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
古代诗歌学术论文古代诗歌,非常具有感情意味,是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的教材。
这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歌学术论文,仅供参考!古代诗歌学术论文篇一古代诗歌意境透析摘要鉴赏古代诗歌,必须要把握诗歌意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通过意象、比较、知人论世等几个方面领悟诗词的意境。
关键词意境原型意象比较鉴赏知人论世每每闭门静坐,聆听名乐,见门前桂影婆娑,屋后桑构掩映,便逸兴遄飞,自然而然地想到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总是难忘那令人梦牵魂绕清幽绝俗的境界。
“弹琴复长啸” !那幽竹馆里,诗人独坐其间偃仰啸歌的情景活现于眼前,想像他那精通音律的琴声,想像他那含英咀华的吟唱,想像他置身于深幽茂密的篁竹林,沐浴那空明澄静的月光的情景,自然就领悟到古代先贤们生活的情操,感悟生活的雅趣。
我国为诗之王国,继承和传播中国古代诗歌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语文老师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阅读古代诗歌的兴趣及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个难点。
诗歌的艺术境界,即诗的意境,是诗人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感受以后产生的一种诉诸笔端的真实情怀,是诗人将内部世界(境的“心灵化”)与外部世界(意的“具象化”)融合而成的充满主观情意的艺术图画,是诗人追求的最高艺术目标。
因此,不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诗的意境,就不能算真正进入了诗歌鉴赏教学,当然也不能获得诗歌鉴赏的最高层次的美的享受。
何谓意境?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如何才能准确领悟诗的意境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一、感悟原型意象原型意象是解开诗歌奥秘的金钥匙。
这些印在人们头脑中的祖先经验在各个时期被称为“种族记忆”、“原始意象”,而通常称为“原型”。
原始意象是艺术意象的深层原型。
我国诗人历来都很注重运用意象来反映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及其独特的美感。
有许多意象一旦被前人创造出来就往往递相沿袭。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结业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名作鉴赏》结业论文姓名:罗泽东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学号: 200601080107 指导教师:兰毅与生命体验伴行的诗文永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硕果仅存的文明古国,华夏的诗文向来以登峰造极的艺术手法和炉火纯青的意境刻画闻名遐迩。
数千年来,华夏诗文为世人津津乐道,经久不衰。
除其华美典雅的辞藻韵律,带给人无比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鉴赏美感外。
还在于它拥有饱含洗尽铅华生命感悟的意蕴,能给予人心灵的触动,精神的洗涤。
笔者以为:品诗,下者品词,中者品韵,上者品意。
顾名思义。
品诗初级阶段,乃品诗之遣词造句。
档次如同垂髫蒙童熟悉三字经千字文,囫囵吞枣,只知其形。
有句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到了这个地步,可以称得上懂诗。
因为潜移默化之间,诗的韵律已经镌刻于脑海。
不谈出口成文,至少耳熟能详,信手拈来。
古时有典故高山流水,引喻知己难求。
华夏艺术,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琴棋书画,都存在一个共同点:意蕴。
诗的艺术成就达到登堂入室的标志就是意蕴的有无。
不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到作者字里行间表达出来的思绪情感,显然不能称为会品诗。
除诗外,华夏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文学史里,词也是一颗得天独厚的明珠。
它格律虽不及诗精致,字斟句酌间也不如诗字字珠玑。
但它所修饰情感的细腻显然比诗犹有过之。
词起于隋唐,兴盛于赵宋。
受累于赵宋偃武修文,词总给人一种哀婉缠绵伤春悲秋的香闺女儿态。
但这显然不是词的真意。
如同诗中也有六朝遗风上官仪的“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的绮丽婉媚,词中也不乏辛弃疾“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般豪情状语。
诗可以说写的是<a name=baidusnap0></a><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人生</B>,词表达的同样是生命。
两者若要永生,首要合情。
今人古月,今月古人,若说什么能隔世神交,唯有情感共鸣了。
古典诗词鉴赏论文
古典诗鉴赏词——走近时代造就的才女屈原在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求索。
探索。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无数风流人物所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深深震撼着后人。
在古典诗词的赏析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慢慢积累,斟酌古代诗人的用词技巧,联系当时的生活背景,国家,仕途命运,品析诗词中所寄予的情怀。
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无穷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正源自古代文人用笔的高超,以及对现实生活、仕途、国家命运的深刻品寓。
高中时代,忙于备战高考,少有时间品读李清照的作品,泛读中感受到她的情怀,婉转缠绵的笔作,内心世界的强大,婉约派的巅峰之作深深地打动着我。
老师在课堂上也曾赏析了李清照的词并分析了她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遭遇。
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词的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一种莫名的安静的感觉,或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或沉重忧虑、沉郁感伤,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引起历代文人难以忘怀的共鸣。
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显得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她从女性特有的心理出发,挑选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用女性独有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更加别有风致,独树一帜。
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巨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
人称易安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下面就赏析其《醉花阴》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词的整体把握】1、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关于诗词议论文(合集5篇)
