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光本性的认识
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
关于光的本性的争论关于光的本性的探索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原子论派认为光是物体所发出的粒子,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光是透明介质中的运动和变化,这些都可认为是微粒说和波动说的萌芽。
近代微粒说由笛卡儿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光由大量的微小弹性粒子所组成,并用此假说解释了光的反射和折射。
意大利物理学家格里马第(Francesco Maria Grirnaldi,1618~1663)首先从实验上观察到光的衍射现象,这是光的波动学说的佐证。
牛顿的分光实验以及牛顿环的发现使他意识到,光本质上是运动的微粒,他不能正确地解释由他自己做出的伟大发现。
与牛顿同时代的胡克和惠更斯主张光是一种波动,由此展开了近两个世纪的光的本性之争。
1、牛顿倡导的光的微粒说在自然界里,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一种现象,光能使世界上一切物体呈现出它们的形状和颜色我们赖以生存的氧气和食物的产生,也是以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基础的。
总之,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光。
多少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为探索光的本性作了大量的实验,提出了许多理论,但是至今还没有能得出最终的、根本性的回答。
究竟光是什么?即关于光的本性这个问题的认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是不断变化着的,甚至在同一历史时期,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十七世纪,为了解释这些基本规律,形成了两大学派:一派是以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另一派是由胡克、惠更斯为代表所倡议的“波动说”。
1664―1668年,牛顿独立地对色和色散进行了实验研究,1669―1671年间,在剑桥大学授课时阐述了他的研究结果:他让太阳光通过一块三角棱镜,经棱镜射出的光束是一条按红、橙、黄、绿、蓝、靛、紫顺序排列的彩色光带。
这种光带就称为“光谱”。
白光就是由这几种光混合而成的。
为了解释这些光学现象,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说;他认为:光是由弹性微粒流组成,由光源发出,以高速作直线运动。
牛顿以此为论据,阐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及反射定律,也解释了光的折射现象。
第四章光的本性是什么
第四章光的本性是什么?这50年的沉思,并没有使我更接近于什么是光量子(光子)这个问题的解决。
——爱因斯坦1955年临终前不久的话 人类对光学的研究早在两三千年前就初见端倪。
《墨经》中的光学:在《墨经》中还记载了丰富的几何光学知识。
墨子在当时就已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并对实验结果做出了精辟的见解。
具体实验: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
为什么会这样呢?《墨经》中写道:“景:光之人, 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也人下。
”“景” , 即影, 这句话的意思是:因为光线像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
人体下部挡住直射过来的光线,射过小孔,成影在上边;人体上部挡住直射过来的光线,穿过小孔,成影在下边,就成倒立的影。
这是对光沿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
《墨经》中还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了物体和投影的关系。
我国春秋时期在光学现象的观察和研究就有相当成就。
在我国较为系统的论著可见北宋时期沈括(1031-1095)的名著《梦溪笔谈》。
古希腊的哲学家在公元前300年开始, 也对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特性有研究。
光学学科的形成是从17世纪开始的。
本章主要围绕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的三个阶段(化了230年)展开:从微粒说→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性。
1.牛顿的微粒说,包括牛顿的研究方法。
2.惠更斯的波动说: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和光的干涉、衍射、偏振。
3.光的波粒二象性。
4.介绍常见的,有关波传播的重要物理效应: 多普勒效应及其应用。
5.光学的一个突破性进展—激光的发明及其应用。
§4.1 光的微粒说一、牛顿对光的色散的研究早在剑桥大学高年级时,通过三棱镜实验研究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认识到不同颜色(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
牛顿的色散实验为光谱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道路,被美国《物理学世界》评为历史上“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之一。
浅谈光的本性认知发展历程
浅谈光的本性认知发展历程作者:师家庆来源:《文存阅刊》2020年第14期摘要: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人类不断揭露矛盾和克服矛盾的过程。
它的不少规律和理论是直接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也有很多的理论是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提下对众多的科学假说进行证实或者部分证实的产物,这一产物本身其实也不是完美的,而是一个新的、有质的飞跃的一个新的假说。
其中,光学中对于光的本性——波粒二象性的描述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关键词:理论;科学假说;光学;波粒二象性一、光学的早期发展光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中国的《墨经》、希腊的《光学》等书中,均对光的一些规律进行了描述。
从这时候开始,一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是光学发展的萌芽时期。
在这一阶段,所有光学的研究均未涉及光的本性。
二、光的微粒说17世纪中叶,人类开始对光的本质进行探讨。
人们在光的反射、折射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光的微粒说。
最早由笛卡尔提出。
在力学、数学、天文学的发展中作出巨大贡献的牛顿发展了该模型,提出了光的微粒理论并着手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假说。
然而,在他的很多实验中,结论指向了波动性,如牛顿环实验等。
由此使得牛顿在光的本性问题上犹豫了很久。
微粒说可以很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定律,但对于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的解释相当勉强,以致牛顿不得不在微粒说中添加了“振动”的因素,认为光微粒在传播途中会受到媒质振动的影响,从而使得光的微粒说能够站住脚。
由于牛顿在自然科学界的巨大声望,使得微粒说在整个18世纪占统治地位。
