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溶洞处理的技术措施分析
溶洞处理方案

溶洞处理方案
背景
溶洞是由水溶解石灰岩等岩石形成的洞穴。
由于它们的特殊形成方式,溶洞很容易出现一些污染问题,例如地下水和土壤受到溶洞排放的有害物质的污染。
因此,我们需要一些有效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污染问题。
处理方案
1. 监测溶洞的情况
在确定任何处理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溶洞情况进行详细的监测和评估。
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土壤质量等因素。
通过监测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污染的情况和源头,并有效地推进后续的处理工作。
2. 化学或生物处理
化学或生物处理是处理溶洞污染的常用方式。
对于有机物、微生物、化学物质等污染物质,我们可以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或生物剂来清除它们。
例如,利用有机酸和氧化剂来提高水质,或者利用生物酶制剂进行生物降解处理。
3. 土壤修复
当发现土壤质量受到污染时,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工作。
利用土壤生物修复或土壤物理修复来改善土壤质量和根除有害物质。
例如,利用高效微生物制剂来促进微生物生长,降解污染物质;或者利用电化学技术来提高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含量。
4. 采取控制措施
为了确保溶洞污染不再发生,我们需要采取控制措施。
例如,加强环境监测,加强监管和管理机制,建立污染预警系统等。
此外,对溶洞开采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控制溶洞污染的发生。
结论
针对溶洞污染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处理。
同时,实施治理方案的过程也要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考虑。
通过全面有效的治理,我们可以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自然资源,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

桩基溶洞处理方案1.抢修方案如果发现溶洞对桩基的影响较小,可以采取抢修方案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勘探,了解其形态和大小。
然后,根据溶洞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修补材料,使用泥浆、砂浆等填充溶洞空洞,同时对溶洞周围的土体进行加固,增加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采用加固技术对于较大的溶洞,可采用加固技术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确定溶洞的具体形态和范围。
然后,根据溶洞的大小和深度,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钢筋混凝土灌注桩、预制桩等。
加固措施的设计要考虑到溶洞的特性和地质条件,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施工调整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溶洞对桩基的影响较大时,可以采取施工调整方案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确定溶洞的具体形态和范围。
然后,根据溶洞的位置和大小,调整桩基的位置和数量,以减小溶洞对桩基的影响。
在调整桩基位置时,要考虑到溶洞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与结构设计进行配合。
4.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案对于较大的溶洞和复杂的地质条件,可以采用风险评估和监测方案进行处理。
首先,要对溶洞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确定溶洞的形态和范围。
然后,根据溶洞的特性和地质条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桩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桩基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溶洞的变化,确保桩基的安全性。
在桩基溶洞处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和溶洞的特性,进行详细的勘探和测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还需要与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配合,确保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并进行实时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工程的安全性。
溶洞处理措施

溶岩及土洞处理要求一、浅基础部分:1、房屋基础施工前保证每根柱下采用地质钻机钻探(了解是否有其他的先进探测工艺测洞的大小范围),基底以下的钻孔深度应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3倍或条形基础的6倍,同时不应小于5米,如有溶洞,详细记录地质状况、溶洞深度、高度和平面的范围,填充物类型,并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分析确定岩溶的发育程度等级。
2、根据钻探资料,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的地质情况编制处理的方案:(1)对较小的岩溶洞隙,可采用镶补、嵌塞与跨越等方法;(2)对于较大的岩溶洞隙,可采用梁、板和拱等跨越(梁板中间可采用在洞底设置钢筋砼支撑等调整跨度),跨越结构应有可靠的支承面,梁式结构在稳定岩石上的支承长度应大于梁高的1.5倍;(3)基底有不超过25%的基底面积的岩溶洞隙且充填物难以挖出时,宜在洞隙部位设置钢筋砼底板,底板应大于洞隙,并采取措施保证底板不向洞隙方向滑移,或改变基础形式,采用钻孔桩穿越处理。
3、以上处理方案请业主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审查通过后施工。
二、桩基础部分1.溶洞探测及处理的原则(1)每根桩必须用地质钻机钻探,详细记录地质状况、溶洞深度、高度和平面范围,填充物类型,画图列表,为制定相应施工方案提供详实依据。
(2)对于填充物进行水工试验,分析其物理力学特性,检测容重,含水量,孔隙等,为注浆参数计算提供依据。
(3)依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填充物情况,对每根桩编制出相应的溶洞处理方案,成孔方法及施工措施。
(4)对每种处理方案,都要进行仔细的计算,施工前桩位处进行溶洞注浆及钻孔试桩试验,取得经验数据,完善施工方案,指导施工。
(5)以上处理方案请业主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审查通过后施工。
2.具体施工处理根据溶洞的高度,洞内填充物的情况,对溶洞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主要有:抛填,注浆固结,灌注混凝土填筑,套放大小钢护筒等。
1)溶洞范围小,溶洞高度小于1.0m,没有冲填物或洞内注满水的,采用抛填片石,粘土等,使溶洞范围形成护壁后,再继续施工。
岩石穿越中溶洞裂隙的处理