关于诗词议论文(合集5篇)第一篇:关于诗词议论文关于诗词议论文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诗词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诗词议论文1古往今,有不少诗人留下来美词佳句,而我却情有独钟于李煜的《渔父词》。
唐朝有李白写有《把酒问月》:宋朝有苏轼留有思乡的《水调歌头》;清朝有郑燮留有出尘脱俗的诗句;当代有叶挺,写有雄心壮志的《囚歌》;现有朱自清文笔清新的《荷塘月色》张满红的《声声慢》“凄凄惨惨戚戚”,让我记忆犹新,“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则让我一段时间内沉迷其中,后来,经过上网查询,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秦始皇一统七国,荆轲去刺秦王,所写“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描写的淋漓尽致。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渔父词》这首诗,是我偶然从一首歌末尾听来的,刚开始,没什么,后来,不知不觉,竟开始喜欢这首诗了,这首诗表现出文人绝不与俗世同流合污的乐观向上的精神,“万顷波中再得自由"则是我对这首诗的理解。
比起现代的诗词散文,我最喜欢的还是古诗词,《洞仙歌》、《湘妃怨》、《玉楼春》、《虞美人》、《临江仙》都别具一番风昧,有的凄美惨凉;有的则是抒景感怀;而那宫妃,也是众多诗人锁描写人物:花蕊夫人、杨贵妃、虞美人、梅妃。
”我欲乘风归去,有恐“诗、词是一个朝代、一个人的代表,具有历史风范,不恐绝代风华,往事已去,只是那往事背后令人心酸的回忆。
风华绝代,往事如烟;乱世之中,那些唐诗宋词,一一保存完整,流芳百世,细细品味时,会让你收获意外的惊喜,这也是一种乐趣,意料之中的乐趣。
关于诗词议论文2鸡年新春,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
作为诗词爱好者,我收看了全部比赛,并通过手机同步参与了比赛。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精选13篇),欢迎大家分享。
古诗鉴赏优秀文章篇1古诗词犹如一杯茶,恬静中带着一丝清香;古诗词又似一枚橄榄,愈品愈有味;古诗词更像一朵莲花,既清新又自然,让人心旷神怡。
一直以来,古诗词都是我的良师益友,伴我成长,让我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
我好似望见那多情的李白着一袭青袍,脸色微红地在屋中踱步。
笔墨一泼就是一首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这是何等的自信啊,“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知音呀!苏轼大笔一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辞章雄伟,气势磅礴,晏殊却发出了“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人生慨叹,他们那一句句诗词,把我带入了那令人神往的世界,思绪也跟着飞翔……我爱古诗词,古诗词无处不在:当我在学习道路上消极受挫时,仿佛有人在我耳边呢喃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我求知若渴,而却屡屡碰壁时,我会想起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给自己加油。
当我迷失了方向,感到前途迷茫时,一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当我沉迷于网络游戏,虚度光阴时,妈妈常会吟诵着“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让我细细咀嚼“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个中滋味……那一句句富含哲理的诗,不时地敲醒了一个梦中人!悠悠的古诗情也让我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独特情感,学会了“炼字”的技巧。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中: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看似简单的两句诗,但他为了是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费尽了心机。
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其实,炼字并不能概括他诗歌创作的特点。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
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语文教学研究:古代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饶水知音古诗词鉴赏教学研究精品论文十六篇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的变形魅力【摘要】中国古典诗歌中因为特殊的需要对一些诗歌语言进行了变形处理变形的,变形主要有词性的改变、词序的颠倒、字词的省略三种类型,变形后的诗歌诗歌语言更加简洁、含蓄、鲜活。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
诗歌语言作为特殊的传达媒介则是整个语言家族中的皇后,它高度简约却能涵包巨大内蕴,超强缩浓却不失透剔晶莹是语言的的艺术。
所以诗歌语言同其他文学样式如小说、戏剧等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型、凝练性和跳跃性。
特别是中国古典诗歌多半是抒情小诗,一首诗歌里面的一方面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另一方面要借助极节省的语言外壳表达极隽永的思想情感,且要符合音韵的需求,这就需要诗歌必须对诗歌语言进行特殊处理,由此产生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诗歌语言之“变形”。
这里,我就中国古典诗歌中一些常见的语言变形现象作一简单论述。
1中国古典诗歌中词性的改变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
这些词语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诗眼就是一首诗的点睛之笔,是一首诗中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语言意境的凝聚点和升华点,可谓笔力千钧。
如“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杜甫),“日色冷青松”(《过香积寺》王惟),“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等。
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做动词,且一做就做的鲜活生动,境界全出。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春天的勃勃生机就展现出来了。
又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就在读者眼前呈现出一幅热情洋溢的画面:大地复苏,桃树、杏树、梨树竞相开放,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树下成片成片的花一下子全笑了,花枝招展的;成群结队的蜜蜂、蝴蝶往来穿梭。
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
中国古诗词鉴赏论文摘要:古诗词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我们应多读、多自问、知人论世、缘景明情、以意逆志,才能透彻领悟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关键词:古诗词阅读鉴赏我国古代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明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必须学会阅读鉴赏古诗词,古为今用,继承创新古诗词。
