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湘教版科学六上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说课稿
湘教版科学六上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科学六上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从而增强环保意识,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于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深入了解还不够。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感受到环境的变化,但对于这些变化的原因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并理解这些影响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及其原理。
2.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生物、水文等方面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变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是否对地表环境产生了影响。
2.案例分析:列举人类活动对地形、气候、生物、水文等方面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各种影响。
3.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探讨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及其内在联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如模拟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2.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3. 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4.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5.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及其表现。
难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人类活动案例,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之间的关系。
3.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对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地表环境变化的照片,引发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思考。
2. 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土地利用变化等对地形的影响。
3.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探讨城市化、森林砍伐等对气候的影响。
4. 人类活动对水文的影响:分析水库建设、河道整治等对水文的影响。
5.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讨论农业开发、生态保护等对生物的影响。
6. 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分析土地开垦、污染等对土壤的影响。
7.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人类活动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8.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
9.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教案编写过程中,需注意内容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认识。
3. 评价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和实践能力。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地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识。
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
教学准备: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
二、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地球地表环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表环境的变化。
提问:“你们认为地表环境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新课导入:讲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如过度开发、污染、生态破坏等。
3.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关于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产生影响的案例,如mining、deforestation、urbanization等。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具体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在小组的案例,提出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如在mining方面,可以采取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等措施;在deforestation方面,可以提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等。
5. 全班交流: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人类活动对周边地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自己的保护建议。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不够深入,对保护措施的提出较为模糊。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引导,让学生更深入地分析案例,提出更具针对性的保护措施。
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教学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教学评价评价内容:学生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的认识程度,以及提出的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评价方法: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评价标准:能准确地分析案例中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即为优秀;能基本分析案例中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提出一定的保护措施,即为良好;能简单分析案例中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提出的保护措施较模糊,即为一般。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导学案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干扰。
3、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和环境质量的影响。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类活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
(2)人类活动对土壤、植被和水资源的影响。
2、难点(1)如何定量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程度。
(2)探讨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知识梳理(一)人类活动对地形地貌的影响1、城市化与建设活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土地被用于建设城市和基础设施。
高楼大厦、道路桥梁、工厂等建筑物的兴建,改变了地表的原始形态。
例如,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导致了大量的农田和自然栖息地被占用,山地被削平用于建设,河流被改道以适应城市规划。
2、采矿活动采矿是人类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方式,但它对地表形态造成了显著的破坏。
露天采矿会直接挖去山体表层,形成巨大的矿坑;地下采矿可能导致地面塌陷,破坏土地的稳定性。
