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顺口溜

合集下载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制作:渴望美好来源:我爱无限极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挟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十二句舌诊口诀(细品每一句)

十二句舌诊口诀(细品每一句)

⼗⼆句⾆诊⼝诀(细品每⼀句)⾆为⼼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所⽣。

脏腑通过经脉与⾆相联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系,⼿少阴之别系⾆本,⾜少阴之脉挟⾆本,⾜厥阴之脉络⾆本,⾜太阴之脉连⾆本,散⾆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质和⾆苔上反映出来,⾆诊主要诊察⾆质和⾆苔的形态、⾊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望⾆七诀歌(珍藏版)欲识来君百病源,⾆部⽓⾊仔细观。

五部五⾊主五脏,表⾥虚实全昭然。

若问⾆诊有何难,五⾊动态是关键。

⾆部多⼈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为⼼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殖。

⾆淡苔薄胃⽓存,纵然有病亦⽆碍。

有根之苔从⾆⽣,紧贴⾆⾯铺均匀。

⽆根之苔厚⼀⽚,四围净洁如涂⾯。

苔之五⾊分表⾥,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粘⾆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腻属痰,⽤药审慎防变幻。

由⽩⽽黄正胜邪,⽩黄灰⿊渐加重。

⾆苔骤退不渐化,邪⽓内陷病危急。

染苔⼀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

⽩苔表湿并虚寒,苔⽩⽽滑感风寒。

⾆红苔⽩风瘟起,⽩苔转黄邪传⾥。

⽩苔降底湿热伏,⽩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多明净,⾆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热,微黄不糙初传⾥。

黄⽽⼲糙⾥已热,⾆苔骤黄阳明实。

⿊⽣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滑腻痰湿热,黄⽽⾆嫩为脾虚。

津润⽽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滑主痰饮。

灰⿊渐来⾥热深,⿊⽽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润滑⽆险症。

淡红明润⽓⾎充,⼲枯⽆⾎⽓将绝。

⼼⽕炎上尖⾚⾊,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尖红,内热深重深红⾚。

⾆⼼⼲红阴液劫,镜⾯⾆则多主凶。

⾆红⽽绛热传⾥,⾆绛鲜明⼼胞热。

⼲枯⽽萎肾涸竭,兼见嗌⼲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粘腻湿挟痰,芳⾹化浊神功见。

紫⾆主病分阴阳,⾆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紫斑。

22条舌诊口诀大全

22条舌诊口诀大全

以下是22条舌诊口诀大全:
1. 舌质红是阳,舌质淡是阴。

2. 舌头短胃火旺,舌头长脾气弱。

3. 舌苔白腻寒湿重,舌苔薄白脾胃虚。

4. 舌苔黄腻湿热盛,舌苔灰黑肝胆盛。

5. 舌尖红火热病,舌中部白寒证。

6. 舌根红火盛热,舌根青阴虚寒。

7. 舌尖有瘀点,心血瘀。

8. 舌体胖短脾气虚,舌体瘦长胃火旺。

9. 舌苔似薄磨砂,胃寒脾虚也。

10. 舌苔有厚腻色,脾湿胃湿罢。

11. 舌苔黄腻痰湿重,胃热湿热妨。

12. 舌苔白但脉沉,胃虚湿阻明。

13. 舌苔薄白脾虚,心阳不足明。

14. 舌苔黄灰热盛,心火肝火凶。

15. 舌头短胃气弱,舌头长胃气旺。

16. 舌尖红舌心白,小儿肚痛大。

17. 舌头青黑肝经有,心阳不足巧。

18. 舌尖红舌根白,中气不足哇。

19. 舌苔黄腻湿热重,胃热湿热妨。

20. 舌苔白腻胃气虚,生气不足休。

21. 舌苔似磨砂,脾寒胃寒差。

22. 舌苔有厚痰,脾湿胃湿难。

这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舌诊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但仅凭舌诊口诀还无法做出准确的诊断,如有需要,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中医舌诊口诀大总结

