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郴州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郴州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郴州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流程。
2. 学生能够掌握郴州地区物流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行业政策及规范。
3. 学生能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郴州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如GPS、RFID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郴州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设计出符合郴州实际的物流管理优化方案,提高物流效率。
3. 学生能够运用物流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为决策提供依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物流职业观念,对物流行业产生兴趣和热情。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物流管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绿色物流的发展。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郴州物流管理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知识,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郴州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 郴州物流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物流系统构成与运作流程2. 郴州物流管理关键环节- 仓储管理- 运输管理- 配送管理- 信息化管理3.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 GPS定位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物流管理软件的使用4.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郴州典型物流企业案例分析- 物流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团队合作与创新能力培养5. 绿色物流与环保意识- 绿色物流的概念与重要性- 环保政策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围绕郴州物流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教学大纲明确了各部分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结合教材章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掌握郴州物流管理知识,为实际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成都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成都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2. 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趋势,如物联网、大数据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物流信息系统的操作与维护技能。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流职业观念,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对物流管理领域了解有限,需要引导和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 采用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介绍物流管理的起源、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作用,以及物流系统的组成和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2. 仓储与库存管理:讲解仓储设施规划、库存控制、库存分析方法等内容。
教材章节:第二章3. 运输管理:阐述运输方式、运输规划、运输成本控制等知识点。
教材章节:第三章4. 配送与包装管理:介绍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运作、配送线路优化、包装材料与方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5. 物流信息系统:讲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技术应用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教材章节:第五章6. 现代物流技术:介绍物联网、大数据、自动化设备等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六章7.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物流企业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问题。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素养。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掌握物流计划、物流、物流指挥、物流协调和物流控制的基本方法。
3.了解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物流流程。
4.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分析物流管理实际问题。
5.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物流计划、物流、物流指挥、物流协调和物流控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物流系统结构,物流流程等方面。
具体的教学内容如下:1.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物流计划、物流、物流指挥、物流协调和物流控制的基本方法。
3.物流系统的结构和物流流程。
4.物流管理实际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物流管理素养。
1.讲授法:通过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物流管理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通过物流管理实验,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物流管理相关的参考书,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展示物流管理的相关内容。
长沙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长沙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长沙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流程,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结构;(2)掌握供应链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配送中心运作等核心内容;(3)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战略规划等关键环节。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物流管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2)具备物流方案设计、物流成本计算和物流运营管理的基本能力;(3)学会使用物流信息技术支持物流业务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热情;(2)树立物流职业道德观念,注重团队协作和持续改进;(3)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八个章节,具体安排如下:1.物流管理概述: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目标和结构;2.供应链管理:讲解供应链的构建、运作和管理策略;3.运输管理:阐述运输计划、运输方式和运输成本控制;4.仓储管理:介绍仓储设施、库存管理和仓储作业优化;5.库存管理:讲解库存控制方法、库存优化策略和库存管理工具;6.配送中心运作:阐述配送中心规划、配送作业流程和配送中心管理;7.物流信息技术: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种类、应用和发展趋势;8.物流成本控制与战略规划:讲解物流成本计算、成本控制方法和物流战略规划。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用于阐述基本概念、原理和运作流程;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问题;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4.实验法:参观物流企业或配送中心,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运作。
四、教学资源为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备物流模拟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物流管理》教案
《物流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流程。
3、使学生熟悉物流管理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关键环节的管理方法。
4、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2)运输方式的选择与优化。