3、水利工程修建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可以调节水资源的分配,但也会改变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影响下游的地貌。
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上游水位升高,形成了广阔的库区,同时也改变了周边的地形和生态环境。
(二)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1、农业活动农业中的耕种、施肥、灌溉等措施对土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度耕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结构破坏;不合理的施肥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和板结;过度灌溉则会引起土壤盐碱化。
2、工业活动工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排放,如废水、废渣等,可能含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土壤后会降低土壤质量,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三)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1、森林砍伐为了获取木材、开垦农田和发展畜牧业,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加剧,气候调节功能下降。
2、草原开垦将草原开垦为农田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导致草原退化、沙化,影响生态平衡。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想让学生了解,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在影响地表变化外,人类自身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伴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对地表形态影响的深度、广度还在不断增加。
这些改变有些是有益的,有些却有利有弊,意识到人类必须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使地表形态的改变向着有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向发展。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已经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了解了外力对于地表的地形地貌的改变作用。
人类对地表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会带来不利影响,泥石流、山体滑坡频频发生,但学生常常很少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灾难。
本课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利弊,认识到人类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学习目标科学探究: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
2.意识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了解围湖造田的利弊。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评价任务1.搜集资料认识人类活动造成地表变化的典型事例。
2.分析围湖造田的利与弊,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提问: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2.学生回答。
3.过渡: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它的影响?二、阅读:指南车信箱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
2.组织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传阅、交流。
3.宣读介绍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事例,或者相互交换、传阅搜集到的资料。
4.明白:人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6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
新2024秋季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地表的变化:6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并解释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几种主要影响。
•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学习如何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负面影响的方法。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环保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主要影响。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
三、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长期影响的复杂性。
•引导学生形成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四、教学资源•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典型案例分析材料。
•环保主题的宣传海报或图片。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主要影响。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人类活动的影响。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探讨减少负面影响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展示人类活动对地表影响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地表变化是怎么形成的吗?其中有哪些是人类活动引起的?1.新课学习•人类活动对地表的影响(10分钟)•讲解城市化、农业开发、矿产资源开采等人类活动如何影响地表。
•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案例分析(10分钟)•选取几个典型的案例(如河流污染、土地荒漠化等),分析人类活动是如何导致这些地表变化的。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变化对当地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负面影响?•小组内分享观点,形成共识。
•小组汇报(5分钟)•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和提出的建议。
•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1.整理•总结人类活动对地表的主要影响及其后果。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人类影响地表径流的例子
人类影响地表径流的例子
人类对地表径流有各种影响,以下是一些例子:
1.城市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面积的土地被铺设成道路、建筑物和其他硬质表面,减少了地表的渗透能力,导致雨水迅速汇集成径流,增加了洪水风险。
2.排水系统:人类建设排水系统来管理雨水,包括雨水下水道和排水沟。
这些系统可以导致雨水更快速地流入河流和湖泊,改变了自然径流的过程。
3.农业活动:农业活动通常涉及土地改造、灌溉和排水系统的使用。
这些实践可以改变地表径流的模式,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水质污染。
4.森林砍伐: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可以导致土壤侵蚀和地表径流的增加,从而影响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
5.道路建设:道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通常涉及大量的铺设硬表面,增加了地表径流,可能导致洪水问题。
6.河流和湖泊调节:修建大坝、水库和湖泊的调节工程可以改变水体的水位和流动,从而影响地表径流和生态系统。
7.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也可以影响地表径流。
增加的降水量、干旱和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径流模式的变化。
这些是一些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的例子。
