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合 理 地利 用 自制教 具 ,能有 效地 帮助 教 师 突破 教学 中的重难 点 , 帮助学 生 理解相 关 概念 , 提 高教 学 效 果 。例 如 , 在 氧气 化学 性质 的教 学 中 , 铁 丝在 氧 气
的创新能力 、 热爱科学的科学素养 , 已成为现代教育
的一大 目标 。而 新课 程标 准 的重点 也 是关 注学 生创
试。 学生们 自己结成 了小组 , 纷纷从家中拿来了食
盐、 食醋 、 纯碱 、 小苏 打 、 味精 、 洗洁精 等 , 学生 们 通过
文章编号 : 1 0 0 9 — 0 1 O X( 2 0 1 3) 1 1 — 0 0 8 1 — 0 1
分析泡沫灭火器 的反应原理 ,总结出食醋可代替盐
【 责任编辑 张桂英 】
续五天 , 每天我都这样收集一瓶。在第七天 , 我分别 用上述六瓶 氧气进行 了实验 ,结果成功率达 到了 1 0 0 %。 在 这之 后 的教学 中 , 我就 可 以提前 五 、 六 天准 备氧气了 , 每次实验都非常成功。 学生们看到铁丝在 氧气 中剧烈燃烧 、 火星四射 、 生成黑色固体的现象特 别兴 奋 。
个 例子 可 以看 出 自制 教具 的使用 大大 地 提高 了学 生 学习化 学 的热情 。 三、 自制教具 有 利于培 养 学生 的创新 精神 。 促 进
学生 自主探, 突破 教 学 的
重难 点
随着 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的 有 效 推 进 和 不 断 深 入, 在“ 以人 为本 ” 的新 的教 育理念 指 导下 , 培养 学 生
中燃烧的演示实验 , 在前几次 的教学中, 我总是提前 节课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 用玻璃片盖好。 上课 时赶 快 做这 个实 验 , 可是 有时 还不 成功 。经 过分 析 , 我认
初中化学自制简易器材教案

初中化学自制简易器材教案
主题:利用常见物品制作酒精灯
目标:1.了解酒精灯的结构和原理
2.掌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酒精灯的方法
3.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进行简单实验
材料:空罐头、棉线、酒精、火柴
步骤:
1. 准备一个空罐头,用清水冲洗干净,确保表面干净无污渍。
2. 在罐头的中央打一个小孔,孔的直径切忌过大,以便后续操作。
3. 将一截棉线穿过孔内,长度略长于罐头高度,确保线头在罐内悬空。
4. 将酒精倒入罐内,约占罐的1/3容量即可。
5. 将浸湿的棉线取出,用火柴点燃,迅速放回罐内,等待一会即可看到火焰。
实验:
1. 可以利用制作的酒精灯进行实验,比如观察不同金属在火焰下的颜色变化。
2. 也可以利用酒精灯进行简单的燃烧实验,如在火焰上加入盐类物质,观察燃烧产生的颜色变化。
注意事项:
1. 使用酒精灯时要小心火源,确保周围环境安全。
2. 酒精为易燃物质,操作时要小心防止火灾的发生。
3. 实验结束后,及时熄灭火焰,避免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应用的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应用的意义【摘要】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应用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制作学具,可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使化学知识更加深入。
自制学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自制学具也能节约教学资源,让学校在教学材料上更加节约成本。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制作学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自制学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学具应用、初中化学教学、学生动手能力、实践经验、学习兴趣、节约教学资源、师生互动。
1. 引言1.1 引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自制学具是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化学实验仪器或模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通过自制学具,学生可以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自制学具也可以帮助节约教学资源,减轻学校的负担。
最重要的是,自制学具可以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也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积极推广和应用自制学具,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是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应用的重要意义之一。
通过自制学具,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制作实验器材、模型等,这不仅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操作、精细加工,这可以培养他们的耐心和细致性。
而在实验中使用自制学具进行操作,学生需要准确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自制学具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制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动脑筋设计和改进学具,这可以激发他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2㊀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第3期第27卷自制教具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江苏省南通市虹桥二中(226006)㊀陈继清㊀㊀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若能在紧扣教材并保证实验的科学性㊁合理性以及现象㊁结果的直观性的前提下,开发㊁应用自制教具,可使实验简化㊁节约㊁环保,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笔者在自制教具的制作及应用方面花了一些时间,获益匪浅.1㊀自制细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的装置1.1㊀自制背景初中化学教师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都是按照书本上的方法进行操作,好多教师由于时机把握不好,往往会出现细铁丝不能燃烧或燃烧时间太短导致现象不明显的情况.1.2㊀自制装置自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图1㊀细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的装置1.3㊀实验操作(1)图1中,向1.5L 塑料桶内加入少量水,然后用止气夹夹住上支管,下支管连接氧气发生装置,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桶氧气,桶口用橡皮塞塞紧.(2)点燃系在细铁丝上的火柴(细铁丝上端插有橡皮塞),打开原有的橡皮塞,迅速插入带有细铁丝的橡皮塞.(3)打开上支管的止气夹,继续在下支管通氧气,观察到细铁丝在桶内持续燃烧.(4)用止气夹夹住下支管,停止通氧气,直至燃烧结束,观察生成物.1.4㊀自制优点此自制装置上支管利于排气,下支管便于进气,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或氧气瓶)能持续供氧,即使燃着的火柴过早伸入,消耗较多氧气实验也能顺利进行.