三、光的波动说1655年,意大利数学教授格里马第观测放在光束中的小棍子的影子时,发现了影子的宽度和直线传播前提下影子的宽度是有差距的。
据此他推想光可能是与水波类似的一种流体。
格里马第设计了一个实验:让一束光穿过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一个屏幕上。
他发现光线通过小孔后的光影明显变宽了。
格里马第进一步实验,他让一束光穿过两个小孔后照到暗室里的屏幕,这时得到了明暗条纹。
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
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
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始于古希腊的有关光的思考。
他们认为光是航行太空中的一种能量。
后来苏格拉底等哲学家就光的性质建立了一套理论,并指出光会呈折射现象,这个命题在科学史上被认为是重要的一点。
由此,古希腊以及古罗马文化就给予了我们关于光本质的一些观点——光穿透空气,以弹射方式传播。
后来,16世纪的科学家对色彩的研究也对我们对光本质的认识有帮助。
红、黄和蓝为混合色,立马把光的三种波长特性提及出来,这是人类对于光的一个重要发展。
科学发展非常迅速,20世纪以来,主要由物理学家和光学家,以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加之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代的光学理论也在不断推进。
现代理论证明,光具有粒子和波之性质,是电磁波的特殊形式,在物理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光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许多领域,如激光、通信、精密测量等都建立在日益深入的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之上。
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
人类对光本性的认识摘要:光给我们带来了五彩世界的美丽,“光的本性是什么?”一直以来人们对此曾有过各种猜测和争论。
从人们最初认为的光是一种“很小的微粒”,到光是一种电磁波,最后到人们对光的认识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经历了几个世纪的争论。
本文将重温历史上那些物理学家的经典实验,结合理论公式推导,带你走进“光的世界”!关键词:光的粒子性、光的波动性、波粒二象性1、前言:光到底是什么?17世纪,牛顿认为光是一股微粒流,沿直线传播,由此形成了几何光学,他以光的折射、反射定律为基础,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和成像的规律。
由于当时的实验条件和牛顿的威信,人们普遍接承认“光的微粒学说”。
可是到了19世纪初人们观测到了许多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这些事实不禁让人们对光产生了新的认识……2、第一部分:光的波动性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成功地实现了光的干涉实验,首次有力地证明了光是一种波动。
下面介绍一下这个有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屏上的干涉条纹?下面我对屏上的条纹位置作定量分析:S为线光源,其后是一个遮光屏,其上有两条与S平行的狭缝S1、S2,且与S等距离,因此S1、S2是相干光源,且相位相同;S1、S2之间的距离是d ,到屏的距离是D。
P为屏上任意一点,P到S1、S2的距离分别为r1、r2,在屏上取坐标轴O x,向上为正,坐标原点位于关于双缝的对称中心。
P到屏中心O点的距离为x,在D>>d、x,则从S1和S2发出的相干光到达P点的光程差为δ=r2+r1由图可见r12 =D2+(x−d2)2 ,r22 =D2+(x+d2)2两式相减,得r22−r12=2dx由于D>>d、x,所以r2+r1≈2D,由此得δ=dxD故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相位差就是π的偶数倍,两束光相干加强,P点为明纹;而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相位差就为π的奇数倍,两束光相干减弱,P点为暗纹。
毕业设计(论文)-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剖析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引言 (1)1.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 (1)1.2光的波粒二象性 (3)1.2.1光的粒子性 31.2.2 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含义 (4)第2章对波和粒子认识 (6)2.1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 (6)2.1.1 经典物理中的波 (6)2.1.2经典物理中的粒子 (7)2.2 波粒二象性 (7)2.2.1 波粒二象性的提出 (7)2.2.2 波粒二象性的统一 (8)第3章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剖析 (10)3.1 光子与经典实物粒子的区别与联系 (10)3.2 光的波动性与经典物理中的波的区别与联系 (11)结论 (14)谢辞 (15)参考文献 (16)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剖析摘要:光是一种粒子,同时也是一种波,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这两种特性是不同于经典意义下的波和粒子的。
为了更好的区分它们,本文在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基础上,阐述了经典物理中的波和粒子及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通过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深入剖析,进一步加强对光的波粒二象性及二者关系的理解,一方面光子自身具有集中的能量、质量、动量,也就是具有微粒性;另一方面,光存在电磁波的波性,但当光以量子形式存在时,由于其运动的不确定性,而有一概率波与之伴随,也就是光的波动性。
关键词:光的本性;波;粒子;光子;波粒二象性Analysis known to the natural of lightAbstract: Light is particles and simultaneously waves, with the wave-particle duality. These two dualities are different from classical significance wave and granule. In order to distinguish their relation .Thesis elaborated wave and particle in the classical physical and wave-particle duality of the micro-particle on basic of the natural of light which knew to the human. We can understand the wave-particle duality of light and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hrough analysing undulation and granule of the light. On the one hand, photon has the centralism energy, the quality and momentum, this is its granule. On the other hand, light has undul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 When it existences by form of quantum. It follows with certain probability-wave because of its movement indeterminism. This is its undulation.Key words: natural of light wave particle photon wave-particle duality第1章引言1.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为了解释各种光学现象和探索光的本性,在17世纪时就也形成了牛顿的微粒说和惠更斯的波动说,19世纪初杨氏和菲涅耳关于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研究,更是奠定了光的波动说的理论基础。
