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教学设计
最新泥塑教案有趣的泥塑教案优秀5篇

最新泥塑教案有趣的泥塑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泥塑》,详细内容为:通过观察、触摸、捏塑等手法,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美感的泥塑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认识泥塑的工具和材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泥塑技巧的掌握和创意发挥。
教学重点:泥塑的基本知识、技巧和创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塑工具、泥塑作品范例、投影仪、多媒体设备。
学具:泥塑材料(橡皮泥或黏土)、泥塑工具(刀、针、牙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泥塑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泥塑的魅力。
2. 知识讲解:(1)介绍泥塑的基本知识,如泥塑的定义、历史和分类。
(2)讲解泥塑的工具和材料,展示泥塑的制作过程。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泥塑技巧,如捏、揉、压、刻等。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泥塑练习,掌握基本技巧。
4. 创作指导:(1)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如动物、植物、人物等。
(2)学生发挥创意,进行泥塑创作。
5. 随堂练习: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泥塑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6.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泥塑的基本知识定义、历史、分类工具与材料2. 泥塑技巧捏、揉、压、刻3. 创作主题动物、植物、人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家乡”为主题,创作一幅泥塑作品。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家乡特色,创作出富有创意的泥塑作品。
2.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泥塑技巧,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观、建筑、人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泥塑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其他材料的雕塑创作,如纸雕、木雕等。
(3)组织学生参加泥塑比赛或展览,展示自己的才华。
泥塑的制作教学设计与反思

泥塑的制作教学设计与反思引言:泥塑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以泥土为材料,通过手工塑造来表现各种形象和场景。
作为一种具有很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手工艺术,泥塑制作在学校的美术课程中逐渐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泥塑的制作教学设计和反思,旨在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一、教学设计1. 目标设定在进行泥塑制作教学之前,明确教学目标非常重要。
可以将目标分为技术目标和艺术目标。
技术目标包括学生能够掌握泥土基本塑造技法,如挤压、揉捏、推拉等。
艺术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通过泥塑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2. 教学内容泥塑制作的教学内容应涵盖基本的技法讲解和实践操作。
首先,教授学生泥塑基本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告诉他们不同泥土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然后,通过示范和实践训练,教授学生常用的泥塑手法和造型技巧。
最后,引导学生通过泥塑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教学方法在泥塑制作的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选择最适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可以采用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技能并培养艺术感悟。
4. 教学评价在泥塑制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并纠正错误,提高技能水平。
评价可以采用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
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活动进行思考和总结的过程。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寻求改进的方法和策略。
1. 教学效果在泥塑制作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观察和评价学生的作品,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了解教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2. 学生参与度泥塑制作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和实践操作。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敢于尝试和创新。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优秀8篇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优秀8篇小班教案《橡皮泥》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利用橡皮泥的变化特性印出不同的花。
2、巩固幼儿画短直线的技能。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1、橡皮泥人手一块,每组调好的各色颜料、绘画纸、棉花棒、擦手毛巾若干。
2、幼儿已有运用橡皮泥制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用橡皮泥印花,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来了,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教师边讲边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蘸了颜料在白纸上印花,如圆形花、椭圆形花,每印一次,就变一下形状)2、这些花还有茎的叶子呢。
(边讲边用棉花棒蘸颜料画出茎和叶)3、你们觉得这些花漂亮吗?刚才老师是请谁帮忙变出这些花的?(幼儿说出橡皮泥的名称)4、你们觉得这些花一样吗?(引导幼儿说出花的颜色、形状)5、为什么一块橡皮泥印出了这么多大小、形状不一样的花呢?(引导幼儿找出原因:因为老师印完一朵花就重新捏橡皮泥,变化它的大小、形状)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体验印花的快乐。
1、你们想不想也来把橡皮泥变一变,印出漂亮的花呀?2、提出要求:(1)选喜欢的各种各样的颜料,不要蘸太多,要让多的颜料滴掉些再轻轻印出。
(示范一次)(2)用棉花棒添画茎和叶。
(3)注意卫生,如手上脏了用毛巾擦。
3、指导幼儿印花,提醒幼儿掌握橡皮泥的变化,印的时候轻轻的按下。
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尝试,启发能力强的幼儿把画打扮得过且过更漂亮。
三、讲评,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快乐。
