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2020-2022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3)答案
刑法总论在线作业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项选择题1.【第01章】刑法第65条第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分,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其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是对前段的〔〕。
A 例外B 补充C 限制D 特别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2.【第01章】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法有〔〕。
A 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B 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D 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正确答案:ABC推断题3.【第01章】只要含有剥夺人身自由的内容的法律标准,均属于广义的刑法。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单项选择题4.【第02章】刑法分则中对成心杀人罪规定了比虐待罪更高的法定刑,这表达了〔〕。
A 刑法面前人人公平原则B 罪刑法定原则C 罪责自负原则D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5.【第02章】甲男和乙女于某日在公园发生性关系,引起游客的极大愤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对甲乙的行为如何认定〔〕。
A 聚众淫乱罪B 组织淫秽表演罪C 寻衅滋事罪D 无罪正确答案:D单项选择题6.【第02章】罪刑法定原则排斥的刑法解释是〔〕。
A 限制解释B 类推解释C 文理解释D 扩张解释正确答案:B多项选择题7.【第02章】以下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正确答案:BCD多项选择题8.【第02章】以下选项中,表达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
A 累犯B 自首C 缓刑D 减刑正确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9.【第02章】以下哪种情形表达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3.E2EA52AF-B124-4EF9-9DE4-4571957464F8(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3王某等人在周某开的饭店就餐后未付钱。
两天后,王某等人再次路过周某的饭店时,周某向其催讨所欠饭款。
王某等人认为有失脸面,遂对周某拳打脚踢,并扬言次日会再来饭店教训周某。
第二天,周某为防不测,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
中午时分,王某等人再次来到周某的饭店滋事,要周某赔偿名誉损失,周某不从。
王某遂用携带的斧头砍向周某的头部,周某侧身躲开,但仍被砍伤了手臂。
当王某再次砍来时,周某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还击,厮打中刺中王某胸部,致其死亡。
周某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杀人罪D:过失致人死亡罪答案:A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
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答案:A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禁止习惯法的适用B:禁止类推制度C: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答案:C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A: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B: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C: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D: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答案:B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B:刑法的溯及力C:刑法的时间效力D: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答案:D彭某因私愤蓄意杀害韩某。
一天在韩某回家途中向其开枪射击,但未击中。
这时,枪里面尚有子弹3颗,彭怕罪行暴露,遂停止开枪射击,彭的行为是:()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一般违法行为D:意外事件答案:B下列关于教唆犯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教唆乙实施杀害丙的行为,结果乙口头允诺,但实际只是去丙家盗窃了一台彩电,则甲不构成教唆犯B:甲乙共同约定实施了盗窃行为,在盗窃得逞之后,甲临时起意,向乙使了个眼色,乙心领神会放了把火毁灭现场,致使大量财物被烧毁,则甲构成放火罪的教唆犯C:甲已经打算实施杀人行为,但是还在犹豫之间,乙见状给甲打气,鼓励甲实施行D:甲对乙说:“你去犯罪吧。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docx
五、案例分析题(每小题材1 0分,共2 0分)1、被告人朱某,男,28岁,原系某市大新乡刘家庄村民。
1997年9月25日,同村农民韩某挖菜窖,占了朱某家的地,朱某便找韩某讲理。
韩某不但不认错,反而依仗自己身强体壮,打了朱某。
朱某非常气愤,咽不下这口气, 便伺机报复。
同年10月25日,朱某见韩某的10岁男孩在地里干活,便产生了报复韩某男孩的念头,但又怕白己打伤小男孩而犯法,便找来自己13岁的小儿子替父报仇,叫儿子去打韩某的男孩。
小儿子受父亲的怂恿,拿起一把铁锹冲过去,对准韩某男孩的小腿就是一锹,顿时将大动脉血管砍断,流血不止。
邻近的群众见状,急忙将男孩送乡医院抢救,终因留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问:(1)朱某和他的小儿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1)朱某和他的小儿子不构成共同犯罪。
(2分)原因是他的小儿子13岁,不具备犯罪主体的资格(2)对朱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对朱某只能定为间接正犯,朱某教唆自己的小儿子去犯罪,因被教唆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只相当于教唆人的犯罪工具。
2、被告人郑某,男,53岁,某建筑材料厂更夫。
被告人郑某,多年来工作一直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一次因抓窃贼时,手被窃贼砍伤。
