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氏体转变(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比较珠光体、贝氏体、马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
三种转变之比较
珠光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
内 容 转变T(上限T) 形成过程 领先相 是否有孕育期? 形核部位 转变速度 切变共格性、浮凸效应 C原子扩散 Fe与Me原子 等温转变的完全性 转变产物及组成 转变产物形态 转变产物的硬度
P转变 A1~550℃(A1) 形核与长大 F 或 Fe3C 有 晶界 慢 无 有 有 完全 P(F +Fe3C) 片状 低
与珠光体不同的是,贝氏体不具有层状组织形态。
缺陷:不能解释,有些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被抑制或延迟,只形 成贝氏铁素体,没有碳化物。
2. 整体动力学定义 该定义认为:过冷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在TTT相图上具有 独立的C曲线,存在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贝氏
体转变存在于一个温度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转变不完全。
学图和下贝氏体的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合并而成。 贝氏体转变是奥氏体分解、有孕育期和领先相。领先相为铁素体,贝 氏体长大和碳化物析出受碳扩散控制。
所以:
上贝氏体长大速度取决于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 下贝氏体长大速度取决于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
贝氏体转变比马氏体转变慢。
(一)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贝氏体转变是一个形核和长大过程.与P转变相同,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 学曲线也呈S形,但与珠光体转变不同,贝氏体等温转变不能继续到底。 等温温度愈高,愈接近Bs点,等温转变量愈少。
碳的奥氏体。
5.柱状贝氏体
柱状贝氏体的概念是基于贝 氏体中铁素体的形态提出的。 柱状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呈放 射状,碳化物沿一定方向分布 排列,与下贝氏体相似。柱状 贝氏体不产生表面浮凸。
产生于高碳及其合金钢中,
在贝氏体转变的较低温度转变 区形成的。
6.反常贝氏体
产生于过共析钢中,形成温度 在350℃以上。Fe3C作为领先相
(二)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转变在BS温度以下才能实行,转变速度先增后减。B等温转变动力学 特点与P转变相似。
共析碳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贝氏体 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合并成一条C曲线
合金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贝 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已分离
上B转变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和下B转变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分离
可以推测:上 贝氏体和下贝 氏体可能是通
的其他组织(如板条马氏体、片状回火马 氏体、魏氏组织等)相似,要注意鉴别!
下 贝 氏 体
三、 贝氏体的形成过程
1.贝氏体转变的两个基本过程
贝氏体转变源自文库括① 铁素体的形成和②碳化物析出两个基本
过程。领先相为铁素体。
2. 贝氏体转变时碳的扩散(碳的再分配)
贝氏体中铁素体为低碳相,碳化物为高碳相,发生贝氏体
1. 无碳化物贝氏体
(1)形成温度
在贝氏体转变区的最上部,在靠
近BS的温度处形成的贝氏体。
(2)组织形态
由板条状铁素体和富碳的奥氏体 组成。
30CrMnSi 900℃~550℃
板条状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一侧成束向晶内 平行生长,形成的平行的板条束,板条间为富碳的奥氏体。 继续冷却,奥氏体可能转变为马氏体、珠光体,贝氏体(其他类型)或保留 至室温,一般不能单独存在的。铁素体条形成时在抛光表面会形成表面浮凸。 亚结构为位错。
2.
上贝氏体(B上 )
(1)形成温度
对于中、高碳钢,在550~
350℃温度区间、又称为高温贝氏 体。
(2)组织形态
上贝氏体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
(主要为渗碳体)组成的两相非层 片状混合物。 上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多数呈条状,自奥氏体晶界的一侧或两侧向奥氏体晶内 伸展,细条状的渗碳体分布于铁素体条之间。从整体上看呈羽毛状。铁素体内 亚结构为位错.
σs σ0 Kd
1 2
(三) 溶质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
形成温度越低,过饱和度增大,固溶强化作用大,强度高。
(四)位错亚结构密度
形成温度越低,位错密度越高,强度越高。
2. 贝氏体的韧性 下贝氏体的韧性高于上贝氏体 主要原因:
上贝氏体存在粗大的碳化物颗粒或断续的条状碳化物,也
可能存在高碳马氏体区,容易形成大于临界尺寸的裂纹。
碳仍能通过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由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扩散不充分,在 铁素体板条间沉淀出渗碳体,得到羽毛状上贝氏体。
上贝氏体的转变速度受碳在奥氏体中扩散控制
较低温度时进行下贝氏体转变 (低温范围转变,低于350℃) 组织:为铁素体+碳化物。 原因:较低温度时贝氏体的形成化学驱动力更大,碳的扩散更困难,
典型固态相变之【贝氏体转变】………..
