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 东营市第二中学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精选22篇)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精选22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变革心得体会篇1在本轮小学语文教师网络学习中,我学习了几门有关核心素养的必修课,如《核心素养的定义与愿景》、《聚焦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改革》、《关注核心素养》等。
学习中,认真观看了相关专家的精彩视频,受益良多。
“素养”一词的含义比“知识”和“技能”更广。
“技能”更多地从能力角度讲,我们所提“素养”不仅仅包括能力,更多考虑人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品德上的要求。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
下面谈谈我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一、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基石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没有文化基础就很难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所谓的文化基础应该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人文底蕴和学生在学习、理解和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等方面的科学精神。
所以要求教师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以便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二、自主发展是核心素养的关键在发展上,核心素养具有终生发展性,也具有阶段性。
核心素养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素养,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发展,但其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终生的连续性。
最初在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发展完善。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发展的连续性并不否认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点。
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
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养体系构建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核心素养体系的内涵、意义及其构建策略。
我们将首先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分析核心素养体系提出的背景与必要性。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基础,包括其定义、特征及其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详细阐述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与路径,以及实践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我们将总结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经验教训,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二、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基础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认知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核心素养体系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稳定、持久且可迁移的心理品质和能力,这与教育心理学中对于学生学习过程、认知发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研究密切相关。
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揭示了社会变迁对教育的新要求,以及教育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现实问题。
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正是对这些要求的回应,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为核心素养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特别是关于人类认知过程、思维模式、学习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核心素养的确定和培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理论基础上,核心素养体系还吸收了多元智能理论、成功教育理论等现代教育理念的精髓。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组合和发展潜力,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旨在发现并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实现个性化教育。
成功教育理论则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和学习动力,核心素养体系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核心素养体系的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现代教育理念,这些理论为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和指导。
核心素养引发的课程改革
核心素养引发的课程改革一、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杨向东20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工作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研制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人课程标准,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从而实质性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中,正确理解核心素养和本次课程改革深化的内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核心素养是基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实际的再创造本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
该概念的提出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1997年发起的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DeSeCo)项目有着深刻渊源。
该项目旨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个体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或品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时代变化和加速度的科技革新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种种挑战。
根据OECD的界定,素养(competence)“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个体调动和利用种种心理社会资源(包括各种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
它超越了“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范畴,也不限于传统意义上“能力( ability)”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包含了“各种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OECD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带有明显的社会适应倾向。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创新经济模式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类型要求个体能够应对陌生的挑战性情境,处理复杂多变的任务。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个体要能够对复杂问题做出灵活反应,能够有效沟通和使用技术,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和创新,持续性地生成新信息、知识或产品。
综观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无一例外都突出了这一立场。