(3)仓储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难点(1)物流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2)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物流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教学法: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物流管理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20 分钟)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的物流现象,如快递的收发、超市的货物配送等,引发学生对物流管理的兴趣,从而引出物流管理的概念。
2、物流管理概述(约 40 分钟)(1)讲解物流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2)介绍物流管理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3、物流系统(约 60 分钟)(1)详细讲解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
(2)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3)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
4、物流关键环节管理(约 100 分钟)(1)运输管理介绍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讲解运输方式的选择原则和方法。
探讨运输线路的优化和运输成本的控制。
(2)仓储管理讲解仓储的功能和类型。
介绍仓储管理的策略,如 ABC 分类管理法。
探讨仓储布局和库存控制的方法。
(3)配送管理介绍配送的概念和特点。
讲解配送中心的运作流程和管理要点。
探讨配送路线的规划和优化。
5、物流成本管理(约 60 分钟)(1)讲解物流成本的构成和分类。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流程;2. 学会分析物流成本构成,了解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3. 熟悉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物流方案设计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优化物流流程的能力,提高物流效率;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提高物流项目管理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学生从事物流相关工作的意愿;2. 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理解物流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物流职业观念。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物流管理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
教学要求:1. 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强化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物流管理概述:介绍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物流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流程等,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 物流管理导论2. 物流成本管理:分析物流成本的构成,讲解物流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物流成本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第二章 物流成本管理3. 物流信息技术: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方法。
教学内容:第三章 物流信息技术4. 物流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物流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物流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四章 物流案例分析5. 物流项目管理:讲解物流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物流管理的毕业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的毕业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管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了解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物流管理的定义、目标和基本原则,掌握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营方法,了解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物流问题,具备物流项目管理、物流成本控制和物流服务质量评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物流管理在企业运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培养对物流管理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营方法、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
1.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包括物流的定义、目标和原则,物流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2.物流系统的设计和运营方法:包括物流网络的设计、物流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和仓储管理。
3.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包括物流信息技术、物流自动化技术和物流服务质量评估。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应用和实践。
3.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方法。
4.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1.教材:选择权威的物流管理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与物流管理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和网络资源,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4.实验设备:准备物流实验设备,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践。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物流管理什么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什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理解物流系统的运作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物流管理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
(2)掌握物流管理的核心原则和方法,如供应链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等。
(3)熟悉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
(4)了解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绿色物流等。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原则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训练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如物流规划、成本控制等。
(3)提高学生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进行物流业务处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事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2)增强学生对物流管理道德和社会责任的认知,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3)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物流管理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理解物流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原则。
2.物流系统及其运作:学习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如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等,掌握各环节的相互作用和协调。
3.物流规划与控制:学习物流规划的方法和技巧,如网络设计、路径优化等,掌握物流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估的方法。
4.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了解物联网、大数据、绿色物流等现代物流技术,学习现代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手段。
