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作文“学生核心素养”写作
任务型驱动作文
![任务型驱动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1bbd1c5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9.png)
任务型驱动作文
首先,任务型驱动作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任务。
在
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任务要求进行分析和思考,明确
写作的目的和对象。
这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题目,从而准确把握写作方向,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
其次,任务型驱动作文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写作
过程中,学生需要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分析和归纳,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内容更加紧凑、连贯。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
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任务型驱动作文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相比于
传统的作文练习,任务型驱动作文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能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完成具体的写作任务时,能够感受到
写作的乐趣,增强对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任务型驱动作文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写
作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信息搜集、整理和表达,这
样的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
能力。
综上所述,任务型驱动作文对学生的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
在教学中更加重视任务型驱动作文的训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写作
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更好地适应未来
社会的发展需求。
任务类作文模板高中生范文
![任务类作文模板高中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308a40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7.png)
任务类作文模板高中生范文任务类作文是高中生常见的写作题型之一,它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文章。
下面我将以任务类作文模板为框架,为大家写一篇高中生范文。
【任务要求】。
假如你是班长,请你为班级制定一份学习计划,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
【模板结构】。
1. 开头部分,引出话题,交代任务要求。
2. 中间部分,分点阐述学习计划内容。
3.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学习计划的重要性。
【范文】。
假如我是班长,我会为班级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学习计划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方面。
首先,我们要明确学习目标。
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因此,我们的学习目标应该是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意识。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要制定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效果的高低。
在学习上,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注重思维拓展。
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如预习、复习、总结、讨论、实验等,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再次,我们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习时间的合理安排是学习计划的关键。
我们要根据学习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在学习时间安排上,我们要注重时间的节约和利用,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避免学习时间的浪费和碎片化。
最后,我们要注重学习计划的执行和监督。
学习计划的制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认真执行和不断调整。
班长要带头执行学习计划,同时要监督和督促同学们执行学习计划,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学习计划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至关重要。
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希望同学们能认真执行学习计划,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为自己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尾】。
学习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是每个学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只有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b70355a16fc700abb68fca6.png)
浅析核心素养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作者:景云静来源:《知识文库》2018年第14期首先我们要明确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中所表现的内涵,顾名思义,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中就被称为语文核心素养,它包括四个方面: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而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也在考察这些素养。
分析语文作文发展的趋向便知:从恢复高考以来到现在,我国的语文作文题目经历了标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这几个类型的变迁。
对于这几类作文有人对它进行了分类,孙绍振老师认为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是“从强制性的封闭性的主题性命题转变为开放性的自主立意”,将2015年和2016年的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评价为“从二元对立模式向多元有序转化”,当然,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还是在前两年的理论基础上继续发展,并且使二元对立与多元结构合理组合,寻求新的突破点使高考作文的路径越走越宽,越走越有理论支撑。
从孙老师的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高考作文不再是简单的考察我们学生的文章组织能力,更多的是测试学生的开放性思维,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显隐性交织的考察。
在对这几类作文在中国语文作文的历史占据的时间研究,现阶段,标题作文持续21年之久,话题作文稳定了7年,材料作文盘踞考题9年。
如此看来我们的作文类型在发展过程具有一个特点:稳定性。
那么以此类推,我们至少可以猜测,任务驱动型作文也能稳居“文坛”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语文核心素养的考察会一直伴在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左右。
功利的看,这为我们高考复习提供了一定依据,学生可以加强此类文章的训练,当然这种训练不是为考场上能宿构或套用自己之前的文章,而是从现在开始训练学生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洞察能力,养成深切思考题目背后的含义与外延习惯,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首先,我们知道任务驱动型作文,它是以完成某种交际任务为目的作文。