这些框架都强调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环境下,在多元异质社会中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作者:暂无来源:《教育家》 2017年第16期文 | 左璜以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改革内容尽管各国或地区因本土情境脉络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改革路径和方式,但总体而言,以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主要沿着以下四个方面来展开:教育质量评价的改革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最终都要诉诸学生学习的质量,因而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评价其内容与形式也必须根据核心素养目标而进行变革。
值得一提的是,核心素养不仅可教可学,而且具有可测量性,即可以进行评价。
根据国际组织、各国及地区的经验,已有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指标需要根据核心素养指标体系做相应的调整,包括测评内容和测评手段的改革。
单一核心素养的测评或某一类核心素养的测评都将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
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在核心素养的整体结构中,认知类的核心素养(如数学素养、科学素养、语言素养等)更容易量化测查,并且国际上也陆续开发出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测评工具。
相对而言,对于非认知类的核心素养,例如一些态度价值观、情绪情感方面的素养等,其客观化评价与测量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未来在这部分核心素养的测评方式及工具开发方面,还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丰富测评手段,弹性地运用观察、谈话、档案等多种方式,以探索出有效的测量与评价手段。
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创新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本质上就是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因而它必然也是指导课程改革的方针与根本导向。
目前,国际上将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应用于课程改革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直接指导型与互补融通型。
所谓直接指导型,就是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直接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框架,指导国家的课程改革。
此外,由于许多国家或地区在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未出来之前,已经启动了新课程改革,颁布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因此,在实现核心素养为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主要以互补的形式将核心素养指标逐渐渗透进课程标准中,进而使二者达到融通的状态。
这一类型我们把它称之为互补融通型。
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
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作者:宋亮来源:《教育》2017年第40期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提出“核心素养体系”概念。
同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也将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育人目标。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
该成果是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联合国内高校近百位专家成立课题组完成的,将事关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纳入学校“核心素养”建设。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其内涵又该如何界定?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18个基本要点。
其中,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自主发展,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18个基本要点则从更细微的角度对核心素养予以阐释,其中不少要点直指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的难点与痛点,让人眼前一亮。
如提出“批判质疑”,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
提出“审美情趣”,要求学生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再如,提出“珍爱生命”和“健全人格”,要求学生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积极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坚韧乐观;有自制力,能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抗挫折能力等。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浅谈新课标下如何提升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基础,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而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是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将与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和新高考改革面临的综合素质评估紧密相关,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中学教育的主旋律。
一、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实践的发展之道,也是人的幸福生活之道。
核心素养是教育领域具有国际视野、符合中国国情的顶层设计,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
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即培养促进学生个人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培养学生自我发展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校本课程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及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以人为本与以校为本课程。
就学校而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当前主要还是课堂,要通过对课程的设计和课堂的落实来实现。
为指导课程改革,笔者所在的九江实验中学,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在2016年秋季从初一年级开始,将活动课融入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
必修的校本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开设有外教口语、写字、心理、人防与安全、形体与语言表达等,以班为单位在指定年级组织进行;选修的校本课打破了原班级界限,以年级为单位,按活动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要求指定年级的学生全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参与,开设有校园剧社、读书与写作、英语歌曲与戏剧、数理乐趣、合唱与诵读、校园健身舞、球类、立体构成、动漫绘制、中国书法、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与吹奏等。
活动课的教师对每一位学生参与状态和活动成果的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记录内容包括在集体活动中的分工和协作状况、出现矛盾和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活动成果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如何、学生能力是否通过活动得以提高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_走向核心素养为本_左璜
。
已 成 为世 界 各 国 面 对 的 共
、
那么
,
现 代 公 民 应 该 具 备 哪 些 最 基 本 作 为 课 程 改 革 的
DN A
“
,
核心素养
“
”
概念的
”
最重要 的 知 识
进 个人
已进
、
能 力 与 情感 态 度
?
,
才 能 更 好 地 促 产 生 并 非 偶 然
这 些 问 题 国
:
1
000
 ̄
0 1 8 6 ( 2 0 1 6 ) 02
00 3 9
-
08
随着全球 化 临
,
、
信 息 化 时 代 与 知 识 社 会 的 来此 基 础 上开 启 了 新
,
一
轮 基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
国 力 竞 争 开 始加 剧
,
以 经 济发 展 为 核 心
,
致
_
力 于 公 民 素 养 的 提升
第
36
卷第
2
期 il 超
?
.
表 材 表 砝V
. I
o
l
.
3 6
,
N o
,
.
