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生长过程视频
晶体材料基础---第九讲 晶体生长方法(1)
G = -RTln(+1) 溶液生长的关键:控制溶液的过饱和度,使溶液达到过饱和 状态。 使溶液达到过饱和的途径有:
籽晶的培养:配置过饱和溶液,放置在烘箱中,过几天就可 以得到自发成核的小晶粒。
21
1、降温法
基本原理:利用物质较大的正溶解度温度系数,在晶体生长
过程中逐渐降低温度,使析出的溶质不断在籽晶上生长。 适合于溶解度与其温度系数都较大的物质 ( 物质的溶解度温 度系数最好不低于1.5g/1000g 溶液.oC)。 合适的起始温度为60度左右。降温区间以15-20oC为宜。 40℃时,一些物质的溶解度及其温度系数
亚稳区大小可用过饱和度(或过冷度)来估计。 亚稳区的大小既与结晶物质的本性有关,也容易受外界条 件的影响,如搅拌、振动、温度、杂质等。 不同物质溶液的亚稳区差别相当大。 过饱和度的表示方式: 浓度驱动力: c = c-c* 过饱和比: s = c/c* 过饱和度 或相对过饱和度 = c /c* = s -1 ——结晶过程的驱动力
5
一、溶液和溶解度 1、溶液和溶液浓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溶液: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所组成的均匀混合体系称为溶液。
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晶体生长技术
在高温高压下,通过各种碱性或酸性的水溶液使材料溶解而达到过饱和进而析晶的生长晶体方法叫水热生长 法。这个方法主要用来合成水晶,其他晶体如刚玉、方解石、蓝石棉以及很多氧化物单晶都可以用这个方法生成。 水热法生长的关键设备是高压釜,它是由耐高温、高压的钢材制成。它通过自紧式或非自紧式的密封结构使水热 生长保持在200~1000°C的高温及1000~10000大气压的高压下进行。培养晶体所需的原材料放在高压釜内温度 稍高的底部,而籽晶则悬挂在温度稍低的上部。由于高压釜内盛装一定充满度的溶液,更由于溶液上下部分的温 差,下部的饱和溶液通过对流而被带到上部,进而由于温度低而形成过饱和析晶于籽晶上。被析出溶质的溶液又 流向下部高温区而溶解培养料。水热合成就是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而生长晶体。
气相外延 材料在气相状况下沉积在单晶基片上,这种生长单晶薄膜的方法叫气相外延法,气相外延有开管 和闭管两种方式,半导体制备中的硅外延和砷化镓外延,多半采用开管外延方式。
液相外延 将用于外延的材料溶解在溶液中,使达到饱和,然后将单晶基片浸泡在这溶液中,再使溶液达到 过饱和,这就导致材料不断地在基片上析出结晶。控制结晶层的厚度得到新的单晶薄膜。这样的工艺过程称为液 相外延。这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生长温度较低,速率也较快,但在生长过程中很难控制杂质浓度的梯度等。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的外延层,磁泡材料石榴石薄膜生长,多半用这种方法。
这个方法是指在高温下把晶体原材料溶解于能在较低温熔融的盐溶剂中,形成均匀的饱和溶液,故又称熔盐 法。通过缓慢降温或其他办法,形成过饱和溶液而析出晶体。它类似于一般的溶液生长晶体。对很多高熔点的氧 化物或具有高蒸发气压的材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来生长晶体。这方法的优点是生长时所需的温度较低。此外对一 些具有非同成分熔化(包晶反应)或由高温冷却时出现相变的材料,都可以用这方法长好晶体。BaTiO3晶体及 Y3Fe5O12晶体的生长成功,都是此方法的代表性实例,使用此法要注意溶质与助熔剂之间的相平衡问题。
七、晶体的成核与生长汇总.
