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肠外营养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肠内与肠外营养-ppt课件
.
指南主旨内容
指南的局限性
指南并非绝对的要求。应用指南不能确保患者预后改善 ,在任何情况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的判断均优先于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时至2008年5月的307篇文献及19个表格
目标患者人群
成年内科和外科危重病患者 , 预期ICU住院日>2或3天 ,不适用于在ICU临时监护或有轻微创伤性应激反应的患者 .
氨基酸 1.2-1.5 g/kg/d
电 解 质
钠 80-100 mmol
钾 60-150 mmol
镁 8-12 mmol
钙 5-10 mmol
氯 80-100 mmol
磷 10-30 mmol
Energy value roughly 4 kcal/g
脂 肪 乳 剂 Lipids
提供能量(9kcal/g)和必需脂肪酸: - 减轻高血糖和利尿 - 减轻脂肪肝、保护肝功能 - 减轻呼吸负荷 RQ - for long chain fatty acids (LCTs) = 0.7 提供能量比例: 30-50% of infused calories 输入速率慢:LCT < 0.1 g/kg/h MCT/LCT < 0.15 g/kg/h
肠内营养制剂
* 蛋白质分类:整蛋白型(适合有消化功能者)、肽类、氨基酸。 * 糖类的组成:单糖、双糖、多糖(糊精和淀粉,适合DM者)。 * 脂肪的组成:LCT、MCT、单酰甘油或二酰甘油,来源于玉米油、大豆油、葵花子油、椰子油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高于RDA标准。
肠内营养制剂与自配营养剂比较:
北京同仁医院 许媛等
完全肠内营养
None
EN+PN
指南主旨内容
指南的局限性
指南并非绝对的要求。应用指南不能确保患者预后改善 ,在任何情况下,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出的判断均优先于指南中的推荐意见 .
参考文献
时至2008年5月的307篇文献及19个表格
目标患者人群
成年内科和外科危重病患者 , 预期ICU住院日>2或3天 ,不适用于在ICU临时监护或有轻微创伤性应激反应的患者 .
氨基酸 1.2-1.5 g/kg/d
电 解 质
钠 80-100 mmol
钾 60-150 mmol
镁 8-12 mmol
钙 5-10 mmol
氯 80-100 mmol
磷 10-30 mmol
Energy value roughly 4 kcal/g
脂 肪 乳 剂 Lipids
提供能量(9kcal/g)和必需脂肪酸: - 减轻高血糖和利尿 - 减轻脂肪肝、保护肝功能 - 减轻呼吸负荷 RQ - for long chain fatty acids (LCTs) = 0.7 提供能量比例: 30-50% of infused calories 输入速率慢:LCT < 0.1 g/kg/h MCT/LCT < 0.15 g/kg/h
肠内营养制剂
* 蛋白质分类:整蛋白型(适合有消化功能者)、肽类、氨基酸。 * 糖类的组成:单糖、双糖、多糖(糊精和淀粉,适合DM者)。 * 脂肪的组成:LCT、MCT、单酰甘油或二酰甘油,来源于玉米油、大豆油、葵花子油、椰子油等。 * 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高于RDA标准。
肠内营养制剂与自配营养剂比较:
北京同仁医院 许媛等
完全肠内营养
None
EN+PN
2024版肠内营养pptPPT课件
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提供营 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支持方式。
分类
根据营养物质的给予途径,肠内营 养可分为口服和管饲两大类。其中, 管饲又可分为鼻胃/肠管、胃造瘘 和胃空肠造瘘等途径。
4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基本正常但存在营养不良 或不能进食的患者,如手术后、创伤、 感染等患者。
14
口服补充途径
01
02
03
04
适应症
适用于能够经口进食但 摄入量不足的患者。
禁忌症
严重胃肠道疾病、吞咽 困难等。
操作步骤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 的肠内营养制剂,经口 服用。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制剂类型和 剂量;注意观察患者反 应及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024/1/26
15
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智能化肠内营养管理系统的建立: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智能化 的肠内营养管理系统,实现肠内营养制剂的自动配置、患者营养状况的实时监 测和并发症的预警等功能,提高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安全性。
• 拓展肠内营养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探索肠内营养在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 等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制定针对性的肠内营养方案,改善这些人群的营养状况 和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pptPPT课件
2024/1/26
1
目录
•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肠内营养制剂类型及特点 • 肠内营养实施方法与技巧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策略 • 总结与展望
