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喷涂质量要求
钣金喷粉技术要求
![钣金喷粉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8dba024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6.png)
钣金喷粉技术要求钣金喷粉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提高钣金制品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本文将就钣金喷粉技术的要求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喷粉前的准备工作、喷粉设备的选择和喷粉工艺的控制等方面。
一、准备工作钣金喷粉技术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表面处理和材料准备两个方面。
1. 表面处理钣金制品在喷粉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去除污垢、氧化层和油脂等,确保喷粉后的附着力和光泽度。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喷砂、化学处理和机械抛光等。
2. 材料准备喷粉材料是决定喷粉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采用环氧树脂粉末作为喷粉材料。
在选择喷粉材料时,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以确保喷粉后的产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二、喷粉设备的选择喷粉设备是钣金喷粉技术的核心,其选择和使用对喷粉效果和工艺控制至关重要。
1. 喷枪选择喷枪是喷粉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型号和喷涂效果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喷枪的型号越高,喷涂效果越好。
在选择喷枪时,需要考虑产品的形状和尺寸,以及喷涂面积和效率的要求。
2. 喷粉设备的控制系统喷粉设备的控制系统包括喷粉压力、喷粉量和喷粉均匀性等参数的控制。
在喷粉过程中,需要根据钣金制品的形状和要求,合理调整这些参数,以确保喷粉效果的一致性和质量。
三、喷粉工艺的控制钣金喷粉技术的工艺控制是保证喷粉效果和产品质量的关键。
1. 喷粉厚度控制喷粉厚度是指喷粉层的厚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耐腐蚀性和外观质量。
在喷粉过程中,需要根据产品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控制喷粉厚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2. 喷粉均匀性控制喷粉均匀性是指喷粉层的厚度在整个钣金制品上的分布均匀性。
在喷粉过程中,需要注意喷粉枪与钣金制品的距离和喷粉速度的控制,以确保喷粉层的厚度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喷粉不均匀的情况。
四、质量检验与控制钣金喷粉技术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主要包括检查喷粉层的光泽度、色彩和均匀性等方面。
钣金与喷漆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钣金与喷漆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47e9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2.png)
钣金与喷漆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在钣金与喷漆工艺流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严格控制每个环节,才能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达到要求。
本文将探讨钣金与喷漆工艺流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一、材料选取与预处理在钣金与喷漆工艺流程中,首先要关注的是材料的选取与预处理。
正确的材料选取能够确保零部件的强度和外观质量。
预处理包括除油、除锈、喷砂等工艺,以保证材料表面的洁净度和粗糙度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针对不同的材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如对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等处理。
二、钣金加工钣金加工是钣金与喷漆工艺流程的核心环节。
在进行钣金加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质量控制要点。
1. 尺寸精度控制:通过严格控制模具的尺寸精度和操作人员的操作技巧,确保加工出的零部件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尺寸测量工具的准确性也是保证尺寸精度的重要因素。
2. 表面质量控制:钣金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对于后续喷漆工艺有着直接影响。
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表面划痕、凸起、压痕等缺陷的产生。
同时,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打磨和抛光,以提高表面质量。
3. 强度控制:钣金件的强度是其功能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弯曲、折弯、冲孔等操作不会导致零部件的强度下降。
如果需要提高强度,还可以采用增加材料厚度、加强螺栓连接等方式。
三、喷漆工艺控制喷漆工艺是提升产品外观质量的关键环节。
下面是喷漆工艺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1. 喷涂环境控制:喷漆过程需要在洁净、无尘、恒温、恒湿的环境下进行。