人类对光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光的认识过程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漫长的过程,这其中不仅仅使我们获得了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精神和科学发现的理解更深刻了。
光的本性认识历史--摘自《重要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与发展》乔际平刘甲珉编著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说,即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微粒说占据统治地位,而波动说几乎消声匿迹.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初,由于一连串的发现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使光的波动说再次复兴,并压倒了微粒说.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康普顿证实了光的粒子性,使人们对光的本性又有全新的认识,乃至到今天,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可概括为: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量子说→光的粒子说→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光的波动说的形成十七世纪形成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历史上主张光的波动说有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1.笛卡儿借助于以太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1596-1650)曾用他提出的"以太"假说来说明光的本性.他用以太中的压力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如果一物体被加热并发光,这意味着,物体的粒子处于运动状态并给予这一媒质的粒子以压力.这一媒质被称为以太,它充满了整个空间.压力向四面八方传播,在达到人眼后引起人的感觉,他把人们对物体的视觉比喻为盲人用手杖来感知物体的存在,他把光的颜色设想为起源于以太粒子的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得快的引起红色的感觉,转得慢的对应于黄色,最慢的是绿色和蓝色.他的主张是强调媒质的影响,以"作用"的传播为出发点,特别是以接触作用或近距作用为出发点,把光看作压力或者脉动运动的传播,因而笛卡儿被认为是光的波动说的创始人.2.胡克把光波与水波类比指出光的波动性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振动.他以钻石受到摩擦、打击或加热时在黑暗中发光的现象为例,认为发光体的一部分处在或多或少的运动中,又因金刚石很硬,肯定它是一种很短的振动.在分析光的传播时,胡克提到了光速的大小是有限的,并认为"在一种均匀媒介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因此发光体的每一个振动形成一个球面向四周扩展,犹如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那样,而射线和波面交成直角.胡克还把波面的思想用于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薄膜颜色的成因是由于两个界面反射、折射后所形成的强弱不同、超前落后不一致的两束光的叠合.这里已包含着波阵面、干涉等不少波动说的基本概念.3.惠更斯把光波与声波类比提出惠更斯原理,发展了光的波动学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从事光的波动论的研究,1690年出版了他的著名著作《论光》.惠更斯从光的产生和它所引起的作用两方面来说明光是一种运动.他的研究发现:"光线向各个方面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且光线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时,光线在传播中相互穿过而互不影响.当我们看到发光的物体时,决不会是由于该物体有任何物质传输到我们这里,好象一粒子弹或一只箭穿过空气那样".从这里可看出,惠更斯从光束在传播中相互交叉时并不彼此妨碍的事实得出上述结论的.他把光的传播方式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作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光是一种波动的思想.他又根据光速的有限性论证了光是从媒质的一部分依次向其他部分传播的一种运动,他认为光和声波、水波一样是一种球面波.惠更斯不但从现象上解释各种光的波动现象,而且试图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他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他叙述说:"关于这些波的形成过程还必须指出,当光在物质中传播时,物质的每一个粒子都应当把它的运动不仅传递给位于它与发光点的连线上近旁的粒子,它也必然把运动传递给所有与它接触并阻碍它运动的其它粒子.因此,在粒子的周围就应当形成波,而该粒子则是波的中心".运用这个次波原理,惠更斯不但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而且还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惠更斯没有给波动过程以严密的数学描述.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络面也没有从一定位相的迭加所造成的强度分布来考虑,只不过是光传播的一种几何的定性说明,故仍旧停留在几何光学的观念范围内.由于他认为光波和声波一样是一种纵波,因此他无法解释光的偏振现象;而且惠更斯所谓的波动实际上只是一种脉冲而不是一个波列,也没有建立起波动过程的周期性概念,因此,用他的理论无法解释颜色的起源,也不能说明干涉、衍射等有关光的本质的现象.总之,十七世纪,由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所建立起的光的波动学说还是很不成熟的.二、光的微粒说的形成在光的波动学说形成过程中,关于光的本性另一种对立学说--光的微粒说也逐步建立起来了。
考研真题:广东暨南大学2020年[普通物理]考试真题
真题:暨南大学2020年[普通物理]考试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光的本性的认识,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就是粒子(B )光就是波(C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D )光不是粒子也不是波2.强度为I 0的线偏振光垂直通过一偏振片,当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偏振片的透光方向夹角为θ时,透过的光强为:( )(A )0cos I θ(B )0cos /2I θ(C )20cos I θ(D )20cos /2I θ3.利用振幅分割法将波面某处振幅分成两部分,再使他们相遇从而产生 ( )。