小朋友的橡皮泥变的真好,你们的小手也越变越能干了。
看到这么多漂亮的花,你们心里怎么样?再评评看,谁的橡皮泥印出的花最漂亮?花蝴蝶也被吸引过来了,我们一起去和花蝴蝶到花园里玩吧!(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而后教师总结)活动延伸将橡皮泥放在活动区,鼓励幼儿捏捏、团团、变变。
小班教案《橡皮泥》篇二相信小朋友们都喜欢吃甜筒冰淇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用橡皮泥做冰淇淋甜筒。
制作对象:冰淇淋甜筒。
制作目的:通过活动让思维产生兴趣和冲动。
大班幼儿园的三篇泥塑教案

大班幼儿园的三篇泥塑教案第一篇:动物泥塑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培养对动物特征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泥塑材料:泥巴、雕塑工具等。
2. 动物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作为参考。
3. 工作台、清水、毛巾等。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动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征,如外形、颜色、纹理等。
2.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切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物泥塑,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制作:幼儿根据观察和记忆,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动物泥塑。
5. 修饰:幼儿可以使用工具或手部动作对泥塑进行修饰,使其更加逼真。
6.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的作品,评价其对动物特征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第二篇:人物泥塑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培养对人物特征的认识。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念和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泥塑材料:泥巴、雕塑工具等。
2. 人物图片、视频或实物模型作为参考。
3. 工作台、清水、毛巾等。
教学步骤:1. 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人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特征,如外形、表情、衣着等。
2. 讲解:教师简单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压、切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人物泥塑,边示范边讲解步骤和技巧。
4. 制作:幼儿根据观察和记忆,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人物泥塑。
5. 修饰:幼儿可以使用工具或手部动作对泥塑进行修饰,使其更加生动。
6. 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评价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的作品,评价其对人物特征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第三篇:场景泥塑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培养对场景的认识。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优秀4篇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橡皮泥塑》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小班教案《橡皮泥》篇一《纲要》在艺术教育要求提到:”提拱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艺术的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要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发挥主动性是关键,主动性来源于兴趣,幼儿对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往往会集中注意,仔细观察事物,感受也就深刻,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就容易把握事物的特点。
如新奇、特别的材料可以提高幼儿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
美术活动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采用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
使幼儿通过合作与交流了解他人的感受与经验。
经过一个学期的幼儿泥塑教学活动,我看到了幼儿对橡皮泥的欢喜之情,在每一次的泥塑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小班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为依据,以儿歌、游戏等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看啊,老师要变魔术了。
”边搓边说:“搓一搓,搓一搓,来去来去搓一搓,搓成一根小小棒,变变变!”他们个个睁大着眼睛,看着我手中的橡皮泥,当看到橡皮泥真的变成了一细长条时,都拍着小手欢呼:“哦,变!哦,变!”借势引导,我鼓励他们也来试试。
孩子们学我的样子,取了一小团橡皮泥,放在泥工板上,用小手在上面来回滚动,嘴里还念念有词“搓一搓,搓一搓,来去来去搓一搓,搓成一根小小棒,变变变!”可是他们的五个小手指不会并拢,细长条变不出来。
当我将“五个手指并并拢,手心伸平搓呀搓。
”告诉他们后,大部分小朋友很快变出长条,个别小朋友则还是近似“椭圆形”,但他们也为橡皮泥的形状有所改变而欢呼、自豪。
《纲要》中强调“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泥塑小马的教案

泥塑小马的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掌握泥塑小马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掌握泥塑小马的制作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制作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泥塑小马。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包括黏土、刀具、刷子、颜料等。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一定数量的黏土和一些简单的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泥塑小马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泥塑小马产生兴趣。
2. 讲解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向学生介绍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包括黏土的种类、刀具的使用方法、颜料的运用等。
3. 示范制作,教师向学生展示泥塑小马的制作步骤和技巧,包括从简单的造型到复杂的细节处理。
4. 学生动手制作,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动手制作泥塑小马。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5. 作品展示和评价,学生完成泥塑小马后,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6.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泥塑技术。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泥塑小马的教学,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增强了对艺术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来提高技能和能力。