5.物流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物流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传递核心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物流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学生就物流管理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物流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物流管理哪些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哪些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流程以及物流成本管理等内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物流案例分析,提出物流优化方案,并进行物流成本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认同感,使其认识到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介绍物流管理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讲解物流系统的输入、处理、输出和反馈四个部分。
3.物流流程:阐述物流流程的各个环节,如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
4.物流成本管理:介绍物流成本的分类、计算方法和控制策略。
5.物流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物流案例,提出优化方案。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物流流程和物流成本管理等内容。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物流案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物流优化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实验法:安排物流成本计算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物流管理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播放物流管理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物流成本计算实验所需的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物流管理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一次物流管理知识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4.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分析的深度、创新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学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 学生能掌握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等环节;3. 学生能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物流管理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物流问题;2. 学生能设计简单的物流方案,提高物流效率;3.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进行物流案例分析,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认识到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职业认同感;2. 学生能树立现代物流观念,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3. 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诚信、敬业、创新的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中职一年级学生,对物流行业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性的专业知识。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功能- 物流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与趋势2. 物流功能要素- 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 包装管理- 配送管理3.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作用- 常见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4. 物流方案设计- 物流方案的组成与原则- 物流方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物流方案的评价与优化5. 物流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物流企业案例分析- 物流管理成功案例的经验总结-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安排,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训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2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2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物流管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3.了解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认识到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物流管理实践中的具体操作。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物流管理导论: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物流管理的历史和发展、物流管理在现代社会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物流管理基本理论:物流管理的五个基本功能、物流管理的基本原则、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
3.物流管理基本方法: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运输管理、物流库存管理、物流仓储管理、物流包装管理。
4.物流管理实践:物流管理实际操作流程、物流管理信息技术、物流管理设备。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主要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操作。
3.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物流管理设备和物流管理信息技术。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物流管理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物流管理参考书籍,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江西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江西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江西省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发展趋势。
2. 学生能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了解江西省物流产业的布局及特点。
3. 学生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江西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江西物流市场环境的能力,能对物流企业进行简单的市场分析。
2. 学生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设计简单的物流方案,提高物流效率。
3. 学生掌握一定的物流信息处理技能,能够使用物流管理软件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他们投身物流行业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物流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绿色物流在江西省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江西地区物流管理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知识深度,旨在培养具备一定物流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具备物流行业所需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介绍物流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发展趋势,结合江西省物流行业现状进行分析。
2. 物流系统构成:讲解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以江西物流企业为例进行说明。
3. 江西省物流产业布局及特点:分析江西省物流产业的地理分布、产业结构和竞争优势,探讨物流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4. 物流信息技术:介绍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条码技术、RFID、GPS等在江西物流行业的实际应用。
5. 物流市场分析:讲解物流市场分析的基本方法,以江西物流市场为例,进行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客户需求等方面的分析。