(A )双折射现象(B )聚焦现象(C )干涉现象(D )衍射现象4.自然光入射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射光一定是部分偏振光(B )入射角为布儒斯特角,反射光及折射光都为部分偏振光(C )入射角改变,反射光的偏振化程度随之改变(D)不能同时发生反射与折射现象5.在杨氏双缝实验中,如果入射波长变长,则()。
(A)干涉条纹间距变大(B)干涉条纹间距变小(C)干涉条纹间距不变(D)干涉条纹变红6.晴朗的天空所以呈浅蓝色,清晨日出的晨曦或傍晚日落的晚霞呈现红色,其原因是()。
(A)太阳光被大气所吸收(B)太阳光被大气所散射(C)太阳光被大气所偏振(D)太阳光被大气所折射7.关于X射线,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射线只能发生干涉现象(B)X射线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C)X射线可以在晶体中产生衍射现象(D)X射线照射晶片时候产生双缝衍射现象8.关于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放大倍数越大,分辨本领越高;(B)照明光越亮,分辨本领越高;(C)通光口径越大,分辨本领越高;(D)照明光波长越长,分辨本领越高。
9.对于动量和位置不确定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粒子的动量和位置不能同时确定;②粒子的动量测得越准,其所在位置的不确定范围就越大;③不能同时测定粒子的动量和位置是因为测量仪器总会有误差;④动量和位置的不确定度都必须小于普朗克常数h(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②10.根据量子力学,在一维无限深方势阱中()。
人类对光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光的认识过程光的本性认识历史--摘自《重要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与发展》乔际平刘甲珉编著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学说,即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但在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微粒说占据统治地位,而波动说几乎消声匿迹.历史发展到十九世纪初,由于一连串的发现和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使光的波动说再次复兴,并压倒了微粒说.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说,康普顿证实了光的粒子性,使人们对光的本性又有全新的认识,乃至到今天,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可概括为: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量子说→光的粒子说→光的波粒二象性.一、光的波动说的形成十七世纪形成了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历史上主张光的波动说有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1.笛卡儿借助于以太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十七世纪上半叶,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1596-1650)曾用他提出的"以太"假说来说明光的本性.他用以太中的压力来说明光的传播过程.如果一物体被加热并发光,这意味着,物体的粒子处于运动状态并给予这一媒质的粒子以压力.这一媒质被称为以太,它充满了整个空间.压力向四面八方传播,在达到人眼后引起人的感觉,他把人们对物体的视觉比喻为盲人用手杖来感知物体的存在,他把光的颜色设想为起源于以太粒子的不同的转动速度,转得快的引起红色的感觉,转得慢的对应于黄色,最慢的是绿色和蓝色.他的主张是强调媒质的影响,以"作用"的传播为出发点,特别是以接触作用或近距作用为出发点,把光看作压力或者脉动运动的传播,因而笛卡儿被认为是光的波动说的创始人.2.胡克把光波与水波类比指出光的波动性胡克在1665年出版的《显微术》一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振动.他以钻石受到摩擦、打击或加热时在黑暗中发光的现象为例,认为发光体的一部分处在或多或少的运动中,又因金刚石很硬,肯定它是一种很短的振动.在分析光的传播时,胡克提到了光速的大小是有限的,并认为"在一种均匀媒介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因此发光体的每一个振动形成一个球面向四周扩展,犹如石子投入水中所形成的波那样,而射线和波面交成直角.胡克还把波面的思想用于对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提出了薄膜颜色的成因是由于两个界面反射、折射后所形成的强弱不同、超前落后不一致的两束光的叠合.这里已包含着波阵面、干涉等不少波动说的基本概念.3.惠更斯把光波与声波类比提出惠更斯原理,发展了光的波动学说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1629-1695)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从事光的波动论的研究,1690年出版了他的著名著作《论光》.惠更斯从光的产生和它所引起的作用两方面来说明光是一种运动.他的研究发现:"光线向各个方面以极高的速度传播,并且光线从不同的地点出发时,光线在传播中相互穿过而互不影响.当我们看到发光的物体时,决不会是由于该物体有任何物质传输到我们这里,好象一粒子弹或一只箭穿过空气那样".从这里可看出,惠更斯从光束在传播中相互交叉时并不彼此妨碍的事实得出上述结论的.他把光的传播方式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作比较,明确地指出了光是一种波动的思想.他又根据光速的有限性论证了光是从媒质的一部分依次向其他部分传播的一种运动,他认为光和声波、水波一样是一种球面波.惠更斯不但从现象上解释各种光的波动现象,而且试图从理论的高度总结出普遍的规律,他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他叙述说:"关于这些波的形成过程还必须指出,当光在物质中传播时,物质的每一个粒子都应当把它的运动不仅传递给位于它与发光点的连线上近旁的粒子,它也必然把运动传递给所有与它接触并阻碍它运动的其它粒子.因此,在粒子的周围就应当形成波,而该粒子则是波的中心".运用这个次波原理,惠更斯不但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而且还解释了方解石的双折射现象.惠更斯没有给波动过程以严密的数学描述.没有提到波长的概念,他的次波包络面也没有从一定位相的迭加所造成的强度分布来考虑,只不过是光传播的一种几何的定性说明,故仍旧停留在几何光学的观念范围内.由于他认为光波和声波一样是一种纵波,因此他无法解释光的偏振现象;而且惠更斯所谓的波动实际上只是一种脉冲而不是一个波列,也没有建立起波动过程的周期性概念,因此,用他的理论无法解释颜色的起源,也不能说明干涉、衍射等有关光的本质的现象.总之,十七世纪,由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所建立起的光的波动学说还是很不成熟的.二、光的微粒说的形成在光的波动学说形成过程中,关于光的本性另一种对立学说--光的微粒说也逐步建立起来了。
人类对光的认识
人类对光的认识人类从黑暗中走出来,是人类对光的认识,而认识光本身却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漫长的过程。
光的发展史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中国早在公元前400多年(先秦时代) 的《墨经》中就有对光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人类对光的认识。
