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诉作业案例分析题
刑法的法律案例分析题目(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2018年3月15日晚上,被告人李某酒后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在行驶至本市某路段时,因车速过快,与前方一辆正常行驶的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驾驶员张某当场死亡,李某本人受伤。
经鉴定,李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2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事故发生后,李某主动报警,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二、争议焦点1.李某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2.李某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3.李某的刑事责任如何确定?三、案例分析(一)李某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危险驾驶罪是指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本案中,李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其行为符合危险驾驶罪的构成要件。
(二)李某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
本案中,李某醉酒驾驶机动车,因车速过快与张某发生碰撞,造成张某死亡,其行为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
(三)李某的刑事责任如何确定?1.关于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的竞合问题李某的行为同时符合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属于想象竞合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想象竞合犯应当从一重罪处罚。
由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较重,故李某的行为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2.关于李某的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的规定,李某犯交通肇事罪,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鉴于李某在事故发生后主动报警,并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四、结论综上所述,李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刑法疑难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某小区发生了一起命案。
被害人张某,男,45岁,某公司经理。
案发当天晚上,张某在自家小区的地下停车场被不明身份的歹徒刺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在现场提取到一把疑似凶器,经鉴定,凶器上留有疑似凶手DNA。
经调查,警方发现被害人张某生前与一名叫李某的男子有经济纠纷。
李某,男,35岁,无业,曾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张某生前曾向警方报案,称李某欠其50万元人民币,多次索要未果,李某对此事一直怀恨在心。
在侦查过程中,警方还发现李某与一名叫王某的女子关系密切。
王某,女,30岁,某美容院老板。
据王某供述,李某曾向她透露,他打算报复张某,并计划在张某回家的路上将其刺伤。
王某表示,她知道李某的计划,但并未阻止。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还发现王某与一名叫赵某的男子有染。
赵某,男,40岁,某公司总经理。
据赵某供述,王某曾向他透露,李某打算报复张某,并询问赵某是否愿意参与。
赵某表示,他并不想参与此事,但他担心自己会受到牵连,于是向警方举报了王某和李某。
二、争议焦点1. 李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2. 王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3. 赵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三、法律分析1. 李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李某明知张某欠其50万元人民币,且多次索要未果,心生报复之意。
在王某的协助下,李某计划在张某回家的路上将其刺伤。
李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2. 王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在本案中,王某明知李某的计划,并未阻止,反而向赵某透露,表明王某与李某有共同犯罪的故意。
因此,王某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3. 赵某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刑事法律案例分析题库(3篇)
1. 案例一:故意伤害罪案情简介:甲与乙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甲持刀将乙刺伤,致乙重伤。
事后,甲逃离现场。
经鉴定,乙伤情构成重伤二级。
问题:(1)甲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甲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甲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其可能面临何种刑罚?2. 案例二:盗窃罪案情简介:丙为筹集学费,多次潜入学校宿舍,盗窃他人财物,价值共计人民币5万元。
案发后,丙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问题:(1)丙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2)丙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丙被认定为盗窃罪,其可能面临何种刑罚?3. 案例三:交通肇事罪案情简介:丁酒后驾驶一辆小型客车,在高速公路上与一辆重型货车相撞,造成货车司机重伤,客车损坏。
事故发生后,丁逃离现场,后被警方抓获。
问题:(1)丁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2)丁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丁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其可能面临何种刑罚?4. 案例四:故意杀人罪案情简介:戊因与妻子离婚纠纷,心生报复,持刀将妻子杀害。
