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玉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玉米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促进玉米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的方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一)产量水平不断提高。
由于生产条件改善、科技支撑能力增强等因素,全市粮食总产增加392.58万吨,增幅31%。
对同期全市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玉米对全市粮食总产的贡献率提高了19.3个百分点。
另外,2021年全市青贮玉米种植增加到76.92万亩,青贮加工量达230万吨,极大促进了“为养而种”、助农增收和精准扶贫。
(二)科技支撑能力增强。
针对全市三大玉米产区各自重大技术需求,集成配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实现了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改套种为单种,扩大复种玉米,主推轻简密植全程机械化技术,2021年套种玉米比上年减少了10万亩,单种玉米面积比例达到92%;突出抓好高效节水和水肥耦合,2021年推广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22.6万亩。
深入实施有机肥替代和测土配方施肥,扩大示范一次性施肥技术,持续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相融合,推广使用苗前封闭除草剂和苗后除草剂,确保了化肥和农yao“两个”减量增效目标在玉米上得到落实。
(三)机械化水平明显提升。
近年来,我市玉米单粒精量播种、高效植保作业、籽粒玉米摘穗及脱粒、青贮玉米整秆收割、秸秆还田或打捆收获、残膜回收等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对降低玉米种植劳动强度、缓解劳动力紧张、节约生产成本、促进规模化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全市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2%,其中玉米机收率达到73.5%,特别是全株青贮玉米机收率达95%以上。
同时,围绕玉米籽粒直收,一方面加强早熟、脱水快、抗倒伏的适宜品种引进选育,另一方面加快性价比较高机具和设备选型引进,初步突破了机械直收技术瓶颈。
(四)种植效益位居粮食作物之首。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调研报告〔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
为了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市委办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现将我市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调查综述如下。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
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
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
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
20**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
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调研报告
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调研报告粮食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收入增加。
为了促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和科技创新,加强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粮食产量与质量。
一、坚持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科技创新是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国家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究的投入,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同时,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粮食生产效率。
通过引入高新技术,如农业机械化、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实现粮食的高产、高质。
二、加强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品质当前,我国粮食产业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以小规模、低效益农户为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
因此,需要加强对农业企业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鼓励农业企业投资现代农业设施和技术装备,提高粮食的品质和产量。
同时,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粮食产业的升级。
三、优化粮食产业发展环境,鼓励多元化经营为了促进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改善农村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包括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和农业电网等。
同时,鼓励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形式,进行多元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农民的收入。
此外,还可以推广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加强粮食产业的质量监管,保障粮食安全粮食的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福祉,必须要加强对粮食产业的质量监管。
建立完善的粮食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有害物质的检测和控制。
鼓励农业企业通过ISO认证等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对农民种植业务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确保粮食的安全和质量。
综上所述,要实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粮食生产效率;加强粮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粮食品质;优化粮食产业发展环境,鼓励多元化经营;加强粮食产业的质量监管,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调研报告
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粮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为当前我县粮食事业的发展指明了目标,明确了前进方向,要做好粮食工作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既要注重粮食安全,又要强化粮食流通市场体系建设,统筹兼顾粮食企业、农民、消费者各方利益,改善薄弱环节,推动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近日,根据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们就如何做大做强我县粮食产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对我县粮食产业的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一)粮食生产情况近年来,由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的出台,调动了我县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总体来看,近年我县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XXX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XXX万吨左右,可提供商品粮XXX万吨以上,丰富的粮食资源,使我县推进粮食产业化进程有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二)粮食加工转化情况截止XXX年底,我县纳入统计范围的大型粮油工业企业共计XXX家,其中小麦加工企业企业XXX家,玉米加工企业XXX家;全县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工业企业年加工生产能力达XXX万吨,实际加工能力为XXX万吨,其中小麦粉实际年加工能力为XXX万吨,玉米实际年加工能力为XXX 万吨。
从企业所有制成分看,报表企业全部为非国有企业占了绝对主导地位,产品产量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已经成为市场生产的主体。