中医舌诊口诀大总结

中医舌诊口诀大总结舌形舌形嫩老辨虚实。

舌形胖大水湿停。

瘦薄舌因舌失养。

点刺脏腑阳热亢。

裂纹见于精血亏。

齿痕当主脾湿盛。

舌色舌色淡白气血虚(阳虚)。

舌红主热降入营。

舌紫气血行不畅,各种血瘀是病机。

舌态舌强伤津热入心。

风痰阻络亦可引。

痿软伤阴气血虚。

颤动见于肝风动。

吐弄舌属心脾热,危时吐舌心气绝。

痰瘀阻络舌歪斜,肝风夹痰亦不正。

舌质厚薄邪正盛与衰。

润燥津液亏与盈。

腐腻阳湿消与长。

胃气匮乏剥落舌,或主气血两虚证。

临床运用要辨清。

舌苔白苔可谓正常苔,病时主表也主寒。

黄主热证主里证。

灰黑主见寒热极。

(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

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

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

润多正常,湿厚属湿。

润而多津,滑苔之色。

涩又浮粗。

燥则津劫。

(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

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

枯无血色。

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

(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

心火上炎,舌尖色赤。

红在舌边,肝胆有热。

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

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

舌心干红,阴液被劫。

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

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

纯绛鲜泽,包络热盛。

干枯而萎。

涸竭肾阴;兼见嗌干。

大命将倾。

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

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

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

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

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

舌见青紫,浮苔滑润。

伤寒初,直中三阴。

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

医宗金鉴舌诊口诀

医宗金鉴舌诊口诀

医宗金鉴舌诊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医宗金鉴舌诊口诀”:1. 《看舌色》一看舌尖红又红,心肺有热在其中。

二看舌中黄又黄,胃肠积热要提防。

三看舌根白又白,肾阳不足身体弱。

四看舌边紫又紫,气血不畅瘀滞起。

舌尖红如草莓样,心火旺来脾气躁。

舌中黄厚苔如腻,消化不好胃口差。

舌根白厚阳气虚,手脚冰冷常乏力。

舌边紫暗有斑点,气血瘀阻经络乱。

正常舌头淡红色,薄白舌苔又均匀。

2. 《辨舌苔》一瞧舌苔薄又薄,身体还算挺不错。

二瞅舌苔厚又厚,湿浊内阻胃口臭。

三看舌苔白又白,寒证常见要明白。

四观舌苔黄又黄,热证来袭别慌张。

舌苔薄白如雪花,健康之象笑哈哈。

舌苔厚腻像奶酪,饮食不当要改掉。

舌苔白滑寒邪侵,保暖添衣暖身心。

舌苔黄燥火气大,多喝水来多吃瓜。

3. 《观舌形》一观舌头胖又胖,多是脾虚湿邪荡。

二察舌头瘦又瘦,阴虚火旺常守候。

三望舌头有齿痕,脾气虚弱湿缠身。

四审舌头裂纹深,阴津亏损要养神。

胖舌就像大面包,行动迟缓懒得跑。

瘦舌好似小竹条,燥热内生把水烧。

齿痕舌像锯齿样,湿气太重没商量。

裂纹舌如旱地沟,滋阴润燥不能丢。

4. 《察舌态》一查舌头伸又伸,灵活自如神气存。

二探舌头颤又颤,肝风内动要防范。

三验舌头歪又歪,中风先兆别瞎猜。

四视舌头短又短,心窍闭阻病情险。

舌头伸出像小鱼,健康活泼笑嘻嘻。

舌头颤抖似筛糠,气血不足风邪狂。

舌头歪斜不正中,脑血管病来势凶。

舌头短缩难伸展,病情危重快救援。

5. 《识舌下》一看舌下脉络清,气血通畅身安宁。

二瞧舌下脉络紫,瘀血阻滞病来欺。

三望舌下脉络粗,气血不畅堵路途。

四审舌下脉络迂,久病成瘀要去除。

舌下脉络如丝线,清晰可见很自然。

舌下紫暗像青筋,疼痛瘀阻要当心。

脉络粗大有结节,气血凝滞病难歇。

脉络迂曲如蛇行,活血化淤早进行。

6. 《诊舌面》一诊舌面光又光,阴津亏损营养伤。

二断舌面糙又糙,热盛伤津火在烧。

三判舌面滑又滑,水湿内停痰饮下。

四测舌面涩又涩,气滞血瘀循环差。

舌面光滑像镜子,口干咽干没津液。

《中医舌诊口诀》,一看就懂,记住了你就算半个医生!

