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几何体教案
空间几何体复习教案
空间几何体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了解各种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2)能够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2)学会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2)培养合作交流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各种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2)空间几何体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空间几何体的想象和建模能力;(2)运用空间几何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空间几何体的三维模型,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已学过的空间几何体(如球、正方体、圆柱等);(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空间几何体的特点和性质。
2. 探究与展示:(1)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空间几何体,探究其性质和特点;(2)各组展示探究结果,总结空间几何体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3. 讲解与示范:(1)讲解空间几何体的计算方法和技巧;(2)示范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跟随步骤进行练习。
4. 练习与反馈:(1)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及时给予反馈,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2. 完成课后练习题,提高空间几何体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复习与巩固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学生能够复习和巩固已学过的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拓展与应用1.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能够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教案高中数学必修2《空间几何体》教案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知识点归纳(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2.1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2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锥。
3.1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我们把截面与底面之间的部分称为棱台.3.2圆台——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4.1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旋转一周形成的旋转体叫做球体,简称球.(二)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1.投影:区分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2.三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是观察者从三个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空间几何体而画出的图形;画三视图的原则:长对齐、高对齐、宽相等3.直观图:直观图通常是在平行投影下画出的空间图形。
4.斜二测法:在坐标系中画直观图时,已知图形中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保持平行性不变,平行于x轴(或在x轴上)的线段保持长度不变,平行于y轴(或在y轴上)的线段长度减半。
(三)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①棱柱、棱锥的表面积:各个面面积之和②圆柱的表面积③圆锥的表面积④圆台的表面积⑤球的表面积⑥扇形的面积公式 (其中表示弧长,表示半径)2、空间几何体的体积①柱体的体积②锥体的体积③台体的体积④球体的体积二、练习与巩固(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其三视图1.下列对棱柱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两个面互相平行B.所有的棱都相等C.所有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D.两底面平行,且各侧棱也平行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它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360。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第一章:绪论1.1 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学习目标: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分类,能够识别常见的空间几何体。
教学内容:介绍空间几何体的概念,解释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展示和图形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
1.2 空间几何体的分类学习目标: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分类,能够区分各种几何体的特点。
教学内容:介绍空间几何体的分类,包括立体几何体的分类和旋转体几何体的分类。
教学活动:通过图形展示和分类讨论,让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分类。
第二章:立体几何体的结构特征2.1 立方体学习目标:了解立方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立方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了解立方体的结构特征。
2.2 球体学习目标:掌握球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球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掌握球体的结构特征。
第三章:旋转体几何体的结构特征3.1 圆柱体学习目标:了解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圆柱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结构特征。
3.2 圆锥体学习目标:掌握圆锥体的结构特征,能够计算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内容:介绍圆锥体的定义、性质和结构特征,讲解圆锥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活动:通过实物观察和几何模型操作,让学生掌握圆锥体的结构特征。
第四章: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化4.1 立方体与球体的转化学习目标:了解立方体与球体的相互转化方法,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教学内容:介绍立方体与球体的相互转化方法,讲解转化的条件和转化的过程。
教学活动:通过几何模型操作和数学证明,让学生了解立方体与球体的相互转化。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 使学生能够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分类。
2.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
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
4. 空间几何体的度量关系。
5. 空间几何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定义、性质、直观图和三视图、度量关系、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的绘制,空间几何体的度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度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能力。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空间几何体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性质、度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结合多媒体展示直观图和三视图,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练习:让学生绘制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巩固所学知识。
4.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空间几何体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定义、性质、度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探讨空间几何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介绍空间几何体在其他学科领域中的应用。
