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主要内容
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范文最新推荐------------------------------------------------------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一)会计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合理地确信其执行的所有审计业务,都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而采取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我们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制订了以下全面质量控制程序:1. 职业道德原则要求并督促全体专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2。
专业胜任能力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
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应把好人员招聘关,严格人事管理,并不断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增加执业人员执行各种类型审计业务的经验,提高其分析问题、处理1/ 11问题的能力。
3。
工作委派我们根据业务规模业务性质及业务的难易程度将审计工作分派给那些具有相应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
4。
督导为了所有执业人员从事的工作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我们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并要求各级督导人员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必要时应当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协助。
5. 咨询在必要时应当向有关专家咨询.6。
业务承接无论是新接受还是连续接受委托,我们都会考虑其独立性,是否有能力完成审计委托,以及委托人的主要管理人员是否正直、诚实等情况。
---------------------------------------------------------------范文最新推荐------------------------------------------------------ 7。
监控我们对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相应程序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针,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审计工作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把审计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程序.(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有重大影响.负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政策和程序中适用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2019年2月20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在使用本准则时,需要结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和保持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其他执业准则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对特定类型业务实施质量控制程序的责任,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规定了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四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为实现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督政策的遵守情况而制定的必要程序。
第五条本准则适用于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运行特征以及是否是网络的一部分等诸多因素。
第六条本准则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遵守本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以及旨在使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该目标而提出的要求。
第七条本准则的目标为提出的要求提供了框架基础,旨在帮助会计师事务所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确定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八条本准则的应用指南对本准则的要求提供了进一步解释,并为如何执行这些要求提供了指引。
特别是,应用指南可以更为清楚地解释本准则要求的确切含义或所针对的情形,并举例说明适合具体情况的政策和程序。
尽管应用指南本身并不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要求,但与恰当运用本准则的要求是相关的。
应用指南提供本准则所涉及的事项的背景信息,并包括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特殊考虑(如适用)。
这些特殊考虑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运用本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运用和遵守本准则要求的责任。
第二章定义第九条职业准则,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一、质量控制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合理保证:1.会计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CPA职业道德规范、业务准则;2.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出具恰当的报告。
二、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1.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业务质量的最终责任人――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2.职业道德规范;执行各类业务都必须遵守客观、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等职业道德原则。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向所有受独立性要求约束的人员获取其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的书面确认函。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应定期(至多5年)轮换一次项目负责人。
3.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有关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的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1)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2)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3)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4.人力资源项目组委派的总原则:保证整体胜任能力(1)项目负责人的委派要求:每项业务委派至少一名项目负责人。
(2)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委派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委派具有必要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时间的员工。
5.业务执行(1)指导、监督与复核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对业务执行实施指导(事前)、监督(事中)与复核(事后)。
指导的具体要求使项目组了解工作目标;提供适当的团队工作和培训。
监督的具体要求追踪业务进程;考虑项目组各成员的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以及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执行工作,是否理解工作指令,是否按照计划的方案执行工作;解决在执行业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考虑其重要程度并适当修改原计划的方案;识别在执行业务过程中需要咨询的事项,或需要由经验较丰富的项目组成员考虑韵事项。
复核的具体要求工作是否已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重大事项是否已提请进一步考虑:相关事项是否已进行适当咨询,由此形成的结论是否得到记录和执行;是否需要修改已执行工作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已执行的工作是否支持形成的结论,并得以适当记录;获取的证据是否充分、适当;业务程序的目标是否实现。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2010年11月1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在使用本准则时,需要结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和保持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其他执业准则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对特定类型业务实施质量控制程序的责任,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规定了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四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为实现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督政策的遵守情况而制定的必要程序。
第五条本准则适用于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运行特征以及是否是网络的一部分等诸多因素。
第六条本准则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遵守本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以及旨在使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该目标而提出的要求。
第七条本准则的目标为提出的要求提供了框架基础,旨在帮助会计师事务所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确定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八条本准则的应用指南对本准则的要求提供了进一步解释,并为如何执行这些要求提供了指引。