一、多读所谓鉴赏,除音乐外,是与“看”的动作紧密相连。
鉴赏的“鉴”字,就是“看”的意思。
虽同是一个看的动作,却又有种种不同的程度,和“看”相近的字,从来就有“见”、“视”、“观”三字,但它们的程度却同中有异。
“见”是“见到,看见”之义,不包含复杂的心理作用。
“视”是指“见到,看见,观察”的意思。
同一个“看”,包含“见”、“视”、“观”三个阶段。
我们看到别人的一幅画或一篇文章是“见”,表明这是某人曾画过这么一幅画或做过这么一篇文章,其中曾画着或写着什么而已。
“视”则是辨别这一幅画或这一篇文章的结构,主旨等。
而“观”则是深入其境,用整个心思去和阅读理解。
“见”只是一种感官,“视”是一种知识思辨,“观”则是包含整个的心理活动。
只有到达“观”的境界,才称得上“鉴赏”。
但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距离产生美。
“鉴赏”有时也称“玩赏”或“玩味”,可以说“玩”就是“鉴赏”。
而我们读古诗词大都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结果是诗不能反复地去吟,词不能低回地去诵,这实在是一件可惜可憾之事,只有我们不断地去读着玩,并且在反复玩中随时觉有新的意味发现,这才是真正把玩古诗词中的妙处,才真正称得上阅读鉴赏。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好诗不厌百回读”,都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
因此,培养我们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就要力求做到多读。
刘勰说得好:“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我们只有通过多读古典诗词,走进古典诗词,走近作者,产生共鸣,并在情感的介入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我们的想象力,以期提高我们的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
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5篇第一篇:教学论文古诗词赏析学科:初中语文题目:如何教学生应对中考语文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作者:株洲湘渌实验学校刘新内容提要:株洲中考语文卷从2009年开始,加进了对课外古诗词的阅读赏析,一般设有两个小题目,分值为3-4分。
如果学生平时不加以训练,要想在中考中较好地完成这两个阅读赏析题,获得满分,有些难度。
我个人认为教给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是突破古诗词阅读赏析的重要途径。
本人采取的方法是第一步课前打下阅读赏析古诗词的知识基础;第二步是课中掌握阅读赏析古诗词的赏析方法。
关键词: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方法从2009年开始,株洲市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卷中增加了一道题:课外古诗词阅读赏析。
设计有两个小题(通常是第27、28小题),分值为3-4分。
记得2009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的我收到这个中考信息时,可“急坏”了,因为我们平时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教学,对古诗词的教学只注重了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赏析”这一块做的工作很少。
怎么办?在那些复习的日子里,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我试着摸索着为学生补上这一课,这一补还真有成效,以致到现在我都沿用了以下的训练方法教学生阅读赏析古诗词,送走了又几届初三学生,他们也在中考语文中取得了好的成绩。
我的训练方法是:第一步课前帮助学生打下古诗词阅读赏析的知识基础我每教一届学生都会从初一起逐渐输入学生脑子里作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初浅的诗歌知识。
如:1、诗歌的种类:①写景诗②咏物诗③咏史诗2、诗歌的语言:①清新②平淡③绚丽④明朗⑤含蓄⑥简洁3、诗歌的形象:①叙事诗塑造的是人物形象;②抒情诗,往往是作者自己;③其它的诗描写景和物。
4、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人情感和诗歌中描述的图象的有机结合。
5、思想内容:①主题思想②作者感情③社会意义④作品情调诗歌的特点6、抒情方式: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③寓情于景④直接抒情7、表现手法:①托物言志②对比烘托③借用典故④虚实结合⑤善用象征8、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反复……,要求学生了解它们的作用和效果即可。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
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第一篇:古诗词鉴赏论文1(范文)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以传授鉴赏知识和应试知识为本位,以应试为目的,未遵循古诗词鉴赏学习规律和学生鉴赏能力发展规律,不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鉴赏教学存在一系列矛盾问题。
本文立足于中国当代语感研究理论,借鉴中国古代诗词鉴赏批评理论和中国古代语感培养教育经验,客观分析了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课中存在的三大矛盾问题及症结,指出古诗词鉴赏活动的特点和鉴赏能力形成的特点,论证了语感在古诗词鉴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语感培养是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及语感培养对实现学生鉴赏主体地位的重要作用。
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实践措施:语感培养的教学原则、师生关系的重构、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语感培养的具体教学方法。
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教学实践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语感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发展、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文精神的养成为归宿,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学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三大矛盾问题,提高鉴赏课的效率,而且将在潜移默化、熏陶感悟的教学实践中回归语文教学“育人”的终极目标。
第二篇:古诗词鉴赏论文古诗词鉴赏在高考试题中的比重,越来越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我们看看下面的古诗词鉴赏论文吧!古诗词鉴赏论文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应在诗词的意想、形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加以引导。
关键词:诗词鉴赏意想形象语言技巧中学生中有许多学生爱好古诗词,但由于种种原因对古诗词阅读较少,鉴赏能力差,甚至有部分学生读不懂古典诗词。