燃烧实验时间长,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实验效果好.2㊀自制硫在空气中㊁氧气中燃烧的装置2.1㊀自制背景一般初中化学教师在做硫燃烧的实验时,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中,点燃硫和硫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逸散到空气中,造成一定的空气污染.当将燃烧匙伸入氧气瓶中燃烧时,由于毛玻璃片边缘与瓶口有间隙,生成的一部分二氧化硫也会逸散到空气中.每次做硫燃烧实验时,教师和教室前排的学生都感受到二氧化硫气体刺鼻的气味,对师生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且不利于环保教育.2.2㊀自制装置自制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图2㊀自制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燃烧的装置2.3㊀实验操作(1)连接好仪器,在塑料桶内预留少量水或氢氧化钠溶液.(2)点燃连接在橡皮塞上燃烧匙内的硫粉,迅速插入桶中,可见硫在空气中燃烧起来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一部分被桶内的液体吸收,一部分通过上支管进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中被吸收.第27卷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7年第3期33㊀(3)下支管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打开止气夹,向桶内通氧气,可见硫剧烈燃烧起来,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同样被桶内液体和洗气瓶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2.4㊀自制优点此自制教具将硫在空气中燃烧和硫在氧气中燃烧两个实验合而为一,并且很好地解决了气体污染的问题,实验高效环保.3㊀自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装置3.1㊀自制背景在做倾倒二氧化碳熄灭阶梯蜡烛实验时,有时会出现位于上层台阶的蜡烛先熄灭的尴尬情况.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实验,书本上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来做实验,但一般化学教师用石蕊试液代替紫色纸花来做实验,对比效果没有书本实验好,替代实验不能验证干燥二氧化碳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自制了1套把这两个实验合二为一并且达到实验探究目的的装置.3.2㊀自制装置自制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图3㊀自制二氧化碳性质实验装置3.3㊀实验操作(1)在玻璃棒上缠绕3条石蕊试纸,最上端的1条试纸喷稀醋酸,最下端1条试纸喷水,中间1条不做处理,然后将玻璃棒伸入饮料瓶内,盖紧瓶盖.(2)将高低不同的2支蜡烛点燃,分别放在饮料瓶上高低支嘴处.(3)连接C O 2发生装置,通入C O 2气体,当低处蜡烛熄灭后,用止气夹夹住低嘴处胶皮管,使低处小孔关闭,同时观察高处蜡烛的变化和石蕊试纸的变化.3.4㊀自制教具优点①操作简单;②现象明显,成功率高;③将两个实验合二为一,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提高了实验效率;④实验用品廉价易得,易于加工,节约资源.4㊀自制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4.1㊀自制背景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要求演示燃烧的条件实验需在通风橱或抽风设备下进行,但是许多教师将装置直接放在实验台上进行实验,实验时往往遇到以下问题:①铜片上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有毒的五氧化二磷白烟,污染空气;②薄铜片上白磷燃烧时不小心溅出火星引燃另一侧的红磷;③薄铜片放在烧杯口上离热水液面有一定空间距离,热传递缓慢,导致白磷开始燃烧需较长时间,实验等待时间长;④热水中的白磷用硬纸圈罩住稳定性差,当向白磷中通入氧气时,白磷很容易被吹走,实验现象不明显.4.2㊀自制装置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图4㊀自制探究燃烧条件实验装置4.3㊀实验操作(1)分别向2支具支试管中装入少量红磷和一小块白磷,塞上橡皮塞,然后往500m L 大烧杯中加入300m L 开水.(2)用试管夹分别夹持2支具支试管,同时放入开水中,观察实验现象.(3)将中间挖了1个小孔的橡皮塞放入开水中,然后用镊子夹1小块白磷放在橡皮塞中间小孔中,观察现象.再用充满O 2的试管倒扣在橡皮塞上,并塞紧橡皮塞,观察现象.4.4㊀自制教具优点操作简单㊁方便,实验成功率高且无污染.自制教具一般是教师为了弥补教材中的实验不足而设计制作的,所用材料廉价易得,易于加工,所制的教具轻便㊁安全,易于使用,具有实用性㊁简约性㊁节约性㊁环保性.实践证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有助于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㊁环保意识和创造能力,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有很大促进作用.收稿日期:2017-03-11。
自制学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

自制学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让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有了本质的质变,初中学生在参与化学教学实践时也需要尽快掌握相关的知识。
自制学具的应用,是一种不简单的实践课程。
只有重视学生实践操作中的真实和完整,才能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掌握化学学科知识。
自制学具是一种新型的实验教学手段,以及科学实验方法为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它有力地强化了初中学生实施化学操作的能力,加深了他们对化学的理解,有利于他们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它的主要原则是通过自己的研究设计实验,然后搭建实验仪器,以及获取可靠的中间数据和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学科的理解。
首先,教师应该让学生仔细研究实验现象,例如生物和化学实验中的水穴物质,实验中热源以及温度,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和装置来搭建实验。
利用自制学具能够快速完成实验,也可以根据实现工艺的不同搭建出不同的实验仪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
其次,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技术支持,教学课堂上,应该提供正确的实验信息和技术空间。
同时,要让学生熟悉各种设备的用途,操作程序,仪器管理程序,安全技术和生产质量控制技术。
由于自制学具基本上是以“随意组装”和“精心制作”为基础来构建实验仪器的,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完成实验搭建,而这一点正是由教师或学生自己手工完成的。
最后,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机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化学实验原理和规律,对于概念的形成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可以在学习中加深感知实践活动,有助于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制学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广泛,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实验室通常所用仪器来操作,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和掌握新知识。