幼儿园大班泥塑活动的三篇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泥塑活动的三篇教案设计教案设计一:动物泥塑目标- 让幼儿了解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准备材料- 彩色泥塑-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活动步骤1. 引入: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发讨论,让幼儿描述不同动物的外形特征。
2. 演示:展示泥塑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捏、拉、揉等。
3. 实践: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彩色泥塑按照图片上的外形特征进行塑造。
4. 分享:每个幼儿完成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塑造的动物,并描述动物的特征。
结束语通过泥塑活动,幼儿不仅可以锻炼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教案设计二:水果泥塑目标- 让幼儿了解常见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准备材料- 彩色泥塑- 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水果的形状和颜色活动步骤1. 引入: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水果的图片,引发讨论,让幼儿描述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2. 演示:展示泥塑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捏、拉、揉等。
3. 实践: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并用彩色泥塑按照图片上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塑造。
4. 分享:每个幼儿完成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塑造的水果,并描述水果的特征。
结束语通过泥塑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认识不同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教案设计三:社区建筑泥塑目标- 让幼儿了解社区中常见的建筑形象- 培养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准备材料- 彩色泥塑- 图片或卡片展示社区中的建筑形象活动步骤1. 引入:与幼儿一起观察社区中的建筑形象图片,引发讨论,让幼儿描述建筑的特征和用途。
2. 演示:展示泥塑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捏、拉、揉等。
3. 实践: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区建筑,并用彩色泥塑按照图片上的形象进行塑造。
4. 分享:每个幼儿完成后,让他们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塑造的社区建筑,并描述建筑的特征和用途。
结束语通过泥塑活动,幼儿可以培养空间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了解社区中的建筑形象。
小学社团泥塑教案设计

小学社团泥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认识泥土和泥塑的基本概念,了解泥塑的历史和发展。
2. 掌握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学会使用泥土进行塑造。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
难点,泥塑作品的细节表现,学生的创造性表现。
三、教学准备。
1. 泥土、泥塑工具(刀、刮板、搓条、刷子等)。
2. 泥塑教学PPT。
3. 泥塑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4. 学生的泥塑作品展示区域。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向学生展示泥塑作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泥塑的魅力,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泥塑基础知识(15分钟)。
通过PPT讲解泥土和泥塑的基本概念,介绍泥塑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泥塑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3. 示范操作(20分钟)。
老师向学生展示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示范如何使用泥土进行塑造,讲解泥塑的基本造型技巧,让学生对泥塑的操作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4. 学生动手实践(40分钟)。
让学生分组进行泥塑创作,每组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和讲解,自由发挥想象,使用泥土进行塑造,创作自己的泥塑作品。
老师在一旁指导和辅助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发挥创造性。
5. 作品展示与分享(15分钟)。
学生完成泥塑作品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与分享,让学生互相欣赏和交流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心得体会。
6. 总结与展望(10分钟)。
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泥塑的技艺。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泥土和泥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泥塑的基本工具和材料,学会了使用泥土进行塑造,培养了观察、想象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
同时,学生在分组合作中,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沟通和交流能力。
泥塑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泥塑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泥塑艺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了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本课程设计了以泥塑为主题的实践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泥塑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 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 能够独立完成泥塑作品的制作。
- 能够运用泥塑技艺进行创意设计。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
三、教学内容1. 泥塑基础知识:- 泥塑的历史与发展- 泥塑的种类及特点- 泥塑的制作工艺2. 泥塑制作技巧:- 泥料的准备与调制- 基本造型技巧- 细节刻画技巧- 色彩搭配技巧3. 创意设计:- 主题选择与构思- 创意表现手法- 作品展示与评价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泥塑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 讲解泥塑的历史、种类、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让学生对泥塑有初步的认识。
