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第五章 跨国公司 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跨国公司 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跨国公司一、填空题1.跨国经营指数(TNI)是、和这三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指数值越高说明该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程度。

2.跨国公司职能一体化战略演变经历了、和三个阶段的演变。

3.跨国公司地域一体化战略演变经历了、和三个阶段的演变。

4.跨国公司全球性组织结构主要有、、和等几种形式。

5.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向着、和方向发展。

二、选择题1.最保守的观点认为,在()个国家或地区以上拥有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分支机构才算是跨国公司。

A 2个B 3个C 5个D 6个2.子公司完全复制母公司价值链的战略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简单一体化战略 D复合一体化战略3.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区域战略 D全球战略4.在任何地方营运的任一子公司都可以独自地与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简单一体化战略 D复合一体化战略5.职能一体化战略最高级的形式是()。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简单一体化战略 D复合一体化战略三、是非题1.凡是在2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拥有分支机构的企业就是跨国公司。

()2.规模越大的跨国公司其国际化经营程度就越高。

()3.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数量急遽增长,跨国公司的集中化程度也随着降低。

()4.跨国购并是推动跨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的重要原因。

()5.根据价值链原理,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是根据价值链上各环节要素配置的要求,匹配全球区位优势,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四、名词解释1.跨国公司2.价值链3.职能一体化战略4.跨国经营指数5.网络分布指数6.世界经济一体化五、简答题1.简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发展的主要特点。

2.简述跨国公司职能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变。

3.简述跨国公司地域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演变。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

第5章  习题与思考题和答案
C.A=C : C=B : B=AD.A=(A+B)/2 : B=(A – B)/2
4.下段程序执行的输出结果是。
S=0:T=0:U=0
For i=1 To 3
For j=1 To i
For K=j To 3
S=S+1
Next K
T=T+1
Next j
U=U+1
Next i
Print S;T;U
A.3 6 14B.14 63C.14 3 6D.16 4 3
Next j
If j>Int (Sqr(n-m))ThenPrint n,m,n-m
EndIf
Next m
Next n
EndSub

(1)编程序计算:1!+3!+5!+….+11!
(2)输入两个正整数m和n,求其最大公约数a和最小公倍数b,计算最大公约数a的方法如下:先算出m/n余数r,若r等于0,则n为最大公约数;若r不为0,则把原来的n值作为新的m值,把原来的r值作为新的n值,继续运算。这样辗转相除,直到r为0,此时的n值为最大公约数a,最小公倍数则可用原始m与n值的积除以最大公约数求得。
Private Sub Form_click()
Dim k,a,b as integer
a=20
b=2
k=2
Do While k<=a
b=b*2
k=k+5
Loop
Print b
End Sub
5.写出以下程序在单击命令按钮后的输出结果。
Private Sub Form_click()
k=0
fori=1 to 5
If n <= 0 Or m <= 0 Then

固体物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固体物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电子从外场力获得的能量又都输送给了晶格时, 电子的有效质量 m* 变 为 . 此时电子的加速度
a= 1 F =0
m*
,
即电子的平均速度是一常量. 或者说, 此时外场力与晶格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11. 万尼尔函数可用孤立原子波函数来近似的根据是什么?
[解答] 由本教科书的(5.53)式可知, 万尼尔函数可表示为
m* = 1 m 1 + 2Tn
Vn <1.
10. 电子的有效质量 m* 变为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解答] 仍然从能量的角度讨论之. 电子能量的变化
(dE)外场力对电子作的功 = (dE)外场力对电子作的功 + (dE)晶格对电子作的功
m*
m
m
=
1 m
(dE ) 外场力对电子作的功
− (dE)电子对晶格作的功
i 2 nx
V (x) = Vne a
n
中, 指数函数的形式是由什么条件决定的?
[解答] 周期势函数 V(x) 付里叶级数的通式为
上式必须满足势场的周期性, 即
V (x) = Vneinx
n
显然
V (x + a) = Vnein (x+a) = Vneinx (eina ) = V (x) = Vneinx
Es (k)
=
E
at s
− Cs

Js
e ik Rn
n
即是例证. 其中孤立原子中电子的能量 Esat 是主项, 是一负值, − Cs和 − J s 是小量, 也是负 值. 13. 紧束缚模型下, 内层电子的能带与外层电子的能带相比较, 哪一个宽? 为什么?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厦门大学中文系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厦门大学中文系

【练习与思考】一、填空题1、就语法单位而言,()是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语法研究的下限;而()是最大的语言单位,是语法研究的上限。

2、根据形位的活动情况可以将形位分为()和();根据组成形位的音位是否连在一起,可以把形位分为()和()。

3、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位组合而成的词叫(),根据构词特点,它又可分为()和()两类。

