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现幼儿园美术教学游戏化
摘要“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美术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一,可与游戏优化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选择易于表现的游戏化内容,提供多元的游戏化材料,建立利于创造的游戏化环境、给予富有个性的游戏化评价等,从而取得良好的活动效果,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美术活动游戏化
“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作用之所在。”(教育家马斯洛)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游戏并不只是童年期一种特有的、快乐的活动,它同时也是对幼儿成长、发展和学习有价值的一种活动,可以为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最优条件。因此,将幼儿美术教学纳入游戏范畴,正是为了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多学科的综合培训。针对小班幼儿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小班美术活动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根据幼儿学习特点,选择易于表现的游戏化内容
1.内容生活化。“艺术来源于生活”。幼儿美术活动也是如此。小班幼儿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生活经验较少,他们熟悉的大多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人、物、场景。如果教师选择的活动内容生搬硬套或远离幼儿生活,幼儿没有生活的观察、感知,又何谈表现与创造?这样只能使幼儿在无所适从、空洞表现的同时丧失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信心。因此,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要做到“生活化”。
案例:幼儿园里有棵很特别的柳树——九曲柳,当孩子们发现柳树的枝条和叶子都是弯弯曲曲的时候,“像我妈妈的头发”“和我妈妈的头发一样,也是弯弯的”……一个关于妈妈头发什么样的话题由此产生。在接下来的美术活动《妈妈的头发》中,有了前期的积淀,孩子们的发挥都很出色。
2.内容情节化。小班幼儿的思维尚处于直觉行动阶段,他们喜欢说说、唱唱、跳跳、做做,如果通过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语言游戏、表演游戏等的介入,借助游戏情节将绘画教学的目的、内容巧妙与游戏结合,使幼儿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便会积极地投入。
案例:在《织渔网》活动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边念儿歌,边运用弹珠带着颜料的滚动,在纸上留下一条条线,由一条条的线组成一只网在鱼身上的渔网,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了一幅图画,在不知不觉中成功地作了一张画。而孩子在取放弹珠的过程中认识了颜色,又动了手指,手臂大肌肉群的活动带动了盒子的转动。这个过程没有老师大量的说教,让孩子勉强地学习,而在这一取一滚之间一幅图画就出来了,在愉快的心情中看到了成功的作品。
二、根据艺术活动的特殊性,提供多元的游戏化材料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更重要的取决于活动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和机会。幼儿美术活动离不开材料的投放。新鲜的材料会提高幼儿的兴趣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如果单单是传统的蜡笔画,即使是再好玩的游戏教学形式,幼儿也会感到枯燥。因此在绘画教学中尽量避免绘
画材料(包括作画工具的多样化和作画场地的多样化)的单一提供。案例:在《汽车的旅行》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将汽车开进了颜料盆“加油”,再驶上了“公路”,顿时,纸上呈现出一条条彩色的轮胎印,汽车开到哪里,轮胎印便延伸到哪里。孩子们不停地重复着“开汽车”这个动作,看到彩色的轮胎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别提有多兴奋了。接着,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出一首游戏儿歌:我的汽车会跳舞,跳个直线舞,跳个格子舞,跳个圆圈舞……孩子们边读儿歌边开汽车,活动内容有了进一步的深化。
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看到汽车后的第一个直觉反应便是拿起汽车开,当将汽车轮子蘸上颜料开后,发现汽车可以代替笔进行涂鸦,兴致更高了,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由感受开始的乱线条,到有规则地进行线条创作:直线、格子线、圆圈线、螺旋线等,在孩子们尽情地玩汽车的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线条粗细和形式的变化,色彩的丰富。
三、根据幼儿需求,给予富有个性的游戏化评价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对幼儿作品的讲评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小班幼儿同样如此。幼儿需要从教师的讲评中得到认可、肯定或是鼓励,从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游戏化的评价既能激发孩子画画的热情,又能作为教师的检查手段。教师为达到自己所预设的教学目标,运用游戏化的互动评价,激起幼儿继续参与画画的兴趣。或者以孩子间的互动评价激发幼儿作画的兴趣和自信心。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我采取富有童趣的评价方法,收到了意想不到
的效果。如在“拯救小动物”活动后,我让“大灰狼”来检查,“笼子”哪边的“栏杆”歪了可以挤进来,“笼子”哪边的“栏杆”没接好可以跳进来,从而指导幼儿马上补插“栏杆”。这样的评价既有趣,互动性又强,幼儿充满了期待,提升了绘画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儿童美术创作表达的是儿童自我的思想情绪,属于最原始的思维,这种思维唯儿童独有。因此,教师对儿童创作进行评价的,要顺应儿童的思维,尊重儿童的想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你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赫伯·里德在《通过艺术的教育》中指出:“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美术教育的使命就是通过艺术来教育人。也就是说它是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因此,优化小班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正是美术教育的价值和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