这些影响可能会对水资源管理、洪水风险和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谨慎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减轻负面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人类活动中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如何在人类活动中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人类活动中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
2. 讲解:讲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人类活动中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学生如何在人类活动中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的思考程度。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程度、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程度。
教师也应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资源:1.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的资料。
2. 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
3. 人类活动案例。
八、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九、教学难度:中等十、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资料。
2. 设计好教学活动和讨论题目。
3. 准备好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脑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地表环境变化的前后对比图片,引发学生对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变化的好奇心。
2. 讲解:详细讲解人类活动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扩张等对地表环境的具体影响,包括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案例,如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导致的地表塌陷,森林砍伐引起的土地侵蚀等,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直接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导学案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循环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3、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影响的利弊,培养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类活动对地形地貌的改变,如填海造陆、修筑梯田等。
(2)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循环的干扰,如水资源的利用和污染。
2、难点(1)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影响的长期效应和潜在风险。
(2)探讨如何实现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知识梳理(一)人类活动改变地形地貌1、填海造陆人类通过填海造陆,将海域转变为陆地,用于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农业生产等。
例如,日本的神户人工岛、荷兰的填海造地等。
填海造陆虽然增加了陆地面积,但也可能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破坏、海岸线变迁等问题。
2、修筑梯田在丘陵和山地地区,人们修筑梯田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梯田的修建改变了山坡的坡度和形态,但如果不合理规划和管理,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等问题。
3、开采矿产大规模的矿产开采会形成矿坑和尾矿堆,改变地表形态。
例如,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在地表形成巨大的坑洞,影响周边的地形和景观。
4、建设城市和交通设施城市的扩张和交通线路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自然地貌被破坏。
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的建设改变了地表的原有结构和风貌。
(二)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物质循环1、水资源利用人类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改变了水资源的分布和循环过程。
一方面,保障了生产生活用水;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河流生态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
2、土壤利用与保护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和施肥等农业活动会导致土壤侵蚀、肥力下降。
同时,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硬化减少了土壤与大气和水分的交换,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3、植被破坏与恢复人类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等活动破坏了植被,影响了地表的水分涵养、土壤保持和气候调节功能。
而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则有助于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导学案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分析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变化的机制和后果。
3、培养关注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人类活动对地形、地貌的直接改变。
(2)人类活动对地表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难点(1)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2)评估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影响的利弊。
三、学习方法1、资料收集与分析: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渠道,收集人类活动影响地表变化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2、案例研究:选取典型的人类活动案例,深入研究其对地表变化的具体影响。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观点和想法,共同探讨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的关系。
四、知识链接1、地表形态的类型: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等。
2、自然力量对地表的塑造: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
五、学习过程(一)引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人类的各种活动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的面貌。
从古老的农业开垦到现代的城市化建设,从大规模的采矿到水利工程的兴建,这些活动都对地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人类活动改变地形地貌1、农业活动农业是人类最古老的生产活动之一。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开垦荒地、修筑梯田等方式改变了地表的形态。
开垦荒地使得大片的森林、草原被转化为农田,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而修筑梯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耕地面积,减少了水土流失,但也改变了山坡的自然坡度和地貌特征。
2、城市化建设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于是人们填海造陆、开山建房,将原本的自然地貌改造成了高楼林立的城市景观。
例如,一些沿海城市通过填海造陆扩大了城市面积,增加了建设用地。
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改变海岸线的形态和水流状况。
3、采矿活动采矿是获取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对地表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露天采矿会直接挖去山体表层,形成巨大的矿坑;地下采矿则可能导致地面塌陷,影响地表的稳定性。
湖南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简单教案