4、附加形位根据它们在词中出现的位置又可分为()()()和()。

5、一个词位除去只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形位即(),剩下的部分是词干。

如英语discoverers一词的词干是(),其中,词干部分包含词根(),前缀(),后缀()。

6、根据词组的整体功能和成分功能之间的关系,可将词组分为()、()两种。

7、通过改变词的重音位置来构成不同的语法形式的方法叫(),这种语法手段属于()。

8、从语法结构角度分类,一般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四种类型,汉语属于()。

9、人称是()的语法范畴,它表示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

10、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单位是()。

二、分析题1、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形态变化所表示的语法范畴。

She gives me some pictures。

2、分析下列词位的构造。

三、名词解释1、语法2、词法3、句法4、形位5、形位变体6、自由形位7、粘着形位8、词位9、构形法10、构词法11、词组12、句子13、词根形位14、附加形位15、后缀16、中缀17、词尾18、词干19、语法意义20、语法形式21、语法手段22、综合性手段23、分析性手段24、形态25、内部屈折、26、异根法27、附加法28、零形态29、语法范畴30、句法关系31、句法结构32、句型四、思考题1、什么是语法?语法的主要性质特征是什么?2、词法和句法有何联系与区别?3、形位与词位有何区别?4、词位和词组的区别是什么?5、词组和句子有哪些差别?6、什么是词根形位?什么是附加形位?后缀与词尾有什么区别?7、构词法和构形法有什么区别?8、常见的语法手段有哪些?9、根据词的形态特点(语法形式),可把语言大致分成几类?10、举例说明什么是语法范畴?11、词类的划分标准主要有哪些?12、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是什么关系?13、主要的句法结构类型有哪些?14、句法结构对词形式的制约大致有哪几种情况?15、常见的句子扩展与变换手段有哪些?16、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是什么?17、直接成分分析法与传统句子分析法相比,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讨论题1、汉语中的第三人称单数“他/她/它”是不是性的语法范畴?2、现代汉语的“们”算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数范畴?3、以前我们学习英语语法时,所说的“现在进行时”是否妥当?4、汉语中的人称代词“它、他、她”是否属于人称范畴?参考答案(解题要点):一、填空题1、形位、句子2、自由形位、粘着形位;连续性形位、非连续性形3、合成词、复合词、派生词4、前缀、中缀、后缀、词尾5、词尾、discoverer、cover、dis、er6、内心结构或向心结构、外向结构或离心结构7、量位、综合性手段8、孤立语、屈折语、粘着语、多式综合语;孤立语9、动词10、词二、分析题1、She gives me some pictures。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组合逻辑电路1.写出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信号逻辑表达式,并说明其功能。

(a)(b)解:(a)Y1ABC(判奇功能: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Y2AB(AB)CABACBC(多数通过功能:输出与输入多数一致)(b)Y1(AB)A(AB)BABAB(同或功能:相同为1,否则为0)2.分析如图所示电路的逻辑功能(a)(b)(c)解:(a)Y1ABAB(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011(b)Y2(((AA)A)A)(判奇电路:1的个数为奇数时输出为1)0123YAM00(c)Y1 A M1(M=0时,源码输出;M=1时,反码输出)YAM233.用与非门设计实现下列功能的组合逻辑电路。

(1)实现4变量一致电路。

(2)四变量的多数表决电路解:(1)1)定变量列真值表:ABCDYABCDY0000110000000101001000100101000011010110010*******010*******011001110001110111112)列函数表达式:YABCDABC D ABCDABCD3)用与非门组电路(2)输入变量A、B、C、D,有3个或3个以上为1时输出为1,输人为其他状态时输出为0。

1)列真值表2)些表达式3)用与非门组电路4.有一水箱由大、小两台水泵ML和Ms供水,如图所示。

水箱中设置了3个水位检测元件A、B、C,如图(a)所示。

水面低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高电平;水面高于检测元件时,检测元件给出低电平。

现要求当水位超过C点时水泵停止工作;水位低于C点而高于B点时Ms单独工作;水位低于B点而高于A点时ML单独工作;水位低于A点时ML和Ms同时工作。

试用门电路设计一个控制两台水泵的逻辑电路,要求电路尽量简单。

解:(1)根据要求列真值表(b)(b)(a)(2)真值表中×对应的输入项为约束项,利用卡诺图化简(c)(d)(c)(d)(e)得:MABCsMBL(ML、M S的1状态表示工作,0状态表示停止)(3)画逻辑图(e)5.某医院有—、二、三、四号病室4间,每室设有呼叫按钮,同时在护士值班室内对应地装有一号、二号、三号、四号4个指示灯。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MCS-51有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优先级由软件填写特殊功能寄存器 IP 加以选择。

2、外中断请求标志位是 IE0 和 IE1 。

3、 RETI 指令以及任何访问 IE 和 IP 寄存器的指令执行过后,CPU不能马上响应中断。

4、8051单片机响应中断后,产生长调用指令LCALL,执行该指令的过程包括:首先把 PC的内容压入堆栈,以进行断点保护,然后把长调用指令的16位地址送 PC ,使程序执行转向程序存储器中的中断地址区。

二、选择题:1、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至少应有一条( D )。

A、传送指令B、转移指令C、加法指令D、中断返回指令2、要使MCS-51能够响应定时器T1中断,串行接口中断,它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的内容应是( A )。

A、 98HB、 84HC、 42HD、 22H3、MCS-51响应中断时,下列哪种操作不会发生( A )A、保护现场B、保护PCC、找到中断入口D、保护PC转入中断入口4、MCS-51中断源有( A )A、 5个B、 2个C、 3个D、6个5、计算机在使用中断方式与外界交换信息时,保护现场的工作应该是( C )A、由CPU自动完成B、在中断响应中完成C、应由中断服务程序完成D、在主程序中完成6、MCS-51的中断允许触发器内容为83H,CPU将响应的中断请求是( D )。

