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0c962af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6b.png)
自我小测1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的产物B.对资本主义“理想王国”的失望C.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和弊病开始暴露D.是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产物2《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寄托了诗人对一个充满爱的光辉的理想社会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理想自由的追求。
这位诗人是()A.雪莱B.雨果C.拜伦D.巴尔扎克3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风靡欧洲。
下列文学作品体现了浪漫主义风格的是…()①《唐璜》②《西风颂》③《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④《双城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有关近代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它的兴起与资本主义社会的问题逐渐暴露有关②它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③它将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作为唯一内容④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双城记》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6直到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
德国在拥有“思想的天空”方面的主要成就是()①雪莱创作《西风颂》②司汤达创作《红与黑》③海涅创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D.②④7革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A.《战争与和平》B.《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人间喜剧》D.《母亲》8. 荒诞派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戏剧创作。
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B.用理智的手法去反映荒诞的生活C.用轻松的喜剧形式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D.舞台形象和情节支离破碎9. 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均引起轰动。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4单元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7875cd3914791711cc791793.png)
学业分层测评(十六)(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从而“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
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解析】材料所示的创作风格应是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的失望,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就是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故B项正确;反映“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应该是现代主义文学,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浪漫主义,不是批判现实主义,故D项错误。
【答案】 B2.“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这是德国作家席勒对某一文艺流派创作风格的概括。
下列文学作品中,最符合这种创作风格的是() A.《十日谈》B.《唐璜》C.《人间喜剧》D.《战争与和平》【解析】题中信息“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十日谈》是薄伽丘的作品,属于写实主义短篇小说集,故A 项错误;《唐璜》为拜伦浪漫主义作品,故B项正确;《人间喜剧》为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C项错误,《战争与和平》为托尔斯泰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故D项错误。
【答案】 B3.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约翰·济慈写道:“除了心灵情感的神圣性和想象力外,一切都不可靠。
啊!来到这个世上首先是为了感情而非思想。
”与其理念最接近的作家是()A.拜伦B.巴尔扎克C.列夫·托尔斯泰D.贝克特【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情感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拜伦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故A项正确;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故B、C两项错误;贝克特是现代主义文学代表,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 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e1b255cb9f3f90f76c61ba1.png)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随堂检测]1.恩格斯指出:“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情境催生了( ) A.批判现实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无产阶级革命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选B。
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是当时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提取有效信息,故B项正确;现代主义文学是在两次大战和经济危机影响下产生的,故D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故C项错误;19世纪中期,西欧资本主义普遍确立,拜金主义盛行,社会矛盾日趋尖锐,文学领域中兴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故A项错误。
2.英国作家萧伯纳在剧作《人与超人》中有一句名言:“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
”这表明他( )A.具有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B.认为享受自由是人的天性C.对现实采取了逃避态度D.采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解析:选A。
“自由意味着责任,这就是多数人害怕自由的缘故”这句话反映了社会上一些人的想法。
要自由就要负起相应的责任,这是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故排除C、D 两项。
B项所述与题目无关,排除。
本题选A项。
3.下列文学作品中,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的是( )①《西游记》②《红楼梦》③《人间喜剧》④《等待戈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选C。
“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描写具体场景”体现的是现实主义的特点。
《西游记》属于浪漫主义小说,故①错误;《红楼梦》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②正确;《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小说,故③正确;《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荒诞派戏剧,故④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4.1957年,著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
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 ) A.《西风颂》B.《等待戈多》C.《人间喜剧》D.《十日谈》解析:选B。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995d43e6c175f0e7cd13742.png)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作业岳麓版必修3基础巩固1.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乔治·戈登·拜伦是杰出代表。
拜伦诗篇的特点()①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②歌颂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完美③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的丑恶④塑造了一些追求个人幸福、自由的人物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 D解析拜伦的作品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反映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在这种“令人极度失望”的社会背景下兴起的文学流派是() A.启蒙文学B.现实主义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答案 B解析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革命和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人们极度失望,反映在文学领域是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故选B项。