第八章晶体的成核与生长第章1称为过冷度。
,,表明系统必须过冷却,相变过程才能自发进行;相变自发进行:对于气体,需P>P0,过饱和蒸气压差ΔP是凝聚相变的推动力;对于溶液,则需c>c0,过饱和浓度Δc是液相发生相变的推动力。
总结: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是过冷度(恒压)、过饱和蒸气总结相变过程的推动力是过冷度(恒压)过饱和蒸气压(恒温)、过饱和浓度(恒温恒压)。
6=0.15—0.25T 0T 7的函数。
2.讨论:当ΔT 较小时,ΔG 2增大而增大并始终为正值图中曲线体积自由能r 增大而增大并始终为正值;较大时当ΔT 较大时,温度1)晶核较大(r>r k ,核稳定存在,且随核稳定存在值越小表示新相越易形成3.分析:(2)在相变过程中,T 和都是(1)r k 值越小,表示新相越易形成;0γ正值,析晶相变时为放热过程ΔH<0,则必须有ΔT>0;(3)降低晶核的界面能γ和增加均可使值减小相变热ΔH ,均可使r k 值减小,有利于新相形成;11二、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液固相变过程动力学1、晶核形成过程动力学核化过程分为均匀成核与非均匀成核二类。
均匀成核——晶核从均匀的单相熔体中由于热起伏而中产生,几率处处相同;非均匀成核——借助于表面、界面、微粒裂纹、容器壁以及各种催化位置等形成晶核的过程。
13临界晶核周界上的原子或分子数。
讨论:成核速率I ν与温度的关系①当温度降低增大(保持在较小范围)此时可忽略1G ∝∆①当温度降低,ΔT 增大(保持在较小范围),此时ΔG m 可忽略。
I I vD2Tk ∆vP即成核势垒降低,成核速率增加;②I ν达到最大值后:温度继续下降,ΔT 较大,液相粘度T成核速率与温度关系图增加,使∆G m 会增加,质点迁移速率下降,导致成核速率降低。
16172).非均匀成核非均匀成核熔体具有过冷度或过饱和度后不能即成核的主熔体具有过冷度或过饱和度后不能立即成核的要原因是成核时形成液-固相界面需要能量。
神奇的晶体生长晶体生长实验
神奇的晶体生长晶体生长实验神奇的晶体生长晶体生长实验晶体是由高度有序排列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组成的固体结构,其形成过程被称为晶体生长。
晶体生长实验是一项有趣而具有启发性的科学实验,通过观察晶体的生长过程,我们可以了解晶体的结构和特性,并深入探索晶体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应用。
一、实验材料1. 去离子水:用于制备晶体溶液的无杂质水。
2. 晶体原料:可供选择的晶体原料有许多,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镁等。
根据实验的目的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晶体原料。
3. 试管或容器:用于装载晶体溶液并观察晶体生长的容器。
4. 温度控制设备:如恒温水浴或恒温培养箱,用于调控晶体生长环境的温度。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晶体溶液:将晶体原料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直到形成均匀的溶液。
溶解度的调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可以根据需要适量增加或减少晶体原料的浓度。
2. 装载晶体溶液:将准备好的晶体溶液倒入试管或容器中。
注意避免溶液中的气泡,因为气泡会干扰晶体的生长过程。
3. 控制生长条件:将试管或容器放置在温度控制设备中,并设置适宜的温度。
温度对晶体的生长速度和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不同的晶体原料可能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
4. 观察和记录:开始晶体生长后,耐心观察晶体的变化过程。
记录晶体的颜色、形状、尺寸和生长速度等信息。
可以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微小晶体的细节。
5. 结晶收集:当晶体大小和形状满足实验要求时,可以将晶体从溶液中取出。
使用滤纸或其他适当工具将晶体轻轻取出并晾干。
三、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室安全:进行晶体生长实验时,要遵循实验室安全规范,穿戴安全防护用具,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2. 温度控制:控制实验环境的温度是成功进行晶体生长实验的关键之一,确保温度稳定和准确。
3. 晶体溶解度:根据需要调节晶体原料的浓度,以确保适当的晶体生长速度。
4. 耐心和细心:晶体生长是一个缓慢而有耐心的过程,要仔细观察和记录晶体的变化,以获取准确的实验结果。
四、应用与展望晶体生长实验不仅仅是一项科学实验,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晶体生长机理PPT课件
非平衡材料研究室
• A single molecule is denoted by C60 .
西安理工大学
非平衡材料研究室
• Each molecule is composed of groups of carbon atoms that are bonded to one another to form both hexagon (six-carbon atom) and pentagon (five-carbon atom) geometrical configurations.