特别是,应用指南可以更为清楚地解释本准则要求的确切含义或所针对的情形,并举例说明适合具体情况的政策和程序。
尽管应用指南本身并不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要求,但与恰当运用本准则的要求是相关的。
应用指南提供本准则所涉及的事项的背景信息,并包括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特殊考虑(如适用)。
这些特殊考虑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运用本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运用和遵守本准则要求的责任。
第二章定义第九条职业准则,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监控责任,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质量与风险管理控制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目标是:(一)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的规定;(二)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负责人是指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项目负责人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为实现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而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以及为执行这些政策和监控政策的遵守情况而设计的质量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二)职业道德规范;(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四)人力资源;(五)业务执行;(六)业务工作底稿;(七)监控。
第四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与控制程序形成书面文件,并传达到全体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应当了解、掌握和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及时向会计师事务所反馈其对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主任会计师负责制,主任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承担最终责任。
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应致力于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的培育。
内部文化的形成有赖于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特别是领导层的努力,各级管理层应当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避免重商业利益轻业务质量。
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及其作出的示范对于内部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应当通过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向全体员工强调质量控制政策的程序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促进优秀质量文化的形成。
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小编整理)

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小编整理)第一篇: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一)会计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合理地确信其执行的所有审计业务,都是按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而采取的控制政策和程序。
我们根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制订了以下全面质量控制程序:1.职业道德原则要求并督促全体专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2.专业胜任能力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
为此,会计师事务所应把好人员招聘关,严格人事管理,并不断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增加执业人员执行各种类型审计业务的经验,提高其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3.工作委派我们根据业务规模业务性质及业务的难易程度将审计工作分派给那些具有相应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
4.督导为了所有执业人员从事的工作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我们建立分级督导制度,并要求各级督导人员对各层次的审计工作给予充分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必要时应当聘请相关的专家进行协助。
5.咨询在必要时应当向有关专家咨询。
6.业务承接无论是新接受还是连续接受委托,我们都会考虑其独立性,是否有能力完成审计委托,以及委托人的主要管理人员是否正直、诚实等情况。
7.监控我们对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相应程序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针,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审计工作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把审计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程序。
(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有重大影响。
负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政策和程序中适用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
作为督导人员,应当考虑助理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方式及程度。
1.指导督导人员对于委派给助理人员的工作应当给予适当指导,包括讲清助理人员的工作责任,要求其完成的程序及审计目标,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性质和需要特别关注的重大会计或审计问题,以及其他可能影响具体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的事项。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主要内容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主要内容一、领导责任:高质量的服务控制源于领导层的承诺和积极参与。
领导层应扮演积极的领导角色,定义事务所的价值观和期望,设定明确的质量目标,并监督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二、评估风险与控制: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一套梳理风险的方法和程序,并确保风险评估是准确、全面和及时的。
针对高风险领域,事务所应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程序来减轻潜在风险。
三、人员招聘和培训:会计师事务所应制定招聘和培训政策,确保拥有经验丰富、持续学习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员工。
事务所还应提供必要的培训机会,使员工能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四、执行工作:会计师事务所应按照设定的程序执行工作,确保审计、鉴证和其他专业服务的质量。
工作的执行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和会计准则,并符合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五、监督与复核: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独立的监督和复核机制,对执行工作的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控。
监督和复核的过程应具有及时性、全面性和独立性,以确保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六、独立性和保密:会计师事务所应确保独立性和保密性。
独立性是会计师职业的核心原则,确保其能够提供公正客观的意见和建议。
保密性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防止泄露。
七、处理违规行为和投诉: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一个适当的机制来处理违规行为和收到的投诉。
违规行为包括职业道德的违反以及不合格的工作执行。
投诉处理机制应公正、透明,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八、文件记录: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完整的文件记录,包括与审计、鉴证和其他相关专业服务相关的所有信息。
文件记录应清晰、准确,并按照要求的时间保留期限进行保存。
总之,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提供审计、鉴证和其他相关专业服务时遵循一系列规范,以确保服务的高质量。
通过建立和执行这些准则,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保护公众利益,维护职业声誉,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给利益相关者。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精编版】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保证执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与程序。
第三条本淮则所称控制政策,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及策略。
第四条本准则所称控制程序,是反映会计师事务所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对非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
第二章一般原则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制定以下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二)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运用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以使所有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第八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运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以使各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遵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