此后,郑某在打更时便带 -把刀用以防身。
1998年4月10日深夜,郑某听到仓库内有响声,并见仓库内有个黑影,即大声发问:“谁?" 对方不应。
这时,郑某便拔出尖刀向仓库内的黑影走去。
盗窃分子突然跃出,向迎面走來的郑某脸部猛击一拳, 郑某情急之下,不及招架,便举刀向对方刺了两刀。
然后便奔岀仓库,边喊“來人,抓贼!"边跑向宿舍去找人。
人们闻讯赶来发现盗窃分子被刺后已倒地身亡。
郑某见盗窃人已死便持刀去公安机关自首。
问:被告人郑某的行为是构成防卫过当呢,还是正当防卫?并说明理由。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2分)被告人郑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3分)理由是:盗窃分子突然从仓库内跃出,并向郑某猛击一拳,实施暴力侵袭,作为防卫人很难判断对方的强度。
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A)。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吉大20年3月《刑法总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41275
多选题 1.对下列哪种情形应当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A.甲某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B.甲某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C.甲某犯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 D.甲某犯抢劫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 答案:AB
6.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黑影倒地后,甲发 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 声后过度惊吓死亡。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A
4.缓刑的适用条件是()。 A.必须有自首情节 B.必须是针对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罪犯必须有悔罪的表现 D.对罪犯不关押也不致再危害社会 答案:BCD
5.数行为而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情况有)。 A.继续犯 B.结合犯 C.牵连犯 D.连续犯 答案:CD
判断题 1.陈某由于对领导不满,告诉朋友小郑要烧掉单位大楼,让小郑帮着搞点汽油。在小郑送来汽油后, 陈某又后悔了,把汽油卖给了一司机。陈某成立犯罪中止,小郑则成立犯罪未遂。( ) A.错误 B.正确 答案:B
3.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对章某的行 为,我国的刑法( )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对王某的行 为,我国刑法( )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 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 ) 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 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 )管辖权。 A.有,有,有,有 B.没有,没有,没有,没有 C.有,没有,有,没有 D.没有,有,没有,有 答案:A
吉大《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吉大《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奥鹏17春吉大16秋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一、单选题(共10 道试题,共40 分。
)1. 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处罚原则是()。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应该从轻或减轻处罚D. 应该减轻或免除处罚正确答案:2. 我国刑法分则类罪分类的主要标准是()A. 普通客体B. 同类客体C. 直接客体D. 容易客体正确答案:3. 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B.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C.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D. 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正确答案:4. 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窜。
甲发动汽车追逐,在陈某往前跑了4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
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 正值业务行为B. 紧张避险C. 正值自卫D. 自救行为正确答案:5. 我国《刑法》中的追诉时效是指()。
A. 经过一定期限,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或对判刑的人不再执行刑罚B. 刑法的溯及力C. 刑法的时光效力D. 经过一定期间,对犯罪分子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6. 下列状况中哪些行为可以成立共同犯罪?()。
A. 二人以上的人中有的是过失行为B.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行为C. 二人以上共同有意行为D. 一人和不满14岁的另一人同时实施某种有意犯罪正确答案:7. 下列哪一项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
A. 禁止习惯法的适用B. 禁止类推制度C. 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 法律的规定必需明确、详细正确答案:8. 章某是XXX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XXX,章某向船上射击,将XXX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XXX向我国境内寄XXX,但在XXX就被警方破获。
【奥鹏】[吉林大学]吉大20年3月《刑法总论》作业考核试题
【奥鹏】-[吉林大学]吉大20年3月《刑法总论》作业考核试题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第1题,下列犯罪有犯罪目的的是()。
A、直接故意犯罪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C、间接故意犯罪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正确答案:A第2题,关于减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其有期徒刑的刑期,自行为人被羁押之日起计算B、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相应缩短C、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主刑减刑的,其缓刑考验期不受影响D、减刑只适用于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管制不存在减刑正确答案:B第3题,章某是美国公民,一日我国一艘货船途径美国,章某向船上射击,将日本公民A射死。
