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课前,课中,课后要点
课前课中课后三者并重-打造高效课堂ppt课件
背景二:在通常习惯下,课前预习 几乎被大多数学生认为可有可无,更 多关注课堂教学及课后负担重题海 战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的开发出 这部分学习时间和效益,那么学生 的课堂学习时间岂不是就可以大大 的“拓宽” ?尤其是课堂教学效益
的提高岂不又有了新的突破点?
背景三:站在学校(校情)实际的 角度上,我们学校所处的地区、生 源及家庭教育的情况,培养学生的 预习习惯即培养自学能力,这是一 件多么有益的事!
校本研训—
课前课中课后三者并 重---打造高效课堂
___ 我校有效课堂课题研究
滦南县司各庄镇南集小学
课题研究提出的背景
背景一:我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弱 科生的队伍越来越大,如果放任这部分 学生自由发展,只能教学质量越来越差 (今年六年级毕业考约31%的合格率), 我们该如何让这部分已经失去学习兴趣 的学生重新回到我们的学习团队中来? 我个人认为,有一个好的办法,就是通 过有效的课前预习,让他们实现知识的 有效衔接,重拾学习的信心。
《礼记、中庸》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备好课;同理,学 生想在听课过程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益, 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而且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预习是求知过程 中一项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 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自觉运 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知识对象 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 过程。所以预习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
背景四:站在高度上认识, 我们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及 方法指导,这是为孩子的 一生考虑的问题,这才是 我们学校、教师应该做的 事情,这也是一件功德无 量的事!
直视我们的课堂: 一、少(无)人问津 二、不呼不跃 (欢呼雀跃) 三、“沉默是金 ” 四、一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解
三环节高效课堂操作要求
3. 基础探究综合课型(课中预习,课中展示点评、探究,课后 训练):适合数、理、化、生、地新课。 (1)导学案在课前1天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任 务; (2)学生自主学习讨论(5分钟)。学生阅读课本,查阅学习 资料,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做好自主学习笔记; (3)基础知识预习成果展示和点评(10分钟)。教师公布展 示任务,学生小组内探讨2分钟后展示;预习成果展示的目的在 于保障学生夯实基础,点评可以教师为主导; (4)探究知识交流研讨(5分钟)。学习小组内对导学案中合 作探究所有问题进行研讨; (5)对合作探究问题的先展示后点评(15分钟)。教师公布 展示或点评任务(主要是重难点知识的问题、拓展应用的问 题) ,学生小组内探讨2分钟后再展示或点评;(合作探究过程 中的先展示后点评的目的在于挖潜能、提能力) (6)课堂总结5分钟。实施整理加固与当堂检测,布置课后任 务:限时完成训练案,自主积累完成典型试题分析。
五、三种课型模式解读
1.基础预习课型(课中前段预习,中段成果展示,课后训练):
适合于语、英语、政、史、地的新课基础知识的教学教学。
(1)导学案在课前发,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任务; (2)情境引入或直接引入,明确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与任务; (3)学生自主学习(5——10分钟)。学生阅读课本,查阅学 习资料,完成导学案的相关内容,做好自主学习笔记; (4)预习成果展示和点评(10——20分钟)。教师公布展示 (主要是主要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的问题)任务,学生小组内探 讨2分钟后展示点评;预习成果展示的目的在于保障学生夯实基 础,点评可以教师为主导。 (5)课堂总结归纳:归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6)当堂检测和布置课后任务,完成反思提升:限时完成训练 案和研讨的问题,自主积累完成典型试题分析。
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四要素”
高效课堂教学的三个“四要素”摘要:新的教育形式下,要使英语课堂更富有实效,课前让学生做好心理、生理、物质及知识准备;课中教师注重激励学生、注重有效的教学活动及注重指导学生记笔记与使用学案;课后让学生落实笔记的整理、作业的独立完成及教师的讲评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四准备” “四注重” “四落实”当前很多中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感到很茫然,不知道应该怎样才能学好英语。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要使学生会学、乐学,教师就要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使45 分钟的课堂更富有实效。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一、课前做好“四准备”(一)心理准备。
做好心理调节,使情绪饱满,保持心境的轻松和平静。
(二)生理准备。
身体健康、饮食合理、睡眠充足,保持大脑的清醒和兴奋。
(三)物质准备。
将课堂所需物品准备齐全,会节约很多时间。
(四)知识准备。
熟悉与本节课有关的单词、句型等,为进一步学习夯实基础。
高效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做好以上四项准备。
只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学生才可能在课堂上积极有效地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二、课中关注“四注重”(一)注重激励。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首先,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例如,在学习9A Unit 3 Teenage problems Reading部分时,阅读前我先提了一个问题:What problems do Millie and Simon have? 这一问便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他们急于找到答案,从而认真阅读课文,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就产生了探求目标的动机与兴趣。
其次,课堂上多创造表现的机会,激励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可以要求学生把每天所学到的单词、短语、句子及重要的语言点试着编成小故事、对话或小短剧,鼓励学生复述、改写、背诵课文,用Daily report 的形式在全班展示。
选择优秀的作品贴到墙上供大家欣赏等。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
后延伸
一、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准备合适的教材和教具,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同时,教师还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准备好知识点卡片,以便于在课堂上灵活运用。