第三章全面质量控制第九条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业务规模与范围;(二)组织形式及业务部门的设置;(三)分支机构的设置及区域分布情况;(四)成本与效益原则;(五)人员素质及构成;(六)其他。
第十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不同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相应的全面质量控制程序。
第十一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和运用以下方面的质量控制政策:(一)职业道德原则;(二)专业胜任能力;(三)工作委派;(四)督导;(五)咨询;(六)业务承接;(七)监控。
第十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要求并督促全体专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第十三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确保全体专业人员达到并保持履行其职责所需要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应有的职业道德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为全体专业人员提供适当的专业培训,以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法规类别】注册会计师与会计师事务所
【发文字号】[1996]会协字457号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通知》(发布日期:2007年2月6日实施日期:2007年2月6日)废止,废止日期为2007年1月1日
【发布部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发布日期】1996.12.26
【实施日期】1997.01.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行业规定
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
(1996年12月26日(1996)会协字45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保证执业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和运用的控制政策与程序。
第三条本准则所称控制政策,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确保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采取的基本方针及策略。
第四条本准则所称控制程序,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贯彻执行质量控制政策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方法。
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对非审计业务的质量控制,除有特定要求者外,应当参照本准则办理。
第二章一般原则
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制定以下两个层次的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
(二)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运用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以使所有审计工作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
第八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合理运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以使各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遵照独立审计准则进行。
第三章全面质。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了标准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监控责任,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那么第5101号一业务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那么第1121号一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质量与风险管理控制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目标是:(一)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标准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那么的规定;(二)会计师事务所和工程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工程负责人是指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工程负责人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为实现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而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以及为执行这些政策和监控政策的遵守情况而设计的质量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二)职业道德标准;(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四)人力资源;(五)业务执行;(六)业务工作底稿;(七)监控。
第四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与控制程序形成书面文件,并传到达全体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应当了解、掌握和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及时向会计师事务所反响其对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主任会计师负责制,主任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承担最终责任。
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应致力于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的培育。
内部文化的形成有赖于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特别是领导层的努力,各级管理层应当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防止重商业利益轻业务质量。
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及其作出的示范对于内部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应当通过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向全体职工强调质量控制政策的程序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促进优秀质量文化的形成。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监控责任,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质量与风险管理控制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目标是:(一)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的规定;(二)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负责人是指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项目负责人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为实现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而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以及为执行这些政策和监控政策的遵守情况而设计的质量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二)职业道德规范;(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四)人力资源;(五)业务执行;(六)业务工作底稿;(七)监控。
第四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与控制程序形成书面文件,并传达到全体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应当了解、掌握和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及时向会计师事务所反馈其对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主任会计师负责制,主任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承担最终责任。
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应致力于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的培育。
内部文化的形成有赖于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特别是领导层的努力,各级管理层应当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避免重商业利益轻业务质量。
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及其作出的示范对于内部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应当通过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向全体员工强调质量控制政策的程序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促进优秀质量文化的形成。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实施的质量控制(2010年11月1日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并保持有关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质量控制制度,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在使用本准则时,需要结合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和保持业务质量控制制度。
其他执业准则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对特定类型业务实施质量控制程序的责任,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规定了财务报表审计的质量控制程序。
第四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为实现本准则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督政策的遵守情况而制定的必要程序。