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动手能力,从而使他们对化学的学习更加深刻,能够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只有在“紧耦合,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中的不断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走向一个真正的科学实验环境,从而让学生真正形成深入的化学理解。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教育利用者对教学品质要求的提高,教育教学装备不断向智能化、数字化和教学化方向发展。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自制教具的运用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因此,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一、自制教具的制作1. 硝酸银试剂制作硝酸银试剂是初中化学常用的一种试剂,常用于制作氯化银钙瓶观察银离子沉淀的反应。
自制硝酸银试剂的方法如下:材料:精制银(约0.1克),浓硝酸(约1毫升),蒸馏水(约3毫升)。
步骤:(1)银粉放在试管中;(2)加入约1毫升的浓硝酸;(3)用玻璃棒搅拌,浸泡5-10分钟,银粉逐渐溶解析,溶液由浅黄色转变为淡黄色;(4)加入约3毫升的蒸馏水,搅拌均匀。
制成的硝酸银试剂为淡黄色透明液体。
2. 塑料瓶观察装置制作材料:塑料瓶、陶瓷直底漏斗、细铜线、小石子、小圆珠笔芯。
步骤:(1)将塑料瓶的底部割去;(2)在瓶壁上开3个相等间距的圆孔,并用小珠笔芯编成三角锥形的锥线;(3)将漏斗耐心地削制成正圆锥形,通口尽量大;(4)将漏斗口与圆锥锥底连续焊接,待完全凉后即可装入小石子。
1. 表面张力观测装置的应用自制的表面张力观测装置是一根铁丝质地的U型支架,上面挂有细弹簧。
在化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这个装置来展示表面张力的实验,引导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
2. 硝酸银试剂的应用在化学实验中,硝酸银试剂可以用来检测氯、溶解度的实验和酸碱滴定反应实验。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硝酸银试剂的性质和应用。
3. 塑料瓶观察装置的应用在化学教学中,塑料瓶观察装置可以用来观察金属活性的实验。
老师可以利用这个装置组织实验,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金属活性的原理和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应用效果显著。
一方面,自制教具的制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技能;另一方面,自制教具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作为实验工具的教学仪器我们学校大部分都是购买的有些仪器的实验效果虽然不错但也有一些仪器有其不足之处如有些仪器做实验时看不到内部的变化过程实验现象不明显有些仪器又不实用有些又会造成环境污染有些仪器价格又太贵学校很难承受等等。
新课程下的教学活动需要大量的器材完全依学校来配备是不现实的要给学生创造探究条件农村中学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相比之下笔者在八年的农村化学教学摸索中除了用好经典实验装置外还充分利用现有的仪器和和一些生活中的材料自制了一些实验仪器和装置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显露出自制教具在农村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一、自制教具更直观、明显。
自制教具一般取材简便制作也容易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实验的现象却非常明显。
如在做“CO2 熄灭烛火”的实验时学生实验时常有这样的现象由于空间不大的烧杯里燃有两支蜡烛所以在倾倒CO2时烧杯里上升的热气流常会阻碍CO2的下沉甚至冲散CO2致使高位的烛火先熄灭或两支烛火同时熄灭。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从“漏斗的功能”可以稳妥的引流、灌装液体中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终于设计出了如下的实验装置装置见图1 图1 CO2熄灭烛火实验装置做一个简单的漏斗去底去口的矿泉水瓶倒立起来将CO2由矿泉水瓶的底部口倾入。
由于矿泉水瓶里没有热气流上升所以CO2倾倒后能顺利下沉到烧杯底部并慢慢上升使得烛火自下而上依次熄灭。
再如“CO2 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因为现象不太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成功的自制出了多个实验装置比较典型的如图2所示。
在图2A中把NaOH 溶液挤入集气瓶里后小气球会很快胀大在图2B中把NaOH 溶液挤入右边试管里后左边试管里95℃的水会立即沸腾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图2 CO2 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再如在讲述“溶液的导电性”时常提到“通常认为纯水不导电但用精密仪器测定时发现水有微弱的导电性”。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浣纱初中屠铁剑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与研究科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引导学生热爱科学、激发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
自制教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掌握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较强的动脑、动手制做能力,对科学素养的养成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一、调动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自制教具所选用的材料一般都来自学生的身边,比如针筒、鸡蛋、塑料瓶……都可以成为自制教具的原材料,在教学中使用这些由学生熟悉的生活材料制作的教具,用它们产生化学实验现象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从“知”的环境中发现“未知”,学生会倍感亲切,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化学课堂就会变得开放、活跃,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自然会倍增。
例如,在讲解二氧化碳性质探究的课堂中,笔者借用了一系列的自制教具,让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真实体验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
如图1:用铁片弯成一个小阶梯,用酒精灯稍加热。
将两支长短相同的蜡烛趁热按在铁片上,待冷却后,蜡烛即固定在铁片上了。
将此置于烧杯中。
手握集气瓶,将其中新收集的二氧化碳顺烧杯壁缓缓倾倒入烧杯同,可看到小蜡烛由下而上熄灭。
由此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如图2:用塑料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观察到塑料内陷。
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如图3:用吸水性较好且有一度强度的纸折四朵小花,将其完全浸入石蕊试液中,取出晾干后,再浸入石蕊试液中,取出晾干。