A、 INT0,INT1B、 T0,T1C、 T1,串行接口D、 INT0,T07、若MCS-51中断源都编程为同级,当它们同时申请中断时,CPU首先响应( B )。

A、 INT1B、 INT0C、 T1D、T08、当CPU响应串行接口中断时,程序应转到( C )。

A、 0003HB、 0013HC、 0023HD、 0033H9、执行MOV IE,#03H后,MCS-51将响应的中断是( D )。

A、 1个B、 2个C、 3个D、0个10、外部中断1固定对应的中断入口地址为( C )。

第五章 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

第五章 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

第五章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第五章固定资产习题及其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项目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是( )。

A.经营租入固定资产B.固定资产日常修理C.特殊行业的弃置费用D.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正确答案】C【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固定资产的确认【答案解析】经营租入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的资产;固定资产的日常修理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特殊行业的弃置费用,应按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支付的租金,不会引起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

2.甲企业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设备,取得的增值税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3400元,支付的运输费为500元,设备安装时领用工程用材料价值600元(不含税),购进该批工程用材料的增值税为102元,设备安装时支付有关人员工资1000元。

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 )元。

A.25602B.22100C.40000D.23502【正确答案】B【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答案解析】该固定资产的成本=20000+500+600+1000=22100(元)3.甲公司购入设备安装某生产线,该设备购买价格为50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0万元,支付保险、装卸费用50万元。

该生产线安装期间,领用生产用原材料的实际成本为200万元,发生安装工人工资等费用60万元。

该原材料的增值税负担率为17%。

假定该生产线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其入账价值为( ) 万元。

A.6160B.5960C.5310D.6194【正确答案】C【知识点】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答案解析】入账价值=5000+50+200+60=5310(万元)。

4.甲公司属于核电站发电企业,2009年1月1日正式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一座核电站核设施,全部成本为2000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0年。

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应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

2009年1月1日预计50年后该核电站核设施在弃置时,将发生弃置费用20000万元,且金额较大。

第5章 正统交流电习题与答案

第5章 正统交流电习题与答案

第5章 正统交流电一、填空题1.正弦交流电在0.1s 时间内变化了5周,那么它的周期等于 0.02s ,频率等于 50Hz 。

2.我国民用交流电压的频率为 50 Hz ,有效值为 220V 。

3.一个电热器接在10V 的直流电源上,产生一定的热功率,把它接到交流电源上,使产生的热功率是直流时相等,则交流电压的最大值是14.14V 。

4.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是 最大值 、 频率 、 初相位 。

5.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流i =10sin (100πt +3π)A ,则其有效值为 7.07A ,频率为 50Hz ,初相位为 3π。

6.已知一正弦交流电流最大值是50A ,频率为50Hz ,初相位为1200,则其解析式为i =50sin (100πt +1200)A 。

7.旋转矢量在纵轴上的投影,就是该正弦量的瞬时 值。

8.已知交流电压的解析式:u 1=102sin(100πt -900) V,,u 2=10sin(100πt +900) V ,则它们之间的相位关系是 反相 。

9.若正弦交流电在t=0时的瞬时值为2A ,其初相为π/6,则它的有效值为 2.828 A 。

10.已知某正弦交流电流在t=0时,瞬时值为0.5 A ,电流初相位为300,则这个电流的有效值为 7.07A 。

11.电容器和电阻器都是构成电路的基本元件,但它们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却是不同的,从能量上来看,电容器是一种 储能 元件,而电阻器则是 耗能 元件。

12.当R=2欧的电阻通入交流电,已知交流电流的表达式为i =4sin(314t-450)A ,则电阻上消耗的功率是16W 。

13.在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感两端的电压 超前 电流2π,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容两端的电压 滞后 电流2π。

14.纯电感交流电路中,电感两端电压为u =2sin(100πt+6π)V ,L =10 mH ,瞬时功率最大值为 0.318 var ,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功率为 0 W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五章习题及答案第5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D.是否承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劳动对象B.劳动者技能的高低C.生产工具D.产品的质量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B.资本主义法律制度C.资本主义政党制度D.资本主义国家制度4.“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实,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

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

”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 65)()A.社会发展是自发的B.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C.社会发展有客观规律D.社会规律同自然过程的规律是相通的5.“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6.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政治法律思想B.道德规范C.文学艺术D.哲学思想7.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5)()A.产品的分配关系B.产品的交换关系C.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人们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道德、语言学、政治思想B.政治法律思想、文学、逻辑C.哲学、艺术、宗教D.自然科学、形式逻辑、语言学9.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思想关系D.法律关系10.社会规律的特点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65)()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B.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C.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11.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A.社会生产B.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C.从事生产活动的人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2.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意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85)()A.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思想B.执政党的指导思想C.人民群众的思想D.统治阶级的思想13.社会意识就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 7)()A.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B.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C.人民群众的意识D.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14.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 75)()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D.它具有历史继承性15.“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