通过控制喷漆室的气流、过滤设备和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环境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喷漆室,以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喷漆过程。
2. 涂装厚度控制:喷漆时所施加的涂料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和耐候性。
通过控制涂料的喷涂时间、喷涂速度和涂料的浓度,可以实现涂料厚度的控制。
3. 涂装均匀性控制:喷涂时要保证涂料均匀地覆盖在零部件表面,避免出现刷痕、滴落和起皱等问题。
钣金、喷漆技术要求
![钣金、喷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849d616a300a6c30c229f29.png)
防爆胶轮车钣金、喷漆技术要求为确保大修胶轮车的维修质量,恢复车体及货厢的使用性能,根据实际情况及行业规定,钣金、喷漆等须满足如下要求:
1、钣金件及焊接件,要求车门的间隙符合规定,保持
对称。
2、对车身、车体的线条焊接要平整、均匀。
3、车门、车体,要求开关自如、灵活。
4、车身及车体,要求先清除锈蚀及杂物,钣金完成后
喷涂底漆。
5、底漆干燥后,刮原子灰,要求表面均匀、平整。
6、原子灰刮平后进行打磨,要求先用60#砂纸进行均
匀打磨,后用800#水砂纸进行打磨。
7、打磨完成后,将整车进行清洗,干燥后遮挡不须喷
漆的部位。
8、以上完成后进行喷漆,要求均匀、平整、明亮。
9、待喷漆完全干燥后,对各个部位进行检查、补漆,
要做到黑白分明、整洁干净。
维修三中心
2009年6月17日。
钣金件检验标准
![钣金件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ea7fbc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7a.png)
钣金件检验标准钣金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造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机械设备等领域。
钣金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检验标准对于确保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一、外观检验。
1. 表面无划痕、凹凸、氧化等缺陷。
2. 涂装表面无起泡、脱落、色差等现象。
3. 孔洞、凸台、凹槽等加工尺寸与图纸要求一致。
二、尺寸检验。
1. 使用量具对钣金件的长度、宽度、厚度等尺寸进行检测。
2. 检验孔位、孔径、孔距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对折弯角度、弯曲半径等进行精确测量。
三、材质检验。
1. 使用化学分析仪对钣金件的材质进行检测,确保材质符合要求。
2. 对材质进行硬度测试,以验证其强度和耐磨性。
四、装配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与其他零部件的装配,检验装配接口的配合度和稳定性。
2. 检验装配后的整体尺寸和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五、功能性能检验。
1. 对于需要进行密封、防水、防尘等功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功能检验。
2. 对于需要承受压力、扭矩等力学性能的钣金件,进行相应的力学性能测试。
六、环境适应性检验。
1. 对钣金件进行高温、低温、湿热等环境适应性测试,以验证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对于需要抗腐蚀的钣金件,进行盐雾腐蚀测试。
七、特殊要求检验。
1. 根据钣金件的具体用途和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检验。
2. 对于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进行定制化的检验方案。
综上所述,钣金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尺寸、材质、装配、功能性能、环境适应性和特殊要求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确保钣金件的质量稳定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在生产过程中,厂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检验,并建立完善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便追溯和改进。
同时,不断优化和提升检验标准,也是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
钣金喷涂产品控制计划
![钣金喷涂产品控制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2705c1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a.png)
钣金喷涂产品控制计划一、引言钣金喷涂产品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表面处理技术,旨在提升产品的外观质量、抗腐蚀性能和耐候性。
为了确保钣金喷涂产品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产品控制计划,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得到有效地控制和监督。
二、质量目标1.外观质量:钣金喷涂产品的外观应检验合格,没有明显的划痕、气泡、颜色差异等缺陷。
2.色彩稳定性:喷涂产品的色彩稳定性应达到设计要求,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色。
3.抗腐蚀性能:喷涂产品的抗腐蚀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符合环保要求:喷涂产品的涂料和溶剂应符合环保要求,不含有害物质。
5.成本控制: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材料的选择,实现产品质量与成本的平衡。