第六节 贝氏体相变
贝氏体转变:在过冷奥氏体到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之间的中温转变。 (碳钢的BS约为550℃左右)
转变产物称为贝氏体,记为B,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非片层状的机 械混合物。
主要特点:贝氏体中的铁素体相形成是无扩散的,按照马氏体转变的切变
机制进行,而碳化物的析出则是通过扩散进行的,因此贝氏体转变又称为半 扩散型转变。
析出,所以成为反常贝氏体。
Fe3C首先在原奥氏体晶粒内部 形核长大成薄片状,随后铁素 体在其周围形核长大,并将 Fe3C包围,最终形成含有渗碳
体为中脊的片状贝氏体。
反常贝氏体
贝氏体形态小结
无碳化物贝 氏体 Bs 粒状贝氏体
550℃
上 贝 氏 体
350℃
上贝氏体
230℃
下贝氏体
TIPS:钢中的贝氏体类组织往往与钢中
氏体是由无碳化物贝氏体演变而来的 。
(2)组织特征
组织:为铁素体和岛状物(富C奥氏 体或马氏体+奥氏体)的两相混合物。 特征:条状铁素体基体内沿一定方向 分布一些小岛(M-A岛),小岛为富
这些富碳奥氏体,如延长等温时
间及进一步降低温度,岛状奥氏
体有可能分解为珠光体或转变为 马氏体,也有可能保留到室 温 !!!
一、 贝氏体的定义(了解)
对钢中贝氏体的命名十分简单,但对贝氏体的定义却十分困难。原因由于 中温转变产物的多样性和转变特征的复杂性,人们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 但对其贝氏体认识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
1. 广义显微组织定义 该定义把贝氏体描述为共析分解竞争机制的产物,即贝氏体 是非层状、非协同的共析分解产物,有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
缺陷:贝氏体转变具有表面浮凸现象,因此具有马氏体转变中 的不变平面应变的特征。后来发现,在Ti-Cr合金中铁素体的析
出伴随着帐篷形浮凸,不具有不变平面应变的特征。
二、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
由于转变温度的不同,贝氏体有以下几种形态:
无碳化物贝氏体 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
柱状贝氏体
过饱和碳α-Fe条状 羽毛状
Fe3C细条状
B上 =过饱和碳 α-Fe条状 + Fe3C细条状
3.下贝氏体(B下)
(1)形成温度
230~ 350 ℃又称为低温贝氏体。
(2)组织形态
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两相非层
片状混合物。
在低碳钢(低碳低合金钢)中,下贝氏体呈板条状; 在高碳钢中,单独的或成堆的长成竹叶状(黑色片状或针状),立体形
转变必然有碳的扩散。但铁和合金元素原子不扩散。
无碳化物贝氏体 (高温范围转变)
组织:铁素体和富碳奥氏体。
原因:碳的扩散能力强,碳通过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由铁素体向奥氏体
充分扩散,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
稍低温度时进行上贝氏体转变 (中温范围转变350550℃之
间)
组织:铁素体和渗碳体。 原因:稍低温度时贝氏体的形成化学驱动力增大,碳的扩散能力下降,
过不同机制形
成的!
40CrMnSiMoVA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五、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1. 贝氏体的强度(硬度) 影响贝氏体强度的因素:
(一) 铁素体条(片)的粗细(贝氏体中铁素体晶粒的大小)
铁素体条(片)的粗细决定于α的化学成分和形成温度。Hall-Petch公式。
(二) 碳化物质点的大小与分布(碳化物弥散度和分布情况) 根据弥散强化理论,碳化物颗粒愈小,分布越弥散,强度越高。下B强 度高于上B。
态呈双凸透镜状。因此,下贝氏体又称针叶状贝氏体。下贝氏体中的亚结
构为位错,密度约为比上贝氏体高,没有孪晶。
过饱和碳 α-Fe竹叶状 Fe3C细片状
竹叶状
B下 =过饱和碳 α-Fe竹叶状 + Fe3C细片状
4. 粒状贝氏体
(1)形成温度
低、中碳及其合金钢在上贝氏体转 变区的上部,BS以下。所以,粒状贝
下贝氏体中碳化物界面较小,不易萌生裂纹,即使形成裂 纹也难于达到临界尺寸,因而缺乏断裂基础。
下贝氏体的韧脆转化温度低于上贝氏体!