那么要写好这类作文就要把题中提出的任务清晰的梳理出来,对它有一个宏观把握,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到具体分析事件,深究整个事件发生的深层背景、社会因素、人的思想变化、以及大众对事件的看法,以期解决题目中提出的问题。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2a196cb9d528ea80c7794f.png)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泉州市奕聪中学谢北方(此文发表在《教育》2018.11)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教学摘要:本文系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QJYKT2014-034的过程性研究成果。
本文立足于语文核心素养,深入认识高考作文新题型——任务驱动新作文,继而探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课堂教学。
确立以学生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问题情境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打破学科思维界限,展现语文学科张力。
因为高考,我们关注作文。
这好像很功利,不过当下的高中生、家长和老师似乎都不在乎功利的“骂名”,赢下才是硬道理。
从而研究高考成为高中老师们的一堂必修课。
有时,我也曾想一位具有深厚语文素养的同学应该不会惧怕语文考试吧,甚至还曾在学生面前这样说过“像中国诗词大会冠军武亦殊同学参加高考肯定在130分以上”。
不管结果如何,我只是想告诉同学们语文素养对获得高分是多么重要。
“语文素养”一词对一位语文老师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常常和语文能力混为一谈。
自从2015年高考之后接触到任务驱动型作文,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似乎明白了这种新型作文那与时俱进的一面:反映新时期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语文核心素养引领语文教育教学的变革从“语文素养”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不断纵深发展的结果,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各学科确立不同阶段的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核心素养”作为新课程理念,从四个方面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阐释它的内涵。
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它是语文课程发展的新理念,将引领语文走向新的征程。
可以说语文核心素养是当下语文教育教学的逻辑起点又是归宿。
二、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认识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于2015年驶入语文界的视野,因为当年全国课标卷(Ⅰ)(Ⅱ)的作文题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随后在考试分析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先生在《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一文中首提“任务驱动型作文”。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https://img.taocdn.com/s3/m/9d2956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b6.png)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写作是语文学科中一个重要的能力要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通过写作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首先,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的方式,通过写作练习,学生能够学会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用准确、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同时,写作训练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准确地选择词语、使用句式,从而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和精准。
其次,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提升非常有帮助。
写作过程需要经过思考、整理、归纳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通过写作的训练,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组织思路、构建结构、展开论证,这些过程都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此外,写作训练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语文学科的内容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通过写作的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点。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选择适当的词语组织句子,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这些要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文知识,并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运用的技能水平。
另外,写作能力的培养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问题、提炼观点、展开论证,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通过写作,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力,锻炼自己的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写作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评估,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通过写作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理解,培养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以作文为抓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以作文为抓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https://img.taocdn.com/s3/m/0a2c89e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46.png)
以作文为抓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谓“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从作文的本质上讲,作文是人的生活、情感的外露,是人的思想、精神的外化表现。
而真实的个体生命存在着独特性和丰富性。
作文即做人,文品折射人品。
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还是可以有很多作为的。
一、以感知生活培养敏锐观察力观察力,是要求学生在看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之一。
在看、听、想的同时,学生能从中受到生活的教育。
师生情感、同学情谊、自我的成长故事、家庭琐事、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与认识等都值得我们去体会与关注。
学生日常应多关注生活,解读现象,尊重自己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把做人与作文紧密联系起来。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当然是要做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放出眼光观察生活,去识别社会每个角落的真、善、美,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以此不断丰富写作源。
对生活观察再仔细点,思维再敏锐点,思想再深刻点。
学生的灵感就会随之而来,这样,生活的素材就会源源不断涌来,作文的源头活水就会汩汩喷薄出来。