从企业生产能力看,在全部企业中,日加工能力XXX吨以上企业XXX家,其中小麦粉企业XXX家,玉米企业XXX家,而惠民县宇东面粉有限公司和黄河粮油科技有限公司日加工能力更是达到XXX吨。
(三)粮食宏观调控情况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县粮食部门认真贯彻《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惠民县粮食应急预案》,在制度上保障了我县粮食市场供应和粮食安全。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粮食生产调研报告1“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物质保障,事关改革发展、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
为了确保我市粮食综合生产的能力,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市委办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现将我市目前粮食生产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对策调查综述如下。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分析__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黄淮海经济区腹地,全市耕地面积204万亩,农业人口119万人,占总人口的50.8%。
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小麦播种面积达160万亩,正常年景小麦产量在60万吨左右。
濉溪县是国家优质粮生产基地,小麦是第一大农作物,优质小麦比重大,是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和农业部良种补贴项目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我市连续多年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和国家优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建立了36万亩小麦高产攻关核心区和70万亩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区,实施了标准粮田建设、高蛋白大豆良种繁育等一批部、省级优质粮食产业工程项目。
通过项目推动和示范引导,全市已形成100万亩优质小麦、60万亩高蛋白大豆、40万亩优质饲料用玉米规模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单产、质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优质化、规模化、区域化的生产格局。
近年来,通过通过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开展粮食精深加工,我市创出了鲁王、鲁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长了优质小麦产业链。
1、粮食(小麦)生产特点。
20__年午季,全市小麦面积177.4万亩,比上年增加13.2%,单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422公斤,比上年增长4.6%,总产74.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
我市所承担的农业部70万亩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区平均单产440.8公斤,比去年增产14.8公斤。
全市36万亩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平均单产491.2公斤,同时出现了一批高产超高产典型,百善镇叶柳湖村出现了万亩以上的超千斤的丰产示范方,最高单产637公斤。
增产的原因:一是小麦良种的推广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气候适宜,天气条件较好,有利小麦生产;三是小麦病虫害较少。
督察粮食生产情况汇报
督察粮食生产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指示,我代表相关部门对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督察,并就此向您做一份汇报。
首先,我们对全国各地的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走访和数据统计,我们发现在今年的粮食生产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全国各地的农民朋友们辛勤耕耘,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粮食产量有所提高。
其次,在农业技术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再次,在政策支持方面,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给予了农民朋友们一定的补贴和支持,促进了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问题和困难。
首先,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了干旱、水灾等自然灾害,影响了粮食的生长和收成。
其次,农业生产中仍存在着一些技术和管理上的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
再次,粮食生产中的成本压力较大,农民朋友们面临着种粮不易、销售不畅等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更多支持和帮助。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促进粮食生产的建议。
首先,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工作,提前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准备。
其次,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再次,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支持农民朋友们的生产,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增加他们的收入。
总的来说,我国的粮食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粮食生产的动态,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努力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朋友们的收入增加。
以上就是我们对粮食生产情况的督察汇报,希望领导能够关注并支持我们的工作。
谢谢!此致。
敬礼。
粮油产业调研报告
粮油产业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和背景: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中国粮油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产业现状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了实地走访、网络调研和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获取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相关数据,并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分析。
产业概况:
中国粮油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长足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近年来,粮食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粮食储备稳定增长,粮油进出口不断增加,粮食产业化经营成为主流。
同时,粮油加工技术和设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尽管中国粮油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粮食产业化进程相对滞后,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其次,粮食储备和物流体系仍存在薄弱环节,安全隐患尚未得到充分解决;再次,粮油质量安全问题凸显,亟需加强监管和标准化管理。
发展建议:
为推动粮油产业健康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政府
监管和引导,完善产业政策和法规,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二是加大粮食产业化进程,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共享,形成规模效应;三是加强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提高加工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控制能力;四是加强质量监管和标准化建设,提高消费者对粮油产品的信心。
结论:
粮油产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当前,要克服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大投入,完善体制机制,才能实现粮油产业由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黑龙江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种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标志性、先导性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