三、控制措施1.原材料采购控制:a.选择优质的钣金材料和涂料供应商;b.确保采购的钣金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并具备良好的表面处理性能;c.验收涂料时,检查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并测试其涂覆性能。
2.设备管理:a.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b.建立设备使用记录,追踪设备的使用情况,避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和损坏;c.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操作性。
3.工艺控制:a.建立完善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b.建立流程检验点,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c.建立产品质量记录,记录每个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质量指标,以便追溯和分析。
四、监督与检验1.自检:a.产品在每个制程中均进行自检,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质量要求;b.自检结果和相关数据应在产品质量记录中完整记录。
2.互检:a.设立互检环节,由不同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互检,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b.检验记录应完整记录,以便追溯和分析。
3.检测设备:a.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用于对涂层的厚度、附着力、硬度等进行检测;b.检测设备应定期校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纠正措施1.如果发现产品质量不合格,应立即停工并查找问题的原因;2.进行纠正和整改措施,确保质量问题得到解决;3.进行追溯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
钣金与喷漆操作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
![钣金与喷漆操作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5f1b4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1b.png)
钣金与喷漆操作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钣金与喷漆操作是现代制造业中常见的工艺技术,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设备等领域。
在钣金与喷漆过程中,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钣金与喷漆操作中常见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
一、钣金操作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钣金操作是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切割、折弯、焊接等工艺,制作出所需的零部件或产品。
在钣金操作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检测:选择合适的金属板材是保证钣金制品质量的关键。
常用的材料检测方法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测量以及材料成分分析等。
2. 制造工艺控制:钣金操作工艺复杂,需要对切割、折弯、焊接等工序进行精确控制。
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系统,可以提高制造工艺的可控性和精度。
3. 焊接质量控制:在钣金操作中,焊接是常见的连接方式。
为确保焊接质量,可以采用焊缝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方法进行焊接质量评估。
4. 表面处理与涂装:钣金制品的表面处理和涂装对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要确保表面处理和涂装质量,可以采用目测、厚度测量、附着力测试等方法。
二、喷漆操作中的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喷漆是对钣金制品进行表面涂装的工艺,可以提升产品的外观、防腐蚀性能和耐久性。
在喷漆操作中,质量控制与检测方法也非常重要,具体包括:1. 喷涂面积和厚度控制:控制喷漆的面积和喷涂涂层的厚度是保证涂装质量的关键。
可以通过计算涂层的面积和采用湿膜厚度计等工具来进行检测和控制。
2. 涂料配方控制:选择合适的涂料并控制涂料的配方是确保喷漆质量的关键。
可以通过检测涂料的黏度、PH值、颜色等指标来保证涂料的质量。
3. 表面质量检测:在喷漆操作过程中,表面的平整度、光洁度和附着力等指标对涂装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可以采用光学检测、触摸检测和划格检测等方法来评估表面质量。
4. 涂装环境控制:喷漆操作需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例如温度、湿度等。
要确保涂装质量,需要对喷漆环境进行控制和监测,以保证涂装效果稳定和一致。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ff3068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4.png)
引言:钣金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和电子等领域。
为了确保钣金制品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本文将介绍钣金质量检验的标准,包括材料检验、尺寸检验、外观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表面处理检验。