这与新课标中提出的“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现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的要求相差甚远。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呢?一、必须牢牢记住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掌握一些常见的典故。
1.古诗词中有关意象及其所代表的情思。
多情月与水。
在许多诗人的笔下,月、水多是思乡念家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古诗词鉴赏论文_古诗词鉴赏论文3000字
曹操《短歌行》赏析姓名孙雅专业旅游管理院系人文学院学号1207074132《短歌行》赏析曹操由罗贯中《三国演义》里的“奸雄”到京剧舞台上白脸“奸臣”再到这里的“英雄”,曹操可谓中国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
然而,在文学史上,曹操才华横溢,给后人留下很多上乘之作。
曹操的《短歌行》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现在重读经典,心中似升腾起万丈豪情,一股英雄气让我有了鉴赏的冲动。
《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共128个字,“忧”字出现三次,成为贯穿全诗的诗眼,也是曹操英雄气概的最好体现,“忧思”中,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饱经忧患、真诚恳切的老者形象,尽显明主风度,全然没有了战场上硝烟的味道,也没有了军事里奸诈的阴霾,是最“真心”的表白,最“实意”的胸怀。
第一段两个“忧”,“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一前一后,再加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形象比喻,给全诗奠定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然而这一悲凉,不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及时行乐的思想,不是“不知老之将至”的消极嗟叹,他对汉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实担忧,他又看到晨风吹干的露水,想到人生短暂,想到时间紧迫,他的“人生几何”的慨叹,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积极态度,这一“人生几何”之“忧”不能不说是渴望建功立业的老者发自心底的最良心的呐喊,怎能不对这种英雄之气油然而生敬意。
当时,各据一方的军阀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都在用尽一切办法网罗人才。
曹操是一个草莽英雄,他没有显赫的身世,不象袁氏出生名门望族,也不像孙氏一家出身世家,更没有刘备的整日挂在嘴边的那么一点点的皇室血统,曹操虽然拥有诸多的谋士猛将,但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宏伟功业,他希望天下所有的人才都聚集在他这里。
古典诗词赏析论文
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诗的首句“迟日园林悲昔游”, 是因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
当年, 春日迟迟, 园林如绣, 游目骋怀, 该是心旷神怡的。
而这里追叙“昔游”时却用了一个“悲”字。
这个悲, 是今天的悲, 是从今天的悲追溯昔日的乐;而反过来, 也可以说, 正因为想起当时的游乐, 就更觉得当前处境之可悲。
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 “情能移境, 境亦能移情。
”这一句诗是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 为昔日的欢乐景物注入了今天的悲伤心情。
诗的第二句“今春花鸟作边愁”, 是从昔游的回忆写到今春的边愁。
一般说来, 鸟语花香是令人欢乐的景物;可是, 这些景物却使诗人更想起自己正在流放去边疆的途中。
鸟语也好, 花香也好, 在诗人心目中只构成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这一句诗是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
诗人缘情写景, 因而景随情迁。
如果就艺术手法来说, 以“花鸟”与“边愁”形成对比, 是从反面来衬托边愁。
与杜审言的这句诗有些近似的有杜甫《春望》诗中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一联, 司马光的《续诗话》评这一联诗说: “花鸟平时可娱之物, 见之而泣, 闻之而悲, 则时可知矣。
”这里, 以花鸟可娱之物来写“感时”、“恨别”之情, 采用的也是反衬法。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 对杜甫有直接影响。
“花溅泪”、“鸟惊心”一联, 可能就是从“花鸟作边愁”这一句化出的。
诗的第三句“独怜京国人南窜”, 是整首诗的中心, 起承上启下作用。
上两句, 忆昔游而悲, 见花鸟成愁, 以及下一句为江水北流而感叹, 都因为诗人远离京国, 正在南窜途中。
上下三句都是围绕着这一句, 从这一句生发的。
但这一句还没有点到《渡湘江》这个题目。
最后一句“不似湘江水北流”, 才提到湘江, 点破诗题, 而以“水北流”来烘托“人南窜”, 也是用反衬手法来加强诗的中心内容。
这首诗, 通篇运用反衬、对比的手法。
诗的前两句是今与昔的衬比, 哀与乐的衬比, 以昔日对照今春, 以园游对照边愁;诗的后两句是人与物的衬比, 南与北的衬比, 以京国逐客对照湘江逝水, 以斯人南窜对照江水北流。
唐宋诗词鉴赏论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跨马安天下,提笔慰苍生!当历史化作尘埃,仿佛风一样拭过,只有遗留下来的只言片语,但,透视那昔日魏王风骨之建安,却已足够!《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从表面上看,曹操是在抒个人之情,感叹时间匆匆,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
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感染广大“贤才”,提醒他们人生就象“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岁月流逝已经很多,应该立志报国,到这里来施展抱负。
经分析便不难看出,诗中浓郁的抒情气氛包含了相当强烈的政治目的。
这样积极的目的而故意要用低沉的调子来发端,这固然表明曹操真有他的愁思,所以才说得真切;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通过这样的调子更能打开处于下层、多历艰难、又急于寻找出路的人士的心扉。
所以说用意和遣词既是真切的,也是巧妙的。
在前八句诗中,主要的情感特征就是一个“愁”字,“愁”到需要用酒来消解,“愁”这种感情本身是无法评价的,能够评价的只是这种情感的客观内容,也就是为什么而“愁”。
为着统一国家这种有进步意义的目的而愁,这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
‘人生几何’发端,盖传所谓古之王者知寿命之不长,故并建圣哲,以贻后嗣。
”这可以说基本上懂得了曹操发愁的含意;不过所谓“并建圣哲,以贻后嗣”还未免说得迂远。
曹操当时考虑的是要在他自己这一生中结束战乱,统一全中国。
与汉高祖唱《大风歌》是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这八句情味更加缠绵深长了。
“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鉴赏古诗词的作文
鉴赏古诗词的作文Appreciating ancient Chinese poetry is a significant asp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Through reading and analyzing these classical poems, we can gain insights into the wisdom, emotions, and life experiences of ancient Chinese people. 通过阅读和分析这些古典诗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情感和生活经历。