岩石穿越中溶洞裂隙的处理在岩石穿越中,溶洞和裂隙是常见的地质障碍物,需要特殊的处理和技术手段来克服。
以下将阐述岩石穿越中溶洞和裂隙的处理方法和技术要点。
一、溶洞处理1. 预先勘察:在岩石穿越前,必须对地下岩溶地质进行充分的预先勘察,掌握溶洞的位置、类型、大小、形态、分布及地质构造等特征,以便合理规划穿越线路和施工方案。
2. 探测技术: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如地电阻率法、地震探测法、重磁探测法、地质雷达技术等,对溶洞进行探测,确定其准确位置和范围,为后续施工提供数据支持。
3. 地质加固:对于发现的溶洞,可以采用地质加固技术进行处理,如注浆加固、岩石锚杆加固、土钉墙加固等,加强溶洞周边岩体的稳定性,减少穿越隐患。
4. 单洞穿越:如果溶洞较小且可以确定其形态和范围,可以选择单洞穿越的方式,通过地质钻探、钻孔导爆等技术手段,在溶洞内部进行爆破或机械开挖,完成穿越作业。
5. 隧道转角:对于较大的溶洞,可以考虑在其周围设立转角点,利用非开挖技术进行隧道转角设计和施工,避开溶洞区域,确保隧道的安全通过。
6. 岩溶保护:在处理溶洞时,必须重视岩溶环境的保护,采取相应的治理和防护措施,保持溶洞及周边生态系统的良好状态。
二、裂隙处理2. 通风照明:对于较大的裂隙,可以考虑设置通风照明设施,确保施工场地的充分通风和照明,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和安全保障。
3. 沙浆灌浆:对于较细小的裂隙,可以利用沙浆灌浆技术进行处理,通过高压注浆设备将浆液注入裂隙内部,填充空隙,提高岩体的密实度和承载力。
4. 爆破开挖:在遇到较大的裂隙时,可以选择采用爆破开挖技术进行处理,通过合理布置爆破孔眼和选用适当的爆破药剂,分段进行爆破作业,减少对岩体的损伤和影响。
5. 机械切割:对于较狭窄的裂隙,可以采用机械切割设备进行处理,如岩石切割机、钻孔切割机等,通过切割岩体的方式加宽裂隙,便于后续施工作业。
6. 涂抹防护:在裂隙处理完成后,可以采用涂抹防护材料进行处理,对裂隙表面进行防水、防腐、防爆、防滑等处理,提高岩体表面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溶洞处理专项方案(三篇)

溶洞处理专项方案一、背景介绍溶洞是由地下溶蚀作用形成的地下空洞,是地质奇观和自然遗产。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环境的破坏,溶洞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保护和修复溶洞,制定____年溶洞处理专项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护和修复溶洞,恢复其生态功能和自然景观;2. 原则:(1)科学、合理、可行性原则;(2)生态优先原则;(3)综合治理原则。
三、溶洞处理方案1. 溶洞整治(1)修复受损的洞口、洞壁等部分,保护洞穴结构的完整性;(2)清理和处理溶洞内的垃圾和有害物质;(3)设置导览系统,引导游客游览同时避免对溶洞的破坏;(4)加强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 水环境治理(1)排除和处理溶洞内的污水、污泥等有害物质;(2)建立溶洞周边水体的监测网络,持续监测水质状况;(3)加强污水排放管控,要求溶洞周边的企业和居民合规排放;(4)开展水生态修复工作,恢复水体生态功能。
3. 土壤保护和修复(1)修复受污染的溶洞周边土壤,采用植物修复、土壤改良等技术手段;(2)加强农药、化肥等农业用品的管理,减少对土壤的污染;(3)制定土壤保护和利用规划,合理利用土壤资源。
4. 植被恢复和生物保护(1)开展植被恢复工作,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2)保护特有物种和濒危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和禁猎区;(3)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
5. 整体管理和监测(1)建立溶洞管理机构,负责整个溶洞处理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管理;(2)开展定期巡查和监测工作,持续跟踪溶洞处理效果;(3)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溶洞处理能力。
四、实施措施1. 组建专业团队,包括地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家;2.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时间节点;3. 落实专项资金,保障溶洞处理工作的顺利实施;4. 加强宣传教育,增加公众对溶洞保护和修复的认识和支持;5.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
溶洞处理方案

溶洞处理方案溶洞,那是一个隐藏在地下的神秘世界,充满着奇异的钟乳石和清澈的地下河流。
要将这样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地方变为可供研究的景点,我们需要一份详尽的溶洞处理方案。
下面,就让我这个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带你领略一下溶洞处理方案的精髓。
一、溶洞概况我们要对溶洞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溶洞的形成原因、地理位置、洞内结构、气候条件等都需要详细记录。
比如,溶洞的形成原因主要有地下水侵蚀、地质构造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
二、溶洞处理目标1.确保游客安全。
溶洞内环境复杂,容易发生意外,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游客在溶洞内的安全。
2.保护溶洞生态环境。
溶洞内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要在处理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提升溶洞景观价值。
通过对溶洞的处理,使其成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景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4.提高溶洞科研价值。
溶洞是研究地质、生物、化学等多学科的天然实验室,我们要充分利用溶洞资源,提升其科研价值。
三、溶洞处理方案1.安全措施(1)设立安全警示牌。
在溶洞入口、危险区域等地方设立安全警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2)加强安全防护设施。
在溶洞内设置防护栏、安全通道等设施,确保游客在参观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
(3)配备专业导游。
为游客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讲解溶洞的地质、生物、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确保游客安全。
2.生态环境保护(1)严格控制游客数量。
限制游客进入溶洞的数量,避免过多游客对溶洞生态环境的破坏。
(2)加强环保宣传。
在溶洞入口处设立环保宣传牌,提醒游客保护溶洞内的生态环境。
(3)实施生态修复。
对溶洞内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恢复其自然面貌。
3.景观提升(1)优化溶洞景观布局。
合理规划溶洞内的游览路线,使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能够欣赏到最美的景色。
(2)加强景观照明。
在溶洞内设置合理的照明系统,使溶洞景观更加璀璨夺目。
(3)增加互动体验。
在溶洞内设置一些互动体验项目,如VR、AR等,让游客更好地体验溶洞的魅力。
隧道遇到溶洞处理的一般措施