湖南版六年级上册科学《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学设计简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比如人类建筑物、农田等对地表的改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珍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2.难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原因和后果。
三、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计算机、图片、视频等相关教学资料。
2.环境:教室环境整洁,投影设备正常运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了解人类对地表的影响,并思考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原因和后果。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如《地球运动的规律》、《下雨与降雪的差异》等。
2. 学习新知(25分钟)•展示图片或视频素材,介绍人类对地表变化的不同方面,如人类建筑物、农田等对地表的改变。
•引导学生观察并进行讨论,梳理出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一些常见原因和后果。
例如,城市建设导致土地覆盖面积减少,农田化为工业区导致农业面积减少等。
•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所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如建筑物提供居住和工作场所的便利,但也消耗了大量土地资源。
3. 拓展思考(25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特定的人类活动(如建房子、开矿、农田等),思考该活动对地表的影响,以及该活动所带来的利与弊。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并理论支撑。
•引导学生总结各组的讨论结果,展示出人类活动多样化对地表变化的复杂性。
4. 小结(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简要总结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强调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六年级科学上册3.6《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湘教版
《6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课目的科学研究1、经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害剖析,培育学生综合剖析的能力。
2、持续提高学生采集资料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益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
2、意识到人类一定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科学知识1、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了救围湖造田的利害。
教课准备课前部署学生采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案例。
教课要点指导学生经过采集和整理资料、召开争辩会等方式来研究“人类活动队地表的影响”的问题。
教课难点人类那些改造地表的活动是对人类有益的,哪些是不利的教课内容一、教课导入1、发问: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样力量中,除了各样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停改变着地表形态?2、学生回答。
3、过渡:人类的活动不过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余的影响?二、阅读指南车信箱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供给的资料。
2、组织学生课前采集的资料传阅、沟通。
3、宣读介绍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案例,或许互相互换、传阅采集到的资料。
4、理解:人类活动是一种特别的外力作用。
因为跟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飞快发展,人11 / 2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日新月异。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
如我国劳感人民依据自然规律和社会需要,长久的经济活动塑造了很多地表形态特点特别显然的人工地貌——梯田、桑基鱼塘、黄土淤泥坝、围海造田等。
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如墨西哥、东京、大颐、上海等,因为长久过度开采地下水而产生地面沉降,上海市至1965 年累计沉降达 2.6 米;有人统计至 1965 年,地球大陆面积的8%已为各种工程所覆盖,2000 年面积将扩大近一倍;还有在矿产开采、农业生产、军事活动和其余工程建设中,创建出很多新的地貌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拥有两重性,一是创建性地合理利用或改造恶劣环境;另一则是损坏性地惹起灾祸的发生。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两条断层之间的 岩块相对上升, 两边的岩块相对 下降,相对上升 的岩块叫地垒。 山地—块状山
两条断层之间的岩 块相对下降,两边 的岩块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的岩块叫 地堑。 谷地 东非大裂谷 汾渭谷地
地形
断层线—岩石破碎 举例 易被风化侵蚀成沟 谷、泉、或湖泊。
庐山、泰山
了解地质构造规律的意义
找矿找水;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__________ 。 褶皱 (2)甲处的山地是由流水 侵蚀 作用形成的。 的 ______ 从地质构造看,其成因 向斜成山 。 属于__________ B ;③、④两处有 (3)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____ 一处为可作装饰材料的岩石是____ ③ 处;①,②两处有一 处为可作建筑材料的硬质石材,它是____ ② 处;A、B两处 A 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________ 处。(填字母) (5)形成此种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作 用岩石较为破碎,加上岩层①②岩性软硬不一,背斜顶部 和岩层①较易被侵蚀,在向斜部位形成了甲、乙山地。
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褶皱
断层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的变形、 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褶皱
构造类型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地形倒置
背斜 向斜 岩层受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褶 皱
思考: 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
1. 褶皱形成初期的背斜 成山,向斜成谷
人类社会主动地改变地表形态以发展生产的成功事例很多, 最著名的有低地之国荷兰从公元13世纪开始的围海造田的壮举, 数百年来他们共造了70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相当于其国土面 积的五分之一。我国的先民很早就在治理河流方面取得了巨大成 就,从传说时代的大禹治水开始,到先秦时期都江堰、灵渠、郑 国渠等的三大水利工程。菲律宾人从公元前10世纪左右就开始 在山地营建种植水稻的梯田,巴纳韦地区的一处梯田总的垂直高 差约1500米,所用的石料总体积超过埃及金字塔群的体积,成 为人类纪元前的建筑奇观。 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中,负面影响深远的则是森林的破坏 及与之相关的沙漠化(荒漠化)的扩大。人类诞生初期世界森林 面积约90亿公顷,目前仅有28亿公顷。确认是人类活动导致 大片森林毁坏的例子有西亚的两河流域(阿拉伯河流域)。美国 对西部的开垦导致森林和草原破坏,之后产生环境灾难—“黑风 暴”是近代史上的重要教训之一。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
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的关系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
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各种气体分子的存在以及四大圈层的相互作用为人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也使地球表层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总而言之,在地球表层环境不断发展、演化的这漫长的时期里,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之间已经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㈠地球表层环境对人类的作用与影响①地球表层环境的演化与人类的诞生早在46亿年前,原始的地球就像一团泥土一样,没有任何的分层结构及生命物质的存在。