Each poem is like a mirror that reflects the values and beliefs of the era in which it was written. 每一首诗歌都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它所处时代的价值观念和信仰。
Therefore, by studying ancient poetry, we not only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the language, but also appreciate the cultural heritage it represents. 因此,通过学习古诗词,我们不仅欣赏到语言之美,还能欣赏到它所代表的文化遗产。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oets in Chinese history is Li Bai, who lived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李白,他生活在唐朝。
His poem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romanticism, freedom, and love for nature. 他的诗歌以浪漫主义、自由主义和对自然的热爱而见称。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
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古诗赏析作文(精选7篇)古诗赏析作文篇1一首《赠汪伦》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
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深厚情谊。
李白外出游览时路径桃花县,在村民汪伦家做客。
临走时,汪伦来送行,为李白跳了一只舞。
于是李白作了这首诗赠给汪伦作纪念。
诗中充分表达了李白对汪伦的情谊。
正如诗中写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就是讲即便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过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而前两句叙事,“将欲”与“忽闻”相照应,写出了诗人惊喜的情态。
“将欲”,正是小舟待发之时;“忽闻”正表示处于意料之外,汪伦用民间最隆重的踏歌舞来欢送李白,这让诗人怎能不感动呢!而这让诗人怎来表达呢?桃花潭就在附近,于是诗人有感而发用桃花潭来和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作比较。
而这两句就用了“不及”来把两个不相干的事物连在一起。
拿“深千尺”的桃花潭水作参照物,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这样既深动又耐人寻味。
潭水已“深千尺”了,那么汪伦的情谊有多深呢?我觉得这《赠汪伦》及自然,直抒真情,十分感人。
……古诗赏析作文篇2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朗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折断的戟沉埋在沙子中,虽长满了锈,但还是没有烂掉,把它放在水中洗一洗,磨一磨,显示出它是三国时期留下的兵器。
诗人联想当初,在那里发生了赤壁大战,那时要不是起了东风,让周瑜有机可乘,火攻成功,那么东吴就会失败,连大乔小乔也会变成曹操的俘虏,锁在铜雀台上让他尽情享受玩乐了。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的前两句,写的是诗人在长江边散步偶尔发现一只断了的戟,从这只断戟联想到了那次赤壁大战。
后两句写诗人对这次大战的看法。
人们都认为周瑜在这次战争中的伟绩可佳,而诗人却全面地看问题,如果当时没起东风助周,那么东吴就会失败,曹操便会大获全胜,历史就会改写。
诗人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使诗篇既有韵味又让人深思。
折断了的戟,使人深思,大战中的东风,更让人难忘。
若真的没有那东风,周瑜能赢吗?打赢一场战争是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论文4篇第一篇一、正确认知古诗词对于高中语文学习的积极意义在我国的历史文化中,诗词是伟大的民族瑰宝。
古诗词映射了灿烂文明的古代文化,古诗词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厚的意境,延续流传到今天。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精神。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语文科目都以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古诗词是人文精神发展的代表。
我国的古诗词能够千古流传,是因为古诗词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从多个角度反映了时代变迁的影像。
《诗经》蕴含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楚辞》印证着人文理念的升级。
古诗词是灵魂的沉淀,是文化的积累。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可以从根本上塑造学生的人格,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古诗词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闪光之处。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精神与审美追求古诗词教学中的核心手法就是培养学生的精神享受。
语文是思想的集合,语文在思想内涵上,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人性的光辉。
例如李白的诗浪漫而宽阔,杜甫的诗蕴含了人间真情的浓厚,陆游的诗展示着家国情怀。
古诗词会从一个又一个角度,提高学生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从个性层次上突出审美的追求。
我国的教育重视爱国主义思想,重视人性的善良与生命的价值。
古诗词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语句的凝练,迸发出情感的诉求,融入到情感的世界中。
这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培养学生自身素养的重要体现。
三、运用朗诵促进语句的理解朗诵是学习古诗词最为恰当的方法。
古诗词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词语,会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目光。
通过朗诵能够逐渐深入到诗词的核心。
教师在课堂上运行朗诵的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体会出诗词所要表达的含义。
例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是喜悦的情绪,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的情感是忧思。
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表达的是悲壮,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的心胸,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凄婉哀伤。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一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
