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说课稿模板及教学说课稿设计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说课稿模板及教学说课稿设计模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说课稿模板及教学说课稿设计模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本节课的教材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的内容。

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性质和相互关系的学习。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因数和倍数的运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2.教材特点:本节课的教材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重点在于因数和倍数的基本概念。

本课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运算方法。

3.教材内容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知识,也是将来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前提条件。

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性质和相互关系,对学习整数运算和分数运算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本节课的内容也贯穿在数学学科的各个学习阶段。

二、说教学对象1.学生特点:本节课的学生为五年级学生,他们已经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已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对象的特点:本节课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理解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同时,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不易持续,需要老师使用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三、说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掌握因数和倍数的相关性质,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2.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性质和相关运算方法。

学习难点在于运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例如:15的因数有哪些?15的倍数有哪些?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因数和倍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比如“21=3×7,所以3和7是21的因数”。

通过这样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因数的概念。

还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运用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3.讲解教师通过一些形象化的解释和实例,对因数和倍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进行讲解。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完整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一.教材说明:本单元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

本单元涉及到的因数、倍数、质数、合数以及第四单元中的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都属于初等数论的基本内容。

数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分支,它是研究整数的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

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则更被誉为“数学的皇后”,可见数论在数学中的地位。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初步,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一些有关整数的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二.教学内容1.因数和倍数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质数和合数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3.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四.编排特点1.精简概念,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也是与旧教材的区别)(1)不再出现“整除”概念,直接从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2)不再正式教学“分解质因数”,只作为阅读性材料进行介绍。

(3)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移至“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作为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基础,更突出其应用性。

2.注意体现数学的抽象性。

数论知识本身具有抽象性。

学生到了高年级也应注意培养其抽象思维。

五.教学建议1.加强对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记硬背。

从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去理解其他的相关概念。

本单元中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公因数、公倍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

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掌握如何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掌握因数和倍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

2.运用因数和倍数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

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之间的区别。

2.能正确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
教师可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入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
1.教师讲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以及如何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相关例题。

3. 练习
1.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自主练习求因数和倍数。

第二课时
1. 复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我复习前一课时的知识点,互相交流讨论。

2. 学习
1.教师讲解如何利用因数和倍数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相关例题。

3. 拓展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问题,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作用。

五、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检查学生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思考并总结因数和倍数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对因数和倍数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以后的
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位置一、教学内容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本单元内容由原六年级上册移来。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能用数对(正整数)表示物体的位置。

2.让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3.让学生知道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存在对应关系。

三、编排特点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是在学生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也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编排上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实际情境出发,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能用“第几”描述物体的位置,还经历了类似用“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找到物体的位置,如教室里的座位、电影院的座位等,初步具有用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充分利用并及时提升了学生的这些已有经验。

例1通过呈现确定多媒体教室中学生的座位情境,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借助教师操作台上的学生座位图,迅速将实际的具体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在平面图上确定位置,并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和方法。

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或方格纸上用抽象的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为后面“图形与坐标”的学习作好铺垫。

例如,例1学生根据张亮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用数对(2,3)表示,初步建立与座位示意图的对应关系,在同样的规则下,再次通过周明坐在教室的第1列、第3行怎样用数对表示和给出数对确定位置的活动,加深数对与座位示意图行列的一一对应关系。

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直观体会直角坐标系的思想。

例2更为直接地呈现了方格纸这一学生熟悉的材料,其中同样蕴含着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只不过没有明确表示出x、y轴。

