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

——走近时代造就的才女

屈原在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无数风流人物所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深深震撼着后人。在古典诗词的赏析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慢慢积累,斟酌古代诗人的用词技巧,联系当时的生活背景,国家,仕途命运,品析诗词中所寄予的情怀。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无穷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正源自古代文人用笔的高超,以及对现实生活、仕途、国家命运的深刻品寓。

高中时代,忙于备战高考,少有时间品读李清照的作品,泛读中感受到她的情怀,婉转缠绵的笔作,内心世界的强大,婉约派的巅峰之作深深地打动着我。老师在课堂上也曾赏析了李清照的词并分析了她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遭遇。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词的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一种莫名的安静的感觉,或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或沉重忧虑、沉郁感伤,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引起历代文人难以忘怀的共鸣。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显得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特有的心理出发,挑选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用女性独有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更加别有风致,独树一帜。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巨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人称"易安体"。

下面就赏析其《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词的整体把握】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词中名词释义】

词中出现的名词解释:永昼:漫长,悠长的白天。瑞脑:即龙脑,是一种香料名。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用于焚烧香料。玉枕:瓷枕的美称。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暗香:幽香。这里指菊花的香气。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黄花:指菊花。

3、【全词具体赏析】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九月重阳,登高怀旧,倍加思亲,此时的她与丈夫分隔两地,孤苦伶仃,整首词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主要描写秋凉情景。“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布满整个天际,更罩满词人心头。一天从早到晚,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烦闷的情绪涌上心头,可惜至爱的丈夫不在身边,孤苦伶仃更与谁人说。“瑞脑消金兽”一句,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侧面道出了时间的漫长以及生活的百无聊赖,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上片寥寥数句,便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佳节又重阳”在中华这片热土上有着深刻寓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盼望家人团圆,游子能够回到父母亲身边,亲友团聚,相携登高怀旧,佩茱萸,饮菊酒,共享天伦之乐。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由环境深入到内心世界,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下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无奈丈夫游玩未归,孤身一人,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

篱把酒”。可是,酒意渐浓信未解,忧伤压抑的情怀并没有得到一丝宽解,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有暗香盈袖”一句,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为末句“人比黄花瘦”作环境气氛的渲染,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菊花即使形态凋残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顿生人不如菊的悲催落寞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工稳精当,是词人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愁”、“凉”二字。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便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下片写重阳感怀。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宋时,此风不衰。重阳节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截然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上片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