直到纸花变成明显的紫色为止。
向第一朵小花上喷稀醋酸(或稀盐酸等),纸花变红色。
说明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向第二朵小花喷水,纸花不变色。
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色;将第三朵纸花放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课题: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作用

课题题目:浅谈农村初中化学实验自制教具的制作与作用
一、背景、原因:
在农村的教学实践中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具普遍缺乏,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要适时资质教具,不仅是解决实验器材短缺,教育经费不足等等的权宜之计,同时农村生活环境又有大量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供我们去发掘,去开采。
所以师生开发化学实验自制教具非常有必要,并利用化学实验自制教具来完成化学实验,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对科研教材的研究,而且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欲望,加深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作用
(一)自制教具更节省资源,还有利于改进化学实验
(二)利用自制教具展示化学知识,加深学生理解
(三)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四)自制教具突破实验条件的制约,节约开支,更环保
(五)使用自制教具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情感
三、策略
(一)教师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从身边去收集更多的实验材料,在合适的时候再进行以鼓励性为主的评价。
(二)让学生通过对课外收集有关的实验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对自制教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三)教师合理的对学生分好组,明确各组的学习任务。
并对本组成员集赞的材料共同完成实验。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激发学生的上进
心。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

2 O 1
Hale Waihona Puke 中, j 『 俘彳 辅 导
浅 谈 高 中语 文 课 堂 讨 论 式 教 学 策 略设 计
@董娜
摘要 : 随着课程 改革地深入开展 , 讨 论式教学 已经被教 师广泛应 用 于课 堂之 中且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它是 实施探 究学 习与合作 学 习的主 要途径 ,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 神, 可以激发 学生的 自主学 习意 识, 提 高 学 生 的 综 合 素养 。 关 键词 : 讨论教学; 高中语文; 教 学模 式 在新一轮 高中教学改革 的浪潮下 , 讨论式教学法 在高 中语文课 堂 中 越来越爱重视 , 讨论已成为课堂不好缺少 的环节 。但 从 目前我 国课 堂讨 论实践 中看 , 效果并不理想 , 存在着学生参 与性低 、 形 式主义等等 系列 问 题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 , 结合 笔者 自身 教学 经验 , 提 出以生 为本 的语文 讨论式课堂 的设计和有效的实施策略。
教师选字用词要科学无误 , 不含混、 不糊涂 、 不 模 棱 两 可 。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语言是否规范 和准确 , 直 接关 系到语 文教 学效果 的好 坏。 只有规 范准 确、 言简意赅 的教学语言 , 才具有美感效果 , 才能启发学 生积极思考 。反 之, 则容易造成学生思维 的混乱或障碍 , 妨 碍学习 的顺利进 行。因此 , 语 文教 师在课 堂教 学 中一 定要剔 除颠 三倒 四的罗嗦 话 、 无关 紧要 的两可 话、 牵强附会 的题外话 、 不着实际的空洞话 、 不合语法的半截子话。 3 . 语 言含 蓄 幽默 力 语 文 教 学 语 言 的 含 蓄 , 指 的是含 而不 露 , 语 文 教师只引导思路而不告诉结论 , 不讲本 意 I f i i 进 行烘 托和 暗示 , 让 学生思 而得之 。语文教学语言 的幽 默 , 是指 在保证 课堂店 重严肃 、 科 学规范 的 前提下 , 适时插人一些颇具情趣的短小故事 、 幽默逗人 的比喻、 发人深省 的典故等 , 使讲授 富有 启发性 。含 蓄幽默 的语 文教 学语 言是 耐人 寻味 的, 它 能 启 发 学 生 运 用 自己 的 知 识 、 经验和想像力 , 去 丰 富和 补 充 语 文 教 学 内容 。它有如宜人的春风 , 拂得学生心智激荡 , 乐得学生学 而不倦 。 三、 在 语 文 课 堂 教 学 中 加 强 讨 论 环 节 还 有 助 于 与大 学 教 育 接 轨 中学教育使学生过分的依赖老师的作用 , 往往使 学生在进人 大学之 后产生严重的不适应。一方面 , 自我 约束能力 不够 , 猛然来 到一个 宽松 的环境中不能很好的 自觉学习 ; 另一方面 , 学 习能 力不够 , 在大学 中不能 有效的获得知识。由于以上两点 致使 很多本来 十 分优秀 的学生 在大学 中逐渐被淘汰 , 这是我们必须面对 的十分严重 的问题。如上文所 说在课 堂 中 对讨 论 环 节 进 行 加 强 可 以 有效 的 对 学 生 的 自主 学 习 能 力 、 发散 思 维 能力、 探究能力进行培养 , 从一 定程度 上减轻 了学 生不适应现象 的产生 , 让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后可以更好更快地 融入其 中并得 到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 , 教师在运 用讨论 式教学 方法 时 , 要牢 牢遵 循从教学 内容 参照 教学方法这一基本原则 , 切忌 形式 主 义。语 文讨论 式课堂 设计 、 运 用适 当, 可 以形成 良好的讨 论氛 围, 培养学 生质 疑精神 , 锻炼学 生思辨 能力 , 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 促进学 生身心 健康成 长。因此 , 我们不 妨大胆 地把 课堂上的话语权交给学生 , 让他们 在知识的殿堂 里可以 自由 自在地 畅所 欲言 , 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得到开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开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动手才能,进步学生关心社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自制教具是通过让学生应用大量的生活材料设计教具,拉近科学和生活的间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步学生的创新才能和动手才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一、从生活走入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生活经历,利用学生身边的日常用品和废弃物〔如注射器、吊瓶、矿泉水瓶等〕制成课堂上的实验教具,应用到课堂上,拉近化学与生活的间隔,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让学生利用自己熟悉的用品理解化学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讲“水的净化”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废弃用品设计简易的净水器.