不同的是,例1中物体的位置相当于方格纸中的每个格子,而例2进一步抽象为一个点,用方格纸上的格点(横线和竖线的交点)来表示。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材解读
由于学生还没有学习负整数,因此,本单元的整数与自然数同 义。整数与自然数都包括根据因数和倍数的定义,0是任何非零自然 数的倍数,任何非零自然数都是0的因数。特别地,因为0是2的倍数, 2是0的因数,所以0是偶数。
但是,考虑到以后研究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如果不排 除0,很多问题无从讨论。例如,如果把0考虑在内,任意两个自然 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0,这样的研究缺乏实际价值。因此,为了避免 不必要的麻烦,教材指出本单元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 0)。有了这一规定,教学时就不必处处强调“大于0”。在学习负数 之前,学生说“整数”或“自然数”都是可以的。
例1让学生运用质数的概念找出100 以内的所 有质数。教材通过学生的对话介绍了两种操作 方法。其中依次划去每个质数本身之外的所有 倍数的方法,叫作“筛法”,它是数论中有广 泛应用的一个初等方法。
请输入标题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1.重视概念的形成过 程。
2.让学生自主选择方 法,制作质数表。
在本单元中,2、5、3的倍数特征及判断方法,100以 内的质数表,以及两数之和的奇偶性等,都是比较典型的 适合小学生开展探究学习的课题。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 尝试,让他们经历从举例考察到分析综合,从猜想到验证 ,最后归纳总结的过程,从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5
04 处理好概念教学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申明:只可使用,不可出售, 或者出租、出借、转让。
人教版数学 五年级下册
因数和倍数
教材解读
主讲人:XX 2024.XX.XX
1
2
目录
3
4
5
PART 01
内容分析
1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最新2017-2018年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2017-2018年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二学期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材分析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本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因数和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等知识。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在前面所学的整数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又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抽象思维。

这些知识的学习是以后学生学习公倍数与公因数、约分、通分、分数四则运算等知识的重要基础。

学生已经学过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计算、小数、分数的认识等知识,但本单元的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比较多,有些概念比较抽象,概念的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材明确规定在研究因数与倍数时,限制在不包括0的自然数范围内研究,避免由此带来一些小学生尚不必研究的问题。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学情分析1.利用乘法引导学生认识因数和倍数。

教材在揭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时,没有像原来的教材那样,先揭示整除的概念,再利用整除认识倍数和因数,而是让学生通过分类,用除法算式认识倍数和因数。

在找一个数的倍数时,也是让学生运用乘除法的知识,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注重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探索数的特征。

教材非常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数的特征。

如在探索2、5和3的倍数的特征时,都是先让学生在100以内数的表格中圈出2、5的倍数,再通过分析归纳或猜想验证等方法发现它们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

数学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以及渗透分类的思想。

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因数与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以及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概念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逐步提高,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在学习《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时,学生可能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关系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耐心解答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掌握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因数与倍数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自主发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知识讲解:教师对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和方法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练习题,巩固对因数与倍数的理解和掌握。

5.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因数与倍数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概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结构清晰,内容丰富,主要包括以下章节:小数乘除法、图形面积、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等。

教材的每个章节都紧密相连,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知识点梳理与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图形面积的计算,简易方程的解法,以及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等。

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章节设置与学习顺序本册教材的章节设置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逐步增加难度。

小数乘除法、图形面积等章节相对简单,而简易方程、折线统计图等章节则相对较难。

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学生逐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建议1.情境创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数学学习的状态。

2.探究式教学: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等方式自主探究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3.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4.练习与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练习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五、练习题设计与难度分析本册教材的练习题设计注重多样性和层次性,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不同难度层次的题目。

基础题主要针对基础知识进行练习,提高题则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拓展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难度分析显示,大部分题目难度适中,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水平,但也有部分题目难度较大,适合学有余力的学生挑战自我。

六、实践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本册教材注重实践活动的设计,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

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理解表面积的意义,掌握计 算方法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第二单元第四课 情境课题:露在外面的面 知识课题: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教学目标: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第二单元第四课 情境课题:露在外面的面 知识课题: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教学重点:
求露在外面的面的面积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解决有关的应用问题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单元整体介绍
第二单元
长方体(一)
单元整体介绍
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单元整体介绍 2.单元内容整体介绍
内容 长方体的认识 展开与折叠 长方体的表面积 露在外面的面 建议课时数 2 1 2
练习二
1
本单元建议学习课时数为6课时。
单元整体介绍
展开与折叠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的表面积
露在外面的面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第二单元第一课 情境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课题:长、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第一课 情境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课题:长、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教学重点: 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具体内容介绍
第二单元第一课 情境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知识课题:长、正方体特征的认识
数学教材通览
五年级下册
教材总体介绍
教材总体介绍 数与代数
分数加减法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 用方程解决问题
图形与几何
长方体(一) 长方形(二) 确定位置
数学好玩 统计与概率
数据的表示与分析 “象征性”长跑
有趣的折叠 包装的学问
单元整体介绍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分数加减法
单元整体介绍
1.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说课稿