而总结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可概括为:光的波动说→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量子说→光的粒子说→光的波粒二象性。
一、光的波动说的形成十七世纪,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用他提出的“以太”假说来说明光的本性。
他的主张是强调媒质的影响,以“作用”的传播为出发点,特别是以接触作用或近距作用为出发点,把光看作压力或者脉动运动的传播。
因而笛卡儿被认为是光的波动说的创始人。
而胡克在其出版的《显微术》一书,明确提出光是一种振动。
在分析光的传播时,胡克提到了光速的大小是有限的,并认为“在一种均匀媒介中,这一运动在各个方向都以相等的速度传播。
”这里已包含着波阵面、干涉等不少波动说的基本概念。
到了惠更斯,则从光的产生和它所引起的作用两方面来说明光是一种运动。
他明确地指出了光是一种波动的思想。
他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斯原理,运用这个原理,惠更斯不但成功地解释了反射和折射定律,而且还解释了双折射现象。
但是十七世纪,由笛卡儿、胡克、惠更斯等人所建立起的光的波动学说还是很不成熟的,而人类对光的认识也仅仅是个开端。
二、光的微粒说的形成一般,人们都认为牛顿是微粒说的代表,牛顿于1675年曾提出:“光是一群难以想象的细微而迅速运动的大小不同的粒子”,这些粒子被发光体“一个接一个地发射出来”。
用这样的观点,解释光的直进性、影的形成等现象是十分方便的,在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时,同样十分简便。
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时,要发生反射和折射。
虽然说这样的解释并不理想,但在当时来说已经足以说明光的本性了。
三、光的波动说的复兴在十八世纪由于光的微粒说占统治地位,使光的波动理论实际上没有什么进展。
十九世纪初由于一大批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使光的波动学说再度复兴,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对光本性的认识-最新年文档
对光本性的认识-最新年文档对光本性的认识0 引言光学是物理学中较古老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当前物理学领域最活跃的前沿之一然而光学也是经过一场场磨难和斗争才发展起来的,其历史被当作自然科学发展史的典范,对光本性认识的争论是光学发展主要动力之一光的本性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人们自古就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一场关于光的本性的激烈的争论,即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
1 光本性的两种学说之争关于光本性的两种学说―微粒说合波动说。
其中微粒说的代表人物是牛顿,而波动说则以胡克和惠更斯为代表,牛顿在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封信中,首次提出了自己对光的物质见解,指出“光线可能是球形的物体” 即光的微粒说,牛顿认为:光是发光体所射出的一群微小粒子,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迅速发射出来,以直线进行,人们感觉不到相继两个之间的时间间隔。
并用这种观点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牛顿的论点遭到胡克等人反对并引起争论。
胡克主张光是一种振动,而且是短促的。
他举出金刚石受摩擦或打击时在暗中会发光来说明他的论点,同时认为在均匀媒质中,振动在各个方向以相等的速度因此发光体的每次振动都将形成一个球面,球面在不断扩大,就像石块落水激起的环波越来越大一样。
这就是较早提出的光的波动性的概念。
惠更斯则在其基础上没有能继续研究下去,即没有从理论上弄清楚振荡电流作为振源,是怎样把电磁振荡传播出去的这样。
惠更斯提出类似于空气中的声波,以太波也是纵波。
注意:这里惠更斯作了错误的类比,实际上光波是横波。
正由于被认为是纵波,所以对“偏振”现象就无法解释了,加上“以太”是否存在还是一个疑问,而且初期的波动说还缺乏数学基础,所以难以与微粒所抗衡。
开尔文又错过了发现电磁波的契机开尔文曾两次走到电磁理论的大门,但都因其少年早慧带来的弱点徘徊而去,错失发现电磁理论的良机,使其与电磁理论的发现者这一称号无缘。
不过,这并不影响开尔文在电磁理论发展中起的作用。
这种作用就是,开尔文在这一领域作了开拓性的研究,为后来麦克斯韦、赫兹在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光的本性
光的本性学习目的:1、理解光的干涉现象,理解产生明暗纹的条件,了解光的干涉现象的应用2、了解光的衍射现象和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3、了解光是一种电磁波;了解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等都是波长不同的电磁波4、了解光谱和光谱分析的初步知识5.了解光电效应规律6.了解光子说主要内容:光的波动性1.人类对光的本性的两种认识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到十七世纪,在人类已经积累了许多几何光学知识的基础上,形成了对光的本性的两种认识——微粒说和波动说(1)微粒说:牛顿认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2)波动说:惠更斯认为光是一种振动,以能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以上两种理论对光的本性认识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认识光的本性的内在动力。
根据事实建立新的学说,发展学说或者决定学说的取舍,发现新的事实,再建立新的学说,这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规律。
2.光的干涉(1)双缝干涉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获得了相干光源,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在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为光波波长的整数倍的地方出现明条纹;光屏上距双缝的路程差为光波半波长的奇数倍的地方出现暗条纹。
两列波的路程差d=r2-r1= x,d=kλ时,x=k λ,屏上出现亮条纹,d=(2k+1) 时,x=(2k+1) ·,屏上出现暗条纹,k=0,±1,±2……相邻两条亮(暗)条纹间距:△x= λ利用此规律可以用来测定光波的波长。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干涉条纹间距(相邻两条明条纹中心或相邻两条暗条纹中心的间距)跟波长成正比。
所以从红光到紫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越来越小,在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除中央亮条纹为白色外,两侧均为彩色的干涉条纹。
(2)薄膜干涉当光照射到薄膜上时,被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形成两列相干光,相叠加,也可发生干涉现象。
若入射光为单色光,可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若入射光为白光,可形成彩色的干涉条纹。
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
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几个世纪以来始终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光的波粒二象性是两种学说相互妥协的结果。
