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合集下载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工作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基本途径教育必须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否则教育就是失败的。

所以,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道德的教育,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观和价值观。

1、教师自身要具有表率作用"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主要是对教师道德品质方面的规范。

所有教师都应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既当传授知识的"精神之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为人之师"要坚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既注重言教,更注重身教,既体现真理的育人功能,更突出人格的育人作用。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实现并升华自身的人生价值。

2、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既是教师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在这个阵地上教师应既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又积极渗透德育,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

诚信是社会契约的前提,道德是商业文明的基石。

作为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道德是构成社会文明的重要因素,也是维系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社会秩序的基本条件。

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空有满腹经纶,但却缺少道德,惟利是图,何谈教育的成功。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活,适度的进行德育教育。

比如"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我从报刊中摘选了一篇关于有毒奶粉的报道,通过讨论和学习,帮助同学们详细了解"三鹿奶粉事件,引导大家围绕事件中的道德缺失、诚信危机等问题,并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展开讨论。

同学们普遍认识到见利忘义,不顾职业道德的行为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因素,明确了职业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有理想、有道德的大学生。

今后,无论在学习及未来的职业生涯中,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荣辱观和价值观,都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讲求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服务大众,奉献社会,自觉成为一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综上所述,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每个人所必须具备的。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103教育版"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身心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年龄比较小,道德品质尚处于形成阶段,通过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他们的终身发展。

因此,教师应充分意识到该课程的教育价值,并且抓住时机,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德育教育进行合理的渗透,从而更好地发挥本课程的德育价值,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能力、有品德、有素养的优秀人才。

一、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片面强调对知识点的灌输,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一定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的激情,没有对知识进行实质性的掌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改变,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学生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

将德育教学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给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求,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将德育渗透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将德育知识渗透到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学以致用,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观。

老师应该意识到,在新课改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是必然趋势,只有改革才能促进该课程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顺应时代的发展。

原有的教学更加重视考试成绩,经过新课改实施后,教学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适当的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地位,给学生展现自我的空间,从而不断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

浅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

”可见,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一、认真研究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自然性教材是寓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寓德的前提。

因此,德育教育必须依托教材,离开了教材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于知识之中,呈隐性状态,只有充分驾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谛,探寻到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最佳融合点。

因此,在教学中,课前必须深入备课,既要弄清楚教材的知识内容,又要对教材的德育因素深入体会,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精心设计教学,把握课堂中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机德育教育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必须遵循其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地位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随机进行、因材施教。

德育的特点是动情晓理,“情动”而“知书达理”,这就是说把握住时机有利于创造最佳的教育氛围。

要寓德育教育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不能因为思想教育而置教学知识于不顾、牵强附会、也不能只顾及教学而对德育敷衍了事,这样都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效应。

由此可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是为了获取最佳德育效果。

只有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运D7CDSHkH993a2VlrRii866n4nve3g+PrIYEG61gkzw4=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目的。

三、把握学科特点,增强德育教育的生动性要把握本学科性质和特点,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美术教育不再单纯地追求技能方面的提高,更加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

因此,在美术课堂中进行德育渗透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德育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素养,实现美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来阐述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一、教育方法多样化,创设多元化的美术课程在美术教育中,教育方法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美术教育应该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开展多元化的课程活动,如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

同时,在课程中融入阅读、游戏、科技等元素,让学生在游戏、创作中体验美育过程,加深对美的理解和感知的同时也获得对德育的体验和认识。

例如,在美术课程中可以进行漫画制作活动,让学生自行创作故事情节并将其运用到漫画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促进学生情感认知的发展。

二、强调文化传承,注重美术教学实效文化传承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代表了一定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因此,对于全面发展学生的教育目标而言,文化传承是必不可少的。

在美术教育课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美术作品所具有的艺术性和文化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欣赏和表达美的意义。

同时,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美好,注重美术教学实效。

美术教育应该做好美术作品分析和鉴赏工作,让学生了解到各类美术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与思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感受,思考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进行中国画水墨画课程时,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中华传统绘画技法、学习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精神与人文价值观,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艺术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培养他们对美之执着追求的情感。

三、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个性发展是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教育目标之一。

把德育渗透日常教学

把德育渗透日常教学

把德育渗透日常教学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德育的渗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首先,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良好榜样。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品德修养,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保持良好的仪态和教态,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和语言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同时,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