案发后,戊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1)戊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2)戊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戊被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其可能面临何种刑罚?5. 案例五:贪污罪案情简介:己为某国有企业财务主管,利用职务之便,多次侵吞公司公款,共计人民币50万元。
案发后,己被查获。
问题:(1)己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2)己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己被认定为贪污罪,其可能面临何种刑罚?6. 案例六:强奸罪案情简介:庚在夜间潜入女子宿舍,对一名女学生实施强奸。
案发后,庚被警方抓获。
问题:(1)庚的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罪?(2)庚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庚被认定为强奸罪,其可能面临何种刑罚?7. 案例七:放火罪案情简介:辛因与邻居发生纠纷,心生报复,点燃邻居家的房屋。
火灾造成邻居一家经济损失50万元。
问题:(1)辛的行为是否构成放火罪?(2)辛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3)如果辛被认定为放火罪,其可能面临何种刑罚?8. 案例八:绑架罪案情简介:壬为勒索财物,绑架了一名小学生。
刑法疑难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件背景:某市A区居民李某,男,35岁,无业。
一日,李某因琐事与邻居王某发生争执,双方互不相让,情绪激动。
在争执过程中,李某从家中拿出了一把水果刀,威胁王某。
王某为了自卫,拿起身边的一根木棍反击。
在推搡过程中,李某不慎摔倒,手中的水果刀刺入王某的腹部。
王某立即倒地,李某见状慌乱逃离现场。
王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为重伤二级。
问题:1.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构成犯罪,应如何定性?2. 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如构成正当防卫,其防卫行为是否过当?3. 如果李某的行为构成犯罪,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对李某的量刑有何影响?分析:一、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及定性1. 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李某明知持刀威胁他人可能会造成对方伤害,仍然故意实施该行为,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2. 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李某持刀威胁王某,并在争执过程中不慎将王某刺伤,其行为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应定性为故意伤害罪。
二、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及防卫过当1. 构成正当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王某在李某持刀威胁的情况下,为了自卫,拿起木棍反击,其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2. 防卫过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王某的防卫行为虽然造成了李某的轻伤,但考虑到王某是为了自卫而采取行动,且防卫行为与侵害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王某的行为不构成防卫过当。
三、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及对李某量刑的影响1. 构成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法律犯罪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张某,男,25岁,无业。
因生活琐事与邻居李某发生争执。
在一次争吵中,张某持械将李某打成重伤。
经鉴定,李某的伤势构成重伤二级。
此案经公安机关侦查,依法向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二、案件事实1. 案发经过:2021年5月15日,张某与邻居李某因房屋修缮问题发生争执。
在争吵过程中,张某情绪激动,持械攻击李某。
李某躲避不及,被张某打成重伤。
2. 现场勘查:公安机关到达现场后,对案发现场进行了勘查,提取了作案工具和李某的伤情鉴定材料。
3. 调查取证:公安机关对张某进行了讯问,张某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同时,公安机关调取了张某的犯罪前科,发现张某曾因故意伤害他人受过行政处罚。
4. 伤情鉴定:经法医鉴定,李某的伤势构成重伤二级。
三、法律适用1. 刑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司法解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故意伤害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致人重伤’:(一)使人肢体残废或者毁人容貌的;(二)使人丧失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的;(三)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
”四、案例分析1. 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张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仍然故意实施,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2. 张某的犯罪情节严重:张某持械攻击李某,致李某重伤,其犯罪情节严重,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3. 张某有前科:张某曾因故意伤害他人受过行政处罚,此次犯罪是其恶习未改,应当从重处罚。
4. 李某的伤情鉴定结果:李某的伤势构成重伤二级,属于严重后果,应当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
五、判决结果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犯罪情节严重,且有前科,依法应当从重处罚。
刑诉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1、1999年8月, 某市印染厂女工赵某突然失踪, 其家人发现她失踪后多方寻找未果, 几天后,在郊区一片废弃的建筑工地上发现其尸体。
该市公安局经立案、侦查,认为该市印染厂的司机钱某有嫌疑.侦查终结后,公安局于1999年10月31日将案件移送至该市检察院审查起诉。
市检察院接到公安局移送起诉的案件后,由检察员孙某一人仅对犯罪嫌疑人钱某进行了讯问,即认为证据不足,遂于11 月12 日退回公安局补充侦查。
12月19 日,公安局补充侦查完毕,再次移送起诉。