• 应用:
滤波器、谐振器、光偏转器、测压元件等。
西安理工大学
非平衡材料研究室
(8)闪烁晶体
• 定义:
当射线或放射性粒子通过晶体时,晶体会 发出荧光脉冲,这类晶体为闪烁晶体。
• 应用:
核医学、核技术、空间物理等。
西安理工大学
非平衡材料研究室
(9)半导体晶体
• 定义:
电阻率处于导电体(10 - 5 .cm)和绝缘 体(1010 .cm )之间的晶体为半导体晶体。
• 应用:
光通讯、光开关、大屏幕显示、光储存、 光雷达和光计算机等。
西安理工大学
非平衡材料研究室
• 要求:
在使用的波长范围内,对光的吸收和散射要小、 电阻率要大、介电损耗角要小、化学稳定、机械和 热性能好、半波电压低等。
西安理工大学
非平衡材料研究室
(4)声光晶体
• 定义:
超声波通过晶体时,在晶体中产生随时间变化 的压缩和膨胀区域,使晶体的折射率发生周期性变 化,形成超声导致的折射率光栅,当光通过折射率 周期性变化的晶体时,将受到光栅的衍射,产生声 光相互作用。这类晶体为声光晶体。
晶体的生长机理及生长速度
3 晶体的长大
晶核形成以后,通过生长完成其结晶过程。 晶体生长是液相中原子不断向晶体表面堆砌的过程,也是固-液界面不断向液相
中推移的过程。
界面处固、液两相体积自由能的差值ΔGV构成了晶体生长的驱动力,
影响曲线形状的因素是α,α值在2~3之间曲线的形状产生质的变化。
α≤2时,ΔFS/NKTm对任何取值皆为负值, 表明液态中原子可以任何充填率x向界面上沉积。
在X=0.5处ΔFS/NKTm达到极小值,即在表面层内沉积50%个左右原子时固/ 液界面层最稳定,
生长速率R与动力学过冷度的关系:
R
e b TK
2
其中 μ2,b — 为动力学常数; ΔTK — 动力学过冷度。
当ΔTK低于某临界值时,R几乎为零; 一旦超过该值,R急剧地大。
此临界值约为1~2 K,比连续生长所需的过冷度约大两个数量级。
由于二维晶核各生长表面在长大过程中始终保持平整,最后形成的晶体是以许多 小平面为生长表面的多面体。 粗糙的外表面
Ti
)
)
u
1 6
N
exp( Q k Ti
) AF
exp(
L(T0 k
Ti
Ti
)
)
由此可见:
1)只有当Ti<T0,并满足 AF exp( GV / kTi ) 或 ΔGV > ( ln AF )kTi 时,才有u>0,
即: 只有当界面处于过冷状态并使相变驱动力足以克服热力学能障
( ln AF )kTi 时晶体才能生长。
H U pV
从液态转变为固态,其体积变化ΔV很小,可以认为ΔV=0 。
晶体生长的基本规律PPT参考课件
缺点:组分多,影响因素多,生长速度慢,周期长。
具体方法很多,比如降温法,蒸发法。
43
2、高温溶液法
• 原理:高温下从溶液或熔融盐溶剂中生长晶体,可以使 溶质相在远低于熔点的温度下进行。
• 优点(1)适用性强。只要找到适当的助熔剂,就能生长 晶体。
• (2)许多难熔化合物或在熔点极易挥发或高温有相变, 不能直接从熔体中生长优质单晶,助熔剂法由于温度低, 显示出独特的能力。
45
• 缓冷法 高温下,在晶体材料 全部熔融于助熔剂后, 缓慢降温冷却,使晶 体从饱和熔体中自发 成核并逐渐成长的方 法。
46
3、熔融法
• 从熔体中生长晶体是制备大单晶和特定形状单晶 最常用和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 原理:将生长晶体的原料熔化,在一定条件下使 其凝固,变成单晶。
• 优点:具有生长速度快,晶体的纯度和完整性高 等特点。
4)重结晶-小晶体长大的过程,有液体参与
5)脱玻化-非晶体自发地转化成晶体
6
§2.2晶核的形成
晶体形成的一般过程是先生成晶核,而后再逐渐长大。
晶核:从结晶母相中析出,并达到某个临界大 小,从而得以继续成长的结晶相微粒。
成核作用:形成晶核的过程。
7
以过饱和溶液情况为例,说明成核作用的过程
晶体成核过程示意图
饱和比等。 • 主要分为: • 物理气相沉积:用物理凝聚的方法将多晶原料经过气相转
为单晶,如升华法。 • 化学气相沉积:通过化学过程将多晶原料经过气相转为单
晶,气体合成法。
49
• 升华法: • 在高温区将材料升华,
然后输送到冷凝区成为 饱和蒸气,经过冷凝成 晶体。 • 升华法生长速度慢,应 用于生长小块晶体,薄 膜或晶须。
晶体的生长
形成一个半径为r的球形晶胚 时,体系的总自由能的变化:
G GS GV 4 3 G 4 r r gV 3
2
—
单位表面积的表面能;
g V — 形成单位体积晶胚的自由能改变量;
G GS GV 4 3 G 4 r r gV 3
2
临界半径
1. r<r*的晶胚,消失的几率大于 长大的几率; 2. r=r* 晶胚长大与消失的几率相 等;(临界晶核) 3. r*<r<r0 晶胚长大的几率大于 消失的几率;(r增大使体系 的自由能降低,但是ΔG>0, 晶胚不稳定;亚稳晶核)
稳定半径
4. r>r0 ΔG<0 晶胚能稳定长核
G GS GV 4 3 G 4 r r gV 3
2
非均匀成核
* G非均 G* 均 f ( )
过饱和度、过冷度大,ΔgV 就大,相应的r*、ΔG*就小, 容易均匀成核。 制备微晶
通过籽晶、衬底来控制。
制备单晶
4、晶核的长大