其次,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各个学科的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

教师应当在备课时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将德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通过这种融合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的熏陶。

第三,教师应当注重德育与日常生活的结合。

德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

教师应当将德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公民意识;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德育的魅力。

最后,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性格特点。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温和、耐心的方式进行引导;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励他们进步。

通过这种多样化的方式,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实施德育教育作为德育的渗透,不但可在内容、环境等方面进行,在不同教学阶段也有教育空间,因此,我们在课的不同阶段也可以进行德育教育。

1.1利用课前课后,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课前整理场地,领取器材和课后收拾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重要契机。

在上课之前,叫学生们搬运器械(如垫子)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

领取的器材(如篮球、排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不许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及时教育制止,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整理场地的同学给予当众表扬。

这样,不仅对保护学校体育器材有好处,而且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通过让学生轻拿轻放、不拖不摔、不踢器材,培养学生爱护公物意识,通过号召学生自觉参加搬运器材,规划场地,洒水扫地,自己动手,亲身参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主动为大家服务的意识。

并且建立体育课布置场地器材的轮流制度,经常开展评比、表扬,教给各种技能方法,使学生爱劳动、勤劳动、会劳动。

1.2体育教学的全过程都可以与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一般说来,体育课是由开始阶段,准备阶段,基本内容教学阶段和结束阶段四个部分组成。

德育内容可以说渗透在体育课的每个阶段。

我们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将德育教育的内容纳入计划之内,利用体育课的特殊形式,将德育教育与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地做到教书育人。

比如,通过课的开始部分宣布课内容、任务和要求时,可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通过集队和出勤情况检查总结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的训练,可以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体育教学中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从生理上心理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他们大脑皮层的兴奋度,使他们精神振奋,情绪高涨。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常常安排一些游戏活动。

这些游戏又往往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的,于是就形成了若干个小集体。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标签:德育;理想;言传身教;家校联系加强德育是我国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必须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而作为一名教师,课堂是一个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在教学中,我们老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思想,利用专业知识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懂得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懂得活着和做人的意义所在,教育学生树立崇高的生活目标,树立为社会做贡献的人生价值观,并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让学生了解到劳动人民的物品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了这种精神支柱,学习上就有信心和决心。

当学生的兴趣、意志、心理、习惯等因素,对其学习产生重大影响时,高效的课堂教学,也能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

当学生花费较少的精力投入,真正获得了终身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后,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满足的情绪体验,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他们积极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意志力。

其次有助于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抱负,提高自信心和心理健康水平。

教育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放在成为合格的人才上,努力学习,培养自己,不断提高。

同时还要教育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净化他们的灵魂,规范他们的行为。

二、教师言传身教,树立表率形象教师平素的言行就是学生最好的正面教育,因此笔者时时处处为学生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以自己的人格风范和教师的良好形象给学生以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勤奋敬业精神去赢得学生的尊敬和钦佩。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7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语文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格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下面就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注重修养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文情怀,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诗歌、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领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修养品味。

教师还可以针对精美的语文篇章和名家名作进行解读,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感悟人生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崇高人格。

二、讲究语言礼仪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良好的语言礼仪是文明生活的基本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尊重文明,不说脏话不骂人。

教师还可以通过文言文、名言警句的传授,让学生了解古代先贤的高尚品德和优美语言,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注重文学熏陶文学作品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载体,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名家名作,感受经典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

教师还可以从文学中挑选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作品,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好的情感、崇高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注重思想引导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思想引导,教师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古代诗词、现代散文等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教师还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从中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