市检察院经过审查,认为证据仍然不足以证明钱某实施了杀人行为,遂于2000 年2月10日作出了证据不足不起诉的决定.市检察院公开宣布该不起诉决定,并于 2 月12日将不起诉决定书送达了公安局、犯罪嫌疑人钱某、被害人赵某的母亲李某。
市公安局认为不起诉决定不当,于是继续羁押钱某并向上一级检察院即该省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 省检察院维持了不起诉决定。
李某对不起诉决定不服,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该法院以未先行向检察机关申诉为由拒绝受理. 问:以上公、检、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有哪些违法之处?本案的程序违法之处包括:一审法院以审判员李玉良为审判长组成合议庭的程序错。
第一审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公开审理错。
一审法院仅根据被告人供述,对未曾指控的抢劫罪进行审理,并以数罪并罚原则作出判决是错。
一审法院宣判时,告知被告人王川的上诉期限为 5 天错。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理由“量刑过轻” 错.对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又以李玉良为审判长组成的合议庭不合法错。
重新审理该案的法院在原审“事实完全不变”的情况下,改判被告人犯强奸罪十年的判决有误,明显地违背了上诉不加刑原则.重新审理的法院告知被告人“本判决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诉"错误。
三、案例分析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程序违法之处:(1)市检察院接到公安局移送起诉的案件,不应仅由检察员孙某一人来讯问犯罪嫌疑人钱某.(2分)(2)市检察院不应在仅讯问了犯罪嫌疑人钱某后即认为证据不足。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
二、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题1. 案情:M县的陈某、刘某合伙从本县将同村的女青年付某拐骗外省N 县,在N县伺机寻找买主,后经人贩介绍卖给D 县的钱某为妻,后付某到D县公安机关报案。
D县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陈某、刘某抓获。
问题:1. N 县公安机关对本案是否具有管辖权?为什么?(3分)2. M 县公安机关对本案是否具有管辖权?为什么?(3分)3. D 县公安机关对本案是否具有管辖权?为什么?(3 分)4. D 县公安机关抓获陈某、刘某后应当怎么办?(1 分)案例1:1. N县公安机关对本案具有管辖权。
(1 分)因为刑事案件原则上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 分)拐卖妇女犯罪行为的一部分发生在N 县。
(1 分)2. M 县公安机关对本案也具有管辖权。
(1 分)因为刑事案件原则上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1 分)拐卖妇女犯罪行为的一部分也发生在M县。
(1 分)3. D 县公安机关对本案没有管辖权。
(1 分)D 县既不是犯罪地(1 分),也不是犯罪嫌疑人居住地。
(1 分)4. D 县公安机关抓获陈某、刘某后,经审查有犯罪事实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处理。
(1 分)2. 案情:县公安局接到报案,在人民路有两人持刀拦路抢劫行人,立即组织侦查人员赶赴案发现场。
到达时,拦路抢劫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男,19 岁)和王某(女,20 岁)已被下夜班路过此地的李某和赵某当场抓获。
本案经县公安局立案侦查,依法决定对张、王二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张某聘请的律师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公安局10 日后才安排会见。
被害人钱某(女,27 岁)被犯罪嫌疑人张某刺了两下,侦查人员因侦查需要欲对其进行人身检查,以确定其伤害状况,但钱某拒绝检查,侦查人员组织女医师强制进行了人身检查,确定为轻伤。
侦查人员头口通知目击证人李某、赵某到公安局的内部招待所进行询问。
由于现场的李某、赵某等对二犯罪嫌疑人实施抢劫行为的具体事实情节陈述不一致,侦查人员便对两目击证人同时进行询问,两人互相提醒、互相补充,终于作出了一致的陈述。
法律法规刑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李某,男,25岁,某市某区居民。
2019年5月,李某因邻里纠纷与邻居王某发生争执。
双方争执过程中,王某持刀威胁李某,要求李某赔偿其损失。
李某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持木棍还击,致使王某受伤。
事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二、案件事实1. 时间:2019年5月某日。
2. 地点:李某居住小区内。
3. 当事人:李某(被告人)、王某(被害人)。
4. 事件经过:- 李某与王某因邻里纠纷发生争执。
- 争执过程中,王某持刀威胁李某,要求赔偿损失。
- 李某为了保护自己,持木棍还击,致使王某受伤。
- 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三、法律问题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是: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如果构成正当防卫,其行为是否合法?如果不构成正当防卫,其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四、法律规定1. 正当防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制止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采取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方法,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
”2. 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五、案例分析1.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正当防卫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存在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2)为了制止不法侵害;(3)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4)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与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具有直接因果关系。
- 本案中,王某持刀威胁李某,属于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李某为了保护自己,持木棍还击,致使王某受伤。
李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