旧相原子进入晶体格点成为晶体相的过程。 1)完整突变光滑面生 长模型(W. Kossel 模 型) 当晶体表面上一层原子 尚未完全生长完成时, 下一个原子应生长在晶 格的什么位置? 当晶体表面上一层原子 已经生长完成时,下一 个原子应生长在晶表面 的什么位置?
2)非完整突变光滑面模型 (Frank模型;螺旋位错生长模型) 在生长晶面上,螺旋位错 露头点可作为晶体生长的 台阶源,当原子在台阶处 生长,台阶就螺旋向前推 进,晶体就螺旋形的生长。
由于螺位错露头点是固定的,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靠近中心处只 要填加少量原子就能生长一周。而 在台阶外端需要大量的原子才能生 长一周。结果使原来的一个直线台 阶逐渐长成螺旋状。
晶体生长方法
晶体生长方法1.底部籽晶法 (2)2.冷坩埚法 (3)3.高温高压法 (4)4.弧熔法 (8)5.提拉法 (9)6.焰熔法 (12)7.熔剂法 (14)8.水平区熔 (16)9.升华法 (17)10.水热法生长晶体 (19)11.水溶液法生长晶体 (21)12.导向温梯法(导向温梯法(TGT TGT TGT)生长蓝宝石简介)生长蓝宝石简介 (22)1.底部籽晶法图1底部籽晶水冷实验装置示意图与提拉法相反,这种生长方法中坩埚上部温度高,下部温度低。
将一管子处在坩埚底部,通入水或液氮使下面冷却,晶体围绕着籽晶从坩埚底部生长2.冷坩埚法图2冷坩埚生长示意图人工合成氧化锆即采用冷坩埚法,因为氧化锆的熔点高(~2700℃),找不到合适的坩埚材料。
此时,用原料本身作为"坩埚"进行生长,装置如图2所示。
原料中加有引燃剂(如生长氧化锆时用的锆片),在感应线圈加热下熔融。
氧化锆在低温时不导电,到达一定温度后开始导热,因此锆片附近的原料逐渐被熔化。
同时最外层的原料不断被水冷套冷却保持较低温度,而处于凝固状态形成一层硬壳,起到坩埚的作用,硬壳内部的原料被熔化后随着装置往下降入低温区而冷却结晶。
3.高温高压法图3四面顶高压机(左)及六面顶高压机(右)的示意图图4两面顶高温高压设备结构图图5两面顶高温高压设备结构图图6人工晶体研究院研制的6000吨压机图7人造金刚石车间图8六面顶高压腔及其试验件图9钢丝缠绕高压模具图10CVD生长金刚石薄膜的不同设计图11南非德·拜尔公司合成的金刚石薄膜窗口图12德·拜尔公司在1991年合成的14克拉单晶钻石温高压法可以得到几万大气压,1500℃左右的压力和温度,是生长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的方法。
目前,高温高压法不但可以生长磨料级的金刚石,还可以生长克拉级的装饰性宝石金刚石。
金刚石底膜可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常压下生长。
4.弧熔法图13弧熔法示意图料堆中插入电极,在一定的电压下点火,发出电弧。
12.晶体的长大机制
二,晶体的长大机制界面微观结构不同长大机制不同:界面的微观结构不同,则其接纳液相中迁移过来的原子的能力也不同,因此在晶体长大时将有不同的机制。
()一二维晶核长大机制光滑界面为什么只能是二维晶核长大:当固液界面为光滑界面时,若液相原子单个的扩散迀移到界面上是很难形成稳定状态的,这是由于它所带来的表面能的增加,远大于其体积自甶能的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晶体的长大只能依靠所谓的二维晶核方式二维晶核长大机制:●即依靠液相中的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使一定大小的原子集团差不多同时降落到光滑界面上,形成具有一个原子厚度并且有一定宽度的平面原子集团,如图2-20所示●根据热力学的分析,这个原子集团带来的体积自由能的降低必须大于其表面能的增加,它才能在光滑界面上形成稳定状态。
θ时的非均匀形核一样,形成了一个大于临界半径的晶●它好像是润湿角0=核。
这种晶核即为二维晶核。
●二维晶核形成后,它的四周就出现了台阶,后迁移来的液相原子一个个填充到这些台阶处,这样所增加的表面能较小。
●直到整个界面铺满一层原子后,便又变成了光滑界面,而后又需要新的二维晶核的形成,否则成长即告中断二维晶核长大速度:晶体以这种方式长大时,其长大速度十分缓慢长大速度单位时间内晶核长大的线速度称为长大速度,用G表示,单位为1-cm⋅s()二螺型位错长大机制在通常情况下具有光滑界面的晶体其长大速度比按二维晶核长大方式快得多这是由于在晶体长大时,总是难以避免形成种种缺陷,这些缺陷所造成的界面台阶使原子容易向上堆砌,因而长大速度大为加快图2-21表示光滑界面出现螺形位错露头时的晶体长大过程●螺型位错在晶体表面露头处,即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这样,液相原子一个个地堆砌到这些台阶处,新增加的表面能很小,完全可以被体积自由能的降低所补偿●每铺一排原子,台阶即向前移动一个原子间距●所以,台阶各处沿着晶体表面向前移动的线速度相等。
●但由于台阶的起始点不动,所以台阶各处相对于起始点移动的角速度不等。
晶体生长方法(新)