概述:钣金质量检验标准是保证钣金制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和质量要求、尺寸的准确度、外观的美观程度、力学性能的测试以及表面处理的要求等方面。
合格的钣金制品应该符合各项检验标准,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持久性。
正文:一、材料检验1. 材料的选择:根据钣金制品的用途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材料。
常用的钣金材料有冷轧板、热轧板、不锈钢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确保钣金制品的强度和耐腐蚀性。
2. 材料质量要求:材料需要满足相应的国际或行业标准,如ISO 9001,ASTM等。
检验包括材料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等。
二、尺寸检验1. 尺寸的准确度:检验钣金制品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平面度、垂直度、平行度等尺寸公差检验。
2. 测量工具的使用和校准: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尺寸检验,如千分尺、游标卡尺、投影仪等。
同时,需要定期校准这些测量工具,确保其精度和准确度。
三、外观检验1. 表面平整度:检验钣金制品的表面平整度,包括平整度、波纹度等。
表面平整度的要求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外观要求来确定。
2. 表面缺陷:检查钣金制品表面是否有划痕、氧化、凹陷等缺陷。
根据不同的表面质量要求,可以定义不同的缺陷标准。
四、力学性能检验1. 强度和硬度检验:测试钣金制品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等。
2. 断裂韧性:测试钣金制品在受力作用下的抗断裂性能。
根据不同的钣金制品的应用领域和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如Charpy冲击试验、缺口冲击试验等。
五、表面处理检验1. 表面涂装检验:检验涂装膜的厚度、附着力、耐候性等。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薄膜厚度计、附着力测试机等。
钣金、喷塑(漆)检验标准
![钣金、喷塑(漆)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47d1a30a5e9856a5612605c.png)
钣金类件喷塑(漆)质量检验标准发行版本:NO发行日期:2016.10.1实施日期:2016.10.1归口管理部门:质管部·编制:审核:批准:钣金喷塑检验标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产品中钣金件喷塑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规范验收过程中的检验操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件检验验收,本标准侧重范围,规定了钣金件在质量形成过程中各个工序的检验要求和标准,主要从外观、尺寸控制、技术要求等作出具体检验要求。
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二、尺寸判定钣金加工尺寸验收标准3. 折弯角度一般公差6. 周边毛刺≥10%t时需打磨处理(t为板厚)±0.5mm±1.0mm±1.0mm±2.0mm 9. V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10. U型折弯加工尺寸一般公差>500mm±1.0mm±0.5mm±2.0mm±1.0mm11. 折弯R角尺寸确定⑴. 除非设计规定要求,钣金内圆弧角一般随模具角大小。
⑵. 除非设计、图纸另有要求,钣金外圆弧角一般按料厚度大小自然形成。
钣金件整机出厂通用检验标准目的为保证我公司钣金件产品质量,减少图纸对通用要求的描述,完善整机出厂钣金质量控制、检验验收工作,特制定本通用检验标准。
范围本标准适用我公司各类产品的钣金结构件整机出厂通用检验,它是对那些在图纸以及技术要求等文件上未能详尽标列的或没有必要特别指出的基本性及常规性的技术要求进行的归纳和补充说明。
本标准应与技术文件上所标识的技术要求一起并列参照执行,其中标准参照国家有关标准与钣金行业标准制定而成。
检验、验收场地可在装配现场或产品出厂发货地,其结果应一致,且作为最终结果。
一、外形表面检验要求二、外形尺寸检验要求1. 装配总要求⑴.待装配的部件均应为合格件。
⑵.装配应保证实物与图纸一致。
所有的材料、零部件、标准件的更改代替都必须经设计批准。
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
![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ab10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0.png)
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随着汽车的普及和需求的增加,汽车修理行业也随之发展。
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是常见的修理项目,对于保证修理质量和客户满意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汽车钣金与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进行探讨。
一、汽车钣金操作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1. 零部件拆卸:在汽车钣金操作中,拆卸零部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是否按照规范依次进行操作、有无额外损坏、拆卸的零部件是否完整、拆卸过程是否有刮擦或磕碰等。
2. 钣金修复:钣金修复是指对汽车钣金部分进行修复和调整。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修复后的表面平整度,与原车表面一致;修复部位是否有明显的凹陷、起伏或痕迹;修复焊接是否均匀牢固。
3. 部件装配:在钣金操作完成后,需要将零部件进行装配。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装配的零部件是否与原车尺寸、位置一致;装配过程中是否有碰撞、摩擦或刮擦等;装配的零部件是否功能正常。