6. 物流方案设计:教授物流方案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要点,组织学生针对江西物流企业实际案例进行方案设计。
7. 物流信息处理:介绍物流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物流数据的查询、分析和处理技能。
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配送中心设施选址 (3)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 (3)该配送中心在地图上的标注结果 (4)第二章组织结构设计 (5)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 (5)按职责划分的岗位组织结构 (5)定义各部门职能 (5)按职责划分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能 (5)第三章作业流程设计 (6)配送中心各作业区流程图 (7)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9)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9)SLP的简介 (9)SLP的设计程序模式图 (9)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10)确定各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关系,并进行作业对关系分析 (10)平面布置图 (10)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 (10)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11)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 (13)物流作业相关表 (14)接近程度排序表 (15)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5)综合分析 (17)配送中心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20)配送中心作业单位平面布置图 (21)参考文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2第一章配送中心设施地址一、应用精准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区域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表1。
1各零售商的空间位置及需求调查分析图已知各零售商需求量为wj(j=1,2,3,4,5,6,7,8,9,10),零售商各自的坐标为(xi,yj)j(j=1,2,3,4,5,6,7,8,9,10),配送中心到各零售商的运费率是aj(j=1,2,3,4,5,6,7,8,9,10),在此处运费率均相等。
公式所以,配送中心的坐标为(8。
29,6。
69)使用数值法对重心法所求得的坐标进行优化公式令其偏倒数使成立的即为所求的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其中计算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又因为,继续迭代得到:,总运费,这是则说明,是最优解,即为配送中心的坐标。
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
大学物流管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3. 掌握物流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库存控制等关键环节的理论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解决物流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物流运作效率;2. 学会运用物流管理软件和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3.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物流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认识到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3. 倡导诚信、务实、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本科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物流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管理学基础,对物流行业有一定了解,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将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中,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与原理- 物流定义、分类及功能-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2. 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目标- 物流需求分析- 物流网络设计3.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定义、结构及其管理方法- 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管理- 供应链协调与优化4. 库存控制- 库存定义、分类与功能- 库存控制策略与方法- 安全库存与库存优化5. 物流成本控制- 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分类-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与策略- 物流成本分析与降低途径6. 物流信息管理-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物流信息管理策略与实践7. 物流服务质量与绩效评价- 物流服务质量的内涵与评价指标-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与体系- 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物流管理的相关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的相关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及重要性;2. 学生能掌握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3. 学生能了解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4. 学生能阐述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够运用物流成本计算方法,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出合理建议;3. 学生能够运用物流信息技术,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现代物流管理观念,认识到物流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3. 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物流行业有一定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定义、功能及分类- 物流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及趋势2.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成本的概念、分类及构成- 物流成本计算方法-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3.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常用物流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与运营4.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概念、结构与类型- 供应链管理策略与方法- 供应链协同与优化5. 电子商务与物流- 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的特点- 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与物流的融合创新6. 物流管理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物流企业案例分析- 企业物流管理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物流管理学课程设计介绍及要求
02 物流管理学课程设计内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物流系统规划
根据企业战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制定物流系统的总体规划,包括 运输、仓储、配送、信息管理等环节的优化设计。
物流节点设计
根据企业需求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合理的物流节点布局,包括仓 库、配送中心、中转站等设施的选址、规模和功能。
02
03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学生在面对问题和困难时,能否 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案,并采取有 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教师指导评价
教师指导的及时性
评价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能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及在关键节点上的指导效果。
教师指导的专业性
评价教师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否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以及 在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物流网络设计