本章重点内容
1. 贝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
2.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比较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
3. 贝氏体力学性能特点,影响贝氏体强度和韧性的因素。
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在形态和性能的差异.
随着温度升高,相变不完全程度增加,当到达Bs温度相变停 止,在Bs温度以上不再形成贝氏体。 该定义对于那些具有独立的贝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合金钢是 适用的! 缺陷:钢中的贝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并不是普遍的现象,有些 合金钢贝氏体转变完全性。
3. 贝氏体表面浮凸特征
认为贝氏体是在马氏体相变温度区域以上形成的片状产物,相 变过程伴随着表面浮凸的形成。
碳不能通过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由奥氏体向铁素体扩散,只能在铁素体片 内的某些特定的晶面上偏聚,进而沉淀出Fe3C,得到针叶状下贝氏体。 下贝氏体转变速度受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所控制。
四、贝氏体转变动力学
贝氏体转变是一个形核和长大过程,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是S形,等
温转变动力学图是C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是由上贝氏体的等温转变动力
B转变 550℃~Ms(Bs) 形核与长大 F 有 晶界、晶内 快 有 有 无 可以完全、不完全 B( F + Fe3C ) 羽毛、针叶状 中
M转变 Ms~Mf(Ms) 形核与长大 无 无 晶体缺陷 极快 有 无 无 不完全 M(单相) 板条、片状 高
三种转变之比较
珠光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 马氏体转变
内 容 转变T(上限T) 形成过程 领先相 是否有孕育期? 形核部位 转变速度 切变共格性、浮凸效应 C原子扩散 Fe与Me原子 等温转变的完全性 转变产物及组成 转变产物形态 转变产物的硬度
P转变 A1~550℃(A1) 形核与长大 F 或 Fe3C 有 晶界 慢 无 有 有 完全 P(F +Fe3C) 片状 低
与珠光体不同的是,贝氏体不具有层状组织形态。
缺陷:不能解释,有些钢中碳化物的析出被抑制或延迟,只形 成贝氏铁素体,没有碳化物。
2. 整体动力学定义 该定义认为:过冷奥氏体向贝氏体的转变在TTT相图上具有 独立的C曲线,存在贝氏体相变开始温度和结束温度,贝氏
体转变存在于一个温度范围,在这个温度范围转变不完全。
学图和下贝氏体的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合并而成。 贝氏体转变是奥氏体分解、有孕育期和领先相。领先相为铁素体,贝 氏体长大和碳化物析出受碳扩散控制。
所以:
上贝氏体长大速度取决于碳在奥氏体中的扩散, 下贝氏体长大速度取决于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
贝氏体转变比马氏体转变慢。
(一)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
贝氏体转变是一个形核和长大过程.与P转变相同,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 学曲线也呈S形,但与珠光体转变不同,贝氏体等温转变不能继续到底。 等温温度愈高,愈接近Bs点,等温转变量愈少。
碳的奥氏体。
5.柱状贝氏体
柱状贝氏体的概念是基于贝 氏体中铁素体的形态提出的。 柱状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呈放 射状,碳化物沿一定方向分布 排列,与下贝氏体相似。柱状 贝氏体不产生表面浮凸。
产生于高碳及其合金钢中,
在贝氏体转变的较低温度转变 区形成的。
6.反常贝氏体
产生于过共析钢中,形成温度 在350℃以上。Fe3C作为领先相
(二)贝氏体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转变在BS温度以下才能实行,转变速度先增后减。B等温转变动力学 特点与P转变相似。
共析碳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贝氏体 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合并成一条C曲线
合金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贝 氏体转变与珠光体转变已分离
上B转变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和下B转变等温转变动力学图分离
可以推测:上 贝氏体和下贝 氏体可能是通
的其他组织(如板条马氏体、片状回火马 氏体、魏氏组织等)相似,要注意鉴别!