在解释一些现象如干涉和衍射时,人们就用波动说去解释,而对另一些现象如光电效应就用微粒说去说明。
这种既是微粒又是波的存在在观念上确实叫人们不容易接受,其原因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能很好地把波动和微粒统一在一个模式下。
本文正是从这样一种出发点来探讨光的本性。
假设有一个光源S1,在S1前放置一块屏幕,从S1发出的光(光子)会将整个屏幕均匀的照亮。
我们知道,屏幕的亮度是与落在屏幕上面的光子数的多少有关的。
严格地说,屏幕的亮度是以垂直于屏幕的光线与屏幕的交点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变暗的。
但这种变化决不是几率问题。
证明如下:把S1放在一个半径为R1的球的中心,假设S1在单位时间里发射出N个光子,则单位球面积上所接受的光子数等于光子数N除以球的总面积4πR12,如果把球的半径由R1变为R2(R2>R1),则在单位球面积上所接受的光子数就变为N除以4πR22,由于R2大于R1,所以半径为R1的球在单位球面积上接受的光子数大于R2球单位面积上的光子数。
这就是为什么屏幕上的亮度是由明到暗逐渐变化的原因。
当屏幕距光源的距离很大且屏幕的面积又很小时,就可以近似的认为屏幕上的光子是均匀分布的。
现在把另一个相干光源S2放在靠近S1的地方,情况有了变化。
在垂直两个光源的平面上出现了明暗相间的圆环,而在平行两个光源的平面上,则出现了明暗相间的条纹见图一,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光的干涉条纹。
因为干涉现象是波动的最主要特征,所以这也就成了光具有波动性的最有力证据之一。
我们知道机械波是振动在媒质中的传播,当有两列相干波源存在时,媒质中任意一点的振动是两列波各自到达这一点时波的叠加。
当到达这一点的两列波的相位相同时,则在这一点上的振幅最大,如果两列波的相位相差1800时,则振动的振幅相互抵消,这样就形成了有规则的干涉条纹。
经典光学正是套用机械波的方法证明光的干涉条纹的,而传播光的媒质以太已被证明是根本不存在的,这样用机械波的方法证明光的干涉条纹也就显得比较牵强。
光的本性
1. 1.光的本性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有如下四种学说:(1)微粒说(以牛顿为代表):把光看成是机械微粒。
(2)波动说(以惠更斯为代表):认为光是一种机械波。
(3)电磁说(以麦克斯韦为代表):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
(4)光子说(以爱因斯坦为代表):认为光是光量子。
这些学说及其相关实验事实使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逐渐深入。
现在人们认为,光是具有电磁本质的物质,它既有波动性,又有微粒性。
2. 2.光的微粒学说关于光的本性的一种早期学说。
在17世纪末期,牛顿提出了光的微粒学说,他认为光是一种具有完全弹性的球形微粒,大量地聚集组成的。
这些微粒以高速度作直线运动,并且只有在介质发生变更时才会有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则用介质对微粒的作用力来解释,牛顿从这种论据出发说明了光的直进现象、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然而微粒说无法解释一束光射到两种介质分界面处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以及几束光交叉相遇时会毫无妨碍地互相穿过等现象。
但由于牛顿在学术界有很高的声望致使微粒说在100多年的长时间里一直占着主导地位,直到19世纪初人们观察了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并测定了光束从而说明了牛顿微粒说是不正确的。
在这里应说明牛顿的微粒和近代的“光的两重性学说”中的微粒有着本质区别。
3. 3.光的波动说关于光的本性的一种早期学说。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创立了波动说。
他在1690年于《光论》一书中写道“光同声一样是以球形波面传播的”。
并且指出光振动所达到的每一点都可视为次波的振动中心。
次波的包络面为传播着的波的波阵面(波前)。
惠更斯的学说说明了光在相同介质或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的方向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反射和折射定律。
但没有对光的波长、周期性等波动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加以解释,直到19世纪初惠更斯的原理得到了补充。
1801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巧妙而简单地解决了相干光源的问题。
成功地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为波动说取得公认和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德国工程师菲涅耳以杨氏干涉原理补充了惠更斯原理,由此形成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
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回顾
一、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简要回顾光物理学是当代物理学发展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特别是在激光问世以来的三十多年里,光学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激光物理、非线性光学、高分辨率光谱学、强光光学、量子光学等学科正日趋成熟,并孕育着光子学、超快光谱学和原子光学等新的分支学科。
可以预见,光物理的研究在21世纪将会有若干突破性的进展,并对生命科学、生物学、激光化学等领域的突破,以及光学、光电子、光通讯等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先导与推动作用。
(一)磁光效应磁光效应是指处于磁化状态的物质与光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各种光学现象。
包括法拉第效应、克尔磁光效应、塞曼效应和科顿-穆顿效应等。
这些效应均起源于物质的磁化,反映了光与物质磁性间的联系。
(一)、法拉第效应1845年M.法拉第发现,当线偏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若在平行于光的传播方向上加一强磁场,则光振动方向将发生偏转,偏转角度ψ与磁感应强度B和光穿越介质的长度l的乘积成正比,即ψ=VBl,比例系数V称为费尔德常数,与介质性质及光波频率有关。
偏转方向取决于介质性质和磁场方向。
上述现象称为法拉第效应或磁致旋光效应。
该效应可用来分析碳氢化合物,因每种碳氢化合物有各自的磁致旋光特性;在光谱研究中,可借以得到关于激发能级的有关知识;在激光技术中可用来隔离反射光,也可作为调制光波的手段。
因为磁场下电子的运动总附加有右旋的拉穆尔进动﹐当光的传播方向相反时﹐偏振面旋转角方向不倒转﹐所以法拉第效应是非互易效应。
这种非互易的本质在微波和光的通信中是很重要的。
许多微波﹑光的隔离器﹑环行器﹑开关就是用旋转角大的磁性材料制作的。
“法拉第是很熟悉借助于偏振光来研究产生在透明固体中的协变的方法的。
他作了许多实验,希望发现偏振光在通过内部存在着电解导电或介电感应的媒质时所受到的某种作用。
然而他并没有能找到任何这种作用,尽管实验是用按照最适宜发现拉力的效应的方式装置起来的--电力或电流和光线相垂直,并和偏振平面成45度角。
光本质的理解与启示
光本质的理解与启示
光的本质是物质粒子或电磁波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粒子理论中,光被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而在波动理论中,光被视为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质。