学生自己动手,用他们熟悉的矿泉水瓶,去底,倒置,分层放棉花、活性炭、沙子、鹅卵石等进展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激发他们动手的激情和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自制教具的过程,就是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化学和生活的严密联络.通过自制教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化学原理,掌握了相关知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和生活严密联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动手欲望和学习激情.二、体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创新才能中学生思维活泼,好奇心强,勇于创新,乐于动脑动手.同时,自制教具所用材料大多来自实际生活,容易寻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自制教具,可以激起学生动手做一做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才能.例如,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教师可以用点滴瓶做反响的发生装置,用注射器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用点滴导管活塞控制滴加药品的速率,以到达控制反响的速率等.该实验装置于生活中的废弃用品,廉价易得,操作简单,表达了化学来自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化学的本质,有利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掌握化学知识.同时,学生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理解化学概念,理解实验原理,由理解外表构造到深化理解原理,在设计、取材以及整体构造等方面都不断改进,最终形成构思合理、形式新颖的教具,凝结着学生的心血.这样,可以表达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意识,让学生在快乐中感受化学,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创新的快乐,激发学生动手的欲望和创新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三、利用生活资,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优良品质自制教具所用材料主要于生活中的日用品或废弃物,本钱低廉,一般都可以重复使用.生活中搜集的一些废弃物,如矿泉水瓶、点滴瓶、饮料瓶、吸管、用完并消毒过的一次性针管等,经过采集、加工,均可制作出各种各样的教具,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后根据反响原理利用生活中日常用品或废弃物自制简易灭火器,并进展实验.可以用装醋的两口塑料瓶代替锥形瓶装入碳酸氢钠粉末,用小玻璃瓶代替小试管装入浓醋酸,用细线套住玻璃瓶,然后放入两口的塑料瓶中.把碳酸钠粉末倒入醋酸中,两种药品混合后,盖紧瓶盖,让塑料瓶的另一个口对着燃烧的蜡烛,可以看到蜡烛熄灭.学生利用日常用品或废弃物自制教材上的实验教具的同时,也懂得保护资、爱護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开展.这样,既节约了能,降低了教育本钱,又培养了学生变废为宝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思想和勤劳节省的优良品质.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开展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施行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才能、获取新知识的才能、分析^p 和解决问题的才能和交流与合作的才能.自制教具的过程,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动脑,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进步了学生的理论才能.总之,学生自制教具活动的广泛开展,不但是一个进步学生创新才能、动手才能的良好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分析^p 解决问题的才能,促进学生养成科学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有利于进步学生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浅谈自制教具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自制教具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作者:陈其昌来源:《学周刊》2020年第23期摘要:化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运用教师和学生自制的教具开展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探索欲望,还可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化学品质。
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自制教具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自制教具;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23-0097-02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20.23.048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大中学的化学实验室建设也越来越完善。
但是由于大多数中学都以常规性实验器材的配置为主,化学实验内容要求与实验教学方式也十分雷同,仅能满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一般性要求,无法发挥出教师个性化教学的优势。
另外,少数化学实验室的现有器材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使用这些器材进行化学实验,经常出现化学现象不明显、化学实验成功率低等问题。
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发动教师与学生的力量,自己动手制作教具,弥补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攻克化学实验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
一、自制教具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特点自制教具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鲜明的特点。
首先,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与常规的实验器材相比,自制教具仪器操作更容易,清洗更方便,。
