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抗原抗体反应的课件ppt

抗原抗体反应的课件ppt
比例性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比例性,即当抗原和抗体比例适当时,反应最完全,形成的免疫复合物 最多。当抗原或抗体过量时,反应则不完全,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也较少。这种比例性是由 抗原和抗体的浓度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的。
02
抗原抗体反应机制
抗原识别与结合机制
抗原表位识别
T细胞通过TCR识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B细胞通过BCR识 别抗原表位。
抗原抗体反应特点
特异性
抗原抗体反应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反应,形成免疫复合 物。这种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簇和抗体结合部位的互补性决定的。
可逆性
抗原抗体反应是可逆的,即在一定条件下,免疫复合物可以解离成游离的抗原和抗体,再 次相遇时仍可重新结合。这种可逆性是由抗原抗体结合的亲和力决定的,亲和力越高,结 合越牢固,解离越困难。
优化抗体药物设计
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对抗体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抗 体的亲和力和特异性。
抗原抗体反应模拟
利用深度学习技术模拟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为药 物筛选和开发提供新工具。
THANKS
感谢观看
自身免疫性疾病检测及诊断
01
02
03
检测方法
介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相关抗体检测方法,如 ELISA、免疫印迹技术等 。
临床意义
阐述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 免疫性疾病诊断、病情监 测和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 值。
病例分析
通过具体病例展示自身免 疫性疾病抗体检测的临床 应用,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药物开发中抗原抗体反应的意义
01
阐述药物开发中抗原抗体反应的研究意义,包括药物安全性、
有效性等方面。
药物抗原性的研究方法
02

抗原抗体反应 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抗原抗体反应 PPT精品课程课件讲义

浓度才易出现可见的反应结果,故试验前应预先滴定抗原 抗体最佳反应浓度。 3.特异性与亲和力 特异性与亲和力是影响抗原抗体反应
的关键因素,它们共同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程度。
二、反应环境条件
(一)电解质 抗原抗体结合后,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换过程中必须要 有电解质参与才能进一步使抗原抗体复合物表面失去电荷, 破坏水化层,使复合物相互靠拢聚集,形成大块凝集、沉
决定的。
特异结合阶段
抗原抗体反 应两个阶段
此阶段仅需数秒至数 分钟,但并不出现可 见的反应 这一阶段抗原抗体复 合物在适当的电解质、 PH、温度和补体等的 影响下,进一步交联 聚集,出现凝集、沉 淀、溶解和补体结合 介导的生物现象等肉 眼可见的反应。
可见反应阶段
一、抗原抗体结合力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为分子间结构互补的特异
二、比例性
比例性(proportionality)是指抗原
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反应
时,生成肉眼可见结合 物的量与反应物浓度的 关系,只有当二者浓度 比例适当时,才出现可 见反应。
从图2-l中可见,曲线的高峰部分是抗原
抗体分子比例合适的范围,称为抗原抗体反应
的等价带(zone of equivalence)。当抗体过 量时,称为前带(prezone);抗原过量时称 为后带(postzone)。
三、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大多数抗原为蛋白质,抗体是球蛋白, 它们在水中均溶解为胶体溶液,不会发生 自然沉淀。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一、特异性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specificity)是指抗原分
子上的抗原决定簇和抗体分子超变区结合的特异性, 由这两个分子之间空间结构的互补性决定的。 多数天然抗原物质的构成十分复杂,其物质表面往 往不止一种抗原决定簇,而两种不同抗原物质可具有 部分相同或类似结构的抗原决定簇,称为共同抗原 (common antigen)。

抗原抗体及其反应ppt课件

抗原抗体及其反应ppt课件
• 2)标本经酶标抗体染色后,还可用其他 染料复染,显示细胞形态结构。
• 3)标本可长久保存,随时备查。 • 4)特异性强。 • 5)灵敏度高。
标记酶应具备的特点
• 1)纯度高、高溶性、特异性强、稳定性 高。
• 2)测定方法应简单、敏感、快速。 • 3)与底物作用后会呈现颜色。 • 4)与抗体交联后,仍保持酶活性。 • 最常用的标记酶是辣根过氧化物酶
(agglutinin)。
2、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可溶性抗原(蛋白质、多糖或类脂溶液、
血清、细菌抽提液、组织浸出液等)与其相应
的抗体在合适条件下反应并出现沉淀物的现象。