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避免浪费,确保课堂的高效运行。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核心环节。
教师要注重对话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补充。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拓展性作业或者阅读任务,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竞赛等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此外,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学生更好地发展提供保障。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需要教师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延伸三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课前、课中、课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
课前、课中、课后——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分析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策略的创新应用受到高度关注。
教学过程包括前、中、后三个阶段,笔者认为课前需要做好预习指导工作,课中做好学生的兴趣、状态、思维引导,课后合理设置作业,创新评价模式,才能做好语文教学的创新,完成育人目标。
以下重点对于语文教学的课前、中、后策略运用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策略引言: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的要求是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各个环节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创新,以生为本,注重因材施教理念的运用,考虑学生个性化差异,寻找其能力、个性发展突破口,制定与学生能力发展相契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语文课前教学策略(一)预习指导,传授预习方法课前阶段,教学重点在于学生预习指导,教师可以按照“六步预习”方法,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通过方法指导,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有效性。
第一,读准字音,在阅读课文之前,先将字音读准,之后通读句子,诵读全文之后,使用简练的话语概括文章主旨。
第二,圈画重点,老师可指导学生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当中的生字、词语、优美句子、不理解词语进行标记,便于课堂上有侧重性的听讲,保证预习阶段能够找到学习重点与难点。
第三,工具运用,选择字典、平板等工具将新课的字音、字形、字义等弄清楚,在书中标记字词的解释,有助于阅读期间精准理解课文中的词语,深化学习印象。
第四,画出难点,将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句子和段落标记出来,突出难点。
第五,拓展学习,指导学生对于文章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进行拓展,课前熟悉以上信息,辅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第六,记录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课堂上提出,由教师释疑[1]。
(二)创新方法,体现预习趣味性在预习阶段,如何能够让学生快乐预习值得教师思考,预习阶段展示方法创新十分重要,有助于培养学生预习兴趣。
教师可指导学生用丰富的方法展示预习结果。
功在课前 效在课中 思在课后
功在课前效在课中思在课后———打造高效课堂的三部曲内容摘要:高效课堂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之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一个话题。
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该把握好三个环节。
在课前认真备课,既要根据课标备教材,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备学生,还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需要,放开学生手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认真反思,及时分析失误,总结教训。
这样,才能使高效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高效课堂备课课堂教学反思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课堂效率又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
之前,我总认为高效课堂是名师的专利,高效课堂是遥不可及的海市蜃楼,现在,我认识到,只要我们着眼于课外,着力于课堂,高效课堂也能触手可及。
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
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把功夫花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不轻松。
要想课堂精彩,就得课外无奈。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一个人一贫如洗,对别人决不可能慷慨解囊。
”因此,高效课堂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最少的时间求得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一方面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去钻研教材,一方面又要注意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的实际情况,要求教师心中做到“三有”:一是脑中有“标”:新课标是我们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应认真学习、熟练掌握新课标,做到目标明确。
二是胸中有“本”: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依据。
对教材内容的编排、知识结构,前后联系,以及编者的意图,教师都必须融会贯通系统详细的掌握,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做到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还可以根据教情、学情适当的重组、改编教材。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345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上我们一直探索、追寻一种模式来规范体育教学。
“345”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论证,它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已经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如何打造一节高效课堂?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能不能在“345”课堂模式里找到答案?或者通过我们一起探讨、深层挖掘“345”课堂模式的精髓能不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下面我们有必要再一次把“345”模式进行详细地解读。
