畔。
这里也是晋察冀《人民日报》所在地。
1948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河畔城南庄,喝过胭脂河水。
黑暗中,看不见河,但我们却熟悉它。
在哗啦啦的水声中,我想象得出,清澈的春水,在跌宕的河床欢快飞流,花白卵石、巨大砾石间,细浪飞溅,夹岸桃杏,落英春水。
遐想中,车停马兰村。
村在椅圈山坳里,人家不多,房屋错落在胭脂河边,灯光犬吠。
接待我们的白玉存大姐,老远喊着笑着过来.白大姐是当年《晋察冀日报》领导人邓拓的房东的女儿,如今他们夫妇,也如她父亲当年接待“同志们”一样,热情地为我们准备晚饭,邻居们也来帮忙.河声灯影里,吃着农家饭,把酒话桑麻,白大姐给我们讲述邓拓当年在她家住的故事,又讲邓拓的女儿,还常常来看望乡亲们,帮助村里改建厕所的故事.我们问起老两口的生活,大姐说:四个儿女,有在天津卫的,有在省会的,都很孝顺,衣食无忧,就是为吃水发愁,开矿的越来越多,河水浑浊了,河底沉积着一层黑东西,都快吃不得了。
她家有二百多棵树,也被开矿的逼着砍了。
山乡的夜,黑得沉厚,河水声声入耳,雷溪一般,听得震悚。
细细小小的胭脂河,会有这么大的声响,它到底是怎么了?鸡鸣炊烟起,白大姐的老伴老梁,领我们去了苇沟——当年的《晋察冀日报》旧址。
越野汽车溯河十里,拐进一个山坳,曙色中,见荒莽羼杂的草木,有几块几十立方米的大石头。
最大的一块,侧歪着,下面成一个天然洞屋,周围用石块垒垒,可钻进20余人.这就是当时办报人员的宿舍兼办公室,在烽火硝烟的战争岁月,他们以这些巨石为屏障,冒着危险采访写稿印刷,为抗击侵略的中国人民发出正义的声音。
统编版语文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
统编版语文高考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岁月的河流①站在岁月的河畔,看着悠悠的河水,我仿佛看到了那无数个“我”在岁月的长河中穿梭,一路悲喜,一路风景。
②那个“我”,曾是个懵懂的少年。
学校门口,我看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忍不住想要给他一些零钱。
父亲却阻止了我,说:“孩子,施舍不能解决问题,要学会帮他想办法。
”于是,我学会了去了解乞丐的生活,帮他想办法找了一份工作。
那个“我”,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
③那个“我”,曾是个青涩的青年。
一次,我参加了一场辩论赛。
面对强大的对手,我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突然,一个同学站起来,为我补充了观点,让我顺利完成了辩论。
那个“我”,在同伴的帮助下,收获了自信。
④那个“我”,曾是个成熟的父亲。
有一次,儿子考试成绩不理想,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家。
我没有责怪他,而是鼓励他:“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儿子努力拼搏,成绩逐渐提高。
那个“我”,在陪伴儿子的过程中,体会到了父爱的力量。
⑤岁月流转,那个“我”已变成了今天的我。
我深知,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有顺境,也有逆境。
在顺境中,我们要学会珍惜;在逆境中,我们要学会坚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成为最好的自己。
【小题1】根据文章内容,下列对“岁月的河流”这一标题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岁月的河流象征着人生的长河,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如同河流中的一滴水。
B.文章通过描述不同的“我”,展现了人生在不同阶段的风雨与风景。
C.标题“岁月的河流”寓意着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有起伏,有曲折。
D.文章以“岁月的河流”为题,意在表达人生应该学会珍惜,学会坚持。
【小题2】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通过描写“我”站在岁月的河畔,引出文章的主题。
B.文章以“我”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人生的不同阶段。
C.文章分为五个段落,每个段落都围绕一个“我”的经历展开。
北京市各区2018年中考语文2模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20180808419
现代文阅读1【2018 东城二模】(一)阅读《山里有座榨油坊》,完成下面问题。
(9分)山里有座榨油坊周华诚○1对坞村,地处偏僻,五百岁了;海拔也高,一千多米,是个的的确确的小山村。
这个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大批的明清古民居散落在溪涧旁,鸡犬之声相闻;传统的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一树白梨花相映;两条潺潺流淌的溪流之上,架着六十多座石拱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边是古樟枝叶茂,那些古樟树动辄就是几百年、上千年。
此外还有一座“天灯”,四百年来夜夜点亮,为小山村里樵夫耕者的夜行脚步照明。
小村古风浩荡,保留了几百年来村民的生活图景。
我们在村子里四处游走,老人与小孩的脸上,都是朴素天然的笑意。
○2十年前,巍巍大山中动工兴建水库,这个小村的村民大多搬迁出去,住到离县城很近的地方。
水库蓄水,进村的道路亦被淹没,进山改走一条更为蜿蜒曲折的道路,由此村外之人愈加少至。
○3黑孩很早就出去读书了,父母还在村子里生活。
后来他带着女友糖糖回来结婚。
那是糖糖第一次见到山中那座古老的榨油坊。
黑孩的父亲余金龙是一名老榨工,从十八岁开始操持这门技艺,至今四十多年。