用于沉淀反应中的抗原称沉淀原
(precipitonogen)。

用于沉淀反应中的抗体称沉淀素
(precipitin) 。
(horeradish peroxidase,HRP)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 常用的方法:

双抗体夹心法(Double
antibody sandwich method)

间接免疫吸附测定法
(Indirect immunosorbent assay)
• 4)加入该酶的底物,然后产生可见的有色酶 解产物。
间接免疫吸附测定法
• 是一种检测血清中是否含特
定抗体的方法。
间接免疫吸附测定法主要步骤 1
• 1)将已知的抗原吸附在微量滴定板的小 孔内,用缓冲液洗涤3次。
• 2)加入待检抗血清,如其中含有特异的 抗体,则能与抗原发生特异结合,用缓 冲液洗涤3次,洗去未结合的抗体。

《抗原抗体反应》课件

《抗原抗体反应》课件

夹心反应
总结词
指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其复合物可与其 他物质结合,形成夹心结构所引发的反 应。
VS
详细描述
在夹心反应中,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其复 合物可以与另一种物质结合,形成一种夹 心的结构。这种反应可以显著增加反应的 灵敏度,常用于检测低浓度的抗原。例如 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中,酶标 板上的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再与酶标记的 抗体结合,形成夹心结构。
抗体
指由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 球蛋白。
抗原抗体的特性
特异性
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一种 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结合反应。
亲和力
抗原和抗体之间的结合力称为亲和力,亲和力的大 小决定了抗原抗体反应的强弱。
可逆性
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 离,即抗原抗体反应具有可逆性。
凝集反应
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后颗粒物的凝集情况,判断反 应结果。
荧光免疫技术
利用荧光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通过荧光信号的 强弱判断反应结果。
06
抗原抗体反应的注意事项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材料准备
确保抗原和抗体溶液的浓 度和纯度,选择适当的标 记物如荧光染料、酶等。
实验设备检查
检查实验所需仪器设备, 如离心机、显微镜、酶标 仪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02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抗原抗体的结合力
02
01
03
静电吸引
抗原和抗体带有相反的电荷,通过静电吸引相互结合 。
氢键
抗原和抗体中的极性基团形成氢键,增强结合力。
疏水相互作用
抗原和抗体的非极性基团相互靠近,形成疏水键。
抗原抗体的亲和力

《抗原抗体反应》课件

《抗原抗体反应》课件

免疫测定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01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通过酶标记技术检测样本中微量抗
原或抗体的方法。
免疫荧光技术
02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标记荧光物质,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信
号,对细胞或组织中的抗原进行定位和定性分析。
免疫印迹技术
03
将抗原抗体反应与电泳技术结合,分离并检测复杂样本中的抗
免疫学领域的发展趋势
免疫疗法
随着免疫疗法的发展,抗原抗体反应在肿瘤、感染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免疫预防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研发新型疫苗,提高预防传染病的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亲和力定义
抗原和抗体结合时,它们 之间的亲和力是指它们相 互吸引的强度和稳定性。
亲和力常数
亲和力常数是用来描述抗 原和抗体结合强度的物理 量,其值越大表示结合越 稳定。
亲和力影响因素
亲和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 响,如抗原抗体的结构、 电荷分布、溶剂环境等。
抗原抗体反应的动力学
反应速率
抗原抗体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包括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
等。
05
抗原抗体反应的实验操作
抗原抗体的制备
抗原的制备
选择适当的抗原物质,经过适当的处理和纯化,确保抗原的纯度和特异性。
抗体的制备
免疫动物以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细胞培养或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
抗原抗体的纯化
亲和层析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通 过亲和层析介质分离纯化抗体。
凝胶过滤层析
利用分子大小差异进行分离,排除杂 质,纯化抗原抗体。
详细描述
当抗原和抗体结合后,由于分子量增 大,可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这种 沉淀反应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存 在,如免疫比浊法测定抗原的浓度。