2. 李某的行为是否合法?- 由于李某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其行为合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的规定,李某不负刑事责任。
刑事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市A区居民李某,男,45岁,无业。
因家庭琐事与邻居张某发生争执,张某用木棍将李某打成轻微伤。
李某伤愈后,认为张某的行为严重侵犯了其人身权利,遂心生报复。
一个月后,李某购买一把匕首,趁张某不备,将其刺伤,致其重伤。
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李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
二、争议焦点1.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3. 李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行为,对其量刑有何影响?三、案例分析(一)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本案中,李某因家庭琐事与张某发生争执,在争执过程中,张某用木棍将李某打成轻微伤。
李某伤愈后,心生报复,购买匕首将张某刺伤,致其重伤。
李某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李某购买匕首将张某刺伤,致其重伤,但并未造成张某死亡。
因此,李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
(三)李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犯罪行为,对其量刑有何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在本案中,李某在犯罪后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行为,属于自首。
根据法律规定,对李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判决结果根据以上分析,法院判决李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
鉴于李某自首,依法对其从轻处罚,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六年。
典型法律犯罪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张某某,男,35岁,汉族,个体经营者。
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某年某月某日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后经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被害人李某某,男,28岁,汉族,个体经营者。
案发时与张某某因生意纠纷产生矛盾。
某年某月某日,张某某与李某某在某餐厅吃饭时,双方因生意纠纷发生争执。
张某某酒后情绪激动,持刀朝李某某头部猛刺一刀,致李某某头部开放性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争议焦点1. 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张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三、分析论证(一)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故意伤害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在本案中,张某某持刀朝李某某头部猛刺一刀,其行为明显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
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等证据,可以认定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
(二)关于故意杀人罪的认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在本案中,张某某在持刀刺伤李某某后,李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等证据,可以认定张某某的行为具有致李某某死亡的故意。
但是,需要进一步分析张某某的主观故意是直接故意还是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会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而希望这种后果发生。
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在本案中,张某某在持刀刺伤李某某后,李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现场勘查、证人证言等证据,可以认定张某某的行为具有致李某某死亡的间接故意。
因为张某某在持刀刺伤李某某时,已经预见到李某某可能死亡,但仍然放任这种后果发生。
刑诉案例分析
刑诉案例分析
参考答案:
1.侦查人员组织李某和许某同时辨认,违反了个别辨认规则。
2.侦查人员组织三犯罪嫌疑人仅对涉案票据辨认,违反了混合辨认规则。
3.侦查人员组织杨某的辨认,采取言语威胁手段,违反法律规定。
4.侦查人员以授权委托书上没有杨某的签名而拒绝律师会见是错误的。
根据六部门规定,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聘请律师的,可以自己聘请,也可以由其家属代为聘请。
5.法庭审理中发现杨某涉嫌收受贿赂,应当由检察院追加起诉,而不应直接审理。
6.公诉词只能是对起诉书的补充与解释,不能超出起诉书中所作指控。
7.一审审判长在休庭后调取的新证据并没有在开庭的情况下将其作为证据,违反了证据必须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后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规定。
8.县人民法院指派刑庭庭长赵某担任审判长与原审的人民陪审员毛某、苗某组成合议庭重新审理此案,违反了关于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的规定。
1。
法律刑事案件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李某某,男,25岁,某市某区居民。
李某某因工作关系与同单位的女同事张某相识。
张某已婚,与丈夫王某某育有一子。
在交往过程中,李某某对张某产生了超越同事关系的感情,两人关系逐渐暧昧。
然而,张某已婚的事实让李某某深感困扰,他在情感与道德之间挣扎。
2020年1月,张某因家庭琐事与丈夫王某某发生争执,情绪失控。
李某某得知此事后,心生怜悯,决定在张某需要安慰时给予她支持。
同年2月,李某某在下班后主动约张某外出散心。
在一家咖啡厅内,李某某与张某因情感问题发生争执,争执过程中,李某某情绪失控,用手猛击张某头部,导致张某头部受伤。