3. 实践操作- 泥料准备与调制: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合适的泥料,并学习调制泥料的方法。
- 基本造型技巧: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基本造型,如捏、揉、搓、刻等。
- 细节刻画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细节刻画,如五官、服饰、装饰等。
- 色彩搭配技巧:讲解色彩的搭配原则,并让学生进行实践。
4. 创意设计- 引导学生进行主题选择与构思,并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创意设计。
-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心得。
-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
2. 作品评价:- 评价作品的创意、造型、细节刻画、色彩搭配等方面。
泥玩具教学设计(多篇)

泥玩具教学设计(多篇)(一)指导思想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也是属于本套教材中陶艺教学系列中的一课。
陶艺的制作方法十分丰富,常见的有手工捏塑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借物成型、注浆成型、拉坯成型等。
在这些技法中,手捏成型技法最适合创作泥玩具,适合小学生在课上学习、掌握。
泥玩具是民间流传历久不衰的工艺品,河南民间的“泥咕咕”、甘肃民间的泥马、北京民间的兔儿爷、陕西民间的泥狗泥鸡、广东石湾窑的陶塑公仔等都是极有特色的作品。
民间艺人的作品不仅造型质朴天然,色彩上也极具特色:用色浓烈鲜艳,纹饰简洁质朴,别有一番率真、清新的美感。
教材中选择的民间泥塑玩具,不仅可以启发学生发现制作、装饰泥玩具的方法,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独特美感与持久魅力。
让学生在捏泥涂色的真实体验中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快乐地承担起民间文化的传承、交流之任。
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从图书馆或网络中搜集一些民间泥玩具的图片资料(生活在出产泥玩具地域的学生也可搜集一些风格各异的民间泥玩具),作为创作前的资料准备,既可以锻炼学生寻找美、发现美的本领,还能够拓展学生的创作眼界。
(二)教材版面分析本课教材共两页,其中第24页中的图片展示了祖国各地民间艺人制作的泥玩具,形象优美质朴,色彩绚丽明快。
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自主发现造型、用色的规律,参考民间艺人的作品,大胆创作自己的泥玩具。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应知:通过本课教学,体会中国民间泥塑玩具的天真质朴之美,了解泥玩具的塑造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尝试制作不同造型的泥塑玩具。
应会:学会手捏成型技法,制作造型可爱的泥玩具。
2.隐性内容与目标通过捏绘泥塑玩具,了解祖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手捏成型的制作技法,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缤纷特色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尝试仿照民间艺人的风格进行创作。
幼儿园大班泥塑活动的三篇教案设计

幼儿园大班泥塑活动的三篇教案设计第一篇教案:动物泥塑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 动物图片2. 泥塑材料3. 工作台4. 模具5. 刷子6. 颜料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征和形态。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泥塑材料制作动物,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3. 教师提供模具和刷子,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工具。
4. 教师引导幼儿使用颜料为泥塑动物上色。
5. 教师鼓励幼儿相互展示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幼儿对动物特征和形态的理解和表现。
3. 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评价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第二篇教案:人物泥塑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人物的特征和形态。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1. 人物图片2. 泥塑材料3. 工作台4. 模具5. 刷子6. 颜料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展示人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人物的特征和形态。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泥塑材料制作人物,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3. 教师提供模具和刷子,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和使用工具。
4. 教师引导幼儿使用颜料为泥塑人物上色。
5. 教师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达和展示。
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幼儿对人物特征和形态的理解和表现。
3. 评价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评价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第三篇教案:场景泥塑活动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种场景的特征和情境。
2.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活动准备1. 场景图片2. 泥塑材料3. 工作台4. 模具5. 刷子6. 颜料活动过程1. 教师向幼儿展示场景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场景的特征和情境。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通用16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量,下面是我整理的《《橡皮泥塑》教学设计(通用16篇)》,快快拿去用吧!《橡皮泥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能发挥想象,自己捏出一些图案,增加动手力量。
过程与方法:能通过联想,开拓思维,让想象插上翅膀,捏出自己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同学对劳动实践的爱好,培育同学的生活情趣及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橡皮泥塑制造的方法如揉、搓、压、刻、粘等。
教学难点;泥塑制造的方法。
教学预备;橡皮泥、尺子、小刀、挖泥工具。
课型:教学方法:观看法,争辩法操作法教学资源: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猜一猜,这盒子里是些什么东西?2、老师出示一些捏好的橡皮泥图案,让同学观看。
3、看了这些图案,你想知道什么?4、通过同学的回答,引出本课的主要要解决的问题。
①它是怎么捏出来的?②它是怎么样的?它在干什么?它可以干什么?[激趣质疑,激发同学的古怪心,自然地引出课题,并引导同学自己说出来本次活动要解决的问题,给同学制造一种主动学习的机会。