2
20 1 6
年
2
月 C U RR
I
CUL UM
,
丁E AC H I N G MAT E R A L A ND MET H O D Fe b r u a r
y
2 0 1 6
基 础 教育 课 程 改 革 的 国 际趋势 走 向 核心素养为本
l
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
■本期关注:课程改革20年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启动了我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提出了顶层规划。
同年9月,伴随着义务教育38个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工作的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式拉开序幕。
今年6月8日,是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二十周年的日子。
为更好地反思、总结二十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与成果,本刊自第6期开始特设“课程改革20年”纪念专栏。
欢迎广大教育研究与实践者参与专栏的建设,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图片来源:苏州外国语学校,蒋世颖/摄总第299期5视 点2001年,我国教育部高举“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的旗帜,开启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称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征程。
20年来,全国各地一所所学校犹如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
一批先锋学校涌现出来,诸多改革样本打磨出来,给我国整个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与魅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向的素质教育愿景——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越来越显示出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
本文旨在重温本次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挑战性课题●钟启泉摘 要:21世纪初开启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学校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的伟大征程,给整个基础教育界带来了无尽的活力与魅力。
本文旨在重温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20年的根本诉求,梳理实现素质教育愿景的教育理念及其方略的价值与意义,同时探讨深化改革进程中直面的“课堂革命”的挑战与课题。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知识本位 素养本位 课堂革命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诉求,同时探讨深化改革进程中直面的“课堂革命”的挑战与课题。
核心素养解读(2)
核心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素质”与“素养”的区别:林崇德作了阐述,要点是:“素质”的主体是“教育”,主要是指“身心特征和基本品质 结构”;而“素养”的主体则是“人”或“学生”,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 现”。由此,是否可以这样考虑:提出“素养”,主要是要回答“培养出来的人究竟是什么样”,而“素质”则侧重于 “学校提供什么来塑造人”,两者的立足点、出发点不一样。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教育思想,主要是 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的,重在转变教育目标指向,从单纯强调应试应考转向更加关注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核心素养
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
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 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 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 重要依据。建立基于核心 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 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 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 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 量要求结合起来,可以有 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1978
“双基”
2015
概念
2001
“三维目标”
2016
核心素养体系
“核心素养”的提出
2、“核心素养”提出背景
经过多年教育改革,素质教育成效显着,但“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 表现在,“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道德建设较为薄弱”。 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得不到真正落实。 具体到课程领域,体现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 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制约着教学 改革的全面推进;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支撑保障课程改革 的机制不健全”。教育要回应发展的难题和挑战,必须有新的应对措施。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 杨向东,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向东*摘 要 培育核心素养是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大趋势。
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构成出发,提出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包括“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学校教育系统中核心素养模型的引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当前“三维目标”割裂的问题。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自20世纪末,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OECD ”) 发起“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基础”(Defi 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 简称“DeSeCo ”)项目以来,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
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需求、促进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变革的大趋势。
围绕核心素养,各国都致力于探索相关的基础理论、课程开发、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转型以及评价问题。
教育部在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
2014年12月,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将目标聚集于培养我国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转变育人模式,实现从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从学科本位到学生素养发展本位的根本转型。
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什么课改要提核心素养
学习材料一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什么课改要提核心素养?文章来源:《人民教育》2015年10月推荐理由:2014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为什么要提出核心素养?本文做了很好的解答。
关于“核心素养”,借用台湾教育专家的话,“不要给学生背不动的书包,要给学生带得走的东西”。
什么是核心素养,为什么课改要提核心素养?《人民教育》编辑部编者按:本世纪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养”结构模型。
它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多年来,不同国家或地区都在做类似的探索,2015年3月30日,我国在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这份文件中也提出了要加快“核心素养体系”建设。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和未来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
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成为下一步深化工作的“关键”因素,那么,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会被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它究竟会起到什么具体的作用?去年3月,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首次出现在国家文件中。