隧道遇到溶洞处理的一般措施
当隧道遇到溶洞时,一般的处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选择合适的线路:在规划隧道线路时,要避免穿越溶洞区域,尽量选择固体地质构造稳定的区域。
2. 预测溶洞位置:通过地质勘探和探测技术,确定隧道所经过的区域是否存在溶洞,并推测其位置和规模。
3. 巩固溶洞区域:对于已知或发现的溶洞,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注浆、灌浆、加固管道等,以增加溶洞区域的稳定性。
4. 改变线路或设计:如果溶洞的规模较大或不易加固,可以考虑调整隧道线路,避开溶洞区域或尽量减少与溶洞的接触点。
5. 进行地质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溶洞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地质处理措施,如加固钢支护、锚杆支护、预应力锚杆等,以确保隧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6. 加强监测:对于溶洞区域和隧道周边地区,应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地质灾害的预兆和影响,确保隧道的安全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处理措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地质条件来确定,以确保隧道的建设和运营安全。
溶洞处理技术施工方案

溶洞处理技术施工方案一、前言溶洞在地质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溶洞的存在也给工程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为了有效处理溶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溶洞处理技术方案,本文将从技术施工方面出发,对溶洞处理技术的具体施工方案进行探讨。
二、溶洞检测与评估在进行溶洞处理技术施工之前,必须进行溶洞的检测与评估工作。
通过地质勘察和现场勘察等手段,了解溶洞的位置、规模和形态等关键信息。
同时,对溶洞的稳定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评估,为后续施工提供依据。
三、溶洞处理技术1. 填充法填充法是常用的溶洞处理技术之一。
通过采用水泥浆、砂浆等填充材料填充溶洞空洞,加固地层,进而解决溶洞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2. 支护法支护法是通过设置支柱、桩、钢筋混凝土等支护结构来加固溶洞周边的地层,防止地面塌陷或建筑物受损,保障工程安全。
3. 封堵法封堵法是在溶洞入口或内部进行封堵,常用的封堵材料有水泥浆、泡沫混凝土等。
通过封堵,有效阻止地下水对溶洞的进一步侵蚀和扩大。
4. 复杂工艺法对于形态复杂、位置特殊的大型溶洞,需要采用复杂工艺法,结合填充、支护、封堵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四、施工方案在进行溶洞处理技术施工时,需要根据溶洞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并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对现场环境和地质特征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施工准备–确定施工方案,制定施工计划。
–调配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
–准备所需填充材料、支护结构等施工材料。
2.施工过程–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填充、支护、封堵等处理工艺。
–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作业,确保工程质量。
–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3.施工验收–施工结束后进行验收,检查工程质量。
–对施工结果进行评估,确保溶洞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五、总结溶洞处理技术施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程,在处理溶洞问题时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操作,保证工程安全和稳定。
溶洞桩基处理方案及施工要点

溶洞桩基处理方案及施工要点一、溶洞桩基处理方案:1.依据工程地质勘察和溶洞调查结果,确定溶洞的形态、分布和稳定性情况,评估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
2.根据溶洞的情况,制定适当的处理措施,包括填充溶洞、排除水源和强化桩体等。
3.对于较小且对工程影响较小的溶洞,可以选择填充处理,使用适当的填充材料填充溶洞,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4.对于较大且对工程影响较大的溶洞,需要进行排除水源处理,以防止水进入溶洞内部,导致挤压和侵蚀桩基。
可以采取注浆、降水、封孔等方法进行水源排除。
5.同时,对于溶洞周围的地基,可以采取强化措施,如进行钻孔灌注桩、钻孔灌浆桩等,以增加桩基的承载能力。
二、溶洞桩基处理施工要点:1.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和溶洞特征,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2.在进行溶洞桩基处理前,应先进行地面清理和围护措施,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对于填充处理的溶洞,应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并在填充过程中注意均匀、密实填充。
4.对于水源排除处理,可以采用人工排水或降水注浆的方法,必要时可以进行长期降水。
5.对于强化桩基的施工,应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进行细致的桩基施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控制。
6.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7.施工时间和施工工艺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溶洞和地下水系统造成二次污染。
总结起来,溶洞桩基处理方案及施工要点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地质情况和溶洞特征制定,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保证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在处理溶洞桩基时,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积极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不良的影响。
溶洞塌陷的处理措施