榨油坊每年秋冬开榨,山上采摘下来的山茶果,在烈日下晒干爆裂,人工剥去厚蒲,炒工把茶籽炒熟,再放进碾子,轰隆隆的碾子把茶籽碾碎,榨工把它包成茶饼,再上木榨。
巨大的木龙油榨散发着摄人心魄的力量:几百斤重的石块吊在梁上,榨工用力荡之,荡出优美的弧线;它在一个制高点悠然下落,经验老到的榨工又调动千钧之力,推动这个石块去撞击撞针;撞针是硬木制成的楔子——无论是多么密匝的茶饼,依然可以挤出空间。
随着一声巨大的撞击,榨工从胸腔中迸发出悠长的、高亢的、清亮的、穿云裂帛的声音。
随着一声声的撞击与号子,楔子嵌进清亮的茶油,从木榨之中,汩汩地流淌下来,淌成一条细细的、长长的线。
○4结婚的第二天,黑孩带着妻子在村里到处逛,惊讶地发现工人在拆榨油坊。
○5看着伴随自己长大的榨油坊要拆了,黑孩觉得可惜。
山东省鄄城县2024届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让邓颖超找来《长征组歌》的唱片,在熟悉的旋律中与病魔相搏。
长征,就是以这样丰厚的典藏和精神的光芒,给人以追忆、启迪和力量。
80年前,我们党领导红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自然摇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那么长征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透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饱含深情的期许,我们应更加珍视长征的历史馈赠,更加坚定走好新长征路的时代担当。
长征精神展示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
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
80多年来,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对长征的解读从未停止。
有人感叹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有人认为“长征是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还有人拿长征比较,“汉尼拔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长征精神是用血与火熔铸的。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红军官兵几乎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
徐向前在回忆百丈关大战时说:“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沟,都成了敌我相搏的战场,杀声震野,尸骨错列,血流满地。
指战员子弹打光,就同敌人反复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长征精神是用生与死锻造的。
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
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担负后卫的红34师,原有7000余人仅剩下90多人。
2022年部编版语文七2022年级下册现代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2020—2021学年下期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练习题一、课内文段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说和做(选段)①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②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④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⑤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⑥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⑦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⑧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⑨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⑩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⑪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⑫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⑬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⑭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选段用哪几个事例表现了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和做的特点?(2)第④段中画线词语“小声”和“越来越大”是指声音大小吗?谈谈你的理解。
(3)第⑩段画横线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说一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低调”絮语①所谓低调,就是在某个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后,不得意忘形、盛气凌人,不忘乎所以、目空一切,而是以平淡的心态对待成功,谦和待人,谦虚处世。
②博学多才的启功先生是低调的。