C语言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C语言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int n=2,k=0;while(k++&&n++>2);printf("%d %d\n",k,n);}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0 2 B)1 3 C)5 7 D)1 22)有以下程序:main(){ int k=5;while(--k) printf("%d",k-=3);printf("\n");}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1 B)2 C)4 D)死循环3)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main(){int y=10;while(y--);printf(”y=%d\n”,y);}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y=0 B)y= -1 C)y=1 D)while构成无限循环4) 若变量已正确定义,有以下程序段i=0;do printf("%d,",i);while(i++);printf("%d\n",i)其输出结果是A)0,0 B)0,1 C)1,1 D)程序进入无限循环5)有以下程序:main(){ int i;for(i=1;i<=40;i++){ if(i++%5==0)if(++i%8==0) printf("%d",i); }printf("\n");}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5 B)24 C)32 D)406) 有以下程序#includes <stdio.h>main(){ int a=1,b=2;for(;a<8;a++) {b+=a; a+=2;}printf ("%d,%d\n",a,b);}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9,18 (B)8,11 (C)7,11 (D)10,147) 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main(){int y=9;for( ; y>0;y--)if(y%3= =0) printf("%d",--y);}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741 B)963 C)852 D)8754218) 一下程序段中的变量已正确定义for(i=0;i<4;i++,j++)for(k=1;k<3;k++); printf("*");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A)******** B)**** C)** D)*9) 有以下程序#iinclude <stdio.h>main(){ int i,j;for(i=3; i>=1; i--){ for (j=1;j<=2;j++) printf(“%d”,i+j);printf(“\n”);}}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 2 3 4 B) 4 3 2 C) 2 3 D) 4 53 4 5 5 4 3 3 4 3 44 5 2 3 答案:D 10)有以下程序main(){int i,j;for(i=1;i<4;i++){for(j=i;j<4;j++) printf(“%d*%d=%d “,i,j,i*j);printf(“\n”);}}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 1*1=1 1*2=2 1*3=3 B) 1*1=1 1*2=2 1*3=32*1=2 2*2=4 2*2=4 2*3=63*1=3 3*3=9C) 1*1=1 D) 1*1=11*2=2 2*2=4 2*1=2 2*2=41*3=3 2*3=6 3*3=9 3*1=3 3*2=6 3*3=911) 有以下程序#include<stdio.h>main(){int i,j,m=55;for(i=1;i<=3;i++)for(j=3;j<=i;j++) m=m%j;printf("%d\n",m);}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0 B)1 C)2 D)312)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int i=5;do{ if (i%3= =1)if (i%5= =2){printf(“*%d”,i); break; }i++;}while(i!=0);printf(“\n”);}程序的运行结果是A)*7 B)*3*5 C) *5 D)*2*6 答案:A13) 有以下程序#include <stdio.h>main(){ int c=0,k;for(k=1;k<3;k++)switch(k){ default:c+=k;case 2:c++;break;case 4:c+=2;break;}printf("%d\n",c);}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3 B)5 C)7 D)914) 设变量已正确定义,以下不能统计出一行中输入字符个数(不包含回车符)的程序段是A)n=0;while((ch=getchar())!='\n')n++;B)n=0;while(getchar()!='\n')n++;C)for(n=0;getchar()!='\n';n++);D)n=0;for(ch=getchar();ch!='\n';n++);15)有以下程序#includemain(){int a=1,b=2;while(a<6){b+=a;a+=2;b%二10;}printf(”%d,%d\n”,a,b);}程序运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5,11 B)7,1 C)7,11 D)6,116) 要求通过while循环不断读入字符,当读入字母N时结束循环。

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中学生的情绪管理一、理论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是人各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

A.情绪B.情感C.心情D.态度2.()是指人或动物面对现实的或想象中的危险、自己厌恶的事物等产生的处于惊慌与紧急的状态。

A.快乐B.愤怒C.恐惧D.悲哀3.小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的()。

A.外部表现B.主观体验C.生理唤醒D.认知活动4.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B.焦虑C.恐惧D.悲哀5.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经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心境C.应激6.“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B.理智C.应激D.激情7.“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影响所致。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8.()是一种猛烈、迅疾和短暂的情绪,类似于平时说的激动。

A.快乐B.应激C.心境D.激情9.狂喜、恐惧的情绪状态属于()。

A.激情B.热情C.应激D.心境10.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应激B.心境C.激情D.热情11.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B.激情C.应激12.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效能感13.求知欲属于()。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应激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热情15.当同学们获悉本班取得学校合唱比赛第一名的成绩时欣喜若狂。

他们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6.当人们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

这种情况属于()。

A.激情B.应激C.快乐D.心境17.()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具有8~11种基本情绪,它们是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自罪感。

第5章 习题及答案

第5章 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画图说明下列语句所分配的存储器空间及初始化的数据值。

难度:2(1) BYTE_VAR DB ‘BYTE’,12,-12H ,3 DUP(0,2 DUP(1,2),7) (2) WORD_VAR DW 3 DUP(0,1,2),7,-5,’BY’,’TE’,256H 答:(1) (2)07H BYTE_V AR 42H WORD_V AR 00H 00H 59H 00H FBH 54H 01H FFH 45H 00H 59H 0CH 02H 42H EEH 00H 45H 00H 00H 54H 01H 00H 56H 02H 01H 02H 01H 00H 02H 02H 07H 00H 00H 00H 01H 00H 02H 01H 01H 00H 02H 02H 07H 00H 00H 00H 01H 00H 02H 01H 01H 00H 02H 02H07H00H2、假设程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 PARTNO DW ?PNAME DB 16 DUP(?) COUNT DD ? PLENTH EQU $- PARTNO 问:PLENTH 的值为多少?他表示什么意义? 答:PLENTH 的值为22,它表示当前已分配单元空间。