赏析/鉴赏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
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
”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
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
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
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
“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
“宝篆”,盖今之盘香。
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
“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
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
对唐诗宋词的鉴赏作文【范文5篇】二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1.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2.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3.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4.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简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第一篇: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论文《中国古代诗歌》论文综述中国古代诗词的鉴赏78kXXX班学号:XXXXXXX 姓名:XXX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文字最精练,内涵最丰富的艺术形式之一,好的古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修养,下面我从两个部分来谈谈如何鉴赏诗歌。
一.抓住意象,把握意境,弄清基调,分清类型。
鉴赏古诗词,首先应当明确,作者是通过什么意象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
意象,即被赋予了特定意义的事物,如杜鹃,往往代表着思乡;柳与留谐音,与留恋有关;月亮与思乡念家、思念亲人、盼望团圆有关;雁与乡愁有关……了解通过这些意象所创设的生活图景;知道作者是如何将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相融合的,从而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明快高亢还是阴暗低沉,是喜悦欢愉还是凄苦悲凉,是豪迈壮观还是闲适淡雅……最后根据诗词内容将其大致分为五类:1.咏物言志诗这类诗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借景物来表达自己高远的志向,一种是表达自己高洁的品质。
如唐·李忱的《瀑布》“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诗。
诗中描绘了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艺术形象——瀑布,作者就是借瀑布的形象,表达出自己一往无前的豪情壮怀。
又如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其中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要香如故”,也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高洁的品格。
还有,如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诗人也是借苔不为环境所限依然青春焕发、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苔不为自己弱小而自暴自弃、敢于争先的品格,寄托了自己自适其乐、不甘示弱,高雅俊洁的人格精神的。
2.送别诗送别诗或是叮咛对方、劝慰对方,或是表达一种依依不舍之情,或是表达别后的思念等等。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知道,“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
相传长安东有一桥名为灞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因此后世就习惯用“折柳”来作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诗词鉴赏范文1500字
一、古诗词鉴赏作文1500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翠竹有心扎根破岩,才有了“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洒脱坚毅。
人亦如此,让心灵扎根,目标在前,才有了拼搏的动力。
泰戈尔说:“种子向往春天时便成了花。
”有心最要紧,让心灵在向往中扎根,便有了破土而出的力量。
我想起“草原曼巴”王万青。
谁能想到这个都市的骄子,能够扎根艰苦的甘南玛曲45年?“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位心怀梦想的大学生,克服重重困难,扎根藏区工作,仅仅用好奇的字眼来诠释是远远不够的。
与时代同步,是一种信念、一种理想的力量,在不断驱使着他用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
有心最要紧,坚韧的心灵就此扎根于梦想的土壤。
因为有心,所以奔跑,即使跌倒了也要爬起;因为拼搏,所以成功,泪水与汗水中都盛满了希望。
王万青让心灵扎根,在奔跑中昭示:坚韧的生命就是如此骄傲。
他因为口吃而自暴自弃,他因登台演讲而遭人嘲笑,然而他——德摩斯梯尼,这个坚韧的灵魂,将自己的灵魂扎根于希望,每天含着石子,面朝大海朗诵。
清朗的海风吹送来梦想的芬芳,海浪宣读着誓言与他为伴。
有心最要紧,五十年如一日,他终成希腊最伟大的演说家。
他有心扎根,让灵魂飞翔,他在演讲台上,用清晰流利的言语向人民诉说着梦想的力量,让人们懂得:有心最要紧,唯将心灵之根深深扎住,以努力和拼搏为翼,才能展翅飞翔。
还记得“索道医生”邓前堆吗?这个28年来来来往往于怒江两岸的乡村医生,为村民健康担忧。
曾经迷茫,也曾经退缩,然而心中有爱却让他在苦难中觉醒,让自己的心灵扎根于怒江的热土。
有心最要紧,所以在冰冷的索道上,他以赤诚的奉献,奏出了旷世的绝响,在绳索上起舞,在怒江边歌唱。
他把根扎在风雨故土,在这个风波迭起的时代向人们昭示:心灵是棵会开花的树,唯有心扎根,方能绽放梦想,让生命飞翔。
有心最要紧,少一些“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浮躁,多一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信念;有心最要紧,少一些“无言谁会凭栏意”的孤愁,多一份“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豪情;有心最要紧,在拼搏中让梦想的种子开出了绚烂的花,芬芳之中,踏出一路花香!二、求诗歌鉴赏,1500字西北早雪,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
古典诗词鉴赏集作文
古典诗词鉴赏集作文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匆匆忙忙,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古典诗词中的韵味和美妙。
然而,当我有一次偶然间沉浸其中,才发现那是一个无比精彩的世界。
记得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周末,外面的世界被雨水笼罩,湿漉漉的,让人的心情也有些沉闷。