他一直反对别人称他为“大师”。
他在66岁时曾写下《自撰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
名虽扬,实不够。
高不成,低不就……”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是低调的。
他拒绝上任何名人录,当中央领导同志去看望他,高度评价他的突出贡献并号召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向他学习时,他连连摆手说:“向我学习,不敢当!”③“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真正的大师、大家,都是低调的谦谦君子。
他们的低调,绝不是一时的装样,而是源于其人生观价值观中谦和不自傲的品格。
④说低调是一种品格固然不错,然而我却要说,低调首先是一种清醒,一种智慧。
这种人是生活的智者,他们知道自身的渺小,因而懂得敬畏大自然,懂得敬畏人世间一切永恒和博大,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
他们的谦虚和低调,是在清醒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自然而然衍生的人生姿态。
⑤《克雷洛夫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马车上装着两只木桶,一只盛满美酒,一只空空如也。
一路上,盛满美酒的桶沉默不语,空空如也的桶则不停地大喊大叫,又唱又跳,吸引了不少路人的眼球。
寓言要告诉我们的是:肚里愈没有货,叫喊得愈凶。
“君看桃与李,成蹊亦无言”,低调的人之所以能保持低调,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学问和见识。
⑥低调的人更是生活中的强者。
他们深知,一切的成功靠的都是自己诚实的劳动和不懈的追求,当别人投机取巧、大肆张扬的时候,他们做的都是诚实诚恳的蓄势待发的工作。
因此,他们总是能抢占先机,获得更大的成功。
而当一个目标实现以后,他们又立即把目光投向更高远的目标。
他们没有时间张扬自己,更没有心情去卖弄显摆,自吹自擂。
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实证着“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的道理。
2023年最新-《家书》的阅读理解答案(优秀5篇)
《家书》的阅读理解答案(优秀5篇)《家书》阅读及答案篇一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做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
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欢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的孩子的手和心传达出来的艺术!其次,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更因为你能借音乐而使多少人欢笑而快乐!想到你将来一定有更大的成就,没有止境的进步,为更多的人更广大的群众服务,鼓舞他们的心情,抚慰他们的创痛,我们真是心都要跳出来了!能够把不朽的大师的不朽的作品发扬光大,传布到地球上每一个角落去,真是多神圣,多光荣的使命!孩子,你太幸福了,天待你太厚了。
我更高兴的更安慰的是:多少过分的谀词与夸奖,都没有使你丧失自知之明,众人的掌声、拥抱,名流的赞美,都没有减少你对艺术的谦卑!总算我的教育没有白费,你二十年的折磨没有白受!你能坚强(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了心!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何况事实上有多少良师益友在周围帮助你,扶掖你。
还加上古今的名著,时时刻刻给你精神上的养料!孩子,从今以后,你永远不会孤独的了,即使孤独也不怕的了!赤子之心这句话,我也一直记住的。
赤子便是不知道孤独的。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你那位朋友说得不错,艺术表现的动人,一定是从心灵的纯洁来的!不是纯洁到像明镜一般,怎能体会到前人的心灵?怎能打动听众的心灵?(节选自《傅雷家书》)1.傅雷接到儿子的来信非常高兴。
高兴的原因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结合上下文,品味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及答案
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配套练习册现代文阅读理解答案及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下册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1.现代文阅读梧桐树丰子恺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
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电脑绿叶,只有梧桐树的主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③在夏天,我又亲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笆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日繁多。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技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片;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接上丢下来的东西。