4. 表面处理:对钣金修复后的部位进行表面处理,包括砂光、打磨和喷涂等。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表面处理后的平整度和光滑度;喷涂的颜色、质感与原车一致性;是否有起泡、脱落或色差等问题。
5. 包围件安装:包围件是指汽车车身外围的零部件,如保险杠、门板等。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安装后的包围件与车身之间的间隙是否一致;包围件安装是否稳固,不易松动;包围件与其他零部件的配合是否垂直。
二、汽车喷漆操作流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1. 表面准备:在喷涂前需要对表面进行打磨、清洁和上底漆等处理。
质量检验要点包括:表面是否光滑、干净,无杂质;底漆上是否有气泡、裂纹或漏涂现象;底漆与原漆的颜色是否匹配。
2. 喷涂操作:喷涂是整个喷漆操作的核心环节,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喷涂的涂层厚度是否均匀;喷涂的颜色、亮度与原车漆面一致;是否有漏涂、滴漏或喷雾痕迹等。
3. 干燥处理:在喷涂完成后,需要对漆面进行干燥处理。
质量检验的要点包括:干燥后的漆面是否光滑、均匀;干燥时间是否充分,以避免触摸后留下指纹或划痕。
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
![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06d7a59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3.png)
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是指在制造钣金件产品时,为了达到良好的外观效果和保护功能,对喷漆工艺进行的一系列要求和规范。
在钣金件制造过程中,喷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
喷漆技术要求的严格执行,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表面的光滑、均匀和美观,还能增加产品的耐腐蚀性和耐用性。
一、喷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喷漆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要对待喷漆的钣金件表面进行清洁处理,去除油污、灰尘等杂质,以保证喷漆贴附力。
需要对钣金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确保表面光洁度和粗糙度符合要求。
还要做好喷漆区域的通风和防尘工作,以保证喷漆环境清洁和安全。
二、喷漆技术参数的控制在进行喷漆作业时,需要控制好喷漆的技术参数,包括喷漆压力、喷枪距离、喷涂速度、喷涂角度等。
喷漆压力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在1.5-2.5kg/cm²之间为宜。
喷枪距离要适当,一般在20-30cm 之间为宜。
喷涂速度要均匀稳定,避免出现漏喷或积喷现象。
喷涂角度要根据钣金件的形状和结构来确定,一般采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进行喷涂。
三、喷漆涂层的质量要求在进行喷漆作业时,对涂层的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
要保证涂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一般控制在25-30μm之间为宜。
要确保涂层的附着力强,不能出现剥落、起泡、起皮等现象。
还要防止出现漏喷、积喷、垂流等缺陷,保证涂层表面光滑、均匀、无纹理。
四、喷漆后的烘干和固化在进行喷漆作业后,钣金件需要进行烘干和固化处理。
烘干是指将喷涂的涂层进行加热干燥,去除涂层中的挥发性溶剂,以达到固化的目的。
固化是指将喷涂涂层中的树脂或固化剂进行交联反应,使其形成硬度和耐磨性较高的固体膜。
烘干和固化的温度、时间和湿度等参数需要按照涂料的要求来进行控制,以确保涂层质量和性能。
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工艺要求,需要在制造过程中严格执行,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控制好喷漆前的准备工作、技术参数、涂层质量和烘干固化等环节,可以提高钣金件产品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寿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钣金件外观质量验收标准
![钣金件外观质量验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69570166bd97f192279e9af.png)
钣金件外观质量验收标准产品编号:1.钣金件、焊接件表面应光滑、平整、无凹凸,不允许有锤痕、手感明显的压痕、喷溅、浮锈、划伤、打磨凹坑等缺陷。
2.钣金件、焊接件保证零件表面整体光滑、平整、抛磨纹路一致,1200x1200≥33.允许钣金涂漆件表面局部有油漆层可遮盖的轻微划痕(划痕深度≤0.2mm ),划痕两边不能有凸起。
在钣金涂漆件表面可做局部打磨修整,修整时,除点焊自然形成的无法消除的圆形凹坑外,不允许形成打磨凹坑、抛光片打磨形成的深痕。
4.钣金件表面处理前不允许有明显划痕,钣金件表面处理前外表面允许缺陷按表1。
表1 钣金件表面处理前允许的缺陷5.零件折弯棱角分明,整个零件折弯半径大小一致,无明显挤伤缺陷,零件棱边应倒钝。
6.零件点焊或断续焊时,要求焊点分布均匀,在同一平面内焊点间距基本一致,间距公差±3mm ,点焊焊点基本大小一致。
7.零件连续焊时,外观焊缝应光滑平整或呈均匀的西鳞波纹状,不允许有尖角、熔渣、氧化皮、烧穿、塌角、咬边。
焊缝修整半径≤折弯半径,且基本一致。
不形成零件外形尺寸轮廓的焊缝可不打磨(主要是焊接结构件)。
8. 划线钻孔的钣金件,划线长度不应超过钻孔直径的1.5倍。
10. 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氧焊、压力电阻焊零件,按焊接及打磨修整实物标样进行外观质量验收检验。
零件外表面尺寸 划痕长度L(mm)划痕深度H (mm )处数N 长度(mm ) 宽度(mm )<100 <4 <0.01 0 100~500 <10 <0.01 ≤2 500~1000 <20 <0.01 ≤4 1000~1500 <30 <0.01 ≤6 1500~2000<40<0.01≤6。