其次,针对使用复杂仪器的化学实验,我们可以对自制教具进行优化与改进,激发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污染性强或者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实验,我们可以对自制教具进行创新,享受探索的乐趣;也可以设计一些具有较高趣味性的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化学实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最后,自制教具都可以就地取材,具有较强的经济性特点,不仅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教具的自制,其制作过程也较容易,既可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1]。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应用的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应用的意义1. 引言1.1 介绍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重要性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自制学具是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实验仪器或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实验原理和理论知识。
通过自制学具,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制作实验装置,观察和探索化学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自制学具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实验装置和化学试剂进行实验教学。
由于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的成本较高,学校的资源有限,很多学校无法提供完备的实验设备和试剂供学生使用。
通过自制学具,学生可以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自己动手制作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学习的目的。
这不仅能够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增强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还能够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自制学具,提升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对化学的深入理解和兴趣培养。
1.2 探讨自制学具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自制学具,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制作过程,增强他们的亲身体验感和参与感,从而激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学生在进行自制学具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化学实验原理,培养对化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自制学具需要学生动手实践和动脑思考,这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在制作自制学具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制作的步骤等,这种实践操作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自制学具,学生可以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自制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化学理论联系到具体的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化学自制教具制作初中教案

化学自制教具制作初中教案
教学内容:化学自制教具的制作
教学目标:
1. 了解化学自制教具的意义和作用;
2. 学习使用简单材料制作化学自制教具;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1. 化学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
2. 化学自制教具的使用场景。
教学准备:
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
2. 各种常见的材料,如纸杯、橡皮泥、塑料瓶等;
3. 制作化学自制教具的教学视频。
教学步骤:
一、引入
通过介绍化学自制教具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二、讲解
1. 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自制教具,如简易量筒、化学反应器等;
2. 分析各种化学自制教具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3. 展示制作化学自制教具的实际操作过程。
三、实践
1. 小组合作,学生们根据老师的示范和指导,制作自己的化学自制教具;
2. 学生们利用制作好的化学自制教具,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四、总结
让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化学自制教具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五、拓展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制作更多的化学自制教具,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六、作业
要求学生们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制作经验,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化学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还能培养动手实践和创造力。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利用化学自制教具进行实验探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具制作与使用

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具制作与使用一、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具在化学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具的制作与使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就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具制作与使用进行探讨。
二、实验教具的制作1.简单易行实验教具的制作应该简单易行,方便学生操作。
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的塑料瓶和吸管制作一个简易的气体发生器,或者利用废弃的泡沫塑料板和胶水制作一个简易的化学反应装置。
这些教具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容易制作,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
2.针对性强实验教具的制作应该针对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的磁铁和铁钉制作一个磁性指示器,用于演示分子的运动和扩散现象;可以利用废弃的塑料管和气球制作一个简易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灭火器的原理。
3.创新性实验教具的制作应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利用废弃的LED小灯泡和导线制作一个简易的化学反应指示器,当化学反应发生时,指示器会发出光芒,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视觉效果。