《中医舌诊口诀》,一看就懂,记住了你就算半个医生!

《中医舌诊口诀》,一看就懂,记住了你就算半个医生!
舌诊是中医临床诊断的必备技能,今天给大家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一、舌面的脏腑部位划分
二、舌诊内容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1、淡白舌
舌色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甚至全无血色。

主虚证、寒证。

气血两虚——淡白而稍小。

阳虚寒证——淡白湿润,或舌体胖嫩或有齿痕。

2、红舌
舌色较淡红色为深,主热证。

又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实热——舌鲜红,舌质苍老而起芒刺,兼黄厚苔。

虚热——舌鲜红而少苔,或有裂纹,或光红无苔。

3、绛舌
较红舌更深,主内热深重,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外感病——热入营血。

内伤病——阴虚火旺;血瘀夹热。

4、紫舌
舌色紫。

主病有寒热之分。

热——绛紫。

寒——淡紫或青紫。

舌诊口诀

舌诊口诀
——舌红而裂,大渴引饮者为上消;
——红赤苔腻厚而裂纹,为脏腑实热;
——无苔无点而赤裂,为阴虚火炎;
——舌绛干燥裂纹,为邪热入肝或阴液大伤;
——但裂不光,为胃阴不足,痰热凝结;
——若舌绛而边尖破碎,又有血痕而痛,为阴液大亏,心火上炽;
——舌黄有虎斑纹者。为气血两播;
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
舌见青紫,浮苔滑润。伤寒初,直中三阴。
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
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
酒客成积,舌多紫斑。中心白滑,醉后伤寒。
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白黄灰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
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
(16)食物染苔,注意分别。枇杷橄榄,变黄变黑。
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
(17)白苔主表,并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
白苔舌红,风温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
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
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
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诊断学名词。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观指标。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曹炳章《辨舌指南》:“辨舌质可辨脏腑的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进行舌诊时应将舌质和舌苔辨证结合,一般情况下二者反映病变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现象出现,这就需要综合分析,全面衡量,参考其他证候,做出正确的判断。

望舌七诀歌

望舌七诀歌

望舌七诀歌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挾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痿降阴亏动无力,舌见淡红气血虚。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望舌七诀歌(珍藏版)制作:渴望美好来源:我爱无限极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挟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查舌辩证歌

查舌辩证歌

查舌辩证歌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挟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剌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剌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证更急。

痿降阴亏动无力,舌见淡红气血虚。

老中医舌诊口诀(细品每一句)

老中医舌诊口诀(细品每一句)

老中医舌诊口诀(细品每一句)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客系,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望舌七诀歌(珍藏版)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若问舌诊有何难,五色动态是关键。

舌部多人重叠影,多重层次要分清。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有根之苔从舌生,紧贴舌面铺均匀。

无根之苔厚一片,四围净洁如涂面。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腐苔松厚揩即去,正虚邪化阴有余。

腻而粘舌刮不脱,痰湿居中阴阳遏。

腐苔如霉或如脓,胃气败坏内有痈。

表症薄白腻属痰,用药审慎防变幻。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骤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嫰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糙里已热,舌苔骤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色,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劫,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涸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挟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舌诊口诀顺口溜大全

舌诊口诀顺口溜大全

舌诊口诀顺口溜大全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对舌质、舌苔的观察,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轻重和预后。