我百无聊赖地在家里翻找着,想要找点事情来打发时间。
无意间,我从书架的角落里抽出了一本泛黄的。
轻轻翻开书页,一股陈旧的书香扑鼻而来,仿佛瞬间将我带回到了唐朝的那个盛世。
我看到了李白那豪迈奔放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想象着他在酒肆中,挥笔写下这千古名句时的洒脱与自信,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敬佩。
再往后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呈现在眼前。
我闭上眼睛,努力去想象那广阔无垠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腾,黄河边上那一轮圆圆的落日,将天地都染成了橙红色。
这画面是如此的清晰,仿佛我就站在那沙漠之中,亲身感受着那寂静而又壮丽的景色。
读着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仿佛看到了他那忧国忧民的愁容,感受到他那颗为天下苍生而跳动的心。
他自己身处困境,却还心系着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们,这种伟大的情怀让我感动不已。
当我读到白居易的时,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我为之动容。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在白居易的笔下被描绘得如此细腻,让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在宫中的恩爱场景,以及马嵬坡下杨贵妃的香消玉殒。
还有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那种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让我热血沸腾。
仿佛能看到边疆的战士们,在寒风中坚守着岗位,为了国家的安宁,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些诗词,有的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有的让我体会到了人间的真情,有的让我领略到了历史的沧桑。
它们就像是一扇扇窗户,让我透过它们看到了那个遥远而又迷人的时代。
在这个阴雨的周末,我沉浸在古典诗词的世界里,忘记了外面的潮湿和烦闷。
唐诗鉴赏论文唐代诗歌鉴赏论文
诉衷情
与“象”(实写)的统一,是诗 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 西,是诗人感情的载体。
意境,“意”乃诗人要表 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
草 中
的 形 象
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
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
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
这类题答题的一般步骤:① 找出意象→② 分 象,才能谈鉴赏诗歌的其他方面。
18
···················································
这类题答题的一般步骤:① 描述物象的基本特 征→② 结合表现手法具体分析→③ 揭示物象的社 会意义
【示例】 简析在下面这首诗中,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 我形象的?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 的形象。(步骤一)“寒”字点明了梅花生存条件的恶 劣,“迥”字表明早梅的与众不同,“白玉条”,疑梅为 雪,表现早梅的冰清玉洁。(步骤二)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 象。(步骤三) 古代诗歌中还有一些物象,如草木花果、鸟兽虫鱼 以及月露风云等,由于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以及民
这类题答题的一般步骤:① 扣住“景”“情”概括 提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系“景”“情”理清思路→③ 结合具体诗 句谈“情”“景”关系
【示例三】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 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词鉴赏——走近时代造就的才女屈原在充满爱国激情的抒忧发愤之作《离骚》中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的积淀中,无数风流人物所留下脍炙人口的篇章深深震撼着后人。
在古典诗词的赏析中,我们又何尝不是慢慢积累,斟酌古代诗人的用词技巧,联系当时的生活背景,国家,仕途命运,品析诗词中所寄予的情怀。
古典诗词之所以散发着无穷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正源自古代文人用笔的高超,以及对现实生活、仕途、国家命运的深刻品寓。
高中时代,忙于备战高考,少有时间品读李清照的作品,泛读中感受到她的情怀,婉转缠绵的笔作,内心世界的强大,婉约派的巅峰之作深深地打动着我。
老师在课堂上也曾赏析了李清照的词并分析了她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遭遇。
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
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
词的风格委婉、清新,感情真挚,给人一种莫名的安静的感觉,或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或沉重忧虑、沉郁感伤,自然的语言、抑扬顿挫的音律、至情感性的感情代代流传着,带给人美的感染、带给人至高的艺术氛围,引起历代文人难以忘怀的共鸣。
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显得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
她从女性特有的心理出发,挑选怅惘悲愁时所容易联想到的事物,用女性独有细腻的笔法加以组织,因而更加别有风致,独树一帜。
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巨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人称"易安体"。
下面就赏析其《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词的整体把握】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完了在炉金兽。
美好的节日又到重阳,洁白的瓷枕,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透。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飘满双袖。
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加消瘦。
2、【词中名词释义】词中出现的名词解释:永昼:漫长,悠长的白天。
瑞脑:即龙脑,是一种香料名。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用于焚烧香料。
玉枕:瓷枕的美称。
纱厨:纱帐,一称碧纱帐。
东篱:语出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后即以东篱指代赏菊之处。
暗香:幽香。
这里指菊花的香气。
帘卷西风:“西风卷帘”的倒文。
黄花:指菊花。
3、【全词具体赏析】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早期和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所写,九月重阳,登高怀旧,倍加思亲,此时的她与丈夫分隔两地,孤苦伶仃,整首词通过悲秋伤别来抒写词人的寂寞与相思情怀。