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
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核心素养视域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
核心素养视域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构作者:贺华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第06期摘要: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课程改革已经成为国际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命题。
根据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培养目标,各国对于核心素养内涵建设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但是,核心素养需要在长时间的学校教育中逐渐培养和发展。
为此,各国都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力求通过课程改革,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从而发展学生各个层面的核心素养。
鉴于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必将以核心素养为统领,重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构建符合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新课程体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新课程体系自从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之后,“核心素养体系”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
国内对于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的研究也由此狂热起来。
为此,我国多位教育学者开始撰文对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改革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1]。
关于核心素养,顾明远先生将其界定为课程改革的原动力,钟启全先生将其界定为课程发展的DNA。
综合上述两位学者的思想,笔者将其定义为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加速器。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须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新课程体系的特点从目前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潮流来看,各国都相继建立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体系,其核心均是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
鉴于各国在处理核心素养与新课程体系之间的关系上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我们大致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同的基于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教学实践模式。
第一种是将核心素养用于指导国家课程内容的设计,同时在课程体系当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获得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这种模式以芬兰为代表。
第二种是将核心素养的培养交给专门的机构进行研究,使其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最后再循序渐进地将其与课程教学相结合,这种模式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研究摘要:最近几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切,这种背景下的教育改革,需从全然上表现学生全面进展需求,这就需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下面,本文从学生核心素养含义、本质角度动身,论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育方法目前,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要紧时期,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切,这就需要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加速学生的成长速度。
学生状态是表现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关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来讲,作用显著。
1、核心素养的含义、本质现现在,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将培育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要紧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切的今天,我国各个组织均制定了培育模型,便于更好的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2003年经济合作与进展组织构建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人和工具、人和社会、人和自己作为要紧内容,可直接教授相关知识、技术,为核心素养的培育奠定良好基础。
自欧盟成立以来,不断将核心培育的培育作为进展理念,希望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替代传统的读、写等能力,加速课程改革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一样来讲,核心素养要紧包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创业精神、母语等体系,每一个体系都能从技术、知识、态度等角度详细描述[1]。
从另一方面来讲,核心素养具有迁移性、整合性等特点,要紧强调相应能力的培育,但并非可否定传统技术,而是将其作为培育核心素养的基础。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国家依照教育改革所制定的相关制度、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加速素养教育速度,工作重点是增进学生的全面进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同时,还需实现创新学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
教育部门将提高各个时期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应具有的相应能力作为关键,认真、详细的解读文件规定、需求,从而确立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
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
“核心素养”:新课改的目标来源蔡清田• 2012-10-12 09:35:5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64期【核心提示】“核心素养”是指较为重要、关键的素养,可以作为中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重要内涵(尤其可以作为课程目标的来源),以供一线教师进行课程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估。
“核心素养”可纠正过去的教育偏失“核心素养”理念,呼应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合组织和欧盟等国际组织所倡导的教育及课程改革的国际潮流。
一方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经合组织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研究中,特别强调能使用工具沟通、能在异质社群中互动与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上述国际组织的研究发现引发中国学者积极推进有关“素养”的研究。
传统上,中国学校教育相当重视“知识”的传授,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则进一步强调“能力”的重要性,未来K-12年级一贯的课程改革宜重视“素养”的重要性。
“素养”不只重视知识,也重视能力,更强调态度,可纠正过去重知识、能力而忽略态度的教育偏失。
“素养”比“能力”更适合当今社会本文所谓的“素养”,是指个体为了健全发展,必须因应生活情境的需求而具备的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或技术能力、态度。
具体而言,“素养”是个体基于生活环境的需求,激发其内部情境的社会心智运作(包括认知、技能、情意等行动)的先决条件,以获得知识、能力与态度。
“素养”比“能力”更适用于当今社会,顺乎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将过去传统所惯用的“能力”升级转型为“素养”。
第一,“素养”比“能力”的意涵更为宽广,可超越传统的知识和能力。
例如,一个人即使再有能力,如果没有正当的态度,仍称不上具备“素养”。
第二,“素养”既是学习的结果,也是教育的成果,强调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第三,“素养”内涵已超越行为主义层次;尤其全人素养或全方位的素养,不仅合乎西方全人教育的理念,也兼具中国传统教育“教人成人”的价值特色与文化色彩。
“双新”背景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