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几根枝条,恢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了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我想起了古人的诗:“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文赏读】
家书里的山河岁月
王霜霜
①父亲走了两年之后,作家裘山山①和姐姐才去彻底整理父亲的房间。
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她们发现了满满一箱信件。
②1000多封信都被用发黄发脆的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还贴着小纸条,注明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
全都是父亲的笔迹。
其中有一封信的背后还写着,这封信20天才收到,可见当时父母亲盼望的心情。
③看着这满满一箱信,姐妹俩很感动,也很悲伤。
这是父亲保留的他们一家四口的家书。
从母亲第一次用毛笔给父亲写的小楷,到裘山山长大后用钢笔写给家里汇报成长的“草书”,从竖写到横写,这些发黄的信纸记下了一个家庭半个世纪走过的风风雨雨。
④裘山山从中选取了一部分信,再加上一些老照片,编写了《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一书。
这是一本写了四十多年的书,记录了她的家族故事,也留下了时代的印记。
⑤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
裘山山的父亲裘采畴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里,他就要在哪里”;母亲徐淑娟则算是新中国较早期的职业女性——浙江日报的编辑。
二人各自有自己的事业,不能经常相聚。
加上裘山山长大后又在重庆入伍参军,姐姐也下乡去陕西咸阳做了知青,于是,一家四口常常“四分天下”。
⑥裘山山常说:“我们的家不在某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书信成为了他们彼此之间维系感情的唯一媒介,把四散天涯的家人连接成一个整体。
⑦翻开父亲留下的一摞摞信件,空中腾起了细小的灰尘,一时间裘山山仿佛钻进了往事的大仓库,里面堆积着很久没有翻动过的过往时光。
⑧在现存的一箱子信里,裘山山给父母写的信最多,有五百多封,因为从十八岁离家当兵后,她就不在父母身边了。
尤其是1995年前,电话不便,完全靠写信。
在那些信里,有少女的青春烦恼,有中年的鸡零狗碎,也有时代浪潮中普通人的起起伏伏。
家书,反映着不同时期的时代面貌。
⑨一直到1997年,裘山山还断断续续给父母写信。
她不记得什么时候彻底结束通信改为电话交流的了。
只记得有一次父亲对她说,你那么忙,就不要写信了,一个星期打一次电话好了。
然后就此搁笔了。
⑩而今,书信已经成了博物馆的展览品。
2016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揭牌成立。
博物馆内有一部分名人家书,但更主要是收集普通人的民间家书。
副馆长张丁从事家书保护工作十多年,他在如饥似渴地读完裘山山的《家书》之后说,这本书“复活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张丁发现前来家书博物馆参观的朋友常常感叹,看到这么多书信,才想起了那些曾经的岁月,比如北伐、长征、抗战、下乡、恢复高考、出国、裁军等,这些都是国家所经历的大事件。
张丁说:“家书的作者是这些大事件的参与者、见证者。
家书从个人视角记载了这些大事件的点点滴滴,从而使这些大历史具有了血肉和表情。
”
在《家书》中,裘山山写道:“真的很感谢自己那个时候什么都告诉爸爸妈妈,让我得以在三四十年后的今天,清晰地看到当时的自己。
”
(有删改)
【阅读训练】
1、文中说“这是一本写了四十多年的书”,请根据文章内容梳理这四十多年来的书写历程。
(2分)
裘山山十八岁离家参军,①;——直到1997年,裘山山逐渐地结束写信改为电话交流——父亲去世两年后,②——裘山山选取信件进行编写,《家书》面世。
2、你怎样理解第⑩段画线语句中“血肉和表情”的含义?(2分)
3、缺乏家书往来经历的你,在初读文章时产生过什么疑惑?这个疑惑是如何在阅读中解决的?(2分)
4、《家书:青年时期写给父亲母亲》出版后,裘山山感慨万千,她觉得终于可以告慰父亲了。
请你以裘山山的口吻写一段她在父亲墓前的告白。
(100字左右)(4分)
【参考答案】
1、(2分)①此后就常常给父母写信②裘山山姐妹发现父亲留存的满满一箱家书
评分说明: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2分)示例:这里“血肉和表情”的意思是丰满鲜活,具体可感。
家书作者亲身经历了历史大事件,家书是大历史在一个家庭中的缩影和具化,历史因而变得细致生动,可见可感。
评分说明:意思对即可。
3、(2分)示例:初读第⑥段时,我不理解裘山山为什么说“我们的家不在某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再读文章后,我明白了。
那是因为裘山山一家四口分散在各地,家书是他们维系亲情的唯一媒介,天各一方的家人通过家书往来感受彼此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
评分说明:问题1分,认识1分。
4、(4分)示例:父亲,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您一直珍藏的家书,我整理并出版了。
当我再读那些家书的时候,我仿佛又听到了您的教诲,看到了我们的成长过程,以及其间经历的起伏变化。
感谢您的精心收藏,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时代的记忆。
我想,您在九泉下也会很欣慰吧。
评分说明:内容具体、有真情2分,表达通顺、有条理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