对章某的行为,我国的刑法()管辖权;汪某从日本向我国境内寄炸弹,但在日本就被警方破获。
对王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杨某与境外黑社会组织3A党勾结,想制造冰毒,杨某负责从我国某省提供制造冰毒的原材料,运送至国外,由3A党制成成品,在境外销售。
对杨某的行为,我国刑法()管辖权;国际大毒枭老K(哥伦比亚国籍)来我国旅游,老K以前从未在我国进行过任何犯罪活动,但现国际刑警接受哥伦比亚的请求在全球范围内对其发出了通缉令,我国对其()管辖权。
A、有,有,有,有B、没有,没有,没有,没有C、有,没有,有,没有D、没有,有,没有,有正确答案:A第4题,陈某和其妻子经常争吵,但是其妻子又不愿意与其离婚,陈某遂萌生往其妻子饭里下毒杀害其妻的念头,但是又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儿子。
所以陈某将儿子送到相隔3里地的父母家。
并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回家。
陈某回家后在饭菜里下了毒就出去了。
其儿子不愿意在奶奶家呆,遂偷偷跑回家。
陈某儿子和妻子共同将有毒的饭菜吃下,均因中毒死亡。
请问陈某对其妻子和儿子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分别是什么?()A、都是间接故意B、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间接故意C、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过于自信的过失D、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正确答案:C第5题,2005年3月1日,张某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
吉林大学网络教育作业考试练习题-刑法总论
刑法总论交卷时间:2018-10-15 15:59:21一、单选题1.(2分)犯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的条件是()。
A. 确有悔改表现B. 有立功表现C. 有重大立功表现D. 没有故意犯罪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D解析2.(2分)根据我国刑法,在()情况下,新刑法有溯及力。
A. 行为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认为是犯罪B. 行为时法律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 新旧刑法都认为是犯罪,但旧刑法处罚较重D. 旧刑法认为构成两罪,而新刑法认为构成一罪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3.(2分)危害结果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是()。
A. 一切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B. 某些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C. 对任何一种犯罪的构成均非必备条件D. 只能作为量刑情节加以考虑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4.(2分)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依法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
A. 10年B. 15年C. 20年D. 17年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5.(2分)张三误把李四当王五杀害,张三的行为属于()。
A. 故意杀人未遂B. 故意杀人既遂C. 疏忽大意过失致人死亡D. 意外事件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6.(2分)我国刑法对溯及力之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是()。
A. 从旧原则B. 从新原则C. 从旧兼从轻原则D. 从新兼从轻原则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C解析7.(2分)又聋又哑的人犯罪()。
A. 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A解析8.(2分)派出所干警张某与同事李某开玩笑,拿起桌上的自己事先卸过子弹的手枪向李某打了一枪,不料枪中尚有一颗子弹,当场将李某打死。
张某对李某死亡结果持()。
A. 间接故意B. 疏忽大意的过失C. 过于自信的过失D. 无罪过得分:0知识点:刑法总论作业题展开解析答案B解析9.(2分)下列情况构成累犯的有()。
2022年吉林大学秋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 下列甲旳哪种行为应当以包庇罪定罪惩罚?(). 甲明知乙是犯罪分子为其作假证明协助逃避刑事追究旳. 甲在刑事诉讼中对案件有重要关系旳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协助逃避刑事追究旳. 甲收买证人丙指使丙向司法机关作伪证以协助丁逃避刑事追究旳. 辩护人甲指使证人乙作伪证以协助其委托人逃避刑事追究旳原则答案:2. 甲某是某国有银行办事处负责人,运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旳委托贷款8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送、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家具等。
贷款期满后,甲某采用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旳手段归还了上述80余万元旳委托贷款。
致使库款与账面不符,浮现80余万元旳亏空。
为了对付上级旳财务检查,甲某找到乙某,请乙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旳8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抵冲该80万元旳亏空。
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乙某旳8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甲某收回该笔贷款。
于是案发。
(). 甲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为160万元. 甲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80万元. 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160万元. 甲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金额为80万元原则答案:3. 某高校旳保安袁某晚上在校园内巡逻时,发现陈某较为可疑,怀疑其为小偷,便把陈某叫到值班室进行讯问。