教师要经常介绍优秀的学生作文刊物、名家的创作生活感受体验,介绍优秀的笔记札记;多为学生创设易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情景、场景;多进行一些名家名作的鉴赏活动;多积累唐诗、宋词、经典古文中能激发引导人的智慧与做人准则的事例。
这样,积累多了,胸中就有了沟壑,再加上学校为学生创设的社会实践课程,学生就会被生活中的情景触动。
只有这种真正来源于生活的、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凝聚着写作真实情感的作文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二、以审题正确练就思维辨析力在作文教学中,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反之,审题有误,写出来的作文就离题。
学生能否正确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
精准审题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要求,弄清为什么写,即写作的内容、目的是什么: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种启迪。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9388ae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c.png)
探究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培养语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其写作能力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积累丰富的词汇、熟悉各种语法结构和句型,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鼓励他们阅读各类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小说等,使他们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和力量,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其写作能力的关键。
写作是思维的外化过程,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他们才能够进行准确、流畅的表达。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观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动手写作,例如开展写作活动、组织作文比赛等,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思维通过笔尖展现出来。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是提高其写作能力的手段。
写作技巧是学生写作的工具和方法,通过掌握一些常见的写作技巧,学生可以提高写作的效果。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如如何组织好文章的结构、如何使用修辞手法、如何运用描写、叙事和议论的方法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写作评论、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和纠正,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改进写作。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提高其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语文写作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性的技能,更是一种艺术形式。
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写出优美、生动的作文。
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欣赏名篇、分析经典作品的语言特点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的美,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下的语文写作能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写作技巧和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入手。
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才能够让他们在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和传递情感时得心应手,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论语文核心素养与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论语文核心素养与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dc4f1942f18583d0496459c9.png)
论语文核心素养与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作者:洪光亮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8年第11期一、高考作文中的语文核心素养1.语言的解析、建构与运用2017年全国语文卷Ⅰ高考作文题中,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共享单车”抑或“美丽乡村”,都能让学生有话可写。
以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Ⅰ作文“世纪宝宝与中国梦”为例。
首先,2000年出生的“世纪宝宝”到了2018年,正值成人,材料让考生言之有“物”;其次,以书信体的形式,写给下一代18岁青年,让考生言之有“据”;再次,写作的内容和主题围绕“新时代”“追梦圆梦”,紧扣时代主旋律,让考生言之有“理”。
由此,考生的语言解析、建构与运用的空间在任务驱动型作文中得到了扩展。
2.思维的辩证、延伸与提升以2015、2016全国卷Ⅱ高考作文为例。
2015年全国卷Ⅱ讲的是女大学生举报开车打电话的父亲,这就体现了多维角度下的作文的思辩色彩,要求考生能从情、礼、法的角度进行多维思考。
2016年全国卷Ⅱ作文则探讨了语文素养的提升的三条途径:课内、课外、实践,要求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看法,同样体现了思辩色彩。
2018全国卷Ⅱ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强调考生应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审美体味、鉴赏、创造纵观2018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我们不难发现命题紧扣时代脉搏——改革开放、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自信”等等。
而全国Ⅰ卷作文试题“世纪宝宝与中国梦”以七个时间段为线索,紧扣考生成长历程中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时代特征,这极易引发考生强烈的审美冲动,进而沉淀为深沉的理性思辩,从而使其在时代感、历史感、使命感的交替中充分认识个人与时代、民族、国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让个人的情感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历程中得以积淀、升华。
4.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发扬2017全国卷Ⅰ作文中的“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京剧”等关键词就需要考生具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辨识力,进而去诠释内涵、把握精髓。
任务型作文需要明确“三个核心”关键指令
![任务型作文需要明确“三个核心”关键指令](https://img.taocdn.com/s3/m/ad6fe233b4daa58da0114a6d.png)
那么 , 学生如何把握好此类作文 的写作特点 呢?除强化材料
整体意识外 , 必须明确材料内部“ 三个核心” 关键指令。
1 明确整体材料的关键核心指 向 任务 驱动型材料作 文往往设定 一个情境 , 考 生通读后 , 必须 迅速地找到材料 的核心关键 。教 育部考试 中心专家余 闻曾说 过 , 材料蕴涵着核心角度 、 重要角度 、 次要 角度 、 沾边角度 。如果想让 自己的作文在立意上成为一类作文 , 只有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 意方 向才 能得一类 的分数 。指 导学生写 时应 该着力 引导 学生从 核心角度 、 重要 角度 人手。 如: 在上海地 铁上 , 一男子 因随地吐痰遭 到指责后 , 竟不停 地用
度, 阐述 你 的看 法 。
2 整体 阅读 材料 , 明确材料 命题 人的命题 意图关键指向 则 材料作文 , 要 明确命题人命 此道题 时 , 其本 身就有一个 明确 的价值导 向 , 而且这种导 向也是指 引学生必须朝着此方 向进