晶体⽣长⽅法(新)晶体⽣长⽅法1) 提拉法(Czochralski,Cz )晶体提拉法的创始⼈是J. Czochralski ,他的论⽂发表于1918年。
提拉法是熔体⽣长中最常⽤的⼀种⽅法,许多重要的实⽤晶体就是⽤这种⽅法制备的。
近年来,这种⽅法⼜得到了⼏项重⼤改进,如采⽤液封的⽅式(液封提拉法,LEC ),如图1,能够顺利地⽣长某些易挥发的化合物(GaP 等);采⽤导模的⽅式(导模提拉法)⽣长特定形状的晶体(如管状宝⽯和带状硅单晶等)。
所谓提拉法,是指在合理的温场下,将装在籽晶杆上的籽晶下端,下到熔体的原料中,籽晶杆在旋转马达及提升机构的作⽤下,⼀边旋转⼀边缓慢地向上提拉,经过缩颈、扩肩、转肩、等径、收尾、拉脱等⼏个⼯艺阶段,⽣长出⼏何形状及内在质量都合格单晶的过程。
这种⽅法的主要优点是:(a) 在⽣长过程中,可以⽅便地观察晶体的⽣长情况;(b) 晶体在熔体的⾃由表⾯处⽣长,⽽不与坩埚相接触,这样能显著减⼩晶体的应⼒并防⽌坩埚壁上的寄⽣成核;(c) 可以⽅便地使⽤定向籽晶与“缩颈”⼯艺,得到完整的籽晶和所需取向的晶体。
提拉法的最⼤优点在于能够以较快的速率⽣长较⾼质量的晶体。
提拉法中通常采⽤⾼温难熔氧化物,如氧化锆、氧化铝等作保温材料,使炉体内呈弱氧化⽓氛,对坩埚有氧化作⽤,并容易对熔体造成污杂,在晶体中形成包裹物等缺陷;对于那些反应性较强或熔点极⾼的材料,难以找到合适的坩埚来盛装它们,就不得不改⽤其它⽣长⽅法。
图1 提拉法晶体⽣长装置结构⽰意图2)热交换法(Heat Exchange Method, HEM)热交换法是由D. Viechnicki和 F.Schmid于1974年发明的⼀种长晶⽅法。
其原理是:定向凝固结晶法,晶体⽣长驱动⼒来⾃固液界⾯上的温度梯度。
特点:(1) 热交换法晶体⽣长中,采⽤钼坩埚,⽯墨加热体,氩⽓为保护⽓体,熔体中的温度梯度和晶体中的温度梯度分别由发热体和热交换器(靠He作为热交换介质)来控制,因此可独⽴地控制固体和熔体中的温度梯度;(2) 固液界⾯浸没于熔体表⾯,整个晶体⽣长过程中,坩埚、晶体、热交换器都处于静⽌状态,处于稳定温度场中,⽽且熔体中的温度梯度与重⼒场⽅向相反,熔体既不产⽣⾃然对流也没有强迫对流;(3) HEM法最⼤优点是在晶体⽣长结束后,通过调节氦⽓流量与炉⼦加热功率,实现原位退⽕,避免了因冷却速度⽽产⽣的热应⼒;(4) HEM可⽤于⽣长具有图2HEM晶体⽣长装置结构⽰意图特定形状要求的晶体。
晶体生长的三个阶段
文档标题:晶体生长三部曲:从胚胎到成熟的全过程正文:哎哟,说起晶体生长,这事儿可有意思了。
咱们平时看到的那些亮晶晶的宝石、晶莹剔透的盐粒,其实都是晶体。
它们是怎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呢?今天我就用大白话给大家讲讲晶体生长的三个阶段,保证让你听得明明白白。
第一阶段:胚胎期,也就是晶核形成阶段咱们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晶体生长也得有个“种子”,这个“种子”就叫晶核。
晶核的形成,就像是个宝宝刚开始在妈妈肚子里扎根一样。
在这个阶段,溶液里的分子、原子或者离子,它们开始不安分了,互相拉拉扯扯,抱团取暖,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这就是晶核。
这个过程可不容易,得有合适的温度、压力和环境,才能让这些小家伙们安心成长。
第二阶段:成长期,也就是晶粒长大的阶段晶核一旦形成,接下来就是疯狂长大的阶段了。
这就像小孩子长个儿一样,蹭蹭蹭地往上窜。
在这个阶段,溶液里的分子、原子或者离子,它们看到晶核这么热闹,也都纷纷跑过来加入,一个接一个地贴在晶核上,让晶体越来越大。
这个过程叫做“沉积”,听起来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一层层往上堆。
但是,这个堆的过程有讲究,得按照一定的规律来,不然长出来的晶体就不完美了。
第三阶段:成熟期,也就是晶体完善的阶段晶体长到一定程度,就像人到了成年,得开始注重内在修养了。
这时候,晶体生长的速度会慢下来,开始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把那些长得不规矩的地方慢慢修正,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
这个阶段,晶体的形状、大小基本定型,但内部还在不断优化,就像人锻炼身体,让自己更健康一样。
总的来说,晶体生长这三个阶段,就像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成长,再到成熟。
每个阶段都有它的特点和重要性,缺一不可。
而且,这个过程还得小心翼翼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比如温度、压力变化,都可能影响晶体的生长,让它们长歪了或者长得不完美。
所以说,晶体生长这事儿,看着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下次当你看到那些漂亮的晶体时,别忘了它们可是经历了千辛万苦,才长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哦。