《微型计算机原理》第5章习题与解答3、有符号定义语句如下:难度:2BUF DB 1,2,3,’123’EBUF DB 0L EQU EBUF-BUF问:L的值是多少?答:L的值为6;4、假设成序中的数据定义如下:难度:2LNAME DB 30 DUP(?)ADDRESS DB 30 DUP(?)CITY DB 15 DUP(?)CODE_LIST DB 1,7,8,3,2(1)用一条MOV指令将LNAME的偏移地址存入BX。

(2)用一条指令将CODE_LIST的头两个字节的内容放入SI。

(3)写一条伪指令定义符使CODE_LENGTH的值等于 CODE_LIST域的实际长度。

第5章-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第5章-经营决策分析习题
D.单位的产品总成本为400元
三、判断题
1、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
2、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保险费属于该产品的专属成本()
3、差量分析法一般仅适用于两个方案之间的比较()
4、如果一项资产只能用于某一职能,则不会产生机会成本()
5、机会成本是一项实际指出,应登记入账()
6、在任何情况下,边际成本都与变动成本一致()
要求:(1)分别计算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和成本加成率指标;
(2)分别计算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和成本成定价法确定目标售价。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DBAAB
6-10 CCAAC
11-14BCDC
二、多选题
1、ABCD
(4)条件同(3),但企业也可以采纳用剩余生产能力自制15000个零件甲,其余全部外购的方式。
3、某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零件甲的年需要量不确定。企业可以选择外购或自制该零件:其中自制零件方案需增添专业设备两台,每台价值100000元,使用期限5年,假定没有残值,按直线法进行折旧,每年为40000元,另外单位变动成本为58元;外购单价为60元。要求:判断该厂应自制还是外购零甲。
7、沉没成本是现在发生的,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
8、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或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考虑()
四、计算题
1、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项目
A
B
C
合计
销售量
1000
1200
1800
单位售价
900
700
500
单位变动成本
700
580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设备管理1.试说明设备控制器的组成。

答:由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与I/O逻辑组成。

2.为了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间的通信,设备控制器应具备哪些功能?答:接收和识别命令;数据交换;标识和报告设备状态;地址识别;数据缓冲;差错控制。

3.什么是字节多路通道?什么是数组选择通道和数组多路通道?答:(1)字节多路通道。

按字节交叉方式工作的通道。

通常含有许多非分配型子通道,数量从几十到数百个,每个子通道连接一台I/O 设备,控制其I/O 操作。

子通道按时间片轮转方式共享主通道。

(2)数组选择通道。

按数组方式传送数据,传输速率很高,每次只允许一个设备数据。

(3)数组多路通道。

将数组选择通道传输速率高和字节多路通道的各子通道分时并行操作的优点结合而成。

含有多个非分配型子通道,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和通道利用率。

4.如何解决因通道不足而产生的瓶颈问题?答: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设备到主机间的通路而不增加通道,把一个设备连到多个控制器上,控制器又连到多个通道上,这种多通路方式解决了“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可靠性,个别通道或控制器的故障不会使设备和存储器之间没有通路。

5.试对VESA 及PCI两种总线进行比较。

答:VESA总线的设计思想是以低价占领市场。

总线带宽32位,最高传输速率132Mb/s。

广泛用于486微机。

缺点是能连接的设备数仅为2~4 台,控制器中无缓冲,难于适应处理器速度的提高,不支持Pentium机。

PCI总线在CPU和外设间插入了复杂的管理层,协调数据传输和提供一致接口。

管理层中配有数据缓冲,放大了线路的驱动能力,最多支持10种外设,支持高时钟频率的CPU运行,最大传输速率132Mb/s。

可连接ISA、EISA 等传统总线,又支持Pentium的64位系统,是基于奔腾等新一代微处理器而发展的总线。

6.试说明推动I/O控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推动I/O 控制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于尽量减少主机对I/O 控制的干预,把主机从繁杂的I/O控制事务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其数据处理任务。

第5章习题及解答

第5章习题及解答

习题5.1 请根据图P5.1所示的状态表画出相应的状态图,其中X 为外部输入信号,Z 为外部输出信号,A 、B 、C 、D 是时序电路的四种状态。

A B C DD/1D/1D/1B/1Q n+1/Z Q nXB/0C/0A/0C/001 A B C DD/0C/0B/0B/1Q n+1/Z Q nXB/0B/0C/0C/001图P5.1 图P5.2题5.1 解:图 题解5.15.3 在图5.4所示RS 锁存器中,已知S 和R 端的波形如图P5.3所示,试画出Q 和Q 对应的输出波形。

R S图P5.3题5.3 解:5.5 在图5.10所示的门控D 锁存器中,已知C 和D 端的波形如图P5.5所示,试画出Q 和Q 对应的输出波形。

图P5.5题5.5 解:图 题解5.55.7 已知主从RS 触发器的逻辑符号和CLK 、S 、R 端的波形如图P5.7所示,试画出Q 端对应的波形(设触发器的初始状态为0)。

(a)CLK S R(b)图P5.7题5.7 解:CLK S R Q5.9 图P5.9为由两个门控RS 锁存器构成的某种主从结构触发器,试分析该触发器逻辑功能,要求:(1)列出特性表; (2)写出特性方程; (3)画出状态转换图; (4)画出状态转换图。