五、注重情感沟通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还包括情感沟通,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读诗朗诵、讲述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内心的情感需求,倾听学生的诉求,引导学生化解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在初中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特点,加强对初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下面谈谈我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几种方法.一、榜样激情法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介绍了许多经典人物和先进事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榜样,分析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挖掘他们的崇高思想品德和优秀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见贤思齐”的目的.例如,初一年级思想政治课讲《爱国情操使人们产生对祖国强烈的责任感》这一知识点时,教学中就以钱学森为榜样,讲述以他为代表的我国老一代科技工作者为了打破50年代中期少数大国的核垄断,肩负国家的重托,怀着为祖国争光、为人们争气的雄心壮志,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1964年成功地爆炸了我过第一颗原子弹,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典型事例,让学生明确爱国不仅仅是对祖国的一种情感,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二、对比激情法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些知识的理论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可用激情法来对相反事物的相同点或相似事物的不同点进行比较,从而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例如,初三年级思想政治课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知识时,针对现在有极少数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中暂时遇到一些困难不理解的问题,我用学生所学过的中国近、现代开放20年来所取的辉煌成就这是一具体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这一伟大真理.通过比较,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三、图像激情法随着教育现代化步伐的推进,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挂图、幻灯、录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运用鲜明、生动、有趣、直观的画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更加深刻的思想品德教育.四、态度激情法教师教学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可以给学生以情感的暗示,并感染学生.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在遇到不方便讲述的内容时,动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和种种手势,恰当地将语言中所要表达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崇尚“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感情.以实现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五、语言激情法语言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师使用语言的音调、节奏,与听课者的心情及授课效果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音量、语调、语速等语言素材,做到抑扬顿挫.有时候甚至可以模拟故事中人物的语言,表现教师内心对某一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与情感.例如,在讲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所需要的大量货币财富是通过对亚洲、非洲、美洲人民进行血腥的殖民掠夺实现这一悲伤的情境时,声调应低沉,语调缓慢,在教学中用各种语言色彩来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产生思想共鸣,从而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六、故事激情法教学中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结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多运用讲故事这一生动、直观而形象的形式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有利于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空洞说教、枯燥乏味、程式化的模式.例如,初三年级讲《只有中国*才能就中国》这一问题时,教学中用讲故事这一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达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的.七、理论联系实际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地联系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外,带领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如鼓励学生坚持收看“新闻联播”浏览报刊,从关心国内外大事以及发生在身边的大小事入手,将自己听到的、看到的、观察分析到的社会现象和教材上学到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讨论,真正“学以致用”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分析时事,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地取材,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工矿企业、机关参观,进行社会调查,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讲课等,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可以感觉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既深化了课堂知识的理解,又接受了思想教育,还培养了学生的政治敏感能力,使政治学科的知识、教育功能得到有机结合.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教学质量,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何增强政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政治是中考必考的学科,但政治课的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很难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再加上近年来中考政治考试的制度变化,政治考试由闭卷改为开卷,学生都认为政治考试只要带足资料随便抄抄就行,不愿再政治学习上下功夫。

浅谈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浅谈德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我们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活动的主体 ,调 动其 积极 性及学 习兴 趣, 使他们 乐学 、 好学、 会学 , 在学 习中体验成 功的情感。同时 培养 学生的意志 品质 , 合作 能力 , 为 习惯及交往 能力等等 。 行 这一切虽不是一节课 上能够完成 的 ,但 必须 有 目的有意识地 通过每节课来实现 , 将其渗透在课 堂教学全过程中。
黑板上画 了两幅图 , 让学生直观 i 理想> , 教( 时 我唱 了一首< 理 想之歌> 给学生听 , 让学 生明 白理 想的内涵。这样不仅激发 了 学生兴趣 , 活跃 了课堂 , 也收到了意想不到 的效果。所 以给学 生创 造一个直 观、 具体 、 鲜活的语境是 十分必要 的, 了有 限 除 的电化教育手段外 ,教 师可把书本知识转换成悦 目的图文信 息, 我还把 课文编成话 剧 , 故事小品 , 组织晚 会让 学生在饶有
2 教学活动 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
教 学 活 动包 含 三 个 要 素 : 育 者 , 教育 者 及 教 育 内容 和 教 受
方法。
课 堂 教 学应 被 看 作 是 师生 生 命 活 动 的一 部 分 ,课 堂 教 学 目的应 促 进 学 生 全面 发展 , 不 是 只 局 限于 认 识 方面 的 发展 。 而
大量 的社会 、 人文、 历史及 自然科 学知识 , 学生在学 习使 用语 言的 同时 , 将接触到许 多诸 如天文地理 、 还 文化 艺术、 古今 中 外的背景知识和 一些未知领域。若老师孤陋寡闻知识面 窄, 在
教 学 中就 会 捉 襟 见 时 , 动 应 付 , 不能 应 付 自如 , 一反 三 。 被 就 举 二 、 文 兼顾 训 练 驾 驭 语
形式——课堂教学。学校中师生最基本 的交往活动就 是课堂 教学 , 一个学生学 习的主要时 间是在课堂上度过 的。如果德育 活动不和学 生的主要 实践活动——课堂学 习相结合 ,就难 以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一、用教师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教育就是陶冶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教师的形象和精神面貌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的,也是深远的。