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30年代后兴起,现代主义文学兴起于两次世界大战后。
3.“这是一种纯文学的写作手法。
它借用虚构等艺术手法在作品中去尽政治谎言、道德谎言、商业谎言等谎言,客观地呈现现实生活、人性特征等。
”下列人物的名作符合这一艺术风格的是()A.拜伦B.雨果C.巴尔扎克 D.贝克特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和再认能力。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
A、B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作者,C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D是现代主义文学荒诞派的开山之祖。
因此选C项。
4.《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是德国著名诗人海涅的作品,“忧郁的眼里没有眼泪,他们坐在织机旁,咬牙切齿:德意志,我们在织你的尸布,我们织进去三层诅咒——我们织,我们织!”这应属于哪一文学流派()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荒诞主义答案 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从材料内容分析,应属于现实主义的文学流派。
5.存在主义文学,二战前产生于法国,四五十年代流行于整个西方世界,主要表现世界的荒诞、人生的痛苦,表现人的精神自由和选择自由,注重剖析人的情感。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69151ec172ded630b1cb65b.png)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复习与练习1、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都经历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者改革,资产阶级的统治基本确立;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金钱主导一切;文化上: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更为美好的社会2浪漫主义文学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①浪漫主义文学最本质特征是它的主观性,把理想作为现实加以描写和歌颂,注重内心生活描写;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以客观真实生活作为描写对象,他们的作品都成了一种时代的记录。
②浪漫主义作家对现实强烈不满,偏重于理想和幻想的追求,把现实和理想对立起来,着重描写他们认为最好最美的,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生活和艺术典型;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不满,是充分揭露和批判这个社会,探索导致社会罪恶的本质根源。
③浪漫主义文学着力描绘自然景物,主张社会回到“自然状态”,以表达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文化和工业文化的厌恶;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则注重观察生活,描写环境和生活细节重视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从而塑造出文学史上一大批典型人物形象。
3.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2)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
4.拜伦(1)作品风格:拜伦的诗篇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激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拜伦式英雄”。
(2)代表作:叙事长诗《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和《唐璜》。
由于参加希腊民族解放战争,拜伦的最后一部长诗《唐璜》未完成。
但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气势宏伟,批判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5.雪莱:(1)作品风格:将人类的未来寄予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热情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代表作:《西风颂》。
这是是一篇体现乐观精神的浪漫杰作,它以寒冷的冬天比喻腐朽黑暗的社会状况,以明媚温暖、充满生机的春天比喻光明美好的未来,用冬去春来这一浅显的事理鼓舞人们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腐朽中看到生机。
_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跟踪训练题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
![_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跟踪训练题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ed5a62dbbb68a98270fefa7d.png)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1.18—19世纪的欧洲、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成一无是处,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
这表明“他们”( )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2.19世纪,有一种文艺思潮盛行欧洲,有文艺理论家认为“这类文学的本质,是为捍卫纯粹自由而逃避现实”。
下列属于“这类文学”代表性作品的是( ) A.《哈姆雷特》 B.《西风颂》C.《人间喜剧》 D.《复活》3.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4.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5.发表于1970年的美国短篇小说《玻璃山》,全文共分为100段,每段平均才一句话,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出顺序,从1到100似购物清单的罗列以表面的数字逻辑和平行结构分解了文章的中心,从而凸显出上下文联系的不紧密。
这一风格( )A.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B.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模仿C.强调整体把握文章主旨D.突出文章主旨的明确性6.20世纪中期,有作家认为:文学作品应该“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
该作家主张( ) A.以写实手法来塑造人物B.注重描写社会底层心声C.弘扬启蒙时代理性精神D.发掘人内心深处的奥秘7.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其创作风格是(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8.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虽以主人公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练习: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8b96fca2161479161128a6.png)
本资源的初衷,是希望通过网络分享,能够为广阔读者提供更好的效劳,为您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强的动力和保证 .内容由一线名师原创,立意新,图片精,是非常强的一手资料 .根底夯实1.18 -19世纪的欧洲、美国,出现了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作家、艺术家,他们把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看成一无是处,推崇虚幻的"田园生活〞.这说明"他们〞()(导学号52400057)A.对自然风光的喜爱B.对科技开展的期盼C.对古典主义的推崇解析文学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18 -19世纪是西方工业革命时期 .工业文明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并没有使生活变得更美好,这种社会现实引发了知识分子的思考,.答案D"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以下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A.?人间喜剧?B.?等待戈多?? D.?战争与和平?解析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开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应选C项.答案C,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解答此题须注意两个关键信息:时间信息与艺术风格特征.从时间上来看,古典主义17世纪,浪漫主义盛行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都盛行于19世纪中叶以后,故可先排除A、B两项;根据题干信息"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可以判断,其艺术风格特征是客观与写实,排除D项,故C项正确.?无边的土地?里,生动地再现了可可庄园主的发迹和混血种工人的非人生活,揭示了巴西封建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以下作品与其创作风格最|为相似的是()A.?唐璜?B.?西风颂?? D.?巴黎圣母院?,作品再现了"混血种工人的非人生活〞"揭示了巴西封建时代的主要社会矛盾〞,由此可推断,亚马多的创作风格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选择C项.?西风??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故排除.?巴尔扎克论?中说: "金钱问题是他最|得意的题目……他的系统化的能力和他对人类丑处的明目张胆的偏爱创造了金钱和买卖的史诗.〞以下作品与材料中"他〞的作品风格相同的是()A.?战争与和平?B.?唐璜?