图 题解5.9题5.9 解:(1)特性表为:(2) 特性方程为:1n nnQXQ YQ +=+(3) 状态转换图为:X=1X=0Y=X=Y=1X=×Y=0图 题解5.9(3)(4)该电路是一个下降边沿有效的主从JK 触发器。

5.11 在图P5.11(a )中,FF 1和FF 2均为负边沿型触发器,试根据P5.11(b )所示CLK 和X 信号波形,画出Q 1、Q 2的波形(设FF 1、FF 2的初始状态均为0)。

(a)X(b)CLK图P5.11题5.11 解:CLK X Q 1Q 2图 题解5.115.13 试画出图P5.13所示电路在连续三个CLK 信号作用下Q 1及Q 2端的输出波形(设各触发器的初始状态均为0)。

0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

05章平均指标与变异度指标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平均指标1、权数的实质是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

()2、在算术平均数中,若每个变量值减去一个任意常数a,等于平均数减去该数a。

()3、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4、各个变量值与任意一个常数的离差之和可以大于0,可以小于0,当然也可以等于0。

()5、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0。

()6、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可以等于0。

()7、各个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的平方之和为最小。

()8、已知一组数列的方差为9,离散系数为30%,则其平均数等于30o()9、交替标志的平均数等于Po()10、对同一数列,同时计算平均差和标准差,两者数值必然相等。

()11、平均差和标准差都表示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的平均距离。

()12、某分布数列的偏态系数为0.25,说明它的分布曲线为左偏。

()1、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

c集中趋势c离中趋势c长期趋势‘基本趋势2、下列指标中,不属于平均数的是()。

c某省人均粮食产量‘某省人均粮食消费量‘某企业职工的人均工资收入c某企业工人劳动生产率3、影响简单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是()变量的大小变量值的大小变量个数的多少权数的大小4、一组变量数列在未分组时,直接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与先分组为组距数列,然后再用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两种计算结果()。

「一定相等c一定不相等c在某些情况下相等c在大多数情况下相等5、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c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最大c受各组次数影响最大「受各组权数比重影响最大「受各组标志值与各组次数共同影响6、权数本身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取决于()。

’总体单位的多少<’权数的绝对数大小c权数所在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c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大小7、在变量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大的组权数较小时,加权算术平均数()。

'偏向于标志值较小的一方偏向于标志值较大的一方不受权数影响c上述说法都不对8、平均差的主要缺点是()。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5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参考答案3.给定一个单位立方体,一个顶点在(0,0,0),相对的另一个顶点在(1,1,1),过这两个顶点连接一条直线,将单位立方体绕该直线旋转θ角,试导出变换矩阵。

解答:需进行以下复合变换:⑴绕Z轴旋转-45。

角,变换矩阵为:/220 0T1= 2/20 00 1 00 0 1⑵绕Y轴旋转2)角,变换矩阵为:/30 30T2= 0 1 0 030 300 0 0 1⑶绕X轴旋转θ角,变换矩阵为:1 0 0 0T3= 0 cosθs i nθ00 -sinθc o sθ00 0 0 1⑷绕Y轴旋转2)角,变换矩阵为:/30 30T4= 0 1 0 030 300 0 0 1⑸绕Z 轴旋转45。

角,变换矩阵为:/2/20 0 T5= 2/20 0 0 0 1 00 0 0 1 故最后的变换矩阵为: T=T1T2T3T4T5=1/32/3cos θ+ 1/3/3s i n1/3c o s θθ+- 1/3/3s i n 1/3c o s θθ-- 0 1/33sin 1/3cos θθ-- 1/32/3c o s θ+ 1/3/3s i n1/3c o s θθ+- 01/33sin 1/3cos θθ+- 1/3/3s i n1/3c o s θθ-- 1/32/3c o s θ+ 00 0 0 1 6.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正等轴测和正二测图。

同上类似,只是变换矩阵改为T 正等=0.70700.40800.70700.4080000.816001-⎡⎤⎢⎥--⎢⎥⎢⎥⎢⎥⎣⎦和T 正二=⎥⎥⎥⎥⎦⎤⎢⎢⎢⎢⎣⎡---1000943.0000312.00354.00118.00935.07.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斜等测和斜二测投影图。

同上类似,变换矩阵改为:T 斜等=⎥⎥⎥⎥⎦⎤⎢⎢⎢⎢⎣⎡-1001000707.00707.00001T斜二=⎥⎥⎥⎥⎦⎤⎢⎢⎢⎢⎣⎡-1001000354.00354.000018.编程绘制第5题中三棱锥的立体一点、二点和三点透视图。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 习题及答案1. 色谱柱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何种类型物质的分析?答: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超临界色谱和高效毛细管电色谱。

气相色谱适用于沸点低于400℃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气体的分离分析。

液相色谱适用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及具有生理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

