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板块二强权冲击下的近代中国通史整合四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文化 清朝统治者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逐渐惊 醒,向西方学习逐渐成为主流思想。“中体西用”、资产阶级 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先后登场,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主要史实有哪些]
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
——在战争推动下被动变革 1.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1)两次鸦片战争: ①1840 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
非选择题常考主题
(1)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 的抗争探索 (2)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3)抗日战争 (4)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近代思想嬗变 (6)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史实
(1) 近 代 中 西 方 民 族 主 义 的 形成 (2)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3) 中 国 知 识 界 对 西 方 思 想 、科学的态度 (4) 近 代 列 强 侵 略 和 中 国 人 民的反应
的进步意义。 ⑤意义: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
——在外力冲击下艰难转型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2)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主要在东南沿海地 区)。
经济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 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 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 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 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 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 扩张。 ②过程:1894 年日本在丰岛挑起战争,黄海大战中国失去黄 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 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②结果:1901 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1)太平天国运动: 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 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 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③《资政新篇》: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 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 有真正实行。
[三线交织建通史]
政治线·经济线·文化线
[三层精研明高考]
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
考多少
全国卷选择题对中国近代史的考查也相对稳定,一般是 3 个
小题,集中在 28~30 题上命题,分值稳定在 12 分。非选择题侧
重中西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的比较,分值最低 15 分,最高 37 分。
考什么
选择题常考区域
(4)辛亥革命: ①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 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 年 10 月 10 日,发起武昌起义。 ③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1912 年 3 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怎么考 3.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考查国史、党史 高考命题向来不回避社会热点,强调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问 题,突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如 2017 年全国卷Ⅰ第 30 题,讲 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 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2017 年全国卷Ⅱ第 30 题,材料提供 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取得重大发展的史料,证明中国共 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依靠群众和坚持全面抗战的正确性。
(2)戊戌变法: ①1895 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②1898 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 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 ①背景: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概况: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 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 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 市场)。
2.洋务运动 (1)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活动: 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通史整合(四)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
[历史发展怎么样]
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考方向
[三维坐标定位]
[三条主线定论]
政治 把握两条线索: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 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 ——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 主阶级先后发动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 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于 1912 年结束。
怎么考 1.注重基础性 高考命题往往把学科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 作答必须结合所学知识,如 2017 年全国卷Ⅰ第 30 题考查了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2.注重综合性 高考命题的设计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如 2017 年全国 卷Ⅰ第 41 题,提供了法国大革命和近代中国对源自文库民族主义的阐 述,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综合考 查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学科方法。
[主要史实有哪些]
理发展主线,有利于找准解题“题眼”
——在战争推动下被动变革 1.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1)两次鸦片战争: ①1840 年英国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战争
非选择题常考主题
(1)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 的抗争探索 (2)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3)抗日战争 (4)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 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5)近代思想嬗变 (6)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 义革命的史实
(1) 近 代 中 西 方 民 族 主 义 的 形成 (2)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3) 中 国 知 识 界 对 西 方 思 想 、科学的态度 (4) 近 代 列 强 侵 略 和 中 国 人 民的反应
的进步意义。 ⑤意义: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从此,民主共
和观念深入人心。
——在外力冲击下艰难转型
1.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外国商品冲击。
(2)标志:中国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主要在东南沿海地 区)。
经济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质 的变化,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的出现,使中国产生了近代工业; 资产阶级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民族工业在曲折中发展; 西方的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 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以清政府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而告终,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1856 年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
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被迫签订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 ①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为满足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加紧对外 扩张。 ②过程:1894 年日本在丰岛挑起战争,黄海大战中国失去黄 海制海权。 ③结果:1895 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④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列强掀起 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掀 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以镇压义和团运动为借口。
②结果:1901 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③影响: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1)太平天国运动: ①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②《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反映了广大 农民的愿望和要求,但其强化自然经济的主张,却和世界工业 文明的潮流背道而驰。 ③《资政新篇》: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但没有反 映农民的要求和愿望,加之中国缺乏发展资本主义的土壤,没 有真正实行。
[三线交织建通史]
政治线·经济线·文化线
[三层精研明高考]
考多少·考什么·怎么考
考多少
全国卷选择题对中国近代史的考查也相对稳定,一般是 3 个
小题,集中在 28~30 题上命题,分值稳定在 12 分。非选择题侧
重中西文化科技、政治制度的比较,分值最低 15 分,最高 37 分。
考什么
选择题常考区域
(4)辛亥革命: ①1905 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 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②1911 年 10 月 10 日,发起武昌起义。 ③1912 年 1 月 1 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④1912 年 3 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 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怎么考 3.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考查国史、党史 高考命题向来不回避社会热点,强调贴近生活,关注社会问 题,突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如 2017 年全国卷Ⅰ第 30 题,讲 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扩大民主基础的努力,体现了 民主、平等的核心价值观;2017 年全国卷Ⅱ第 30 题,材料提供 了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取得重大发展的史料,证明中国共 产党在抗日战争中依靠群众和坚持全面抗战的正确性。
(2)戊戌变法: ①1895 年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政治运动。 ②1898 年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标志着政治领域的近代 化开始启动。 (3)义和团运动: ①背景:19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概况: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在天津、北京东交民巷 和西什库教堂阻击侵略者,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③作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体现了中国人 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3)影响: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自由劳动力、国内 市场)。
2.洋务运动 (1)目的: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 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 (3)活动: ①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企业。
通史整合(四)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转型——晚清时期
[历史发展怎么样]
明阶段特征,有利于定位思考方向
[三维坐标定位]
[三条主线定论]
政治 把握两条线索: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 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争探索 ——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 主阶级先后发动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 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统治于 1912 年结束。
怎么考 1.注重基础性 高考命题往往把学科主干知识作为能力考查的主要载体, 作答必须结合所学知识,如 2017 年全国卷Ⅰ第 30 题考查了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 2.注重综合性 高考命题的设计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如 2017 年全国 卷Ⅰ第 41 题,提供了法国大革命和近代中国对源自文库民族主义的阐 述,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运用知识深入思考,综合考 查概括、说明、比较、评价等学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