1 “3” 即三步:课前、课中、课后(1)课前,备教案、备学生、备场地、器材,指导学生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进行有效的检查,为课堂上学生的高效学习、老师的精讲点拨作准备。
(2)课中,就是“四环节”的展开。
如果课前是一个演员的后台化妆,那么课中就是登台演出了,是呈现教与学互动的过程。
(3)课后,是针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巩固教学成果,教师总结本堂课的得失。
2 “4” 即四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1)“自主学习”是让学生针对课前预习了解的内容,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就自己解决,能小组合作解决的就在小组内部解决,同时把解决不了的形成问题,等待教师在讲解、示范时找到答案。
自主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给了学生发挥的空间。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
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这也正适应了“345高效课堂”中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要求。
那么如何让学生高效地“自主学习”?在我看来,这是区别贬义的“放羊式”教学最主要的方面。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运用引导、启发、提问的方式影响学生,在课前备学生上多下功夫,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身体素质、对所学内容的兴趣程度,才可以把握学生的心理需求。
巧设三单,助力线上教学高效课堂
巧设三单,助力线上教学高效课堂线上教学已经触发了互联网时代课堂的深度变革,给小学语文一线教师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需要我们立足学生本位,创新教学设计,加强学生学习方式方法的指导,要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学习赋权,激发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和主动性,激励并指导学生开展自主而有深度的学习。
笔者经过实践与探索,认为建立课前、课中、课后闭环式指导督促体系,精心设计课前预学单、课中助学单、课后延学单,三单联动,是助力线上教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一、课前预学单,指向基础,了解学情线上教学期间有效的预学单,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不仅可以提醒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而且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习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所以预学单的设计要目标明确、简便易行,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力求实现知识体系的初步构建。
预学单会在前一天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推送给学生,帮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单的带领下,自主探究、主动学习新知,在不借助任何帮组的情况下独立完成。
二、课中助学单,指向阅读,发展思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课中助学单旨在通过任务驱动、活动创设,促进学生自主阅读、发展思维。
(一)课中助学单的设计,教师首先要确立“大问题”意识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教学,一节课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问题,尤其是线上教学短短的二十分钟,提问的有效性则显得更为重要。
所以,笔者认为线上语文教学要如同写作一样“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要立主脑,减头绪,每篇课文、每节课都要精简出一两个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所有的教学活动都要聚焦于此。
(二)课中助学单的设计,以问题链形式助推学生自主学习主问题通常代表着教学目标,为了达成目标,设计助学单时要围绕它提出若干个与其具有相关性的问题链,供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生本就自控力差,自主学习力弱,居家学习中循序渐进而又条理清晰的助学单如雪中送炭。
高效课堂模式流程图及诠释
兴化学校“352”高效课堂模式流程图及诠释研讨教材分析学情编制学案教师活动激情导入展示目标提出问题组织探究点评质疑精讲归纳布置任务检测反刍总结反馈激励评价批改学案反思总结课前独学预习课中独学对学群学导课展标展示交流达标检测反思评价课后勤学巩固预习教材自主学习完成学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明确重难点对学群学探讨解惑展示点评质疑提升达标测试生成能力总结收获激励评价整理学案自我反馈合作探究“352”高效课堂模式即“三段、五环、双评”课堂教学模式。
“三段”指课前独学预习——课内对学群学——课后勤学巩固。
“五环”指导课展评——预习反馈——合作探究——总结提升——达标测评。
“双评”指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学生对组员的评价。
“352”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充分,“课中”积极互动,“课后”温故知新。
一、课前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出重在“导”、核心在“学”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
学生:按照导学案中“学案”要求进行独学(结构化预习),完成学案部分,将疑惑汇总给小组长。
二、课中(一)导课展标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引导学生咀嚼目标。
在学生自学时,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集中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但当时不纠正,立即调整引导解疑设计,为“后教”作好准备。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内容,试做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练习。
通过独立思考,找出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教师:观察了解与指导各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对子帮扶,参与到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及学生中去,细心观察、认真听取、准确了解信息,及时进行指导点拨。
同时,也要及时发现有独特、新颖见解的学生,并给与鼓励。
学生:通过“对学、群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学”解决尚未解决的问题,最后组内群学统一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
高效课堂课前、课中、课后准备要求
高效课堂课前、课中、课后准备要求课前五点要求:一、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
因此,我们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备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