]二、新课呈现:1、老师指定一种图案让同学捏(小轿车)2、对比示范作品读懂示意图。
3、按步骤捏出作品。
4、这样捏出来的橡皮泥是怎样的呢?5、选择一种自己宠爱的图案捏橡皮泥。
要求一边说一边做。
三、自由活动(捏橡皮泥)四、课堂小结我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做出了泥塑玉米,有很多是生活中吃过的菜,用胶泥做出来就成了秀丽的工艺品。
今后,还会有更多美的艺术品通过我们的劳动制造出来。
通过今日这一课的学习,期望孩子们能做一个珍惜粮食、不挑吃穿、宠爱劳动的好孩子!五、课外延长:请你把你捏的图案画下来,然后利用想象,把它编成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橡皮泥塑我来捏材料:橡皮泥工具:尺子、小刀、挖泥工具课后反思:课后反思:新课标指出,肯定要以人为本,要充分重视确定每一位同学,同学的学习爱好,学习激_情是我们老师苦*营的目标。
学前教育:大班泥塑活动教案

学前教育:大班泥塑活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泥塑的工具、材料、方法及操作技能。
2.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增强幼儿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4.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耐心和注意力。
5.提高幼儿自信心,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1.泥塑材料:玩具泥或自制泥、塑造工具、颜料、毛笔、水杯等。
2.教师课前备好范例。
3.教室环境整洁、教具摆放方便幼儿操作。
三、教学步骤:1.热身游戏。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几个动手游戏,如拍手游戏、搓洗衣服游戏、打太极等,让幼儿放松身心,准备制作泥塑。
2.展示范例。
教师现场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塑,让幼儿观察学习。
同时讲解泥塑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自由塑造。
教师提供一定的时间和材料,让幼儿自由地制作泥塑。
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观察幼儿的制作情况。
4.班级展示。
制作完成后,让幼儿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与其他幼儿分享自己的创意。
5.评价教学成果。
教师可以针对幼儿的泥塑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形象度、创意度、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等。
四、教学重点:1.操作技能的掌握。
2.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3.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发挥。
五、教学难点:1.在操作上,幼儿可能会不熟悉材料的使用和制作方法。
2.幼儿想象能力和创意发挥不足。
六、教学方法:1.视觉教学法。
通过展示制作泥塑过程,让幼儿模仿学习操作技能。
2.情景教学法。
制作泥塑过程中,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幼儿进行操作,如何利用材料去创造、表达想象等。
七、教学总结:泥塑这项手工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而通过幼儿自己手动制作,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在众人中展示自己的创意,感受到自己的成就感和幸福感,这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泥塑教案5篇

小学泥塑教案5篇教案一: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6课《捏泥人》。
学习使用揉、搓、捏、压、切等手法制作泥塑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提高动手能力。
2. 通过泥塑创作,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
难点:创作出形象生动、具有个性的泥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范例作品。
学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讲解揉、搓、捏、压、切等手法的作用和运用。
3. 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泥塑作品,讲解制作过程。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泥塑作品。
5.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泥塑制作手法:揉、搓、捏、压、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泥塑人物头像。
2. 作业要求:形象生动,具有个性。
3. 作业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创作出不同的泥塑人物头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泥塑的基本制作手法,创作出了具有个性的泥塑作品。
但在制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泥塑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邀请泥塑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泥塑艺术。
组织学生参观泥塑展览,拓宽视野。
教案二:一、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7课《动物泥塑》。
学习使用泥塑材料制作各种动物形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材料的特点,提高动手能力。
2. 通过制作动物泥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泥塑材料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难点:创作出形象生动、具有特色的动物泥塑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范例作品。
学具:泥塑材料、泥塑工具。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泥塑》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泥塑》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有趣的泥塑》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习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搓、捏、压等,掌握泥塑的基本制作方法。
2.观察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形态,了解其特点,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引导学生运用泥塑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泥塑作品。
2.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泥塑技巧创作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作品,难点在于如何将观察到的物体特点转化为泥塑造型。
-在泥塑创作过程中,如何平衡立体感和细节表现,使作品既有整体感又不失生动性。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如何有效沟通,共同完成一个复杂的泥塑作品。
举例解释:
-针对创意转化的难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草图的方式,先将观察到的物体简化成线条和形状,然后再用泥塑技巧进行立体转化。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有趣的泥塑》教学中,我深感学生对泥塑艺术的喜爱,同时也发现了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课堂上,同学们对泥塑的基本技巧掌握得比较快,但在创作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如何将观察到的物体特点转化为泥塑造型存在一定难度。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难点内容的讲解和引导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一方面的指导。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泥塑的基本概念、制作技巧和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泥塑艺术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大班幼儿园的三篇泥塑教案

大班幼儿园的三篇泥塑教案教案一:动物泥塑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的动物形象-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提升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教学准备- 泥塑工具和材料- 动物图片或玩具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些动物图片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并命名动物。
2. 讲解:介绍动物的特征和形象,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喜欢的动物。
3. 演示:老师示范如何用泥塑塑造一个简单的动物形象。
4. 实践:让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用泥塑工具塑造出来。
5. 分享:每个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动物泥塑,并谈论自己创作的过程和感受。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创造力- 与幼儿交流,了解他们对动物泥塑的认识和理解教案二:水果泥塑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水果的形状和颜色- 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兴趣和健康饮食意识教学准备- 泥塑工具和材料- 水果图片或实物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些水果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命名水果。
2. 讲解:介绍水果的形状、颜色和味道,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喜欢的水果。
3. 演示:老师示范如何用泥塑塑造一个简单的水果形状。
4. 实践:让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用泥塑工具塑造出来。
5. 分享:每个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水果泥塑,并谈论水果的特点和营养。
教学评价- 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手眼协调能力- 与幼儿交流,了解他们对水果的认识和喜好教案三:交通工具泥塑教学目标- 认识不同的交通工具- 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和手工技能- 培养幼儿安全交通的意识教学准备- 泥塑工具和材料- 交通工具图片或玩具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一些交通工具图片或玩具,让幼儿观察并命名交通工具。
2. 讲解:介绍交通工具的种类、功能和安全规则,鼓励幼儿谈论他们喜欢的交通工具。
3. 演示:老师示范如何用泥塑塑造一个简单的交通工具形象。
4. 实践:让每个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用泥塑工具塑造出来。
5. 分享:每个幼儿展示自己创作的交通工具泥塑,并谈论交通工具的特点和安全知识。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优秀10篇

《橡皮泥塑》教学设计优秀10篇中班彩泥手工教案篇一目标:1、认识自己的彩泥,知道彩泥的名称2、在搓、揉、按、压彩泥的操作中,进一步感知彩泥“软软的”特性。
3、体验自由玩泥的愉悦。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准备: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
2、每组一盒单色油泥。
3、事先准备各种动物(鸭、兔)泥塑作品。
过程:1、教师出示动物泥塑作品,引起幼儿的`好奇。
(1)教师:今天和我们做游戏的小客人产谁呢?你们知道它们是用什么做的吗?(彩泥)你们知道捏起来是硬的,还是软的呢?(2)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自己上的彩泥。
教师:我们手上拿的就是彩泥。
你们猜一猜,它们捏起来是硬的,还是软的呢?2、教师现场搓捏彩泥,做出小动物或汉堡包等作品,激发幼儿玩泥的欲望。
3、教师引导幼儿用搓、揉、按、压的方法玩捏自己的彩泥,进一步帮助幼儿感知油泥“软软的”特性。
教师:(1)油泥捏在手里有什么感觉?(2)这什么彩泥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呢?(因为彩泥的软的)(3)我们也来试着用彩泥制作各种物品。
4、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自己用彩泥制作各种物品。
教学反思:玩橡皮泥不光可以让幼儿的小手得到锻炼,重要的是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延伸,自信得到了提升,更是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手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智慧的创造者。
如果让幼儿的小手更加灵活,触觉更加敏感,幼儿就一定会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思维也更加开阔。
”心灵手巧说的就是这道理,所以橡皮泥的真正价值和作用在此。
中班彩泥手工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能熟练独立完成圆形的制作压扁。
2、学习圆片转圈黏合,制作玫瑰花朵。
3、愿意与同伴分享拼接花瓣的经验。
【活动准备】泥工板、泥工工具、泥块、小棍、范例一个。
【活动过程】一、欣赏泥工作品,观察其特点。
1、教师出示范例,幼儿认真观察。
请幼儿说说玫瑰花的外形特点2、讨论:怎样制作玫瑰花?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帮助小结。
如:用哪些造型,怎样粘合等。
泥塑教学设计

泥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尊重。
2、教授学生基本的泥塑技巧和方法,如揉、捏、搓、压、刻等,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泥塑作品。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耐心,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包括揉、捏、搓、压、刻等。
能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简单的泥塑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在泥塑制作过程中,如何把握作品的比例和细节。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泥塑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技巧。