事发后,李某某深感后悔,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二、案件争议本案中,关于李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存在以下争议:1. 李某某的行为是否具有故意性?2. 李某某的行为是否造成张某重伤?3. 李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三、案例分析(一)关于李某某的行为是否具有故意性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在本案中,李某某在争执过程中,情绪失控,用手猛击张某头部,主观上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张某受伤,但仍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因此,李某某的行为具有故意性。
(二)关于李某某的行为是否造成张某重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本案中,张某头部受伤,经鉴定为轻伤二级。
虽然张某的伤情未达到重伤标准,但李某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三)关于李某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自首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事实尚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之前,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在本案中,李某某在张某头部受伤后,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因此,李某某的行为构成自首。
四、判决结果法院审理后认为,李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鉴于其具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处罚。
最终,法院判决李某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刑法法律案件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盗窃案。
被告人张某,男,30岁,无业。
被害人李某,男,28岁,某公司职员。
案发当天,李某在回家途中,被张某以暴力手段抢劫,价值人民币2万元的现金被抢走。
案发后,李某立即报警,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侦查,于次日将张某抓获。
张某对抢劫的事实供认不讳,但辩称其行为属于激情犯罪,请求从轻处罚。
二、案例分析(一)案件事实1.张某以暴力手段抢劫李某人民币2万元,构成抢劫罪。
2.张某在作案过程中,对李某实施暴力行为,导致李某受伤,但未构成重伤。
(二)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抢劫金融机构的;(二)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三)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的;(四)抢劫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三)案例分析1.张某的行为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抢劫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
在本案中,张某以暴力手段抢劫李某人民币2万元,符合抢劫罪的构成要件。
2.张某的行为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在本案中,张某虽然对李某实施了暴力行为,但未构成重伤,因此不构成故意伤害罪。
3.张某的行为属于激情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激情犯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因被害人刺激或挑衅,使犯罪人情绪失控,失去理智而实施的犯罪行为。
在本案中,张某辩称其行为属于激情犯罪,请求从轻处罚。
刑法法律案件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2019年3月,某市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被害人李某,男,20岁,系某公司员工。
犯罪嫌疑人张某,男,25岁,系李某的前同事。
张某因与李某在工作中产生矛盾,怀恨在心。
2019年3月15日,张某携带一把匕首来到李某家中,趁李某不备,用匕首刺伤李某,致其重伤。
案发后,张某逃离现场,李某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
【案例分析】1. 犯罪构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案中,张某携带匕首,故意伤害李某,致其重伤,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1)犯罪主体:张某,男,25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2)犯罪客体:李某的人身权利。
(3)犯罪主观方面:张某故意伤害李某,具有伤害的故意。
(4)犯罪客观方面:张某携带匕首,刺伤李某,致其重伤。
2. 犯罪情节(1)犯罪手段:张某使用匕首刺伤李某,手段残忍。
(2)犯罪时间:2019年3月15日,正值白天,作案时间充分。
(3)犯罪地点:李某家中,作案地点隐蔽。
(4)犯罪对象:李某,系张某的前同事,双方在工作中存在矛盾。
(5)犯罪后果:李某被刺伤,致其重伤。
3. 犯罪性质本案中,张某故意伤害李某,致其重伤,性质恶劣,社会危害性大。
4. 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综上所述,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二、案例分析题假设你是一名检察官,以下是针对此案的分析题:(1)请根据我国刑法,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为什么?(2)请结合本案,谈谈故意伤害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3)请从犯罪手段、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对象、犯罪后果等方面,分析本案的犯罪情节。
(4)请结合我国刑法,谈谈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法律_刑法案例分析题库(3篇)
第1篇1. 案例一:张某故意杀人案案情简介:张某,男,35岁,某市人。
因与邻居李某发生纠纷,心生怨恨。
一日,张某持刀将李某刺死。
案发后,张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问题:(1)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2)张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3)对张某应如何量刑?2. 案例二:王某盗窃案案情简介:王某,男,25岁,某市人。
王某为筹集赌资,于某晚潜入邻居李某家中,盗走现金5万元。
案发后,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问题:(1)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2)王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3)对王某应如何量刑?3. 案例三:陈某交通肇事案案情简介:陈某,男,30岁,某市人。