三、实验教具的使用1.做好课前准备在使用实验教具之前,教师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的讲解。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实验教具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实验方案,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2.引导学生观察在使用实验教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例如,在演示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气体的产生和喷出过程,并解释其原理。
3.注重实验安全在使用实验教具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实验安全,确保学生的安全。
例如,在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时,教师应该强调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正确使用器材,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实验器材设计与制作方法

中学化学教育中的实验器材设计与制作方法引言:实验是化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化学的原理和现象。
而实验器材的设计和制作方法直接影响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中学化学教育中常见的实验器材设计和制作方法,以期为化学教育的改进和进步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实验器材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实验器材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性:实验器材必须符合安全规范,防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
例如,实验器材应符合防火防爆要求,较少使用易碎的材料等。
2. 可靠性:实验器材必须能够稳定且可靠地完成预定的实验目的。
器材设计必须保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不易损坏或出现故障。
3. 精确性:实验器材应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实验结果。
器材设计应有合适的精度,能够满足实验要求。
二、实验器材的制作方法1. 烧杯和试管烧杯和试管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容器。
烧杯通常由耐火玻璃制成。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玻璃材料加热至熔化状态,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制成。
对于试管,其制作方法类似,只是将熔化的玻璃材料从一端加热,并逐渐吹气成型。
2. 洗瓶洗瓶用于清洗实验器材,是实验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洗瓶的制作方法较为简单,可以使用透明的塑料瓶或玻璃瓶,并在瓶盖上钻洞,加入喷嘴,通过喷嘴将水流喷洒到需要清洗的器材上。
3. 默认管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滴定时需要用到默认管。
默认管的制作方法是用火焰加热玻璃硅管,并在一段管子的末端制成小孔,形成成型的滴定管。
4. 燃烧器燃烧器是进行化学实验时不可缺少的工具。
常见的燃烧器是由工业气瓶和火焰架组成的。
燃烧器的制作方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因此建议学校购买成品燃烧器来进行实验。
三、实验器材设计的具体案例1. 烧杯架烧杯架是用于支撑烧杯的架子,常用的材料有铝和不锈钢。
烧杯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对烧杯的稳定支撑和热量传导的要求。
通常设计为两个或四个支撑脚,以增加稳定性,同时还可以在架子上加热。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应用的意义

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应用的意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它是一门关于原子、分子、化学键等基本概念的学科。
在初中阶段,化学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些理论。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使用自制学具。
自制学具是指按照教学需要,教师或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的用于教学的实验仪器、器材和模型。
在化学教学中,自制学具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自制学具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知识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比如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等,这些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比较难以理解的。
而通过自制学具的应用,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直观。
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原子模型来展示原子的结构,通过自制分子模型来展示分子的结构,通过自制电解槽来展示电解现象等,这些实物模型都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更直观地理解化学概念,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自制学具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但是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有些学校条件较差,无法提供足够的实验设备,这就给化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这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自制学具来弥补这一不足。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材料制作电解槽、酸碱中和仪器、沉淀反应观察装置等,这些自制学具都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灵璧县禅堂中学吴志飞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自制教具的制作和使用摘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
关键词化学教学;自制教具
正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仪器是开展实验教学的必要物质条件,实验是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主要来源某些著名化学家的“经典实验”,某些研究工作者的“改编实验”,实验教学大都使用厂制的常规实验器材,所有实验器材配置基本相同,实验内容要求一致,实验教学的方式也基本相似。
这种教学仪器只能满足实验教学的一般性要求,而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不能充分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也受到限制,在新的理念“低成本,少污染,充分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和废弃物”的原则指导下,根据教学实际自己动手、就地取材,让自制教具走进学生的课堂。