发展现代种业关系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关系到黑龙江省发挥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促进我省种业加快发展,7月中旬,黑龙江省人大农林委对我省粮食作物种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多年来,我省各级政府坚持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品种创新和良种供应。
常规粳稻、大豆、玉米本省自育品种种植分别达到98%、97%、54%,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5%,为粮食生产“十七连丰”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全省种子企业489家,总资产111亿元,2020年销售收入51.6亿元,近五年销售收入年均增速6.3%。
一是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
印发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了种质资源普查和收集工作。
二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
依托省农科院建立的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近5万份,垦丰种业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9万余份。
设立野生大豆原生境保护区8个,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入库保存786份,数量、类型均为全国最多。
我省种质资源库累计向中科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20余家科研单位和高校提供种质材料上万份,培育农作物新品种200多个。
一是构建种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
建立种业创新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推进种业创新工作。
全省现有农业科研育种单位83家,建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杂粮工程中心、省寒地玉米种质资源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个,初步形成覆盖种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二是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种业科技创新产业体系。
垦丰种业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中国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构建协同创新平台,联合开展育种技术和材料创新研究,“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3项、农业部重大科研协作攻关1项、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1项。
河南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河南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引言信阳市作为河南省的一个重要农业产业基地,农作物产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宗农作物产业在信阳市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资源环境的限制,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目前,信阳市存在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等问题。
农产品的加工环节比较薄弱,产品附加值较低;农业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生产方式比较传统,农业面临严重的生产成本压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和建议,本次调研旨在深入分析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为促进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对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法,促进农作物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信阳市农作物产业现状的分析,探讨不同农作物在信阳市的种植情况和产量情况,为未来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研究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市场需求变化和政策环境对产业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调研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提出应对之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最终,通过研究,总结出对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发展的建议,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发展方向,促进信阳市农作物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调研报告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本次调研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文献资料法,我们对信阳市农作物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政策法规、总体情况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为后续实地调查提供了理论支撑。
我们利用实地调查法深入了解了信阳市农作物产业的实际情况,包括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农业技术等方面的数据以及农民收入和就业情况等。
河南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河南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 引言1.1 背景介绍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发达。
作为中国粮食主产省,河南的农作物产业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信阳市作为河南省的重要产粮区之一,农作物产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农村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化和现代农业的兴起,信阳市的农作物产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信阳市地处黄淮平原南缘,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
主要种植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豆类等大宗农作物,同时也逐渐向优质、高效、特色种植转变。
农作物产业是信阳市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对信阳市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信阳市农作物产业面临着资源约束、生产环境、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新挑战。
深入调研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篇报告将着重分析信阳市农作物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的发展对策,并展望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河南信阳市大宗农作物产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和建议,以促进该产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我们旨在为信阳市农作物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参考,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助力信阳市农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信阳市农作物产业概况信阳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是全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该市辖区内气候适中,土地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生长。