其中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要方法。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能感染学生,我们要以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

上课时,着装要朴素大方,讲普通话,语言要清楚、明白、有逻辑性。

板书要整齐,书写要规范。

板书设计、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感受了美的教育。

辅导“问题生”要耐心、细致,使学生在教师的感染下,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熏陶和教育。

若教师在教学中,老板着面孔,死气沉沉,则教室的气氛必然紧张、严肃,学生容易产生一种压抑感,他们学习的潜能就挖掘不出来。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

二、利用教材内容,渗透品德教育。

三、结合教学过程,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四、严格要求,强化训练。

五、联系生活实际,收集有关信息。

六、编拟习题,丰富德育素材。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多年来的体育工作实践中,我深深的体会到,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呢?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在课堂常规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在课堂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规范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

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教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从课堂纪律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快、静、齐”,一开始有部分学生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良好的习惯,“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无形感召力量。

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语言,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3、在课堂管理细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上课前领取体育器材或课后回收体育器材,是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的大好时机。

我叫学生们拿体操垫、计分牌、木马时,要求学生不许拖、拉;领取球类项目不能用脚踢、不能扔等等,如果发现有不爱护公物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对于那些热心协助老师和爱护公物的学生应给予当众表扬。

这样,既保护学校体育器材,也促使学生们养成了热爱劳动和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二、在体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1)结合教材特点渗透体育教材的内涵包括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

学校体育包括田径、体操、武术、球类和体育游戏等各项内容。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如何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造就一大批德、智、体、音、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乃是思品课教学的中心任务。

如何保证思品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获得政治上的责任感、集体的荣誉感、民族的自豪感、无私的正义感、追求真理的理智感和圣洁的美感,这就需要教育者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进行思想渗透和灌输。

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各学科的德育渗透,是当前教改中一个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加强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

各校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方法、交流。

学校在教学工作中选拔出学科渗透教学能手,结合学校学生实际、专业特点、学科特色,提供一个研讨机会。

通过此次活动提出符合学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行之有效的学科渗透德育工作的好办法,以点带面,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

各学科各显神通,德育进课堂形成大气候。

“课课有德育,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提出以来,各科教师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语文教师结合教学的思想内涵,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激发学生情感,创设情境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自信心,教会学生做人。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不怕困难。

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一步树立热爱特区、热爱祖国的思想,并愿意为特区和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贡献自己的一切。