2024/1/26
2
01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重要 性
2024/1/26
肠内外营养PPT课件
编辑版ppt
24
与静脉输液的区别: 1.输入的是营养物质; 2.适用的疾病不同。
编辑版ppt
25
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早的应用是1939年,E1ma 首先把水解蛋白用于临床。1940年开始应用结 晶 氨 基 酸 混 合 液 ,1956 年 开 始 研 究 乳 化 脂 肪 。 1966年Dudrick等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法,输入 高渗葡萄糖与水解蛋白液,进行全静脉营养。 经过PN支持,挽救了许多病人生命。
编辑版ppt
12
4.管饲营养方法的分类
按供给次数分类: (1)一次性输入 (2)间歇性输入 (3)持续性输入
按管饲动力分类: (1)推注 (2)重力滴注 (3)经泵输注
编辑版ppt
13
肠内营养1 肠内营养2
编辑版ppt
14
编辑版ppt
15
5.置管的原则
(1)选择对患者侵入最小、简单安全的方法。 (2)根据预期营养支持所需时间选择:
8~10 8~10 8~10
(二)管饲营养
1.适用证:各种原因造成的不能经口进食或消化
吸收功能严重受损者。
2.途径:(1)鼻-胃管、十二指肠或空肠置管;
(2)食管造瘘;
(3)胃造瘘;
(4)空肠造瘘。
3.原则:数量由少到多、浓度由低到高、速度由
慢到快。
编辑版ppt
7
胃造瘘术
编辑版ppt
11
空肠造瘘术
第四节 肠外营养
一、肠外营养概念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输 注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纠正或预防营养不良,维持营 养平衡的营养治疗方法。
当病人被禁食,所有营养物质均经静脉营养提供时,称为 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肠外营养的应用及护理ppt课件
肠外营养的定义
肠外营养PN:(Parenteral nutrition)是指营养要 素由胃肠道以外的途径供给机体,人在不进食状 况下仍然可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加体重, 愈合创伤,幼儿也可以生长发育,称胃肠外营养, 也称人工胃肠。
肠外营养的成分
糖
脂肪
氮的来源 肠外营养中最佳氮来源是L-氨基酸溶液。 能量的来源 在肠外营养中最佳的非蛋白质能量来源应是糖和脂肪所组成的双能源。 食物中大部份碳水化合物都是以葡萄糖形式到达机体组织。葡萄糖是最佳的碳 水化合物。血糖水平监测不仅容易做而且化费少。葡萄糖在过去肠外营养中, 常作为唯一能量来源,但现已证明这会有许多的缺点。
TPN的配置要求
配置室要求: TNA必须进行无菌操作,有条件者应 在层流台进行。保持室内清洁,配置室需经过空气 消毒,常见的是配液前紫外线照射30分钟,或用其 他设备(电子灭菌灯、电子空气消毒器等)每月 做一次洁净台,配液室的细菌培养. 环境及人员的要求: 避免人员过多走动,洗手至 肘上、戴口罩、帽子,将袖子卷起至肘上防止进 入洁净台。
2.中心静脉输注 CPN 适应证:肠外营养超过2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 1200mOsm/LH2O者。 置管途径: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 周静脉达上腔静脉。 3.不宜采用的肠外营养途径为颈外静脉及股静脉, 前者的置管错位率高,后者的感染性并发症高。
TPN: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指通过静脉途径给予机体所需的全部的蛋白质(氨 基酸)、脂肪、碳水化物、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 元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一种方法。 目的:可提供足够的热量、氨基酸和各种必需的 营养物质,防止或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重建 和恢复机体的无脂细胞群,促进康复。还可使机 体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正氮平衡,伤口愈合和 体重增加。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PPT课件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 PPT课件
目录
•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 肠外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 肠内肠外联合应用策略 • 特殊人群肠内肠外营养护理 •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团队建设与培训 • 总结与展望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
01
与原理
肠内营养定义及作用
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 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 营养支持方式。
在给予肠内营养时,应注意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肠道负担加重 。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 在给予肠外营养时,应注意输液速度和量的控制,避免过 快过多导致心肺负担加重。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01
02
03