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视频观察与增长机制解析
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视频观察与增长机制解析概述: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过程是科学家们长期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视频观察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过程,可以揭示蛋白质晶体的形成机制和增长方式。
本文将通过观察蛋白质晶体的视频,解析其生长机制,并探讨相关研究的应用前景。
1. 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的观察方法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的观察通常借助显微镜或X射线衍射技术。
其中,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可以直接获得晶体的形态变化和晶体表面的特征。
而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可以获得晶体的结构信息,进一步揭示晶体生长的精细细节。
2. 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的动态观察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具有动态性,通过视频观察可以更清晰地展现晶体的增长过程。
在视频中可以观察到晶体从小到大的逐渐增长,以及晶体表面的形态变化。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晶体生长速度的变化以及晶体的聚集现象。
通过动态观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蛋白质晶体的生长机制。
3. 蛋白质晶体生长的机制解析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过程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晶体中溶质的浓度。
根据研究表明,晶体生长的速率与溶质浓度呈正相关,溶质浓度越高,晶体生长越快。
此外,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也对晶体生长过程起到关键作用。
3.1 溶质浓度对蛋白质晶体生长的影响溶质浓度可以改变溶液的饱和度,从而影响晶体的生长速率和形态。
当溶质浓度较低时,晶体生长速率较慢。
随着溶质浓度的增加,生长速率逐渐加快。
然而,当溶质浓度过高时,晶体生长反而变得不稳定。
因此,适宜的溶质浓度对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至关重要。
3.2 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质晶体的生长过程中,蛋白质分子会发生相互作用,包括弱相互作用(如范德华力、静电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如氢键、疏水相互作用)。
这些相互作用使得蛋白质分子在晶体中形成稳定的结构,促进晶体的生长。
研究人员通过观察蛋白质晶体生长过程的视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4. 蛋白质晶体生长机制的应用前景蛋白质晶体的生长机制研究不仅对于基础科学研究有所贡献,还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晶体的生长方法简介
图1 提拉法晶体生长装置结构示意图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a) 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方便地观察晶体 的生长情况;(b) 晶体在熔体的自由表面处生长,而不与坩埚相接触, 这样能显著减小晶体的应力并防止坩埚壁上的寄生成核;(c) 可以方便 地使用定向籽晶与“缩颈”工艺,得到完整的籽晶和所需取向的晶体。 提拉法的最大优点在于能够以较快的速率生长较高质量的晶体。 提拉法中通常采用高温难熔氧化物,如氧化锆、氧化铝等作保温材 料,使炉体内呈弱氧化气氛,对坩埚有氧化作用,并容易对熔体造成污 杂,在晶体中形成包裹物等缺陷;对于那些反应性较强或熔点极高的材
晶体生长的基本过程