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他〞是指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A项是现实主义作品;B、C、.,没有标点,不分段落,充分表达人物意识的自然流动 .以下作品与该小说风格一致的是()A.?西风颂?B.?等待戈多?? D.?十日谈?"内心独白〞"不分段落〞反映了主人公思想空虚,逻辑混乱.这属于现,而?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荒唐派的代表.能力提升7.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A.荣耀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对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可以判断,题干材料主要表达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C项正确;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A、B 两项与启蒙思想有关,D项与现实主义文学有关,故A、B、D三项都排除 .,结果将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诡谲〞"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材料评价的文学流派是() (导学号52400058)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荒唐的程度〞"似是而非的诡谲〞"新奇形式〞"精神贫困〞,都反映出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故D项正确,A、B、.9.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西风颂? 材料二?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的多卷本巨著,是他以毕生精力完成的光芒创作群,堪称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迹.在这里,他以清醒的现实主义笔触, "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它再现了1816 -1848年,也就是"|王政复辟〞到七月|王朝期间广阔的社会图景.材料三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请答复:(1)材料一中的"西风〞有何寓意?该作品的特征是怎样的?(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风格有何不同?,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认识 .寓意:是一种打破旧世|界,追求新世|界的精神.特征:浪漫主义.,材料一的风格是浪漫主义.相比材料一,材料二更加强调真实具体地描写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现实,着力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创作形式以小说为主.(3)观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欧洲没有出现像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平等、民主的美好景象,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对现实的不满促进了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3学案: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3学案: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afed1504a1b0717ed5dd2a.png)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1.时代背景(1)欧洲革命或改革成功后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美好景象。
(2)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到文学领域。
2.主题思想(1)“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渴望冲破阻碍个性解放的思想藩篱.(2)揭露丑恶现实的同时,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体现了理想主义的追寻。
3.代表人物(1)拜伦:①作品风格: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拜伦式英雄"。
②代表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后者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2)雪莱:①作品风格: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②代表作:《西风颂》。
4.创作特点(1)想象力丰富,注意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
(2)对下层劳动人民寄予深切同情,极富感召力。
二、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杰作1.时代背景(1)随着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
(2)资本主义社会日趋尖锐的矛盾,促使人们对社会现实进行冷静、深刻的审视与批判.2.代表作品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和俄罗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1)《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尤其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方面可谓入木三分,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2)《战争与和平》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
3.作品特点(1)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注重细节描写,通过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2)揭露被金钱扭曲的丑恶灵魂格外犀利,抨击罪恶的社会现实更具震撼力,提供了认识社会人生的镜子,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代表作—-《母亲》1.背景:19世纪中叶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风起云涌。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同步测试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 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5e90b3eaf1ffc4fff47ac23.png)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1.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 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 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 人性解放的渴望2.斯特拉霍夫这样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近千个人物,无数的场景,国家和私人生活的一切可能的领域……到英雄主义的最崇高的冲动和领悟透彻的沉思——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
”这一文学作品的风格是()A. 古典主义B. 浪漫主义C. 现实主义D. 现代主义3.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学者前来演讲,演讲题目包括“拜伦的诗歌创作”、“雪莱与《西风颂》”等。
此外,学校还安排了一场音乐会,由钢琴家表演一场贝多芬的交响曲。
下列最适合这次文艺活动主题的是A. 古典主义文艺B. 批判现实主义文艺C. 浪漫主义文艺D. 现代主义文艺4.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生活空间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金钱至上等社会观念影响下出现了城市冷漠化问题。
下列能够反映这一问题的文艺作品是A. 《唐璜》B. 《人间喜剧》C. 《英雄交响曲》D. 《日出·印象》5.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B. 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C. 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D. 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待戈多》的面世以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荒诞剧的形式为贝克特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种荒诞剧所反映的主题是()A. 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B. 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C. 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D. 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7.“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和戏剧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第17课诗歌、小说和戏剧](https://img.taocdn.com/s3/m/355a356401f69e3143329476.png)
【即墨市市北中学高二历史导学案编号:16【课前预习案】一、浪漫主义文学(一)兴起的历史背景1.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中叶,是欧洲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的年代。