下 贝 氏 体
三、 贝氏体的形成过程
1.贝氏体转变的两个基本过程
贝氏体转变源自文库括① 铁素体的形成和②碳化物析出两个基本
过程。领先相为铁素体。
2. 贝氏体转变时碳的扩散(碳的再分配)
贝氏体中铁素体为低碳相,碳化物为高碳相,发生贝氏体
1. 无碳化物贝氏体
(1)形成温度
在贝氏体转变区的最上部,在靠
近BS的温度处形成的贝氏体。
(2)组织形态
由板条状铁素体和富碳的奥氏体 组成。
30CrMnSi 900℃~550℃
板条状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上形成,自奥氏体晶界向晶内一侧成束向晶内 平行生长,形成的平行的板条束,板条间为富碳的奥氏体。 继续冷却,奥氏体可能转变为马氏体、珠光体,贝氏体(其他类型)或保留 至室温,一般不能单独存在的。铁素体条形成时在抛光表面会形成表面浮凸。 亚结构为位错。
2.
上贝氏体(B上 )
(1)形成温度
对于中、高碳钢,在550~
350℃温度区间、又称为高温贝氏 体。
(2)组织形态
上贝氏体是由铁素体和碳化物
(主要为渗碳体)组成的两相非层 片状混合物。 上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多数呈条状,自奥氏体晶界的一侧或两侧向奥氏体晶内 伸展,细条状的渗碳体分布于铁素体条之间。从整体上看呈羽毛状。铁素体内 亚结构为位错.
σs σ0 Kd
1 2
(三) 溶质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
形成温度越低,过饱和度增大,固溶强化作用大,强度高。
(四)位错亚结构密度
形成温度越低,位错密度越高,强度越高。
2. 贝氏体的韧性 下贝氏体的韧性高于上贝氏体 主要原因:
上贝氏体存在粗大的碳化物颗粒或断续的条状碳化物,也
可能存在高碳马氏体区,容易形成大于临界尺寸的裂纹。
碳仍能通过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由铁素体向奥氏体扩散,扩散不充分,在 铁素体板条间沉淀出渗碳体,得到羽毛状上贝氏体。
上贝氏体的转变速度受碳在奥氏体中扩散控制
较低温度时进行下贝氏体转变 (低温范围转变,低于350℃) 组织:为铁素体+碳化物。 原因:较低温度时贝氏体的形成化学驱动力更大,碳的扩散更困难,
典型固态相变之【贝氏体转变】………..
第六节 贝氏体相变
贝氏体转变:在过冷奥氏体到珠光体和马氏体转变之间的中温转变。 (碳钢的BS约为550℃左右)
转变产物称为贝氏体,记为B,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非片层状的机 械混合物。
主要特点:贝氏体中的铁素体相形成是无扩散的,按照马氏体转变的切变
机制进行,而碳化物的析出则是通过扩散进行的,因此贝氏体转变又称为半 扩散型转变。
析出,所以成为反常贝氏体。
Fe3C首先在原奥氏体晶粒内部 形核长大成薄片状,随后铁素 体在其周围形核长大,并将 Fe3C包围,最终形成含有渗碳
体为中脊的片状贝氏体。
反常贝氏体
贝氏体形态小结
无碳化物贝 氏体 Bs 粒状贝氏体
550℃
上 贝 氏 体
350℃
上贝氏体
230℃
下贝氏体
TIPS:钢中的贝氏体类组织往往与钢中
氏体是由无碳化物贝氏体演变而来的 。
(2)组织特征
组织:为铁素体和岛状物(富C奥氏 体或马氏体+奥氏体)的两相混合物。 特征:条状铁素体基体内沿一定方向 分布一些小岛(M-A岛),小岛为富
这些富碳奥氏体,如延长等温时
间及进一步降低温度,岛状奥氏
体有可能分解为珠光体或转变为 马氏体,也有可能保留到室 温 !!!
一、 贝氏体的定义(了解)
对钢中贝氏体的命名十分简单,但对贝氏体的定义却十分困难。原因由于 中温转变产物的多样性和转变特征的复杂性,人们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 但对其贝氏体认识仍然存在很大的分歧!