详细介绍抗原抗体反应 ppt课件

详细介绍抗原抗体反应  ppt课件
抗体。 抗原过量区(后代现象):沉淀少。
ppt课件
42
四、阶段性
第一阶段: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阶段 特点:反应快
第二阶段:反应可见阶段 特点:反应时间较长
ppt课件
43
抗原抗体反应影响因素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抗原抗体本身的因素; 另一方面是反应环境因素。 一、反应物自身因素 抗原抗体反应中,抗原和抗体是反应的主体,所以它们的特性直接影响其结合 情况。 (一)抗原 抗原的理化性状、表面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和数目等均可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结 果。
淀。 沉淀反应可用于研究抗体与大分子抗原结合的
特性。
ppt课件
40
抗原抗体反应与沉淀形成
沉 淀 的 抗 体 量
抗原量
ppt课件
41
沉淀反应曲线
测定方法:在一定量的抗体中,逐渐增加抗原 浓度,沉淀的形成与抗体的比例密切相关。
曲线分3个区: 抗体过量区(前带现象):小分子复合物,不
形成沉pt课件
16
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性
• 天然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通常由蛋白表面的亲水氨基
酸组成,易于接近膜结合或自由的抗体。
• 顺序抗原表位(Sequential Epitopes),连续抗原表位
(Continuous Epitopes),蛋白质一级结构
• 结构抗原表位(Continuous Epitopes),不连续抗原表
ppt课件
13
结构决定簇与顺序决定簇
ppt课件
14
两种抗体与一个连 续性抗原表位及一 个非连续性抗原表 位的相互作用
ppt课件
15
蛋白质结构与抗原表位
3. 蛋白质的结构与抗原决 定簇的关系 (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只有顺序决定簇; (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与抗原的反应性密切有关; (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与抗原构象决定簇密切相 关; (4)蛋白质四级结构与 抗原构象决定簇和免疫原 价数密切相关;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课件

《抗原抗体反应原理》课件

免疫应答机制研究
通过研究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深 入了解免疫应答的机制和过程,为疫 苗研发、免疫治疗等提供理论基础。
自身免疫性疾病机制研究
通过对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的反应进 行研究,揭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 机制,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免疫细胞功能分析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免疫细胞表面 的抗原标志,分析免疫细胞的功能和 亚型,为免疫学研究提供有力工具。
抗体的纯化
通过一系列分离纯化技术,去除血清中的其 他成分,提高抗体的纯度,常用的方法有离 心、凝胶电泳、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 。
抗原抗体反应的检测方法
沉淀反应
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在一定条 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 常用的方法有单向免疫扩散、 双向免疫扩散、对流免疫电泳 等。
凝集反应
抗原和抗体结合后,引起颗粒 性抗原的凝集现象,常用的方 法有直接凝集、间接凝集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抗原抗体的分类
按作用对象分类
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是指来自机体外部的抗原,如细菌、病 毒等;内源性抗原是指来自机体内部的抗原,如变性或损伤的组织细胞。
按功能分类
完全抗原和半抗原。完全抗原是指具有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抗原物质,能够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半抗原是指仅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抗原物质, 不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影响因素
亲和力受到抗原和抗体分子间的电荷分布、空间构象、结合位点数目以及溶液环 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
特异性的含义
特异性是指抗原和抗体结合的专一性,即一种抗原只能与相 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决定因素
抗原抗体的特异性是由其分子表面的化学基团决定的,这些 化学基团在空间构象上互补,使得抗原和抗体能精确地结合 在一起。