陈某否认有什么不法行为,袁某便把陈某吊起来殴打,逼迫其承认盗窃。
成果导致陈某残废。
袁某旳行为构成:(). 故意伤害罪. 刑讯逼供罪和故意伤害罪. 非法拘禁罪. 刑讯逼供罪原则答案:4. 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旳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旳钥匙和所懂得旳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旳保险柜打开并取走钞票3万元。
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
有关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对旳旳?(). 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运用职务上旳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 甲虽然没有运用职务上旳便利,但也不属于将她人占有旳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 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旳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 甲事实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旳,应认定为诈骗罪原则答案:5. 5月,程某窜至某镇西关地下道上方铁路旁,冒充“警察”查验杨某(女)和其同窗陈某(女)旳身份证。
吉林大学《刑法总论》第一至三章期末考试备考资料
吉大《刑法总论》第一至三章第一章刑法概说中国刑法学发展的新思路「摘要」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不少刑法学爱好者(包括作者、编者、读者)都有这样一种共识:尽管目前出版的刑法学论著越来越多,但是那种读后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上乘佳作却越来越少。
的确,只要我们稍微检视一下晚近以来刑法学研究的现状就不难发现它存在以下诸多问题:(1)研究课题陈旧、雷同,研究者视野狭窄、急功近利。
(2)研究方法单一、落后,定性分析的居多,定量分析的极少。
除极少数学者外,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或忽视借鉴其他学科先进的研究方法。
(3)论著缺乏理论深度。
大多数刑法学论著满足于对法条的机械诠释,而且习惯于先分析个罪的构成要件,然后比较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固定模式,对司法实践中急需解决的疑难问题却较少问津。
(4)理论研究的前瞻性不强。
由于缺少超前研究,以致刑事立法的理论储备严重不足,司法解释太多、太滥和刑法典被架空、权威性下降就是其后果。
(5)研究行为缺乏规范性。
由于缺乏规范性,刑法学研究虽然从表象上看似乎非常繁荣,但实际上积淀的观点与形成的共识并不多,因而大多数论著往往成为过眼烟云。
上述问题的存在,足以说明中国刑法学需要反思和检讨,需要开拓和创新。
为促进中国刑法学的中兴,本刊编辑部特邀请部分刑法学专家、学者就“中国刑法学应当向何处去”展开笔谈。
「关键词」基础理论研究犯罪构成理论被认为是刑法理论王冠上的宝石,是刑法理论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学者对目前通行的犯罪构成理论的不满由来已久,但在犯罪构成理论上始终难有突破。
个中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我认为,如何处理法与理之间的对应与紧张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犯罪构成到底是一种规定,还是一种理论建构,也就是犯罪构成的法定性与理论性问题,曾经引起我国学者的思考。
目前的通说认为,犯罪构成是法定性与理论性的统一,也就是法与理的统一。
应该说,这一观点本身并没有错误,而且充满辩证法。
问题在于,我们不能满足于法与理的统一这样一个简单的命题,而应当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法与理之间的对应与紧张关系。
20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1答卷
20 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平时作业 1 试卷总分 :100 得分 :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 ,共 60 分 ) 1.4. 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 ()
A.已满10周岁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
C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
D.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
标准答案 :B
2.以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是否必须由二人以上实施为标准,可将共同犯罪分为 ()
A.任意的共同犯罪和必要的共同犯罪
B•简单共同犯罪和复杂共同犯罪
C事前通谋的共同犯罪和事前无通谋的共同犯罪
D•—般共同犯罪和集团犯罪
标准答案 :A
36甲15周岁,在绑架他人之后将人质残忍地杀害,甲的行为()
A.构成绑架罪
B.构成故意杀人罪
C.以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
D.不负刑事责任
标准答案 :B
4.甲与乙有仇。
一日,甲携带猎枪前往乙居住地,准备枪杀乙。
然而,甲到达乙居住地附近,发现
乙家楼下有多位警察正在处理一刑事案件,感到无法下手,遂返回。
甲的行为属于 ()
A.犯罪中止
B.没有犯罪行为
C犯罪未遂
D.犯罪预备
标准答案 :D
5.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正在使用的电缆剪断卖掉的行为属于()
A.牵连犯
B.结合犯
C想象竞合犯
D.结果加重犯
标准答案 :C
6.甲为保护自己的果园,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白天关掉,晚上通电。
某日晚有俩个小孩进
入果园偷摘果实,被电网击中而死。
甲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事前防卫。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4.E5948C30-6B37-475F-979D-F2EE472DEB69(总10页)
吉大18春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0004下列哪种情形应当核准执行死刑?()A: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故意伤害罪B: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死亡罪C: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过失致人重伤罪D: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期满后,裁定减刑前犯故意伤害罪答案:A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为抢劫而殴打章某,章某逃跑,甲随后追赶。