以下是部分舌诊顺口溜:
1. 舌质淡红苔薄白,风寒表证常人苔。

2. 淡白薄白是阳虚,气血不足来安排。

3. 淡白无苔久阳虚,气血两虚定治则。

4. 淡白黄腻脾胃虚,湿热停滞中焦克。

5. 舌尖红白苔,风寒表证来。

6. 白黄外感证,传里化热关。

7. 白腻痰湿浊,食积中焦克。

8. 黄干久精兼,白干失运来。

9. 黄腻里湿热,痰浊变热则。

10. 质红舌白苔,热症卫营来。

11. 质红黄腻苔,气分湿热来。

12. 质红黄干苔,邪入里实来。

13. 舌绛黑干苔,热极阴也兼。

14. 舌绛舌无苔,热入血分来。

15. 青紫白润苔,内寒极重克。

16. 青紫黄燥苔,阴虚枯燥兼。

17. 厚苔不见底,邪盛入里找。

18. 滑苔水分多,痰饮内停停。

19. 燥苔干枯状,津液已伤伤。

20. 糙苔如砂石,热盛伤津重。

21. 腻苔油腻状,湿浊痰饮停。

22. 剥脱苔胃弱,胃阴损伤伤。

23. 全苔邪气散,痰湿中阻阻。

24. 偏苔邪气聚,所候脏腑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诊断与治疗。

舌诊口诀来诊病

舌诊口诀来诊病

舌诊口诀来诊病
舌苔薄白表证轻,苔色全黄是里证;
舌红属热淡属寒,舌绛鲜明邪入营;
全舌光莹阴液竭,青紫瘀点血瘀征;
干润胖瘦当细辨,老嫩虚实寇分清;
形色神态参机变,进退变化审病情
(1)舌质色形态不同,临证辨舌要记清淡白虚寒红绛热,新久查苔虚实明
唯有紫舌要细言,绛紫属热青紫寒
舌色纯青少血色,寒凝阳郁瘀血斑(2)
形老实热嫩虚寒,胖大湿痰有牵连
淡白胖大脾肾湿,红绛肿胀火上炎
瘦薄多在虚证现,裂纹或虚或液干
芒刺多主火邪盛,尖心中胃边胆肝(3)
舌苔形成因有三,胃生积滞邪上干苔之厚薄邪深浅,润燥湿停或液干腐腻多主湿浊盛,胃病苔剥落不全消长有无辨进退,测知凶吉骤与渐白苔表里湿热寒,黄主里热是长谈灰黑寒湿热杂见,当辨舌色苔润干(4)
舌苔薄白表证轻,苔色全黄是里证;舌红属热淡属寒,舌绛鲜明邪入营;全舌光莹阴液竭,青紫瘀点血瘀征;干润胖瘦当细辨,老嫩虚实寇分清;形色神态参机变,进退变化审病情。

中医舌诊、脉诊歌诀

中医舌诊、脉诊歌诀

舌诊★舌形舌形嫩老辨虚实,舌形胖大水湿停。

瘦薄舌因舌失养,点刺脏腑阳热亢。

裂纹见于精血亏,齿痕当主脾湿盛。

★舌色舌色淡白气血虚(阳虚),舌红主热降入营。

舌紫气血行不畅,各种血瘀是病机。

★舌态舌强伤津热入心。

风痰阻络亦可引。

痿软伤阴气血虚。

颤动见于肝风动。

吐弄舌属心脾热,危时吐舌心气绝。

痰瘀阻络舌歪斜,肝风夹痰亦不正。

★舌质厚薄邪正盛与衰。

润燥津液亏与盈。

腐腻阳湿消与长。

胃气匮乏剥落舌,或主气血两虚证。

临床运用要辨清。

★舌苔白苔可谓正常苔,病时主表也主寒。

黄主热证主里证。

灰黑主见寒热极。

★脉学七言诀濒湖脉学明李时珍■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分部诗: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沉脉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分部诗: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迟脉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快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主病诗: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瘕仔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分部诗: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数脉体状诗: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相类诗: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在关中动脉形。