信阳市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籽等大宗农作物种植为主,农产品产量居全省前列。
水稻是信阳市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占据了大片稻田。
信阳市的水稻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和大浦河流域两大平原地区,依靠丰富的水资源和灌溉条件,水稻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信阳市的小麦、玉米种植也十分广泛。
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信阳市北部的丘陵地区。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粮食是人类的生存之本,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的实际情况,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实地走访、实地调查以及相关数据的分析,对我国粮食生产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
二、粮食生产总体情况1.生产总量:根据统计数据,我国粮食生产总量逐年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XXXX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XXX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X%。
2.主要粮食品种:我国主要粮食品种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年粮食产量一直稳居第一位。
三、粮食生产区域调研1.华北地区:华北地区以小麦生产为主,年均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X%。
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小麦产量逐渐下降,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粮食生产技术的推广,提高生产效率。
2.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区:这些地区主要种植水稻,由于受益于丰富的水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水稻产量一直稳步增长。
同时,这些地区也推广了稻田综合种养殖农业模式,提高了农田综合利用率,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3.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这些地区主要种植玉米,年均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X%。
同时,这些地区还发展了农业产业化,提高了玉米加工的能力,并逐步向农产品的深加工转变,增加了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四、粮食产量与粮食需求对比1.粮食生产过剩:尽管我国粮食生产总量逐年增加,但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供给结构的调整,我国粮食产量与需求之间尚存在一定的缺口。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XXX万吨,而粮食需求量为XXX万吨,缺口为XXX万吨。
2.农业供给结构调整:为了解决粮食供需矛盾,我国加大了粮食生产的投入,调整了农业供给结构,逐步实现了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通过推广高产稳产的粮食新品种、优化耕地利用结构、提高种植技术等措施,有效提高了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
五、粮食生产的问题与对策1.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当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相对较低,限制了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作物产量的提高。
粮食调研报告
粮食调研报告
《粮食调研报告》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深入了解我国粮食生产、供应和消费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粮食调研。
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首先,我国粮食生产总体稳步增长。
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和政府支持等因素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提升。
但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粮食产量不足以满足当地需求的情况,需要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援助。
其次,粮食供应链条整体运行良好。
粮食储备、运输和销售环节基本畅通,确保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粮食供应不够稳定,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保障措施。
再次,粮食消费结构逐渐优化,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粮食加工技术和质量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确保粮食安全。
最后,粮食进口与出口的平衡需继续优化。
我国仍然需要大量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但同时也要加强对外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粮食贸易中,需要平衡好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实现双赢。
综上所述,我国粮食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在粮食生产、供应和消费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质量监管,确保粮食安全和供给稳定。
同时,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粮食贸易平衡发展,推动全球粮食安全。
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调研报告]
对粮食产业发展的调研思考本文档格式为WORD,若不是word文档,则说明不是原文档。
最新最全的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平原,沃野千里,一直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食生产基地。
近期,我处深入粮食主产区,与中介组织和粮食加工企业座谈,对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对今后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相应对策及建议。
一、粮食产业化发展现状(一)粮食产量有所下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市粮食播种面积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923万亩减少到2005年的728万亩,减少195万亩,减幅21.1%。
全市粮食总产量由2000年的363.8万吨减少到2005年的261万吨,减少102.8万吨,减幅28.3%。
但近两年来,粮食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普遍重视,国家和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和扶持粮食生产发展,有效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使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60万吨左右。
(二)粮食加工企业初具规模根据2004年市粮食局进行的粮油企业情况调查,**市有粮油加工企业575户。
其中:碾米企业374户,年生产能力62.7万吨;面粉加工企业76户,年生产能力40万吨;食用油加工企业96户,年生产能力25万吨;饲料加工企业29户,年生产能力140万吨。
有较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有:文君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大西南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市奇格速冻食品厂、瑞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花中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嘉里、新希望、互利达、红旗、迎先、美好、龙达、汇能、蜀玉、江丰、沙渠、天红等粮油加工企业。
其中瑞玉米业、文君米业被省农业厅认定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花中花、红旗油脂、青城米业等企业被**市农业委员会认定为**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瑞玉、花中花、美好面粉、大西南面粉等12家企业获得了省粮食局、省粮食行业协会确定的四川省粮食产业化100家龙头企业。
对粮油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思考调研报告