第一章抗原抗体反应ppt课件

第一章抗原抗体反应ppt课件

2、抗体
• 抗体对反应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来源:来自不同动物的免疫血清,其反 应性有差异。家兔等大多数动物的免疫血 清具有较宽的等价带,通常在抗原过量时 才易出现可溶性免疫复合物;马等大动物 和人的免疫血清等价带较窄,少量的抗原 或抗体过剩,均可形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 ;家禽免疫血清不能结合哺乳动物的补体 ,并且在高盐浓度(8.5% NaCl)溶液中 沉淀现象明显。单克隆抗体一般不适用于 沉淀反应或凝集反应。
整理版课件
9
整理版课件
10
二、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和亲合力
亲和力(affinity)
抗体分子上一个抗 原结合点与对应的 抗原决定簇之间相 适应而存在着的引 力,是抗原抗体间 固有的结合力
抗原抗体亲和力示意图
亲合力(avidity)
Avidity
•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binding between an Ag with many determinants and multivalent Abs
整理版课件
30
(3)浓度:
抗体的浓度往往是与抗原相对而言。合 适的浓度才出现明显的反应现象。因此 许多试验应进行抗体预滴定,找出最适 反应浓度。
整理版课件
31
二、环境因素
l.电解质
抗原抗体结合后由亲水性变为疏水性,此时 易受电解质影响,如有适当浓度电解质存在, 就会使抗原抗体失去一部分电荷而相互凝集或 沉淀,出现可见反应;若无电解质存在,则不 出现可见反应。通常在血清学试验中,以8.5% NaCl溶液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及反应液,其 中Na+和Cl-可分别中和胶体颗粒上的电荷,使 胶体颗粒的电势下降,形成可见的沉淀物或凝 集物。但如果电解质浓度过高,则会出现非特 异性蛋白质沉淀,即盐析。

抗原抗体反应的应用免疫学导论PPT课件

抗原抗体反应的应用免疫学导论PPT课件
抗体上被标记的酶仍保持活性,催化底物形成有色产物,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第39页/共59页
ELISA有直接发、间接法及夹心法等不同反应方式 直接法
第40页/共59页
间接法
第41页/共59页
夹心法
第42页/共59页
特点:
❖ 非竞争结合反应 ❖ 常用于抗原的检测 ❖ 适用于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
第30页/共59页
免疫标记
一、放射免疫分析( RIA )

女科学家 R.Yalow(美,1921~)1950’

• 发明(胰岛素),197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
• 1. 基本原理
• (1)竞争结合分析:Ag + Ab AgAb
• *A g A b
*Ag + Ab
• (2)IRMA(免疫放射分析):
第34页/共59页
b. 标记方法:
氯胺-T 法:最常用的 125I 标记法,I 与酪氨酸共价结 合,方法简便,但易造成蛋白质的损伤
• 乳过氧化酶法:
• Iodogen(氯甘脲)法:固相法,标记率较高,损伤小, 反应时间长

置换法: 3H 最常用
c. 标记产物的纯化:常用 Sephadex 层析,也可用硅胶 G 薄
•1.检测未知抗原或抗体 •2.抗原性质分析 •3.抗体效价滴定 •4.抗原或抗体纯度鉴定
第15页/共59页
电泳条件下的沉淀反应