主病诗: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佰福堂舌诊口诀

佰福堂舌诊口诀

佰福堂舌诊口诀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五部五色主五脏,表里虚实全昭然。

舌为心窍主脾胃,脑肾肝胰外生殖。

舌淡苔薄胃气存,纵然有病亦无碍。

苔之五色分表里,苔之厚薄晓内外。

表寒均薄各症兼,邪积苔厚内多实。

由白而黄正胜邪,白黄灰黑渐加重。

舌苔聚退不渐化,邪气内陷病危急。

染苔一事要分清,枇杷橄榄变黄黑。

白苔表湿并虚寒,苔白而滑感风寒。

舌红苔白风瘟起,白苔转黄邪传里。

白苔降底湿热伏,白苔粘腻主痰湿。

虚症苔白多明净,舌嫩苔滑为阳虚。

苔黄主病属里热,微黄不糙初传里。

黄而干燥里已热,舌苔聚黄阳明实。

黑生芒刺或发裂,热深腑实阴液伤。

黄而滑腻痰湿热,黄而舌嫩为脾虚。

津润而冷为有湿,边尖齿印亦痰湿。

灰苔主病阴阳辩,由黄转灰热传里。

苔灰薄滑三阴结,苔灰黑滑主痰饮。

灰黑渐来里热深,黑而糙裂热极盛。

平素痰饮苔灰黑,舌面润滑无险症。

淡红明润气血充,干枯无血气将绝。

心火炎上尖赤多,红在两边热肝胆。

头痛失眠舌尖红,内热深重深红赤。

舌心干红阴液动,镜面舌则多主凶。

舌红而绛热传里,舌绛鲜明心胞热。

干枯而萎肾枯竭,兼见嗌干命将倾。

绛红少苔或舌裂,阴精将竭命难全。

绛而粘腻湿挟痰,芳香化浊神功见。

紫舌主病分阴阳,舌紫苔黄内积热。

青紫浮滑中三阴,酒客瘀血舌紫斑。

中心白滑醉伤寒,紫舌肿大酒毒患。

光蓝无苔元气败,冲心危难命难全。

舌蓝苔粉秽浊瘟,黄腻苔浊湿瘟热。

黑主热重有阴阳,嫩滑而润寒极殃。

粗涩干焦极热盛,坚敛苍老热壅结。

浮肿虚寒亦痰湿,娇嫩齿印病属虚。

纹在舌质如碎瓷,血热阴虚多见此。

光刺阴伤病情重,无苔之舌定主死。

舌生芒刺有黄黑,不论先后均化燥。

舌体肿大痰热饮,瘦瘪诸虚症更急。

痿降阴亏动无力,舌见淡红血气虚。

舌体强硬风火痰,舌强瘫痪入心脾。

赤肿而硬苔灰浊,无力颤动气血弱。

伸舌不便病有三,燥寒痰涎病经脉。

舌强语蹇风痰粘,舌歪一侧中经络。

吐恶舐舌心脾热,小儿惊风亦常见。

光红无苔病已深,舌卷卵缩命顷刻。

熟读舌诊七诀歌,再世华佗神话传。

附:舌诊七诀歌欲识来君百病源,舌部气色仔细观。

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

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

中医望诊把脉口诀顺口溜以下是一段中医望诊把脉的顺口溜:1. 望口唇:口噤痉厥或中风,口张主病各不同。

口糜心经有实热,口疮心脾热上攻。

口歪真中与掉线,鹅口满嘴雪花生。

唇动脾虚难收摄,唇裂多见燥病容。

2. 舌之形态:舌起芒刺热结深,肿胀多为水饮停。

重舌心脾有积热,木舌心火炙神明。

伸长中风气虚证,舌卷囊缩病厥阴。

强硬中风脉失养,滑为湿痰干少津。

3. 舌苔形态:厚为痰湿薄在表,腻苔秽浊外邪扰。

滑属寒湿润正常,燥舌阴伤津液少。

4. 红舌主病:舌质鲜红热病生,阴虚火旺亦可能。

舌旁赤色为肝热,舌尖独赤心火攻。

镜面舌为津内耗,胃阴亏兮舌干红。

舌中衄血心包热,发斑热邪人血中。

5. 绛舌主病:每见绛舌热传营,气血两燔灼真阴。

心包受邪绛而润,绛而中干胃火薰。

舌尖绛而心火炙,绛有垢腻秽浊成。

干枯而萎肾阴涸,绛有红点毒攻心。

6. 紫舌主病:紫舌肿大酒冲心,紫色晦暗瘀血成。

青紫滑润属阴证,病邪直中肝肾经。

7. 脉象:两边实中间空,芤形脉似软如葱。

寸阳见芤血上溢,芤现迟脉下流红。

芤形浮细须轻诊,睡眠浮脉像得诊。

气血伤耗精神损,自汗阳虚骨蒸深。

沉之深,伏脉游。

下指推筋靠骨求,真气不行症痞结,脉丧泻之不出头。

沉细软绵似弱脉,轻寻无板重采知。

元气耗损精血虚,少年可虑白头矣。

革脉肢体自浮急,象诊真似按鼓皮。

女人半产并崩漏,男子血虚或“梦遗”。

寻肉内至来三,来往极慢微迟脉。

浮迟表寒是表证,沉迟里冷必定见。

缓、结、代、涩居迟类,不究详细莫轻谈。

缓四至通不偏,和风杨柳袅自然。

欲从脉里求神气,只在从容和缓间。

缓迟气血皆伤损,和缓从容为气安。

缓一指复又来,结脉肢体记在怀。

悲虑积中成郁结,五芤交攻为痞灾。

(五芤:气、血、痰、饮、食)缓之不能随手知,良久方来是代脉。

代是气衰凶且甚,妊娠奉同生机存。

脉道涩难疏通,细迟短散何成形。

来往湿滞似刮竹,病蚕食叶慢又难。

思虚交愁里积久,不但损血又伤精。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概览和指导性的参考信息,并不能替代专业的医学诊断和医疗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舌诊顺口溜
➢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

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

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辨舌津液,润燥滑涩。

润多正常,湿厚属湿。

润而多津,滑苔之色。

涩又浮粗。

燥则津劫。

➢有神无神,别在荣枯。

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

枯无血色。

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

➢红舌主热,尚多分别。

心火上炎,舌尖色赤。

红在舌边,肝胆有热。

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

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

舌心干红,阴液被劫。

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

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绛色深红,温热传营。

纯绛鲜泽,包络热盛。

干枯而萎。

涸竭肾阴;兼见嗌干。

大命将倾。