从宏观角度看 ,晶体生长过程是晶体 — 环境相(蒸气、 溶液、 熔体)界面向环境相中不断推移的过程 ,也就是由包含组成晶体单元 的母相从低秩序相向高度有序晶相的转变。 从微观角度来看 ,晶体生长过程可以看作一个 “基元” 过程 ,所 谓 “基元” 是指结晶过程中最基本的结构单元 ,从广义上说 , 可以是原子、 分子 ,也可以是具有一定几何构型的原子(分子)聚集 体。
“基元” 过程的主要步骤:
基元的形成
基元在生长界面的吸附
基元在界面上结晶或脱附
基元在界面的运动
晶体的生长方式
•从固相中生长晶体 •从溶液中生长晶体 •从熔融液中生长晶体
•从气相中生长晶体
高质量晶体生长的条件
(1)反应体系的温度要控制得均匀一致,以防止
局部过冷或过热,影响晶体的成核和生长;
(2)结晶过程要尽可能地慢,以防止自发成核的 出现,因为一旦出现自发的晶核,就会生成许
及非同成分熔化的化合物属于这一类。在生长过程中,晶 体和熔体的成分均不断交化,熔点(或凝固点)也随成分的 变化而变化。
熔体生长法分类
晶体的生长过程
晶体的生长过程晶体生长技术是利用物质(液态、固态、气态)的物理化学性质控制相变过程,获得具有一定结构、尺寸、形状和性能的晶体的技术。
(a) 天然的刚玉,经过熔融和人工晶体生长可以得到。
(b)人工晶体生长获得的红宝石。
人工晶体生长的奇妙之处可见一斑,堪称“点石成玉”的技术。
人们从事晶体生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前后。
那个时期,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从海水中获取食盐晶体的方法。
在我国明代的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有“天生曰卤,人生曰盐”。
此处的“人生”即为现在所说的人工晶体生长。
我国古代的炼丹术中关于“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的记载,其后一句即是由s和hg合成hgs晶体的过程。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中,晶体生长一直只是一种凭经验传授的技艺。
直到20世纪初,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不断被用来控制晶体生长的过程,晶体生长开始从技术向科学演变。
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单晶硅为代表的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推动了晶体生长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发展。
晶体生长方法近年来,多种化合物半导体等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超导材料、铁电材料、金属单晶材料的发展,引出一系列理论问题,并对晶体生长技术提出了越来越复杂的要求,晶体生长原理和技术的研究显得日益重要,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分支。
目前,晶体生长已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并被用于晶体生长过程的控制。
但这一理论体系尚未完善,仍有大量的内容依赖于经验。
因此,人们通常认为人工晶体生长是技艺和科学的结合。
制备完整晶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反应体系的温度要控制得均匀一致,以防止局部过冷或过热,影响晶体的成核和生长;(2)结晶过程要尽可能地慢,以防止自发成核的出现,因为一旦出现自发的晶核,就会生成许多细小品体,阻碍晶体长大;(3)使降温速度与晶体成核、生长速度相配匹,使晶体生长得均匀、晶体中没有浓度梯度、组成不偏离化学整比性。
晶体生长方法可以根据其母相的类型归纳为4大类,即熔体生长、溶液生长、气相生长和固相生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st of chemically useful information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Limited qmax = 9.59° Resolution = 3.0 Å Only metal position is
Very often, but not always shows regular faces and edges
Why do you need good crystals anyway?
Quality of sample characterized by maximum diffraction angle (q) -- also expressed in “resolution” (Å)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Limited qmax = 7.18° Resolution = 4.0 Å Metal position is only