第五条本准则适用于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其他鉴证和相关服务业务的所有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本准则的要求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性质和范围,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和运行特征以及是否是网络的一部分等诸多因素。
第六条本准则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在遵守本准则时应实现的目标,以及旨在使会计师事务所实现该目标而提出的要求。
第七条本准则的目标为提出的要求提供了框架基础,旨在帮助会计师事务所了解需要完成的工作,以及确定是否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
第八条本准则的应用指南对本准则的要求提供了进一步解释,并为如何执行这些要求提供了指引。
特别是,应用指南可以更为清楚地解释本准则要求的确切含义或所针对的情形,并举例说明适合具体情况的政策和程序。
尽管应用指南本身并不对会计师事务所提出要求,但与恰当运用本准则的要求是相关的。
应用指南提供本准则所涉及的事项的背景信息,并包括与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相关的特殊考虑(如适用)。
这些特殊考虑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运用本准则的要求,但并不限制或减轻其运用和遵守本准则要求的责任。
第二章定义第九条职业准则,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监控责任,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的实现,根据《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结合会计师事务所组织结构、质量与风险管理控制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目标是:(一)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的规定;(二)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负责人是指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项目负责人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第三条本制度包括为实现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目标而制定的质量控制政策,以及为执行这些政策和监控政策的遵守情况而设计的质量控制程序,具体包括以下七方面的内容:(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二)职业道德规范;(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四)人力资源;(五)业务执行;(六)业务工作底稿;(七)监控。
第四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与控制程序形成书面文件,并传达到全体人员。
会计师事务所人员应当了解、掌握和执行这些政策和程序,及时向会计师事务所反馈其对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实行主任会计师负责制,主任会计师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承担最终责任。
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应致力于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的培育。
内部文化的形成有赖于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特别是领导层的努力,各级管理层应当牢固树立质量至上的意识,避免重商业利益轻业务质量。
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及其作出的示范对于内部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应当通过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向全体员工强调质量控制政策的程序的重要性以及质量控制目标的要求,促进优秀质量文化的形成。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 ——业务质量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适用于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及相关服务业务。
第三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本准则制定质量控制制度,以合理保证:(一)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以下分别简称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本准则将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统称为业务准则)的规定;(二)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负责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业务报告上签字的主任会计师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第四条质量控制制度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为实现本准则第三条第一款规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以及为执行政策和监控政策的遵守情况而设计的必要程序。
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在制定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时,应当考虑自身规模和业务特征等因素。
第二章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第六条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应当包括针对下列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二)职业道德规范;(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四)人力资源;(五)业务执行;(六)业务工作底稿;(七)监控。
第七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将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形成书面文件,并传达到全体人员。
第三章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第八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培育以质量为导向的内部文化。
这些政策和程序应当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第九条会计师事务所的领导层及其作出的示范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文化有重大影响。
会计师事务所各级管理层应当通过清晰、一致及经常的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强调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的重要性以及下列要求:(一)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工作;(二)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业务质量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业务质量控制说起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准则——尤其是其中关于“业务质量控制”这一块儿,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很难懂,甚至有些枯燥。
但其实呢,说白了,它就是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要保证做的每一项业务都高质量、靠谱,不管你是审计、税务咨询还是其他什么,咱们都要把客户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同时保证业务处理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简单来说,就是“做事要认真,责任要扛起,结果要有保障”。
不信?咱们来聊聊。
你得知道质量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可是贯穿始终的一个过程。
想象一下,你去买一个电子产品,不管是手机还是耳机,商家都要求你先验货,对吧?质量检查过关了,你才放心拿走。
而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就像是这种“验货”过程,事务所对自己每一项业务都有一套检查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做到位,客户的账目没问题,报告写得准确清晰,所有数据都是从根到尾都严丝合缝。
别小看这个过程,稍有疏忽,结果可能就会出大事儿。
就像你做饭的时候,一点儿盐放多了,可能这顿饭就不太能下口。
所以,事务所的质量控制不仅仅是一个程序,更是责任和担当。
你可能会问,业务质量控制的具体操作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标准、流程来确保每个项目都有严格的审核机制,不是说你今天做了个报告就能交差了事,而是得从最开始立项、人员配置、方法论的选择,到执行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份资料的复核,都要有人负责检查,确保没有漏洞。
就像你去超市买菜,挑菜的时候得仔细,挑到手里的每一颗西红柿,都得挑个又红又圆的,而不是挑一个发霉的。
所以,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准则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责任到人”,每个环节都得有专人负责,没人能掉链子。
大家都知道,做业务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
这时候,质量控制就像一条“安全带”,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发现并且纠正。
举个例子,如果审计过程中出现了数据上的偏差,或者某个财务报告看起来不对劲了,质量控制机制就可以立马提醒相关人员,进行核查、整改。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主要内容

质量控制准则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旨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合理保证:1.(过程)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2.(结果)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合伙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的报告上签字的合伙人。