2、示范法:教师现场示范泥塑制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
3、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泥塑作品,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创意和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黏土或陶泥、雕塑工具(如雕塑刀、竹签、擀面杖等)、湿布、垫板。
2、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泥塑作品图片或实物、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展示一些精美的泥塑作品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是否了解泥塑,引导学生思考泥塑的特点和用途。
2、知识讲解(10 分钟)介绍泥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泥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讲解泥塑的基本材料和工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重点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搓、压、刻等,并进行简单的示范。
3、创意启发(10 分钟)展示一些不同主题和风格的泥塑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确定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构思。
4、实践操作(20 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开始制作泥塑作品。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展示与评价(10 分钟)学生完成作品后,将作品展示在展示台上。
小学泥塑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泥塑的基本知识,掌握泥塑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
二、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地点美术教室五、教学准备1. 泥塑工具:泥塑板、刻刀、剪刀、竹签等。
2. 泥塑材料:黏土、清水等。
3. 教学课件:泥塑基本知识、技巧展示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泥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泥塑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让学生回答,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解1. 介绍泥塑的基本知识,包括泥塑的定义、历史、分类等。
2. 讲解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捏、刻、剪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泥塑工具和材料。
2. 教师示范泥塑的基本技巧,如揉泥、捏形等。
3.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尝试制作简单的泥塑作品。
(四)交流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交流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泥塑的重要性和价值。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泥塑,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泥塑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示范、讲解、实践等,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泥塑学习中有所收获。
泥塑教案幼儿园健康

泥塑教案幼儿园健康一、教学目标1.认识泥塑材料、工具及制作方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制作泥塑,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情感沟通。
二、教学准备老师准备:1.泥塑材料:陶土、调色盘、水杯、湿毛巾2.泥塑工具:模具、刻刀、擀面杖、刷子、铲子、剪子、筷子等3.教案、课件、教具和图片资料学生准备:1.幼儿园提供身体上和环境上的保障2.适合幼儿的泥塑工具或者需要家长提前准备材料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泥塑吗?有哪些泥塑作品,你喜欢哪些?”2.使用图片或者视频介绍泥塑的历史、特点和作品,激发幼儿兴趣。
第二步:示范1.展示泥塑材料和泥塑工具的使用方法。
2.在黑板上示范一个泥塑作品制作方法:调制陶土,搓合,揉圆,压扁;在一个基础模板上进行削减、捏、刻画、雕刻、粘合等步骤。
3.请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
第三步:实践1.教师在一个项目或悬赏的任务下,给幼儿指定主题和基础模板,如:“制作动物”,“制作物品”,“制作故事中的角色”,等等。
2.分组或个体练习,开始制作自己的泥塑作品。
3.适时的鼓励学生、引导、帮助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第四步:展示1.在课程时间结束前,要求学生完成制作并对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
2.学生互相观看,并互相交流评价。
四、教学评价1.根据幼儿作品的美观、独创性、造型、大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2.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技能发展,包括手部协调、思维创意、集中注意力和耐心等方面的发展。
3.通过讨论和总结,了解幼儿在泥塑课上的情感和互动。
五、教学体会泥塑教案结合到幼儿园的课程和活动中,是一种奇妙的艺术教育手段。
泥塑教案能够深入幼儿的心灵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这种实践创造性教学,幼儿能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帮助,同时也能够培养出孩子们的纪律性和合作性。
泥塑教案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一门幼儿成长必不可少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创作,体验创作过程。 动起来吧!设计一件即实用又美观的器具。怎样使它更有特点,与众不同? 注意:1、你身边有许多辅助工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运用备用的工具来解决。
2、可几个人一组,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每组的负责人安排好每个人的任务。
3、注意室内及自身的卫生。
(2)、教师辅导,学生形成技能。 教师对那些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好学生鼓励他们大胆创造。
[设计意图]感受泥塑的艺术美,理解其独特趣味,通过学生收集的资料与课件的资料 相
融合,更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即强调了学生的参与性,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2、跟我学 通过看书及课件学习泥塑罐的制作方法及装饰方法(切挖、粘贴、雕刻等) 注:泥条要保持湿度,相互间要紧密,注意保留自然的凹凸纹理
[设计意图]探究学习,重点掌握泥塑的泥条成型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提高 自学,动手能力,并激发学生发现其它的泥塑方法。
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欣赏。 教师提问:欣赏作品后请同学们想一想,泥塑与陶艺有什么不同吗? 你能试着分析一下它们各有何特点吗?