溶洞塌陷的处理措施溶洞塌陷是指由于地下溶洞发生塌陷而引发的地质灾害。
溶洞塌陷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巨大危害,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为了有效应对溶洞塌陷,采取以下处理措施是必要的。
1. 隔离和限制危险区域首先要确定溶洞塌陷危险区域的边界,采取隔离措施,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该区域。
通过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提醒人们注意避开危险区域,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加固溶洞周边结构为了防止溶洞塌陷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加固措施来加强溶洞周边的建筑和结构物。
例如,可以在溶洞周边设置支护墙或加固桩,增强地下结构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注浆或地下灌浆等方式填充溶洞,减少地下空洞的存在,从而减小塌陷的风险。
3. 排水和防渗溶洞塌陷往往与地下水的积聚有关。
因此,及时排水和防止地下水渗入溶洞是非常重要的处理措施。
可以通过建设排水系统,将地下水引导到其他地方,减少对溶洞的影响。
同时,在溶洞周边地区设置防渗帷幕或防渗墙,阻止地下水的渗透,避免进一步加剧溶洞塌陷的危险。
4. 监测和预警及时监测溶洞周边地区的地质变化是预防溶洞塌陷的重要手段。
可以利用地震仪、测斜仪、流量计等设备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信息,预测溶洞塌陷的风险。
一旦监测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发出预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保护人们的安全。
5. 治理和修复对于已经发生溶洞塌陷的地区,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理和修复工作。
首先要清理塌陷物,恢复道路和交通的正常通行。
然后对塌陷区域进行填补和加固,修复受损的建筑和设施。
在修复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程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稳定性。
溶洞塌陷的处理措施应包括隔离和限制危险区域、加固溶洞周边结构、排水和防渗、监测和预警以及治理和修复等方面。
通过综合应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溶洞塌陷的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溶洞地质环境的研究和监测,提高对溶洞塌陷的预警和防范能力,以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地质灾害。
土溶洞处理方案

土溶洞处理方案溶洞是指由于地下水侵蚀溶解了含有石灰岩、大理石等岩石的地层而形成的空洞。
由于溶洞的特殊性质,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于土、溶洞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本文中,将提出一种有效的土、溶洞处理方案。
首先,针对土的处理,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案:1.土壤改良:对于存在大量黏土的土壤,可以利用有机质、腐殖土和石灰等材料进行改良,以提高土壤的排水性能和通透性。
另外,还可以通过深耕和加入沙子等材料来改善土壤的质地。
2.植物覆盖:适当的植物覆盖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的植物进行覆盖,比如草坪、绿篱等。
3.雨水收集系统:在处理土壤时,还可以考虑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有效地储存起来,用于农田灌溉和植物浇水,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接下来,针对溶洞的处理,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案:1.导流和防护措施:对于出现洞穴导致地面塌陷的情况,可以采取导流措施,通过引导水流进入其他渠道,减少对洞穴的冲刷。
此外,还可以采取防护措施,比如建设护坡、护坡墙等,防止土壤的进一步侵蚀。
2.补缺和填塞:对于已经形成的溶洞,可以采取补缺和填塞的方法,以防止进一步扩展。
可以使用填土、水泥砂浆等材料进行填塞,恢复地表的稳定性。
3.加固和加宽:对于存在较大溶洞的情况,可以采用加固和加宽的方法。
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进行加固,增加溶洞的稳定性。
并且,还可以考虑扩宽溶洞的开口,以增加空气流通和水分蒸发,减少湿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土、溶洞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因素。
比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技术,确保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持久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总之,土、溶洞的处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方案。
通过改良土壤、植物覆盖、雨水收集系统以及导流、填塞、加固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处理土、溶洞问题,保护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安全。
溶洞处理施工技术措施

溶洞处理施工技术措施处理溶洞的方法通常是封堵或者填实溶洞。
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①在冲孔到达溶洞后,迅速回填片石和粘土,用冲锤重复冲孔,利用冲锤的冲击力,把片石和粘土往溶洞里挤,达到封堵溶洞的作用。
②用钢护筒护壁,这种方法适用于大的溶洞。
③用灌注水泥浆或其它物料填充物,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小的溶洞。
根据地质资料,本工程溶洞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且内部都有充填物,同时每根桩均采取超前钻措施,保证了资料的准确。
根据我公司在石灰岩地区的施工经验,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土(溶)洞采取如下应对措施:1、对于较小的溶洞,为防止冲孔到溶洞或土洞标高时泥浆大量流失造成塌方,在现场设置不小于200m3的泥浆池,各泥浆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泥浆储量,并在现场配置多台的泥浆泵和供浆胶管,在冲孔到溶洞或土洞标高前做好准备。
遇到溶洞或土洞而造成桩内泥浆大量流失时,及时抽调各池的泥浆进行补充。
待桩内泥浆液面稳定后,用挖掘机将事先准备的块石、粘土沙袋分层抛入桩孔,填至溶洞(土洞)顶以上约2m,然后边用冲锤夯击回填料,边继续填料,直至夯实料填满溶洞,就可继续进行正常施工。
2、对于部分较大的溶洞,采用钢护筒法施工。
根据超前钻反映的桩孔地质情况,如桩孔内含较大的溶洞或在冲孔过程中出现塌孔、严重漏浆时,除了抛填块石和回填黄泥外,宜采用钢护筒法施工,以避免事故处理的重复进行或大型事故的发生。
3、对有溶洞(特别是干溶洞)的桩,除采取上述相应措施外,桩机架就位前车架头位置铺放厚20mm钢板(2件6m×2m)扩大接触面,防止地面下坍。
4、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做好混凝土扩散系数超过常规的准备,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
同时控制导管埋深不能太浅,防止因混凝土面下降导致脱管。
万一出现脱管的情况,应尽快采取措施处理,如混凝土面很浅或就是刚浇灌混凝土,可将导管尽可能降低,直接重开塞浇灌;如混凝土已浇至较高位置,可采用反插法重新开塞浇灌混凝土,即用导管重新插入已浇灌混凝土里,然后再重新开塞浇灌混凝土,同时,浮浆层应适当加厚。
溶洞处理方案