章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身上掉下,甲拾得钱包后离开。
甲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乙基于杀害的意思用刀砍程某,见程某受伤后十分痛苦,便将其送到医院,但医生的治疗存在重大失误,导致程某死亡。
乙的行为和程某的死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C:丙经过铁路道口时,遇见正在值班的熟人项某,便与其聊天,导致项某未及时放下栏杆,火车通过时将黄某轧死。
丙的行为与黄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丁为杀害李某而打其头部,使其受致命伤,2小时之后必死无疑。
在李某哀求下,丁开车送其去医院。
答案:B陈某和其妻子经常争吵,但是其妻子又不愿意与其离婚,陈某遂萌生往其妻子饭里下毒杀害其妻的念头,但是又不忍心杀害自己的儿子。
所以陈某将儿子送到相隔3里地的父母家。
并嘱咐儿子千万不要回家。
陈某回家后在饭菜里下了毒就出去了。
其儿子不愿意在奶奶家呆,遂偷偷跑回家。
陈某儿子和妻子共同将有毒的饭菜吃下,均因中毒死亡。
请问陈某对其妻子和儿子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心态分别是什么?()A:都是间接故意B: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间接故意C: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过于自信的过失D:对妻子是直接故意,对儿子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答案:C下列哪种情形属于自首:()A:甲某犯破坏选举罪后,自动投案,但在投案以后又逃跑。
后来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承认自己的罪行B:甲某在犯敲诈勒索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后来又翻供,拒不认罪。
直到被检察机关起诉至法院,在庭审期间才又恢复原先如实的供述C:某饭店老板甲某为了败坏丙某饭店的声誉,挤垮丙某的生意。
刑法在线测试题与答案
刑法在线测试题与答案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B)处罚.A、可以定罪B、不得定罪C、根据情形D、由法官裁定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C)相适应A、犯罪分子所犯罪行B、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C、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3、我国刑法总则根据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A)处罚原则A、轻重有别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人民代表裁定D、法官4、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下面说法正确的(D).A、当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应新刑法.B、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时刑法.C、当时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的,试用新刑法D、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改判决继续有效.5、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A)A、阶级性B、法律性C、道德性D、文化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广义刑法是指一切(ABCD)的法律规范的总和.A、规定犯罪B、刑事责任C、刑罚D、其它2、刑法基本原则有(ABC)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阶级性原则3、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ABC)A、定罪上一律平等B、量刑上一律平等C、行刑上一律平等4、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依照我国刑法执行,但法律有特殊规定的除外,如(ABC)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B、民族自制地方不能全部适用刑法规定的,制定由全国人大批准变通或者补充规定C、我国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行空器内犯罪.5、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原则主要有(ABCD)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和国家解释.错误2、无论我国还是外国公民再我国犯罪,都受我国刑事管辖.错误3、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可以对在国外犯罪在我国境内被发现的外国人行使刑事管辖权.正确4、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确5、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正确《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D).A、国家公民B、国家财产C、私人财产D、社会关系2、甲侮辱乙后,乙因羞愤而自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受到侮辱和死亡都是直接结果B、受到侮辱和死亡都是间接结果C、受到侮辱是间接结果死亡直接结果D、受到侮辱直接结果死亡间接是直接结果3、甲、乙两个青年在公共汽车上侮辱漫骂一位批评他们不遵守秩序的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老人犯病死亡结果与甲、乙的侮辱行为二人有无因果关系.(B).A、没有B、有C、不好说D、4、任何一个犯罪构成都必须是(C)的有机统一A、主观要件B、客观要件C、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D、5、人们常说的思想犯是不是犯罪(B).A、是B、不是C、根据情况而定D、法官裁定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犯罪行为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有(ABC)A、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B、具有刑事违法性C、具有应受惩罚性D、具有反道德性2、抢劫罪必须是包括(ABCD)A、使用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B、抢了公私财务C、行为人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D、主观上有抢劫的故意3、任何一个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有(ABCD)构成要件.