污言秽语 和指责他 的乘 客对骂 , 一黑衣壮 汉忍不住 , 拨开 人群走 到“ 吐痰男 ” 跟前 踢去一脚 , 吐痰 男顿时 安静下来 , 一语 不发 , 此 时, 有 出来劝架 的乘客指责 “ 黑衣男 ” : “ 打人是不 对的。 ” 更 多的人 则 认可 黑衣男 的做法 。这 段视频 被上 传到 网络后 , 引起更 大范 围、 更多角度 的讨论 。 对 于 以上 事情你怎 么看?请你 就其 中某一个 或某一 群人 的 表现 , 表 明你的态度 , 阐述 你的看法 , 要求综合 材料 内容 及含 C A n0 N
No v e m be r
任务型 作文需要 明确 “ 三个核 心” 关键指令
陈祖 明
摘要 : 任务 驱动型材料作文贴近社会生 活, 注重启发和 引导 , 更好地 体现 学生分析 问题 、 解 决问题 的能力。要 准确、 整体 、 综合 地把 握任务型作文 , 就必须把 握材料的“ 三个核 心关键 指向” 。 关键词 : 任务 型作文 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 : G 6 3 3 . 3 文献标识码 : c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1 8 1 . 2 0 1 6 . 2 2 . 1 3 9
任务型写作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案例分析
![任务型写作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272c6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8.png)
任务型写作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案例分析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案例分析小学生写作是培养他们综合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小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案例,探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案例描述:在某小学三年级班级中,有很多学生的写作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往往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文内容缺乏逻辑性,语法错误频繁出现。
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决定采取一系列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方法一: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班主任组织了一系列有趣的写作活动。
例如,学生们可以根据图片展开联想和想象,然后进行描述。
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
方法二:提供有效的写作指导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班主任组织了多次写作指导讲座和个别辅导。
讲座中,班主任会详细解释写作要求和写作结构,同时提供实例让学生参考。
在个别辅导中,班主任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指导他们改进写作中的问题。
方法三:多读多写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素材和语感,班主任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作文,并多做写作练习。
每周,班级会选择一篇优秀的作文,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分享和讨论,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方法四:鼓励互相评价和修改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改进能力,班主任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作文评价和修改。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成果,同时也能从他人的建议中得到启发和指导,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写作。
效果分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个班级的小学生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写作的表达更加准确、流畅,内容更有逻辑性。
学生们在写作中的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他们愿意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各类写作活动中。
结论:通过本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需要采取多种因素和策略综合运用。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供有效的写作指导、多读多写、鼓励互相评价和修改等方法都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
“任务型作文”写作技巧+范文
![“任务型作文”写作技巧+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26f9bae8762caaedc33d40a.png)
【语文】“任务型作文”写作技巧+范文【任务型作文】7种终极写作技巧+例文解析,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基本框架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全称是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
其实质也就是有些地方所说“时评类”作文,其本质还依然是材料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增加了明确的指向性任务,意在增强写作的目的性、防止套作。
这种作文题重在考查学生对一事物或社会现象的态度与看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表达的清晰与流畅。
因此,在写作这类作文时,有些基本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要素,才能达到要求;只有具备了其中的基本框架,才能在考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哪些构件组成呢?(一)一个响亮的标题就是在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
这个标题应尽量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语或句子。
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
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
(二)引述+表态+观点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
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针对性的。
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
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
因此,作文的第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
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
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四)进一步深入阐述这个步骤一般的同学很难发挥。
到底要怎样才能深入呢?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决问题。
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
尤其是反驳,可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写作指导
![任务驱动型作文作文写作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c1a5a7e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9.png)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指导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它不仅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而任务驱动型作文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给学生明确的任务目标,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指导。
1. 理解任务要求在进行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之前,首先要仔细理解所给的任务要求。