后来在外界环境,特别是太阳辐射的影响下,原始的地球开始出现了各种物质。
后来的火山喷发更为地球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
地球开始形成了水圈和大气圈,地球的原始生命也从此开始。
由于日地距离适中,表层接受太阳辐射均匀,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为人类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②人类是地球表层环境发展、演化、分异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地球表层环境的一部分。
人类是由一种古猿演化过来的。
随着地球表层环境的变化,森林的面积在不断的缩小,草原的面积在扩大,一部分古猿继续留在森林中,另一部分则被迫生存在草原上。
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他们不得不学会直立行走,学会收集和打造各种工具来觅食。
也因此,古猿的四肢变得越来越发达,大脑发育也在不断的完善。
人类也由此而诞生。
在人类产生的过程中,地球表层环境的改变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③地球表层环境的区域分异与三大人种的形成地球上存在着三大人种:黑种人、白种人和黄种人。
黑种人形成于赤道附近热带草原地区,由于那里接受太阳直射的时间较长,温度较高深色的皮肤在这时候对他们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白种人形成于欧洲中部和北部,由于温度较低,云层厚从而太阳辐射弱,因此人们的皮肤颜色较为浅淡。
黄种人生活的环境没有黑种人那么热也没有白种人那么寒冷,所以皮肤颜色较为适中。
其实,即使是同一种人,他们也会因为地球表层环境的差异而出现升高,体重以及各种器官等方面的区别。
④地球表层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类生存在地球表层环境中,必定受到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难点: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的负面影响。
四、教学准备:1. 课件: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2. 案例:具体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与地表变化的关系。
2. 讲解:讲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的负面影响。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的负面影响。
7. 板书设计: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及反思。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人类活动对地表的负面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在案例分析环节,可以更加深入地探讨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在小组讨论环节,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3.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的提出和讨论的参与度。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地球表层环境的作用与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人类的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结构。
比如,毁林垦种使森林变为农田,城市的建造使森林、草地或者农田变为混凝土为主的地面,过度放牧或开垦使草原变为荒漠,水库的建设使旱地变为水面,干旱区节水灌溉技术使戈壁、荒漠变为良田,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人类已经和正在改变地表环境的结构。
(二)改变地表环境演化的方向如果没有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将按照自身演化的规律进行演化。
人类活动的影响已经达到可以改变地表环境演化方向的程度。
比如说,科学家研究认为,第四纪中冰期/间冰期旋回持续的时间大致上为10万年,其中间冰期持续时间只有1万年。
冰后期作为一个现代间冰期,已经经历了大约1万年的时间。
也就是说现代间冰期即将结束,新的冰期即将开始,今后世界气候将向寒冷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中的CO3等温室气体大幅度增加,从而将导致世界气候的变暖。
有人预测,由于温室效应,未来气候不是变冷,而是变暖。
(三)改变了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也会发生改变。
有人估算过,在土壤侵蚀过程中,由于人类的影响,全球平均每年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损失掉的土壤为1,500~85,000mm3。
而天然侵蚀的背景值却只有12~1,500立方米,前者是后者的125~170倍。
也就是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土壤侵蚀的过程加快了一百多倍。
另据美国的资料,在13个州约5万个测点上所得到的数据表明,原来植被覆盖的土壤每年每公顷损失0.85t,而一旦被人开垦后,土壤损失的数字一下子上升到83.55吨,提高了98.3倍。
这些事例表明,人类已经和正在改变地表环境变化的速率。
(四)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人类改变地表环境的物质循环表现在多个方面。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水的控制。
人类建造水库,改变了水流下泄的速度与时间;建造排灌工程,可以把低处的水调到高处;跨流域调水,更是改变了两个流域水分的循环。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哪些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哪些对地球影响最大的生物肯定是人类了,人类对地表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最可见的。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一起来看看吧。
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1.作用形式和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风化作用: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和生物作用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作用所产生的风化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
(2)侵蚀作用:风力、流水、冰川、海洋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作用结果使地表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使沟谷、河床加宽加深,坡面破碎;并能形成岩溶、冰斗、角峰、U形谷、海蚀等地形。
(3)搬运作用: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的位置。
(4)沉积作用: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在外力的搬运途中,随着风速、流速降低,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
主要沉积地形有三角洲、冲积平原、沙漠、黄土、冰碛地形等。
(5)固结成岩作用:沉积物经过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化学的变化和发行变成坚硬的岩石。
2.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①按照自然规律改变和塑造新的地表形态。
例如,填海造田、开挖河道、修建水库、绿化沙漠等。
②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地表形态。
例如,沙漠化扩大,水土流失等。
人类改变地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1.人类种群的过度扩张,使得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生存资源受到致命挤压,而这些物种的衰退或灭绝,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如当年山东还有老虎,所谓武松打虎,现在中国的野生虎是很难见到的,只有东北跟福建、海南有可能存在的种群。
但现在山东你是找不到老虎了,因为地方都被人占了。
2.人类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改变了自然的、健康的物质循环,污染了环境,导致其他物种包括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原本地球上没有这么多污染物,也有自身的降解能力。
现在人这么一搅和,污染物排入自然的速度和数量大大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