溶洞处理方案溶洞处理方案一:填塞溶洞溶洞是地下水溶蚀地貌的产物,其是由于水在地下流动时溶解了石灰石而形成的。
为了解决溶洞可能带来的危险和环境问题,可以考虑将溶洞填塞。
填塞溶洞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施:首先,对溶洞进行勘测和评估,了解其规模、位置和潜在的危险。
然后,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如砂石、碎石等,填充进溶洞内部。
填充过程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安全评估,以确保填塞的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在填塞后进行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填充材料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溶洞填塞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消除溶洞带来的危险和环境问题,减少地面下陷的风险。
然而,填塞溶洞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同时也可能对地下水系统和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谨慎施工和监控。
溶洞处理方案二:加固溶洞除了填塞溶洞,还可以考虑对溶洞进行加固,以减少其潜在的危险和环境问题。
加固溶洞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对溶洞进行评估和监测,了解其结构和稳定性。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如注浆、加固框架等,对溶洞进行加固处理。
加固过程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安全评估,以确保加固的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加固效果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加固溶洞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强化溶洞的结构和稳定性,减少地面下陷和地质灾害的风险。
然而,加固溶洞需要一定的成本和技术要求,并且加固工程的有效性和持久性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维护。
综上所述,溶洞处理方案可以选择填塞或加固溶洞。
选择具体的处理方案需要考虑地质环境、溶洞特性和周围环境的因素,同时也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安全评估。
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需要进行长期的监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处理效果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溶洞处理措施

溶洞处理措施溶洞的定义溶洞是在石灰岩、石膏岩等可溶性岩石地层中形成的大型地下空洞。
它们通常是由地下水通过溶解岩层内的溶蚀孔洞形成的。
由于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溶洞的保护和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确保地下水资源安全至关重要。
溶洞带来的问题溶洞的形成和扩张可能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包括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因此,对溶洞进行处理和管理,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必要措施。
溶洞处理的原则在进行溶洞处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安全:溶洞处理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人员的安全。
必要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帽、护目镜等。
2.尊重自然:在处理溶洞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不破坏原有的地质形态和生态环境,努力保持溶洞的天然特征。
3.可持续发展:溶洞处理应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
考虑到经济、环境和社会因素,确保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和长期效益。
溶洞处理的方法在处理溶洞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封堵和填充: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溶洞,可以进行封堵和填充。
可以使用适当的材料,如水泥、岩屑等,将溶洞封堵并填充,以增强地下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强化支护:对于较大的溶洞,可以采用加固和支护的方法。
可以使用深层灌浆、摩擦桩等技术手段,增加地下结构的稳定性,防止溶洞进一步扩大。
3.阻断水流:在溶洞内部,可能存在水流的问题。
可以采用隔离、隔绝的方法,通过建设拦蓄坝、设置渗透防护层等,阻断水流,防止水的进一步侵蚀。
4.生物多样性保护:溶洞是独特的生态环境,可能孕育着许多珍稀的生物物种。
在进行溶洞处理时,应尽量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积极保护溶洞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溶洞处理的案例以下是几个溶洞处理的典型案例:案例一:山西平遥溶洞的处理山西平遥溶洞是中国著名的溶洞景区之一。
为了保护和利用好这个溶洞,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修建护坡、设置围栏、清理垃圾等。
这些措施不仅保护了溶洞的环境,还提升了旅游体验。
冲孔灌注桩溶洞处理方法

冲孔灌注桩溶洞处理方法一、溶洞勘察在设计和实施冲孔灌注桩工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溶洞勘察。
勘察的重点包括确定溶洞的位置、规模和形态,了解溶洞对工程安全的影响。
二、预防性措施1.预警系统安装:对于较大的溶洞,可以设置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溶洞形态和周边地下水位,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应对溶洞变化。
2.建筑物位置选择:避免在溶洞附近建造建筑物,特别是对于大型和长期使用的建筑物。
3.地表排水措施: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地表水进入溶洞,减小洞穴内水压。
4.地铁、隧道等工程选择隧道,降低地表排水引起的洞穴变形风险。
三、结构处理1.支护结构:对于存在的溶洞,可以采用墙体支护、灌浆处理等措施加固,减少溶洞对工程的影响。
2.定向钻孔:对于局部较大且对工程影响较大的溶洞,可以采用定向钻孔或锚杆加固等措施,在洞穴内部注入硬化材料,提高洞穴强度。
四、灌注桩施工1.桩型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灌注桩类型,如灌注桩、水泥桩等。
灌注桩的直径、间距和长度可根据溶洞情况进行调整。
2.施工技术:采用先钻孔后排料的方式,钻孔时要小心不要破坏溶洞结构,并根据需要灌浆加固。
灌注桩的浇筑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与洞穴相匹配的浆液。
3.桩基质量控制:对于灌注桩工程,需要严格控制桩基的质量,包括桩径、强度等指标。
五、监测与维护1.监测系统:对灌注桩所在区域进行定期监测,包括地表沉降、裂缝变化、地下水位等,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异常情况。
2.维护措施:对于成桩后的灌注桩工程,需要加强维护,防止桩身受到损坏,维护桩基的稳定性。
现代工程越来越多地面临溶洞问题。
通过科学的勘察、预防、处理和施工措施,能够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冲孔灌注桩溶洞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溶洞处理都方案