陈某酒后驾驶一辆小型客车,与一辆摩托车发生碰撞,造成摩托车驾驶员重伤。
案发后,陈某主动停车报警,并拨打急救电话。
问题:(1)陈某的行为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2)陈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4. 案例四:李某诈骗案案情简介:李某,女,45岁,某市人。
李某虚构自己为某知名企业高管,以投资为由,骗取被害人张某人民币50万元。
案发后,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问题:(1)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2)李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3)对李某应如何量刑?5. 案例五:周某强奸案案情简介:周某,男,28岁,某市人。
周某酒后强行与被害人杨某发生性关系。
案发后,周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问题:(1)周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强奸罪?(2)周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3)对周某应如何量刑?6. 案例六:赵某职务侵占案案情简介:赵某,男,40岁,某市某公司经理。
赵某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公款人民币10万元。
案发后,赵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问题:(1)赵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职务侵占罪?(2)赵某是否具有自首情节?7. 案例七:孙某故意伤害案案情简介:孙某,男,35岁,某市人。
孙某因琐事与邻居刘某发生争执,后将刘某打成轻伤。
刑事法律罪名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案例背景:某市A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
被告人张某,男,25岁,无业。
被害人李某,男,28岁,某公司职员。
两人因琐事发生争执,张某持刀将李某刺伤,致李某重伤二级。
案发后,张某潜逃至邻市B区,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案件事实:1. 2020年4月15日,张某与李某在一家酒吧喝酒时,因琐事发生争执。
双方言语冲突升级,张某从随身携带的包中掏出一把水果刀,指向李某。
2. 李某见状,上前试图夺刀,但未能成功。
张某持刀朝李某腹部猛刺一刀,李某倒地。
3. 李某被送至医院抢救,经诊断为重伤二级,需长期治疗。
4. 案发后,张某潜逃至邻市B区,化名王某某生活。
2020年5月,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问题:1. 根据我国刑法,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构成何种犯罪?2. 如果构成犯罪,请分析张某的行为触犯了哪些刑法条文?3. 在量刑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案例分析:1. 犯罪构成根据我国刑法,张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在本案中,张某持刀故意伤害李某,致李某重伤二级,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2. 刑法条文分析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在本案中,张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因其致李某重伤二级,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张某的行为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量刑因素分析在量刑时,应考虑以下因素:(1)张某的主观恶性。
张某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其主观恶性较大。
(2)张某的犯罪手段。
张某持刀伤害他人,手段残忍。
(3)张某的犯罪情节。
张某致李某重伤二级,犯罪情节严重。
(4)张某的悔罪表现。
案发后,张某潜逃,但最终被抓获归案。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张某的量刑应从重处罚。
法律中的刑法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A区居民李某,男,30岁,无业。
因与邻居张某(男,28岁,工人)因邻里纠纷产生矛盾。
一天,李某酒后回家,在小区门口遇到张某,两人言语不和,进而发生肢体冲突。
在冲突过程中,李某持刀将张某刺伤,致其重伤。
张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案发后,李某主动投案,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二、争议焦点1. 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2. 如果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其应当如何量刑?三、案例分析(一)李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1. 刑法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分析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使他人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
在本案中,李某酒后持刀将张某刺伤,致其死亡,其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1)李某的行为具有故意性。
李某在酒后将张某刺伤,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张某造成伤害,但仍然实施了伤害行为,表明其具有故意伤害的故意。
(2)李某的行为侵犯了张某的生命权。
张某在受到李某的伤害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李某的行为导致张某的生命权受到侵犯。
(3)李某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李某在酒后持刀伤人,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李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二)李某的刑罚适用1. 刑法相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分析在本案中,李某的行为导致张某死亡,属于故意伤害罪中的“致人死亡”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李某应当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从犯罪情节来看,李某酒后持刀伤人,致人死亡,犯罪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性极大。