任务要求可能会提供一个主题或一个问题给学生,学生需要根据这个主题或问题展开写作。
理解任务要求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并抓住关键词。
例如,如果任务要求是“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环保”上,从而确定写作的方向和内容。
2. 收集素材在明确了任务要求后,学生需要开始收集相关的素材。
素材可以来自课堂上老师的讲解、课外阅读以及互联网等多种渠道。
收集素材的目的是为了为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当收集素材时,学生需要注意素材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可靠的素材来源包括权威的书籍、学术论文和官方报告等。
相关的素材应该与任务要求直接相关,避免跑题。
3. 组织思路在收集到足够的素材后,学生需要开始组织思路,并确定写作的结构。
任务驱动型作文通常包括引言、论证和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引言部分可以用来引入文章的主题,并概括性地阐述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论证部分:论证部分是文章的主体,用来展开并阐述主题。
可以根据所给的任务要求和收集到的素材进行逻辑性的展开和阐述。
•部分:部分用来全文的内容,并提出自己对于所写主题的观点和建议。
在组织思路时,学生需要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
每一个段落都应该有清晰的主题句,并且段落之间要有过渡词或句子来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4. 提升表达能力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因此提升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提升表达能力的方法:•扩充词汇量:运用丰富的词汇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记忆和使用单词卡片等方法来扩充词汇量。
•学习语法知识:良好的语法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和通顺。
任务型作文范文“学生的核心素养”写作.doc
![任务型作文范文“学生的核心素养”写作.doc](https://img.taocdn.com/s3/m/1ed56f38e518964bcf847ca9.png)
任务型作文“学生的核心素养”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分)这两年教育流行语中莫过学生“核心素养”最引人注目。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最近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请根据材料内容,比较上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
在审题立意上我们首先是要结合材料重点看这个“提示语”部分中的任务要求,本次作文提示中明确说“比较上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分以下),如果是若即若离,虽提到“核心素养”但不能贯穿始终或论述不清的(36-42以上)。
其次也要注意“比较”和“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这俩个提示。
任务:学生的核心素养构思:比较三个方面(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要求:结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及自身成长。
、审题不准,立意不清。
如以下立意和标题就脱离了“学生核心素养”这个任务:写“素养”;只强调“全面发展”;《读书不如行动》完全不提任务;《核心素养是学生自己》超出了三个方面等,这些立意多是审题不准确造成的。
方法、标题不清:好的标题既能包含任务要素,也能突出作者观点,语言精炼。
如《社会实践突出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根基》《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勇于担当《XXXX :自拟标题常用形式《论XXXXX》,《XXXXX之我见》与△△△△》或用正副标题形式更好,如《勇于担当实践创新——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1500字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abd907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09.png)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1500字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情感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影响,也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的一项重要素养。
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考作文中,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阐述观点,展开论证。
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将个人的观点与概念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从而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和深度。
其次,学习能力是中学生的基本素养。
学习能力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关键。
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
在高考作文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快速捕捉到重点,合理组织和展开论述,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篇高质量的作文。
再次,沟通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沟通能力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基础。
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互动。
在高考作文中,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学生要通过文字来与阅卷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
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学生的观点和思想更加清晰明了,使作文更具逻辑性和条理性。
此外,创新能力也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化,创新能力成为了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的重要能力。
拥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在高考作文中,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独特和有创意,为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新颖的观点和见解,使作文更加出彩。
再次,合作能力是中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核心素养叙写
![核心素养叙写](https://img.taocdn.com/s3/m/67d1fdfc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0a.png)
核心素养叙写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跨学科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信息素养、文化素养等。
这些能力是学生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素养,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在核心素养中,叙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叙述能力是指将一件事情或事件按照时间先后顺序,以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读者或听众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良好的叙述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沟通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培养学生叙述能力方面,教师应该注重以下几点:
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要想进行叙述,必须先理解所叙述
的内容。