2《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

本节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对数的运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我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情分析,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二单元 说课稿

【人教版五下数学】全册第二单元 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说课稿《因数和倍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因数和倍数》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也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重要内容之一。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百以内、千以内、万以内、亿以内以及一些整亿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计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

本节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还属于具体形象思维,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

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运算,对数的运算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是对于因数和倍数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我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

借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因数和倍数》一、单元整体分析:“因数与倍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数的认识”部分的内容。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整数知识,如整数的认识、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整数的性质,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因数与倍数,2、3、5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等概念以及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等内容,以上内容都是初等数论的基础知识。

数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数学分支,他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

数学一直被誉为“科学的皇后”,而数论更被誉为“数学的皇后”。

本单元的知识作为数论知识的基础,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更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一方面,学习分数,特别是学习约分、通分,需要以因数、倍数的概念为基础;掌握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需以质数、合数的概念为基础,同时需要掌握2、5和3的倍数的特征。

另一方面,学习本单元的知识,能使学生加深对整数与整数除法的认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内容要求”的“第三学段”中提出“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了解奇数、偶数、质数(或素数)和合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要求”的第三学段“数与运算”中提出“能找出2,3,5的倍数。

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一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质数或合数。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教学提示”的第三学段中提出“数的认识教学要引导学生根据数的意义,用列举、计算、归纳等方法,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理解公因数和公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形成推理意识。

”三、单元目标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1单元观察物体(三)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观察物体”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每一学段要求不同。

第一学段是“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第二学段是“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第三学段是“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第二学段,通过拼摆、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形状和位置关系,并且能根据观察到的物体的平面图形摆出或画出立体图形。

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的探究活动,为学生展开空间想象提供了平台。

动手操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上,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的过程,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的有关知识奠定感性认识和基础。

二、教学指导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

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选择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教学素材。

通过选取熟悉的、便于组织活动的环境和物体作为教学素材,联系生活经验,使教学更有代入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热情。

3.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

切不可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

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课堂活动,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氛围,鼓励所有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知识之一。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

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标与教材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自然数的所有倍数”“了解自然数、整数、奇数、偶数、质(素)数和合数”。

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分别是因数与倍数的概念,2、5、3的倍数特征,质数和合数三部分。

教材中首先用乘法算式,用乘法算式直接给出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在掌握了2的倍数特征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介绍偶数和奇数的概念的内容;然后在进一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规律中认识植树和合数。

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概念也比较多,教材中恰当地运用了生活实例或具体情境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学情分析:“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的知识是学生学习数学不可或缺的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整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整数的性质。

使学生加深对整数与整数除法的认识,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初中的因式分解打下基础。

加之这些知识比较抽象,而且概念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活动,理解倍数和因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3、5的倍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能举例说明。

2.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5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

3.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4.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建立概念、运用概念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数学的抽象能力与推理能力。

5.了解奇数与偶数,能准确判断奇数与偶数,通过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奇偶性),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2、3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准确判断2、3和5的倍数,促进数感的发展。

2.了解质数(素数)与合数,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质数与合数,并能熟练判断20以内的数哪个是质数,哪个是合数。

教学难点利用因数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孕:因数与倍数,2、5和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与合数。

这些内容分为三节,各节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由于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有些概念如质数与合数,很难结合儿童生活的实例诠释其意义,因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相应的教学对策之一,就是加强概念间相互关系的梳理,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避免死记硬背。

例如,因数和倍数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就容易理解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所以一个数的因数个数一定是有限的;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乘1、乘2、乘3可以无限进行下去,所以一个数的倍数个数必然是无限的。

又如,偶数、奇数概念是由倍数概念引出的,质数、合数概念是由因数概念引出的。

以是否是2的倍数为标准,可以将天然数分为偶数、奇数两类;以所含因数的个数为标准,可以将大于的天然数分为1、质数、合数三类,这些认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将所学概念串联起来,形成概念链,从而依靠理解来促进记忆.。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知识之一。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小数等,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潜在认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找倍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系统化。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教师必须结合教材设计适当的、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本单元概念较多,学生不易区分。