2.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欧洲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3.人们对社会的失望和对现实的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1、拜伦: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代表作品:《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唐璜》: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2)诗作风格: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抨击现实丑恶,辛辣讽刺社会积弊。
2、雪莱:英国浪漫主义诗人1)代表作品:《西风颂》——名句:“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2)诗作风格:乐观主义精神——热情展望未来理想社会的“天才预言家”。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1、富有幻想和激情,用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世界进行鞭挞和控诉。
2、崇尚自由和解放,热情讴歌人民要求自由和民主的斗争。
(四)影响1、支持了当时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2、为欧洲文坛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时间: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二)历史背景1、生产力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2、冷酷无情的金钱交易成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最高准绳,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3、浪漫主义的幻想和激情、抽象的抗议和呐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代表人物及作品1、巴尔扎克:自称法国社会的“书记员”,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1)代表作品:《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2)巴尔扎克为什么创作人间喜剧?是基于对现实的审视和批判,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力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2、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1)代表作:《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罗曼.罗兰赞誉此书是“我们时代里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历史ⅲ岳麓版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
![历史ⅲ岳麓版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ad4fcbfd4d8d15abf234e10.png)
历史ⅲ岳麓版第十七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一】选择题1、〔山东省滨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人人的性格和命运。
”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D、人性解放的渴望【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
题目中的“忧郁”反映了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对于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年代。
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兴起,众多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应运而生。
2.〔2018届潍坊市高二期末考试〕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
这些文学作品的风格特点是()A.想像丰富,寄情人道感化B.深刻剖析,批判社会现实C.荒诞怪异,渲染精神创伤D.典型刻画,讴歌劳工大众【答案】A【解析】考察对西方文学的考察。
关键信息是:“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由此可以判断应是浪漫主义文学,而B、D属于现实主义;C是属于现代主义。
3.〔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有这样一种文学,“它排斥虚无缥缈的幻想、排斥神话故事、排斥寓意与象征、排斥高度的风格化、排除纯粹的抽象与雕饰,它意味着我们不需要虚构,不需要神话故事,不需要梦幻世界。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0c5ca32c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5.png)
教学设计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从容说课19—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经历了转型、动荡到日趋稳定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欧洲在诗歌、小说和戏剧等领域各自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何抓住这两个世纪以来欧洲文学发展的特征并阐明其和政治、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教材内容以点带面,通过介绍拜伦、雪莱、巴尔扎克等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清晰地勾勒出19世纪以来欧洲文学发展的脉络。
如何根据新课标构建教材三维目标,如何落实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将是本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避免面面俱到,可通过设置课内小专题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互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教学重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的主要作品。
教学难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荒诞派戏剧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具准备有关拜伦、雪莱、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等人及其作品的多媒体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识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2.通过分析拜伦、雪莱以及巴尔扎克著作的特征,理解文学作品与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之间的关系。
3.学生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主动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能简单通过名著来解读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等基本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历史现象。
2.能对各种历史资料概括、比较、整理,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学会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重在对具体问题的探究,给学生充分的活动与思考的空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和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通过对名家名著的了解,培养审美情趣、提升艺术品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课前准备(如有的学生讲到拜伦的《唐璜》,讲到雪莱的《西风颂》,讲到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交流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提出以下问题:1.拜伦、雪莱、巴尔扎克等名家,你更喜欢谁的作品?请说说理由。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10698c34afe04a1b071de7f.png)
2015-2016学年岳麓版必修3: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作业1.表现主观理想,抒发自己强烈的个人感情,反映对现实社会不满的文学流派是() A.古典主义文学B.现代主义文学C.浪漫主义文学D.现实主义文学2.某同学在一位近代西方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家的简介中,发现了这样一句结尾语:“他为希腊独立运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文中的“他”是指()A.雪莱B.拜伦C.巴尔扎克D.托尔斯泰3.恩格斯说,他的作品“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说的作家是()A.巴尔扎克B.雨果C.司汤达D.都德4.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各主要文学艺术流派出现的顺序是() A.浪漫主义、古典主义、现代主义B.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实主义C.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D.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5.1969年因“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是()A.托尔斯泰B.雪莱C.贝克特D.巴尔扎克6.20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