对粮油产业化经营的调研思考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受到委托,前往苏州市进行了对粮油产业化经营的调研。
在此期间,我通过调研,深刻了解了苏州市粮油产业化经营的现状,发现了存在于粮油产业化经营中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现将我的调研报告如下:一、调研背景粮油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食品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粮油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因此,调研粮油产业化经营对于推动该行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苏州市粮油生产企业的现状,了解其生产、销售和管理情况,以更好地分析该市粮油产业化经营的优势和不足,为推动该市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三、调研过程1. 走访调研企业。
我先后到达苏州市多家粮油生产企业进行调研,分别了解了这些企业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情况。
其中,我特别关注了这些企业在粮油生产环节中的原材料选择、技术流程和工人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2. 数据调查。
我查询了相关部门公开的市场数据并进行分析,包括粮食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数据。
3. 与专家讨论。
我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就当前粮油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
四、调研结果1. 企业普遍存在技术水平不足、品牌竞争力不强、营销策略单一、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
一些生产企业存在着较弱的技术研发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导致产品质量和品牌竞争力不如预期。
另外,企业在营销策略上过于单一,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2. 粮油产品的价格波动较大。
粮油市场价格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贸易环境、政策因素等。
因此,粮油产品价格的波动性较大,有时会出现供不应求,引发市场不稳定。
3. 粮油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高产品质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粮食发展情况汇报
粮食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供给总体充裕,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64亿吨,比上年增加了0.9%,连续五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
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基础。
首先,我国粮食种植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农业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粮食生产方式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变,粮食作物品种不断更新和推广,高产优质品种逐渐普及,提高了粮食产量和品质。
其次,粮食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程度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再次,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环境压力不断减轻。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深入推进,农业生产方式不断绿色化,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土壤肥力得到有效保护,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更好的生态环境。
最后,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不容忽视。
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收入增速放缓,农业经营主体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总的来看,我国粮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确保粮食供给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策支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粮食产业调研报告
粮食产业调研报告粮食产业调研报告1粮食产业化工作可以理解为粮食作为产业,使之向理想的状态发生质变的过程。
粮食产业含盖了粮食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过程。
质变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使做大做强;向产业链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收购”等形式,带动粮食、油料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增强企业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育知名品牌,实施品牌战略;服务“三农”,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土地革命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业发展的第三次飞跃,是农业生产方式又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粮食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特殊商品,粮食产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创新粮食流通方式,强化粮食企业经营等,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产业化是粮食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1、产业化是粮食产业现代化和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
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粮食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由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把粮食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连成一体,使分散经营的小农户组合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和大规模的粮食生产基地。
这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改变了单纯从事原料生产的地位,改善了现行的投入机制,可以使资本和先进技术、农艺措施、现代装备有机地融入粮食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素质。
同时产业化又是新形势下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
粮食市场化,主体多元化,经营多渠道,这是必然趋势。
新的形势下,在粮食流通中继续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这是中央一号文件充分肯定的。
国有粮食企业要想发挥主渠道作用,首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掌握充足的粮源,掌握粮源的最现实出路就是参与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订单粮食。
不然的话,就很难掌握粮源,粮食企业经营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存与发展就会更加举步维艰。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
粮食生产调研报告粮食生产调研报告「篇一」粮食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经济发展全局,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是一项持久性工作。
近年来,同全国一样,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四区一线”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市的产业结构悄然发生变化,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这对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彻底好转,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制约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多种因素依然存在,保证粮食产业发展好势头的任务任非常艰巨。