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地将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区分这些概念。

3.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和发现数的特征。

4.本单元有许多学习活动,在教学时要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以及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5.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的前后联系
学习 领域
已有的知识
新授知识 1、第二单元初等数 论的基础知识 2、教学分数的意义 性质及其加减法
后面的学习
1、整数及其四则运 算 数与 代数 2、三年级上册分数 的初步认识 1、认识对称图形 2、初步认识长方体 和正方体 1、三年级下册的平 均数和五年级上册 的中位数 2、四年级下册折线 统计图
数 与 代 数
讲解、启发、引导学生,借 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生 活实际,比较、类推,转化、 举例验证,进行迁移,采用 多样化的练习,应用,巩固。
自主探究
演示、实验等操作性的 活动,启发引导观察、 对比、推理、发现物体 的本质特征,发展空间 观念。
空 间 与 图 形
激励性的评价
教 创设情境 研
法 动手操作 究
实践 与综 合应 用
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 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 问题。
教 学 重 难 点
• 理解并掌握因数倍数及质数合数等有关初 等数论的基础知识。 • 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比较熟练 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 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 积的计算方法。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学习 领域
《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
学 段 要 求

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 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 数与 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 代数 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 程式化训练。 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 空间 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 与图 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 形 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 统计 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 与概 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 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小节: 第一小节:因数和倍数 知识点: 知识点: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其关系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重点: 重点: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难点: 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注意点: 注意点: 1.利用情境图或学生的动手活动帮助学生理 利用情境图或学生的动手活动帮助学生理 解因数、倍数的概念。 解因数、倍数的概念。 2.注意因数、倍数的存在范围及相互依存的 注意因数、 注意因数 关系。 关系。
(4)再猜猜他可能是怎样摆的? 再猜猜他可能是怎样摆的? 再猜猜他可能是怎样摆的 根据学生回答显示另外两种摆法, (根据学生回答显示另外两种摆法,随 后隐去第二种) 后隐去第二种) (5)此时共显示两种摆法,在两种摆法 此时共显示两种摆法, 此时共显示两种摆法 右侧分别出现两道乘法算式。 右侧分别出现两道乘法算式。 (6)揭示因数、倍数概念 揭示因数、 揭示因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板书课题:因数和数)
第二小节: 、 、 的倍数的特征 第二小节:2、5、3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 知识点: 2、5、3的倍数的特征 、 、 的倍数的特征 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 、 的倍数 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 、5、3的倍数 重点:掌握2、 、 的倍数的特征 重点:掌握 、5、3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难点:探究 的倍数的特征
(3)拓展练习 拓展练习 □□方框后面藏着一个两位数 方框后面藏着一个两位数, □□方框后面藏着一个两位数,看谁能很快 说出1、 、 、 、 、 、 、 、 、 这十 说出 、2、3、4、5、6、7、8、9、10这十 个数中,哪些是它的因数。 个数中,哪些是它的因数。 出示“ ①出示“21” 出示“□ “□4”,哪些是它的因数, ②出示“□ ,哪些是它的因数,说说 你的想法。 你的想法。 要使这个数一定有因数2, ③要使这个数一定有因数 ,那么个位 上还可以是哪些数字? 上还可以是哪些数字? 出示“□ “□0”。你知道除了1和 以外 以外, ④出示“□ 。你知道除了 和2以外, 还有哪些数也是它的因数? 还有哪些数也是它的因数? 出示“□□” “□□”十位和个位的数字都看 ⑤出示“□□”十位和个位的数字都看 不清了,你还能找到答案吗? 不清了,你还能找到答案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因数与倍数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阶段“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知识之一。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小数等,这些都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但这只是对数字的潜在认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以及分数的约分、通分和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找倍数与找因数;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等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系统化。

教学建议
1.教学时,教师必须结合教材设计适当的、贴近生活的实际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本单元概念较多,学生不易区分。

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地将容易混淆的概念放在一起比较,从而区分这些概念。

3.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和发现数的特征。

4.本单元有许多学习活动,在教学时要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以及怎样与同学友好相处。

5.在教学课堂知识的同时,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多进行探究性学习,能发现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