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新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7.《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两者的相同点包括()A.两部作品作者的国籍相同B.两部作品的文学流派相同C.两部作品的表现手法相同D.两部作品都揭露丑恶现实8.被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的著作是()A.《人间喜剧》B.《悲惨世界》C.《唐璜》D.《战争与和平》9.英国诗人雪莱豪迈地预言:“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反映了他属于()A.消极浪漫主义流派B.积极浪漫主义流派C.批判现实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10.下列属于19世纪典型的浪漫主义文学风格的是()A.反映对现实失望情绪;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离奇夸张B.典型再现社会的风貌;塑造正面人物,故事生动真实C.故事的背景很不明确;强调表现自我,语言一反传统D.反映了民族革命斗争;现实融入幻想,景象丰富多彩11.《人间喜剧》一开始在中国被译为《人间戏剧》,后来也有人主张应该译为《人间闹剧》,认为作品的故事没有喜剧内容,相反,全部是悲剧。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
![最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精编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a00e7b1cee06eff9aef807f6.png)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编者选题表一、选择题1.(2018·四川南充期末)某种文学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
”由此判断,其文学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由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A材料中“绝对自由,重视情感的抒发”体现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A项正确;现实主义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注重客观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B项错误;近代不存在自由主义文学流派,C项错误;现代主义主要体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有悖于传统,D项错误。
2.有学者在谈到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时,说道:“他们热爱情绪或印象,情节或故事,耳闻目睹或具体经历过的事情,浪漫主义促使人们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以及陌生而又久远的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
”这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作品()A.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B.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C.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D.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解析:A依据材料中对于陌生而又久远的社会(历史时代)产生新的兴趣可知,善于寻觅灵魂深处的记忆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A 项正确;追求人文主义的自由思想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作品的特点,B 项错误;注重描写社会底层的心声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风格,C项错误;主张恢复启蒙时代的理性是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D项错误。
3.法国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虽以主人公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下列与这部小说属于同一流派的作品是()A.《西风颂》B.《双城记》C.《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D.《等待戈多》解析:B《红与黑》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与英国狄更斯的《双城记》属于同一流派,B项正确。
《西风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C两项错误。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属于现代主义文学,D项错误。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7课 诗歌、小说与戏剧练习 岳麓版必修3-岳麓版高二](https://img.taocdn.com/s3/m/7e52c4fe4431b90d6d85c73d.png)
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1.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B.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C.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D.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解析: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关键信息“浪漫主义文学”。
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社会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产生了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代替对现实的批判的浪漫主义,所以“回到中世纪”体现的是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
答案:C2.“强烈不满社会现状,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和强调主观灵感,崇尚自由创作。
在作品中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缈的梦境”的文学流派是(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古典主义的特点是以古典为题材,故A项错误;“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和强调主观灵感”“古代、未来、东方、梦境”符合浪漫主义的特征。
浪漫主义的特点是注重表现人的情感世界,故B项正确;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是批判和揭露社会现实,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心理问题的,在内容、手法上有非理性、反传统的特点,故D 项错误。
答案:B3.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这个流派是指( ) 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可判断该流派与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的特点相符,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4.(2018·全国卷Ⅱ)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湖畔派”是出现在18-19 世纪英国的一个诗歌流派,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自然风景;常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从其创作的内容理解,下列作品和其不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A .《西风颂》B .《唐璜》C.《战争与和平》 D .《巴黎圣母院》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和对“湖畔派”的诗作内容分析,该派别应该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流派。
A、B、D 都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只有 C 选项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
2. 英国诗人雪莱在脍炙人口的诗篇《西风颂》中,豪迈地预言:“西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 。
对这句名言的正确理解是( )A •它反映了一种自然现象,冬天来后,春天不久也将到来B •与“失败是成功之母”意思相近,在经历失败的冬天后,成功的春天也到来了C.相信丑恶的现实总会转瞬即逝,真、善、美会永存D •在经历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社会主义社会一定会到来解析:选C。
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雪莱设想自己是新世界的传播者、歌颂者、号召者,他以美丽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这个新世界的绚丽画面,因此恩格斯称他为“天才的预言家”。
3. 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
”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 《格尔尼卡》C.《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D .《老人与海》解析:选C。
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相对应。
浪漫主义文学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对应材料“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故选C;A 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B、D 是现代主义作品,排除。