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4、研究犯罪构成的意义有(ABC)A、为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提供根据B、为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提供标准C、为无罪的人不受非法追究提供法律保障D、为法官办案难提供方便5、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ABC)A、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B、有助于准确定罪C、有助于正确量刑D、有助于惩治犯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犯罪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正确2、犯罪分子的侵害社会的犯罪一定是物质的.错误3、思想无罪,言论可以有罪.正确4、犯罪是一种作为,不作为当然不能是犯罪.错误5、对被胁迫实施犯罪的人不追究刑事责任.错误《刑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对年龄的规定(A)A、14周岁以下B、已满14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18周岁以下2、不适用死刑的年龄限制(C).A、不满14周岁B、不满16周岁C、不满18周岁D、没有限制3、我国判断能否预见的标准(C).A、客观标准说B、主观标准说C、以主观标准为根据、以客观标准作参考D、以上说法都不对4、甲想伤害乙,持刀向乙大腿扎了一刀,随即逃走,不料扎中乙的动脉血管,又因当时无人到场抢救,乙流血过多而死亡.甲负(C)A、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B、故意伤人罪刑事责任C、故意伤人致死罪刑事责任D、故意杀人既遂的罪刑事责任5、可能具备正当防卫的是(D)A、防卫挑拨B、相互的非法侵害行为C、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的防卫D、制止不法侵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有关我国犯罪主体的论述正确的是(AC)A、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B、犯罪主体可以不是自然人C、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D、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可以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2、下面那些犯罪可以是单位犯罪(ABCDE).A、受贿罪B、行贿罪C、走私罪D、逃汇套汇罪E、投机倒把罪3、有关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有(ABC)A、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B、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C、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D、损害不同4、行为人的行为可以认为不是犯罪的有(AB)A、不可抗力事件B、意外事件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5、不适用于关于避免本人危险的规定的人群或职业(ABCD)A、参加战斗中的军人B、面对可能烧伤的消防队员C、载有乘客的民航客机发生故障时的机组人员D、治疗疾病时的医生和护士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正确2、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正确3、不处于发病期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则构成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正确4、聋哑人、盲人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的,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受刑罚处罚,但又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5、行为人误把白糖、碱面当作砒霜等毒药去毒杀人,应以犯罪未遂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正确《刑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存在犯罪停止形态有可能的是(C)A、过失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直接故意犯罪D、疏忽大意犯罪2、自动放弃可能重复的侵害行为是(C)A、犯罪未遂B、犯罪终止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3、对从犯的刑事责任认定,我们通常采用(C)A、同等处罚说B、必减说C、得减说D、加重说4、自己伪造信用卡诈骗财务(C)A、连续犯B、牵连犯C、吸收犯D、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D)A、联络犯和组织犯是共同犯,帮助犯不是共同犯B、联络犯是共同犯,组织犯和帮助犯不是共同犯C、联络犯和帮助犯不是共同犯,组织犯是共同犯D、联络犯组织犯和帮助犯都是共同犯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共同犯罪行为可以是(ABC)A、共同的作为B、共同的不作为C、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D、二人以上过失犯罪2、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是(ABCDEF)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同时犯C、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的D、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E、超出共同故意之外的犯罪F、事后同谋的窝藏行为,包庇行为3、不构成教唆犯的是(ABCD)A、被教唆人犯拒绝了教唆犯的教唆B、被教唆当时接受了教唆,但随后又打消犯意,没有进行犯罪活动C、被教唆人当时接受了教唆犯关于犯某种罪的教唆,但实际上他所犯的不是教唆犯所教唆的罪D、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的故意4、连续犯的要件有(ABCD)A、必须实施性质相同的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B、数个行为必须基于同一的或概括的犯罪故意C、性质相同、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必须具有连续性D、数个性为必须触犯同一罪名5、牵连犯的要件有(ABCD)A、牵连犯是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B、牵连犯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行为C、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D、牵连犯的数个行为之间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故意犯罪的停止状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及阶段中,因客关原因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错误2、犯罪既邃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正确3、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终止.