本文就我市粮食生产的现状及新形势下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等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市粮食生产现状(一)粮食生产情况:20__年,我市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减产的局面,出现了多年来止跌回升的好势头。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达到19.77万亩,粮食总产量12.87万吨,其中小麦种植面积9.13万亩(冬麦1.44万亩,春麦7.69万亩),比上年增加63.2%,小麦总产量3.35万吨。
同时依靠科技推广,引进良种良法,小麦单产量也有所提高,由上年的平均亩产300公斤,提高到平均亩产350公斤;玉米种植呈现恢复性增长,20__年玉米面积达到8.92万亩,比20__年增加2.85万亩;20__年玉米种植9.57万亩,比上年增加7.3%,玉米总产量8.52万吨;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比上年增加20%,产量0.9万吨。
(二)粮食消费情况:20__年,全市总人口21.5万人,根据社会粮食调查,全市平均每人每天消费口粮400克左右,全年每人消费口粮在160公斤左右,全市人口年消费小麦约近35000吨。
按全市每年消费量35000吨,仍有20__吨粮食缺口。
但我市处在粮食产销结合区,外来小麦制品(主要是__、__面粉)及大米(东北、江苏大米)进入我市粮食市场。
预计20__年我市粮食市场将趋于平衡。
(三)粮食种植收益情况:小麦种植效益分析:按每亩计算,翻地费:28元;切地费:16元;播种费:12元;收割费:30元;磷酸二铵:15公斤(260元/袋、每袋50公斤)计78元;尿素:20公斤(75元/袋、每袋40公斤)计37.5元;麦种:25公斤/亩(3元/公斤)计75元;水费:75元;(用高价水,水费150元/亩);“两工”款(二轮承包土地):50元(国有土地承包费为100元/亩)。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3篇
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3篇粮食生产情况调研报告1某某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某某县把发展壮大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切实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实现粮食生产的快速发展,种植业面积和产量也逐年增加,为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贡献。
一、某某县农业概况某某县辖10个乡(镇)145个行政村,境内有三个大型国营农场和森工系统8个林场,县域总面积1.0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是42万人,其中县域人口32万人,县属农业人口21.5万人,农户5.7万户,县属耕地面积238.4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是11亩,某某县处于第二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之间,年平均气温3.3℃,10℃以上有效积温20某某 -2700℃年降水量550mm左右,无霜期130-150天,全年日照2513小时。
农业气侯:春季偏旱、少雨多风、蒸发量大;夏季温热、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秋季短促、降温快切气候多变;冬季漫长而严寒。
二、粮食生产情况某某县是全省重点商品粮生产县份之一,近年来,某某县始终遵循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确保总产这一宗旨和原则,特别是近三年来某某县的粮食生产在稳定面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粮食作物面积逐年增加,粮食总产稳中有升。
20某某年,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6万亩,总产53.4万吨;20某某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99.6万亩,总产58.4万吨;20某某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209万亩,总产72.8万吨。
20某某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某某年粮食总产居全市之首。
三、采取的主要措施(一)、建基地,扩规模,切实增加粮食总量某某县紧紧依托地域优势,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种植经验,不断扩大粮食生产规模,增加粮食总量,促进了粮食产业发展。
近年来,已建立了万金山乡、青原镇、某某镇、朝阳乡水稻,七星泡镇、朝阳乡、夹信子镇玉米,尖山子乡、七星河乡、青原镇、七星泡镇、某某镇大豆,小城子镇、龙头镇杂粮杂豆四条优质粮食生产产业带,粮食生产基地面积200万亩以上,20某某年,全县共落实粮食生产基地209万亩,其中水稻基地26.8万亩,总产14.4万吨,玉米基地63.3万亩,总产39.5万吨,大豆基地108万亩,总产16.3万吨,杂粮基地11.2万,总产2.6万吨。
乡镇粮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乡镇粮食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乡镇粮食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
首先,我们在粮食种植方面不断推进科技创新,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粮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其次,我们积极引进了新的粮食加工技术和设备,提升了粮食加工水平,扩大
了加工规模,丰富了加工产品种类,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粮食加工企业的引导和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了粮食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我们还加大了对粮食流通和市场营销的投入,拓宽了粮食销售渠道,提
高了粮食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粮食安全的监管和管理,保障了粮食质量和食品安全,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看,我乡镇粮食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粮食产业存在着生产效率不高、加工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提升整体产业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粮食产业的政策支持和金融扶持,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和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乡镇粮食产业的发展,我们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
升级的发展思路,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乡镇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食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做大做强粮食企业: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面临市场主体多元化、粮食生产模式多元化的形势。
如何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事关粮食企业能否做大做强和一个地方粮食生产安全大局。
一、机遇与挑战
1、粮食市场经济初具雏形。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粮食购销竞争日趋激烈,大粮食、大市场、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为粮食产业化经营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事粮食加工、销售的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日渐增多,对国有粮食企业形成激烈的冲击和竞争。
近几年来,国有粮食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探索改变“收原粮、卖原粮”的一元经营方式为多元经营方式的新路子,积极与农民、粮食加工企业、科研单位联合,组成粮食生产、收购、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经济实体,粮食市场经济运作模式初显成效。
2、粮食生产规模化渐成趋势。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批量转移,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农村田地因缺乏劳力而撂荒的现象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相继出台,一批种粮大户尝到规模经营的甜头,抢抓机遇,大胆承包闲置和抛荒田地,实行规模化经营,
为加快推进粮食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6 年,江西金农米业集团公司在上高参与农兴、农旺、农发等8 个种粮专业合作社的组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的运作模式,取得良好的效益。