例如温室气体的排放速度,超过了地球本身的一个CO2等自身的代谢速度。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
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 人类活动对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的影响。
3. 可持续发展与地表环境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及其表现。
2. 教学难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地表环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可持续发展与地表环境保护的策略。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的案例。
2. 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材料。
教案部分内容示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一段关于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
【讲授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方面。
2. 教师分析具体案例,如过度开发、污染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地表环境。
【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地表环境的策略。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课后作业】2.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保行动。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地表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影响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可持续发展与地表环境保护的策略的思考。
3.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及合作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地貌变
《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人类活动地貌变在漫长的地球历史长河中,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除了自然力量如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和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人类活动也逐渐成为影响地表形态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表形态的改造力度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其影响也日益复杂和深远。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早期的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采集、狩猎等。
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可能会对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间接影响地表的水土保持和侵蚀状况。
但由于当时人类的活动规模较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相对有限。
随着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人类开始大规模地开垦土地,进行耕种和养殖。
为了获得更多的耕地,人们砍伐森林、排干沼泽、填平湖泊,这些活动极大地改变了地表的原始面貌。
森林的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山地的植被减少使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
在平原地区,大规模的灌溉和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可能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土地的肥力和可持续利用。
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大规模的矿产开采成为了重要的人类活动之一。
煤矿、金属矿的开采往往会形成巨大的矿坑和废弃的尾矿堆,不仅破坏了地表的景观,还可能引发地面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
同时,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弃物和污染物也对地表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例如,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
城市的建设和扩张是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的又一重要方面。
为了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和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城市需要大量的土地。
于是,人们开山填海、平整土地,建造起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
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自然地貌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人工建造的城市景观。
城市的发展还会导致热岛效应的产生,改变局部的气候条件,进而影响地表的水文和生态过程。
交通建设也是人类改变地表形态的重要方式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通过对围湖造田的利弊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2.继续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类对地表变化的影响有利有弊,提高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度和敏感性。
2.意识到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地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了解围湖造田的利弊。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因人类活动造成地表改变、水土流失的典型事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在改变地表形态的各种力量中,除了各种自然力量外,还有人为的力量,请大家列举人类的哪些活动在不断改变着地表形态?
2、学生回答。
3、过渡:人类的活动只是改变了地表形态吗?有没有其它的影响?
二、阅读指南车信箱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
2、组织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传阅、交流。
3、宣读介绍人类改变地表的典型事例,或者相互交换、传阅搜集到的资料。
4、明白:人类活动是一种特殊的外力作用。
因为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与日俱增。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十分可观的。
如我国劳动人民根据自然规律和社会需要,长期的经济活动塑造了许多地表形态特征非常明显的人工地貌——梯田、桑基鱼塘、黄土淤泥坝、围海造田等。
世界上不少大城市如墨西哥、东京、大颐、上海等,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而产生地面沉降,上海市至1965年累计沉降达2、6米;有人统计至1965年,地球大陆面积的8%已为各类工程所覆盖,2000年面积将扩大近一倍;还有在矿产开采、农业生产、军事活动和其他工程建设中,创造出许多新的地貌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也具有双重性,一是创造性地合理利用或改造恶劣环境;另一则是破坏性地引起灾害的发生。
)我们要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
三、活动围湖造田的利与弊
1.识湖泊滩地的地形优势,人们择地而居,在那里开垦种植,历史悠久。
2.介绍新中国成立后人们对粮食的需要造成了大规模的围湖造田,以洞庭湖为例,出示洞庭湖面积变化历史表。
3.学生展开分析讨论:
湖面变化呈什么趋势?(学生通过数据不难发现洞庭湖的湖面在不断缩
小的趋势。
)大规模围湖造田会造成什么后果?(给学生讲述1998年长
江中游夏季的大洪灾灾情及原因,提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分析可能
造成的后果,如湖面变小对湖中生物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对蓄水的
影响等等,推进学生的深入思考。
)
4、全班交流。
5、汇报交流,提升认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
(汇报时引导学生从利弊两方面进行,教师还可以加进事例予以补充。
)。