溶洞处理的方案1. 溶洞的定义和分类溶洞是一种由地下水溶解岩石而形成的空洞或通道。
根据形成的原因和岩石类型的不同,溶洞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碳酸盐岩溶洞、石膏溶洞、石灰石溶洞等。
2. 溶洞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溶洞的形成和演化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溶洞可能导致地表地貌的塌陷和沉降,给地表建筑物和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其次,溶洞在地下水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可能会对地下水资源的存储和供给产生影响。
此外,溶洞也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是一些特殊物种的栖息地。
3. 溶洞处理的目标针对溶洞问题,溶洞处理的目标包括:确保地表建筑物和人员的安全、维护地下水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保护溶洞的生态环境。
4. 溶洞处理的方法和技术4.1 填充和支护技术填充和支护技术是最常用的溶洞处理方法之一。
具体方法包括注浆填充、灌浆填充和支护结构等。
通过填充和支护措施,可以增强地表建筑物的抗灾能力,防止溶洞的进一步扩展。
4.2 地下水管理措施对于溶洞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需要采取相应的地下水管理措施。
常见的措施包括加强地下水监测和预警、合理调节地下水开采、修复受影响的地下水系统等。
4.3 生态保护和修复溶洞通常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因此,在溶洞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溶洞内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适当的保护区域、限制人为干扰、恢复植被等。
5. 溶洞处理的案例5.1 卢浮宫地下溶洞处理卢浮宫地下发现的溶洞严重威胁到了卢浮宫的安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家们采取了注浆填充和支护结构等方法,成功保护了卢浮宫的安全。
5.2 贺兰山天生三洞的管理和保护贺兰山天生三洞是中国西北地区一个具有重要生态和文化价值的溶洞。
为了保护这一溶洞,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监测和维护工作,有效地保护了贺兰山天生三洞的生态环境。
6. 结论溶洞处理是确保地表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维护地下水系统稳定和保护溶洞生态环境的关键工作。
通过采取填充和支护技术、地下水管理措施以及生态保护和修复措施,可以有效应对溶洞问题,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安全。
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

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一、前言溶洞是地质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由于地下水作用而形成的空洞或通道。
在旅游、采矿、建筑等领域中,溶洞的存在常常给人们带来很多麻烦。
因此,处理溶洞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处理溶洞的方法,包括填充法、加固法、排水法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一定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二、填充法填充法是指在溶洞内部填充某种物质,使其变得坚固并且能够承受外部压力。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的溶洞或者已经失去活动性的大型溶洞。
1. 填土法填土法是最常见和最简单的填充方法之一。
它通过将大量土壤或者岩屑倾倒到溶洞内部来实现填充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且深度不太大的溶洞。
2. 水泥灌注法水泥灌注法是将水泥浆注入到溶洞内部,使其固化并形成坚硬的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大而且深度较深的溶洞。
3. 砌块填充法砌块填充法是将石头或者混凝土块堆放到溶洞内部,使其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小且深度不太大的溶洞。
三、加固法加固法是指在溶洞周围或者内部增加一些支撑结构,以增强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而且活动性比较强的溶洞。
1. 钢筋混凝土加固法钢筋混凝土加固法是在溶洞周围或者内部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大而且活动性比较强的溶洞。
2. 钢架加固法钢架加固法是在溶洞周围或者内部建造钢架结构,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大而且活动性比较强的溶洞。
3. 土钉加固法土钉加固法是在溶洞周围或者内部安装一些土钉,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大而且活动性比较强的溶洞。
四、排水法排水法是指在溶洞内部或者周围进行排水处理,以减少地下水对其产生的影响。
这种方法适用于活动性比较强的溶洞。
1. 埋管排水法埋管排水法是将一些排水管埋入到溶洞内部或者周围,以将地下水引出来。
这种方法适用于深度比较浅的溶洞。
2. 筛板排水法筛板排水法是在溶洞内部或者周围建造一些筛板结构,以过滤地下水并将其引出来。
浅基础工程溶洞处理方案