激发学生用科学的态度想象、探索、研究奥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创造性。
学生在动手制作和使用教具时将自己的设计、想象与智慧融入其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最后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良好的创造氛围,为创造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一自制教具的概念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具的解释是“教具是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表等教学用具”。
顾名思义,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
自制教具首先具有教具的基本属性。
其特点是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近教学。
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容易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找到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有生命力。
二自制教具的基本方法:
自制教具因为其取材方便、价格低廉、科学合理、使用可靠的原因,使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灵活。
因为自制教具从设计构思到具体制作,都由作者自行创意筹划,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更能满足自己的教学需要。
自制教具可以在课堂上边讲边做,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更可以和其他相关课题结合起来,使得自制教具有了更加灵活的表现,可以适应灵活的教学方法,这是工业成品无法实现的。
三自制教具的使用原则:
要在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吃透教材内容是先决条件。
要知道教具在课程中的信息位置;教具本身的结构、功能和操作方法;使用时所需要的环境和配合条件等。
自制教具还要能满足全员参与的这一基本要求。
因为是自制教具,成本不高,容易复制,要尽可能多做几个,让每生都有动手使用的机会。
有些随堂制作的简易教具,必须人人动手。
一般是先由教师或一、二名学生做示范,示范当中穿插着讲解,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或在使用方
法上有所改动,或把原有的教具适当改动,那怕是不小心弄坏了,也不要责难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析,找出原因,鼓励学生再做一次。
“自制教具贵在使用”。
做就是为了使用,使用是自制教具的生命力所在。
许多教师注意到了这一点,在使用中发现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加以改进,使之不断完善,直到满意为止。
持有这种追求精神的教师,不但在教具改革上能够做出成绩,同时还从制做过程中受到磨炼,增长才干,在精神上获得很大的乐趣。
四自制教具在化学教学中的使用实例
1、在化学实验室中经常要进行药品的取用,漏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仪器,到了实验室发现实验室的漏斗五成以上都存在损伤,因为学生的实验操作存在着不规范和不小心,损伤仪器比较正常。
而且农村中学的仪器更新比较慢,有时会因为短缺仪器而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我就根据别人的想法和自己的经验制作了一种纸漏斗。
首先用硬纸板制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石蜡和清漆涂抹在制成的漏斗表面,因为石蜡不溶于水和一般的盐溶液,所以制成的纸漏斗有一定防水浸、防盐渍腐蚀、防变形的效果。
这种教具制作简单,取材方便,还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制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发现了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
3、在“粉尘爆炸”试验中,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爆炸现象,而不是照本宣科的读课文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我利用废弃的可口可乐饮料透明塑料瓶、小漏斗、玻璃球、橡胶管、细支蜡烛、硬纸板等,自制
了一个煤粉尘爆炸演示器。
该演示器直观性强,器材简单易得,效果特别好。
具体制法是:将塑料瓶由瓶座上分离下来,将瓶的圆形底部割掉。
按瓶的周长大小将硬纸剪成圆形,在纸板上打两个孔,一个孔插入小漏斗,另一个孔插蜡烛;漏斗下端连接一段约半米长的橡胶管,漏斗里放入一个直径稍大于漏斗颈口的玻璃球;在瓶座的壁上打一个比橡胶管直径稍大的孔,橡胶管由孔中央穿过,将插好漏斗和蜡烛的硬纸板放入瓶座内既可。
演示时,取一小匙细煤粉,放入小漏斗内,将蜡烛点燃,再将去掉底部的塑料瓶罩在上面并插入瓶座内,将瓶盖拧掉,然后通过橡胶管吹气,使煤粉尘飞扬,与瓶内空气混合,遇火急速燃烧,生成高温气体,使瓶内气体急速膨胀,产生较大压力,由瓶口向外喷出。
这样,从实验中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爆炸,看到了爆炸的威力,生活中会更加注意安全,防止火患。
五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意义:
1、使教学方法得心应手:应用自己做的教具,针对性强,容易在最需要使用教具的时侯,发挥它的作用,加以口头启发,道理讲得清楚,学生容易理解。
2、创造精神和科技意识得到培养:自制教具的设计是应用科技知识与教学经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任何一件教具的设计都是经过一番思考,然后出现创意、构思和修正。
只要不是单纯模仿,必然会有所创新。
这种创新的实践过程包含着制做者的创造精神。
同时,由于教具的创作和使用过程必然涉及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在创造性思维物化的过程中,对人的科技意识会起到强化作用。
3、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师生参与,实际动手制作教具,从选材到加工乃至试验,由粗到精,由不满意到满意,由失败到成功,多次反复,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的动手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
4、敬业精神得到增强:教师自制教具是很辛苦的事情,这就首先要有敬业精神,有目标,有追求,苦心钻研,克服困难,精益求精,这种自制教具的过程是对教师敬业精神的磨练。
学生参与制作,哪怕很简单的作品,也会不同程度的凝结他们的心力,加上互相比较,看谁作得更好一些,无形中对学生心理上会激起上进之心。
5、知识水平得到提高:“教具凝结科技知识和作者的劳动”,只有参与制作的人,才能有这种体会。
学生自己动手作出来的东西,自然会倍加爱护。
久而久之,会养成尊重科技成果,尊重他人劳动的好思想好习惯。
总之,自制教具不但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好处,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和人的素质培养也有好处。
这就要求化学教师从改革、创新、质量、素质培养的高度来看待自制教具的积极作用,积极的参与,让自制教具真正地走进课堂,服务课堂。
参考文献
[1]刘雅维冯丹君《创新理念在自制教具过程中的充分体现》[J]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北京市56中学
[2] 梅益.《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