光本质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 光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光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理论,我们可以理解光具有能量,它可以传播和传递能量。
这种认识对能量的理解和应用有着重要的启示,例如在能源利用、光学技术和光电子学等领域中,光能量的传输和转换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光的波动性质:根据光是电磁波的波动理论,我们可以理解光具有波动性质,例如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
这种波动性质的理解对于解释光学现象、设计光学器件和利用光波进行信息传输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光的粒子性质:根据光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理论,我们可以认识到光具有粒子性质,例如在照相机中光子与感光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像。
这种粒子性质的理解对于解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对光的本质的理解和启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应用光学原理、光学技术和光电子学等领域的知识。
人类对光和光的本性的认识PPT教学课件
❖ 由于激光的出现,光学的重要发展之一,是 将数学中的付里叶(法国人,1768-1830) 变换和通讯中的线性系统理论引入光学,形 成了一个新的光学分支——付里叶光学。
❖ 在激光器出现一年以后,非线性光学(也称 强光学)作为光学的一个分支也发展起来了。
二、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
❖ 关于光的本性究竟是什么?人类进行了 大约三百年的争论,其间有各种不同的 学派,但总的来说不外乎粒子说和波动 说两种。这两种学说在不同时期各自占 据着统治地位,随着认识的发展,人们 对粒子和波的概念的看法也有所发展。 最后当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提出波粒二 象性后,争论才告一段落。
1924年德布罗意法国人1892一创立了物质波学说他大胆地设想每一物质的粒子的运动都和一定的波动相联系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在激光问世以后光学和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派生了不少崭新的分支学科因此光学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成为现代物理学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阵地之一在激光器诞生以后为摄影术向前发展提供了可能因此出现了全息摄影术
普朗克公式
❖ 在1900年,普朗克(德国人,1858— 1947)大胆地提出了能量子假说,认为 各种频率的电磁波只能从一定的能量子 方式从振子发射,能量子是不连续的, 它的值是光的频率和普朗克常数的乘积 的整数倍,它和实验结果完全符合。不 仅如此,量子论还以全新的方式提出了 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整个问题。它不但 给光学而且给整个物理学提供了新的概 念,因此,它的诞生被看作近代物理学 的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光本性的认识
摘要本文从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为核心进行展开的,首先对历史上争辩已久的光的关于光的本性的两种学说—波动说和微粒说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关键词本性;学说;波动性;粒子性
0 引言
光学是物理学中较古老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当前物理学领域最活跃的前沿之一然而光学也是经过一场场磨难和斗争才发展起来的,其历史被当作自然科学发展史的典范,对光本性认识的争论是光学发展主要动力之一光的本性是什么对这个问题人们自古就有不同的认识,形成了一场关于光的本性的激烈的争论,即微粒说和波动说之争。
1 光本性的两种学说之争
关于光本性的两种学说—微粒说合波动说。
其中微粒说的代表人物是牛顿,而波动说则以胡克和惠更斯为代表,牛顿在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封信中,首次提出了自己对光的物质见解,指出“光线可能是球形的物体” 即光的微粒说,牛顿认为:光是发光体所射出的一群微小粒子,它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迅速发射出来,以直线进行,人们感觉不到相继两个之间的时间间隔。
并用这种观点解释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牛顿的论点遭到胡克等人反对并引起争论。
胡克主张光是一种振动,而且是短促的。
他举出金刚石受摩擦或打击时在暗中会发光来说明他的论点,同时认为在均匀媒质中,振动在各个方向以相等的速度因此发光体的每次振动都将形成一个球面,球面在不断扩大,就像石块落水激起的环波越来越大一样。
这就是较早提出的光的波动性的概念。
惠更斯则在其基础上没有能继续研究下去,即没有从理论上弄清楚振荡电流作为振源,是怎样把电磁振荡传播出去的这样。
惠更斯提出类似于空气中的声波,以太波也是纵波。
注意:这里惠更斯作了错误的类比,实际上光波是横波。
正由于被认为是纵波,所以对“偏振”现象就无法解释了,加上“以太”是否存在还是一个疑问,而且初期的波动说还缺乏数学基础,所以难以与微粒所抗衡。
开尔文又错过了发现电磁波的契机开尔文曾两次走到电磁理论的大门,但都因其少年早慧带来的弱点徘徊而去,错失发现电磁理论的良机,使其与电磁理论的发现者这一称号无缘。
不过,这并不影响开尔文在电磁理论发展中起的作用。
这种作用就是,开尔文在这一领域作了开拓性的研究,为后来麦克斯韦、赫兹在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赫兹终于在年发现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赫兹发现电磁波则是“利用开尔文勋爵在研究电容器放电时所推导出来的数学方程式作为他实验的理论基础,这方程式给出了一振荡回路的振荡周期与电容量和自感量的关系。
式中为T振荡周期,L为自感量,C为电容量。
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得波长,并可使之足够小,以便在实验中进行测量。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赫兹终于在1988年发现并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至此,麦克斯韦总结出的电磁理论,才算最终成型。
可见开尔文在电磁理论方面的工作是电磁理论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一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提出了光的波动性理论。
19世纪,托马斯·杨发现通过双缝的光会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即著名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提出了干涉理论,且成功地解释了牛顿环当时人们没有接受杨氏的观点十多年后,菲涅耳发现了光的衍射现象,提出了衍射理论,与杨氏不同的是菲涅耳采用了波振的概念,发展了次波的概念,形成了新的波动理论与此同时,杨氏在研究光的偏振现象时对纵波说进行了反思,最后提出了横波说,成功地解释了一直卡在波动说脖子上的偏振疑难,后来菲涅耳等人为光的横向振动理论提供了证明,这样,19世纪光的波动理论就基本确立了但确立了的波动理论认为光波是一种机械弹性波,机械波传播需要媒质,光波是靠一种“以太”的物质传播,至于以太是什么物质谁也说不清楚随着真空的获得,人们发现光在真空的传播与声波的传播正好相反,这就使得刚建立的光的机械弹性波动理论又面临挑战世纪电磁学发展很快,物理实验大师法拉第在实验中发现光的振动在强磁场中会旋转,从而揭示了光和电磁的联系这个时期人们对光速的测定也越来越精确,麦克斯韦从理论上指出电磁波以光速传播,赫兹证实了理论的预言光的电磁波理论也解释了包括光波是横波及光色在内的当时已发现了的光现象。