营养过剩
长期过度喂养可能导致患 者肥胖、代谢紊乱等营养 过剩问题。
感染风险
肠外营养需要通过静脉输 液给予,存在感染的风险 ,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 范。
口服
适用于意识清楚、吞咽功能良好、无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
管饲
包括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管等,适用于不能经口摄食的 患者。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机械性并发症
如管道堵塞、移位等,应定期 冲洗管道、调整管道位置。
胃肠道并发症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调 整营养液配方、输注速度等。
代谢性并发症
负责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 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护士
负责实施营养支持方案,监测患者营 养状况,提供营养咨询和教育。
营养技师
负责配制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确保制 剂质量和安全。
药师
负责审核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用药合 理性,提供药学服务。
目录
•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 肠外营养基本概念与原理 • 肠内肠外联合应用策略 • 特殊人群肠内肠外营养护理 • 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团队建设与培训 • 总结与展望
肠内营养基本概念
01
与原理
肠内营养定义及作用
定义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 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 营养支持方式。
在给予肠内营养时,应注意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避免过度喂养导致肠道负担加重 。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 在给予肠外营养时,应注意输液速度和量的控制,避免过 快过多导致心肺负担加重。
注意事项及风险评估
01
02
03
营养过剩
长期过度喂养可能导致患 者肥胖、代谢紊乱等营养 过剩问题。
感染风险
肠外营养需要通过静脉输 液给予,存在感染的风险 ,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 范。
口服
适用于意识清楚、吞咽功能良好、无胃肠道功能障碍的患者 。
管饲
包括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管等,适用于不能经口摄食的 患者。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02
03
04
机械性并发症
如管道堵塞、移位等,应定期 冲洗管道、调整管道位置。
胃肠道并发症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应调 整营养液配方、输注速度等。
代谢性并发症
负责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性化 营养支持方案。
营养护士
负责实施营养支持方案,监测患者营 养状况,提供营养咨询和教育。
营养技师
负责配制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确保制 剂质量和安全。
药师
负责审核肠内肠外营养制剂的用药合 理性,提供药学服务。
肠外营养的护理课件.ppt
用三通接病人 复杂麻烦、需
要输液泵 可能有并发症
病人
全营养混合液(TNA)
全静脉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是将一日所需的全部 营养要素(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电 解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按比例混合于 密封的无菌的3L输液袋中,以外周或中心 静脉插管输入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的注射 剂,或称全合一营养液(All in one,AIO)。
4
高分解代谢状态: 大面积烧伤、 严重复合伤、 感染等。
①短肠综合征: 广泛小肠切除 >70%-80% ②小肠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重腹泻、 顽固腺炎
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若肠麻痹未消除、
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
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肠外营养成分—维生素
代谢调节作用 参与机体代谢所需酶和辅助因子的组成
肠外营养成分—微量元素
70余种、含量少、分布广、生理功能重要 Ca在细胞内与机体许多功能密切相关(神经肌肉
兴奋性) Mg是细胞内仅次于K的重要阳离子,是体内多种
酶的辅助因子参与神经传导,长期PN患者容易出 现Mg缺乏引起并发症
全营养混合液的优缺点
优点:易管理,减少相关并发症,有 利于各种营养素的利用,并节省费用 。
缺点:混合后不能临时改变配方,无 法调整电解质补充量。
卡文的优缺点
优点
不需配制,避免污染; 营养相对完全; 运输方便,减少工作量; 便于家庭静脉营养使用。
缺点
成分固定,不能满足个性需求
即用型 (卡文)与混合配置营养液的区别
肠外营养成分—糖类