3. 探索空间几何体的新性质和新方法。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三视图。
空间几何体三视图教案
空间几何体三视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空间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特点。
2. 掌握绘制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方法。
3. 能够通过三视图还原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重点:1. 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和特点。
2. 学习如何绘制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3. 运用所学知识还原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空间几何体模型(如立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直尺、绘图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体,如窗户、桌子、书架等,让学生发现这些物体都是由几何体组成的。
2.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几何体的形状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示呢?Step 2:介绍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和特点1. 教师通过教学PPT或黑板,向学生介绍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和特点,如立方体有六个面、长方体有八个顶点等。
2.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空间几何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不同几何体的特点。
Step 3:学习绘制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1. 教师以立方体为例,向学生详细讲解如何绘制立方体的三视图。
2. 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绘制立方体三视图的步骤和技巧。
3. 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使用铅笔、直尺等工具,在绘图纸上实践绘制立方体的三视图。
Step 4:练习与巩固1. 学生自行选择其他空间几何体(如长方体、圆柱体等),按照所学方法绘制它们的三视图。
2. 学生互相交流,比较各自绘制的结果,发现并纠正错误。
Step 5:应用与拓展1. 学生以自己身边的物体为例,绘制它们的三视图,还原出物体的形状。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复杂的空间几何体,挑战更高难度的绘制。
Step 6:总结与展示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绘制空间几何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空间几何体三视图,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尝试设计自己的空间几何体,并绘制其三视图。
空间几何体教案
空间几何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2)能够判断和辨别不同空间几何体;(3)能够根据给定的条件,进行空间几何体的推理和证明;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2)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总结空间几何体的特征;(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通过游戏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几何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2. 空间几何体的种类和性质;3. 判断和辨别不同空间几何体;4. 空间几何体的推理和证明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体,提问:你能说出这些物体属于哪些种类的几何体吗?为什么?引发学生对几何体的思考和讨论。
2. 模块讲解(10分钟)通过投影仪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空间几何体,并简单介绍它们的定义和特征。
3. 典型例题解析(20分钟)(1)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总结空间几何体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提问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3)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空间几何体的推理和证明。
4. 小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空间几何体进行研究,要求:(1)找出这种几何体的特征和性质;(2)举例说明这种几何体在生活中的应用;(3)设计一个小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其他小组猜猜你们选择的几何体是什么。
5. 游戏和实践操作(15分钟)设计几个与空间几何体相关的小游戏或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
6.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教学反思:通过今天的教学,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小组合作和游戏实践,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教案
高中数学空间几何体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
1. 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及分类。
2.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 实际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展示几何体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几何体的特点,并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
2. 讲解(15分钟)
介绍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分类以及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讲解相关公式及求解步骤。
3. 实例演练(20分钟)
选择几个简单的例题进行讲解和演练,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
4. 练习与拓展(20分钟)
让学生自行完成一些练习题目,并带领学生讨论解题方法和思路。
同时提供一些拓展题目,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5. 总结与展示(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学生容易疏漏的地方进行讲解。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
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课后作业:
1. 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目。
2. 总结今天所学知识,完成一道实际问题的解答。
五、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实例的演示让学生掌握了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
关于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数学教案教案章节一:引言与立方体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立方体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
教学内容:1. 介绍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如立方体、球体、圆柱体等。
2. 通过观察立方体的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
教学步骤:1. 引入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展示立方体的实物或模型。
2. 引导学生观察立方体的特征,如六个面、八个顶点等。
3. 解释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它们是描述空间几何体大小的重要指标。
