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介绍模板: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人类学——文化与人格学派

学派介绍

在历史特殊论学派的影响下,一些美国的人类学者结合德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和民俗心理学,开展了区域性的“文化与人格”(Culture and Personality)的研究。形成了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与人格”学派,又常被称为“文化中的人格”(Personality in Culture)、“心理人类学”、“心理文化分析”等等。

从心理学的传统来看,这个学派的形成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理论是紧密联系的。精神分析心理学重视个体早期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决定作用,在这一理论的影响下,人类学家开始对形成成年人典型人格的重要因素——婴幼儿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兴趣,并继而发展成为文化与人格研究的系统理论。

该学派重点研究的是依文化而变化的个人,如个人是如何必然受到特定社会文化或文化要素的影响,如何在该文化的范围内构筑自己的人格等等;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此外,在承认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作用的同时,该学派某些代表人物(如林顿和卡迪纳)还十分强调人格对于文化的作用,如林顿写道:“在这种人格结构和个人所属的文化之间有一种密切的联系,这是毋庸置疑的。……反过来,社会中的每个个人的人格又在与社会文化的持续不断的联系中发展着、活动着。人格影响着文化,文化也影响着人格。”1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其他有关的心理学研究为该学派作出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实践上的贡献。在文化人类学领域应用心理分析来研究个体人格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心理分析提供了一种有力地分析模式,借助这一理论模式,可以解决人类行为及其创造的那些不甚明显的意义。这种理论的潜力根植于心理分析对象及其解释的关注。(2)心理分析可以适合对人做两方面的研究,即生物角度和社会角度的研究,从而认识人身体所遇到的经历对人格的影响和人格通过社会制度表现自己的方式。(3)在人类学中利用心理分析要求人们认识到,文化研究中的心理分析强化了研究中个人因素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必然限制通过对同类现象的观察和研究来客观地验证其资料和结论。(4)这种研究也部分地纠正了一种流传甚广的观点,即认为个人对于社会的影响完全是被动的,或个人是一张白纸,文化可以在其上书写长久程序。2文化与人格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艾布拉姆·卡迪纳(A. Kardiner)、露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玛格丽特·米德(Margret Mead)和拉夫尔·林顿(Ralph Linton)等。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对文化与人格相互关系的成功研究,标志着文化人类学界对心理学的把握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引用和验证阶段,走向了独立发展的道路;在米德和本尼迪克特独立开展民族心理研究的同时,文化人类学家林顿与心理学家卡迪纳、杜波依思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结果就是《个人及其社会》、《社会的心理界限》、《阿罗人》等一批民族心理研究成果的正式出版。在这些著作中,研究者们提出了“基本人格结构”、“众趋人格”、“初级制度与次级制度”等概念,方

1林顿:《人的研究》,1936年英文版,P.464。

2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1997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158。

法上广泛采用罗夏墨迹测验、联想测验、迷津测验、绘图测验等心理学研究方法。对后来的民族心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文化人类学研究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最早关注文化人类学问题的心理学家之一。早在中学时代,他就接触了达尔文的学说,并受其影响。1873年,弗洛伊德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882年,他与布洛伊尔博士联合开业,从事精神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1885年,他进入世界著名的巴黎萨伯居里精神病医院,跟随治疗神经官能症的权威沙考学习;1889年,他又到南锡去学习沙考的学生伯恩海姆的催眠技术。这两次经历对他的无意识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895年,他与布洛伊尔合著《关于歇斯底里症的研究》出版,此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弗洛伊德的学术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阐述无意识理论为核心,后期则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社会、文化领域,建立了人格结构理论。前后期的分界就是1913年出版的《图腾与禁忌》,这本书也是他进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著名论著。

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对文化人类学范畴中的问题进行研究主要体现在《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图腾与禁忌》、《摩西与一神教》这三部论者中,其中以《图腾与禁忌》为代表作。在这些论著中弗洛伊德探讨了人类社会起源、道德和宗教以及法的形成机制、原始宗教的起源和本质、图腾崇拜和外婚制等问题。

一、变态心理与宗教

1907年弗洛伊德发表“固执行为与宗教仪式”一文,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宗教乃是整个人类的固执型神经官能症。

宗教礼仪是宗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的宗教实践活动。宗教徒企图借助礼仪影响臆造的或现实存在的客体。礼仪作为刻板的、习惯性行为的总合,属于宗教中最保守的成分之一,礼仪经过不断重复,获得了很大的稳定性,渐渐融入日常风俗和民族传统。经常参加礼仪活动可以使人形成稳定的习惯,这些习惯往往又转化为深刻的内心需要。

从变态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于宗教仪式或礼仪,弗洛伊德是第一人。在精神病临床诊断中,固执行为是在特定情景下(例如在穿衣、脱衣、出门、吃饭前等)的单调动作与行为,患者虽然明白这些动作是不恰当和毫无意义的,但却无法自行免除这种行为。固执行为对患者具有防卫功能,被患者想象成一种预防不愉快事件(实际是被臆想出来的)在某种情景下发生的方法。这些行为衍化出许多细微的动作,变成了独特的“程式”或“礼仪”。不操作这套“程式”或“礼仪”,患者就会产生恐惧感和压抑感;相反,完成这些行为则可带来轻松感和慰藉感。

弗洛伊德认为宗教仪式和神经官能症行为之间不仅外在特征相似,而且内在本质也相似。表现为:不完成仪式动作良心便会受到谴责,必须在完全独处中完成这些动作,绝对禁止被干扰并极认真地完成动作的细节。两者最根本的相似点在于,自然本能受到压抑是他们体验的共同基础。只不过神经病患者受到压抑的是性欲本能,而宗教徒受到压抑的是利己的、危害社会的本能。当然,两者也存在区别:神经病患者的程式化行为更多地具有个体多样性,这与宗教仪式的群体统一性不同;并且,前者具有个体性而后者具有公开性和社会性。但主要的区别在于宗教仪式使用的器物都具有象征意义,易于为人们所理解;而神经病患者所使用的器物则让人感到是盲目的和毫无意义的。最后,弗洛伊德得出结论:“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