barely above background No trace of ligand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positions are still resolvable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Limited qmax = 14.48° Resolution = 2.0 Å
Metal position resolvable
Only gross shape of organic ligand evident
Objective: Getting Good Crystals
A “good” crystal is:
0.1-0.4 mm in at least 2 of its dimensions
exhibits a high degree of internal order as evidenced by the presence of an X-ray diffraction pattern
discernible Ligand is completely
“washed out”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Limited qmax = 8.21° Resolution = 3.5 Å Metal electron density
is “bleeding” into the traces of the ligand's electron density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Limited qmax = 25.0° Resolution = 0.84 Å Peaks are beginning
to flatten out Atomic positions are
still easily resolvable IUCr recommended
Discerning individual atomic position requires data resolution which is greater than the bond lengths between the atoms (.e.g பைடு நூலகம்-C = 1.54Å)
The Effect of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Effect of Limiting Resolution of the Data
Electron Density Map using all available data (qmax = 32.35°)
Resolution = 0.66 Å
All atomic positions are easily resolved
Growing X-ray Quality Crystals
Paul D. Boyl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15 November 2006
Topics to be Covered
The Objective: Getting “Good” Crystals Why do you need good crystals anyway? The Right Attitude toward crystal growing Factors affecting crystallization Crystal growing techniques Questions and Answers/Discussion
Peak positions for ligand have shifted away from true atomic positions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Limited qmax = 11.54° Resolution = 2.5 Å
Metal position still discernible
minimum resolution
Limiting the Resolution of the Data
Limited qmax = 19.47° Resolution = 1.5 Å Peaks start to “melt”
into each other Individual atomic
The larger the max. diffraction angle, the greater the resolution and the greater number of data (which is necessary to adequately model the stru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