喷漆件检验标准
![喷漆件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729c04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95.png)
喷漆产品质量验收标准1.目的为确保本公司产品的喷漆质量满足相关方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质量验收标准规定了本企业生产的汽车喷漆件的检验、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3.定义流挂:涂膜上留有漆液向下流淌痕迹的现象叫做流挂裸点/缺漆:没有喷到或可以看见部分底漆的现象划伤:在喷漆表面形成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犁痕式破坏颗粒/杂质:在喷漆表面形成的用一般分离方法不容易再分的构成粉末体的单体油点/油污:喷漆表面上的一些脂类物质飞漆:覆盖在喷漆表面的微小颗粒4.内容4.1钣金件质量要求打磨平整、无焊渣、焊珠4.2磷化表面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工序:脱脂——水洗——表调——磷化——水洗进行,磷化后的物体表面无任何锈迹和油污磷化后物体表面不能出现粉末状物覆盖物体表面;4.3底漆质量要求喷漆全面、均匀,不能有漏喷底漆厚度要求:4.4刮灰质量要求两处边缘接口位置要渐进,不能形成台阶物件凹凸不表面要用灰土补好刮灰表面不能有沙眼4.5中涂漆喷涂均匀,全面,不能有流挂4.6面漆质量要求4.6.1颜色和图案要与样板保持一致;4.6.2面漆喷涂厚度要求为:4.6.3附着力测试4.6.3.1检测方法:用3M600胶带紧牢的粘贴在试验样品表面,垂直90度,迅速撕开胶带,观察胶带上有无油漆脱落;4.6.3.2结果判定:不可有掉落油漆及随胶带粘起现象;不可有油漆层剥落现象;不可有起泡现象;4.7外观评价4.7.1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和对不同位置喷漆质量特性有不同要求,特将本公司的产品划分为A、B、C、D4个区详见具体说明,检验标准按下表执行;说明:A区例:箱体两侧面、护栏、油缸、料斗外部等满足以下条件的评价区域界定为A区:①直视可见区域②产品主要外表面B区底盘、箱体顶部及底部等满足以下条件的界定为B区:③直视可见区域④非主要表面C区推板、滑板、挖板等满足以下条件的界定为C区⑤直视可见区域;⑥配合件需组装后变成非真视看见区D区例如箱体内部等非直视可见区域4.7.2评价标准表面漆评价标准表说明:具体产品的外观评价应结合客户的要求及产品自身坯件的状况。
钣金油漆标准
![钣金油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7b0124f9ec3d5bbfc0a743b.png)
一平整度:1.修复后的平面在平直方向最高凸点不允许高出原平面。
2.修复后凹处最低点不允许低于原平面1mm,每个凹处最大面积不大于5cm×5cm。
3.作业面内原子灰层大于3mm或有质量问题的,必须清除后进行修复。
二圆弧度:1.修复后的弧面与圆弧面相吻合,大面积修复后与整体弧面相吻合。
2.修复后的弧面不允许有高出圆弧面的凸点。
3.修复后的弧面上每个凹处的面积不大于5cm×5cm,最低点不低于圆弧面1mm.三表面硬度:1.修复面任意一点施压1kg时,下陷不应超出1mm。
2.修复面内不应存在鼓型反弹处。
四线条质量:1.修复后线条最高凸点不应高于原平面。
2.修复后线条凹处长度不应小于15cm,最低处不应低原平面2mm。
3.修复后线条最大弯曲点不应偏离基准线1mm.五缝隙质量:1缝隙宽度要与原车相同,误差不大于。
2同条缝隙宽度应一致,最宽与最窄相差小于1mm。
3缝隙两边要平整,最大高度相差小于1mm。
六密封性:1搭接铁皮接口片应涂接口胶。
2.翻新车及修复后的门,窗不允许出现漏水,漏风现象。
3.各类饰件、密封条、粘接件装配后不应出现结合面缝隙。
七稳固性:1.各类零件装配后必须稳固,不允许出现松动现象。
2.各种螺丝、胶扣必须安装完整,不允许出现漏装。
八非作业面保护:1.非作业面油漆及喷漆完成不允许有划痕、擦痕。
2.玻璃及作业漆面不允许被焊渣烫伤。
3.粘接后的多余胶质必须清洁干净。
4.非作业必须遮蔽保护(遮蔽纸、车衣或其它)九防腐质量:1.修复非喷漆作业面后应喷涂防锈漆。
2.拆卸修复后的钣金件作业面内侧必须喷涂防锈漆再装配。
十焊接质量:1. 对接焊缝隙应小于,高度不超过2mm。
焊疤宽度0mm~5mm。
2.搭焊和对接焊,焊缝处每10mm距离为一个单位不应出现未溶透、有孔洞或焊渣等焊接缺陷。
3对接焊工件夹缝宽度是工件厚度的2倍~3倍。
十一塞焊焊疤:1.工件正面,焊疤直径最小为3mm,直径最大为13mm2.工件背面,焊疤直径为0mm~10mm。
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
![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76e139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57.png)
钣金件喷漆技术要求钣金件喷漆是一项要求精细操作和技术熟练度的工作,旨在保护金属表面,延长其使用寿命,并提供美观的外观。
喷漆过程中需要遵守一系列技术要求,以下是详细的技术规范:1. 表面处理:钣金件在喷漆前必须进行彻底的表面处理,以确保漆膜能良好地粘附。
这包括除油、磷化或铬化、打磨和清洗等步骤。
表面处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漆膜的附着力、耐腐蚀性和外观。
2. 喷漆环境:喷漆应在无尘、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杂质混入漆膜,影响其质量。
3. 喷枪和喷嘴的选择:应选择适合所用漆料类型和喷涂厚度的喷枪和喷嘴。
喷嘴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漆雾的分布和喷涂效果。
4. 漆料的配比和搅拌:按照制造商的推荐比例准确配比漆料和固化剂,充分搅拌均匀,以确保漆膜性能。
5. 喷涂压力和距离:喷涂压力和喷枪与工件的距离需要精确控制。
压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漆膜的质量。
通常,喷枪与工件的距离应保持在20-30厘米。
6. 喷涂技巧:喷涂应均匀、连续,避免流挂和滴漏。
多遍喷涂时,每遍喷涂之间应等待适当的间隔时间,让漆膜略微干燥,以防止下层漆膜被冲刷。
7. 漆膜厚度:漆膜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通常,底漆厚度为40-60微米,面漆厚度根据要求而定。