4. 雨果在赞扬某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这位文学家是( )A .雪莱B .海涅C.贝克特 D .巴尔扎克解析:选 D 。
本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从材料“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 可判断该文学流派为批判现实主义,选择D 项。
5.经历急剧的变革后,他们已不再满足于“借历史题材和异国情调来抒发主观情感”,而是希望通过对社会现实生活“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
这样一种新的文艺思潮登上历史舞台。
下列作品体现这一思潮的是( )①《唐璜》②《红与黑》③《高老头》④《巴黎圣母院》A .①④B .②③C.①②③ D .②③④解析:选B。
从材料信息“真实、客观和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自己的社会理想”看,这一思潮属于现实主义,②③属于现实主义文学作品,①④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选B 项。
6. 19 世纪40 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社会日益分裂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阵营,1848 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下列作者的表述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A .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B •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D .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解析:选C。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现实主义文学兴起, 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A、B、D 反映了工人的贫困、社会的拜金主义价值观。
C 为苏联社会主义文学,选C。
7. 安徒生是19 世纪丹麦著名作家,被尊为现代童话之父。
他的童话脍炙人口,到今天还为世界上众多的成年人和儿童所传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卖火柴的小女孩》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B .安徒生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成为现代主义的代表C.《皇帝的新装》讽刺皇帝的昏庸和朝臣逢迎的丑态D •安徒生作品批判社会罪恶,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倾向解析:选B。
从对安徒生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到其作品既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同时也有部分现实主义的倾向,但绝对不是现代主义。
故 B 错误。
8. 1969 年法国剧作家贝克特因《等待戈多》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之所以获奖是因为()A •它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的失望、苦闷和迷惘B .它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C.它无论就内容和形式来说都是反传统的D •它“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解析:选D。
戈多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是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寄托,是处于困境中的迷惑不安的人们对于未来若有若无的期望。
贝克特创作《等待戈多》,告诉人们虽然希望不会出现,但生活中还是要抱有希望。
二、非选择题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材料二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预言比起来。
’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三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
”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1) 材料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基本原理?(2) 试述材料二出现的原因。
它又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⑶材料三又反映了哪一流派?其创作的主题怎样?解析:本题考查不同时期的文学流派。
不同的文化潮流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态度经历了由狂热的追求到对各种弊端的失望和不满,由深刻的反思警醒再到精神的迷惘,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也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断演进的心路历程。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⑵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
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3) 荒诞派。
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们不断重复的主题,以此来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画。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阅读与思考(教材P73)请思考:巴尔扎克为什么要创作《人间喜剧》?提示:宗旨是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
巴尔扎克力图使他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用小说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道现象,揭露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腐朽而丑恶的本质,描绘法国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在其宗旨指导下,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誓愿。
二、自我测评(教材P73)1. 拜伦和雪莱的诗歌各具什么风格特点?提示:拜伦创作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和反叛精神的诗篇,猛烈抨击封建专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象,塑造出一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人物,人称“ 拜伦式英雄”。
以长诗《唐璜》为例,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气势宏伟,批判锋芒犀利无比,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诗中充满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两人都经历了19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革命高潮,都支持各国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以诗篇为武器,鼓舞各国人民的斗志,激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2. 以《人间喜剧》为例,简析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提示:背景:19 世纪二三十年代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社会矛盾逐渐尖锐化。
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的逐渐巩固和社会财富的急剧增加,另一方面则是广大人民迅速陷入赤贫。
这种矛盾在文学艺术上仅仅表现为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呐喊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鞭挞资本主义罪恶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腐朽和丑恶的本质,描绘出极为广阔的资本主义社会复杂丰富的生活图景。
它的经典作品,不仅是人们认识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而且为人类文学艺术宝库增添了光彩夺目的瑰宝。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批判现实主义未能指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他们“批判现实” ,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
3. 为什么《战争与和平》被誉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提示:《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
它描写俄国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战争场景,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4. 如何看待《等待戈多》在现代戏剧中的思想价值?提示:贝克特所表现的荒诞,实质上也就是克尔恺郭尔所说的“绝望”。
这种哲学意义上的荒诞之所以产生,乃是因为人类出于理性总是严肃地选择有意义的生活,而世界总是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于是我们怀疑这种意义,怀疑理性,但又无法放弃对有意义的理性的追求,于是构成永恒的冲突,特别是在现实生活危机重重的时代,这种荒诞感会比一般时期更为突出。
借用该作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评语即“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