糖类是唯一在肠外营养中应用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 既是能量,又补充体液
肠内肠外营养PPT课件
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纳米技术
利用纳米技术将营养物质 制成纳米级颗粒,提高营 养物质的吸收率和生物利 用度。
3D打印技术
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个性 化的营养食品,满足患者 的特殊需求。
人工智能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患者 的营养状况进行智能分析 和评估,为患者提供个性 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个体化营养支持的探索
根据患者的需要,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 质,以满足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肠外营养的输注方式010203中心静脉输注
通过中心静脉导管将营养 液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 适用于长期肠外营养的患 者。
外周静脉输注
通过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 ,适用于短期肠外营养的 患者。
经皮穿刺输注
通过皮肤穿刺将导管插入 皮下脂肪组织,再连接营 养液输注袋进行输注。
案。
CHAPTER 05
肠外营养的实践应用
肠外营养制剂的选择
氨基酸溶液
选择必需氨基酸含量高、成分比例合理的制 剂,以满足机体合成蛋白质的需求。
碳水化合物溶液
用于提供能量,可选择葡萄糖溶液或右旋糖 酐等。
脂肪乳剂
选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制剂,如鱼油和植 物油,以提供能量并维持细胞膜功能。
维生素和矿物质溶液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提高生存质量。
康复治疗
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训练,促进患者的身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缺点:需要进食量较多,可能增加患者的胃肠负担;对于 严重疾病或创伤的患者,可能存在消化吸收不良的情况。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肠外营养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肠内肠外营养护理ppt课件
精神心理并发症 焦虑、消极态度
15
营养管堵管的预防
•恒温下以稳定、匀速输入稳定浓度的营养液 •逐渐增加输注液量,维持速度大于50ml/h •尽量使用液体状药物,使用固体药物时要充分研磨或溶解 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射 •连续饲食用温开水脉冲式冲管Q4H,药物注入前后用1030ml温开水冲洗管路 •妥善固定,定期更换喂养管可有效预防堵管的发生
•大手术围手术期 •炎性肠道疾病 •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 •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大面积烧伤 •严重复合伤、感染
肠外营养(PN)
禁忌症
胃肠功能正常、适用EN或5天可 恢复胃肠功能者
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 不可逆昏迷病人
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肠外营养输注途径与选择
种类
适应症
特点
经外周 静脉PN
静脉输 液港
空气栓塞:静脉插管时要取头低足高位,并嘱患者平静呼吸,在卸 下注射器时应随即堵住穿刺针头部,导管护理时要有防止接头脱开 的保险措施
血管、神经损伤:提高操作水平,及时发现相应症状与体征 导管性并发症:定期测量导管外露部分长度,规范护理操作,加强观察。
肠外营养并发症处理
感染性并호发민症관、클导럽管의脓毒症
肠外营养并发症处理
脏호器민功관能클损럽害의
肝胆系统异常:停用PN或减少用量,尽早恢复肠道营养,定时行超 声波检查有无胆囊郁积
肠道屏障受损:及时发现,尽快恢复肠内营养
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NRS-2002)
41
概念
•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 :因能量、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度,导致机 体功能乃至临床结局发生不良影响 – 分类 ➢ 营养不足(undernutrition) :通常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 PEM),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所造成的特异性营养缺 乏症状 ➢ 肥胖 • 营养风险(Nutritional Risk): 描述因疾病或手术造成的急性或潜在的营养 代谢受损,可能因有或无营养支持带来更好或更差的临床结局 • 营养评定(Nutritional Assessment): 由营养专业人员对患者的营养代谢、 机体功能等进行全面检查,用于制订营养支持计划,考虑适应证和可能的副作用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 ppt课件
缺乏时可最突出的症状是面,胸部出现湿疹样皮炎,同时可有腹泻,皮肤
干燥,增厚,脱发,伤口愈合延迟,血胆固醇下降,血小板减少,贫血,红细胞
脆性增加等.
❖ b.高脂血症
❖
输入脂肪乳剂过快或总量过多可引起发热,急性胃肠道溃疡,血小板
减少, 溶血或自身免疫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及肝脾肿大等,称为脂肪超负
荷综合症.