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个立方体,并标注出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案章节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 回顾立方体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介绍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如表面积=6a²,体积=a³。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如给定边长a,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边长的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进行比较。
教案章节三: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引出球体的概念。
2. 介绍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如表面积=4πr²,体积=4/3πr³。
3.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计算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如给定半径r,计算表面积和体积。
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公式计算不同半径的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进行比较。
空间几何体教案
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结构1.空间几何体:如果我们只考虑物体占用空间部分的形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
2.棱柱的结构特征: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图形叫做棱柱。
(图如下)底面:棱柱中,两个相互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底。
底面是几边形就叫做几棱柱。
侧面:棱柱中除底面的各个面.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
顶点: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棱柱的表示:用表示底面的各顶点的字母表示。
如:棱柱ABCDEF-A’B’C’D’E’F’3.棱锥的结构特征: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 (图如下)底面:棱锥中的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
侧面: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顶点:各个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
侧棱: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棱锥可以表示为:棱锥S-ABCD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锥分别叫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4.圆柱的结构特征: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柱。
圆柱的轴: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
圆柱的底面: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圆面叫做圆柱的底面。
圆柱的侧面:平行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
圆柱侧面的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圆柱用表示它的轴的字母表示.如:圆柱O’O注: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5.圆锥的结构特征: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 两余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旋转体叫做圆锥。
轴:作为旋转轴的直角边叫做圆锥的轴。
底面:另外一条直角边旋转形成的圆面叫做圆锥的底面。
侧面:直角三角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顶点:作为旋转轴的直角边与斜边的交点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叫做圆锥的母线。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
2. 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3. 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 采用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介绍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讲解计算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
4.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六、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探索空间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规律,进行拓展学习。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八、教学资源:1. 教案、课件、教学素材。
2. 练习题、测试题。
3. 空间几何体模型、图片等。
九、教学时间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
2. 教学时间安排:第一课时讲解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分析常见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第二课时进行案例分析、课堂练习、总结与拓展。
空间几何体教案
空间几何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2.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3.能够应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2.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3.空间几何体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2.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难点1.空间几何体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验法;3.课堂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1. 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1.引入空间几何体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2.介绍空间几何体的特征,包括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3.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特征。
2.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1.介绍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包括表面积、体积、对称性等方面;2.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3.让学生自己探索空间几何体的性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空间几何体的应用1.介绍空间几何体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工程、艺术等方面;2.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几何体的应用;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实际问题,应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实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通过作业、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应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2.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例的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空间几何体的概念和性质;3.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将空间几何体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空间几何体复习教案
空间几何体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分类。
2. 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判定。
3.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斜二测画法。
4. 空间几何体的计算。