上片"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主要描写秋凉情景。
“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布满整个天际,更罩满词人心头。
一天从早到晚,这种阴沉沉的天气最使人感到愁闷难捱。
外面天气不佳,只好待在屋里,烦闷的情绪涌上心头,可惜至爱的丈夫不在身边,孤苦伶仃更与谁人说。
“瑞脑消金兽”一句,转写室内情景:她独自看着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出神,侧面道出了时间的漫长以及生活的百无聊赖,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又是重阳佳节了,天气骤凉,睡到半夜,凉意透入帐中枕上,对比夫妇团聚时闺房的温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上片寥寥数句,便把一个闺中少妇心事重重的愁态描摹出来。
她走出室外,天气不好;待在室内又闷得慌;白天不好过,黑夜更难挨;坐不住,睡不宁,真是难以将息。
“佳节又重阳”在中华这片热土上有着深刻寓意,古人对重阳节十分重视,盼望家人团圆,游子能够回到父母亲身边,亲友团聚,相携登高怀旧,佩茱萸,饮菊酒,共享天伦之乐。
从天气到瑞脑金兽、玉枕纱厨、帘外菊花,词人用她愁苦的心情来看这一切,由环境深入到内心世界,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彩。
下片“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写重阳节这天赏菊饮酒的情景。
把酒赏菊本是重阳佳节的一个重要习俗,无奈丈夫游玩未归,孤身一人,李清照在屋里闷坐了一天,直到傍晚,才强打精神“东篱把酒”。
可是,酒意渐浓信未解,忧伤压抑的情怀并没有得到一丝宽解,反而在她的心中掀起了更大的感情波澜。
重阳是菊花节,菊花开得极盛极美,她一边饮酒,一边赏菊,染得满身花香。
然而,她又不禁触景伤情,菊花再美,再香,也无法送给远在异地的亲人。
“有暗香盈袖”一句,暗写她无法排遣的对丈夫的思念。
她实在情不自禁,再无饮酒赏菊的意绪,于是匆匆回到闺房。
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
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有所不同。
这是构成“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末尾三句设想奇妙,比喻精彩。
“消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
“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
匆匆离开东篱,回到闺房,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把酒相对的菊花,顿感人生不如菊花之意。
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
为末句“人比黄花瘦”作环境气氛的渲染,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取义新奇传神,言情含蓄。
菊花即使形态凋残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顿生人不如菊的悲催落寞之感。
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取譬多端,含蕴丰富。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工稳精当,是词人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消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
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愁”、“凉”二字。
深秋的节候、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
这便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
下片写重阳感怀。
首二句写重九赏菊饮酒。
古人在旧历九月九日这天,有赏菊饮酒的风习。
唐代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就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之句。
宋时,此风不衰。
重阳节这天,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满了衣袖。
这两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状却截然不同了:“莫道不消魂,帝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
就上下片之间的关系来说,这上片写的是原因,下片写的是结果。
4、【词中表现主题的手法】词中巧妙地运用到比喻的手法,以花喻人瘦,由于菊花的体态瘦削,一派凋残的形象,人老花黄,作者把自己与菊花的整体形象结合得十分紧密,极合女词的情致,耐人寻味。
也可说是运用了烘云托月的手法,有藏而不露的韵味。
下片写菊,并以菊喻人。
但全篇却不见一“菊”字。
“东篱’,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但却隐去了“采菊”二字,实际是藏头。
“把酒”二字也是如此,“酒”字之前,本来有“菊花”二字,因古人于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风习,这里也省略了“菊花”二字。
再如“暗香”,这里的“暗香”指的是菊花花蕊的香气。
“黄花”,也就是“菊花”。
由上可见,全词不见一个“菊”字,但“菊”的色、香、形态却俱现纸上。
词中多此一层转折,吟味时多了一层思考,诗的韵味更加浑沉。
设问手法也是词中饱受后人称赞的艺术特点。
“莫道”句带有反诘与激问的成分。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
“愁”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
可以说,全篇画龙,结句点睛,巧妙结合,相映成辉,创设出了“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5、【个人感悟】通过全面学习《醉花阴》这首词,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写的是思亲,但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语句,用叙事的方式,表达了内心世界深深的思亲的愁苦,显的很沉重高雅。
通过深秋环境的渲染,描述了重阳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更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抒发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寂的心情。
整首词宛如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
词人的愁情,能穿透时空,盾破天际,引起每个人内心的共鸣。
李清照的词美,美在含蓄,美在幽婉,美在词法用功之妙。
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想必李清照的词将陪伴我左右,欣赏的不仅是她傲人的才华,更是她豁达的胸襟,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女性,她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坎坷,国破,家亡,财散,再嫁,离婚,还没有子嗣。
她凭借顽强的意志挺住了,她现在留存下来的文学作品,诗,词,和文,全部加起来也就不过七八十篇,但其地位与多少大作家,文豪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平起平坐,她无疑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过去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