12
氨基酸注射液
名称
含氮量
渗透压
8.5%乐凡命 14g
约810mmOsm
11.4%乐凡命 18g
约1130mmOsm
绿支安
15.2g
5.6%肾病AA
6.7g
支链AA(3AA) 6.8g
安平10%复方氨 15.3g
基酸注射液
875
力太
3.87g
921
特点
18种平衡氨基酸 18种平衡氨基酸
适合创伤应激状 态下氨基酸补充
❖ b.胆石症是由于长期缺乏食物对胆囊收缩的刺激,造成胆囊内胆汁淤
积的结果。TPN6周后100%的病人出现胆泥.
❖ c.肝功能衰竭其原因是由于缺乏必需脂肪酸,某些氨基酸,维生素等,
以及热氮比例失调,过多的葡萄糖超过肝细胞的氧化量,而招致肝的脂 肪变性. 处理的方法是减少葡萄糖的用量,降低热氮比,增加脂肪供热.
5
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 无法从胃肠道正常进食者:如短肠综合症、消化道 先天性畸形、严重腹泻、肠瘘等。
❖ 消化道需要休息或功能障碍者:如溃疡性结肠炎、 消化道大出血、长期腹泻等 。
❖ 高代谢状态者:如严重烧伤 、多发性创伤、大手术、 严重感染 。
❖ 特殊病情,如坏死性胰腺炎、急性肾衰、肝衰等。 ❖ 癌肿病人在手术前后、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期间胃
肠外营养的护理 PPT课件
适应症
癌症 围手术期营养不良 肠道疾病 肾衰竭 肝功能不全 败血症
大创伤 急性胰腺炎 短肠综合症 先天性或神经性肠道 疾病
胃肠功能正常者
PN 禁 忌 症
术后5d可恢复胃肠功能者
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急诊术前难实施营养支持者 心血管功能或代谢严重紊乱者
PN 实施 护理
代谢并发症
低血糖 突然停输营养液后,表现
为疲软、出冷汗、饥饿感。 多发生在停输后15-30min
原因:快速撤除TPN、胰岛素泵 处理:50%葡萄糖 Iv
脏器功能损害---肝、胆
原因:长期过高的能量供给、葡萄糖、脂肪与氮 量的提供不合理;胆汁排泄受阻 表现: 黄疸、胆囊胀大、结石,停TPN后可以消退 处理:停用PN或减少用量; 尽早恢复肠道营养; 定时行超声波检查观察有无胆囊郁积; 胆囊穿刺引流术
预防:回抽血检查、拍片(正侧位)、置管技巧 处理:调整位置,拔管
感染并发症---导管脓毒症
临床表现:突发的寒战高热,体温> 39℃
原因:置管、管口入、营养液、输注过程、原发病 处理:高度怀疑拔除导管、导管尖端培养、剩余液培
养、抗生素应用(1/4)
预防:针对原因预防
导管脓毒症预防
PN 实施 护理
评估营养状态 选择输注途径 营养液输注与配置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加强监测
要点
为何使用“全合一”?
同时输入有利于组织 利用 利于脂肪的利用 同时输入节氮 减少静脉炎 个体化配方 减少护士工作量 减少污染机会
为什么要求普外配液室配置?