同时在解释光色的问题上,微粒说认为不同的色由不同的微粒构成,波动说则认为引进这么多种物质假设不如引进一种物质更方便,各自的色有各自的波长另外,微粒说者认为按照光的波动理论,把一张纸放在灯的前面,结果在墙上应会产生一个模糊的影子,而实际情况不是这样,当然,波动说一下子就反驳了这个责难,指出当人射波的波长比障碍物及实验所用的小孔小得多时可能会出现光线弯曲的现象,并期待着实验加以验证。
实际上当时没有仪器能提供检验,人们还是接受了光的微粒说。
人们发现用经典理论无法解释黑体辐射能量的分布和光电效应等现象世纪之初,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化,之后,爱因斯坦在能量量子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似乎光本性的认识又回到了微粒说,但光量子假说不能解释光的偏振等电磁波理论已经圆满解释了的现象爱因斯坦对光本性的两种认识作了辩证的思考,大胆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认为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波”不是惠更斯的波,“粒”不是牛顿所描述的粒,波粒二象性是两个概念的统一,也是对光本性认识的统一,光是一种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
2 光的波粒二象性
根据前面所述,可以看出,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不同的过程和阶段。
微粒说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高速微粒流,微粒具有弹性,这种学说得到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支持。
光的微粒说能成功地解释光的直进、反射等物理现象,然而在解释光的折射、光的交叉相遇后会彼此毫无妨碍地继续向前传播等现象时,却发生了很大的困难。
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提出了光的波动说,波动说能成功地解释光的干涉、衍射、折射、光相遇时互不相干扰地向前传播等物理现象,但在解释光的直进、光介质等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提出了光的电磁说,认为光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
电磁说进一步揭示了光的物质性,成功地解释了惠更斯波动说所不能解释的光介质的问题,但在解释光电效应等物理现象时,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光子说(粒子说),光子说能很好地解释光电效应等物理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发现,电磁波的辐射和吸收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进行的,每一份的能量E和频率ν成正比,即E=hν,式中h是一个普适常量,叫做普朗克常量。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的规律,爱因斯坦提出在空间传播的光也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是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成正比这就是光子说。
1909年,爱因斯坦明确地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并说这“可以被理解为波动理论和微粒说的一种统一”。
他提出两个著名的关系式:
将标志波动性的n 和l 通过h与标志粒子性的E和p联系起来了。
光在传播时显示了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而转移能量时显示出了粒子性,两者不会同时显示出来。
能量为E=hν的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被金属中的某个电子吸收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
实验表明:1)各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低于这个频率的光,无论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也不能产生光电效应;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增大;3)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4)光电子的产生几乎是瞬时的。
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由于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而且还有粒子性,光具有的这种性质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任何重要的物理规律都必须得到至少两种独立的实验方法的验证。
1923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证明了X射线的粒子性,是继光电效应后证明光的粒子性
的又一个独立的关键性实验。
X射线源发射一束波长为的X射线,经一块石墨发生散射,散射光穿过光阑,其波长和强度可以由晶体和探测器所组成的光谱仪来测定。
康普顿接受爱因斯坦的观点,认为X射线的光子好比一个个小刚球,每一个不但有能量E=hn,而且具有动量p=h/l(ln =c)。
康普顿实验比光电效应更进一步证实了电磁辐射的“粒子性”,因为在解释光电效应实验时,只涉及到了光子的能量。
而在解释康普顿效应时,不仅考虑了光子的能量,还考虑了光子的动量。
所以康普顿散射实验为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提供了更完全的依据,在这以后,怀疑“光量子”说的人就非常少了。
康普顿因此获得192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3结论
从上面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人们对光的认识和探索,分别从两个方面即波动性和粒子性去探讨。
一方面,人们通过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验证了光具有波动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通过光电效应以及麦克斯韦的研究成果人们又验证了光的粒子性。
光的这两个不同的特性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光的本性,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艰苦的探索。
最终,经过许多科学家前赴后继的努力,终于发现和验证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本质。
通过严密的实验和理论分析可以证明,单个粒子的运动规律是偶然的,具有粒子性。
大量粒子的运动规律具有波动性。
人类对于光的认识还远远没达到最终目标,对于光的本性的探讨和研究还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85,23.
[2]周光召.如何发展中国的理论物理[J].科学,2004,56(6):3-8.
[3]冯劲松.用原子的发射光谱对氢原子、氦离子、氦原子内电子的运动瞬时速度和轨道半径的实测与研究[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增刊):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