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

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

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

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

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

舌见青紫,浮苔滑润。

伤寒初,直中三阴。

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

酒客成积,舌多紫斑。

中心白滑,醉后伤寒。

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

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

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

➢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

血已败坏。

古称死证。

辨准早救,或可得胜。

➢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

娇嫩齿印。

虚弱之识。

➢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

剥如剥落,一块光洁,阴伤现象,每难填没。

病情更重,整舌剥脱。

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

舌体胀大,痰饮热湿。

舌体瘦瘪,诸虚证急。

➢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

痿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

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

舌之伸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

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均病筋脉,舌强语蹇。

燥干寒急,
风痰粘连。

舌舒痰热,麻痹虚证。

歪于一侧,风中络证。

吐弄舐唇,心脾积热,小儿惊风,常可见得。

舌忽缩短,干红阴损;白润寒凝;粘腻痰卷。

➢有根无根,亦须分别,中气存亡,有关得失。

有根之苔,从舌生来,紧贴舌面,均匀铺开。

无根之苔,厚苔一片,四围净洁,如涂舌面。

➢苔厚苔薄,内外邪结。

表寒均薄,兼证各别;邪积苔厚,内证多实。

腐苔松厚,揩之即去,正将化邪,阳气有余。

腻则粘舌,刮亦不脱,痰湿踞中,阳被阴遏。

腐苔如霉,或如腐脓,胃气败坏,或有内痈。

➢苔布满舌,邪气散漫,表证薄白;白腻属痰,用药宜慎,防多变幻。

苔生一偏,中后或前,或左或右,按部钻研。

苔色变换,顺逆可寻:由白而黄,黄退生新,此为顺象,邪解正胜。

白黄灰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

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

➢食物染苔,注意分别。

枇杷橄榄,变黄变黑。

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

➢白苔主表,并湿虚寒。

苔白而滑,外感风寒。

白苔舌红,风温初染。

白苔转黄,邪气内传。

白苔绛底,湿遏热伏。

白苔粘腻,痰湿内搏。

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

虚证白苔,望之明净,舌多嫩滑,阳虚之证。

➢黄苔主病,属里属热。

微黄不燥,初传当别;黄而干燥,里热已极。

舌苔黄聚,阳明腑实。

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

黄而滑腻,痰湿热结。

以上黄苔,均属热实。

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

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

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

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

➢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

黑而燥裂,津伤热盛。

苔根黑燥,下焦热甚。

均属实热,急下存阴。

黑而滑润,阴寒直中;杂病阳虚,苔亦相同。

另一种人,平素痰饮,舌常灰黑,舌面滑润。

证无险恶,切勿惊心。

➢平素体质,舌苔有别。

常见多苔,灰黄或白,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中气不足,留心辨识。

舌赤无苔,尖边红点,见于平时,阴亏可验。

➢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

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

结合苔色,病情自明。

若因饮食,混冲当侦。

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

以上舌苔,牢记当真;临证不惑,运用要灵
五脏平脉歌
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

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

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失。

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