正确4、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正确5、牵连犯,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的,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正确《刑法学》第05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刑罚的制定是由(D)指定的.A、最高人民法院B、国务院C、司法部D、全国人大2、判处罚金,应当根据(C)决定罚金数额.A、损坏金额B、物品价值C、犯罪情节D、犯罪认识态度3、罚金数额不多或者虽然较多但交纳不困难的,应(C).A、强制交纳B、随时交纳C、一次或者分期交纳D、减少或者免除交纳4、刑事处罚和行政处分的关系(D).A、都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的B、都是行政机关给予的C、刑事处罚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单位给予的,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给予的D、刑事处罚是由政机关给予的,行政处分是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的5、什么是量刑适当的首要根据(D).A、犯罪性质B、犯罪情节C、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D、犯罪的事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管制的特点(ACD)A、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B、限制犯罪分子一定的自由C、对犯罪分子自由的限制具有一定的自由D、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2、拘役的特点(ABCD)A、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B、剥夺自由的期限较短C、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D、享受一定的待遇3、有期徒刑的特点(ABCD)A、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B、具有一定的期限C、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D、强迫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4、罚金和行政罚款区别正确的有(ABCD)A、罚金实行罚方法,罚款是行政处罚B、罚金适用于犯罪分子,罚款适用于一般违法分子C、适用机关不同D、适用法律根据不同5、下面那些犯罪可以有可能适用于剥夺政治权利(ABCD).A、严重犯罪B、较轻犯罪C、危害国家安全罪D、普通刑事犯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拘役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正确2、拘役和有期徒刑执行的机关不同.正确3、只有死刑或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错误4、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正确5、当犯罪人被法院一审依法判决后,应立即执行.错误《刑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间谍罪侵犯的主观方面是(A)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2、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A)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自然人D、共同主体3、重大责任事故罪是(A)A、结果犯B、行为犯C、举动犯D、危险犯4、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受贿财物,是指(A)A、财产性利益B、财产C、利益D、实物5、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有几个量刑档次(C)A、1B、2C、3D、4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交通肇事罪按照我国现有刑法规定,分为(ABC)A、普通肇事B、肇事逃逸C、逃逸致人死亡D、酒驾重罚2、刑法理论将罪状划分为(ABCD)A、叙明罪状B、简单罪状C、空白罪状D、引证罪状3、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体有(AB)A、一般主体B、特殊主体C、单位D、自然人4、交通肇事罪与一般交通事故的区别在于(ABC)A、死亡一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B、死亡3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C、造成公共财产或他人直接财产损失无力赔偿数额30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D、酒后开车的5、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AB)A、间谍罪B、分裂国家罪C、恐怖活动罪D、爆炸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反革命罪后来演变为危害国家安全罪正确2、重大责任事故罪只能是过失正确3、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主体特别指国家工作人员之外的人员正确4、14周岁的王某能否是交通肇事罪主体?错误5、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不是世界通行的做法正确。
吉大2020-2022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3)答案
吉大2020-2022学期《刑法分论》在线作业一提醒:本科目含有多少随机试卷,请核实本套试卷是否是您需要的材料!!!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1、某国有公司出纳甲意图非法占有本人保管的公共财物,但不使用自己手中的钥匙和所知道的密码,而是使用铁棍将自己保管的保险柜打开并取走现金3万元。