(定义取自1121和5101号准则)第三十一条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并保持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包括针对下列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四)人力资源;(五)业务执行;(六)监控。
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业务质量的最终责任人——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三、职业道德规范(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措施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途径有:1.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的示范。
2.教育和培训。
3.监控。
4.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
(二)满足独立性要求1.总体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包括雇用的专家和其他需要满足独立性要求的人员,保持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独立性。
2.获取书面确认函。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向所有受独立性要求约束的人员获取其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的书面确认函。
4.防范关系密切的产生的不利影响。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应定期(至多5年)轮换一次项目合伙人。
四、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有关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的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1.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2.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3.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守则_规章守则.doc

5.咨询在必要时应当向有关专家咨询。
6.业务承接无论是新接受还是连续接受委托,我们都会考虑其独立性,是否有能力完成审计委托,以及委托人的主要管理人员是否正直、诚实等情况。
7.监控我们对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和相应程序的执行情况及其结果适时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质量控制方针,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控制程序,保证审计工作按照审计准则要求执行,把审计风险水平降低到可接受程序。
(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有重大影响。
负直接责任的注册会计师,应当执行全面质量政策和程序中适用于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
作为督导人员,应当考虑助理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复核的方式及程度。
1.指导2.监督监督同指导和复核两者有密切联系。
督导人员应当在审计过程中进行以下工作程序:一是监督审计过程,以确定助理人员是否具有执行该项分配任务所要求的必要的熟练程度和业务能力,是否已理解对其所做的审计指导,是否已按照审计程序表及其他审计计划完成委托任务;二是了解审计期间出现的重要会计和审计问题,并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如有必要,可适当修改审计程序;三是解决各执业人员之间职业判断的分歧,必要时应向适当人员咨询。
3.复核填写进账单(进账单需在开户行购买):进账单虚线右半部分框里,持票人一栏填写本公司资料(名称、开户行、账号),出票人一栏填开支票方资料(名称、开户行、账号)。
提示银行进账单,是持支票到银行办理进账手续的凭证,进账单的虚线左端部分称为回单,银行收进支票盖上银行章后退还企业用以记账。
如果顺转,收到回单即表示货款已划出。
如果是逆转,则要等两天左右才能知道货款是否真正划到账。
持支票诈骗往往就是利用这两天银行划账的时间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控制准则
一、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旨在规范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质量控制,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的质量控制责任。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的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提出合理保证:
1.(过程)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和相关服务准则的规定;
2.(结果)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项目合伙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负责某项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的报告上签字的合伙人。
(定义取自1121和5101号准则)
第三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并保持质量控制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包括针对下列要素而制定的政策和程序:
(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三)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四)人力资源;
(五)业务执行;
(六)监控。
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业务质量的最终责任人——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
三、职业道德规范
(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这些途径有:
1.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的示范。
2.教育和培训。
3.监控。
4.对违反职业道德规范行为的处理。
(二)满足独立性要求
1.总体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人员,包括雇用的专家和其他需要满足独立性要求的人员,保持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独立性。
2.获取书面确认函。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向所有受独立性要求约束的人员获取其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的书面确认函。
4.防范关系密切的产生的不利影响。
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审计,应定期(至多5年)轮换一次项目合伙人。
四、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有关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接受与保持的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能接受或保持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
1.已考虑客户的诚信,没有信息表明客户缺乏诚信;
2.具有执行业务必要的素质、专业胜任能力、时间和资源;
3.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五、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合理保证拥有足够的具有必要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员,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和项目合伙人能够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业务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恰当的报告。
(二)项目组的委派
1.项目合伙人的委派要求:每项业务委派至少一名项目合伙人。
会计师事务所应将项目合伙人的身份和作用告知客户管理层和治理层的关键成员;
2.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委派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委派具有必要素质、专业胜任能力和时间的员工。
六、业务执行
业务执行是编制和实施业务计划,形成和报告业务结果的总称。
1.指导、监督与复核
项目合伙人负责组织对业务执行实施指导(事前)、监督(事中)与复核(事后)。
2.咨询
项目组在业务执行中时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疑难问题或者争议事项。
当这些问题和事项在项目组内不能得到解决时,有必要向项目组之外的适当人员咨询。
3.意见分歧
在业务执行中,时常可能会出现项目组内部、项目组与被咨询者之间以及项目合伙人与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之间的意见分歧。
只有意见分歧问题得到解决,项目合伙人才能出具报告。
4.项目质量控制复核
会计师事务所对应当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的特定业务,如没有完成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就不得出具报告。
由不参与该业务的人员(人员),在出具报告前(时间),对项目组做出的重大判断和在准备报告时形成的结论做出客观评价的过程。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并不减轻项目合伙人的责任。
如果项目合伙人不接受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的建议,并且重大事项未得到满意解决,项目合伙人不应当出具报告。
只有在按照会计师事务所处理意见分歧的程序解决重大事项后,项目合伙人才能出具报告。
七、监控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监控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质量控制制度中的政策和程序是相关、适当的,并正在有效运行。
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的监控应当由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实施。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委派主任会计师、副主任会计师或具有足够、适当经验和权限的其他人员履行监控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周期性地选取已完成的业务进行检查,周期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在每个周期内,应对每个项目合伙人的业务至少选取一项进行检查。
八、质量控制准则与业务准则的关系
联系:
1.两者都是CPA执业规范体系的组成部分
2.两者都是为了保证执业质量
3.质量控制是为了合理保证执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遵守业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