构建有效的物流网络,合理配置物流节点资源,实现物流系统的高 效运作和优化。
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物流信息需求分析
01
分析企业物流信息需求,明确信息采集、处理、传输
和应用等方面的要求。
物流信息系统架构设计
02 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硬件、软件、网
络等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选型。
物流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3
根据企业需求,设计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如订
单管理、库存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
物流运营管理
运输管理
制定合理的运输计划,优化运输线路, 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配送管理
制定配送计划,优化配送线路,提高 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
仓储管理
物流管理哪些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哪些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学生能掌握物流系统规划、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学生能了解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等领域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分析物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物流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 学生具备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创新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形成对物流行业的兴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 学生认识到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物流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概述- 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和目标- 物流管理的演变与发展趋势2. 物流系统规划- 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分类- 物流网络设计- 物流设施选址3. 仓储管理- 仓库的分类、布局与设备- 仓储作业管理- 库存控制方法4. 运输管理- 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运输规划与优化- 运输成本控制5. 配送管理- 配送中心的功能与布局- 配送线路优化- 配送作业管理6.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条码技术与应用- 电子商务与物流7.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的构成与类型- 供应链管理策略- 供应链协同8. 国际物流- 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国际物流运输方式- 国际物流单证与通关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共计32课时。
大学物流管理的课程设计
大学物流管理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与方法;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运作流程;3.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4. 掌握物流市场分析、物流方案设计及物流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分析实际案例,提出改进措施;2. 培养学生运用物流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物流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关注物流行业的发展;3. 培养学生具备积极的团队合作精神,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4. 提高学生面对复杂问题的应变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本课程针对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备一定的物流项目策划与执行能力,为未来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其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良好心理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基本概念:包括物流的定义、分类、功能及作用;教材章节: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述”2. 物流系统结构与运作流程:分析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模型及运作流程;教材章节: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运作”3. 物流信息技术:介绍物流信息系统、条码技术、RFID技术等;教材章节:第三章“物流信息技术”4. 供应链管理:讲解供应链的概念、结构、管理策略及优化方法;教材章节:第四章“供应链管理”5. 物流成本控制:分析物流成本的概念、分类、核算方法及控制策略;教材章节:第五章“物流成本控制”6. 物流市场分析:研究物流市场的特点、竞争格局、需求预测等;教材章节:第六章“物流市场分析”7. 物流方案设计与项目管理:包括物流方案设计的原则、方法和项目管理流程;教材章节:第七章“物流方案设计与项目管理”8.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物流软件操作、案例分析、团队项目策划等实践活动。
物流管理实训课程设计
物流管理实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现代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
2. 掌握物流系统的结构、流程以及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
3. 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成本控制及物流服务质量评价的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具体案例,设计合理的物流运作方案,提高物流效率。
2. 培养运用物流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提升问题解决技巧。
3. 学会运用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完成物流项目管理和实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关注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增强对物流职业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物流管理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中的作用。
3. 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强调诚信、合作、创新等价值观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训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求知欲强,善于合作,渴望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以上设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概念、功能与作用- 物流系统结构、流程及关键环节2. 物流运作管理- 物流运输管理- 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 配送管理- 物流信息管理3. 物流成本与质量控制- 物流成本构成与控制策略- 物流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物流成本与服务质量的平衡4. 物流信息技术- 条码技术与应用- 射频识别技术与应用- 物流信息系统5. 实训项目与案例分析- 企业物流运作案例分析- 物流管理软件操作实训- 团队协作完成物流项目设计与实施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学习第二周:物流运作管理学习第三周:物流成本与质量控制学习第四周:物流信息技术学习第五周:实训项目与案例分析(一)第六周:实训项目与案例分析(二)教材章节关联:《物流管理》第一章:物流管理概述《物流管理》第二章:物流系统及其构成《物流管理》第三章:物流运作管理《物流管理》第四章:物流成本与质量控制《物流管理》第五章: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第六章:实训项目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配送中心设施选址 (3)应用精确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 (3)该配送中心在地图上的标注结果 (4)第二章组织结构设计 (5)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 (5)按职责划分的岗位组织结构 (5)定义各部门职能 (5)按职责划分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能 (5)第三章作业流程设计 (6)配送中心各作业区流程图 (7)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 (9)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9)SLP的简介 (9)SLP的设计程序模式图 (9)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 (10)确定各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关系,并进行作业对关系分析 (10)平面布置图 (10)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 (10)物流强度等级划分 (11)配送中心单位物流原始相关表 (13)物流作业相关表 (14)接近程度排序表 (15)配送中心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15)综合分析 (17)配送中心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20)配送中心作业单位平面布置图 (21)参考文献 (22)第一章配送中心设施地址一、应用精准重心法对配送中心设施进行选址规划区域资料:某配送中心拟向内10个零售商提供配送服务 表1.1各零售商的空间位置及需求调查分析图已知各零售商需求量为wj (j=1,2,3,4,5,6,7,8,9,10),零售商各自的坐标为(xi,yj )j(j=1,2,3,4,5,6,7,8,9,10),配送中心到各零售商的运费率是aj(j=1,2,3,4,5,6,7,8,9,10),在此处运费率均相等。