薄层色谱是简单的经典色谱方法。

超临界色谱主要用于分离高沸点大分子试样。

高效毛细管电色谱适合从无机离子到生物大分子,从荷电粒子到中性分子的分离分析。

2. 速率理论阐明了什么问题?速率方程式中的各项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答:速率理论将塔板理论中的塔板高度概念与组分在两相中的扩散和传质联系起来,指出分离过程中峰展宽的原因是由于有限的传质速率和传质阻力的存在所引起的动力学效应的影响所致。

u C u BA H ⋅++=A :涡流扩散项;uB:分子扩散项;u C ⋅:传质阻力项。

3. 根据速率理论,可从哪几个方面来提高柱效?答:减小固定相颗粒粒度,选择摩尔质量小的气体作载气,降低传质阻力。

4. 色谱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因素分别由那两个参数表现出来?两个色谱峰的保留时间相差较大,就一定分离完全了吗? 答:保留时间和峰宽;不一定。

5. 某物质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为65 s , 半峰宽为5.5 s 。

若柱长为3 m , 则该柱子的理论塔板数为多少? 答:774)5.55.6(54.5)(54.5222/1=⨯==Y t n R6. 计算当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比为1.05时,柱的有效塔板高度为0.1 mm 时,需要多长的色谱柱才能将两组分完全分离? 答:先求7. 某试样中,难分离物质对应的调整保留时间分别为40 s 和45 s , 填充柱的塔板高度近似为1 mm 。

假设两者的峰底宽度相等,若要完全分离(R=1.5),柱长应为多少?答:8. 某一气相色谱柱,速率方程中A 、B 、和C 的值分别是0.08 cm , 0.36 cm 2·s -1和4.3×10-2 s ,计算最佳线速度和最小塔板高度。