8. 干燥和固化:喷涂后的钣金件应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干燥和固化。
固化时间和条件应遵循漆料供应商的推荐。
9. 质量检查:喷涂完成后,应对漆膜进行质量检查,包括漆膜的附着力、光泽度、颜色一致性、无缺陷(如气泡、裂纹、针孔等)等项目。
10. 安全措施:喷漆作业应遵守相应的安全规程,包括穿戴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钣金件喷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和性能,因此,严格遵守上述技术要求对于保证喷漆质量至关重要。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112e230bceb19e8b9f6ba7e.png)
钣金质量检验标准
1、主视面:板面平整、过渡圆滑、接缝严密,无裂纹、飞边、毛刺、锈蚀、错位、变形、锤痕、磕碰、划伤、凸凹不平及非工艺性孔洞等缺陷。
如有轻微外观缺陷需打磨平整并作抛光处理。
非主视面:板面较平整、过渡较圆滑,无严重磕碰划伤,允许有轻微凸凹不平及错位,不允许有裂纹及非工艺性孔洞等缺陷。
2、顶盖、立柱、前后风挡、下围等关键部位搭接处必须采用满焊,要求焊接牢固、焊缝平直,无虚焊、漏焊、焊瘤、夹渣、飞溅、烧穿等缺陷,焊后打磨平整并作抛光处理;车身地板、前围、后围、侧围及顶盖等部位连接处采用断续焊,焊缝长度15-20mm,焊缝分布均匀,间距60-80mm,搭接周圈要求切实,搭接处间隙≤2mm;加强梁及加固板等重要位置采用断续焊,焊缝长度20-30mm,焊缝分布均匀,间距30-40mm 焊接螺母:焊接牢固可靠,焊后攻丝处理。
2
3、车门:铰链安装牢固、转动灵活,车门启闭可靠,无干涉、卡滞及异响现象,车门闭合后周边间隙均匀,车门密封间隙15±2mm。
4、前风窗:弧度与封样玻璃吻合良好,周边间隙均匀一致(5~6mm),风窗对角线偏差≤3mm。
5、轮罩:以轮轴中心线为基准,前后偏差不超过5mm,上下偏差不超过5mm,内外偏差不超过5mm。
6、灯框、门框、门洞周圈、前围周圈等能够影响外观质量的部位要打磨圆滑,不能影响刮腻子及后道工序的施工。
其他:风道宽度误差≤5mm,车身左右偏移≤7mm,左右高度偏差≤7mm。
7、车身无漏焊、漏件,材料厚度及其他装配尺寸严格按图纸要求执行
2。
钣金加工质量控制
![钣金加工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b5c02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7.png)
钣金加工质量控制一、引言钣金加工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创造业中。
钣金加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产品的外观、功能和寿命。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钣金加工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质量控制标准1. 表面质量标准(1) 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凹凸、划痕、氧化等缺陷。
(2)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锈蚀、气泡、皱纹等缺陷。
(3) 表面涂层应均匀,不得有脱落、剥离等现象。
2. 尺寸精度标准(1) 钣金加工后的产品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的误差范围应在规定的公差范围内。
(2) 零件的孔径、孔距、孔位偏差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出规定的公差范围。
3. 材料选择标准(1) 钣金加工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者客户要求。
(2) 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等性能应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
4. 加工工艺标准(1) 钣金加工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包括切割、折弯、冲孔、焊接等工艺。
(2)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产品表面,避免划伤、变形等问题。
三、质量控制流程1. 原材料检验(1) 对进货的钣金材料进行外观检查,确保无明显缺陷。
(2) 进行材料硬度测试,确保符合要求。
2. 设计评审(1) 钣金产品的设计需要经过评审,确保设计合理、可加工。
(2) 评审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尺寸精度等方面。
3. 加工过程控制(1) 制定详细的加工工艺流程和作业指导书,明确每一个工序的要求。
(2) 加工过程中进行自检和互检,确保产品质量。
4. 检验与测试(1) 钣金加工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2) 进行尺寸精度检测,使用合适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3) 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如硬度测试、拉伸测试等。
5. 不合格品处理(1) 对于不合格品,需要进行分类,确定不合格的原因。
(2) 根据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四、质量控制记录与分析1. 记录(1) 每一个工序的加工记录,包括操作人员、时间、加工工艺参数等。
钣金喷涂件检验规范
![钣金喷涂件检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2154e6733687e21af45a97e.png)
德信诚培训网钣金喷涂件检验规范(IATF16949/ISO9001-2015)1.0 目的为确保供应商来料品质符合我司及客户要求,以确保产品品质,使产线标准统一,产线顺利运转。
2.0 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钣金喷涂件的检验作业。