免疫电泳是利用蛋白质在凝胶中电泳迁移率不同能被分离的特性与免疫扩
散结合进行分析的方法。
• 原理:混合的蛋白质抗原在PH8.6时带负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由负极 向正极迁移,使混合的抗原组分得以分离。抗体可以通过自由扩散,也可以通 过电泳与分离的抗原形成相应的特异性沉淀线,从而提高免疫沉淀的灵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
3
55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 1、抗原抗体结合力(4种) 2、抗原抗体亲和力和亲合力 3、亲水胶体转化疏水胶体
电荷引力(静电引力) 范德华引力 氢键结合力 疏水作用力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6
1、抗原抗体结合力 --静电引力(electrostatic forces)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9
20
1、荧光免疫技术
将结合有荧光素的荧光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的技术。 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罗丹明(RB200)等。它们可 与抗体球蛋白中赖氨酸的氨基结合,在蓝紫光激发下,可分别出现鲜明 的黄绿色及玫瑰红色。
Ab光或Ag光 固相吸附抗原或抗体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8
9
1、抗原抗体结合力 --疏水作用力(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水溶液中两个疏水基团相互接触,由于对水分子的 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作用力最强,占总结合力的50%。
1/19/2021Βιβλιοθήκη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9
1、抗原抗体结合力
静电引力:异性相吸 (electrostatic forces),离子键 (Ionic bond) 范德华引力: 作用最小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氢键: 最具特异性 (hydrogen bond ) 疏水作用力: 作用最大 (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静电引力或库仑引力(Cou-lombic forces)是因抗原、抗体带有 相反电荷的氨基(—NH3+)与羧基基团(—COO-)间相互吸引的 能力,之间的引力,距离越近引力越大。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6
7
1、抗原抗体结合力 --范德华引力(Van der Waals forces)
Ab - Ag光 或
Ag-Ab光
光激发
发光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20
荧光免疫技术的应用
抗核抗体 (均质型)
1/19/2021
①自身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 (斑点型)
抗核抗体 (核膜型)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21
欧蒙 21
22
荧光免疫技术的应用
②病原体检测
呼吸道合胞 病毒
1/19/2021
疏水作用力>氢键结合力>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0
10
2、抗原抗体亲和力和亲合力
亲和力(affinity)
是指抗体分子上一个抗 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决 定簇之间相适应而存在着 的引力,是抗原抗体间固 有的结合力。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1
11
2、抗原抗体亲和力和亲合力
1/19/2021
1
内容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三、免疫标记技术的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原理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2
抗原抗体反应
3
抗原与相应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称为抗原抗体反应。
1/19/2021
Ag
() 如同钥匙和锁的关系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检测荧光现象 检测放射性强度 检测酶底物显色
检测发光强度 检测金颗粒沉淀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7
17
三、免疫标记技术的应用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8
19
免疫标记技术的应用
免疫标记技术是用荧光素、放射性同位素、酶等标记抗体或抗 原等所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特点:敏感度高 特异性强 快速 容易观察 能进行定性、定量、定位检测等
抗原 + 抗体
(亲水胶体) (亲水胶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 电解质 可见反应
(疏水胶体)
(沉淀)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3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4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反应类型 沉淀反应 凝集反应 补体参与反应 中和反应 免疫标记
抗原 可溶 颗粒 细胞 毒素等 标记
测定其放射活性
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
分子间(或原子间)相互接近,分子极化产生引力,其作用取决于分 子空间构型,如:凹槽与凸起互补,抗原与抗体,酶与底物。能量 小于静电引力。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7
8
1、抗原抗体结合力 --氢键结合力(hydrogen bond )
是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上氢原子间的引力。其结合力较 强于范德华引力 ,能量大于范德华引力。
抗体 无标记 无标记 无标记 无标记 或 标记
补体 无 无 有 无 无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5
15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反应类型 沉淀反应
凝集反应
补体参与 反应
实验技术 液相沉淀试验 免疫电泳技术 直接凝集试验 间接凝集试验 抗球蛋白试验 补体溶血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结果判断 观察沉淀,检测浊度 观察扫描沉淀峰、沉淀弧
观察凝集现象 观察凝集现象 观察凝集现象 观察测定溶血现象 观察测定溶血现象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6
16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反应类型 中和反应
免疫标记
实验技术 病毒中和试验 毒素中和试验 荧光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 发光免疫技术
金免疫技术
结果判断 检测病毒感染性 检测外毒素毒性
流感病毒 A/B型
③免疫病理检测 ④细胞表面抗原和受体检测
⑤特殊应用:流式细胞分析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副流感病毒 22
23
2、放射免疫技术及其应用
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来检测抗原抗体反应的高灵敏度方法。 反应特点:灵敏,精确;不稳定 ;安全性差
标记Ag或Ab
标记物纯化
抗原抗体反应
现临床实验室 应用较少
亲合力(avidity)
亲和力是指反应系统中复杂 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的结合 能力。与抗体结合价、抗体 的亲和性、抗原有效表位数 目等相关。
1/19/2021
抗原抗体反应及其应用
12
12
13
抗体和大多数抗原同属蛋白质。在通常的血清学反应条件下均带有负电荷, 使极化的水分子在其周围形成水化层,成为亲水胶体,因此蛋白质不会自行凝 集出现沉淀。当抗原与抗体结合后,表面电荷减少,水化层变薄;而且由于抗原 抗体复合物形成后,与水接触的表面积减少,由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此 时在电解质(如NaCl,的作用下,使各疏水胶体之间进一步靠拢、沉淀,形成可 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