药物种类多,配置人员需要培训 配置环境要求高
营养不良后果
心血管功能:心肌萎缩:低心排量,低血压 肾脏功能: 肾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对长期应用者,可向其介绍具体应用方 法,使病人能掌握一定的应用技术,以 便参与到实施过程中。
编辑版ppt
13
造瘘管的护理
• 患者术后返病室,以腹带包扎伤口,将造瘘 管包扎于腹带内或用胶布固定于腹带上,从 而防止造瘘管的脱落。
• 营养管的护理对于安全有效地完成肠内营养 的治疗甚为重要。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及时 发现导管性并发症,预防营养管的移位、脱 出和保持导管通畅 。
• 速率可采用重力滴注(间歇或连续)或用胃肠 泵连续滴注,持续16--24小时。开始是滴注速 度应较慢,为20-50毫升/小时,6小时后,检查 病人耐受性(胃潴留量等),若患者无不适, 每12-24小时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毫升/ 小时。
• 输注时应观察病人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 胀等症状,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 速度或暂停输注。
编辑版ppt
14
具体护理要点
• 妥善固定导管, 注意观察导管穿出皮肤处的标 记变化。换药时注意缝线有无松动,皮肤有无 感染渗液等情况。
• 应定时冲洗管道,以预防管道堵塞,并可额外 补充液体,每次通常用至少25-50毫升生理盐水
或无菌水冲洗。冲洗时间为输注前、换瓶时、 给药时、输注结束,如连续输注可6-8小时冲洗 一次。
肠内肠外营养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前言
• 直到1860年护理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根据自己临床 实践中结出:由于缺乏有效的使病人摄入食物的 方法,每年有无数病人处在饥饿状态,才由此促 使临床医生开始重视病人的营养。
• 1960年,随着为宇航员开发大要素膳引入临床,临 床营养开始进入根据具体病人病情提供个体化营 养方案的时代。1968年肠外营养问世,使肠道功能 严重受损的病人可以通过静脉途径获取人体必需 的营养,进一步促进了临床营养等学科的发展。
编辑版ppt
10
心理护理
• 对清醒的病人应耐心与之交流,告知行肠内营 养的重要性及方法,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 适应时间,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积极主 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 向病人讲明采用的置管途径、应用的营养膳食 种类、灌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或并发 症,回答和详细解释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
供给途径
• 1、口服 口服肠内营养可随病人的喜爱, 选择冷饮、热饮或加调味剂。
• 2、管饲 喂养途径有:(1)鼻胃(肠)管; (2)螺旋形鼻肠管;(3)经皮内窥镜引 导下胃造口管; (4)经皮内窥镜引导下 空肠造口管;(5)空肠造口管,如穿刺 针引导建立小肠粘膜下隧道的空场造口管。
编辑版ppt
7
营养液调配及使用
编辑版ppt
3
适应症
• 不能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需经管饲方法 来维持营养的患者,如:昏迷、喉部术后、 胃部术后、食道粘膜损伤等。
• 多种原发性胃肠道疾病,采用肠内营养对 治疗有利。如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等。
编辑版ppt
4
禁忌症
• 年龄<3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张液体肠内营 养的喂养。
• 小肠广泛切除后,宜采用PN 6-8周,以后采用逐 步增量的肠内营养。
编辑版ppt
11
心理护理
• 注意:向病人讲解时应讲究“度”,过多 的讲解副作用,会对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 暗示,反而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产生 不耐受。
• 向病人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对治疗原发 病的益处,必要时介绍治疗成功的典型病 例,以增强病人的信心。
编辑版ppt
12
心理护理
• 在应用过程中要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 其感受和心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编辑版ppt
8
常用的营养制剂