而这些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靠潜移默化、日积月累。

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一 Nhomakorabea・
教 鼍 讨 ・ 一 z 。
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德育教育
浙江 省温 州市 瓯海 职业 中专 集 团学校 陈央
德 育教 育是 全体 教师 的共 同职责 ,本 文从课 堂德 育 教 育缺失 的原 因分析 出发 ,紧 紧抓 住课 堂德 育渗透 这一 重 要渠道 ,阐述 了德育渗 透的重要 性 ,并结 合实 际提 出 了课 堂教学 中德育渗透 的基 本途径 。 为实 现学校 德育 工作 的首要 地位 ,进 一步 加强 和改 进 德育工 作 ,每个 学校都 做 了大量 的研究 与实践 ,取得 了喜人 的成绩 。但 在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新 形势下 ,学校 德育工作 也面 临着新 的挑 战 , 《 中 国教育 改革 和发展纲 要 》指 出 ,加 强德育工作 是全体 教师 的共 同职责 ,教师 应 把德 育贯穿 和渗透 到教育教学 的全过程 中。把 思想政 治教育 融人到学 生学 习的各个环 节具有极 其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课 堂教 学 中德 育渗透的现状 分析 1 .教师认识 不高 些 专业课 教 师对在 教学 中渗 透德 育 的重要性 和必 要 性认识 程度 不高 ,专业 课教学 过程 中缺乏渗 透德育 的 意识 。这就很 容易导致 他们认 为 自己的职责仅仅 局 限于 教专业 知识 ,忽视对学 生 的思想 品德教 育 ,甚 至错误地 认 为思 想品德教 育只是 “ 两课 ”教师 和学生教 育管理 者 的 职责 和 任 务 ,与 自己无 关 。美 国 当代 德育 学 家托 马 斯 ・ 里 考纳认 为 ,各科 教学对 道德教 育来说是 一个 “ 沉 睡 的巨 ,潜力极 大 。由于道德 学习是德 育工作 一个极 其 重要 的方面 ,因而不利 用各科课 堂教学 进行德 育渗透无 疑就是 德育工 作 的一个 重大损 失 。为 此 ,我们 有责任 对 自己所从 事 的教学实 践进行重 新审视 ,努力寻 找教学 实 践 中的盲点 ,积极探求 专业课 教学 中渗透德育 的误 区 , 有针对 性地发 现问题 ,从而把 提高德 育工作 目标落到 专 业课教学 的实处 。 2 .教师之 间的不平衡 教师 育人 的意识 强 ,才 能在钻 研教 材 中注意 发掘 其 德育 因素 ,在 教学 中发挥学科 的德育 功能 。相 反 ,教 师 育人 意识薄弱 ,即使课 程标准 有 明确 的德育要 求 ,教 材 有很好 的德育 因素 ,也会视而 不见 。同一所学 校不 同学 科 的教 师之 间 ,甚至 同一个学 科不 同的教师之 间 ,学 科 德育渗 透与否 、成效 如何 ,差 别是很 大 的。对 学科德 育 渗透重 视并积 极实践 和研究 的程度 ,总 的来看 尚不如 智 育方 面 ,随意性 尚未 能得到 克服。 3 .缺 乏德育渗 透的保 障机制 在评 价教 学效 果 时 ,只 是追求 单 纯 的专 业 知识评 价 尺度 。特别是 在对教 师 的业绩 考核 、职称评聘 中 ,对 专 业 和学术水平 强调较 多 ,并作 为硬指 标提 出量 化要求 ,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程 中区分 好坏 ,明辨 是非 , 而增 强学 生 的 “ 从 免疫 ”力 。如果 学
育主题,各 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 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任
课 教 师要 在全 部 教学 活 动 中 ,注意 培 养学 生 良好 的学 习态 度 、
学 习 习惯 和 良好 的意 志 品格 ,促进 学 生养 成 文 明行 为 习惯 ,要 根 据各 科 教学 大 纲 中关 于思 想 品德 教 育 的要 求 和教 材 中 的教育 因素 ,按 各科 自身 的教 学特 点 , 自觉 地 、有 机地 在 课堂 教 学 中 渗 透思 想 品德 教 育 。如 ,语 文 教师 结 合教 学 的思 想 内涵 ,挖掘 教 材 的德 育 因素 ,激 发学 生 情感 、创设 情 境 等方 法感 染 和 教育 学 生 ,培养 学 生 自信 心 ,教会 学 生 做人 。数学 课 必须 适 当进 行 辩证 唯 物 主义 教育 ,培养 科 学 的思 想方 法 ; 自然课 可利 用 自然 现象 和 实验 引 导学 生 爱护 大 自然 ,利 用 大 自然 为人 类 服 务 ,并 树立 良好 的环保 意 识 。音 乐 、美 术教 学 要 向学 生展 示 中华 民族