公式 jn1j jjj n 1j jw a /x w a x ∑∑==-=∑∑==-=n1j n1j jjjj jwa /y w a y29.88.13/45.1145.12.18.10.25.14.19.02.18.05.15.192.15.48.15.10.265.1124.1159.05.132.1158.095.13X ==+++++++++⨯+⨯+⨯+⨯+⨯+⨯+⨯+⨯+⨯+⨯=-69.68.13/3.925.12.18.10.25,14.19.02.18.05.15.172.148.180.2105.1114.1109.062.138.025.11Y ==+++++++++⨯+⨯+⨯+⨯+⨯+⨯+⨯+⨯+⨯+⨯=-所以,配送中心的坐标为(8.29,6.69)使用数值法对重心法所求得的坐标进行优化 公式()()2j d 2j d j nj j j j y y x xd ,d w a TC -+-==∑=令其偏倒数使0y T ,0x T dd =∂∂=∂∂成立的()**d d y ,x 即为所求的物流中心的最佳位置 其中∑∑==*=nj jjj n0j jjjjd d /wd /xw x αα ∑∑==*=nj jjj n0j jjjj d d /wd /yw y αα计算得到: 48.8X 1d = 95.6Y 1d =总运费α28.751T =,又因为T 1T <,继续迭代得到:62.8x 2d =,00.7y 2d = 总运费α18.752T =,又因为T 1T 2T <<,继续迭代得到:72.8x 3d =,02.7y 3d = 总运费α12.753T =,又因为T 1T 2T 3T <<<,继续迭代得到:79.8x 4d =,02.7y 4d = 总运费α09.754T =,又因为T 1T 2T 3T 4T <<<<,继续迭代得到:83.8x 5d =,01.7y 5d =总运费α07.755T =,又因为T 1T 2T 3T 4T 5T <<<<<,继续迭代得到:95.8x 6d =,07.7y 6d =总运费08.756T =,这是5T 6T >则说明95.8x 6d =,07.7y 6d =是最优解,即为配送中心的坐标。
二、改配送中心在地图上的标注结果经过相关计算可得其选址在坐标(8.95,7.07),在地图上表示出来: 图1-1配送中心的市交通井字型道路地图显示结果18 图1.1 城市交通井字型道路A B C配送中心Array第二章组织结构设计一、该物流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图由所给资料,依据配送中心的职能和目标,绘制了组织结构图2.1(一)按职责划分的岗位组织结构图2.1 配送中心组织结构图二、定义各部门职能(一)按职责划分的岗位设置及其职能1、配送中心主任:负责统筹管理配送中心内外事宜2、安全部经理:负责进出配送中心货物安全检查以及货物在配送中心内的安全;负责检查进出配送中心人员,排除不安全隐患;配送中心防护、防盗等安全工作的负责。
3、配送部经理:接到订单后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在货物出仓4、订单处理部经理:拣货,安排出货进货的订单,并发给配送部经理,对货物进行流水记录,并对货物的进出进行监督。
5、仓管人员:在入仓时按订单清点实物,进行货物验收,负责指导、监督装卸人员按标准进行堆放。
6、搬运人员:负责按要求进行产品搬运装卸7、运送人员:负责对货物进行运送。
第三章作业流程设计一、配送中心各作业区流程图配送中心一般作业流1、进货区:2、储存区:34、发货区:7、配送中心内部区域结构(1)入库暂存检验区、出库暂存区主要负责商品的进货核单、验收、商品的保存、托盘的整理、组盘及托盘的打包等作业;(2)宽通道货架区宽通道货架区分为3个存放区,分别为家电存放区、办公用品存放区、日用化工用品存放区;中央通道为6米、巷道宽为3。
2米,货架采用横梁式货架,每层高1.5米,共六层。
1~3层为出库拣选区,4~6层为存货区,使用高位拣选车厢下补货。
(3)搬运装卸设备搬运装卸设备为高位拣选车8台,叉车5台,托盘搬运车10台。
(4)批量商品平置区批量商品平置区以托盘堆码垛和单品码垛的方式存放库存,家电的洗衣机、冰箱等;垛与垛之间的通道宽度为6米,装卸搬运设备为2台电动平衡叉车入出库作业。
(5)包装加工区行业物流需要更多的流通加工任务,如贴标签、贴价签、更换包装,促销礼品包装等。
(6)阁楼存货区阁楼存货区主要存放小件物品、采用重力货架,货架分为三层,采用电子标签系统,以利提高效率,降低拣选差错率。
配送中心内部结构图第四章总体布局规划一、依据SLP分析方法,定义本中心职能部门该配送本中心区域的逻辑条件(一)SLP的简介系统布置设计(SLP)是一种条理性很强、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关系密切程度分析相结合、求得合理布置的技术,因此在布置设计领域获得及其广泛的运用。
传统的系统布置设置SLP法将研究设施布局问题的依据和切入点归纳为P-产品、Q-产-量、R-工艺过程、S-辅助部门、T-时间5个基本要素。
采用SLP法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的首要工作是对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分析,包括物流和非物流的相互关系,经过综合得到作业单位相互关系表。
然后,根据相互关系表中作业单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决定各作业单位之间距离的远近,安排各作业单位的位置,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将各作业单位实际占地面积与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结合起来,形成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通过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的修正和调整,得到数个可行的布置方案,然后采用加权因素对各方案进行评价择优,并对每个因素进行量化,以得分更多的布置方案组委最佳布置方案。
(二)SLP的设计程序模式图,如图所示:(三)配送本中心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对应关系的逻辑条件一般在系统布置设计时,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规划的要求收集物流对象P、物流量Q、物流作业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物流作业技术水平T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同时要对这些基本要素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作业单元进行划分,得到最佳的作业单元划分方案。
在此案例中,配送中心按作业分区包括以下单元:入库暂存检验区、出库暂存区;分拣区、加工区、理货区;批量平面存置区、宽通道存货区、阁楼货架区、冷冻存储区、冷藏存储区等;办公区;消防设施存放区;满足叉车运作的基本通道。
二、确定各职能部门和区域的关系,并进行作业对关系分析通过上一步的分析可以知道该配送中心主要的职能部门有入库暂存检验区、出库暂存区;分拣区、理货区;批量平面存置区、宽通道存货区、阁楼货架区、冷冻存储区、冷藏存储区等;办公区;消防设施存放区;满足叉车运作的基本通道。
由配送中心的规划可以大致分为入库区、存储区、包装加工区、设备存储与办公区等极大区域。
其中入库区可以包括入库暂存检验区、分拣区、加工区、理货区;储存区有批量平面存置区、宽通道存货区、阁楼货架区、冷冻存储区、冷藏存货区等。
三、以各作业流程设计为基础,应用网格坐标法,进行布局分析和调整,绘制配送中心的平面布置图(一)配送中心物流量从至表物流系统分析是指从对象系统整体最优出发,在优先系统目标,确定系统准则的基础上,根据物流的目标要求,分析构成系统各级子系统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以及系统同环境的相互影响,寻求实现系统目标的最佳途径。
物流系统分析时要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的目的、功能、结构、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研究,收集、比较、分析和处理有关数据,建立若干个拟定方案,比较和评价物流结果,寻求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方案,为决策者最后抉择提供科学依据。
系统分析首先要对现有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包括调查现有系统的工作方法、业务流程、信息数量和频率、各业务部门之间的相互联系,在对现有系统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信息的状态作详细调查基础上,分析现有系统的优缺点,并了解其功能。
物流分析包括确定物料在生产过程中每个必须的工序之间移动的最有效顺序及其移动的强度和数量。
当产品品种很多,产量很小且零件,物料数量又很大时,可以用从至表来表示各作业单位之间的物料移动方向和物流量,本配送中心物流从至表所示:入 理 补 常 低 阁 批 拣 加 出 退库 货 货 温 温 楼 量 货 工 库 货 检 区 区 区 区 区 区 区 区 检验 处理 验 (2) (3) (4) (5) (6) (7) (8) (9) 区 区 区 (10)(11)(1)入库检验区(1) 理货区(2) 补货区(3) 常温区 (4)低温区(5) 阁楼区(6) 批量区(7) 拣货区(8) 加工区(9) 出库检验区(10) 退货处理区(11)至 从2051 8 210 5 2 23 15 1 152表3-2 从至表(二)物流强度等级划分由于直接分析大量物流数据比较困难且没有必要,SLP中将物流强度转化为五个等级,分别用符号A、E、I、O、U来表示,其物流强度逐渐减小,对应着超高物流强度、特高物流强度、较大物流强度、一般物流强度和可忽略搬运五种物流强度。
作业单位对或称为物流路线的物流强度等级,应按物流路线比例或承担的物流量比例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