1. 广义显微组织定义 该定义把贝氏体描述为共析分解竞争机制的产物,即贝氏体 是非层状、非协同的共析分解产物,有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
缺陷:贝氏体转变具有表面浮凸现象,因此具有马氏体转变中 的不变平面应变的特征。后来发现,在Ti-Cr合金中铁素体的析
出伴随着帐篷形浮凸,不具有不变平面应变的特征。
二、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
由于转变温度的不同,贝氏体有以下几种形态:
无碳化物贝氏体 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
粒状贝氏体
柱状贝氏体
过饱和碳α-Fe条状 羽毛状
Fe3C细条状
B上 =过饱和碳 α-Fe条状 + Fe3C细条状
3.下贝氏体(B下)
(1)形成温度
230~ 350 ℃又称为低温贝氏体。
(2)组织形态
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两相非层
片状混合物。
在低碳钢(低碳低合金钢)中,下贝氏体呈板条状; 在高碳钢中,单独的或成堆的长成竹叶状(黑色片状或针状),立体形
转变必然有碳的扩散。但铁和合金元素原子不扩散。
无碳化物贝氏体 (高温范围转变)
组织:铁素体和富碳奥氏体。
原因:碳的扩散能力强,碳通过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由铁素体向奥氏体
充分扩散,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
稍低温度时进行上贝氏体转变 (中温范围转变350550℃之
间)
组织:铁素体和渗碳体。 原因:稍低温度时贝氏体的形成化学驱动力增大,碳的扩散能力下降,
过不同机制形
成的!
40CrMnSiMoVA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
五、贝氏体的力学性能
1. 贝氏体的强度(硬度) 影响贝氏体强度的因素:
(一) 铁素体条(片)的粗细(贝氏体中铁素体晶粒的大小)
铁素体条(片)的粗细决定于α的化学成分和形成温度。Hall-Petch公式。
(二) 碳化物质点的大小与分布(碳化物弥散度和分布情况) 根据弥散强化理论,碳化物颗粒愈小,分布越弥散,强度越高。下B强 度高于上B。
态呈双凸透镜状。因此,下贝氏体又称针叶状贝氏体。下贝氏体中的亚结
构为位错,密度约为比上贝氏体高,没有孪晶。
过饱和碳 α-Fe竹叶状 Fe3C细片状
竹叶状
B下 =过饱和碳 α-Fe竹叶状 + Fe3C细片状
4. 粒状贝氏体
(1)形成温度
低、中碳及其合金钢在上贝氏体转 变区的上部,BS以下。所以,粒状贝
下贝氏体中碳化物界面较小,不易萌生裂纹,即使形成裂 纹也难于达到临界尺寸,因而缺乏断裂基础。
下贝氏体的韧脆转化温度低于上贝氏体!
本章重点内容
1. 贝氏体转变的主要特征
2.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比较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
3. 贝氏体力学性能特点,影响贝氏体强度和韧性的因素。
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在形态和性能的差异.
随着温度升高,相变不完全程度增加,当到达Bs温度相变停 止,在Bs温度以上不再形成贝氏体。 该定义对于那些具有独立的贝氏体等温转变曲线的合金钢是 适用的! 缺陷:钢中的贝氏体转变的不完全性并不是普遍的现象,有些 合金钢贝氏体转变完全性。
3. 贝氏体表面浮凸特征
认为贝氏体是在马氏体相变温度区域以上形成的片状产物,相 变过程伴随着表面浮凸的形成。
碳不能通过奥氏体与铁素体界面由奥氏体向铁素体扩散,只能在铁素体片 内的某些特定的晶面上偏聚,进而沉淀出Fe3C,得到针叶状下贝氏体。 下贝氏体转变速度受碳在铁素体中的扩散所控制。
四、贝氏体转变动力学
贝氏体转变是一个形核和长大过程,等温转变动力学曲线是S形,等
温转变动力学图是C形。等温转变动力学图是由上贝氏体的等温转变动力
B转变 550℃~Ms(Bs) 形核与长大 F 有 晶界、晶内 快 有 有 无 可以完全、不完全 B( F + Fe3C ) 羽毛、针叶状 中
M转变 Ms~Mf(Ms) 形核与长大 无 无 晶体缺陷 极快 有 无 无 不完全 M(单相) 板条、片状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