浅基础工程溶洞处理方案一、引言溶洞是由于地下溶蚀作用形成的地下洞穴,其内部结构复杂,特点明显,对于浅基础工程来说,如果建筑物位于溶洞上方,会造成地基不稳定,可能引起建筑物倾斜或损坏等问题。
因此,在浅基础工程中处理溶洞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浅基础工程溶洞处理方案。
二、案例分析某地某工地在进行地基处理时发现地下存在多处溶洞,其中一处溶洞位于建筑物的主体位置下方,直径约10米,深度约20米。
在此情况下,需要制定合理的处理方案来对溶洞进行处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三、溶洞处理方案1. 实地勘察首先需要对溶洞进行详细的勘察,包括溶洞的大小、深度、形状、位置等参数的测量和记录。
同时,还需要对溶洞周围的地质构造、岩层分布等情况进行勘察,这样可以为后续的处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数据。
2. 地质勘探在对溶洞进行勘察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以了解地层的情况,确定溶洞下方的地质条件和承载力。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确定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地层岩性、力学性质和裂隙情况等信息,为后续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3. 强化地基处理根据地质勘探结果,可以确定溶洞下方的地基承载力,并对地基进行强化处理。
强化地基的方法可以采用土石灌注、钻孔灌浆、压实工艺等,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以应对溶洞的存在。
4. 溶洞灌浆针对溶洞本身,可以采用灌浆工艺对溶洞进行处理。
灌浆的材料可以采用水泥浆、聚合物浆等,将溶洞填充或加固,以减小溶洞的影响。
5. 监测和预警系统在处理溶洞的过程中,需要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对溶洞周围的地基、建筑物等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6. 建立专门机构为了对溶洞进行长期监测和管理,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溶洞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及时处理溶洞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
四、总结对于浅基础工程中的溶洞处理,需要通过详细的实地勘察和地质勘探来了解溶洞的情况,确定处理方案,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溶洞处理的技术措施分析
一、工程地质情况及溶洞发育情况
1、溶洞发育情况分析
根据,目前超前钻揭露有土洞、溶洞现象,土洞率占8%,洞高0.8m~11.3m,平均厚度6.44m;溶洞率占58%,洞高0.3m~10.8m,岩溶发育程度等级属中等发育溶洞为单层、双层或三层溶洞,呈多层串珠式分布,局部存在夹层,洞内满填充、半填充或无填充有粘土及砂土。
2、溶洞地质危害分析
鉴于本工程地质揭露情况,溶洞面标高起伏差异大,大小变化不一,且无一定的规律。
因此,在溶洞的地区建造建筑物应谨慎处理。
溶洞区岩体承载能力差,易引起主体不均匀沉降,给后期主体及附近建筑物带来安全隐患。
桩基施工至溶洞时,用于护壁的泥浆容易出现走浆,导致地面下陷,造成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事故发生。
二、招标文件关于溶洞、土洞处理的相关分项解释
因前期详勘报告中已勘明拟建场地存在部分土洞、溶洞状况,所以招标文件中对土洞、溶洞做为单个分项进行报价。
具体措施及详解如下:
灌砂或细石混凝土处理详《关于场地土洞、溶洞处理意见》投标单位综合考虑每立方填充硬化报价(含税),今后按发生数量实际调整。
三、设计院出具的关于土洞与溶洞处理的措施
1、土洞处理措施
(1)灌砂或细石混凝土处理:对于埋深浅、洞泾(洞高大于3m)大的土洞,在剥体上钻两个或多个钻孔,其中之一作为排气孔,孔径50mm左右,另一个用来灌砂,孔径一般要求达到150mm以上,灌砂同时水冲,直到排气孔冒砂为止。
如洞内有水罐砂困难时,可采用压力灌注强度等级为25的细石混凝土,也可灌入水泥和砾石。
(2)注浆处理:对于埋洞泾(洞高小于3m)小的土洞,把水泥砂浆或其他浆液均匀地注入到土洞中和其周围土体的裂缝、空隙中。
硬化后将与土洞内及土洞周围的土体胶结成一个整体,形神一个强度大、压缩性低、抗渗性能高和稳定性良好的新的岩土体。
2、溶洞的处理措施
(1)原图纸中对溶洞处理无明确设计方案,现设计院根据目前已经完成的96根超前钻的柱状图分析。
做出关于溶洞处理的建议,如下:
根据广东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15年版第10.1.4条,本项目可采用旋挖灌注桩。
当采用旋挖灌注桩施工时,桩成孔深度需满足设计及规范相关要求,并保证旋挖时能挖开微风化灰岩层,如不能满足时,需采用冲孔灌注桩。
采用旋挖灌注桩施工时,可不进行溶洞预处理。
采用冲孔灌注桩时,桩位下溶洞预处理建议如下:
○1当溶洞内有完全填充物时,可不进行溶洞处理;
○2当溶洞内有半填充物或无填充物,溶洞顶板微风化灰岩层厚度大于1.0米时,可不进行溶洞处理;在桩基施工时,溶洞可用同桩身强度的砼灌注。
○3当溶洞内有半填充物或无填充物,溶洞高度小于1.0米时,可不进行溶洞处理;在
桩基施工时,溶洞可用同桩身强度的砼灌注。
○4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为了保证灌注桩的成孔质量,桩位下的溶洞可进行溶洞预处
理。
(2)关于桩位下溶洞处理建议下达后,现场组织设计单位、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勘察单位及现场项目部多次联合讨论,针对溶洞处理意见的施工安全性、经济型、适用性及效率性分析。
根据设计建议优化出以下处理措施:
○1当溶洞内有完全填充物时,可不进行溶洞处理;
○2当溶洞内有半填充物或无填充物,溶洞顶板微风化灰岩层厚度大于1.0米,溶洞高度大于2米时;采用一次冲孔后,溶洞内回填砂土搅拌物或毛石,二次冲孔的方式。
○3当溶洞内有半填充物,溶洞高度小于1米时,采用高压旋喷水泥浆后冲孔。