今年已发展粮食专业合作社43 家,规模种植基地10 多万亩。
3、粮食企业改制工作基本到位。
粮食部门已妥善地解决了国有粮食企业历史包袱,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根据国家财政部门有关政策,已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认定和剥离的遗留问题,并多方筹措资金,切实解决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中的遗留问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其次,通过改组联合、股份合作、资产重组等形式,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企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条,向生产、加工两头发展,组建集粮食购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产业化企业,为做大做强国有粮企奠定了基础。
二、对策与建议
1、推进现代粮食企业制度建设。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粮食行业由垄断性行业逐步向市场化、社会
化转变。
与此同时,农业也正在朝着耕作机械化、种植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农业现代化方向发展,为粮食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迄今,“公司+农户”的各类龙头
企业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主要企业形式。
国有粮食企业因有以政府政
策支持为依托,有优良的仓储条件,有业务熟娴的职工队伍,在构建现代农业制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龙头优势。
当前,国有粮食企业要进一步指导和帮助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向公司参股,使其合理分享工商利润,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同时要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提供种子、农技、购销等全程服务,提高种粮经济效益,调动农民入社积极性,加快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实行集团化运作模式。
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必须是龙头企业、优势资源、完整的产业链条、优势项目、主打品牌、产业园区等六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实行集团化运作。
不失时机地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建设粮食产业园区。
粮食产业园区是集粮食收购、仓储、检验、加工、批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产业集群,是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重要平台。
要打破行业、地域限制,吸纳多种所有制粮食经营主体入驻。
园区内部运行机制可以是以资产为纽带的紧密型合作,也可以是以经营为纽带的半紧密型合作。
二是培育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国有粮食企业要积极主动采取跨地域、跨所有制、跨行业等不同类型的联合方式,组建成起点高、竞争力和带动力强、效益好的企业,担当起粮食产业化龙头的重任。
三是发展优质粮食种植基地。
鼓励粮食产业化经营企业按照“公司+中介+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组织农户进行连片成规模种植,为粮食加工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粮源。
四是建立粮食专业合作社。
要按照《合作社法》规定,以市场
3 / 6
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订单为载体,依托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种新型粮食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民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
粮食部门要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和遍布城乡的经营网络优势,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农企关系,积极领办专业合作社、粮食专业协会,引导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
3、加大政策支持和扶助力度。
各级政府要支持企业不断优化组织形式,为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要支持粮食购销企业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通过重组、兼并、公司制改造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大力调整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布局和结构,培育和发展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经营主体,培植集购、销、加工一体化产业龙头化企业,组建粮食企业集团。
对规模较小、效益较差的小型购销企业,实行归并。
要积极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加大对粮食产业化和扶持资金力度,金融机构要放宽贷款担保条件,增加贷款额度,改善金融服务; 税务部门要降低农产品加工增值税,优先兑现优惠政策; 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理顺管理体制,做好对重点龙头企业、粮食产业化示范区和示范项目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
三、实施与操作
1、政府推动。
政府要把加速粮食产业化进程,做大做强粮食企业作为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来抓。
一是建立健全相关组织机构,组建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粮食、农业、财政、工商、税务等相
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协调服务组织。
二是制定扶助措施,充分发挥
财政、税收、信贷的作用,建立支持粮食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机制,推动其快速发展。
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把推行粮食产业化的工作任务分解到责任部门,落实到具体人,与部门奖惩、个人评先评优挂勾,实行重奖重罚,加快工作进程。
2、企业带动。
国有粮食企业要主动争当龙头,带动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国家储备企业、大型加工企业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实行企业重组和组织结构创新,并以现有仓储设施为依托,改造和重组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的粮食集团公司,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形成工商联手、优势互补、
规模经营、贸
工农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效益引动。
按照产业化的运作模式整合粮食资源,必须以效益为纽带,建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实现贸工农一体化。
大力发展粮食订单等多样化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企向紧密型发展。
一是坚持农民和企业自愿互利的原则,鼓励合同契约、订单粮食、股份合作、资产入股等利益联结形式,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户双方的合法利益。
二是要积极鼓励和提倡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按农户出售产品的数量适当返还利润等多种方式,与农户建立比较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风险共担、利益互补。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粮油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
继续做好面向农民的粮食代购、代销、代储存、代
5 / 6
加工和兑换业务,引导和规范粮食企业广泛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活动。
四是培育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壮大粮食经纪人队伍,使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在有效运转中均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流通和加工企业由于掌握了充足的粮源,在加工销售中获得利润; 农技服务部门通过提供技术服务和生产资料,从中获得报酬; 农民在规模经营、技术服务降低生产成本中增加收入; 贸工农在效益的引动下、在产业壮大中得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