5. 空间几何体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 教学难点: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斜二测画法,以及空间几何体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4. 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空间几何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
3. 案例分析:利用多媒体展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实际应用,让学生体会空间几何体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某一空间几何体展开讨论,探讨其性质和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5.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空间几何体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与实施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间几何体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_第一章《空间几何体》教案
第一章:空间几何体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难点: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的概括及判断组合体是由哪些简单几何体构成的。
二、教学过程(一)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做多面体的面。
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二)由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的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所形成的封闭几何体,叫做旋转体,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体的轴。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多面体——柱、锥的结构特征。
1. 棱柱的结构特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几何体,说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棱柱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1)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2)棱柱的有关概念:(出示下图模型,边对照模型边介绍)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3)棱柱的分类:按底面的多边形的边数分,有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4)棱柱的表示用底面各顶点的字母表示,如上图的六棱柱可表示为“棱柱ABCDEF—A'B'C'D'E'F'”思考: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是不是棱柱?答:不是棱柱。
可举反例。
如右图几何体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但它不是棱柱。
2.棱锥的结构特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列几何体,说说他们的共同特点.(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出棱锥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1)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2)棱锥的有关概念:(出示下图模型,边对照模型边介绍)棱锥中,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空间几何体复习教案
空间几何体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性质;(2)熟悉不同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3)学会运用空间几何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提高空间想象能力;(2)学会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方法分析空间几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性质(1)平面几何体:点、线、面的关系;(2)立体几何体:柱体、锥体、球体的性质。
2. 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1)柱体、锥体、球体的展开图;(2)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
3. 空间几何体的计算(1)体积、表面积的计算;(2)空间几何体之间的转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性质;(2)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3)空间几何体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的绘制;(2)空间几何体体积、表面积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3. 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4. 采用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讲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及性质;(2)展示不同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引导学生了解其绘制方法;(3)讲解空间几何体的计算方法。
3.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空间几何体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空间几何体展开图绘制方法和计算技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知识的掌握程度。
6.空间的几何体-湘教版必修3教案
6.空间的几何体-湘教版必修3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性质;2.掌握空间几何体的计算方法;3.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4.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性质;2.空间几何体的计算方法;3.空间几何体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空间几何体的定义和性质、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空间几何体计算方法的具体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展示,引导学生了解空间几何体,并能初步感知它们的形状和特征。
2. 球体(30分钟)1.定义和性质: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球体,它有哪些特征和性质;2.计算方法:通过介绍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3.应用实例: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球体的应用价值。
3. 圆柱体(30分钟)1.定义和性质: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圆柱体,它有哪些特征和性质;2.计算方法:通过介绍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3.应用实例: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圆柱体的应用价值。
4. 正方体(30分钟)1.定义和性质: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正方体,它有哪些特征和性质;2.计算方法:通过介绍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引导学生进行计算练习;3.应用实例:通过生活实例进行探究,让学生了解正方体的应用价值。
5.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用生动的事例加深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创新,拓展应用空间几何体的思路。
五、作业1.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2.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培养了学生的几何想象力,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方法落实到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需要在后续教学中进行巩固。
在课后作业中,可以布置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课外探究题目,鼓励学生探索和创新。
7.1空间几何体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数学(语文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
1.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空间几何体的认识和性质。具体重点包括:
- 常见空间几何体的名称和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
-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性质,如表面积、体积等。
- 使用立体几何图形进行空间想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主要是空间几何体的理解和运用。具体难点包括:
4.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疑问。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指导和鼓励。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空间几何体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计算不规则几何体的体积?”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5. 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空间几何体的认识和性质。然后,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 球体是一种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的空间几何体。
-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是指围成几何体的面的总面积。
- 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是指几何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板书设计应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可以通过使用颜色、图标、图片等元素,使得板书更加生动和吸引人。例如,可以使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来突出不同的知识点,或者在板书中加入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和符号,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可以尝试将板书设计成一个小游戏或者谜题,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当堂检测:
1. 判断题:请判断以下陈述是否正确。
- 正方体是一种六个面都是正方形的空间几何体。()
- 球体是一种所有点到球心的距离都相等的空间几何体。()
- 长方体的体积大于正方体的体积。()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掌握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和性质;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空间几何体是指由平面图形或曲面图形围成的空间图形,包括点、线、面、体等。
其中,点和线是零维和一维的几何体,面和体是二维和三维的几何体。
2. 空间几何体的特征空间几何体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点的特征:点是空间中没有大小和形状的基本元素,用字母表示,如A、B、C等。
2.线的特征: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没有宽度和厚度,用字母表示,如AB、CD、EF等。
3.面的特征: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有宽度和厚度,用字母表示,如ABC、DEF、GHI等。
4.体的特征:体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有宽度、厚度和高度,用字母表示,如立方体ABCDEF、球体O等。
3.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和性质3.1 点的结构和性质点没有大小和形状,只有位置,因此点的结构非常简单。
点的性质包括:1.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为0;2.点可以用坐标表示;3.点可以用向量表示。
3.2 线的结构和性质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因此线的结构比点复杂。
线的性质包括:1.线的长度可以用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2.线可以用向量表示;3.线可以分为有向线段和无向线段。
3.3 面的结构和性质面是由无数个线组成的,因此面的结构比线复杂。
面的性质包括:1.面的面积可以用向量积表示;2.面可以用向量表示;3.面可以分为有向面和无向面。
3.4 体的结构和性质体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因此体的结构比面复杂。
体的性质包括:1.体的体积可以用向量积表示;2.体可以用向量表示;3.体可以分为有向体和无向体。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通过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如:1.如何求两点之间的距离;2.如何求线的长度;3.如何求面的面积;4.如何求体的体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课文目录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重难点:1、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概括出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2、画出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用斜二测画法画空间几何值的直观图。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台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5、了解推导球的体积和面积公式所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
知识结构: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柱棱柱:一般的,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棱柱中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叫做棱柱的底面,简称为底;其余各面叫做棱柱的侧面;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柱的侧棱;侧面与底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柱的顶点。
底面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柱;旋转轴叫做圆柱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而成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不垂直于轴的边都叫做圆柱侧面的母线。
棱柱与圆柱统称为柱体;(2)锥棱锥:一般的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或底;有公共顶点的各个三角形面叫做棱锥的侧面;各侧面的公共顶点叫做棱锥的顶点;相邻侧面的公共边叫做棱锥的侧棱。
底面是三角锥、四边锥、五边锥……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锥、四棱锥、五棱锥……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旋转轴为圆锥的轴;垂直于轴的边旋转形成的面叫做圆锥的底面;斜边旋转形成的曲面叫做圆锥的侧面。
棱锥与圆锥统称为锥体。
(3)台棱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棱台;原棱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棱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棱台也有侧面、侧棱、顶点。
圆台: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叫做圆台;原圆锥的底面和截面分别叫做圆台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圆台也有侧面、母线、轴。
圆台和棱台统称为台体。
(4)球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简称为球;半圆的圆心叫做球的球心,半圆的半径叫做球的半径,半圆的直径叫做球的直径。
(5)组合体由柱、锥、台、球等几何体组成的复杂的几何体叫组合体。