《土力学》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

《土力学》第五章练习题及答案第5章土的压缩性一、填空题1.压缩系数a1-2数值越大,土的压缩性越,a1-2≥的土为高压缩性土。

2.考虑土层的应力历史,填方路段的地基土的超固结比比1 ,挖方路段的地基土超固结比比1 。

3.压缩系数越小,土的压缩性越,压缩模量越小,土的压缩性越。

4.土的压缩模量是土在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土的变形模量是土在条件下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二、名词解释1. 土的压缩性2.先期固结压力3.超固结比4.欠固结土三、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压缩性指标中,数值越大,压缩性越小的指标是:(A)压缩系数(B)压缩指数(C)压缩模量(D)孔隙比您的选项()2.两个性质相同的土样,现场载荷试验得到变形模量E0和室内压缩试验得到压缩模量E S之间存在的相对关系是:(A)E0=E S(B)E0>E S(C)E0≥E S(D)E0<E S您的选项()3.土体压缩变形的实质是:(A)土中水的压缩(B)土中气的压缩(C)土粒的压缩(D)孔隙体积的减小您的选项()4.对于某一种特定的土来说,压缩系数a1-2大小:(A)是常数(B)随竖向压力p增大而曲线增大(C)随竖向压力p增大而曲线减小(D)随竖向压力p增大而线性减小您的选项()5.当土为超固结状态时,其先期固结压力pC与目前土的上覆压力p1=γh的关系为:(A)pC>p1(B)pC<p1(C)pC=p1(D)pC=0您的选项()6.根据超固结比OCR,可将沉积土层分类,当OCR <1时,土层属于:(A)超固结土(B)欠固结土(C)老固结土(D)正常固结土您的选项()7.对某土体进行室内压缩试验,当法向应力p1=100kPa时,测得孔隙比e1=0.62,当法向应力p2=200kPa时,测得孔隙比e2=0.58,该土样的压缩系数a1-2、压缩模量E S1-2分别为:(A) 0.4MPa-1、4.05MPa(B)-0.4MPa-1、4.05MPa(C) 0.4MPa-1、3.95MPa(D)-0.4MPa-1、3.95MPa您的选项()8.三个同一种类的土样,如果重度 相同,含水量w不同,w甲>w乙>w丙,则三个土样的压缩性大小满足的关系为:(A)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丙<乙您的选项()第5章土的压缩性一、填空题1.高、0.5MPa-12.小、大3.低、高4.有侧限、无侧限二、名词解释1.土的压缩性:土体在压力作用下,体积减小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而成:
M1M1M1M1M1M1M1M2M2M2M2M2M2M2M2
(4) 接枝共聚物 聚合物分子中,以一种单体的聚合物为主链, 在主链上接上一条或多条另一单体形成的支链:
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M1
M2
M2
M2
M2
5、已知氯乙烯(M1)与乙酸乙烯酯(M2)共聚时,r1=1.68, r2=0.23。求作F1-f1共聚物组成曲线,并回答:
(3)按共聚方程 F1 = (r1f12 + f1f2)/(r1f12 +2f1f2 +f22),设定不同 f1, 计算出F1,作F1-f1曲线,如下图:
(4)欲得组成均匀的共聚物,可按组成要求计算投料比,且在 反应过程中不断补加丁二烯单体,以保证原料配比基本保持恒定。
3、苯乙烯(M1)与氯乙烯(M2)共聚(r1=17,r2=0.02); 氯乙烯(M1)和顺丁烯二酸酐(M2)共聚(r1=0.9,r2=0)。试 定性讨论这两组共聚合所生成的共聚物中,两单体单元的排列方 式。
F1 = 0.93 (图解)
6、在生产丙烯腈(M1)和苯乙烯(M2)共聚物时,已知
r1=0.04,r2=0.4,若在投料重量比为24:76(M1: M2)下采用一
次投料的工艺,并在高转化率下才停止反应,试讨论所得共聚物组 成的均匀性。
恒比点的条件:
[M1] 24 / 53 1 0.4 /1 0.04 0.625 [M2 ] 76 / 104
但由于取代基共轭效应对自由基活性的影响要比对单体活 性的影响大得多,即取代基共轭效应使苯乙烯自由基活性相对 乙酸乙烯酯自由基活性下降的程度比其单体活性相对乙酸乙烯 酯单体活性增大的程度要大得多,因此两者综合的结果是苯乙 烯单体与苯乙烯自由基反应的活性比乙酸乙烯酯单体与乙酸乙 烯酯自由基反应的活性要低得多,即乙酸乙烯酯均聚反应速率 远大于苯乙烯均聚反应速率。
(1)无规共聚物 在聚合物分子中,两种单体单元M1和M2呈无序 排
列,按几率分布:
M1M2M2M2M1M1M2M2M2M1M1M1M1M1M2
(2) 交替共聚物 共聚物分子中M1和M2两种单体单元有规则的交 替分布:
M1M2M1M2M1M2M1M2M1M2M1M2M1M2M1
(3) 嵌段共聚物 M1和M2两种单体单元各自组成长序列链段相互 联
自由基聚合反应中,聚合反应速率由单体活性和自由基活性两者 共同决定。
苯乙烯带共轭取代基,乙酸乙烯酯不带共轭取代基,而单体及其 自由基的反应活性与其取代基的共轭效应密切相关,取代基的共轭 效应越强,单体活性越高,但自由基越稳定,活性越小。因此,由 于取代基的共轭效应,苯乙烯单体的活性大于乙酸乙烯酯单体的活 性,苯乙烯自由基的活性低于乙酸乙烯酯自由基的活性。
(1)因为r1=17,r2=0.02,r1>>r2,故得到的共聚物中,M1链 段比M2链段长,在许多M1连接的长链上有1-2个M2单体单元。
(2)r2=0.9,r2=0,说明单体M2只能共聚不能自聚,所得共聚 物中,在若干个M1链段中夹入一个M2单体链节。
4、讨论无规、交替、接枝和嵌段共聚物在结构上的差别。
实际投料:
[M1] 24 / 53 0.62 [M2 ] 76 / 104
与恒比点接近,所以共聚物组成的均匀。
7、在自由基均聚反应中,乙酸乙烯酯的聚合速率大于苯乙烯, 但在自由基共聚反应中,苯乙烯单体的消耗速率远大于乙酸乙烯 酯,为什么?若在乙酸乙烯酯均聚时,加入少量苯乙烯将会如何, 为什么?
在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体系中,苯乙烯单体和乙酸 乙烯酯单体共存于同于聚合体系中,两单体面对的自由基是相 同的,因此两单体的消耗速率仅取决于单体活性,由于苯乙烯 单体活性大于乙酸乙烯酯,体系中的自由基优先与苯乙烯单体 反应,因此苯乙烯的消耗速率远大于乙酸乙烯酯。
在乙酸乙烯酯均聚体系中加入少量的苯乙烯时,由于苯乙 烯活性高于乙酸乙烯酯,自由基优先与苯乙烯反应,链自由基 转化为苯乙烯自由基,而苯乙烯自由基由于苯环的共轭效应其 活性低于乙酸乙烯酯自由基,结果聚合反应由原来的高活性自 由基与低活性单体之间的反应变成了低活性自由基与低活性单 体之间的反应,使得乙酸乙烯酯聚合反应速率下降。
f
2 2
f2 = 1-f1
f1
0
F1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0.278 0.425 0.528 0.612 0.685 0.753 0.817 0.880 0.940 1
单体中氯乙烯 85w%
f1 = (85/62.5)/(85/62.5)+(15/86) =0.886
第5章 习题及答案
1、何谓竞聚率?它有何物理意义?
竞聚率系单体均聚链增长和共聚链增长速度常数之比。即 r1=k11/k12, r2=k22/k21
它表征两个单体的相对活性。根据r值可以估计两个单体共 聚的可能性和判断共聚物的组成情况。
2、苯乙烯(M1)与丁二烯(M2)在5℃下进行自由基乳液共 聚时,其r1=0.64,r2=1.38。已知苯乙烯和丁二烯的均聚链增长速率 常数分别为49和251L/(mol·s)。要求 (1)计算共聚时的反应速率常数。 (2)比较两种单体和两种链自由基的反应活性的大小。 (3)作出此共聚反应的F1-f1曲线。 (4)要制备组成均一的共聚物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① 若起始反应的原料单体中氯乙烯含量为85%(重量),从所 作的F1-f1图中求出共聚物中氯乙烯的含量(重量%);
② 由共聚物组成方程求出上一小题中共聚物中氯乙烯的含量, 并相互比较之。
r1=1.68, r2=0.23, 带入共聚方程
F1
r1
r1 f12 f1 r1 = k11/k12, r 2= k22/k21 故 k12 = k11/r1 = 76.56 L/(mol·s) k21 = k22/r2 = 18.12 L/(mol·s)
(2) 1/r1为丁二烯单体的相对活性,1/r2为苯乙烯单体的相对 活性。
根据1/r1 = 1.56, 1/r2=0.725,说明丁二烯单体活性较大。 自由基的活性与单体活性相反,丁二烯单体活性较大, 则其 自由基的活性较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