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书,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叙述必须有条理,让读者或听众能够清
楚地了解事情的经过和结果。
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观点。
3.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叙述更加生动、形象,使读者或听众更容易理解。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通过注重叙述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成功。
- 1 -。
基于任务型写作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
![基于任务型写作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85910e8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1.png)
基于任务型写作提高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写作能力是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方面之一。
然而,很多中学生存在写作困难的问题,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本文将探讨基于任务型写作的实践方法,以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了解任务型写作任务型写作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理解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相比传统的作文形式,任务型写作更注重实际应用、实用性和条理性。
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
首先,学生应扩大词汇量,积累各类常用词汇和短语。
此外,学生还应注重句子结构和语法的准确运用,以及合理运用连接词、过渡词等来提高文章的连贯性。
三、训练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型写作要求学生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为此,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问题,并有系统、合理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各类案例和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和寻找解决策略。
四、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写作能力需要通过实践来提高。
教师可以提供各类实际写作任务,如应用文、辩论稿等,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还能更好地发掘自己的写作潜力。
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兴趣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动力源。
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写作主题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他们主动进行写作的意识和乐趣。
六、创设良好的写作环境良好的写作环境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设积极的写作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写作活动,并提供必要的写作资源和指导。
七、评价和反馈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有助于他们改进写作技巧。
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并指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综上所述,基于任务型写作的实践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通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写作实践,激发兴趣,创设良好的环境并提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在实践中应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初三教学中的任务型写作训练
![初三教学中的任务型写作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56aba3e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6.png)
初三教学中的任务型写作训练写作在中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初三学生即将步入高中的门槛,任务型写作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
通过任务型写作的训练,学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三教学中任务型写作训练的重要性和有效的训练方法。
一、任务型写作训练的重要性任务型写作训练对初三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首先,它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任务型写作,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和词汇来进行表达。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来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正面的影响。
其次,任务型写作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任务型写作中,学生需要根据所给的任务要求进行信息选择、排序和组织。
这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和条理清晰的组织能力。
通过不断训练,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任务型写作训练能够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任务型写作中,学生需要针对特定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这要求学生思考并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逐渐培养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能够迎刃而解。
二、有效的任务型写作训练方法在初三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系列的训练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任务型写作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有关当下社会问题的写作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或者让他们提出减少校园浪费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任务既能增强学生的写作动力,又能加深他们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的写作活动,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例如,可以设置写作提纲,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框架内进行写作,从而培养学生编写合理结构的文章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提供样例文章,引导学生分析和模仿优秀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此外,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关照“写作任务语境”创生“语文核心素养”——以习作《我的烦恼》为例
![关照“写作任务语境”创生“语文核心素养”——以习作《我的烦恼》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766d3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0.png)
关照“写作任务语境”创生“语文核心素养”——以习作《我的烦恼》为例真正的写作活动必须面临着作者、读者、目的、话题、文体和表达等交际语境要素。
作者揣摩具体语境要素,设想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已有知识储备,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具体话题,并对文章的结构、体式和语言等进行恰当安排。