备课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准备学法和练习)。
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些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三、准备教具。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
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的使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否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如果每节课都这样的话,那课是没有灵气的,因为有的课件拿到哪个地方都适用,没有针对性,该用的一定要用,不要用的就不要用。
四、静心想课。
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它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
如果我们写好教案后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看了电影后重现一样,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教虑,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增补、删减等工作。
五、课前候课。
候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学生该上课了,作好上课的准备;其次,起到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会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的课前准备,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要求;二是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候课的时间要充分,我们要求第一道铃声响的时候到教室。
“235”高效课堂模式流程图及诠释
第三章麟游县“235”高效课堂模式流程图及诠释研讨教材分析学情编制学案批阅学案优化设计教师活动激情导入展示目标参与研讨帮困扶优点评质疑精讲点拨布置任务检测反刍总结反馈激励评价再批学案反思总结课前课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反思评价课后预习教材自主学习完成学案交流评价完善学案学生活动独立思考找出疑难合作交流探讨解惑展示点评质疑提升达标测试生成能力总结反思知识迁移整理学案自我反馈“235”高效课堂模式即“双向、三段、五步”课堂教学模式。
“双向”指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
“三段”指教师和学生学习的三个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三种学习方式,即:独学、对学、群学,三个导学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五步”指课堂导学的五个步骤,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达标检测、反思评价。
“235”模式呈现的特点是“课前”准备充分,“课中”积极互动,“课后”温故知新。
一、课前教师:在深入研读教材、认真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出重在“导”、核心在“学”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实际的导学案并提前发给学生。
学生:按照导学案中“学案”要求进行独学(结构化预习),完成学案部分,然后,小组对子间进行对学交流,完善自己的学案。
最后,教师将全体学生的学案收集、批阅、发现问题、进一步优化导学案设计。
二、课中(一)自主学习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目标,引导学生咀嚼目标。
在学生自学时,通过行间巡视、个别询问等形式进行调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特别是摸清学习基础差的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集中性还是个别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主要的倾向性新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但当时不纠正,立即调整引导解疑设计,为“后教”作好准备。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教材内容,试做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练习。
通过独立思考,找出疑难问题。
(二)合作探究教师:观察了解与指导各学科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探究、对子帮扶,参与到解决问题有困难的小组及学生中去,细心观察、认真听取、准确了解信息,及时进行指导点拨。
打造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
打造高效课堂的六个环节〔关键词〕高效课堂;导学案;学法指导;小组建设;学习成果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那么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师生教与学的行为,转化为课堂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效课堂模式迥异于传统课堂,转变了学习方式,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践行了新课程理念。
一、以问题为核心,编制导学案首先,突出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其次,在教学中抓好学习前置和问题前置。
使学生能够在学案的引导之下,通过课前自学、课堂提高、课后链接等环节的调控,降低学习难度。
而教师则借助“学案导学”,能够将教材有机整合,精心设计,合理调控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学法指导要贯穿始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提倡学生质疑,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学情调查是高效课堂的起点学情调查主要就是进行学生学习起点的调查。
学生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进行学情调查的目的就是要确定“教学起点”。
在高效课堂上,学情调查特别强调要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另外一项调查就是对新课课前自学情况的调查,可以通过抽查部分导学案的形式,做好对新知课前自学的学情调查。
在课堂上,有三次比较关键的学情调查:一是独学前对旧知的检查,主要关注学困生;二是组内小展示时;三是达标测评时。
通过这三次学情调查,教师可以了解到整节课学生学习和掌握的情况,分析不同层次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把握教学重难点,合理确定教学目标,使教学更加有效。
怎样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怎样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怎样构建英语高效课堂英语作为时代的特征备受人们重视。
学生能掌握好英语是老师的重大责任,但在现实的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效果低,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且考试成绩不理想。