• 粉剂:如维沃、百普力、百普素(适用 于轻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碍的病人 )
• 乳剂:如能全力、瑞素、瑞代、瑞能 (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完整的病人 )
编辑版ppt
9
心理护理
• 心理护理一直贯穿整个营养治疗的始终。
• 肠内营养病人由于肠内营养方式和途径 的改变,容易从心理上产生悲观、焦虑 和失落感。
• 1、调配营养液应按照医嘱的要求,严格按调配程 序进行。
• 2、使用温水(40度左右)将要素粉剂调成糊状, 和匀后加温水稀释至所需要量。必要时用纱布过 滤后再使用。
• 3、调配营养液的各种容器均应情节,煮沸消毒后 使用,配好的制剂在容器中悬挂不应超过4-6小时, 并在24小时内用完,每日调配当日量,可暂时存 放在4℃冰箱中冷藏。
编辑版ppt
15
具体护理要点
• 喂养管堵塞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导管 本身的因素后,用注射器实行向外(而不 是向内)负压抽取内容物。不要用导丝插 入导管内疏通官腔,以免引起喂养管破裂。
• 小窍门:喂养管堵塞时可用碳酸型饮料冲 洗管道
编辑版ppt
16
输注的护理
• 输注导管和营养液容器应每日更换一次。
编辑版ppt
17
输注的护理
• 输入体内的营养液温度应保持在37度左 右,过凉易引起胃肠道并发症。对此可 采用两种方法保持营养液的温度,一种 是采用电热加温器,另一种简易的方法 是将输注管以保温水瓶中加温。
• 胃内输注时,病人应取头高30-45度或半 坐卧位,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 2、匀浆混合液:是将膳食中的米、面、肉蛋、奶、 菜等煮熟制成半流质状态,置电动打碎机打碎成 混合浆液。
• 3、要素膳:即化学配制膳。如爱伦多、百普素、 安素、能全力等。特点为:由不需或很少再需要 经过消化的营养素配制而成。对胃肠和胰腺的刺 激小,低渣、高营养效能、显著的减少粪便体积
编辑版ppt内营养的护理
• 肠内营养(EN)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 式经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物质。 它是可以不经过消化而直接吸收的高营养 饮食,既使在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可 以由小肠完全吸收。其特点是:营养价值 高,营养成分全面平衡,成份明确,无渣 滓,不含纤维素。有压缩性,排便少,携 带方便,易保存 。
• 胃部分切除后,不能耐受高渗糖的肠内营养, 因易产生倾倒综合征。有的病人只能耐受缓慢 的滴注。
• 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如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 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或腹泻急性期中, 均不宜给于肠内营养。
编辑版ppt
5
膳食种类
• 1、混合奶:选用牛奶、豆浆、鸡蛋等蛋白质;浓 米汤、冲稀的炒面粉、米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 植物油以及菜水、果汁等配置而成。
编辑版ppt
13
造瘘管的护理
• 患者术后返病室,以腹带包扎伤口,将造瘘 管包扎于腹带内或用胶布固定于腹带上,从 而防止造瘘管的脱落。
• 营养管的护理对于安全有效地完成肠内营养 的治疗甚为重要。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和及时 发现导管性并发症,预防营养管的移位、脱 出和保持导管通畅 。
• 速率可采用重力滴注(间歇或连续)或用胃肠 泵连续滴注,持续16--24小时。开始是滴注速 度应较慢,为20-50毫升/小时,6小时后,检查 病人耐受性(胃潴留量等),若患者无不适, 每12-24小时增加25ml,最大速度为100-125毫升/ 小时。
• 输注时应观察病人有无腹痛、恶心、呕吐、腹 胀等症状,如病人不能耐受,应及时减慢输注 速度或暂停输注。
编辑版ppt
14
具体护理要点
• 妥善固定导管, 注意观察导管穿出皮肤处的标 记变化。换药时注意缝线有无松动,皮肤有无 感染渗液等情况。
• 应定时冲洗管道,以预防管道堵塞,并可额外 补充液体,每次通常用至少25-50毫升生理盐水
或无菌水冲洗。冲洗时间为输注前、换瓶时、 给药时、输注结束,如连续输注可6-8小时冲洗 一次。
肠内肠外营养的护理
编辑版ppt
1
前言
• 直到1860年护理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根据自己临床 实践中结出:由于缺乏有效的使病人摄入食物的 方法,每年有无数病人处在饥饿状态,才由此促 使临床医生开始重视病人的营养。
• 1960年,随着为宇航员开发大要素膳引入临床,临 床营养开始进入根据具体病人病情提供个体化营 养方案的时代。1968年肠外营养问世,使肠道功能 严重受损的病人可以通过静脉途径获取人体必需 的营养,进一步促进了临床营养等学科的发展。
编辑版ppt
10
心理护理