这一出发点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不谋而合,复杂的写作活动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紧密相连。
简言之,教师在写作课堂中关照“写作任务语境”就是在寻找学生写作这一必要能力的生长点。
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实践的第三项为例(如下),明晰潜在的交际语境写作要素,开拓写作空间,激活写作思路,明确写作目标,丰富写作内容,弥补写作经验,优化写作细节。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
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不少于500字。
一、作者:角色定位与自我精进虚拟性和练习性是学生写作的特质,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找准角色定位,带着较强的读者意识,关心读者的需求,将内心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学会在虚拟场景中与虚拟人物对话。
学生除了学生身份之外,在父母面前是孝顺、贴心的儿女,在朋友面前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知己,还有可能是顾客、游客、志愿者等。
运用到习作《我的烦恼》的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烦恼来源于哪一角色?芸芸众生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烦恼,烦恼的具体呈现方式随着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学生有学习压力的烦恼,子女有不理解父母的烦恼,朋友有生死离别或彼此不信任的烦恼……学生的写作意图、人生阅历和艺术观念都直接影响着最终语篇的塑造。
在写作课堂引导学生关照“作者”这一交际语境要素,可使学生在角色定位中拥有合宜的自我观,在“读者意识”下透过选择、分析和运用新知,探寻个人生命意义,不断力求自我精进,树立追求至善和幸福人生的理想目标。
二、读者:读者意识与规划执行朱自清、夏丏尊等人都曾强调写作中的“拟想读者”,应考虑读者的心理需要和知识背景,实现语篇的交际功用价值。
任务驱动型作文四种意识的培养
![任务驱动型作文四种意识的培养](https://img.taocdn.com/s3/m/ec7ea1e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fa.png)
任务驱动型作文四种意识的培养任务驱动型作文是指在写作过程中,作者遵循特定的任务要求,通过对任务的认真分析、理解和处理,完成文章的撰写,实现写作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需要具备四种意识,包括意识到任务的要求、意识到写作目的、意识到受众需求和意识到写作技巧。
这四种意识的培养对于提高作文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探讨一下这四种意识的培养。
首先是意识到任务的要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和写作要求,理解任务要求的内容和形式。
要能够清晰地分析任务要求,明确写作目的和受众需求,掌握写作的关键点和难点。
为了培养这种意识,学生可以在平时多做一些真实的写作练习,包括模拟考试、课堂作业等。
在完成每一篇作文时,要反复审题,确保理解任务要求,不偏离主题,做到言之有据、条理清楚。
只有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有针对性地展开表达,避免在无关的内容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其次是意识到写作目的。
写作目的是作者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了作文的思想内涵和表达方式。
一个作文的写作目的可能是传递信息、阐释观点、鼓舞士气、批判社会等。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必须充分理解写作目的,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要培养这种意识,就需要多读多写,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和经验。
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要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多接触各种类型的文章和作品,提升对不同写作目的的辨别和把握能力。
只有明确了写作目的,才能在写作时有重点地展开论述,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
再次是意识到受众需求。
不同的受众对于作文的要求是不同的,比如老师对于作文的要求可能更加注重语言表达和逻辑推理,而同学对于作文的要求可能更注重内容的新颖性和趣味性。
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作文,就需要根据受众的需求,有意识地调整写作的角度和重点。
还需要考虑受众的文化背景、知识水平、爱好习惯等方面的特点,使得作文能够更好地引起受众的共鸣和共享。
要培养这种意识,就需要多观察和了解受众,掌握受众的心理特点和喜好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作文“学生的核心素养”写作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分)这两年教育流行语中莫过学生“核心素养”最引人注目。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最近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请根据材料内容,比较上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在审题立意上我们首先是要结合材料重点看这个“提示语”部分中的任务要求,本次作文提示中明确说“比较上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分以下),如果是若即若离,虽提到“核心素养”但不能贯穿始终或论述不清的(36-42 以上)。
其次也要注意“比较”和“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这俩个提示。
任务:学生的核心素养构思:比较三个方面(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要求:结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及自身成长。
、审题不准,立意不清。
如以下立意和标题就脱离了“学生核心素养”这个任务:写“素养” ;只强调“全面发展” ;《读书不如行动》完全不提任务;《核心素养是学生自己》超出了三个方面等,这些立意多是审题不准确造成的。
方法、标题不清:好的标题既能包含任务要素,也能突出作者观点,语言精炼。
如《社会实践突出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根基》《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勇于担当:自拟标题常用形式《论XXXXX》《〈XXXXX 之我见》《XXXX 与△△△△》或用正副标题形式更好,如《勇于担当实践创新——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 虽有任务中心但条理不清,层次不明是很多文章的通病,在若即若离中文章摇摇欲坠,主题中心无法突出或鲜明。
本次作文训练按照“时评类”文章结构模式思路进行,“引”“议” “联”“结”要严格执行。
也就是说文章要有架构,思维要有一定的延展,一般论说文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逻辑三段论展开,说表现、说方法、说反思、说联系,步步紧扣材料,回扣任务!方法议——联——结——、论据语表分左右,但无论是论证的方式还是论据的运用以及语言的表现力都反映我们同学们还是缺乏“读”的积累和对生活的“感悟反思”,泛泛而谈,就地转圈,缺乏必要的拓展都影响了文章的深刻度,缺乏文采是普遍现象。
甚至还有很多同学文章语言不通,空洞乏味,陈词滥调的语言,如“近年来在中国教育界……”(大而空)“自从我们呱呱坠地以来……”(陈词滥调);“从新中国成立以来,上面就一直重视文化基础”(逻辑不严)等。
方法【参考范文】夯实文化基础,重中之重高三(3)班郑旭彤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讲究“仁义礼智信” ,我们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都是为了我们发展成一个“完人” 。
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强调“核心素养”也是同一个道理。
“核心素养”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应具备的必要品格与能力。
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大方向上,我认为,夯实文化基础是重中之重。
(改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我们讲究“仁义礼智信” ,我们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些都是为了我们发展成一个“人” 。
时代发展到今天,强调学生的“核心素养”既是对当今教育现状的反思,又是强调全面发展的人应具有的品格和能力。