条原 则 就 是语 文 训练 与 思想 教 育相 统 一 的原 则 ,简 称 “ 文道 语文 训练 与思 想教 育相统 一 的原则是 一条 根本原 则 , 它体现
统一 ” 。
了语 文教 学 的特征 和本质 。 条原则 揭示 了语 文教学 活动 中教养 这
因素 和教 育 因素 、智育 与德育 、教学 形式 和 内容等方 面 的关 系 。 语文 教学 活动包 含着 相互关 联 、 相互 依存 不可分 割 的两个教 学 因 素 ,即教养 因素 和教 育 因素 。语 文教 学在 传授语 文知 识 的同时 , 进 行 听 、说 、读 、写 四个 方 面的能 力训 练 ,使学 生熟练 掌握 和运 用 语文 工具 , 就是教 养 因素 。这个 因素决 定 了语文学 科 的基本 这 性 质是 基础 工具性 。 由于语文 连结 着人类社 会 精神 、文化 思想 但 意 识 ,是人 类表 达思想 、进行 社会交 际交 流思 想 的特 殊工 具 ,因 此 , 切实有 效地 进行 语文训 练 ,不 能脱离 它本 身具有 的思想 教 要 育 因素 。思 想教 育渗透 在教 材 中 , 穿在 训练 内容 中 ,这就是语 贯 文 教学 的德 育因素 。教养 和教 育 的因素处 在 同一教 学过程 中, 难 以割裂 , 而且 也不 应该 割裂 , 这就是 语 文训练 与思想 训 练相统一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半。为了使训练有成效 ,教师必须根
据学生 的实际 、根据语文训练的需要
握知识,更重要的是 要形成听说读写 的能力 。知识是可以教会的 ,而能力 是一种心理倾向 , 要提高非靠学生主 体扎实 训练不町。当然 ,学生主体 的 扎实训练有赖于语文教师有效的训练
设计 。
对已有的资料进行精心地挑选 ,选择 那些与课堂教学 目 标一致 的,真正能
读等 ;也 可 以有 多种 形式 的说 的训 练 ,如有理有据有序地说 、 有声有色
内容掌握情况的习题让学生练习。有 时 ,教 师还需 要根 据本 课 的训 练 重 点 ,重新设计题 目,使该节课的内容
得到有效的巩固。总之 ,无论是课前
1 .自然地刨设 训练 的契机 。语 文能力圳练不是为训练而训练 。『是 『 I i 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资源 , 将训练
不 随地 吐痰 ,不 乱丢垃 圾 ,不 说脏 教师应挖掘德育精华 。 四. 写作沟通中完成德育
些 问题 ,比如 畸形 消费 :天 价 手
表,天价手机等有人争相购买 ,浙江
话 ,不践踏草地 ……在一些作 品赏析
义乌等地从 比名车到比名狗 ……可以 说,比富现象是一种畸形的跟风和炫
响作用 。 三. 挖掘课文的德育内涵
老师怎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 .
自我 教育是 最有效 的 、真 正
的教育
自我教育是很有效 的教育 ,是真 正的教育 ,它能将德育之根深植于学
生的心底并开出绚烂之花 。
课堂 教学 中安 排课 前三 分钟 演
讲 ,是 学生 进行 自我 教育 的一个 契 机。学生可 以 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 谈 受 ,可以谈 自己身边 的新闻故事 ,可 以谈社会生活及 自己的看法 ,可以推 荐有哲理有感情的文章或经典诗词名 人名言。有的学生谈到 了当今社会的

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曾说:“没有科技,一打就垮;而没有人文,就不打自垮”,可见专业教育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德育和智育是教育活动中的有机整体,每一位专业教师也都是德育工作者。

思想品德课、语文课等文化课,与德育教育关系较为密切,很容易挖掘德育内涵,而专业课常常以一副冷面孔出现,德育因素的挖掘有一定难度。

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更要花大力气,下更大工夫来实现课堂德育的目标,让德育之花也盛开在专业课的课堂上。

以下是我结合自己所教电子技术专业课的一点尝试。

一、备课时悄悄埋下德育的种子备课时,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分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个子目标,其中情感目标就要求教师结合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等。

那么,在备课时,不但要备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备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悄悄埋下德育的种子,注意不能牵强,不能与授课内容脱节,不能单纯地为了德育而德育。

化妆技术的最高境界是“妆到好处有似无”,课堂德育的理想境界也是“知识与德育有机融合,恰似春梦了无痕”,要达到这一境界,务必要注意“渗”字。

我在讲《电子技术基础》开篇时,介绍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史,让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已经跃居世界前列,从而引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热情。

二、课堂管理是种子的土壤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

课堂上的一切细节都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每一个细小环节都能引导学生养成好的行为习惯,课堂管理就是德育的土壤。

比如,上课提前2分钟候课,这是教师责任心的体现,学生耳濡目染,也会将责任二字印在心中;为了便于学校管理,更深层次是培养学生爱校、爱专业、爱班级,尊敬师长,严格自律等精神;任课教师记录学生出勤及上课状态,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遵守校规校纪,是为了他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国家法律和厂规厂纪,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和时间观念等;教师强烈的责任意识会影响学生行为,督促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将来在就业中很快就能适应。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令狐采学常言道:“百年育人,德育为先”,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与社会、与人的广泛联系和接触过程中,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对其工作态度及完成工作的质量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职业教育中的德育更是重中之重。

德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存在于德育课堂上,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具有最重要作用”。

因此,以学科内容实际出发,加强教学教育性,应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

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鲜明标志,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在哪些学科的教学中,其教学内容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我们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那么,究竟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呢?一、渗透原则1.紧密性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