因此,要想创建英语高效课堂,就必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下面我就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三个阶段谈谈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
一、课前1.学生的自主性预习学生作为课堂的另一大主体,在课前最充分的准备就是自主预习。
高中英语不论从教材难度还是从课容量来说都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学生课前预习是高中英语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师预设的预习内容应该非常详细,包括:目标、重难点。
其中个别方面需要教师细化引导,每一步都要预设的到位,以免学生在预习上出现误差。
另外,在学生预习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预习笔记本和错题本。
学生每天将所预习、展示、反馈中所出现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归类,既巩固了知识点,又反思了当堂课的内容。
要做好学生预习,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有些学生认为反正课上老师会做详细讲解,预习是多此一举;也有些学生只是按老师的要求被动地预习,没有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
其次,在预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大胆设疑。
这样能促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激发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教师的充分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学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以备教材为基础,提升到备学生、备教法等环节。
首先,教师在课前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弄清本节课内容的深度、广度及重点、难点,从而合理地安排师生互动。
其次,在设计一堂课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差别,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所布置的预习作业要体现层次化。
其实,如果只考虑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那高效是很容易达到的。
所以,教学目标的重心要放在一部分基础比较弱的学生身上,只有这些学生跟上了大部队的步伐,产生了更强的求知欲,才更容易达到高效。
二、课中1.教师的主导作用(1)精彩的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课前课中课后三者并重,打造高效课堂--刘海峰
《礼记、中庸》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都知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的 有效性,就必须认真备好课;同理,学 生想在听课过程中取得最佳的学习效益, 也应该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工作。而且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预习是求知过程 中一项必不可缺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 自主学习的一个良好开端,更是自觉运 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知识对象 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 过程。所以预习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
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拓展学生的能力
•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拓展 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促 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浓厚兴 趣。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 ①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索取——预习能提高学生的 主体意识。 • ②变课中的狼吞虎咽为课前的细嚼慢咽——预习 能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 ③变迷惘为自信——预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 ④独自进行预习——预习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 力。 • ⑤预习能够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背景四:站在高度上认识,
我们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及 方法指导,这是为孩子的 一生考虑的问题,这才是 我们学校、教师应该做的 事情)人问津
二、不呼不跃 (欢呼雀跃) 三、“沉默是金 ” 四、一知半解
五、无声无色
直视我们的课堂:学生问题
实际教学中,好多学生习惯了课堂上老师“填鸭 式”的满堂灌教学,学生满堂既要听又要记,忙 于应急,穷于奔命。老师没说预习就不知道预习; 老师不出预习要求就不会预习。即使预习也是既 无目标,也没方法,往往是无所适从,充其量只 是读一遍文本,或者机械地按要求完成,甚至是 抄袭。预习案写满了,文本上没有留下任何预习 的痕迹,更不用说对文本内容作思考探究。形象 点说:水过地皮也不湿,人走过去了,没有留下 足迹。学生久而久之读得无力,习得无味,学得 被动,不仅达不到预习的目的,甚至会养成做事 草率的习惯。
“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思想的渗透和引导,教学过程的科学拓展,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多在课堂教学中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程度,就直接反应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可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迫切又重要的问题。
而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校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效课堂就其外延来看,包括课前准备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
其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
其关键在于老师,在于老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了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费县第二中学创建了“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三环”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大环节,“六步”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六个步骤,即再现目标、学情检查、展示交流、当堂达标、课堂小结、预习梳理。