“双新”背景下: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摘要: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目标定位逐步指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形成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当前教学实践中实然问题及其成因的分析,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变革应在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方面, 鲜明体现统整取向、典型取向、活动取向和个性取向, 并探索和尝试与之相适应的操作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发展取向;操作路径;中小学;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跨学科视角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核心素养的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的核心要点。
故此, 以核心素养为取向的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大势所趋。
[1]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认为, 学习者应具备在特定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2]值得关注的是, 教育变革大多不是结果取向的事件, 而需经历艰难蜕变的过程。
在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情境之下, 如何直面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探索教学变革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 积极推进核心素养的培育, 成为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Part.01教学目标的统整取向:从分解割裂到融汇整合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本质特征是探索课堂教学变革的重要依据。
从词源学角度来看, “素养”一词是指各种能力或力量的聚合, 以使得恰当应对情境。
[3]从其内涵来看, 核心素养包含但不限于能力的一般含义, 更强调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解决问题的“综合力”、“胜任力”。
[4]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学习者面对的问题复杂而多样, 需要从不同视角综合运用自身所具备的能力要素, 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因此, 核心素养本身就具有显著的综合性与整合性特征, 这一本质特性对教学目标的设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般来讲,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起点, 是引导学习者能力发展的重要指引。
传统教学设计为了保证目标与教学效果的一致性, 以及目标自身的可测量性, 目标的设置呈现出精确性与分解性的特征。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浪潮不断推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核心素养,作为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理念,其提出与深化,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分析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更好地体现和落实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文章首先对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阐述,明确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接着,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揭示核心素养在课程改革中的具体应用和实践情况。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核心素养与课程改革深化的内在联系,分析当前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章总结核心素养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展望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核心素养,又称为“21世纪技能”或“关键能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现实生活情境时,所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不仅涵盖了传统的知识、技能,更强调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等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这些素养的提出,是对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一种反思和超越。
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核心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阅读、写作、数学、科学等基本学科的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外语等工具性技能。
思维与创新能力: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创新实践的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
个人与社会发展:核心素养强调个人的自我认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及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沟通能力等社会技能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需要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如自信、坚韧、乐观等,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尊重、公正、责任等,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义务教育课标核心素养内涵和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义务教育课标核心素养内涵和普通高中语文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摘要: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文文学、语言文化,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如何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教学时都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科教学学科素养核心素养语文课程作为基础教育课程,其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能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能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作用。
这就要求当前的语文学科教学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老师更应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参与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来。
一、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与教学语文的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教师在学生语文建构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并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构起语文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使之结构化、系统化,培养良好的语感,并且在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规律,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如我们在学习古诗中关于“咏史怀古诗”这一类题材的诗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思考和归纳。
学习杜甫《蜀相》借缅怀诸葛亮表达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这一主题时,引导学生联想曾学过李商隐《马嵬》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强烈批判唐玄宗荒淫误国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一主题,启发学生思考“咏史怀古诗”这一题材常见的主旨情感,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积累,并在归纳后进行实战训练。
如可在学习后再让学生鉴赏白居易《长恨歌》、陈子昂《燕昭王》同一题材诗歌的主旨情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得规律,从而提高鉴赏“咏史怀古诗”这一题材诗歌的能力,切实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再如学习《荆轲刺秦王》中“荆轲顾笑武阳”和“顾计不知所出耳”的“顾”时,让学生学习“顾”有“回头看”和“只是”两种含义后,启发学生思考文言文“顾”字的其他含义,引导学生进行归纳积累,并将“顾”字的含义系统地建构在脑海中,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