3.0 参考文件3.1 MIL-STD-105E II 抽样计划表、产品承认书及工程样品、工程图纸、进料检验标准。
4.0检验规范4.1检验工具:标配整机、万用表、标准稳压源、卡尺等。
4.2检验标准:采用MIL-STD-105E II表,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 CR=0 MA:0.65 及MI 1.5尺寸及其他特性测试3-5PCS。
德信诚培训网取样方式:采取分散取样方式,5箱以内,每箱都应取样;超出10箱,按(5+总箱数÷5)箱进行分散取样。
注:有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客户的要求做修订。
4.3检验条件: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每条线检查时间不超过10S。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300MM ,(500~550LUX)。
检验员视力:裸视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且无色盲。
5.0检验内容:类别检验项目技术特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器具质量特性不合格(缺陷)程度描述标志铬牌★铬牌标志每批喷涂件应有合格证,每转移批上要求标志清楚,标志主要内容为:产品型号;名称、数量;对特殊要求进行补充检验的结论;质量检验合格印记。
目测/ C标志欠缺或内容与图纸不符标志内容模糊无法辨认包装质量★包装质量喷涂件需用专用器具装运,专用器具须结实牢靠。
喷涂件的装箱摆放须合理,且需加隔离保护层,堆放高度要适合,以避免运输过程中碰伤、压坏、变形。
目测/ C 包装不符合外观质量★涂层颜色外观面与标准样板色差值(△E相对色差)不大于0.8,相邻部件色差值(△E)不大于0.8,同一外观部件的各部位色差值(△E)不大于0.5非外观面与标准样板色差值(△E)不大于1.8;柜机室内机蒸发器右侧挡板类喷涂件涂膜颜色不做色差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钣金喷涂质量要求
1. 目的:
制定公司产品表面喷涂质量标准,提高产品质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喷涂产品表面质量检验。
3.外观标准
3.1 等级面划分标准:
A级面: 装配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如机柜的面板、机柜大门、机柜四周侧面,常人可视顶面与不需弯腰可视低面。
B级面: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
如打开后看到的内附件、加强筋、大门的内侧面等。
C级面: 一般看不到,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看到的面。
机柜内拖板与导轨的接触面,机柜底板与底座的接触面等。
3.2 检验条件
A 光源要求:北极昼光或室内高效能日光灯两光源(照明度为1000流明)。
B 目测距离: A级面为 300 MM ,B级面为500MM,C级面为1000MM。
3.3 检验标准
按光源标准要求区分产品的等级面,所有等级面涂膜应无基材露底、剥离等缺陷,所有表面应无划痕、气泡、针孔,积粉等不良等现象。
颜色及纹路:由承制方按要求制作样板,双方确认。
验收按样板,不得有明显色差(不得大于3度),纹路
符合样板。
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
3.4 外观缺陷标准
判定标准见附表一。
4 尺寸标准
附表一:表面缺陷判定标准:
5 性能标准
5.1 喷涂色板制作
A、在烘烤时,每一炉均需制作2件色板,以备性能测试需要。
取与制品同材质的金属板,尺寸80×120,与产品正常条件下加工,出炉后标识好粉号、固化条件、日期与时间,并由QE签名经确认后编号命名登记管理。
一件测试用,一件存档。
B、制程喷粉色板有效期限为二年,保存在室温下,保存温湿度为70±15%,保存环境为无任何光线照射。
5.2 非破坏性检验检验项目
光泽:使用光泽计来判定,入射角度60°,±5%误差为检验合格。
色泽: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色板比较无明显差异。
5.3 破坏性检验
5.3.1 附着力测试:
百格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在涂膜面上,按间隔1mm 纵横平行刻画11道,以适当的力度(划痕以露出基体为准)在喷涂面划成100个方格,再用强力透明胶覆盖按紧,呈45度角,然后突然
撕掉,此时检查方格内之物是否掉落,1格为百分之一,验收标准为5级,即脱落数量为不超过5个方格为合格。
弯板试验法:喷涂后,取一随炉色板,将其弯曲180度,并使内弯园角等于厚度(r=t)或弯曲90度往复一次,涂层无脱落现象。
5.3.2 硬度检验:用削尖的3H铅笔,与涂膜面呈45度角,沿直尺向前推划15-30mm ,用橡皮把滑痕擦净后检查涂膜表面。
判定标准为:没有丝毫底材显露时为合格。
5.3.3 耐溶剂性测试:用分析醇(99.8%无水酒精)沾湿棉花棒,用1千克的力来回擦拭涂膜面50回,合格标准为:外膜不得有任何剥落、变色、发涨现象,可以允许光泽度有少许变化。
5.3.4 耐冲击试验:利用试验设备,用500克的重锤从500mm 的高度自由下落,判定标准为:1/4的冲头正面冲击后,表面涂膜无开裂、掉膜现象。
6 包装防护与搬运标准
6.1 涂装后的成品应用软质气泡纸遮盖或缠绕包裹,以保证产品的表面清洁无尘。
6.2 箱体类产品应独立放置于地托板上,且地托板表面应无尖锐利物突起,板面应用软质材料铺垫;小体积类配件需集中堆放时,应独立包装并相互隔离,以防表面互相摩擦。
6.3 搬运应使用手动叉车,1米以上类型的柜体单次搬运数量为1台,集中搬运的配件每次堆放的高
6.4 检验方法:将试样竖立吊挂在温度40±1℃容量在500ML以上的溶液中,溶液每天更换一次,在72小时的试验周期内,除更换溶液进可中断,必须连续进行,试验结束将试样取出,在常温下充分水洗,干燥,并与试样对比检查其表面是否起泡、起皮、涂层与基体接触面是否生锈、漏底。
7. 涂层厚度检验:使用测厚仪检验,在离试样边缘处25MM以上距离最少三处进行检查,取其平均数。
,通常未做要求时,粉末涂层厚度在0.4~0.5μm,另外装配螺孔处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避免孔
8. 包装要求:
必须要珍珠棉保护外表,棱角处用硬纸壳包裹防止运输过程刮坏磕碰,运输上
车时大于1米的物体必须用插车或者汽车尾板运进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