(2)从犯罪动机来看,李某因邻里纠纷而持刀伤人,动机卑劣。
刑事法律罪名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因合同纠纷引发的刑事案件。
被告人张某,男,35岁,某建筑公司项目经理。
被害人李某,男,40岁,某建材供应商。
双方于2018年签订了一份建筑材料供应合同,约定由李某向张某所在公司供应价值100万元的建筑材料,张某所在公司支付货款。
合同签订后,李某按照约定履行了供货义务,但张某所在公司仅支付了50万元货款,剩余50万元货款迟迟未支付。
经多次催要,张某以各种理由推脱,李某无奈之下,于2020年向公安机关报案。
二、案件争议焦点本案争议焦点在于张某的行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具体是构成合同诈骗罪还是其他罪名。
三、案例分析1. 合同诈骗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1)张某的行为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张某在签订合同时,明知自己公司没有支付能力,仍与李某签订合同,具有非法占有李某财物的故意。
其次,张某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以各种理由推脱支付剩余货款,并未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
最后,张某的行为造成李某经济损失50万元,符合“数额较大”的要求。
(2)合同诈骗罪与相关罪名的区别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非法经营罪等罪名在客观表现上可能存在相似之处,但二者存在以下区别:①合同诈骗罪发生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而诈骗罪则不限于合同领域;②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而诈骗罪则不一定要求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2. 其他罪名(1)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张某在本案中并不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因为其并未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公司财物占为己有。
(2)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法律犯罪案例分析题(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A区发生了一起重大盗窃案,犯罪嫌疑人李某被警方抓获。
经调查,李某曾因盗窃罪被判刑,刑满释放后不久又重新犯罪。
本案中,李某的犯罪手段、犯罪动机以及犯罪后果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下是本案的具体情况。
二、案件事实1. 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犯罪嫌疑人李某,男,25岁,A区某镇人。
曾因盗窃罪被判刑5年,于2019年刑满释放。
无固定职业,以打零工为生。
2. 犯罪经过2020年3月,李某得知A区某高档小区内居民张先生家中存放有大量金银首饰、名表等贵重物品。
李某遂产生盗窃念头,并制定了详细的作案计划。
3月20日晚,李某潜入张先生家中,盗取金银首饰、名表等贵重物品,价值共计人民币30万元。
3. 犯罪后果李某作案后,将赃物变卖,所得赃款用于个人消费。
张先生发现家中被盗后,立即报警。
警方通过调查,于3月25日将李某抓获。
三、案件分析1. 犯罪手段本案中,李某的犯罪手段较为简单,主要采用潜入盗窃的方式。
他事先了解受害人的财产状况,选择作案目标,并制定了详细的作案计划。
这种犯罪手段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受害人的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 犯罪动机李某的犯罪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物质需求。
他刑满释放后,生活条件较差,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铤而走险,再次实施盗窃。
这种犯罪动机反映了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复杂性。
3. 犯罪后果本案中,李某的犯罪行为给受害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李某的犯罪行为不仅破坏了受害人的家庭幸福,也破坏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四、法律适用1. 刑法适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李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事诉讼法》第二次作业——案例分析题
班级:学号:姓名:
(一)
案情:县的刘某、陈某合伙从本县将同村的女青年傅某拐骗至外省县,在县伺机寻找买主,经人贩子介绍卖给县的钱某为妻,后傅某到县公安机关控告。
县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刘某、陈某抓获。
问题:
1、县公安机关对本案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
2、县公安机关对本案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
3、县公安机关对本案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
4、县公安机关抓获陈某、刘某后应当怎么办?
(二)
案情:某县公安局对一起共同抢劫案件立案侦查,以公安局长韩某为首组成侦查小组,查获犯罪嫌疑人赵某、钱某、孙某涉嫌结伙拦路抢劫。
在侦查过程中,孙某聘请的律师李某提出本案的侦查员张权与被害人是同住一个小区的邻居,关系密切,申请其回避。
刑警大队长立即停止了张权的侦查工作,张权为避免别人的闲话也立即退出了侦查活动,后刑警大队长经审查认为李某提出的回避申请不属
于法定回避的理由,驳回了回避申请。
接着钱某通过其它途径向上级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公安局长韩某回避,理由是韩某与犯罪嫌疑人赵某的父亲是老战友,关系密切。
上级公安机关随即作出了韩某的回避决定。
问题:本案侦查过程中的回避程序存在哪些违法之处?请简要说明理由。
(三)
案情:年月日,吴某(女,岁,某公司职工)向县公安局报案称其于月日晚被同事高某(男,岁)强奸。
县公安局决定立案侦查,当日对高某刑事拘留。
经过三天的侦查查明,高与吴自年以来就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吴要高与妻子离婚并与其结婚,被高拒绝,吴便报案称其强奸。
侦查人员提取到吴某写给高某余封情书,吴、高的几名同事也证实二人之间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县公安局于年月日对高某取保候审,责令高某的父亲为保证人,同时要求高某交纳元保证金。
高某在取保候审期间严格遵守了取保候审的规定。
县公安局年月日解除了对高某的取保候审,但未退还保证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