论核心素养的内涵张华自2015年1月起,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科课程标准开始系统修订。
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创造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
为充分体现信息时代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需求,教育部一方面立足我国“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另一方面充分借鉴国际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确立“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将之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因此,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亦可称为素养本位的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既是课程目标,又是一种新的课程观。
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是构建我国信息时代课程体系的出发点。
一、核心素养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要准确理解“素养”或“核心素养”的内涵,必须把握此概念诞生的时代背景,否则难登堂奥。
当今世界所有最著名的核心素养研究框架,无论源自国际组织还是特定国家,均指向于21世纪信息时代公民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我实现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因此,“核心素养”的别称即“21世纪素养”(21st century competences)或“21世纪技能”(21st century skills)。
1例如,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的国际组织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前者核心素养框架的总名称为“为了新千年学习者的21世纪技能和素养”(21st century skills and competences for new millennium learners),后者的核心素养框架则是建立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其名称为“为了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 for lifelong learning),二者均旨在应对21世纪信息时代对教育的挑战。
世界上研究核心素养最著名的国家为美国,其中执牛耳的研究组织为美国教育部与苹果、微软等公司机构联合发起的“21世纪技能伙伴协会”(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 P21),以及思科、英特尔和微软赞助成立的“21世纪技能教学和评估委员会”(Assessment and Teaching of 21st Century Skills),二者均指向于21世纪信息时代的新特点和新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东营市第二中学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核心素养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系杨向东2014年12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
本次修订工作旨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研制我国核心素养体系,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融人课程标准,引导和促进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从而实质性推动和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中,正确理解核心素养和本次课程改革深化的内在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核心素养是基于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实际的再创造本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历史上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概念。
该概念的提出和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1997年发起的The 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 competencies( DeSeCo)项目有着深刻渊源。
该项目旨在研究面向21世纪的个体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或品质,以应对日益复杂的时代变化和加速度的科技革新给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所提出的种种挑战。
根据OECD的界定,素养(competence)“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包括个体调动和利用种种心理社会资源(包括各种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在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
它超越了“认知能力(cognitive ability)”的范畴,也不限于传统意义上“能力( ability)”的内涵和外延,而是包含了“各种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
OECD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带有明显的社会适应倾向。
随着信息化时代和创新经济模式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工作类型要求个体能够应对陌生的挑战性情境,处理复杂多变的任务。
在这样一种环境中,个体要能够对复杂问题做出灵活反应,能够有效沟通和使用技术,能够在团队中工作和创新,持续性地生成新信息、知识或产品。
综观欧盟、澳大利亚、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或国际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无一例外都突出了这一立场。
这些框架都强调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环境下,在多元异质社会中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这些素养反映了个体适应21世纪的共同要求。
鉴于上述倾向,有学者认为本次课程改革应该采用“胜任力”,而非“核心素养”这一术语;也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社会适应性,而对个人发展关注不够,以“核心素养”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够妥当;还有人认为“核心素养”更多强调了未来社会个体应该具备的高级技能,不能全面涵盖基础教育育人目标的全部内涵。
如果用于分析和理解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有关核心素养的研究和相关的课程改革趋势,这些观点是有道理的。
然而,如果用来评判此次以“核心素养”为设计理念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就有失偏颇了。
这是因为,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并不是机械照搬西方相关概念和研究结论,而是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际情况和现实问题,创造性地运用“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
这种理解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核心素养是新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构想。
如果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那么对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具备的核心素养内涵、构成、彼此关系及其发展水平的论证和阐述,就是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化成具体和系统的基础教育阶段育人目标的根本途径。
按照这种定位,确定“核心素养”既要批判性地吸取国际上有关“key competence”研究的合理内涵和学理基础,也要站在21世纪的角度合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还要对我国自20世纪20—30年代以来的数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尤其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深入总结和反思。
在这一定位下,“核心素养”内涵既要涵盖通过学校学习应该掌握的人类文化工具,也要包括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批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和团队合作等“胜任力”;既要关注西方文化下科学认识世界和参与社会的传统,也要继承中华文化明德修身、“止于至善”的精神内核。
因此,本次课程改革所采用的“核心素养”及其理论建构,本质上试图回答在当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下“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二)“核心素养”的提法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改革成果和经验的继承和发展。