之后,甲伪造作案现场,声称失窃。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虽然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应认定为盗窃罪B甲虽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但也不属于将他人占有的财物转移为自己占有,故应认定为侵占罪C甲将自己基于职务保管的财物据为己有,应成立贪污罪D甲实际上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得财物的,应认定为诈骗罪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正确参考选择]:C2、甲对乙使用暴力,欲将其打残。
乙慌忙掏出手机准备报警,甲一把夺过手机装进裤袋并将乙打成重伤。
甲在离开现场五公里后,把乙价值7000元的手机扔进水沟。
甲的行为构成何罪?()A故意伤害罪、盗窃罪B故意伤害罪、抢劫罪C故意伤害罪、抢夺罪D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正确参考选择]:D3、甲持西瓜刀冲入某银行储蓄所,将刀架在储蓄所保安乙的脖子上,喝令储蓄所职员丙交出现金1万元。
见丙故意拖延时间,甲便在乙的脖子上划了一刀。
刚取出5万元现金的储户丁看见乙血流不止,于心不忍,就拿出1万元扔给甲,甲得款后迅速逃离。
对甲的犯罪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抢劫罪(未遂)B抢劫罪(既遂)C绑架罪D敲诈勒索罪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正确参考选择]:B4、甲某因工头乙某拖欠自己工资,遂于某日下午2时许将乙某之子丙某(5岁)诱骗至一工地内看管,并电话通知乙某当日交款。
当晚20时许,甲某在某车站取款时,被抓获归案。
甲某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B构成绑架罪C构成非法拘禁罪。
刑法总则作业、与答案
刑法作业(一)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危害社会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的处罚的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
A.不认为是犯罪 B.也应当以犯罪论处C.可以认定为犯罪也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D.可以判处刑罚也可以免予刑罚处罚3.建立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重要根据是()。
A.犯罪对象 B.犯罪的同类客体 C.犯罪的一般客体 D.犯罪的直接客体4.犯罪未遂中的“犯罪未得逞”是指()。
A.犯罪结果没有发生 B.犯罪行为没有实施完毕C.犯罪目的没有达到 D.行为没有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5.甲误以失效的农药投毒杀乙,未发生乙死亡的结果。
甲的认识错误属于()。
A.法律的认识错误 B.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C.犯罪手段的认识错误 D.行为差误6.某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一检查站时,被工商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朱某正登车检查时,甲突在发动汽车夺路而逃,朱抓住汽车把手不放,甲为摆脱朱某,在疾驶后突然急刹车,朱某被摔在地,头部着地死亡。
甲对朱某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7.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
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8.行为人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叫()。
A.牵连犯 B.吸收犯 C.想象竞合犯 D.异种数罪9.避险过当的,()。
A.应当从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从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10.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在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条件是()。
A.没有故意犯罪 B.遵守监规 C.确有重大立功表现 D.接受劳动改造二、多项选择题21.我国刑法所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大2020-2022学期《刑法总论》在线作业一
提醒:本科目含有多少随机试卷,请核实本套试卷是否是您需要的材料!!!
一、单选题(共10题,40分)
1、王某等人在周某开的饭店就餐后未付钱。
两天后,王某等人再次路过周某的饭店时,周某向其催讨所欠饭款。
王某等人认为有失脸面,遂对周某拳打脚踢,并扬言次日会再来饭店教训周某。
第二天,周某为防不测,随身携带了一把尖刀。
中午时分,王某等人再次来到周某的饭店滋事,要周某赔偿名誉损失,周某不从。
王某遂用携带的斧头砍向周某的头部,周某侧身躲开,但仍被砍伤了手臂。
当王某再次砍来时,周某拔出早已准备好的尖刀还击,厮打中刺中王某胸部,致其死亡。
周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故意杀人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A
2、甲为杀害仇人林某在偏僻处埋伏,见一黑影过来,以为是林某,便开枪射击。
黑影倒地后,甲发现死者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事后查明,甲的子弹并未击中父亲,其父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因听到枪声后过度惊吓死亡。
关于甲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C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甲对林某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对自己的父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应择一重罪处罚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A
3、下列哪一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A禁止习惯法的适用
B禁止类推制度
C重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的规定必须明确、具体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C
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没收财产刑范围的是:()
A王某买卖伪劣商品,案发后查获的用于生产伪劣商品的进口机器
B邓某犯诈骗罪,案发后被冻结在银行的合法收入10000元
C郭某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发后查获的3公斤吗啡
D张某拦路抢劫,将被害人打昏后所得的3万元人民币
提示:复习课程相关知识802,并完成上述题目
[正确参考选择]: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