回答略。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重现自己以前玩泥的情景,产生创作愿望, 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本课的学习。
(二)、教师引导,探讨解疑
1、欣赏从古至今的泥塑作品,品味泥塑的艺术美感。
泥塑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泥塑课的设置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土陶泥等材料,运用传统 的泥塑造型方法,欣赏古、今泥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情趣、关注民族的文化遗产,感受 泥材的土趣味的独特艺术美感,并从中学习泥塑知识。在泥塑创作中,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 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4、由于学生在小时侯有玩泥巴和在学工时亲身体验泥巴特性的经验, 所以本课的学习可 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给予适当的讲解和指导。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在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中,泥塑是最独具魅力的,不仅是因为水、土等因素与人类有着 天然的亲切感,更主要的是这两种朴素的材质为艺术家提供了极为宽广且变化莫测的想象空 间。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片独具魅力的艺术空间。
2.能够在合作中塑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3.体验玩泥的乐趣,提高学习劳技的兴趣。
4.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萌生传承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塑造出成功的作品。
教学难点: 泥塑过程中各部分的插接、组合与形体的稳定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欣赏作品。
二、激发兴趣、初步尝试 你们以前做过泥塑么?请大家拿出一块橡皮泥,玩一玩? (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团、搓、捏、压等技能,教师巡视指导、交流) 同学们交流展示。师提升总结,引领示范。
教学目标
1.结合对泥塑艺术的认识和感受,努力以创作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2.重点学习与泥塑创作相关的基础知识,了解和感受泥塑创作的特点和乐趣。
3.运用自己喜欢的一种或多种泥塑创作方式表现自己的创作。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泥板成型、泥条成型基本技法。运用基本技法创作一件作品。
教学难点
了解泥塑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 认识泥塑创作与生活的关系, 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 学准备
(五)、布置展览,成果展示。 在美术专业教室展台上,为期一周。
[设计意图]深化本课的学习内容,升华情感认识篇二:泥塑教案 美术泥塑教案 河北屯中心小学 朱文静 篇三:劳动与技术泥塑教案[1]
1
2
3
4
5篇四:泥塑教案 文档 学习目标:
1.掌握泥塑的基本方法,尝试用橡皮泥制作或和小木棍结合的方式塑造立体形象。
泥塑创作的工具,用水簸法加工得到的泥,示范作品及图片。
设计思路
1、引导学生课前收集泥塑发展的文字, 图片等资料。 初步了解我国泥塑的发展史, 涵养 传统文化精神。
2、理解“古为今用”的道理,理解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再开拓出富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鼓励学生巧妙构思,创作出富有情趣的作品。
3、表现三维空间的泥塑制作技法有很多种, 以泥条造型来表现三维空间的讲解为主, 引 导学生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的技法。
过渡:同学们还想玩么?接下来就请大家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件作品,进行模仿创作。
四、模仿创作、提升技巧 学生模仿创作 学生将作品以第一次比较,进行自评。
师小结:大家这一次的创作有很大的进步, 我们的泥塑技术在一次次练习中得到了提升, 相信大家能够自己制作出一件自己创作的作品,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一个创意大比拼吧?比 一比哪组的泥塑最形象、最有趣。
学生分析
1、学生喜欢动手制作这一形式, 尤其是农村的孩子, 玩泥巴的游戏伴随他们长大, 对泥 巴情有独钟,用泥制作作品更会让他们感到愉快,身心得到了解放。
2、学生对泥塑的理解还很肤浅, 通过欣赏更多的作品来丰富涵养, 累积创作所需的文化 底蕴。
3、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优秀作品, 在同学面前得到展示, 会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 信心。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对美术作业的要求出现的三部分“基本要求”、“具体化”、“可选部
分 ”来设置本课的创作体验过程, 加深对泥塑的理解,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泥塑的审美 能力。
(四)、激发潜能,表现评价; 评出最佳造型奖、最佳技巧奖、 谈创作体会,制作过程中有什么新发现,遇到什么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设计意图]采用自评与他评的方法, 评价标准体现多维性, 以鼓励为主பைடு நூலகம் 成功展示自我, 愉快学习,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和评价能力。同时配合课题要求评出各种奖项来增加 学生的成就感。达到课标提出的作业要求与作业评价相统一的原则。
(同学们跟老师做一遍,教师指导技术要领) 过渡:学完了这些技术,你想不想尝试制作一件作品?
三、自学尝试、熟悉技法 多媒体课件展示制作鸭子的主要步骤, 学生看书边自学、 边尝试。(师巡视指导) 展 示作品,交流(此环节重点解决1、颜色的搭配,2、抓住特征,3、支架固定) 小结:看
来我们的作品要想栩栩如生、不但要注意颜色的合理搭配、更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在必要的 时候我们还学要用支架固定。
五、充分想象、综合实践
1、学生创意制作,教师参与点评
2、生展示作品
师:哪一组最漂亮?学生互评! 小结: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创作的作品生动形象、栩栩如生。 过渡:其实泥塑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演变已经形成了各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