在根本价值取向上,“核心素养”这一提法与我国上世纪80年代以来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是对素质教育在新时期的深化。
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素质教育旨在改变当时过分强调“智育唯一、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弊病,促进育人模式的转型。
此次提出“核心素养”,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试图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的质量观念,阐明人才培养要求,从而实现育人模式的根本转型。
之所以采用“素养”概念,而没有沿用“素质”的提法,有如下几方面的考虑:(1)“素质”通常指的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教育)交互作用在个体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结果。
而“素养”更多的指向后天习得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的,可以更加凸显教育的价值。
(2)虽然国内已有大量有关“素质”和“素质教育”的讨论,但一直没有形成公认的系统理论体系、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相比之下,“素养”是与国际科研文献一致的科学建构,存在大量相关研究和成果,可以在借鉴国际理论和研究模式的基础上构建我国“核心素养”的理论体系。
(3)从推进策略的角度来讲,选择“核心素养”而不沿用“素质”的用法,更加容易赋予其新的含义,引发公众的关注和思考,免除旧有概念可能蕴含的思维定式。
(三)以“核心素养”作为基础教育育人目标,并不意味着基础的读写算能力、具体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就不需要了。
核心素养的突出特征在于个体能否应对现实生活中各种挑战性的复杂真实任务。
在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个体能否综合运用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思维模式或探究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等在内的动力系统。
产生这种认识的原因是只看到了“核心素养”这一术语的字面意思,而没有理解其培养过程是以学科或跨学科课程的学习为基础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试图直面的问题与可能的突破概括来讲,本次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试图回应当前存在的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并期望做出实质性的突破。
(一)建立和完善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目标体系,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我国,虽然形式上存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总体目标,到各学科教育目标,再到各学科的学段、学期、单元和课时目标这样一个目标体系,实质上却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
我国基础教育总体目标应更多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但表述往往过于抽象,其内涵和外延缺乏明确界定和系统阐述。
而实践层面的具体学科教育,因受应试教育和学科教学传统的影响,则更多地将习得具体知识和技能、形成学科知识体系作为最主要的目标。
这种现象不仅导致学科教育目标和总体目标之间难以衔接,还造成学科之间壁垒森严,滋生学科本位思想,难以在育人价值上实现真正的统整。
构建系统的核心素养模型,是连接我国基础教育总体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核心素养模型作为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成为思考和界定不同学科的共同育人价值和独特育人价值的参考框架。
它为各学科在课程目标、内容和学习机会上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目标依据,也为跨学科学习主题(或课程)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此外,核心素养的发展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通过揭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中不同核心素养的内涵、构成与结构、表现特征与发展机制等,可以构建一个以核心素养为主轴的、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密切结合的教育目标理论。
这一目标理论是制定课程标准、课程设计和管理、教学、评价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从而为真正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保障。
(二)解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三维目标”割裂的问题,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第八次课程改革以来,为了打破学科教学过分注重学科知识点的传授和操练,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科教育目标。
然而,由于理论和现实中的种种原因,“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演变成只剩“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未能充分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形式化和虚化。
核心素养有助于重新审视“三维目标”的整合问题。
核心素养在本质上是应对和解决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的综合性品质。
这一过程离不开个体能否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思维模式或探究技能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等在内的动力系统。
在这个意义上,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
这种整合发生在具体的、特定的任务情境中。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与情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解决问题、创生意义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在情境中通过活动,创生知识,形成思维观念和探究技能,发展素养。
教育或教学的功能就在于选择或创设合理的情境,通过适当的活动以促进学习的发生。
所以,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蕴含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
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基于问题或项目的活动方式,开展体验式的、合作的、探究的或建构式的学习。
(三)改变当前课程标准以内容标准为主线的模式,创建以核心素养为纲的现代课程标准。
我国现有课程标准本质上仍然属于内容标准,编排体例主要遵循学科内容体系的逻辑,过于重视内容标准,学科与跨学科素养没有成为主线,导致核心素养的培养不突出和不系统。
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采用了国际上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最新研制模式。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指针,在跨学科核心素养基础上,反思学科本质观和学科育人价值,凝练各学科核心素养,研制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指向,用(跨)学科大观念统整和重构课程内容,关注学科知识技能的结构化;凸显学科的实践活动,强调学科思维方式和探究模式的渗透。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始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轴,真正实现了“育人为本、素养为纲”的设计理念。
(四)改变当前基于学科知识点掌握程度的学业质量标准观,创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新型学业质量标准观。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和我国学科教学的理智传统的影响,学科教学过分关注知识训练和技能操练,将知识点的掌握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由此形成的学业质量观,强调以学科知识点为纲,以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应用水平作为质量水平的划分依据和表述方式。
本次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构建了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学业质量标准,重塑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质量观。
按照这种观点,所谓的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完成各学段学习时,应该具备的各种核心素养以及在这些素养上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的明确界定和描述。
这种学业质量观有利于引导教师关注核心素养如何落在学生身上,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素养表现,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教学方法和策略,选择课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