• 对清醒的病人应耐心与之交流,告知行肠内营 养的重要性及方法,使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和 适应时间,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积极主 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
• 向病人讲明采用的置管途径、应用的营养膳食 种类、灌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或并发 症,回答和详细解释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
供给途径
• 1、口服 口服肠内营养可随病人的喜爱, 选择冷饮、热饮或加调味剂。
• 2、管饲 喂养途径有:(1)鼻胃(肠)管; (2)螺旋形鼻肠管;(3)经皮内窥镜引 导下胃造口管; (4)经皮内窥镜引导下 空肠造口管;(5)空肠造口管,如穿刺 针引导建立小肠粘膜下隧道的空场造口管。
编辑版ppt
7
营养液调配及使用
编辑版ppt
3
适应症
• 不能经口摄食或摄食不足,需经管饲方法 来维持营养的患者,如:昏迷、喉部术后、 胃部术后、食道粘膜损伤等。
• 多种原发性胃肠道疾病,采用肠内营养对 治疗有利。如胃肠道瘘、炎性肠道疾病等。
编辑版ppt
4
禁忌症
• 年龄<3个月的婴儿,不能耐受高张液体肠内营 养的喂养。
• 小肠广泛切除后,宜采用PN 6-8周,以后采用逐 步增量的肠内营养。
编辑版ppt
11
心理护理
• 注意:向病人讲解时应讲究“度”,过多 的讲解副作用,会对病人产生一定的心理 暗示,反而会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产生 不耐受。
• 向病人介绍肠内营养的优点及对治疗原发 病的益处,必要时介绍治疗成功的典型病 例,以增强病人的信心。
编辑版ppt
12
心理护理
• 在应用过程中要经常与患者交谈,了解 其感受和心态,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增加病人的安全感。
编辑版ppt
8
常用的营养制剂
• 粉剂:如维沃、百普力、百普素(适用 于轻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碍的病人 )
• 乳剂:如能全力、瑞素、瑞代、瑞能 (适用于消化道功能完整的病人 )
编辑版ppt
9
心理护理
• 心理护理一直贯穿整个营养治疗的始终。
• 肠内营养病人由于肠内营养方式和途径 的改变,容易从心理上产生悲观、焦虑 和失落感。
• 1、调配营养液应按照医嘱的要求,严格按调配程 序进行。
• 2、使用温水(40度左右)将要素粉剂调成糊状, 和匀后加温水稀释至所需要量。必要时用纱布过 滤后再使用。
• 3、调配营养液的各种容器均应情节,煮沸消毒后 使用,配好的制剂在容器中悬挂不应超过4-6小时, 并在24小时内用完,每日调配当日量,可暂时存 放在4℃冰箱中冷藏。
编辑版ppt
15
具体护理要点
• 喂养管堵塞时,应先查明原因,排除导管 本身的因素后,用注射器实行向外(而不 是向内)负压抽取内容物。不要用导丝插 入导管内疏通官腔,以免引起喂养管破裂。
• 小窍门:喂养管堵塞时可用碳酸型饮料冲 洗管道
编辑版ppt
16
输注的护理
• 输注导管和营养液容器应每日更换一次。
编辑版ppt
17
输注的护理
• 输入体内的营养液温度应保持在37度左 右,过凉易引起胃肠道并发症。对此可 采用两种方法保持营养液的温度,一种 是采用电热加温器,另一种简易的方法 是将输注管以保温水瓶中加温。
• 胃内输注时,病人应取头高30-45度或半 坐卧位,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 2、匀浆混合液:是将膳食中的米、面、肉蛋、奶、 菜等煮熟制成半流质状态,置电动打碎机打碎成 混合浆液。
• 3、要素膳:即化学配制膳。如爱伦多、百普素、 安素、能全力等。特点为:由不需或很少再需要 经过消化的营养素配制而成。对胃肠和胰腺的刺 激小,低渣、高营养效能、显著的减少粪便体积
编辑版ppt内营养的护理
• 肠内营养(EN)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 式经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热量及营养物质。 它是可以不经过消化而直接吸收的高营养 饮食,既使在没有消化液的情况下,也可 以由小肠完全吸收。其特点是:营养价值 高,营养成分全面平衡,成份明确,无渣 滓,不含纤维素。有压缩性,排便少,携 带方便,易保存 。
• 胃部分切除后,不能耐受高渗糖的肠内营养, 因易产生倾倒综合征。有的病人只能耐受缓慢 的滴注。
• 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如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 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或腹泻急性期中, 均不宜给于肠内营养。
编辑版ppt
5
膳食种类
• 1、混合奶:选用牛奶、豆浆、鸡蛋等蛋白质;浓 米汤、冲稀的炒面粉、米粉、蔗糖等碳水化合物; 植物油以及菜水、果汁等配置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