所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大方向上,夯实文化基础是重中之重。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
强调文化基础不仅仅是因为其内核“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正是现世所缺乏的,还因为只有发展好了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另两个方面。
我们在学校里从小学习文化知识,文化基础有长时间的培养,人文底蕴是让学生有人文情怀,有独特审美,有一个包容的心;科学精神则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在我看来,没有坚实的地基是无法建成高楼的,正如假设没有科学精神我们如何去发展实践创新?何谈学会学习的能力呢?虽说核心素养的六大内核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但无根哪来树呢?(改为:人文底蕴是让学生有人文情怀,有独特审美,有包容的心;科学精神则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培养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在我看来,这两者如同大楼的地基,而没有坚实的地基是无法建成高楼的,没有科学精神,我们会相信绿豆包治百病,我们会相信朋友圈里面的各种小广告,又何谈明辨是非、实践创新、责任担当呢?没有科学精神,我们只会被信息的洪流裹挟,沉溺于碎片化的言语中不可自拔,又怎会又有理智的思考,进而学会学习呢?虽说核心素养的六大内核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但无根哪来树呢?)在这个浮躁的利己年代碰上了碎片化阅读,以偏概全的情绪很容易战胜理性精神。
这时候培养文化基础显得更为重要。
正是因为缺乏理性思维还有独立思考,我们才会盲从,会跟风,喜欢将一切随意的贴上浅表化的标签,将一切简单地归类,先入为主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而审慎与节制离我们相去甚远。
而这个,才是一个文化大国应该具备的要素。
由此,从社会教育的角度来看,科学精神的素养发展是必不可少、尤为重要的。
这样一切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的冷漠,一切物欲横流世界里的嘲笑,我们那些粗鄙的、浅陋的、愚蠢的傲慢与偏见都将成为过去,就事论事,理性独立,这才是看世界的辽阔视角与应然之态。
而这些,都将建立在发展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之后。
要而言之,夯实文化基础是重中之重且弥足珍贵的。
(改为:在这个浮躁的利己年代碰上了碎片化阅读,以偏概全的情绪很容易战胜理性精神。
这时候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显得更为重要。
正是因为缺乏理性思维、独立思考,我们才会盲从,会跟风,喜欢将一切随意地贴上浅表化的标签,将一切简单地归类。
而科学精神,是一个文化大国应该具备的要素,更是当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方向。
如果我们倾全力发展学生的文化基础,那么,一切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的冷漠,一切物欲横流世界里的嘲笑,我们那些粗鄙的、浅陋的、愚蠢的傲慢与偏见都将成为过去,就事论事,理性独立,这才是看世界的辽阔视角与应然之态。
)人文底蕴这个素养也是彰显大国风范的内核。
我么在现代社会谈论人的价值,尊重生命,还有我们的法律强调人人平等。
这些无一不体现着人文关怀,人道主义。
同时人文底蕴还在与审美的培养,对于世间万物的理解与包容,常怀一颗包容与慈悲之心,我想偏激与之背离,自私不与之沾边,这样责任担当,健康生活都将很好的得以发展,文化基础又怎么不是重中之重呢?(改后:尼采曾说:“一切价值必须重估”我们今天碰到的好像就是一个“什么都可以”的时代,但价值多元之下映照的是内心力量的倾塌。
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就是让学生通过文、史、哲的熏陶,找到价值评判的方向。
即使众生喧嚣,未来,我们总会出现有能力思考、并作出成熟价值判断的人。
我相信,发展人文底蕴,我们会讨论社会是否应该废除死刑,会越来越细微地关爱弱势群体,会谈论人的价值,会常怀一颗理智与慈悲之心,会更理性地看待西方和东方文明的交错点,更会拨开历史的风尘,看待那些被淹没的碎片……这些都建立在充分发展学生文化基础上。
值得注意的是,光有科学精神难免会失去温度,没有情怀;而只有人文底蕴则过于感性,没有理智的判断与思考。
理呆或者文傻,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我们所想看到的结果。
)夯实文化基础,我们可以做到淡如止水,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还有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的超然之态,一举三得,事半功倍,何乐不为(改后:将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有机结合,夯实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我们可以做到淡如止水,温文尔雅,文质彬彬,还有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超然之态,一举三得,事半功倍,何乐不为?)总评:50 分。
第一段要扣紧材料,突出材料范围“学生核心素养”,这是万万不能忘的。
第二段和第三段要权衡和对比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关系,但要注意,不能空洞说理,场景的描述才能直切人心。
第四段在谈论科学精神时,先反后正,对比有力,但要注意逻辑的严密、语言的紧实。
第五段在谈人文底蕴,笔力明显不够,要谈到当今社会对人文底蕴的需要,更要谈到科学精神与人文底蕴的关系。
编后:从某种意义上讲,文章是改出来的,俗话讲: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同学的写作会很快提升!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袁莉婷“核心素养”是当下学生应具备的,为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能力,以文化为基础,自主发展为重要途径,最终根植于社会参与,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又是文化的目的。
文化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并引领人通往自由之路。
文化为基础,体现着人的素养。
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下,学生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深厚的文人底蕴基础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但文化终究只是基础,要真正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不得不学习更多,在文化基础上,在学习生活中提高核心素养。
文化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
而对于学业生来说,校园、课堂就是最为主要的地方。
自主发展是促进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亦或说是捷径。
课堂是学生生活的关键部分,我们从课本中、课堂上汲取知识,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完善自我的发展,提高核心素养。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校园活动的不断丰富,学生可以在越来越多的环境中提升自我,学会学习,健康生活。
当然不能一味地随波逐流,而必须自己有责任地担当,融入进这些活动,实践和创新在社会活动中,有所突破,有所进步。
从这个层面上说,社会参与才是真正根植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
生活永远是人提高素养的源泉,尤其对于学生来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勇于担当责任,实践创新,都是真正根植于学生核心素养的。
核心素养往往是后天培养的,可教学的,所以在通过社会活动中,学生可以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升自我。
以文化为基础,自主发展为重要途径,最终学生都将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增强团队意识,学会责任担当,在当下的多元化社会,这才是提高核心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关键。
社会参与,能加重学生理想信念;社会参与能加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社会参与中体会生命价值和质量,突出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点评】文章竭力厘清各种概念各种关系,人和文化的关系,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于文化的重要意义,生活与素养提高的关系等。
因该说是比较认真的在通过各种概念来理论述文题,其心可嘉。
第二段也能观点鲜明,论述思路清晰,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