以电子商务专业中《网络营销》课为例,基于网络安全、交易安全等知识点,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网络交易更需要诚信,才能增加网络消费者的信任度,才能使自己的网上营销更有市场。

2.实效性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我们还以网上交易为例,我们可以让学生以不同的身份进行实验,当学生作为一个消费者在网上消费的时候,最不希望的就是遭遇网上欺骗,反过来,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作为网络经营者最需要的就是诚信,通过这样的实际模拟、换位思考,学生会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方式的诚信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渗透问题虽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语文教师只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行德育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一、充分挖掘教材,开展德育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要利用语文教学的阵地,突出教书育人。

据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利用教材,有针对性地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生要旨,给学生以感化、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课改版中学语文教材选取了一些时代性较强的文章,有的蕴藏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达无私忘我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操,有的课文表达了坚定的信念,因此语文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契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时引导学生从本文记叙的事件出发,总结出一个人生哲理――在人生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个一个地认真地解决小困难,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从这一道理出发,让学生畅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人生信念以及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思想教育是渗透在学科知识的方方面面,与学科知识融而为一,这就要求备课,应当是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德育因素,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都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

因此我们要用好语文课本,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作文训练进行德育教育语文离不开写作,没有写作的语文实际上是不能称其为语文的。

那么,如何处理好写作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关系呢?学生的写作渗透着学生的思想感情。

一篇作文从构思、写作到修改,都有观点和方法的问题,都渗透着学生的主观意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德育如细雨,润物无声。

课堂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处不渗透着细雨之水。

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

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德育,是课堂教学整体生命的一部分,與智育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直接发挥着导向、激励、调节和强化的功能。

课堂教学既是学校传授文化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工作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形式,这是由教学的教育性决定的。

任何学科的内容,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还是其它诸学科教材中都蕴含着德育因素,只是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任课教师应挖掘和融汇贯通,并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一、以人育人,提高教师的学科教学德育渗透意识和现代德育意识,进行德育渗透部分学科教材需要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从培养跨世纪人材、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地、有计划地在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更好地教书育人。

深入学习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大纲中对政治思想教育的要求,积极挖掘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和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灵活生动地融合于教学过程中,
科学地渗透品德教育。

应该说,我们的新课标、新教材的人文内涵十分丰富。

无论是教材的内容,还是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式,他们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

二、以教材为载体,构建教育框架,把握契合点,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善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择善而从,结合实际去进行创造;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在德育与智育之间寻求最佳的契合点,使课堂传递德育功能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地发挥。

比如在物理课堂上,课本上的物理单位和定律有许多都是以外国人的名字命名的,有的学生会对此感到自卑,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方面的卓越贡献,比如指南针、电磁现象等等。

追溯到更古老的年代,战国时期的《淮南子》一书中曾提到“磁石召铁”。

1086年,北宋科学家沈括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详细记载了人工指南针的制造方法,这也是磁偏角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书中出现。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了“原子论”、“五行说”、“元气说”等,这说明他们很早就已经探讨了自然界的物质本质。

学生体会到中国古代世界一流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增强自信心与优越感。

但是,学生心中又有了疑问,是什么原因使中国近代物理落后于国外呢?这是由于清朝实行了闭关政策,使中国脱离了世界这个大家庭,更无法与外界进行知识与学术的交流。

自我封闭不仅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更扼杀了成千上万的人才,才导致了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现状。

新一代的青少年都热血沸腾,这样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同时也培养了他
们积极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比如通过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方式。

就教学方法而言,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前提下进行学习。

在这种情景下,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

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正确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学会与人交流,享受成功的乐趣。

四、联系生活实际,组织有趣的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渗透在课内,教师不仅寓德育教育于教学过程,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通过课外活动、社会调查等途径搜集资料,从中受到教育。

学生不仅智力得到发展,还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

五、从“心”入手,在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看学习中是否提高了整体素质,比如说是否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提高了动手、表达能力等,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提高教学质量,形成一种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取激励法,识别法,排除法,调节法等方法,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出着眼,小出着手”,“润物细无声”,并持之以恒。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师生
活动和交往中蕴含着丰富德育内涵。

我们应当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素,贯穿课改理念,提高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德育含量”,把握学生的脉搏,使他们的心灵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教书育人”是人民托付给我们的神圣使命,也是我们教师的终身职责。

(通信地址:130217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烧锅镇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