几种常凸多面体间的关系一些特殊棱柱、棱锥、棱台的概念和主要性质:名称棱柱直棱柱正棱柱图形定义有两个面互相平行,而其余每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互相平行的多面体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平行且相等侧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全等的矩形对角面的形状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的形状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与底面全等的正多边形名称棱锥正棱锥棱台正棱台图形定义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的多面体底面是正多边形,且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射影是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用一个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和截面之间的部分由正棱锥截得的棱台侧棱相交于一点但不一定相等相交于一点且相等延长线交于一点相等且延长线交于一点侧面的形状三角形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梯形全等的等腰梯形对角面的形状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梯形等腰梯形平行于底的截面形状与底面相似的多边形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与底面相似的多边形与底面相似的正多边形其他性质高过底面中心;侧棱与底面、侧面与底面、相邻两侧面所成角都相等两底中心连线即高;侧棱与底面、侧面与底面、相邻两侧面所成角都相等几种特殊四棱柱的特殊性质:名称特殊性质平行六面体底面和侧面都是平行四边行;四条对角线交于一点,且被该点平分直平行六面体侧棱垂直于底面,各侧面都是矩形;四条对角线交于一点,且被该点平分长方体底面和侧面都是矩形;四条对角线相等,交于一点,且被该点平分正方体棱长都相等,各面都是正方形四条对角线相等,交于一点,且被该点平分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三视图是观测者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几何体,画出的空间几何体的图形。
他具体包括:(1)正视图:物体前后方向投影所得到的投影图; 它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长度;(2)侧视图:物体左右方向投影所得到的投影图; 它能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3)俯视图:物体上下方向投影所得到的投影图; 它能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三视图画法规则:高平齐: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要保持平齐 长对正:主视图与俯视图的长应对正 宽相等:俯视图与左视图的宽度应相等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1)斜二测画法①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已知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中取互相垂直的OX ,OY ,建立直角坐标系;②画出斜坐标系,在画直观图的纸上(平面上)画出对应的O ’X ’,O ’Y ’,使'''X OY =45(或1350),它们确定的平面表示水平平面;③画对应图形,在已知图形平行于X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X ‘轴,且长度保持不变;在已知图形平行于Y 轴的线段,在直观图中画成平行于Y ‘轴,且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④擦去辅助线,图画好后,要擦去X 轴、Y 轴及为画图添加的辅助线(虚线)。
(2)平行投影与中心投影平行投影的投影线是互相平行的,中心投影的投影线相交于一点。
注意:画水平放置的多边形的直观图的关键是确定多边形顶点的位置,因为多边形顶点的位置一旦确定,依次连结这些顶点就可画出多边形来,因此平面多边形水平放置时,直观图的画法可以归结为确定点的位置的画法。
强调斜二测画法的步骤。
例题讲解:[例1]将正三棱柱截去三个角(如图1所示A B C ,,分别是GHI △三边的中点)得到几何体如图2,则该几何体按图2所示方向的侧视图(或称左视图)为( )侧视 图图....[例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A 1,CC 1的中点,则在空间中与三条直线A 1D 1,EF ,CD 都相交的直线( ) A .不存在B .有且只有两条C .有且只有三条D .有无数条[例3]正方体 的棱长为 ,点 是 的中点,点 是平面 内的一个动点,且满足 , 到直线 的轨迹是( )圆 双曲线 两个点 直线解析: 点 到 ,则点 到 的距离为 ,满足此条件的 的轨迹是到直线 的距离为 的两条平行直线,又2PM =,∴满足此条件的 的轨迹是以 为圆心,半径为 的圆,这两种轨迹只有两个交点故点 的轨迹是两个点。
选项为 。
点评:该题考察空间内平面轨迹的形成过程,考察了空间想象能力。
[例4]两相同的正四棱锥组成如图 所示的几何体,可放棱长为 的正方体内,使正四棱锥的底面 与正方体的某一个平面平行,且各顶点...均在正方体的面上,则这样的几何体体积的可能值有( ). 个 . 个 . 个 .无穷多个解析:由于两个正四棱锥相同,所以所求几何体的中心在正四棱锥底面正方形 中心,有对称性知正四棱锥的高为正方体棱长的一半,影响几何体体积的只能是正四棱锥底面正方形 的面积,问题转化为边长为 的正方形的内接正方形有多少种,所以选 。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正四棱锥的体积。
正方体是大家熟悉的几何体,它的一些内接或外接图形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要学会将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
题型 :空间几何体的定义[例5]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 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 , 3,C 1D 1B 1A 1ODCBA11=AA ,则顶点 、 间的球面距离是.42π .22π .π2 . π2 解析:11222,BD AC R ===2,R ∴=设11,BD AC O =则2,OA OB R ===,2AOB π⇒∠=2,2l R πθ∴==故选B.点评:抓住本质的东西来进行判断,对于信息要进行加工再利用。
[例6]已知直线 和平面βα,满足βα⊥⊥⊥,,a m n m 则.A n β⊥ ,//.βn B 或β⊂n α⊥n C . ,//.αn D 或α⊂n解析:易知D 正确.点评:对于空间几何体的定义要有深刻的认识,掌握它们并能判断它们的性质。
题型 :空间几何体中的想象能力[例7]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 的菱形,060=∠BCD ,是 的中点, ⊥底面 ,3=PA 。
( )证明:平面 ⊥平面 ; ( )求二面角 和的大小。
PABCE D解析:解法一( )如图所示 连结,BD 由ABCD 是菱形且060=∠BCD 知,BCD △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 是 的中点,所以,BE CD ⊥又,AB CD //所以,BE AB ⊥又因为 ⊥平面 ,BE ⊂平面 ,所以,BE PA ⊥而,AB A =PA因此 BE ⊥平面又BE ⊂平面 ,所以平面 ⊥平面( )由( )知,BE ⊥平面 PB ⊂平面 所以.PB BE ⊥又,BE AB ⊥所以PBA ∠是二面角A BE P --的平面角. 在Rt PAB △中tan 60.PAPBA PBA AB∠==∠=. 故二面角A BE P --的大小为60.解法二:如图所示,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000),A ,,(100),B ,,3(0),2C1(0),2D(00P(10).E ()因为(0,0),2BE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是0(010),n =,,所以BE 和0n 共线 从而BE ⊥平面 又因为BE ⊂平面 ,所以平面 ⊥平面( )易知3(10,3),(0,0),2PB BE =-=,设1n 111()x y z =,,是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则由1100n PB n BE ⎧⋅=⎪⎨⋅=⎪⎩,得111111000002x y x y z ⎧+⨯-=⎪⎨⨯++⨯=⎪⎩,所以111.y x ==0,故可取1n 1).=,而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是2(001).n =,,于是 1212121cos ,.2||||n n n n n n ⋅<>==.故二面角A BE P --的大小为60.点评: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将平面图形恢复成空间图形,较强的考察了空间想象能力。
[例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2AC BC ==,90ACB ∠=,AP BP AB ==,PC AC ⊥.(Ⅰ)求证:PC AB ⊥;(Ⅱ)求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 解析: 解法一:(Ⅰ)取AB 中点D ,连结PD CD ,. AP BP =, PD AB ∴⊥. AC BC =, CD AB ∴⊥. PD CD D =,AB ∴⊥平面PCD . PC ⊂平面PCD , PC AB ∴⊥.(Ⅱ)AC BC =,AP BP =, APC BPC ∴△≌△. 又PC AC ⊥, PC BC ∴⊥.又90ACB ∠=,即AC BC ⊥,且ACPC C =,BC ∴⊥平面PAC .取AP 中点E .连结BE CE ,. AB BP =,BE AP ∴⊥.EC 是BE 在平面PAC 内的射影, CE AP ∴⊥.BEC∴∠是二面角B AP C--的平面角.在BCE △中,90BCE ∠=,2BC =,2BE AB == sin 3BC BEC BE ∴∠==.∴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为arcsin3. 解法二:(Ⅰ)AC BC =,AP BP =, APC BPC ∴△≌△. 又PC AC ⊥, PC BC ∴⊥. AC BC C =,PC ∴⊥平面ABC . AB ⊂平面ABC , PC AB ∴⊥.(Ⅱ)如图,以C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 则(000)(020)(200)C A B ,,,,,,,,. 设(00)P t ,,.PB AB ==2t ∴=,(002)P ,,. 取AP 中点E ,连结BE CE ,.AC PC =,AB BP =,CE AP ∴⊥,BE AP ⊥.BEC ∴∠是二面角B AP C --的平面角.(011)E ,,,(011)EC =--,,,(211)EB =--,,, 23cos 326EC EB BEC EC EB∴∠===. ∴二面角B AP C --的大小为. 点评:在画图过程中正确理解已知图形的关系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