在“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中,要求每节课的时间安排上,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最后5分钟安排预习任务;课堂组织形式上,要力求做到: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自实施以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此,我谨把“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做一简短说明,以作抛砖引玉。
(一)课前:学生:1、明确预习目标、内容、方法(教师编制导学案中)。
2、预习梳理:先自主研读教材,结合导学案和市编学案将基础知识梳理好,并找出疑难问题。
读教材时,力求读进去,走出来,弄清知识脉络,尝试构建知识体系。
3、小组交流互助(也可在课中进行):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同组同学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力,求问题不出组,并找出确实弄不清楚的问题及小组发言人。
教师:教师是高效课堂的关键,是高效课堂的总导演,而教师导演的是否准确到位,有效的课前准备是保障,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结合市编学案,认真备教材、备学生。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是学生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呢?下面店铺整理了关于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供你参考。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一、高效课堂重视课前的备课(1)认真确定课堂教学目标。
新《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
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
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
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
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
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
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
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
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2)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那么备课“备”什么?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
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对哪部分内容学生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师们都认识到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生动而有效。
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之一。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应当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改进和补充,使之更好地为教学、为学生服务。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345优质高效课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
1.三步: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
(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2.四环节: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3.五课型: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
如:①新知探索课;②习题训练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二)模式流程的阐释1.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要求与关系(1)课前预习。
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
课前延伸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基础性。
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
②适度性。
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③适量性。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
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课内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备课必备:高效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建议
08-21课前:理念与准备1、没有理念,实践就会盲目,没有实践,理念就会空洞。
我们需要理念和实践的高位结合。
2、确立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课堂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三核心”理念,确保新阶段的课程改革方向正确,目标明确。
3、研究好课、好课例、好课型,促使课堂教学有品位,有品质,有品牌。
4、先做“教书匠”,再做教育家。
5、不预习不上课,预习不好不上课。
6、精美的课,有的是经过了千雕万琢,而有的是浑然天成。
千雕万琢让人敬佩,浑然天成的更充满魅力。
7、教案是预案,不是结案。
8、关注每一名学生,关注最后一名学生,关注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
9、每一位学生都要发展,但不必求一样的发展;每一位学生都要提高,但不必是同步的提高;每一位学生都要合格,但不必是相同的规格。
10、教学目标既要“顶天”也要“立地”,既有高度又有低度,既有宏观更有微观。
11、课,可以预习、预设,但不要预演。
不提倡试上,反对反复试上,坚决反对在同一个班级反复试上。
12、先说后教,先学后教,先练后教,请你先摸清学生的“底细”再教。
13、明确开卷未必有益,拒绝没有力量的知识,追求科学全面的发展。
14、教学要有苦的准备,要有辣的精神,要有甜的回味,还要防止酸的结局。
15、你能看到学生吗?你能看清学生吗?你能看懂学生吗?教学千万不能以“我”为本。
16、没有精心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
17、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课堂产生学生思想,让课堂展示教学个性。
18、要进一步形浓厚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的学术含量,进一步开展学科教学研究的实验项目。
课中:设计与实施1、没有生成的教学,将缺乏教学的生气。
2、不能错过学生的“过错”,过错展示了教学的机遇,体现了教师的机智。
3、学生不会说的,你鼓励他说;学生说不准的,你引导他说;学生说不好的,你帮助他说;学生说不了的,你示范着说。
总之,你最好不要代替他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课前、课中、课后准备要求
好教师
课前五点要求:
一、查阅资料。
现在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应有尽有。