○4当溶洞内无填充物,溶洞高度小于1米时,采用袖阀管注浆充满后冲孔。
○5当溶洞内无填充物或半填充物,溶洞高度大于1米小于2米时,采用袖阀管注浆充
满后冲孔。
(3)上述只包含目前已探明96支桩地下存在溶洞的处理建议,如存在不包含在上述情况中的溶洞,需二次讨论处理建议。
四、对比方案的安全性、经济性、适用性及效率性分析。
(1)根据目前已探明的96根超前钻的数据分析,存在溶洞的桩位点不会产生溶洞垮塌的风险。
需二次冲孔处理的溶洞,有少量孔内塌方的可能,不会危及施工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2)根据已探明的96根超前钻的数据,按照设计建议与联合会审意见的分析比对表如
对于表2的溶洞,平均高度为6.2米
○1水泥砂浆或砼:暂按50立方米/孔x 750元/立方米=37500元;
○2合计单根桩溶洞后处理预估价约为:37500元。
对于表3的溶度,平均高度为0.6米
○1水泥砂浆或砼:暂按6立方米/孔x 750元/立方米=4500元;
○2合计单根桩溶洞后处理预估价约为:4500元。
高压旋喷水泥浆(适用于洞高1米的半填充溶洞):
○1成孔:暂按38米/桩x 80元/米=3040元;(利用超前钻孔可忽略此项)
○2注浆工:暂按8吨/米x 334元/吨=2672元;
○3水电费:暂按200元;
○4水泥:暂按8吨/米x 614元/吨=4912元;
○5合计单根桩溶洞预处理预估价约为:7784元
袖阀管注浆(适用于洞高小于2米的无填充溶洞或洞高大于1米,小于2米的半填充溶洞):○1成孔:暂按38米/桩x 80元/米=3040元;(利用超前钻孔可忽略此项)
○2注浆工:暂按10吨/米x 334元/吨x2米=6680元;
○3水电费:暂按200元;
○4水泥:暂按10吨/米x 614元/吨x2米=12280元;
○5合计单根桩溶洞预处理预估价约为:19160元。
一次冲孔回填,二次冲孔的方式
○1重复冲孔费用:暂按15立方米/桩x 400元/立方米=6000元;
○2孔内回填费用:暂按30立方米/桩x150元/立方米=4500元;
○3合计单根桩溶洞预处理预估价约为:10500元
(3)适用性对比
○1溶洞采用桩身砼标号商品砼直接浇筑成桩方案,方案中商品砼的用量不可预控,遇到较大商品砼时更改方案的灵活性较差,中间改变方案易导致桩身出现质量问题。
○2高压旋喷水泥浆与袖阀管注浆属溶洞预处理方案,可在冲孔之前根据超前钻的结果
制定适用的处理方案。
也可以根据预处理过程中实际状况临时调整处理方案,如溶洞横向面积过大,导致商品砼的施工量过大。
○3对于高度较大的溶洞,采用一次冲孔,二次回填砂土、毛石的方式,二次冲孔处理,
可以有效控制商品砼的施工用量。
可根据超前钻的结果,对需二次冲孔的溶洞提前处理,错开施工工序。
(4)效率性的对比
○1由于溶洞横向面积的不可预控性,成桩过程中商品砼的浇筑时间与使用方量不可控,无法有效控制施工工期。
○2根据超前钻的数据,分类处理溶洞,可对材料施工与施工工期有效控制。
对处理难度较大的溶洞,可做出预控和预处理,施工工期与工程造价控制较好。
五、施工控制措施
(1)计量控制
○1对于高压旋喷及袖阀管注浆,本工程中注浆材料水灰比暂定为1:1,现场可根据水泥
的用量测量注浆的工程量。
整个施工过程中监理全程旁站,管理公司负责对施工完毕的溶洞数据记录。
○2对于二次冲孔量根据超前钻的数据与现场实际深度控制,回填方量可根据现场进场材
料实时控制。
整个施工过程中监理全程旁站,管理公司负责对施工完毕的溶洞数据记录。
(2)安全控制措施
○1为切实保证施工人员安全,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安全检查评分标准制订具体措施。
○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除企业已有的机构外,工地设置安全机构,工程项目设立安全小组,班组设安全员,形成一个健全的安全保证体系,工地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工地日常的安全
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发出整改通知指导工程项目部和班组安全员的工作,对违章作业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3优化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包括以改善施工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病为目的的一切技术措施,如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消除危险因素,机械设备应没有安全装置。
○4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应配带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及劳保用品,严禁操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
○5施工中所用机械,电器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自制设备,设施应通过安全检验,一切设备应经过工前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由专人负责,严格执行交班制度,并按规定定期检查保养。
○6凡进入现场的一切人员,均要戴安全帽,正确使用”三宝”,要配合公司安全月检工作,工程项目部要实行周检,项目点要日检,施工中抽检,及时消防安全隐患。
○7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前要进行安全交底,每月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教育。
○8上落基坑的通道,应搭设安全遮拦,在主要出入口处挂醒目的安全防火宣传语牌。
○9现场施工用高低压设备及线路,严禁电线随地走,所有电箱应有门,有锁,有危险标志,严格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10在施工过程中,对地面沉降,支护位要定期观察,监控。
○11各种机械要有专人负责维修,保养。
○12使用机械时,操作员要密切注意机上仪器,仪表.指针是否超出安全范围,机体是否有异常振动及发出异响,出现问题应进行停电关机处理。
○13设备基础必须平稳,牢固,支撑措施必须齐全,不得使用临时支撑,高大机械在多风季节前设缆风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