因此,我们坚持多查阅资料,多听课学习,对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广采博纳,取其精华,从而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前准备最重要的一环,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
备课的表现形式是教案。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进行教学的依据,使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目的性、科学性、预见性和计划性,并合理地分配课堂的时间。
备课要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准备学法和练习)。
我们只有紧密围绕做好这些工作,写出来的教案才是合格的教案,才是拿得上讲台的教案。
三、准备教具。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借助教具能使抽象概括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
既能达到直观、形象、简化、明了的目的,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也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件的使用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能为达到教学目标服务,否则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如果每节课都这样的话,那课是没有灵气的,因为有的课件拿到哪个地方都适用,没有针对性,该用的一定要用,不要用的就不要用。
四、静心想课。
写好教案不等于就能上好课,它是备课的补充、完善和深化,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
如果我们写好教案后在头脑中回忆教案的整个过程,像看了电影后重现一样,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步骤、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通盘教虑,进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增补、删减等工作。
五、课前候课。
候课,也是上好一堂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以达到以下三个目的:首先,暗示学生该上课了,作好上课的准备;其次,起到调节我们自己的情绪的作用,以便在正式上课时以良好的情绪和精神来感染学生;再次,会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逐渐养成惜时如金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于学生的课前准备,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要求;二是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这就要求老师候课的时间要充分,我们要求第一道铃声响的时候到教室。
“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业。
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业。
”这是著名教授苏步青的话。
每一位老师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可以加强教师对课堂的预见性,从而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组织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知识。
所以老师们一定要重视课前的准备。
且不说你如何认真地钻研教材,如何实事求是地钻研学生,如何细致地准备教具,至少对一节课的教学流程要熟悉,最起码的突破重难的方法和措施是要有的。
把常规做成极至就是创新,把创新做成常态就是文化。
课前准备是一个再常规的常规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常规,“把常规做成极至就是创新”。
课堂的五点要求:
一、按时上下课。
上下课时要求学生起立,并向学生还礼。
二、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
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心,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做好学生上课考勤工作,并做好详细的记载,按相关规定确定学生的考试资格。
对上课迟到、早退或旷课学生要查明原因,做好记录,及时批评教育,并反馈给学生管理部门。
三、任课教师要维护课堂教学秩序。
注意掌握学生的听课动态,对学生在上课过程中不注意听讲、说话、睡觉、搞小动作、使用通讯工具扰乱课堂教学秩序的现象要坚决制止。
四、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课堂切忌语言粗俗,不得带有侮辱学生人格语言,不得有任何体罚或变相体罚的行为。
五、教师应尽量按照教学计划执行教学任务。
不得随意在课堂教学时数内,安排学生长时间预习、复习或自习。
对于教学大纲要求的习题课或讨论课,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指导学生演练和讨论。
应自觉接受教导处、教学管理部门的听课及其他教学质量检查。
如果有特殊情况除外,以学习和培养学生才教与学的效果为标准。
课后的五点要求:
一、反思“情景设计”。
教完每节课后,应对教学情景设计进行回顾总结,考虑你所设计的情景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与上课内容相符,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同时根据这节课的教学体会和从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考虑下节课的情景设计,并及时修正教案。
二、反思“上课效果”。
备课的最终目的是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一节课下来,我们应认真从每一位学生上课的表情、上课的反应、课堂作业、回答问题、演板以及教师的课堂观察等环节反思本节课的实际效果如何,做到心中有数。
效果好要有经验积累,效果差要找出原因,并在教案上“课后反思”栏内作好详细的记载以便及时修正。
三、反思“教学策略”。
上完一节课,静心沉思,引导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组织教学方面有哪些创新,教法上有何新招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反思“精彩片断”。
侧重于记录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亮点。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
不已。
如:哪个教学程序安排的富有科学性,哪个问题的提出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萌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高潮。
这时最好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的精彩问答。
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并以案例分析的技术,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阐述。
五、反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训练,是一节课主要内容的浓缩,渗透了教师的学识、智慧和审美情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板书设计可以勾画出本节课内容的结构体系和知识要点,学生通过观察和回顾,对本节课的结构就有了整体的把握,从而对所学内容进行更好的梳理。
所以,教师也应该把课堂教学中精美的板书设计记录下来,在复习及以后的教学中借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